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日本NHK电视台一场心脏手术的高清直播,感触良多。
NHK不但直播了手术,而且在手术室隔壁的房间搭建了一个与现场互动的演播间,请到了日本一位德高望重的心脏外科专家和两位名人嘉宾来讲解。
当手术室里的医生用专业显微镜、极微型的小针和比头发丝还细的透明线开始缝心脏血管时,直播间里的嘉宾也学着用模型和同样的针线进行模拟血管缝合。两位嘉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缝了几针时,旁边手术室的手术已经顺利结束,让作为观众的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做这样一台心脏手术的不易。
嘉宾们还问了专家很多病人家属关心的医学专业问题,比如,你以前有过手术失败的经历吗?再比如一个中国人会非常有共鸣的问题:当手术失败或发生意外,病人家属来投诉、咒骂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时,怎么办?
日本专家的回答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他进一步解释说,因为日本的手术是完全“透明”的,当病人要进行高风险手术前,医生会用很长时间仔细地与患者和家属说明、对话,患者及家属在术前一般就已对手术了如指掌。
那么,是否有医院和医生故意把风险评估得很高,以便发生意外时可以推卸责任?回答是,这在日本是绝对不允许的。院方必须提交该院的临床数据报告和同类手术在国内外的风险评估报告。如失败的临床数据远远超过标准指标,即便患者家属不责怪你,院方或医学协会也会工作出相当严厉的处罚,甚至终身不许执医。
这位专家说,他最喜欢的恰恰是问题多的患者家属——问得越多,解释得越多,他的心里就越踏实,医患关系就越容易和谐。
这又让我想起几年前自己在上海某大医院开刀的事。当时我是头部外皮生了个脂肪瘤,医生建议做摘除手术。手术前,医生只露过一次面,十分有信心地说:“小手术,一点儿问题没有,明天早上8点来就行。”
第二天上午7点半,我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室十分宽敞,设备都是崭新的进口货。大概躺了半小时,先进来两位护士问我的名字、做什么手术,再过了10分钟,麻醉师到了。他说:“做全麻吧!”我说:“主治医生说过局麻就可以了。”他回答:“我是麻醉师,我说了算!”
说话间,他一直在摆弄那些新医疗设备,不时询问护士他看不懂的英文单词。而躺在手术台上的我,心里却一直在发毛:他该不会给我打错麻药让我醒不过来吧?两位护士则在手术室门口不耐烦地拿出指甲刀剪起了指甲,嘴里骂着主治医生为什么还不出现。到了8点半,一位护士拿起电话用上海话问医生:“侬来勒啥地方额,快点儿过来!”
当然这个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反思其中细节,不免仍然心惊:麻醉师连全麻还是局麻都搞不清楚,医生连手术时间也能耽误,出更大的差错也不是不可能吧?
在日本,不要说手术,连体检报告医生也会给你仔细解读和建议,连微小的细节也不会放过。在中国我也经常体检,但得到的只是一张数据报告而已,怎么解读是你自己的事。
中国医患关系的紧张,恐怕正是在这一个“交流”的死结上吧?如何打开这个结,则需要相关各方的改革、理顺与回归。
猜你感兴趣:
从生甲的角度来说:小患者让我很感动。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争中,多少的医护人员前赴后继来到前线,为我们的生命健康铸造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他们不惧怕危险,也不害怕死亡;他们的脸上纵横着道道勒痕,那是光荣的勋章;他们累倒在地,和衣而卧,那疲倦的样子令人心疼。对于医生护士们的关怀与呵护,我们要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尊重医者们的付出。
在疫情期间,武汉当地的酒店业人士自发组织“武汉医护酒店支援群”,自愿为武汉地区各大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住宿。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是患者也好,还是普通百姓也罢,我们都应该对医者们保持敬畏与感恩。考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表达对医者们的感谢。
从生乙的角度来说: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我们都知道,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身为医生应该要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尊重。考生们如果是从医生的角度出发的话,要从尊重患者、敬畏生命为切入点。无论是小病还是大病,医生们必须要严肃对待,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当患者表达出感谢之情的时候,医生们也应该相应地表现自己的尊重。
医者仁心,“白衣天使”们以救死扶伤为职责,但是仍然有一些医生缺乏这样的良心。有一位病危住院的老人,他的家属在其病情危急时四次向医生求救,但是当值医生却和整个科室的同事们忙着拍集体照,并没有对老人进行及时施救,最后老人不幸去世。身为医者,应该要对每一个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对待病人应该要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爱护,这样的将心比心才能有效缓解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考生们如果从医生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应该要侧重谈谈医患关系的分析。
文/佚名
看了这两张图片,我们瞬间泪奔。全班同学带着哭腔热烈讨论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大家觉得语文老师这堂课是“独特一课”,但有“别样收获”。
小患者弱小的身躯深深鞠躬撞击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敏感部位,让我们无比动容,我们为他懂得感恩而流泪。这两位小患者初来人间不过几年,懵懵懂懂中还不知道人情世故和人生冷暖。他们的鞠躬,完全发自肺腑,完全出于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虚假成分,是对医生护士的最高礼赞!联想到社会上不少医闹事件,有些人对医生大打出手,有些人甚至丧心病狂地刺杀医生。不管何因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这些行凶者的行为都体现出他们不懂感恩,与这位小患者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小患者在治病期间,看到了医生护士的艰辛付出,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道理,他们无以为报,只有用深深鞠躬来表达谢意。是的,新冠肺炎肆虐,病人们很辛苦——很多人在医院通宵达旦地等床位等检查,很多人苦苦服药苦苦上呼吸机……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人的双肺变白变成纤维状,乃至摧毁其它脏器。对于这样的顽凶病毒,人们纷纷谈之色变。然而,那四万余名支援湖北的白衣天使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面近距离地同病患者们接触,夜以继日地抢救病人,他们累得直接和衣而卧在走廊上深沉地睡着了。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闷热沉重,脸上勒出道道红痕。所以,医护人员们难道不辛苦吗?这样的人,是可亲可爱可敬的人!他们是人们的健康守护神是民族的脊梁,理应得到尊重。小患者的弯腰鞠躬,代表了全社会向逆疫而行的白衣天使的最高致敬!
这种感恩致敬,百多年来一脉相承,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为人处世,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正因为如此,在面对着小患者的深深鞠躬时,院长和护士顺势回礼。互爱互敬,让人倍感人情味十足。
写到此,我的眼眶湿润了,鼻子酸酸的。这个场景给我们上了很重要的人生一课,将会萦绕于我们的脑海,直到永远。
纸条君今天分享的,小可爱们都学会了吗?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呢?快来评论区共同交流、一起进步呀~
最后,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个赞哦,爱你们~φ(>ω
从生丙的角度来说: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这两张图片即使相隔一百多年,其中心内涵却是一样的:保持和谐的传统医患关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对于医患关系也是有相关的叙述的。
如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意思就是说医者要有高贵的道德修养;而《诗经·大雅》中又提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做人要有感恩之心,患者对于医生更应该如此。若是考生从传统医患关系入手,应该要提倡社会要发扬这样优秀的医患关系,将优秀的中华传统发扬光大。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