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要点

最新文章

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2.在自然环境的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4.北方地区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绿阔叶林。

5.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甜菜;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8.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9.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最北山脉是大兴安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大体与一、二阶梯界线基本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体与一月0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1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13.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北方地区大部分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

1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成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平原广阔;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旱地。

17.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黄土高原主要种植谷子;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华北地区)和大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18.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19.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农田需水量大。

20.为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2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来源:学*科*网Z*X*X*K]

2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

23.东北地区的周边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四条河流环绕,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4.东北三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候冷湿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紧邻冬季风源地。东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

2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26.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地广人稀;②农业科技水平高等。

27.东北地区在北纬500有种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种植地区的纬度高。原因是: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8.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9.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0.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32.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区。

3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陕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关于黄土的来源,得到广泛支持的学说是“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原来黄土的老家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

35.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3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长期的水土流失。

3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②黄土结构疏松;③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过垦过牧、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②泥沙下泻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39.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数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铁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城址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原因是东北部水源更丰富。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45.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6.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园林,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7.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48.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

49.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50.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5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面和南方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53.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现红色,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5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区适合农业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热;②地势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为水田。被称为“鱼米之乡”。

58.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长江流域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区盛产茶、竹、橡胶等经济林木。[来源:Zxxk.Com]

59.南方地区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60.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实莲藕、椰子、竹笋。

6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6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

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条件优越。

6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那长江三角洲位于箭头的位置。

64.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6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6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淡水养殖等。

67.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被称为“同城效应”。

70.长江三角洲的名胜众多,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其中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周庄。

7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72.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大陆的东南端,临南海,与广东省相邻。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的珠海经济特区相邻。

73.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等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74.港澳为了扩展城市用地,采取的两种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层建筑,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原因是:①地狭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两地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港口即维多利亚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78.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79.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厂房和劳动力;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80.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祖国内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8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8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位于热带、亚热带。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83.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其中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4.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台湾岛降水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5.台湾岛上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注入台湾海峡。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86.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他们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87.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台湾山地面积广,森林面积广阔,树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王国”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88.台湾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树种)②台湾山脉海拔高,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树种更加丰富。(有温带的树种。)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89.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了“

进口—加工—出口

”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90.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9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93.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区距海较远;②周围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9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区。

96.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有:甘肃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黄河水)。

97.新疆是我国的三大棉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其中长绒棉享誉全国。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新疆绿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当地的人们生活在绿洲中,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运至广州。

100.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10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10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0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05.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鸟类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被称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充足,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是这里①气温较高;②土质较肥沃。

108.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10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们爱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多见以石块为原料的平顶碉房。

11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11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11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具体表现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115.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全面禁猎,禁采沙金等措施。

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2.在自然环境的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1月均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4.北方地区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绿阔叶林。

5.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甜菜;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8.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9.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最北山脉是大兴安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10.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大体与一、二阶梯界线基本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体与一月0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吻合,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1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13.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北方地区大部分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

1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成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平原广阔;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

17.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黄土高原主要种植谷子;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华北地区)和大豆(东北地区);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东北地区);此外,华北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18.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19.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农田需水量大。

20.为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必由之路。

2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

23.东北地区的周边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四条河流环绕,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4.东北三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气候冷湿的原因是①纬度较高;②紧邻冬季风源地。东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来源:学#科#网Z#X#X#K]

2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26.东北发展农业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地广人稀;②农业科技水平高等。

27.东北地区在北纬500有种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种植地区的纬度高。原因是: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8.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容季季发生温冻害。

29.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30.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条件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32.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半湿润区。[来源:学。科。网]

3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陕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关于黄土的来源,得到广泛支持的学说是“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原来黄土的老家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

35.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3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长期的水土流失。

3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

;②;

。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过垦过牧、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②泥沙下泻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

39.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数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国际交往中心、铁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邻的省区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北京城址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原因是东北部水源更丰富。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45.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6.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园林,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47.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48.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

49.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50.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5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东面和南方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53.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现红色,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5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区适合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气候湿热;②地势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为水田。被称为“鱼米之乡”。

58.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长江流域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区盛产茶、竹、橡胶等经济林木。

59.南方地区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60.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实莲藕、椰子、竹笋。

6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6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内陆;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条件优越。

63.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那长江三角洲位于箭头的位置。

64.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6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66.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淡水养殖等。

67.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长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被称为“同城效应”。

70.长江三角洲的名胜众多,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其中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是周庄。

7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72.香港和澳门地处我国大陆的东南端,临南海,与广东省相邻。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的珠海经济特区相邻。

73.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等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74.港澳为了扩展城市用地,采取的两种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层建筑,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原因是:①地狭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两地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港口即维多利亚港,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78.澳门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79.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厂房和劳动力;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80.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祖国内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8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8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位于热带、亚热带。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83.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其中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4.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台湾岛降水分布东多西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5.台湾岛上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注入台湾海峡。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86.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他们主要是福建和广东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87.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被称为海上米仓)、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台湾山地面积广,森林面积广阔,树种丰富,被称为“植物王国”和“亚洲天然植物园”。

88.台湾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有热带和亚热带的树种)②台湾山脉海拔高,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树种更加丰富。(有温带的树种。)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89.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了“

进口—加工—出口

”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90.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来源:Zxxk.Com]

9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93.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区距海较远;②周围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9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主要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了灌溉农业区。

96.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有:甘肃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黄河水)。

97.新疆是我国的三大棉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其中长绒棉享誉全国。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新疆绿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当地的人们生活在绿洲中,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运至广州。

100.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10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10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0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05.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鸟类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被称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充足,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是这里①气温较高;②土质较肥沃。

108.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109.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们爱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多见以石块为原料的平顶碉房。

11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113.、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11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具体表现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115.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全面禁猎,禁采沙金等措施。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