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之心,鉴扶贫之志
常有人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回首参加工作的近两年时间,有种恍惚感,时间过得很快,自己变化很大。2024年9月,刚参加工作的我意气风发,带着对基层工作的憧憬来到了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成为了一名基层干部,也正式成为了一名扶贫干部。那时从未想过、从未真正了解过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竟然还存在这样的贫困,也从未想过自己将会扎根并醉心于扶贫事业。
扶贫初上路,院坝会上下决心
初到柏林,人生地不熟,语言还不通,工作很难开展。我还记得,在第一次院坝会上,因语言差异,怕难以沟通,特意请领导帮忙开会。会上,我用普通话作了自我介绍,引得村民议论纷纷,显然大家对我这个新来的驻社干部并不信任。会后,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学好当地方言,更好地跟群众沟通。后来,一次次进村入户,不断与人沟通交流,直到下一次院坝会时我已经基本掌握当地方言,大家看我的眼神明显变了,仿佛在说“这个小伙子不错”,大家也乐意跟我交流,谈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着周围群众的话,我暗下决心,既然来到这里就要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泥路焕新颜,入户途中明初心
进村入户,首先看到的就是3社那条路,只要下雨就全是泥泞,群众出行困难。后来,经过申请政策补助、村民集资、招标施工,路终于迎来了硬化。土路嵌入厚重的石块,经过平整和压紧,两侧常年可见的泥水坑已不见踪影,浇灌入搅拌好的水泥,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见已是一条平整干净的水泥路。犹记得通路那天,很多村民小心地走在新修的公路,生怕沉重的脚步会踏坏新硬化的路。公路通了,出行方便了,两旁的新房子也砌了起来,一幢幢两层小楼拔地而起,以前随处可见的土房慢慢变少,终将消失不见。走在这条路上,跟周边干着农活的朴实的村民们打着招呼,我知道我是真正融入了这里。
同心促脱贫,扶贫路上践使命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广大扶贫干部怀着事业心、带着责任心,投身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进村入户查民情、问民需、解民忧,地边田畔随处可见扶贫干部们的身影,而我也是这众多身影中微不足道的一员。“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24年7月,贫困户唐学会、低保户彭廷全住上了新房子,他们开心,我也开心;2024年9月,贫困户彭朝光、吴思德庭院干净了,他们住得舒心,我也舒心;2024年12月,五保户刘连宣成功劝离危房,他住的安心,我也安心;2024年2初,疫情来势汹汹,大家忧心,我也忧心;2024年6月,暴雨造成滑坡堵塞公路,2社的村民们烦心,我也烦心。在扶贫的两年里,我见证着也陪伴着我所在社群众们的欢喜和忧愁,乐他们之所乐、忧他们之所忧。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很庆幸,我的青春能够在扶贫路上挥洒汗水,能够把奋斗作为最靓丽的青春底色,以我赤诚之心鉴扶贫之志!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