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价值实现程度的关键所在,科学的质量评价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价值引领至关重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社会实践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教育活动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把握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在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建构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适应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确保教育活动高效有序的运行,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逻辑内涵
研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应当理解并把握三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什么?”“‘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改进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会伴随着质量评价的介入,“互联网+”时代也不例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主要是强调在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在遵循“互联网
+”时代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中“+”的“化合和新生”,催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创新发展。本文认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就是按照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评价标准,采用适应“互联网+”时代开放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教育者、教育活动本身、受教育者三个维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客观的评定和预测。“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需要从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三个维度分析其特征。
第一,从教育活动维度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应该体现时代性和实效性。“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同,相对应地也会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与时俱进。因此,需要主动探索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評价的动态适应性规律,不断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想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重要的是需要理清教育活动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任何教育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目的的教育,是盲动的,不能称之为教育;没有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教育目的也不可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在满足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学生在健康成长过程中建构美好生活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活动本身是否围绕着教育目的展开,最终与教育目标的契合程度达到多少,这是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标准。
第二,从教育者维度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应该考量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政治道德素养。教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自身对教育活动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质量,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对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不仅需要衡量教育者自身对教育活动的认知情况,而且还需要判断教育者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水平。教育者作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规律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代表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者能否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来传递、组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将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教师作为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自身要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高尚道德的践行者,这样才能承担起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建构美好生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第三,从受教育者维度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应该确保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目的是在满足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学生在健康成长过程中建构美好生活的需要。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体验者,还是活动的反馈者和活动效果的体现者。因此,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而言,受教育者应当是质量评价中最具有发言权的评价主体。从受教育者的成长角度来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应该突出短期发展评价与长期发展评价相结合,更加注重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样既可以满足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当下需要,还可以着眼于受教育者长期发展的需要,提升其构建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中还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实效性和及时性。这样既可以直接反映出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状况,及时反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际状况,还可以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自查反省中调整学习的方式方法。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现实困境
在“互联网+”时代下,由于网络新媒体开放性与交互性等特点,使大学生具有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模式,大学生急需展现自己独立主体的身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教学探讨、开展各种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如何从质量评价理念、质量评价功能、质量评价方式上吸纳和借鉴“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创新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当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一,质量评价理念滞后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重塑需要。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和载体,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时空和存在方式。由于移动网络的普及,彻底打破了教育者的课堂教学在时空地域和资源上的局限性,同时也意味着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权威被颠覆;网络媒介不仅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灵活,而且使得课堂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量和意义不容小觑。因此,“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要致力于提倡一种新的评价理念,不能仅局限于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还要注重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导向,注重对学生课下获得感的效益考量,即考量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和外化程度。若忽视了对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评价,那么既不能真实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客观上也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有的反馈功能、导向功能,最终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提升。
第二,质量评价功能弱化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发展需要。“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功能就是指质量评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质”和“量”两个维度进行效果考量和价值判断。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纵深发展,互联网不仅成为人们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而且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途径,充分激发了人内在的张力。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独立且多元化,追求个性化自由发展,因此,“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需要考量对学生的动力作用,即质量评价不仅要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还要契合大学生建构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动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过多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等结果性评价,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接纳程度和内化程度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可持续性效用的发挥,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第三,质量评价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充分凸显学生为本。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需要通过其活动对象的改变来体现,通过活动对象改变的状况来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也不能仅仅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教育介体的状况来衡量,而是需要通过教育者思想行为的变化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互联网传播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广泛深入运用,学生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的参与度,更加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持久度,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方式仅仅采用教育者的口头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成绩等方式,这些方式虽然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往往容易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本质,即能否满足以及多大程度上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所以無法达到受教育者预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要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考评其落实状况。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优化的现实理路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嬗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既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方法的继承和延续,也有在理念、功能等方面对“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问题和新形势的创新和发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强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益和动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效能,构建更广泛融合“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更加注重构建以质量和效益相结合的质量评价生态。在“互联网+”时代,受教育者利用搜索引擎服务、知识共享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信息、提取知识,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出现,建立起了信息的全新拓扑结构,基于个人需要和兴趣的新兴教育平台蓬勃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不仅仅是对课堂和学校的评价,还更加以注重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导向,注重对学生课下获得感的考量,即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内化和实践程度。“互联网+”时代的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极大地冲击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满堂灌形式,顺应现代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的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对学生个性化、创新性发展的考核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保障。
第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更加注重发挥伴随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质量评价功能。“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对于学生的学习轨迹、学习风格与能力、个性化需求等各个领域都可以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便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化水平,满足集体授课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由发展的需要。对教育者而言,在“互联网+”时代,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能,应克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功能的原有弊端,在做好大量的、多维的有关学生教育数据的收集、存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大数据的数据采集、可视化分析等方式,及时追踪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系统掌握学生的动态性变化过程,探究其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全面地、动态地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效、需要和不足,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提供信效度高的价值参考。这种伴随性的质量评价有助于将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干预,更好地把握学生对建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内容,主动顺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全面可持续性发挥。
第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更加注重回归“以学生为本”的质量评价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个人定制的服务、无处不在的网络链接等,都使得个人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参与到网络的大环境中,激发了个人自我表达的能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渴求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借此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可。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方式要充分挖掘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效能。恩格斯指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成长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持续提供“理想意图”的思想意识,不仅要关注大学生健康成长面临的现实问题,更需要充分挖掘大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将需要转化为大学生自身不竭奋斗的“理想的力量”。“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要实现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就必须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出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应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满足评价标准或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基于教育工作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也可能是在教育工作规范中未注明,但大学生在实践中实际存在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和相对的,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二层次是在满足第一层次的前提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应加以表征,在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后将“需要”转化成有指标的特征和特性,为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导向和价值判断。
毋庸置疑,“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需要把握机遇,在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建构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