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最新“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最新文章

“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互联网

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扩面提质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24〕89号)有关要求,有效落实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特制订兰溪市巫溪中心小学学校和兰溪市厚仁中心小学学校的《“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城乡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为引领,以帮助乡村薄弱学校建设为抓手,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载体,以城乡网络同步课堂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共同教研为途径,以提高乡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目的,开展校际帮扶活动,不断提高薄弱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创新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促进城乡结对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兰溪市巫溪中心小学学校和兰溪市厚仁中心小学学校两校于2024年7月底启动义务教育学校“城乡携手

同步课堂”实施工作。

二、共建目标

1、建立起良好的帮扶机制,提高乡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城乡网络同步课堂教学和远程专递课堂的开展,弥补薄弱乡村学校部分师资的不足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

3、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共研、资源共享、名师网络课堂、教师结对帮扶等活动,提高薄弱乡村学校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帮扶形式及要求

1.城乡同步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优质学校部分学科授课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

2.远程专递课堂。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由优质学校针对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系统地提供以视频点播为主的网络课程。

3.教师网络研修。结对学校的教师基于网络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4.名师网络课堂。由省教育厅组织优质学校名师开发、提供优秀教学课例及微课1000节,重点面向结对学校开放服务,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各结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必须开展城乡同步课堂结对帮扶,选择开展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形式结对帮扶。

四、目标达成1.“1+1”的界定

2.目标任务

第一,“1+1”同步课堂的工作机制。研究兰溪市巫溪中心小学和兰溪市厚仁中心小学建立紧密型结对学校的遴选、管理、考核制度,以及相关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第二,“1+1”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兰溪市xx学校和兰溪市xx学校教师共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的协同教研和管理机制,研究“1+1”同步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同步课堂”的适应方式及效果。

第三,“1+1”同步课堂的技术环境。研究兰溪市xx学校和兰溪市xx学校开展“同步课堂”所需的技术装备、网络环境条件、师生信息化提升方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建设“同步课堂”管理平台,为研制

“同步课堂”管理平台收集需求信息,形成开发方案,建设可推广的课例资源。

五、实践尝试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分工

由巫溪中心小学学校校长(优质学校)任组长,厚仁中心小学学校校长(薄弱学校)、巫溪中心小学学校副校长(优质学校)、巫溪中心小学学校教导处主任、厚仁中心小学学校教导处主任任副组长,统筹协调两校区之间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兰溪市巫溪中心小学学校和兰溪市厚仁中心小学学校技术处相关教师为办公室成员。

两校教导处:重点指导两校开展同步课堂的教学工作,评估试点效果,研究总结同步课堂的教研机制和教学模式。

两校技术处:重点指导试点学校搭建同步课堂的技术环境,指导建设同步课堂的技术环境和网络管理平台。

(二)建立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同步日课表、作息时间表、落实好各“同步课程”的实施教师及班级,积极开展教师同步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等实践及机制探究。

1.平台机制,教育技术处对学校的设备进行管理。

2.培训机制:实施专项培训计划、教学业务部门负责制定“同步课堂”专项培训计划,组织学校教师开展教育设备应用培训及技术与学科融合研究。注重互助学校相关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3.教研机制:健全教学教研工作制度。两校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实行专人分管,专人负责,完善职责分明、安排有序实施有效、反馈有力的教学教研指导机制。同步课堂试点学校同一学科实验教师建立线上线下集体备课、团队研究的制度。

4.评价机制:完善同步课堂制度保障,建立统一的教职工评价考核,对同步课堂参与教师进行激励,在相关绩效考评中予以体现。

5.整理机制:注重资料积累。通过共同备课、课例研究问题解决、主题研讨等形式,探索同步课堂教学规律,积累同步课堂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徽视频等,记录和整理教研资料(含时间、地点、内容、图片、视频等)

(三)课程管理

精选课程。以实际需要为导向,双方协商,精选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精选班级。两校区之间精心选择班级,以班对班的形式开展同步教学。对班级打造成学习共同体,使结对效益最大化。

精选课时。在充分考虑双方学校的教学条件情况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同步课堂”每周不少于四课时,同时保证每月一次由优质学校教师为受助学校面授一次。此外,提升效益,线下互动每月不少于三个工作日。线下互动可以由双方听课、师生交流、学业指导等多种形式。

精心辅导。学校之间可以运用学生先学、在线答疑等多种形式,精心辅导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四)过程模式

课前。双方教师通过视频交流、语音通话等,再次确定上课内容,共同备课,铺设一些双方学生活动的交流内容。

课中。兰溪市巫溪中心小学学校的种子教师授课,兰溪市厚仁中心小学学校的辅助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通过平台,利用教育软件,在课堂上实时反馈客观题的解题。同时,两校之间也可以开展教研互动。

课后。学生的作业评价,双方教师利用视频、语音等模式,拍照上传错题集锦,双方教师交流反馈,对存在的问题一一解答,做好课堂的教学反思。

附件1:两校时间表

巫溪中心小学小学冬令作息时间表

2024年10月9日起执行

时  段

节   次

时  间  起  讫

学生到校

7:40——8:00

晨间活动

8:00——8:20

第一节

8:30——9:10

第二节

9:20——10:05

大课间活动

10:05——10:35

第三节(眼操)

10:35——11:15

中  饭

11:15

阅读写字

12:40——1:10

第四节

1:20——2:00

第五节(眼操)

2:10——2:55

第六节

3:05——3:45

放晚学

一二年级

3:45

三四年级

3:50

五六年级

3:55

四点半放晚学

一二年级

4:45

三四年级

4:50

五六年级

4:55

中心小学冬令作息时间表

2024年10月9日起执行

时  段

节   次

时  间  起  讫

学生到校

8:00

晨间活动

8:00——8:20

第一节

8:25——9:05

第二节(眼操)

9:15——10:00

大课间活动

10:00——10:30

第三节

10:30——11:10

中  饭

11:10

午   间   阅  读

12:00——12:40

第四节

1:00——1:40

第五节(眼操)

1:50——2:35

第六节

2:45——3:25

课外活动

一二年级:

3:25——3:40

三—六年级:3:25——3:50

四点半学堂

一二年级:

3:40——4:40

三—六年级:3:50——4:50

清  校

5:00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