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嵌入式实验环境搭建一般步骤

最新文章

第一篇:嵌入式实验环境搭建一般步骤

嵌入式实验环境搭建的一般步骤

1.启动虚拟机

双击Windows桌面WMware Workstation图标; 2.用交叉网线把主机和实验系统连接:

选择Resume this virtual machine,进入Linux界面。在虚拟机中打开一个Linux终端,需要点击:红帽子->终端, 打开一个Linux终端。

⒈)minicom仿真终端设置

在终端下输入minicom –s,选择serial port setup,回车。

按下A键,将对应参数设置为/dev/ttyS0并回车;按下E键,按下I键,将对应参数设置为115200 8N1,回车;按下F键,将对应参数设置为No;然后回车保存参数,选择save setup as df1。最后选择exit。2.)添加串口设备

如果正在运行虚拟机、Linux,这时要添加串口设备,则必须先用power off方式退出虚拟机,然后再次启动虚拟机,点击“VM”,选择“settings”,点击Add按钮选择“Serial Port”点击“Next”按钮,然后在出现的各个对话框中,依次点击“Next”、“Finish”,则在虚拟机中添加了串行端口

选择power on this virtual machine,进入Linux界面。用户名“root”,口令“123456”。在终端窗口[root@localhost~]#输入minicom并打开实验箱之后回车,则minicom仿真终端程序会将目标板输出到终端的信息,显示出来。

在该界面上会出现“Techv_omap35xx login:”输入“root”,点击回车,此窗口会出现“root@Techv_omap35xx:~#”表示目标板终端。3.安装交叉编译器:

a)将交叉编译器拷贝到/usr/local子目录

打开“我的电脑”,找到E:/软件/ arm-2007q3-51-arm-none-linux-gnueabi-i686.tar.bz 将其进行复制,粘贴到主文件夹下的/usr/local下 b)建文件“arm”并查看 [root@localhost~]# cd /usr/local [root@localhost local]# mkdir arm [root@localhost local]# ls –l 在此窗口中会显示/usr/local中的信息。会看到arm和拷贝的文件。

c)解压

[root@localhost local]#tar xvjf arm-2007q3-51-arm-none-linux-gnueabi-i686.tar.bz空格-C/usr/local/arm(回车)d)添加环境变量

[root@localhost local]# echo $PATH 添加环境变量方法:

[root@localhost local]#kwrite /root/.bashrc(回车),在fi下一行添加“export PATH=/usr/local/arm/arm-2007q3/bin:$PATH”,点击保存、退出,回到终端窗口“[root@localhost local]#”。关掉终端窗口“[root@localhost local]#”.重启终端窗口: 点击红帽子->终端, 打开一个Linux终端:[root@localhost local]# echo $PATH(回车),看到改后的路径。

4.主机Linux环境和目标板IP地址设置 主机终端修改IP地址

[root@localhost local]#ifconfig eth0 192.168.1.5(回车)查看

[root@localhost local]# ifconfig(回车)实验箱终端修改IP地址

root@Techv_omap35xx:~#ifconfig eth0 192.168.1.9(回车)查看

root@Techv_omap35xx:~#ifconfig(回车)5网络防火墙的设置 主机linux终端窗口

[root@localhost local]#setup(回车),光标移动找到“防火墙设置”,点击回车,用光标移动键选择“禁用”防火墙,用“TAB”选择“确定”后回车,退出设置.6.连接

在主机linux minicom终端窗口

[root@localhost local]# ping 192.168.1.9(回车),可以用Ctrl+c键去终止ping命令 在实验箱中

root@Techv_omap35xx:~# ping 192.168.1.5(回车),看看实验系统能否和主机连上。可以用Ctrl+c键去终止ping命令 7.配置NFS网络文件系统

a)设置主机Linux允许NFS服务 首先在linux 主机的终端上 [root@localhost local]#setup(回车)

在“系统服务“选项菜单选中 [*]nfs,[ ]iptables,(用空格键切换*和),然后按F12键退出,再选择方向键,退出setup界面 b)主机终端窗口

[root@localhost local]#kwrite /etc/exports(回车),进入令一个界面,删除第一行,输入:(注意中间有空格)

/ *(rw)/home/nfs1 *(rw)然后,保存、退出。

c)新的设置重启NFS方法:

[root@localhost local]#/etc/init.d/nfs restart 终端内输出(有8个确定):

这样就一切OK了!主机linux下的NFS启动起来。d)将主机/home/nfs1目录挂接为目标板/tmp目录 ⑴ 挂接前主机建立/home/nfs1子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home/nfs1 [root@localhost /]# cd /home/nfs1 用vi建立一个文件,文件名为abc:

[root@localhost nfs1]# vi abc 保存文件并退出,语句ESC ESC :wq!(注意;这里的abc是个空文件)

[root@localhost nfs1]# ls –l ⑵ 在目标板对应终端窗口,执行挂接命令

root@Techv_OMAP35xx:/# mount-o soft,nolock,rsize=1024-v 192.168.1.5

:/home/nfs1 /tmp ⑶ 挂接后目标板/tmp目录列表

root@Techv_OMAP35xx:/# cd /tmp

root@Techv_OMAP35xx:/var/volatile/tmp# ls –l

第二篇: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第4章 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1.1 体验嵌入式linux系统

1.获得光盘image目录提供的映像文件

2.使用h-jtag将u-boot.bin烧写进nor flash中

3.启动超级终端,设置bautrate为115200,8IN1。重启开发板,将会进入u-boot的命令界面。表明bootloader已正常运行 Dennis Yang > 4.在PC机上安装usb驱动(安装文件位于光盘softwareUSB Download Driver.exe)5.用usb线将PC机与开发板连接起来

6.在PC机上启动USB传输软件dnw(位于光盘softwarednw.exe)7.在开发板上输入usbslave命令,让开发板进入等待接收数据状态 Dennis Yang > usbslave 1 0x32000000 USB host is connected.Waiting a download 8.在dnw软件界面,单击“USB Port”-->“Transmit/Restore”,找到image目录中的kernel文件uImage(如果你使用的是天嵌tq2440,请选择uImage-embsky),进行传输。这将导致uImage被传输到开发板内存的0x32000000处 Dennis Yang > usbslave 1 0x32000000 USB host is connected.Waiting a download.Now, Downloading [ADDRESS:32000000h,TOTAL:1518826] RECEIVED FILE SIZE: 1518826(741KB/S, 2S)9.在u-boot命令行输入命令,将nand flash的0x100000--0x400000区间擦除(格式化)Dennis Yang > nand erase 0x100000 0x300000 NAND erase: device 0 offset 0x100000, size 0x30000 Erasing at 0x120000--133% complete.OK 10.在u-boot命令行输入命令,将内存0x32000000处的kernel烧写到nand flash的0x100000--0x400000区间

Dennis Yang > nand write.jffs2 0x32000000 0x100000 0x300000 NAND write: device 0 offset 0x100000, size 0x300000 Writing data at 0x3ff800--100% complete.3145728 bytes written: OK 11.使用相同的方法将根文件系统(myfs-128M.jffs2,如果使用64M的nand flash,请选择myfs-64M.jffs2)烧写到nand flash的0x400000--0x3c00000区间 Dennis Yang > usbslave 1 0x30000000 USB host is connected.Waiting a download.Now, Downloading [ADDRESS:30000000h,TOTAL:24594994] RECEIVED FILE SIZE:24594994(667KB/S, 36S)

Dennis Yang > nand erase 0x400000 0x3c00000 NAND erase: device 0 offset 0x400000, size 0x3c00000 Erasing at 0x3fe0000--100% complete.OK

Dennis Yang > nand write.jffs2 0x30000000 0x400000 $(filesize)NAND write: device 0 offset 0x400000, size 0x1774a28 Writing data at 0x1b74800--100% complete.24594984 bytes written: OK 12.输入启动操作系统命令,将进入linux操作系统 Dennis Yang > boot 13.使用触笔进行屏幕校正后,将进入qtopia图形系统 如果由于屏幕校正不准确而不能正常使用触摸屏的话,请删除/etc/pointercal文件后,重启开发板,重新进行校正

14.在linux命令提示符下,播放歌曲 # madplay /music/pianpianxihuanni.mp3 MPEG Audio Decoder 0.15.2(beta)9选择虚拟机与主机的互联方式为NAT,使得虚拟机可以通过主机联通互联网

(2)图416中选择“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可以增减、修改虚拟机的设备(4)图419设置新增的硬盘不受snapshot影响,即该硬盘上修改的内容不会被一键恢复

(6)图41 选择新建虚拟机

图43 选择虚拟机版本

图45 选择虚拟机操作系统

图47 设置虚拟机CPU数目

图4-8 设置虚拟机内存数量

图410 指定虚拟机硬盘控制器类型

图412 选择硬盘类型

图414 设置虚拟硬盘文件的名字(在windows下将新建一个文件来表示这个虚拟硬盘)

图416 修改虚拟机属性

图418 选择增加新硬盘

图420 在虚拟机光驱上使用光盘映像文件

1.2.2 在虚拟机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ubuntu9.10 本书使用ubuntu9.10的光盘映像文件ubuntu9.10-desktop-i386.iso进行安装。下面介绍关键步骤,其它步骤可以参见安装时出现的说明。

1.单击vmware7.0的主菜单:VM->power->power on,启动虚拟机。此时虚拟机会从ubuntu9.10的安装光盘启动,进入安装ubuntu 的界面

图421中使用键盘选择“Install Ubuntu”,会进入ubuntu安装的图形界面,以后各个步骤中,大多数情况下只需选择“下一步”即可。

特别说明:此时鼠标和键盘被虚拟机接管,你将无法操作window主机。如想从虚拟机退出到windows主机,按“ctrl+alt”即可;之后如想重新操控虚拟机,请用鼠标单击虚拟机的安装界面

3.安装过程中,当出现图422 指定手动对硬盘进行分区

4.在分区界面中,将第1个硬盘(/dev/sda)分为2个区:/dev/sda1分区大小39G,挂载root目录(/),文件系统为ext3;/dev/sda2分区大小1G,挂载交换分区(swap)。将第2个硬盘(/dev/sdb)划分为1个分区(/dev/sdb1),大小80G,挂载/work目录,文件系统为ext3。如图423 对虚拟机硬盘进行分区

5.当出现图424 设置ubuntu中第1个普通用户的登录名和密码 6.安装完成后,请务必在图425 验证交叉编译工具链安装成功

则表示交叉编译工具链安装成功。7.安装移植qtopia的时候所需的工具

$ sudo apt-get install x-dev libx11-dev x11proto-xext-dev libxext-dev libqt3-mt-dev uuid uuid-dev 8.安装配置内核(make menuconfig)时需要的ncurse库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 libncursesw5 libncurses5-dev ncurses-base ncurses-bin 9.安装制作根文件系统的jffs2映像时需要的工具软件 $ sudo apt-get install mtd-utils 10.安装编译tslib时需要的工具软件

$ sudo apt-get install m4 autoconf automake libtool 1.4 ubuntu9.10上网络服务的安装与配置

我们将在ubuntu上配置2个网络服务:ftp服务和nfs服务。前者用于在window主机与linux虚拟机之间交换数据,后者用于在开发板和linux虚拟机之间交换数据。

1.4.1 设置vmware网络

目前虚拟机只有1张网卡,其被设置为NAT的连接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它实现windows主机与linux虚拟机的通信;此外,还需要为虚拟机增加1张网卡,并将其桥接到windows主机的物理网卡上,通过它可实现linux虚拟机与开发板的通信。

1.linux虚拟机未添加第2张网卡前

图427 虚拟机设备页

图429 指定新网卡桥接到主机物理网卡

图431----图431 网络配置工具

图433 设置eth1的IP地址

1.4.2 安装、配置和使用ftp服务

执行下面操作之前,再次使windows主机能联通互联网。1.安装ftp服务器vsftpd ~$ sudo apt-get install vsftpd 2.配置ftp服务器

修改配置文件/etc/vsftpd.conf,将下面2行前的注释符号“#”去掉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上面第一行表示是否允许本地用户(dennis就是本地用户之一)登录,第二行表示是否允许上传文件。

3.重启ftp服务

~$ sudo /etc/init.d/vsftpd restart 4.使用ftp服务器

从ftp服务器下载和上传数据,需要在windows主机上安装ftp客户端。你可以使用任何你熟悉的ftp客户端,配套光盘中提供了1个ftp客户端软件(softwareuestudio.rar)。

1.4.3 安装、配置nfs服务

1.安装nfs服务器 ~$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portmap 2.配置nfs服务器

修改配置文件/etc/exports,添加如下内容,以后就可以通过nfs文件系统访问/work目录了

/work

*(rw,sync,no_root_squash)3.重启nfs服务器

~$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

第三篇:linux嵌入式开发板搭建开发环境经验总结

一、环境

服务器端:PC机(win7),Ubuntu10.04操作系统,Vmware8.0.4 客户机端 :ARM11开发板(6410)一根交叉网线

二、Ping通电脑和开发板

用一根交叉网线连接电脑和开发板,给开发板上电,一定要是交叉网线,普通网线不行,一般买开发板时会送一根交叉网线。在开发板输入ifconfig,查看开发板的ip地址,我的ip为192.168.0.232

设置本地连接和虚拟机ip为同一网段

在虚拟机上输入ping 192.168.0.118,在win7下的cmd输入ping192.168.0.232,验证是否能ping通

如果ping不通,先把防火墙关闭,再把网络设置为家庭网络。Ping通后进行下一步

三、Ping通虚拟机和开发板

开发虚拟机,我用的是vmware8.0.2,ubuntu10.0.4 在控制面板里面桥接vmnet1和本地连接,右击网桥,设置ip,设置方法和本地连接一样,并把ipv6前面的勾去掉。

完成后设置Vmware,右击自己的虚拟机,点击settings

设置Network Adapter选项,选择custom:Specific virtual network的CMNET1(H Ost-only)

修改虚拟机的ip地址,在network connections里编辑 Auto Ethernet这个网络

把ip设置成和网桥一样。点击apply

不出意外,现在应该虚拟机和开发板能相互ping通了,现在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四、安装nfs服务器程序

用以下命令安装nfs服务器程序软件包,在命令执行过程中,默认启动SUNRPC服务和nfs服务,并创建/etc/exports和、etc /default/nfs-kernel-server配置文件,等待用户完成nfs安装后,配置将要共享的资源。

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检查nfs端口是否已经打开:

以上截图可看出,nfs和SUNRPC端口已处于监听状态,不过,客户端此时还无法访问到nfs服务器,还需对nfs服务器进行配置,将共享资源授权给特定用户之后,客户端才能成功访问。

五、启动和停止nfs服务

虽然完成nfs安装后会自动启动nfs,但要调整共享资源还得重新启动nfs服务,以使配置生效。

1、命令方式手动启动和停止nfs服务

启动nfs服务:

停止nfs服务:

重启nfs服务:

查看nfs服务当前状态,若nfs服务正在运行则返回“nfsd running”。否则返回“nfsd not running”。

2、使用图形工具启动和停止nfs服务(此项好像在10.04中没有?)在Ubuntu中同样可以使用services-admin图形界面工具管理nfs服务。若想随机启动时启动nfs服务,可以点击【系统】|【系统 管理】|【服务】命令,打开【服务设置】对话框,勾选【文件夹共享服务(nfs-kernel-server)】选项,单击【关闭】按钮完成设置。

六、nfs服务器配置

nfs服务是根据一个―名单‖为用户开放共享资源的。

1、nfs服务配置文件

在Ubuntu Linux系统中,/etc/exports是nfs服务器的全局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一行即为一条配置项,用于指明网络中―哪些客户端‖共享―哪些目录资源‖。导出资源配置项格式如下:.......其中,表示服务器中导出的共享资源路径,注意:必须是绝对路径名; 表示客户端主机标识,可以用主机名、组、通配符、网段方式指定,如果是多个主机标识,需要使用空格隔开; 表示赋予每个客户端主机的访问权限。

把需要导出的目录全部放在/etc/exports文件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这可以对nfs的管理更明确和清晰。尽量将声明的详细具体,从而阻止不速之客进入nfs服务系统。

2、使用图形工具配置nfs服务(Ubuntu10.04中好像没找着)配置nfs服务器除了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工具直接修改/etc/exports文件,然后重新启动nfs服务,完成整个配置任务外。还可以采用Ubuntu Linux系统提供的nfs服务图形配置工具——shares-admin进行快速、便捷的配置。

步骤:单击【系统】|【系统管理】|【共享的文件夹】命令,打开【共享的文件夹】对话框。选择【添加】按钮打开【Share Folder】对话框进行设置,有很多种配置方式。配置完后你会发现。/etc/exports配置文件的内容是完全跟图形界面下的配置对应的。如果只修改了/etc/exports文件,并不总是要重启nfs服务。可以使用exportfs工具重新读取/etc/exports,就可以加载输出的目录。exportfs工具语法如下:

exportfs [-aruv]-a : 全部挂载(或卸载)/etc/exports的设置。

-r : 重新挂载/etc/exports的设置,更新/etc/exports和/var/lib/nfs/xtab里面的内容。-u : 卸载某一个目录。

-v : 在输出的时候,把共享目录显示出来。

在nfs已经启动的情况下,如果又修改了/etc/exports文件,可以执行命令: $ exportfs-ra 系统日志文件/var/lib/nfs/xtab中可以查看共享目录访问权限,不过只有已经被挂载的目录才会出现在日志文件中。

七、连接nfs服务器

通过上面的配置后,客户机便可通过简单的mount命令将nfs共享资源挂载到本地来了,之后可以如同操作本地文件系统一样使用。

1、查看nfs服务器的共享资源

在客户机连接nfs共享资源前,通常要用showmount命令查看一下nfs服务器上的共享资源情况,了解是否有权限访问。showmount命令查看 某台nfs服务器上都有哪些nfs共享资源。showmount命令包含在nfs-kernel-server软件包中,一般语法格式 是:showmount [dehv] nfssrvname 其中nfssrvname表示nfs服务器主机名,也可用IP地址各选项如下:-d :显示客户端所挂载的共享目录-e: 显示nfs服务的导出共享目录列表-h: 显示帮助信息-v: 显示版本

单独使用showmount命令,将显示本地主机/etc/exports配置文件中的共享配置项。

2、挂载共享资源

可以通过mount命令在客户机端挂载nfs服务器端的共享资源。mount命令的一般语法格式是:

mount nfssrvname:/Share-Directory /mnt-Point 其中,nfssrvname表示nfs服务器主机名,也可用IP地址;Share-Directory表示nfs服务器导出的共享资源目录,必须用 绝对路径,与nfssrvname用“:”号隔开;mnt-Point表示共享资源将挂载到客户端主机上的位置,在挂载前一定要确保挂载目录已经存在。

如果nfs服务器上没有给予授权,客户端仍强行挂载某些共享目录,则会被拒绝,执行失败。

3、卸载共享资源

在使用完nfs服务器共享资源后,建议即刻卸载nfs文件系统。卸载命令umount一般语法格式是:

umount /mnt-Point 其中mnt-Point表示共享资源在客户端的挂载点。

注意:当有用户在使用某个已加装的共享目录上的文件时(在挂载点下要退出才能卸载),则不能卸载在文件系统。如果用户确认无误,可使用“umount-f”命令强行卸载共享的目录。

4、测试是否成功,自己挂自己

在folinux文件夹中看到挂载过来的share文件夹中的good文件

如果失败输入exportfs –rv

如果再失败应该是防火墙的问题,输入sudo ufw disable关闭防火墙,进行到这里不出意外应该可以挂载成功了。

在开发板上输入

[root@FORLINX6410]# mount 192.168.0.118:/mnt/share /mnt会出现下面的提示: svc: failed to register lockdv1 RPC service(errno 111).mount: mounting 192.168.0.118:/mnt/share on /mnt failed: Connection refused 正确应该输入

[root@FORLINX6410]# mount-t nfs-o nolock 192.168.0.118:/mnt/share /mnt 大功告成,这时你虚拟机上的/mnt/share被挂载到了开发板的/mnt上。

第四篇: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

第一章

Ubuntu 8.10的安装和网络配置

1.安装虚拟机软件Vmware 6.0.2 虚拟机安装版本Vmware 6.0.2的版本

在 winxp操作系统下用鼠标双击VMware-workstation-6.0.2-59824图标,开始安装虚拟机Vmware,如下图所示:

双击VMware-workstation-6.0.2-59824图标,出现vmware的安装界面,所有的选项都采用默认值,用鼠标点【下一步】,然后出现安装进度条,系统开始安装vmware,等待安装完成后,出现如下安装完成界面:

用鼠标点【Finish】,虚拟机安装完成。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选择【是】重新启动计算机,电脑重新启动后,虚拟机安装完成。

2.新建虚拟机

打开Vmware虚拟机软件,选【File】->【New】->【Virtual Machine】,弹出新建虚拟机向导对话框,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选项,其他都采用默认选项即可。选择操作系统和版本,如下图所示:

选择虚拟机名称和存放的路径,如下图所示:

设置虚拟机硬盘大小为20G ,如下图所示:

点击【完成】按钮,这样我们就新建了一个虚拟机,下面我们设置一下虚拟机的内存,步骤如下:

点击虚拟机Vmware的【VM】->【settings】时菜单,弹出虚拟机设置对话框,设置虚拟机使用的内存为512M或1024M,如下图所示:

点击【OK】按钮,这样我们就新建了一个虚拟机,该虚拟机的硬盘为20G, 内存为512M.接着我们就可以在该虚拟机上安装ubuntu操作系统了。

注: 键盘和鼠标控制权在虚拟机和Windows系统之间的切换是通过组合键【Ctrl】+【Alt】来实现的。安装Linux操作系统ubuntu Ubuntu安装版本 ubuntu 8.10 点击vmware软件工具栏上的【绿色箭头】启动虚拟机,如下图所示:

点击【VM】->【Removable Devices】->【CD_ROM】->【Edit】菜单,弹出CD_ROM设备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在Connection中选中【Use ISO image】,设置ubuntu软件安装包的路径,如上图所示。然后重新启动虚拟机,开始在虚拟机上安装ubuntu操作系统。重新启动虚拟机后,出现如下ubuntu安装界面:

选择语言版本为【English】,然后按【回车】键,出现如下安装界面:

选择Install Ubuntu,然后【回车】,开始安装Ubuntu,出现ubuntu安装进度界面如下:

在出现的安装向导主要设置一下城市和用户名密码,如下图所示,其余的安装对话框都采用默认值,选择【Forward】即可。设置安装所在城市

当出现安装所在城市对话框时,选择【ShangHai】,通过选择地图上的点选择,如下图所示:

设置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系统安装过程中出现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对话框时,设置登陆到ubuntu的用户名和密码,如下图所示:

然后点击【Forward】按钮,在出现的最后安装向导对话框中点击【Install】按钮,开始安装ubuntu,ubuntu安装完成后,最后出现安装完成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点击【Restart now】开始重新启动ubuntu系统。在系统重启过程中出现如下界面:

提示移走光驱中的磁盘后按回车键,这时我们点击【VM】->【Removable Devices】->【CD_ROM】->【Edit】菜单,弹出CD_ROM设备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在Connection中选中【Use physical drive】,点【OK】按钮,然后按【回车】即可,系统正常启动,在出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提示框时,输入刚才在安装过程中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这样就进入了我们刚安装好的ubuntu操作系统。

3.安装Vmware tools工具软件

Vmware tools工具软件用于在window系统和虚拟机的ubuntu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安装好Vmware tools之后,鼠标可以在window系统和虚拟机之间平滑切换,在window系统和虚拟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复制】和【粘贴】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Vmware tools的安装步骤如下: 1)设置Vmware tool软件的路径为 C:Program FilesVMwareVMware Workstationlinux.iso.点击【VM】->【Removable Devices】->【CD_ROM】->【Edit】菜单,弹出CD_ROM设备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点击【OK】确定,这时在ubuntu的桌面上出现一个光驱图标,如下图所示:

双击Vmware Tools图标,打开光盘文件夹,可以看到在该光盘目录下看到VmwareTools-6.0.2-59824.tar.gz文件,如下图所示:

返回系统桌面,在点击系统菜单【Places】->【Home Folder】,进入用户目录cao,在用户目录下建立Soft目录,把VmwareTools-6.0.2-59824.tar.gz复制到Soft目录下。

在安装VmwareTools-之前我们要先解锁root用户,点击桌面系统菜单 【System】->【Administration】->【Users and Groups】,弹出用户设置对话框如下:

选中root用户,然后点击下面的 【Unlock】,在点【Close】按钮关闭对话框。接着开始设置root用户密码,点击桌面系统菜单 【Applications】->【Accessories】->【Terminal】,进入用户字符终端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按照上图所示输入命令sudo passwd root设置root用户密码; 提示password for cao时,输入 cao 用户密码;

提示 Enter new UNIX password时,输入root用户密码;

提示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时,再次输入root用户密码; 最后显示password更新成功。

最后输入命令 su切换到root用户,在提示Password时,输入我们刚才设置的root用户密码即可,然后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成功切换到root用户了,命令提示符由以cao开头改为以root开头了,表示我们已经成功切换到了root用户。

安装Vmware Tools工具 打开ubuntu 字符操作终端,进入到Soft目录,解压VmwareTools-6.0.2-59824.tar.gz软件包,解压完成后,我们看到在Soft目录下生成了一个新的文件夹vmware-tools-distrib,如下图所示:

执行su命令切换到root用户,执行cd vmware-tools-distrib命令进入到vmware-tools-distrib目录,执行ls命令查看该文件夹下的文件,我们可以看到vmware-tools-distrib文件夹下有一个vmware-install.pl安装脚本文件,在操作终端下通过输入命令./ vmware-install.pl执行该脚本文件安装vmware-tools 即可。如下图所示:

然后开始安装vmware Tools工具,安装过程中出现一些选项全部采用默认值,一直按【回车】即可,最后操作终端输出如下提示安装成功信息,如下图所示:

Vmware Tools安装成功后,我们就可以在Windows和虚拟机的ubuntu之间直接通过【复制】和【粘贴】命令进行数据交换了。

网络配置

Ubuntu的虚拟机安装模式下的网络配置

虚拟机下安装好ubuntu之后,在【system】下点【Network Configuration】,弹出Network Connections对话框:

选取Wired选项卡,选中eth0, 点 Edit 按钮,弹出如下网络接口eth0编辑对话框:

注:如果此处没有显示eth0网络,则在windows 下手工配置网络接口的IP地址,然后再重新启动虚拟机,再进入上述网络配置对话框,一般都会出现eth0网络。

在网络接口eth0编辑对话框配置eth0的IP address 为 192.168.0.220 ,Netmask为255.255.255.0,Gateway 为 192.168.0.1, DNS为 218.2.135.1,配置完成后,点OK即可。IP地址,网络掩码,网关的具体配置值需要根据实际网络环境配置。

注:如果这样配置不能上网,可以尝试通过DHCP方式获取IP地址,DNS还是手动设置。

配置完成后,重新Enable Networking即可,如下图所示:

这样就完成了Ubuntu的网络配置,配置完成后,就可以在ubuntu里面打开浏览器上网了。

设置软件源服务器

在全球很多国家都设置有为ubuntu系统服务的服务器,上面有很多为ubuntu提供的应用软件,我们通过设置软件源服务器,来实现在线通过网络完成软件的安装,即通过一条命令实现软件的搜索,下载和安装,同时会安装该软件需要的依赖文件,同过在网络来安装ubuntu上的应用软件非常方便。Ubuntu软件源服务器的设置步骤如下:

1)在桌面系统菜单上点击【System】->【Administration】->【Software Source】,弹出软件源设置对话框如下:

在Download from 里选择软件源服务器,我们一般选择 Taiwan的倒数第1或第2个服务器,如上图所示,选择好软件源服务器后,点【Close】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提示可获得的软件包信息已经过时,需要重新更新。

点击【Reload】按钮更新可获得的软件包信息。更新完成后,我们就完成了ubuntu软件源服务器的设置。

安装libncurses5-dev软件包 在ubuntu环境下,我们用命令make menuconfig来对内核进行裁剪和配置时,需要用终端模式下的字符菜单支持软件包libncurses5-dev,下面我们就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安装libncurses5-dev软件包,安装的前提是已经设置了软件源和ubuntu系统的网络工作正常。安装libncurses5-dev非常简单,在终端模式下输入: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即可。如下图所示:

这样,libncurses5-dev就安装好了,我们可以在终端模式下通过make menuconfig命令来配置和裁剪linux内核了。

安装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 嵌入式开发的应用程序编译好后不是在PC机上运行,而是在我们的ARM开发板上运行,这时需要用arm-linux-gcc 交叉编译器编译。安装交叉编译器非常简单,步骤如下:

1)拷贝arm-linux-gcc交叉编译器软件包arm-linux-gcc-4.3.2.tgz到/home/cao/Soft目录。2)进入到Soft目录,在该目录下执行tar zxvf arm-linux-gcc-4.3.2.tgz –C / 命令 解压arm-linux-gcc-4.3.2.tgz。如下图所示:

注: C是大写,C后面有个空格

该命令执行后,将把arm-linux-gcc 安装到 /usr/local/arm/4.3.2 目录。arm-linux-gcc编译器安装好后,我们还要把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的路径加入到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这样在操作终端的其他任意目录下都可以使用arm-linux-gcc。设置环境变量的步骤如下: 1)在终端界面下输入 gedit /root/.bashrc ,编辑./bashrc 文件,如下图所示:

2)在.bashrc文件中增加如下命令把交叉编译器的路径增加到环境变量PATH中,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4.3.2/bin,然后保存推出,如下图所示:

重新打开终端,通过su命令切换到root用户,输入arm-linux-gcc –v就可以看到我们安装的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的版本信息了。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安装的gcc版本为4.3.2,到这里,我们的交叉编译器环境arm-linux-gcc就安装好了。

第五篇:嵌入式实验总结

如今,嵌入式系统已经在众多电气电子产品上应用,有人预测今后5年发展形势看好。嵌入式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电信、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等等都有涉及。

嵌入式理论、实践要求多、门槛高,只有理论、实践同步才能在积累中更好的渐次掌握,这学期我们针对嵌入式入门做了一些实验,通过自己动手和实验箱、实验软件打交道,对嵌入式编程形成初步了解,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基础。

实验环境:

武汉创维特公司JXARM9-2410开发板、PC;

Linux、windows操作平台;

DNW、VMwareWorkstation应用软件;

《ARM9嵌入式技术及Linux高级实践教程》、实验参考资料等;

实验内容及目标:

阅读样例程序,进行:

1.熟悉JXARM9-2410开发板、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能成功运行示例实验程序(demo-led);

2.使用VMware,修改demo-led源程序,使开发板上数码管按照demo-led显示方式显示;

3.使用VMware、DNW,修改相关源程序,实现开发板键盘输入的字符在DNW中显示;

4.使用VMware、DNW,修改相关源程序,实现对直流电机转动状态的控制;

观看教学视频,进行交叉编译:

1.加载linux内核;

2.配置、编译linux内核;

3.Windows、linux跨平台文件共享;

4.编译、运行linux程序(helloworld)

5.Linux下编译数码管显示驱动程序;

6.Linux下编译摄像头、GPRS驱动程序;

学习嵌入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好它还是需要一番的功夫。通过嵌入式实验由浅入深的动手实践,我渐渐对嵌入式有了具体概念,也逐渐对其产生了兴致和好奇心。

对于初学者,还有一点小建议,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