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教师的心理健康

最新文章

教师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心理学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检测,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较为突出。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如何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那么,教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身心和谐、心理健康呢?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生素A——豁达

上中学生物课时,我们曾在显微镜下观察过一滴水中的万千小生命,个个都那么生机勃勃,自得其乐。如果从遥远的外太空看地球,不也就是一滴水吗?哪个”小虫”又是你和我呢?在广袤的宇宙和浩瀚的时空中,我们真的很渺小。你明天早上可以不起床,但太阳会照常升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存在同样只是短暂的瞬间。认识到我们只是比我们更重要的事物的一部分,就会感到“自我中心主义”多么可笑,就会拥有更大的心理容量,不再为身边的琐屑小事而耿耿于怀。我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有许多“无比严重”的事情,放在大尺度的背景下看,其实也不过是“茶杯里的**”。而今天有些“决不能善罢甘休”的事,五年后也许就已经微不足道。因此,有了宽阔的眼界和博大的心胸,我们往往就能经得住一些事情,少一点“忧谗畏讥”、“叹老嗟贫”,多一点“穷通不较”、“宠辱不惊”。遇事拿得起,放得下,在顺境逆境下都保持更高的境界。

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谁都知道中头奖的概率太小了,只有几十万分之一。然而,我们每个人却都曾经中过一次比彩票困难千万倍、昂贵千万倍的头奖,这个奖就是我们的生命。每个人的孕育,都是几十亿精子中唯一优胜者的凯歌。再说,你的父母亲在茫茫人海中结识的概率又何等微小。如果更往上推,倘若不是一千年前那场农民战争中,你的祖先侥幸躲过了敌人的长矛,他身后的绵绵子孙便都会一笔勾销了。所以,请牢牢记住,你的出生绝对是世上莫大的奇迹。不管你长得高也好,矮也好,单眼皮也好,双眼皮也好,都是大自然妙手偶得、独一无二的佳作,都值得千般庆贺和万般祝福。

“上帝记得每个人的名字。”认识了这一点,就会悦纳自己,善待自己,珍惜自己现有的一切。决不因艳羡别人而妒火中烧,也不为取悦别人而奴颜媚骨,更不会在遇到挫折和不幸时自暴自弃,甚至一念轻生——那真是最不可饶恕的罪过和对自然最大的忘恩负义。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生素B——正直

小孩子看电影虽然不懂,但总忘不了问父母亲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们在世为人,先不说当不当得了伟人、富人、名人,至少也应该做个好人。古人说的”大德必寿”虽未必可信,但道德修美、品德端方的人由于自身行为和社会规范相一致,因此不需要有那么多矫饰和掩盖,心理负担于是就小得多。心境也平顺、松弛得多。而伤天害理则是一种恶性循环,干了不义的事需要用更多的不义来掩盖,内心世界总是充满紧张而惶惶不可终日的。这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原因。其实人往往很复杂,小偷、强盗很少有希望后代子承父业的。强盗白天杀人越货,晚上还要到教堂忏悔一番,企图卸掉心理包袱。所以,“清白的良心是一具温柔的枕头”这句话乃是至理名言。一个人能达到的道德高度与他的权力、地位和财富是无关的。对于我们,即使看见坏人得了再大的便宜,也不必为自己做了好人而后悔。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生素C——快乐

快乐的时候,我们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入最佳状态。有益的化学信使成群结队沿着大小血管痛快奔忙,为我们清除废料,修补损伤,恢复疲劳,贮存能量。“快乐”真是一种建设性的情绪。但“快乐”究竟有没有客观指标?譬如说,是不是根据你的财富多少和权力大小,就能对应查出你的“快乐指数”?这样的标准看来是没有的。多少人顿顿玉盘珍馐,但却没有好胃口;住着金窝银窝,可惜彻夜失眠;身边偎红依翠,但偏偏暗疾缠身;一个贫苦农民有了一万元的时候会在梦中笑醒,而一个亿万富翁只剩下一万元时却会跳楼自杀;我们常常“只眼红人家鞋好,不知道人家脚疼”。有句话说得好:“我平凡,但我快乐。”当然,快乐也不能说完全靠主观心理体验,基本的条件还是需要的。有人概括为“有事干,有钱花,有人爱”,倒也通俗简洁。特别把“有事干”列为快乐之首,很有几分见地。人的快乐首先来自创造。工作应成为生活的第一原则,而

“忙”则是保持健康和快乐的灵丹妙药。一身娇肉懒骨,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必定百病丛生。不少人退休后就是因为不适应角色转换,心理失去了寄托,一下就“闲”病了。因此,生活永远不能失去目标。同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时时领略生命的快乐和酣畅,不要等到实现了目标后才去享受生活。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生素D——爱心

人性最深刻的需求是对爱的需求。当我们的心温柔地一动,浸沉在浓浓的爱意中时,我们大脑中的上万种神经肽就会闻风而动,热烈呼应,调整它们复杂的配比,营造出体内理想的生化环境。而这种爱又常常和感激交织在一起感激养育我们的父母和社会,感激那些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的大众,感谢为我们的成功播下最初种子的人们。当我们带着感情看世界,心理的体验就常常会不同。当我们春风得意、百事顺遂时,脾气总会特别好。这是因为自觉命运待我不薄,便产生了回报世界的爱心。而憎恨和愤怒则是一种暴烈的破坏性情绪。就有这样一个人,饭里的砂子硌了他的牙,竟然气呼呼地非要翻箱倒柜找一把老虎钳把这颗砂夹碎不可。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首先会啮噬自己的健康。常年在暴跳如雷、恨意难平的情绪中度日,生命是短促的。这不仅是一个脾气和性格问题,还是一个人生姿态问题。留心一下会发现,我们一个时期的心情大致都有一个“背景色调”和“衬底音乐”,爱就是温热的暖色和深情的旋律。我们的心理若能常常陶融其中,真是如鱼得水了。特别当这种爱化为对别人的帮助和对社会的奉献时,我们从中获得的美好感觉往往胜过其他的心理愉悦。行善是快乐的最可靠源泉。对于我们的心理来说,做好事不仅是很高尚的,同时也是很“滋补”的!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生素E——宽容

我们所谓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我们的烦恼也大半来自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宽容则是处好人际关系的不二法门,它的要义是体谅,理解,讲与人为善。你生活,让别人也生活。清代有个张英的人在京城做官,老家的人因为砌墙和邻居寸土必争,去信向他告状。张英提笔写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很惭愧,也让了三尺,于是家乡就有了六尺巷保存至今。好好琢磨一下这个故事会大有心得的。

每个人的认识角度,利益取向,成长经历,文化背景既然各不相同,怎么可能事事处处都对自己的心思?善于委屈求全显然是一种美德,老虎并不介意于被划归

“猫科”的。再说,人非圣贤,谁能无错?自己今天否定昨天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所以,只要不涉重大原则,完全用不着过分较真。为人尖刻不等于深刻,“彰人之失,显己之明”并不能让人产生敬意。红楼梦里有句话说“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这些前人智慧看来并不过时。因为“一口闲气咽不下”,“一时面子放不下”而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放纵体内有害的激素狂奔疾走,只能有损健康。

安装一套火灾报警系统,如果灵敏度过高,哪里稍微有点烟它就会拉响警报,这会让人不胜其袭扰的。唯有把它的灵敏度调低一些(合适的程度),这样才能使大家安宁。我们讲宽容,也是想把自己应激系统的“灵敏度”调低些,触发的“阈值”提高些,让身体这座“大楼”更平静安宁。如果你确实是一个很敏感的人,那最好把敏锐用于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一言一行之美,一技一能之长。

需要特别提醒的,我们说宽宏大量是一副良药,还应该包括对自己的宽厚。既要能“大赦别人”,也要会“豁免自己”。人的一生充满了失去的机遇和错误的选择,工作失误,行为失当,用人失察,有时在重要场合说了句不得体的话,失手打碎了一件贵重东西,都会久久地陷入懊悔和自责中难以释怀,其实在认真总结了教训后就应该原谅自己,让自己尽快解脱和“过关”。有种值得特别警惕的“灵魂毒药”便是嫉妒。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嫉妒心可以容许一个陌生人发迹,但不原谅一个身边的人上升。如果说宽厚是强者的心态,嫉妒便是弱者的激情。当嫉妒唤起的有害激素在体内潜滋暗长,我们的各个器官将浸泡在它持久的文火煎熬中。因此,陷于嫉妒的人是比被嫉妒者更加可怜的。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生素F——坚强

从科学的角度看,坚强是我们耐受强度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量度。人生百年,谁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社会动荡的严酷岁月自不必说,就是平常的日子,我们也难免“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总是好时光和坏时光的交替与混合。挫折和失败对于一个人不仅不可避免,甚至不可缺少。“没有挨过饿的人不会有深刻思想。”“人生的交响乐只有加进痛苦的低音才浑厚丰满。”“一个跟头跌出强人。”“少年得志,人生之大不幸也。”人们竟然用千百条谚语赞美挫折和失败,可见它具有特殊的价值。许多企业在招收雇员时就更看重有无失败的经历。不谈

“文王拘而演周易”等历史故事了,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领导人的坎坷失志,就不会有今天的改革开放。所以,“一个人在困境中能比顺境中学会十倍的东西”,这的确不是夸大其辞。

有副对联说,“能受天磨为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我相信坚强的人永远不会有山穷水尽的时候。人类意志中最可敬的品质,便是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失败甚至苦难,都能指挥自己沉着迎战,蹶而复起、越挫越勇。我们的心理大厦不管多么高大华美,如果没有足够的抗灾抗震能力,都是不能算合格的。

以上我把心理品质的诸多要素比做维生素,然而,人的心理总有四季变化,晴雨交替。再健全的心灵也难免会有“感冒”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适时进行自我调节,缓解紧张,释放压力。

那么,应该寻找什么途径来缓解紧张、释放压力呢?

我想,第一应该是学会“放弃”。

有句著名歌词说“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生活中也常常需要“该撒手时就撒手。”我们的烦恼常常来自期望值过高。大家都爱引用一句话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生活里的将军却是一万个士兵里才出一个的,其他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如果都天天叹息“怀才不遇”而“愤世嫉俗”,就更谈不上成为好士兵了。不能每天光想当伟人而不想洗碗。天下之大,能人之多,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何况“形势比人强”,许多成功需要机遇,也就是各种客观环境因素排列组合中偶尔出现的有利空隙。“竖子几登青史,英雄半在红尘。”这话并非完全是失意者的牢骚。我不同意“命里八尺,难求一丈”的消极思想,但“事到难图念转平”却是讲求现实的。完全被虚幻的抱负所吞没,经常处于遗恨终天的巨大失落中。其实未必值得称道。

此外,人生的目标也不能太多。同时抓两个兔子往往一无所获。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生命的能量是一个定数。让它发出一片散光不如用凸透镜聚焦成一个亮点,庶几更能够点燃成功。目标改变太快也会如同不断揉掉一张稿纸重写,而要想“水滴石穿”就不能老去“重滴新坑”。与此相对应,悬梁刺股式的过度疲劳和透支体力则是绝对有害的。当我们的手被火烧住时,脑子会接受手的信号,马上反射般下达“缩回”的指令。但困倦、疲劳同样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我们不仅置若罔闻,还要反其道而行,不惜动用最后生理储备,把身体推到极限。现在终于开始知道人是会

“过劳死”的了。

我最敬重的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然而鲁迅先生却是在55岁上去世的。我常痛惜地想,他是一根两头点燃的蜡烛。如果先生过得稍微从容些,是否不一定会死于盛年?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无限的事,永远都会忙不完。重要的是学会运筹、取舍和张弛有度。“腾不出时间休息,就要腾出时间生病。”现在许多人年轻时用健康换钱,老了再用钱换健康,这笔帐怎么算才更合理?我们过分强调了“成功是苦根结出的甜果”,其实许多成功都是快快乐乐做出来的。对于立身要路的忙人,我的忠告是要学会放权和授权,集中了权力就集中了麻烦。决不能靠自己团团转而要把人用得团团转。

第二应该是懂得“忽略”。

要为心理“减负”,首先得砍掉一批貌似合理而实际并无意义的东西。“成事不说,既往不咎。”不去为“定局”再过多操心。有篇文章的作者曾这样说,”飞机猛烈颠簸时我不着急,飞行员拿那么多钱应该由他着急。动手术前我不着急,医生待遇那么高该他着急。只有接到账单后才真正轮到该我着急了。”许多事情,如果着急确实于事无补,倒真不如泰然处之的好。

还不妨合理“忽略”对事物的负面思考,也就是学会用正面、积极的眼光看问题。有位母亲,晴天担心卖伞的大儿子生意不好,雨天担心烧砖的二儿子淋湿了土坯。于是没有一天快乐。后来得人指点,晴天为二儿子高兴,雨天为大儿子高兴,于是天天快乐。80岁的人伤感于来日无多,然而,你所盼望的长寿不是已经实现了吗?那些令人羡慕的青年人能否“登上银色年龄的峰颠”还未可知。你应该感到欣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福兮祸兮,依伏难料。能从负面事物中找到并抓住正面因素,的确是重要的人生智慧和心理对策。

第三应该是适度“宣泄”。

有些日本企业,深知想揍老板一顿的人不在少数。便索性把董事长,总经理的头像画在沙袋上,一任职工拳打脚踢来出气。这种办法未免太“卡通”了点。我们有时也需要合理地使用愤怒,在正当场合直抒胸臆,一倾积愫,敢怒敢言,给满腔郁闷一个出路。不要让它存在心中憋出毛病来。

哭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宣泄通道。女人普遍比男人长寿,大约和女人哭泣的次数更多有关。男人尽管同样

“泪腺饱满”,但却不能哭,这是出于文化的原因。“男儿有泪不轻弹”,一句话就剥夺了大自然送给男人的宝贵礼物,让他们“有眼泪往肚里流”了。分析因洋葱刺激而流出的眼泪和情感原因流出的眼泪,会发现其化学成分迥然不同。当我们心底涌出的“生命之盐”夺眶而出并在脸上形成“径流”时,便带走了应激产生的诸多毒素。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时,眼泪也是对心灵的测试。流泪往往因为真诚。

宣泄的最有效通道大约莫过于“倾诉”了。有个童话叫《国王的耳朵》,故事中的理发师知道国王长了一对驴耳朵但却不能说,他的肚子都要憋破了。后来在医生建议下,理发师到旷野上挖了个洞,终于对着洞口痛快地喊出“国王长了个驴耳朵”。中国有句古语叫“观棋不语真君子”,可见心里有话而口不能言是一种折磨。“洞见一切又守口如瓶的只有月亮。”那些从事秘密工作的人因此需要特别强的心理素质。倾诉就是倾倒心理垃圾。在这方面女人似乎又多了一个法宝“唠叨”。许多自杀者如果最后时刻有一个好的倾诉对象,也许就会让生命出现全新的转机。

其实,一本归宗,“修身”和“养性”从来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自觉选择了科学的生活方式,随时不忘“储蓄健康”,并牢牢抓住心理这匹“天马”的缰绳时,我们便能达到“身心双健”的人生境界。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有真正的心理安全,进而达到身心和谐,心理健康。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