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最新」国开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最新文章

[最新]国开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7月2日,资料涵盖2024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3.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5年之久的货款3万余元,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后,打电话给李妻,称2天内交清货款和利息后放人,否则就打断李某一条腿。二天后,李妻如数交清了货款和利息,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敲诈勒索罪

B.非法拘禁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某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某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过关时,为防止箱内人员出声暴露,便将预留的通气孔遮盖,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B)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

7.徇私枉法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

A.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

B.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之受追诉

C.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D.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组织、____、_____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的,应当依照分裂国家罪从重处罚。

策划;实施

9._____周岁_____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10.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主体包括_____和_____。

自然人;单位

11.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_____、_____、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性质和来源的行为,构成洗钱罪。

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

12.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_____。

过失致人死亡罪

13.针对女性实施的强制猥亵、侮辱罪,其犯罪对象只能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4.以_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_____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明知

15.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1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_____或者_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职权;地位

17.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通常是指_____。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8.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19.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0.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21.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3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2分)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分)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1分)

2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行为指向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2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2分)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2分)

(4)主观方面是故意。(2分)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24年3月中旬,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处于缓刑考验期内的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已于当月13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了缅甸境内玩耍。其间,吴某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回国后“赚大钱”。当月20日,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缉毒民警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缉毒民警扎伤后逃跑,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2024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过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2

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3)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4)昊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5)吴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并将其所犯走私毒品罪判处的刑罚与原判刑罚合并,实行数罪并罚。

(6)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自制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构成逃税罪。

A.5%

B.10%

C.15%

D.20%

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4.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5.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_____与概括罪名。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9.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0.保险诈骗罪,是指_____、_____受益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投保人;被保险人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_____后又走私的行为。

应缴税额;行政处罚

12.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_____、_____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伤残;死亡(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3.以_____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

勒索财物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_____、_____。

遗忘物;埋藏物

15.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_周岁。

14;16

16.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行为。

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8.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20.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1.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2.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3.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分)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2分)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2分)

24.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3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分)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1分)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1分)

五、分析案例

25.案情:

李某,男,35岁,无业。

方某,女,20岁,无业。

张某,女,19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24年8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得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离开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将马某放走。经查,李某此时尚处于假释考验期限内。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合并处罚。(2分)

【全部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只答出李某犯抢劫罪、未答出犯绑架罪并应数罪并罚者,全题得分不得超过9分;未答出方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全题得分不得超过8分】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4分)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3分)

(4)李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了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合并处罚。(3分)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分)

(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ABD)。

A.信用卡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3.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

D.恶意透支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BD)。

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

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

D.海关的缉私人员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间,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刑讯逼供罪

B.非法拘禁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遥证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人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后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A.以非法侵人住宅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依非法侵人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组织;策划

9.只有_____或者_____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10.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均是_____的人。

已满14周岁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_____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应缴税额;一年

12.以_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不同。

造成的危害结果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_。

合法从业的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_和_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体是传销活动的_____、_____。

组织者;领导者

17.为谋取_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新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3.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展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24年3月中旬,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处于缓刑考验期内的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已于当月13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了缅甸境内玩耍,其间,吴某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回国后“赚大钱”。当月20日,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缉毒民警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缉毒民警扎伤后逃跑,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2

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昊某的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过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2

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3)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4)昊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5)吴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并将其所犯走私毒品罪判处的刑罚与原判刑罚合并,实行数罪并罚。

(6)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自制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C)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构成逃税罪。

A.5%

B.10%

C.15%

D.20%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应当以(D)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保险诈骗罪

5.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铺设的一段铁路专用通讯电缆(价值3万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并导致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C)。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二、填空题

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_____与概括罪名。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9.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_____、_____、船只、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

汽车;电车

10.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_____后又走私的行为。

应缴税额;行政处罚

11.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处罚。

处罚较重的规定

12.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_____、_____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伤残;死亡

13.捏造_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5.故意阻碍__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16.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_或者_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_的行为。

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19.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1.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

2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胡某,男,40岁,农民。

胡某到刘某承包的鱼塘中挑水浇地时双方发生争执,刘某骂胡某脸皮厚并将胡某的一只水桶砸烂。胡某说:“你砸烂了我的桶,你要赔我。”随即向刘家方向走去,刘某尾随其后。快到刘某家时,刘某捡起一块小石子向胡某扔去,击中胡某的小腿。胡某停下,刘某上前对着胡某的腹部又打了两拳。胡某对围观的群众说:“大家看到了,是他先打我。”刘某说:“我打了你怎么样?想要桶?休想!”刘某一边说一边转身向家中走去。见刘某要走,胡某便举起手中的竹扁担朝刘某打去,刚好打中刘某的头部。刘某当即倒地,头上流血不止。胡某见此情景,慌忙叫上围观的群众一同将刘某送往医院。因医院较远,刘某被送到医院时已因流血过多死亡。胡某随即到当地派出所投案,说明了整个事情经过。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胡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胡某因受到刘某的打骂而用竹扁担打刘并造成刘某死亡,危害后果严重,其行为显然已构成犯罪。

(3)胡某明知用竹扁担打人会致人受伤,却因气忿而故意为之,因而其行为属于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

(4)胡某打刘只是气头上的行为,并无预谋和准备,也不具有希望或放任刘某死亡的心理,当发现刘某倒地且头上流血不止时便急忙送刘某往医院,显然胡某的行为是且只是想伤害刘某而非杀害刘某,刘某的死亡是由于受伤过重所致,因而胡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致死而非故意杀人。

(5)胡某向派出所投案并说明事实情况的行为符合刑法关于一般自首的规定,属于自首,量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入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莱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医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土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9.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_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10.保险诈骗罪,是指_____、_____受益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投保人;被保险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_____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

勒索财物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_____、_____。

遗忘物;埋藏物

15.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依照_____、_____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6.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_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_周岁。

14;16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间谍罪;是措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20.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二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其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

答: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和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后者侵犯的是公共安全。

(3)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前罪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中,而后者则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25岁,无业。

方某,女,20岁,无业。

张某,女,19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24年2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得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离开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将马某放走。经查,李某此时尚处于缓刑考验期限内。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撤销缓刑,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合并处罚。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叉单独构成绑架罪。

(4)李某在缓珊考验期限内,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剐构成了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撤销缓刑,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合并处罚。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ABD)。

A.信用卡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3.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全选)。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BD)。

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

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

D.海关的缉私人员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刑讯逼供罪

B.非法拘禁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逼证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依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组织;策划

9.只有_____或者_____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10.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均是_____的人。

已满14周岁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_____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应缴税额;一年

12.以_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不同。

造成的危害结果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_。

合法从业的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_和_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体是传销活动的_____、_____。

组织者;领导者

17.为谋取_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3.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15岁,某校学生。

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12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3岁)发生过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价值3000余元),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甚至死亡,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某之妹不满1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1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7)李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ABD)。

A.信用卡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3.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全选)。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BD)。

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

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

D.海关的缉私人员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刑讯逼供罪

B.非法拘禁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逼证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依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组织;策划

9.只有_____或者_____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10.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均是_____的人。

已满14周岁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较大或者_____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应缴税额;一年

12.以_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不同。

造成的危害结果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_。

合法从业的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_和_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体是传销活动的_____、_____。

组织者;领导者

17.为谋取_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3.简述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其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

答: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和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后者侵犯的是公共安全。

(3)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前罪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中,而后者则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15岁,某校学生。

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12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3岁)发生过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价值3000余元),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甚至死亡,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某之妹不满1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1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7)李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叶某以食品原料生产号称对急重病症有特效的“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就是食品。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C.生产、销售假药罪

3.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ABD)。

A.信用卡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ABD)。

A.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

B.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C.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

D.海关的缉私人员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一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刑讯逼供罪

B.非法拘禁罪

C.故意伤害罪

D.暴力逼证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人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余元、牡丹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

B.以盗窃罪论处

C.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依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____、____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策划;实施

9.只有____在____期间才有可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

10.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的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____后又走私的行为。

应缴税额;二次行政处罚

12.以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

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

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和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贩卖毒品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和____。

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单位

17.为谋取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23.简述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

答: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和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后者侵犯的是公共安全。

(3)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前罪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中,而后者则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六、案例分析

24.案情

李某,男,15岁,某校学生。

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8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怆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3岁)发生过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贵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菜之妹不满1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1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7)李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C)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就可以构成偷税罪(逃税罪)。

A.5%

B.10%

C.15%

D.20%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应当以(D)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保险诈骗罪

5.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C)。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二、填空题

8.以罪名所包含的____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犯罪构成9.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____、____等交通运输工具。

船只;航空器

10.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____处罚。

应缴税额;应缴税额

11.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处罚。

处罚较重的规定

12.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____、______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3.捏造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5.故意阻碍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16.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或者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19.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1.饲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御私枉法、衔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

23.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己满

周岁不满

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六、案例分析

24.案情:

张某,男,35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24年1月20日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24年12月刑满释放。

2024年3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15岁的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

”,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元比恼怒,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2)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

(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

(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

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陆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包括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9.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10.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____、埋藏物。

代为保管;遗忘物

15.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和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16.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周岁。

14;16

17.伺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20.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的其他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1.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2.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

四、简答题

23.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4.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法院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行为指向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六、案例分析(16分)

25.案情:吴某,男,27

岁,无业。

2024月初,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遂开展侦查。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当月

10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

2024

克,纯度为

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2024

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

30%

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

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叶某利用回收的“贵州茅台”酒瓶等外包装材料用工业酒精勾兑灌装了大批所谓名牌白酒,销售后获利金额达30余万元。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诈骗罪

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D.假冒注册商标罪

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全选)。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4.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5.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BCD)。

A.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B.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C.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D.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只有____或者____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9.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包括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

不特定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0.保险诈骗罪的主体只能由投保人、____或者____构成。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偷盗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____。

代为保管;埋藏物

15.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

医务人员;就诊人

16.对____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拒不执行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4)主观方面是故意。

23.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24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晶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莱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晶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童。违及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沼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晶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C.故意杀人罪

3.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ABCD)。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某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某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受到检查时,为防止吴某咳嗽导致暴露,便将其口鼻捂住,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D)处罚。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二、填空题

8.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构成_____。

背叛国家罪

9._____周岁_____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10.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_____,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_____的食品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非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

11.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_____、_____、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12.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____。

过失致人死亡罪

13.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4.以_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15.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1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_____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7.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19.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0.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21.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张某,男,35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24年1月20日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24年12月刑满释放。

2024年3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15岁的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无比恼怒,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农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2)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

(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

(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D.放火罪

2.叶某以食品原料生产号称对急重病症有特效的“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就是食品。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C.生产、销售假药罪

3.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是(ABD)。

A.广告经营者

B.广告发布者

D.广告主

4.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5.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控告人

B.批评人

C.申诉人

D.举报人

6.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C.故意伤害罪

7.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牡丹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B)。

B.以盗窃罪论处

二、填空题

8.对于策动、胁迫、勾引、收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____、____、民兵进行武装叛乱或者武装**的,应当依照武装叛乱、**罪从重处罚。

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

9.叛逃罪是指____在____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

10.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的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____处罚。

应缴税额;应缴税额

12.以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破坏军婚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与____的配偶结婚或者

一的行为。

现役军人;同居

14.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

医务人员;就诊人

15.在____和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贩卖毒品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和____。

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单位

17.为谋取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9.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0.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1.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胡某,男,40岁,农民。

胡某到刘某承包的鱼塘中挑水浇地时双方发生争执,刘某骂胡某脸皮厚并将胡某的一只水桶砸烂。胡某说:“你砸烂了我的桶,你要赔我。”随即向刘家方向走去,刘某尾随其后。快到刘某家时,刘某捡起一块小石子向胡某扔去,击中胡某的小腿。胡某停下,刘某上前对着胡某的腹部又打了两拳。胡某对围观的群众说:“大家看到了,是他先打我。”刘某说:“我打了你怎么样?想要桶?休想!”刘某一边说一边转身向家中走去。见刘某要走,胡某便举起手中的竹扁担朝刘某打去,刚好打中刘某的头部。刘某当即倒地,头上流血不止。胡某见此情景,慌忙叫上围观的群众一同将刘某送往医院。因医院较远,刘某被送到医院时已因流血过多死亡。胡某随即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说明了整个事情经过。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胡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胡某因受到刘某的打骂而用竹扁担打刘并造成刘某死亡,危害后果严重,其行为显然已构成犯罪。

(3)胡某明知用竹扁担打人会致人受伤,却因气忿而故意为之,因而其行为属于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

(4)胡某打刘只是气头上的行为,并无预谋和准备,也不具有希望或放任刘某死亡的心理,当发现刘某倒地且头上流血不止时便急忙送刘某往医院,显然胡某的行为是且只是想伤害刘某而非杀害刘某,刘某的死亡是由于受伤过重所致,因而胡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致死而非故意杀人。

(5)胡某向派出所报案并说明事实情况的行为符合刑法关于一般自首的规定,属于自首,量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甲出于泄愤报复工头某乙的目的,在某乙值守的机床上安放了炸弹。炸弹爆炸后,某乙被炸死,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被炸毁,并将当班工人某丙炸成重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B.爆炸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有(BCD)。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4.刘某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后,打电话给李某之妻,称交清李某所欠几年的货款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的一只手。二天后,李某之妻交清了货款。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非法拘禁罪

5.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牡丹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30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D)。

D.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6.某甲在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为逃避检查,将偷渡人员藏在一集装箱内,结果造成偷渡人员某乙因缺氧而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B)处罚。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7.滥用职权罪只能由(A)构成。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填空题

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和____。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9.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____,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

10.以____或者____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牟利;传播

11.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投保人____、____。

被保险人;受益人

12.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3.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14.将____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____、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代为保管;埋藏物

15.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1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7.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____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行为。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19.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0.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1.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本罪属于危险犯。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抢劫罪的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张某,男,34岁,某厂业务员。

王某,男,25岁,出租车司机。

一天晚上,王某载着张某在街上转悠,遇到卖淫女李某。张某让王某把车停下并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却要张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说“那就算了”,转身要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的头发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并将李强行拖进车内,然后让王某把车开到郊外。王某下车后,张某要李脱衣服,李不从,并打了张一耳光。张某恼羞成怒,掐住李的脖子,打了李几拳,并让王某从其车后备厢中拿来一根绳子,将李的双手捆绑在身后,随即脱下李的衣服与其发生了性行为。事后,-张某将李扔在路旁,并丢下100元钱,随后让王某开车离去。李某因奋力挣扎反抗,脖子、手腕被造成轻伤。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

答:(1)张某、王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2)张某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违背李某意志,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3)张某强奸李某造成其轻伤的行为,属于构成强奸罪的暴力行为,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而不构成数罪。

(4)王某从张某的言行中已明知其是在实施强奸犯罪,却仍为其提供交通、犯罪地点、犯罪工具等方面的帮助,致使张某犯罪得逞,其行为符合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5)王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甲将某乙所开公共汽车的刹车损坏,意图制造行车事故,使某乙受处分。汽车开出后,某乙发现刹车有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而未造成严重后果。对某甲应当以(C)论处。

A.交通肇事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C)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妨害公务罪

C.走私罪从重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4.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ABCD)。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5.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必要条件是(ACD)。

A.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B.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C.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D.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6.吴某明知某仓库被盗案是刘某所为,但当侦查人员向其调查时,他却谎称刘某当时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刘某的嫌疑排除,侦查工作因而受到严重影响。吴某的行为(B)。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包庇罪

C.构成伪证罪

D.构成妨害作证罪

7.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二、填空题

8.叛逃罪是指____在____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

9.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依照____的规定处罚。

数罪并罚

10.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____,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____的食品的行为。

非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____处罚。

应缴税额;应缴税额

12.以____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____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勒索财物;人质

13.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4.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____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____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电信码号;电信设备、设施

15.在____和____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16.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和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1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是受贿罪。

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武装叛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的行为。

19.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1.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钟某,男,28岁,矿山工人。2024年3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半。

钟某与李某曾经关系密切并多次发生两性关系。后来,李某离开钟某而与王某确立了恋爱关系。钟某对此无比愤恨,遂蓄意报复李某。钟某用自己工作所用的雷管和炸药自制了一个装有定时起爆器的炸弹。2024年8月20日晚上,钟某发现李某在其单位露天电影场看电影,觉得机会来了,遂回家将事先准备好的自制炸弹取出拿到电影场,定好时间后放置在李某坐的板凳下面。炸弹爆炸后,李某当场被炸死,同时,在场观众多人被炸伤,其中2人重伤。钟某被抓获后交待,之所以选择在电影场炸李某,是因为他觉得电影场人多,事后可以不被发现。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钟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钟某的行为构成爆炸罪。

(2)钟某为了杀害李某,在电影场这样的公共场所实施爆炸,不仅造成李某死亡,而且造成周围群众受伤,其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因而构成爆炸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3)钟某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本已构成犯罪,但由于该行为与爆炸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应以爆炸罪定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4)钟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实施新的犯罪,依法应当撤销缓刑,并对其所犯爆炸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ABC)。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2.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3.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不备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二、填空题

8.以罪名所包含的____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犯罪构成9.已满____周岁不满____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4;16

10.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处罚。

处罚较重的规定

11.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____、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12.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3.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____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5.故意阻碍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16.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或者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19.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0.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1.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侵犯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25岁,无业。

方某,女,15岁,无业。

张某,女,17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24年2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了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走了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经过讨价还价,双方以8万元成交。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钱后将马某放走。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且三人均已达到抢劫罪犯罪主体的年龄阶段,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

(4)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方某、张某犯罪时均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

2.叶某以食品原料生产号称对急重病症有特效的“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就是食品。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C.生产、销售假药罪

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4.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5.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C.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D.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叛逃罪是指____在____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

9.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的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

10.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_____。

代为保管;埋藏物

15.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其犯罪对象是____。

医务人员;就诊人

16.对____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拒不执行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4)主观方面是故意。

23.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是…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承担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24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晶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莱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晶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童。违及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沼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晶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3.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ABCD)。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不备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受到检查时,为防止吴某咳嗽导致暴露,便将其口鼻捂住,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D)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二、填空题

8.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构成____。

背叛国家罪

9.已满____周岁不满____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4;16

10.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人有毒、有害的____,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____的食品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非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

11.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____、____、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12.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____。

过失致人死亡罪

13.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14.以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____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15.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1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7.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19.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20.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1.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

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张某,男,30岁,出租车司机。曾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24年2月刑满释放。

2024年10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卖淫女李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恼怒无比,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2)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

(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

(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存包处工作人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一牛皮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8.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_____的规定处罚。

数罪并罚

9.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从重处罚。

伪造货币罪

10.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婴幼儿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_____。

代为保管;埋藏物

15.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_和_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16.对_____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_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拒不执行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要求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人民币以上,方能构成犯罪。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又包括单位。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且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23.简述诬告陷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诬告陷害罪,简称诬陷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24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叶某非法向走私分子王某收购其走私进口的彩电、照相机等价值250多万元(偷逃关税近60万元)的物品后倒卖,获利近80万元。叶某的行为构成(D)。

A.非法经营罪

B.逃税罪(偷税罪)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C)。

A.广告经营者

B.广告发布者

C.广告管理者

D.广告主

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4.王某和张某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B)。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旅客某乙将一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已有。某甲的行为构成(B)。

A.贪污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6.某县民政局干部刘某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1万元,交给其弟作流动资金去广州进服装。半个月后,刘某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刘某的行为构成(A)。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滥用职权罪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伙

二、填空题

8.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____、____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策划;实施

9.纳税人采取____、____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构成逃税罪(偷税罪)。

欺骗;隐瞒

10.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1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____或者____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重伤;死亡

12.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____、贩卖、接送或者____妇女、儿童的行为。

收买;中转

13.以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____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未答“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者不扣分)

15.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周岁。

14;16

16.行为人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____、____的,构成传播性病罪。

卖淫;嫖娼

17.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只能发生在____活动中。

民事、行政审判

三、名词解释

18.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

20.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1.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四、简答题

22.简述抗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抗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和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者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扣缴义务人。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3.简述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答: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的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1993年11月10日出生,某校学生。

2024年10月23日,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12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2岁)发生了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某之妹不满1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1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王某不满上司刘某对其扣发工资的决定,将刘某值夜班所在的门市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达2万余元。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B)。

A.故意杀人罪

B.放火罪

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D.放火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2.叶某以普通食品原料生产“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是小型食品。叶某的行为构成(A)。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

C.生产、销售假药罪

D.诈骗罪

3.陈某伙同吴某将自己制作的“美元”5000元兑换给赵某,获人民币40000余元。陈某和吴某的行为构成(A)。

A.伪造货币罪

B.持有、使用假币罪

C.出售假币罪

D.诈骗罪

4.叶某乘王某家保姆不备,将王某之子(1岁)偷偷抱走送给张某“收养”,并向张某索要“抚养费“6000余元。叶某的行为构成(D)。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拐骗儿童罪

D.拐卖儿童罪

5.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控告人

B.批评人

C.申诉人

D.举报人

6.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D)。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盗窃罪

7.构成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ABCD)。

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

C.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

D.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

二、填空题

8.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____,或者为敌人指示____,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构成间谍罪。

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轰击目标

9.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安全的行为。

不特定的多数人;重大公私财产

10.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____、____、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电车;船只

11.侵犯著作权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以____为目的。

营利

12.犯刑讯逼供罪,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____、____定罪从重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13.明知是____的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____的,构成破坏军婚罪。

现役军人;同居

14.故意阻碍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15.明知是____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____,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构成窝藏、包庇罪。

犯罪的人;财物

16.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或者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7.为谋取____,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不正当利益

三、名词解释

18.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19.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20.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

21.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四、筒答题

22.简述虚假广告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2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犯罪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包括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24.案情:

李某,男,27岁,无业。方某,女,17岁,无业。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在得知其“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商议,利用其“生意”弄钱。2024年3月的一天,方某将事主马某约到了自己的租住地。当马某脱下衣服欲与方某发生性关系时,等候多时的李某即踹开房门进屋,拍下了马某与方某的裸体照,然后用手把着马某的头,声称马某强奸自己的女友,要想私了就必须赔偿,否则就要将马某送交派出所让其坐牢。马某马上表示只要不送其去派出所,愿意将随身所带的钱物全部奉送。李某遂将马某的手机(价值3000余元)、钱包(内有现金2024余元)等财物留下后放马某离开。经查,李某于2024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024年12月获得假释,2024年2月假释期满。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方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方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2)李某、方某经过事先商议,然后分工配合,以拍摄裸照、向公安机关告发相要挟,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完全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二人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3)李某、方某虽是当场劫取财物,但其犯罪时未使用暴力手段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因而其行为不属于抢劫罪。

(4)李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前罪假释期满5年以内又犯敲诈勒索罪,且在共同犯罪中居于主要地位,属于主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因而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5)方某在共同犯罪中居于次要地位,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方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罪名所包含的____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犯罪构成2.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____、____等交通运输工具。

船只;航空器

3.走私淫秽物品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是以____或者____

为目的。

牟利;传播

4.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处罚。

处罚较重的规定

5.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____、____定罪处罚。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注: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6.捏造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7.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8.故意阻碍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

9.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或者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国内公务活动;对外交往

10.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二、选择题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C)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就可以构成偷税罪(逃税罪)。

A.5%

B.10%

C.15%

D.20%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应当以(D)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保险诈骗罪

5.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C)。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三、名词解释

1.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

3.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4.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简答题

1.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

2.简述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

答: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的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既包括钱财等物质性利益,也包括非物质性利益;后者的对象则仅限于钱财。

(3)构成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只能是采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地位、职称的方法进行欺骗;后者则可以用任何方法进行诈骗。

(4)犯罪数额不同。前者的成立不以诈骗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后者则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额才构成犯罪。

(5)犯罪目的不同。前者行为人可以是追求物质性利益,也可以是追求非物质性利益;后者则仅限于非法占有物质性利益(公私财物)。

五、分析案例

案情:

李某,男,25岁,无业。

方某,女,15岁,无业。

张某,女,17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24年2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得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走了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将马某放走。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

4.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且均已达到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方某、张某犯罪时均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____的规定处罚。

数罪并罚

2.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定罪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3.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4.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5.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婴幼儿

6.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7.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____、埋藏物。

代为保管;遗忘物

8.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和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9.脱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____、____。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10.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存包处工作人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一牛皮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三、名词解释

1.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武装叛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的行为。

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简答题

1.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JL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但在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况下,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也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

2.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犯罪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24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8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8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_____的规定处罚。

数罪并罚

2.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从重处罚。

伪造货币罪

3.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被保险人;受益人

4.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殴打;侮辱

5.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偷盗婴幼儿

6.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7.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_____。

代为保管;埋藏物

8.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_和_____。

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

9.对_____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_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拒不执行

10.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_构成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存包处工作人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一牛皮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三、名词解释

1.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对药品生产、销售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2.简述诬告陷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诬告陷害罪,简称诬陷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吴某,男,17岁,无业。

2024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30%折算。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犯罪时不满l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构成_____。

背叛国家罪

2._____周岁_____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即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不满l6

3.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_____,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_____的食品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非食品原料;非食品原料

4.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_____、_____、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

5.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_____。

过失致人死亡罪

6.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7.以_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8.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

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0.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桌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3.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ABCD)。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某乘赵某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某乘机将赵某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A)。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受到检查时,为防止吴某咳嗽导致暴露,便将其口鼻捂住,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D)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三、名词解释

1.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2.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3.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4.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张某,男,30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24年3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24年2月刑满释放。

2024年10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恼怒无比,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答: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2.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

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

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_____、_____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策划;实施

2.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_____以上且偷税总额在_____以上的,构成偷税罪。

10%;1万元

3.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_____处罚。

伪造货币罪;从重

4.已满l4周岁不满l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_____或者_____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重伤;死亡

5.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_____、贩卖、接送、_____妇女、儿童的行为。

收买;中转

6.以_____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_____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牟利;电信设备、设施

7.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未答“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者不扣分)

8.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_周岁。

14;16

9.行为人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_____、_____的,构成传播性病罪。

卖淫;嫖娼

10.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只能发生在_____活动中。

民事、行政审判

二、选择题

1.叶某非法向走私分子王某收购其走私进l21的彩电、照相机等价值50多万元(偷逃关税近6万元)的物品后倒卖,获利近80万元。叶某的行为构成(D)。

A.非法经营罪

B.偷税罪

C.收购、销售赃物罪

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C)。

A.广告经营者

B.广告发布者

C.广告管理者

D.广告主

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4.王某和张某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B)。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旅客某乙将一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己有。某甲的行为构成(B)。

A.贪污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6.某县民政局干部刘某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1万元,交给其弟作流动资金去广州进服装。半个月后,刘某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刘某的行为构成(A)。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滥用职权罪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ABCD)。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三、名词解释

1.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

3.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ff,造成就诊人夕匕L或者严重埘占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抗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抗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和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者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扣缴义务人。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简述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答: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的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

五、分析案例

案情:

李某,男,1989年11月10日出生,某校学生。

2024年10月23日,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极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l2cm)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以前在同学王某家,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12岁)发生了性行为,离开时还偷拿了王某一台照相机,卖后获款800余元,经查属实。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

2.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3.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4.李某明知其同学王某之妹不满l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5.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l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条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

6.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自己主动交代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和_____。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2.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_____,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

3.以_____或者_____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牟利;传播

4.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投保人、_____、_____。

被保险人;受益人

5.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6.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_____,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事实;受刑事追究

7.将_____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_____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代为保管;埋藏物

8.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

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_____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地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10.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_____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犯罪行为。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某甲出于泄愤报复工头某乙的目的,在某乙值守的机床上安放了炸弹。炸弹爆炸后,某乙被炸死,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被炸毁,并将当班工人某丙炸成重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

A.故意杀人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有(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刘某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后,打电话给李某之妻,称交清李某所欠几年的货款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的一只手。二天后,李某之妻交清了货款。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5.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牡丹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1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D)。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

B.以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C.以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6.某甲在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为逃避检查,将偷渡人员藏在一集装箱内,结果造成偷渡人员某乙因缺氧而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B)处罚。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合并

7.滥用职权罪只能由(A)构成。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三、名词解释

1.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2.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阿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4.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本罪属于危险犯。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张某,男,34岁,某厂业务员。王某,男,25岁,出租车司机。

一天晚上,王某载着张某在街上转悠,遇到卖淫女李某。张某让王某把车停下并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却要张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说“那就算了”,转身要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的头发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并将李强行拖进车内,然后让王某把车开到郊外。王某下车后,张某要李脱衣服,李不从,并打了张一耳光。张某恼羞成怒,掐住李的脖子,打了李几拳,并让王某从其车后备厢中拿来一根绳子,将李的双手捆绑在身后,随即脱下李的衣服与其发生了性行为。事后,张某将李扔在路旁,并丢下100元钱,随后让王某开车离去。李某因奋力挣扎反抗,脖子、手腕被造成轻伤。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

答:1.张某、王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2.张某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违背李某意志,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3.张某强奸李某造成其轻伤的行为,属于构成强奸罪的暴力行为,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而不构成数罪。

4.王某从张某的言行中已明知其是在实施强奸犯罪,却仍为其提供交通、犯罪地点、犯罪工具等方面的帮助,致使张某犯罪得逞,其行为符合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5.王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_____和_____。

单一罪名;选择罪名

2.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_____,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

3.以_____或者_____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牟利;传播

4.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_____周岁的女性。

已满14(周岁)

5.侵占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_____的行为。

拒不交出

6.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_____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

_____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

200克;10克

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_____,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谋取不正当利益

8.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_____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罪犯的行为。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有(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2.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3.刘某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后,打电话给李某之妻,称交清李某所欠几年的货款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的一只手。二天后,李某之妻交清了货款。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劫罪

4.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1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D)。

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

B.以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C.以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5.某甲在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为逃避检查,将偷渡人员藏在一集装箱内,结蘖遥成偷渡人员某乙因缺氧而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B)处罚。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合并

6.滥用职权罪只能由(A)构成。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三、名词解释

1.法定刑:就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

2.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5.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简述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答: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侵犯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诈骗罪侵犯的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招摇撞骗罪的对象既包括钱财等物质性利益,也包括非物质性利益;诈骗罪的对象则仅限于钱财。

(3)构成犯罪的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行为人是采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职务、职称的方法进行欺骗;诈骗罪行为人则可以用任何方法进行诈骗。

(4)犯罪数额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成立不以诈骗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诈骗罪则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额才构成犯罪。

(5)犯罪目的不同。招摇撞骗罪行为人的目的可以是追求物质性利益,也可以是追求非物质性利益;诈骗罪行为人的目的则仅限于非法占有物质性利益(公私财物)。

五、分析案例

案情:

钟某,男,28岁,矿山工人。

钟某与女青年李某曾经关系密切并多次发生两性关系。后来,李某离开钟某而与王某确立了恋爱关系。钟某对此无比愤恨,遂蓄意报复李某。钟某用自己工作使用的雷管和炸药自制了一个装有定时起爆器的炸弹。一天晚上,钟某发现李某在其单位露天电影场看电影,觉得机会来了,遂回家将事先准备好的自制炸弹取出拿到电影场,定好时间后放置在李某坐的板凳下面。炸弹爆炸后,李某当场被炸死,同时,在场观众多人被炸伤,其中2人重伤。钟某被抓获后交待,之所以选择在电影场炸李某,是因为他觉得电影场人多,事后可以不被发现。经查,事发时钟某正在缓刑考验期限内。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钟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答:1.钟某的行为构成爆炸罪。

2.钟某为了杀害李某,在电影场这样的公共场所实施爆炸,不仅造成李某死亡,而且造成周围群众受伤,其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因而构成爆炸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3.钟某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本已构成犯罪,但由于该行为与爆炸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应以爆炸罪定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4.钟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实施新的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所犯爆炸罪作出判决,并将新罪所判刑罚与前罪所判刑罚实行并罚。

202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刑法分则条文通常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罪状;法定刑

2.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_____。

已满14周岁

3.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_____以上且偷税总额在_____以上的,构成偷税罪。

10%;1万元

4.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定罪从重处罚。

伪造货币罪

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_____或者_____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重伤;死亡

6.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_____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国家禁止经营

7.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_____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有能力

8.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_构成。

司法工作人员

二、选择题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ABC)。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2.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C)。

A.广告经营者

B.广告发布者

C.广告管理者

D.广告主

3.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4.王某和张莱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B)。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A)定罪处罚。

A.故意杀人罪

B.聚众斗殴罪

C.寻衅滋事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6.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旅客某乙将——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已有。某甲的行为构成(B)。

A.贪污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三、名词解释

1.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2.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劫持、控制他人的行为。

3.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4.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5.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四、筒答题

1.简述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对药品生产、钔售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2.简述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概念及其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答: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

五、分析案例

案情:

张某,男,34岁,某厂业务员。

王某,男,25岁,出租车司机。

一天晚上,王某载着张某在街上转悠,遇到卖淫女李某。张某让王某把车停下并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却要张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丁一会儿,李说“那就算了”,转身要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的头发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并将李强行拖进车内,然后让王某把车开到郊外。王某下车后,张某要李脱衣服,李不干,并打了张一耳光。张某恼羞成怒,掐住李的脖子,打了李几拳,并让王某从其车后备厢中拿来一根绳子,将李的双手捆绑在身后,随即脱下李的衣服与其发生了性行为。事后,张某将李扔在路旁,并丢下100元钱.随后让王某开车离去。李某因奋力挣扎反抗,脖子、手腕被造成轻伤。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

答:1.张某、王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2.张某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违背李某意志,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井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强奸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

3.张某强奸李某造成其轻伤的行为,属于构成强奸罪的暴力行为,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而不构成数罪。

4.王某从张某的言行中已明知其是在实施强奸犯罪,却仍为其提供交通、犯罪地点、犯罪工具等方面的帮助,致使张某犯罪得逞,其行为符合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5.王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