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食品中硼酸的快速检测 姜黄素比色法(KJ201909)

最新文章

附件9

食品中硼酸的快速检测

姜黄素比色法

(KJ201909)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硼酸的姜黄素比色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粮食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速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肉丸、蔬菜丸)中硼酸的快速测定。

原理

本方法采用姜黄素比色法的原理,通过超声辅助用水提取样品中硼酸,用乙基己二醇-三氯甲烷溶液对样品中的硼酸进行快速的富集、萃取,利用硫酸与姜黄素混合生成的质子化姜黄与硼酸反应生成红色产物。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硼酸的含量成正相关,通过色阶卡进行目视比色,确定样品中硼酸的含量。

试剂与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

3.1.1

硫酸。

3.1.2

无水乙醇。

3.1.3

亚铁氰化钾。

3.1.4

乙酸锌。

3.1.5

姜黄素(CAS:458-37-7),纯度≥

99%。

3.1.6

冰乙酸。

3.1.7

2-乙基-1,3-己二醇(色谱纯)。

3.1.8

三氯甲烷(色谱纯)。

3.1.9

硫酸溶液(1+1):取等体积的硫酸(3.1.1)与水,将硫酸缓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待冷却后装入塑料容器中。

3.1.10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

g亚铁氰化钾(3.1.3),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

3.1.11

乙酸锌溶液:称取22.0

g乙酸锌(3.1.4),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

3.1.12

2-乙基-1,3-己二醇-三氯甲烷溶液(EHD-CHCl3溶液):称取2-乙基-1,3-己二醇(3.1.7)

10.6g,用三氯甲烷(3.1.8)溶解并稀释至100

mL,此溶液保存于塑料容器中。

3.1.13

姜黄-冰乙酸溶液:称取姜黄素(3.1.5)40

mg,溶于100

mL冰乙酸(3.1.6)中,此溶液保存于塑料容器中,该溶液需临用新制。

3.2

参考物质

硼酸参考物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见表1。

表1

硼酸参考物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中午名称

英文名称

CAS登录号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硼酸

Boric

Acid

10043-35-3

H3BO3

61.8

3.3

标准溶液配制

3.3.1

硼酸标准储备液(1000

μg/mL):准确称取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5

h以上的硼酸标准品适量,用水溶解并配制成1000

μg/mL的标准储备液,保存于塑料容器中。

3.3.2

硼酸标准溶液(100

μg/mL):取硼酸标准储备液10.0

mL,加水定容至100

mL,保存于塑料容器中。所配制溶液于0℃~4℃冰箱中可储存3个月。

3.4

材料

硼酸快速检测试剂盒,需在阴凉、干燥、避光条件下保存。

仪器与设备

4.1

电子天平:感量为0.01

g。

4.2

样品捣碎机。

4.3

超声仪。

4.4

离心机:转速≥4000

r/min。

4.5

氮气吹干仪或空气吹干仪:温度控制≥60℃。

4.6

涡旋振荡器。

4.7

移液器:200

µL、1

mL、10

mL。

分析步骤

5.1

试样的制备

取适量样品,充分粉碎混匀。

5.2

试样的提取

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的试样2

g(精确至0.1

g),置于50

mL离心管中,准确加水7

mL,加入硫酸溶液(3.1.9)2

mL,涡旋振荡提取1min后超声提取15

min,期间振摇2~3次,加入0.5mL亚铁氰化钾溶液(3.1.10)与0.5

mL乙酸锌溶液(3.1.11),混匀后于4000

r/min离心5

min(若离心效果不佳,可适当提高离心转速),准确吸取1.0

mL上清液于2.0

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EHD-CHCl3溶液(3.1.12)0.5

mL,上下颠倒振摇15~20次,静置分层(若有乳化现象,可低速离心),将上层溶液去除干净,取下层液体100

μL于2.0

mL离心管中,加入400

μL姜黄素-冰乙酸溶液(3.1.13),再加入20

μL硫酸溶液(3.1.9),于60℃~70℃水浴中氮气(或空气)吹至近干,加入1

mL无水乙醇,振摇使残渣全部溶解,为待测液。

注:粉丝、粉条等干基样品加入水和硫酸溶液后需浸泡15

min,再进行后续处理。

5.3

测定步骤

将待测液与标准色阶卡目视比色,15

min内判读结果。需进行平行试验,两次测定结果应一致,即显色结果无肉眼可辨识差异。

注:整个试验避免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操作。

5.4

质控试验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质控样品试验(或加标质控试验)。用色阶卡和质控试验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控制。

5.4.1

空白试验

称取空白样品,按照5.1~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5.4.2

质控样品试验(或加标质控试验)

5.4.2.1

质控样品

硼酸质控样品:采用典型样品基质或相似样品基质模拟实际生产工艺生产的,含有一定量硼酸(可考虑基质本底最大可能硼酸量),并可稳定保存的样品。样品需经参比方法确认质控样品中硼酸的含量。

5.4.2.2

加标质控样品

硼酸加标质控样品:准确称取空白试样2

g(精确至0.1

g),加入适量硼酸标准溶液(1000

µg/mL

或100

µg/mL)(3.3),使在不同基质样品中硼酸含量与5.4.2.1相同。

质控样品(或加标质控样品)按5.1和5.2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结果判定要求

观察待测液的颜色,与标准色阶卡比较判读样品中硼酸的含量。颜色浅于检测限(2.5

mg/kg)则为阴性样品;颜色深于检测限的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判读。色阶卡见图1。

图1

硼酸色阶卡

质控试验要求:空白试验测定结果应为阴性,质控样品试验测定结果应在其标示量值允差范围内,加标质控试验测定结果应与加标量相符。

结论

由于色阶卡目视判读存在一定误差,为尽量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读数时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性能指标

8.1

检测限

2.5mg/kg。

8.2

灵敏度

灵敏度应≥99%。

8.3

特异性

特异性应≥85%。

8.4

假阴性率

假阴性率应≤1%。

8.5

假阳性率

假阳性率应≤15%。

注:性能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A。

其他

本方法所述试剂、试剂盒信息及操作步骤是为给方法使用者提供方便,在使用本方法时不作限定。方法使用者在使用替代试剂、试剂盒或操作步骤前,须对其进行考察,应满足本方法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色阶卡应确保在试剂盒保质期内不出现褪色或变色的情况。

若检测结果大于检测限,需对其进行研判,并采用参比方法确证。

本方法的参比方法为GB

5009.27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硼酸的测定》。

附录A

快速检测方法性能指标计算表

表A.1

性能指标计算方法

样品情况a

检测结果b

总数

阳性

阴性

阳性

N11

N12

N1.=N11+N12

阴性

N21

N22

N2.=N21+N22

总数

N.1=N11+N12

N.2=N21+N22

N=N1.+N2.或N.1+N.2

显著性差异(х2)

c2=(|N12-N21|-1)2/(N12+N21),自由度(df)=1

灵敏度(p+,%)

p+=N11/N1.特异性(p-,%)

p-=N22/N2.假阴性率(pf-,%)

pf-=N12/N1.=100-灵敏度

假阳性率(pf+,%)

pf+=N21/N2.=100-特异性

相对准确度,%c

(N11+N22)/(N1.+N2.)

注:

a由参比方法检验得到的结果或者样品中实际的公议值结果;

b由待确认方法检验得到的结果。灵敏度的计算使用确认后的结果。用于确认方法时,结果≥2.5mg/kg时,判定为阳性(仅用于计算性能指标);

c本方法规定:用于计算灵敏度和假阴性率的阳性样品,由参比方法检验得到的结果范围应在2.5~10mg/kg之间。

N:任何特定单元的结果数,第一个下标指行,第二个下标指列。例如:N11表示第一行,第一列,N1.表示所有的第一行,N.2表示所有的第二列;N12表示第一行,第二列。

d为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对准确性的结果,与一致性分析和浓度检测趋势情况综合评价。

本方法负责起草单位: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验证单位:江南大学、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方法的主要起草人为:李涛

林芳

袁磊

乔蓉霞

孙秀兰

王一欣

周陶鸿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