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关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几点思考

最新文章

关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几点思考

当前,铁路仍是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大一统“企业,观念相对滞后,管理模式陈旧,科技创新不足,市场意识不强,与先进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感受到在时代发展中的外在压力,居安思危,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断突破企业本身的极限,主动适应外部变化。更新干部职工思想观念,使他们悟出学习型企业的真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学习型企业源头活力汇流循环的大好局面。

针对铁路基层单位,如何把创建活动引向良性发展的轨道,需要对创建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实践。

一、既要把握好创建工作的全局,又要突出重点

在创建工作中,一是建理念、搭框架。“建理念”就是要抓好学习型组织理论培训和普及工作。要以学习型组织的基本问题、本质特征、创建策略为主要内容,以《第五项修炼》为技术模型,加强理论培训,深入宣传普及,使广大干部职工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新的理念,有正确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构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工程。“搭框架”就是建立创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创建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和分类试点规划,从而搭建起创建的基础框架。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方案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经过反复修改和专家咨询、论证,最终确定的。它对于把握创建的方向、原则、目标、步骤和重点,具有宏观指导性作用。二是“建愿景,立标杆”。“建愿景”就是开展以建立共同愿景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建愿景活动,通过开展对团队、职工的愿景调查,了解和掌握职工的真实想法,总结提炼并描绘出本单位的发展蓝图,使之成为广大职工衷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愿景。“立标杆”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找准企业发展定位,瞄准先进,作为追赶的目标,在本单位、各级各部门、各类人员中建立追赶的标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立达到标杆的步骤和措施,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达到设定的目标,从而把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高一步。

在工作重点的把握上,创建首先要抓好两点:一是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创建。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首先领导干部要做表率。要善于通过学习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并把新理念转化为新行动,使领导班子成为团队学习的典范。要增强系统思考意识,培养系统地、动态地、本质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体现班子的全局观和整体优势。要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准确把握改革形势,适应企业管理变化趋势,紧紧抓住管理创新环节,通过反思学习、深度汇谈、互动学习和信息共享等方式,不断创新,促进管理变革,形成新的管理模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和良好的学习,激励员工勤奋学习,不断提升组织学习力,把创造性学习变成全体员工实现管理变革的共同实践,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二是抓好创建试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类确定创建试点,如不同工作类型的工区、班组等,认真分析试点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基层的实际,分类研究制定出符合创建对象实际情况的创建方案,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创建策略,不断深入创建的核心层面,使创建活动逐步触及管理实质,从而实现管理上的变革。

二、准确把握创建内涵,消除认识误区

要正确认识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本质,防止望文生义。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不少同志一讲创建学习型企业,就讲怎样组织职工学习,怎样抓技术培训。这说明有些同志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认识和理解上发生偏差,单从名称上望文生义。诚然,学习与培训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必不可少的内容,但绝不是唯一的和本质的内容。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创建活动就会走入误区,甚至搞成又一场形式主义的学习运动。学习型组织理论,从理论分类上,属于管理理论,而不是学习方法的方法论。从特征上看,它强调管理上的精简、扁平化、有弹性、不断自我创造、善于学习和自主管理。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善于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变革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永恒的主题和主线。有人问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是什么?圣吉答:用两个字说是“创造”,用四个字说是“持续创造”。因此,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场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重要变革。

要正确认识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所包含的新内容。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与以往所讲的“学习”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学习与工作不分离。即要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在工作的全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学习、提高,把工作学习化;又要把学习看作与工作一样,提出要求,进行规划、检查、考核,将学习工作化。二是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它更强调团队的学习、组织的学习和所有层次上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彼此连接,实现信息反馈、交流与共享,为企业、个人带来新的创造能力。三是学后要有新行为。学习型企业强调“习“大于“学“,强调学习后要产生新的观念、新的行为,产生变革的重要力量。

三、正确把握创建方向,防止工作偏差

一是要克服畏难情绪,防止神秘化。

很多同志认为学习型组织理论概念和定义很多,不太好理解。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劳力又劳心,对创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其实我们只要在创建的内涵上认真把握,就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去研究,去实践。学习型组织理论虽然是“泊来品“,但也不能把它神秘化。神秘化只会导致迷信和盲目。实际上它的许多理念和做法,在我们的思想上都曾有所反映,在行动上都有过实践。

二是要把握真谛,防止标签化。

首先,创建学习型企业一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体现个性的要求。如果大家都去追求一种模式,过分追求形式,不注重个性的发展,那么实际上只起到

“贴标签“的作用,不可能使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其次,要把握创建的真谛。有些同志简单地把凡是同学习和培训有关的内容,如职工教育、培训、竞赛、技术比武等都贴上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标签,这是十分有害的。实际上,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决不仅仅是让员工读几本书、写几篇体会文章、开几次座谈会、接受几次培训。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应该抓住其本质的东西,应该按照其理论和模型,结合企业、团队、个人岗位的实际,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三是要注重创建实效,防止形式化。

要紧密结合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不断提高创建的实效性。过去的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和发扬,更重要的是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但要切忌形式主义。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企业管理创新服务的,要防止把创建与企业管理工作脱节,造成“两张皮”现象,一定要紧密结合管理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把工作做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活动中去。要把创建工作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创建工作不断前进。

四是要克服短期行为,防止突击化。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切不可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在创建中要坚决克服急于求成的倾向,防止急功近利甚至搞“运动式”的创建。要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创建工作要有科学的长远规划,还要有可行的近期目标,做到远近结合,梯次布局,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分层次进行。

四、正确把握创建方法,寻找自己的“地图”

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从理论上讲,有不少模型,而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则是被广泛接受并运用于创建实践的模型之一。但具体的创建途径和操作办法,则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现成的“地图”。从国内外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成功案例看,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有多种模式,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所以,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在把握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方法上,一定要在符合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般性原理的前提下,必须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创建途径,突出创建工作的个性化。由于各单位、各部门的情况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因而不可能用同样的方法来搞创建。而这一点,既是创建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创建工作中的难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固然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向专家请教、咨询,但最根本的,要靠自己去探索、去实践。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找到一条自己通往成功彼岸的正确道路。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