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文化,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时代、社会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时代精神,和不同的社会思潮。所谓艺术的民族气派与民族风格,不过是特殊的民族精神在艺术中的一般表现而已。每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丰富多彩的,甚至于形成许多不同的流派。但是与其他民族的艺术相比,这些不同流派又都显得近似。
人们常常用“镜子”来比喻艺术,这个比喻并不恰当。艺术不同于镜子。一面镜子是一个死的物理事实,它所反映的事物,事实上存在于它之外。而一件艺术作品则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它就是它所反映的事物。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要求、理想、信念与价值在艺术作品中获得的意义与表现力,离开了艺术作品就不复存在。所以艺术,尽管与哲学有许多明显的区别,还是有共同的基础。
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艺术,必然与这个民族、时代、社会的哲学相联系。哲学是民族、时代、社会的自我意识,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表现出深刻的哲学观念,它不仅是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社会思潮等等的产物,而且也能动地参与形成民族性格、时代精神、和社会理想,是自己的民族、时代、社会的代表。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没有艺术和哲学,我们到哪里去找一个民族的灵魂。
艺术与哲学的联系,在中国古典美学看来,是不言而喻的:“画以立意”,“乐以象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最广义的艺术也就是最广义的哲学。自觉地强调这一点,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二个重要特征,也是我们探索艺术的民族形式、建立现代化的中国美学时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中国艺术高度的表现性、抽象性和写意性,来源于它同哲学的自觉联系。通过中国哲学来研究中国艺术,通过中国艺术所表现的哲学精神来理解它的形式,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我的爸爸不是一位哲学家,但他对我却有一套完美的哲学思想。在我眼里,那是容不下失败;而在他眼里,是面对困难永不服输。
记得有一天,爸爸回到家,发布了一个重大新闻,他要装电脑了!我听后不为所动,仍旧做着自己的作业,听着电脑系统唧哩呱啦地乱叫。我转了转头,见他一脸沮丧地坐在床上。我问道:发生什么事啦?爸爸无力地回应:电脑系统装错了。我安慰了几句,又沉浸在题海中。
第二天,只见爸爸兴冲冲地跑了回来,叫道:我又找到一个系统。可因为稀奇古怪的原因没有完成。又是几天,听到此类消息已经是家常便饭,可爸爸仍努力地装着,装着。我望着爸爸那似乎永不困倦的身子,迷迷糊糊又想起另一件事。
那天,我学了学而思物理,回到家中,父亲把玩了一番,便问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它的原理是什么?在摇头晃脑的我像一下被抽去骨头,瘫倒在地上:呃,呃。我的心里像塞了一只兔子一样忐忑不安,如果回答不出来,恐怕今晚都睡不了觉,我立马搬救兵,老师没说!我扔下了一句话,爸爸似乎十分愤怒,呵斥:自己研究,不研究出来不来找我。结果我硬撑了一夜,解出了答案。
我知道父亲为什么对我这样,这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
那年高考,父亲成了高邮县的状元,物理满分,他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毕了业,就面对找工作的大关,爸爸选择了IT界,可他从来没接触过这门行业啊。他坚持不懈,买来了一本又一本IT的书,日夜苦读,有时,甚至偷偷看别人如何操作,最终,他成了一个编程人员。那年头,经济紧张,裁员的风波一浪接着一浪,父亲扛了下来。他是骨干,他不能流失。爸爸跟我说:学习,以及我的工作,跟爬山一样,你不努力地爬,仔细地爬,到不了山顶,一生都碌碌无为。这是爸爸的哲学。据说此后,他的技术和自信心使他连连升职,他经常跟我说:自信心还是要有的,但不能盲目使用。这也是爸爸的哲学。
爸爸的哲学还有很多很多,一直伴我走到现在。
安好了,快来试一试。爸爸的叫声把我拉回了现在,我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有这么一种智慧,隐藏在泛黄的纸张中,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世界;有这么一种感动,从远古走来,穿越历史的风尘,直指你的内心深处;有这么一种大爱,摒弃一己之私,着眼人类整体,带给人最深刻的慰藉。它就是哲学。伴着纸张淡淡的墨香,阅读书本上温暖的词句,我与哲学一起走过。
与哲学一起走过,荣华富贵、名缰利锁都成过眼云烟。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把快乐视为人生最高的价值。他主张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名望、权势对于快乐既不自然又不必要。无独与偶,中国古代的哲人也向我们阐释了快乐并非来自物欲;孔子弟子颜回疏食饮水,曲肱而枕,却乐在其中;陶渊明隐居山林,饮酒采菊,不为五斗米折腰;刘禹锡避开喧嚣,身处陋室,却依旧怡然自得。他们即便缺少钱财、物质匮乏,却并没有因此缺少生活的快乐。
与哲学相伴,用心体悟哲人的智慧,尘世浮华、物欲横流,我独守心灵的淡然。
与哲学一起走过,天灾人祸、世事无常亦可泰然面对。古希腊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加有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他官场一度失意,被流放到荒凉的科西嘉,最后被暴君逼死,他的同伴们一片哭声,他从容问道:“你们的哲学去哪里了?”赛内加参透人事无常,对命运作最坏的设想,因而对任何飞来横祸都能处变不惊。
与哲学相伴,深深陷于那最单纯的感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便知此事古难全。
与哲学一起走过,挫折坎坷、失败打击只是人生经验。尼采主张:“生活在险境中!在维苏威火山旁建筑你们的城市!把你们的船只驶向未经探测的海洋!”他认为,危险“迫使我们自强”,“人必须有必要强大,才会变得强大”。苦难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痛苦磨炼意志、激发生机、解放心灵。
与哲学相伴,感受着眼于人类整体的大爱,艰难险阻、荆棘坎坷,我决不放弃希望。
几年的时光,我与哲学一起走过。在闲暇的午后细细品读,在漫漫长夜苦苦思索。它带给我走进智慧的高地,深交哲人的灵魂;它给我心灵的抚慰,获得精神的满足。过去的路,有哲学陪我走过;未来的路,它将继续陪伴着我。
人生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人生内容充实着哲学。“哲学与人生”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即使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体现。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众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人生体现了认识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但是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选择是否符合客观实践,直接影响到个人的人生发展。青年人在人生选择面前应力求做到科学、正确,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学会共处,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学会与人和谐共处,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能力,会共处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不承认差异就是不承认别人。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就要求同存异,悦纳他人,并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在交往中,真诚的肯定和欣赏别人的长处,宽容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不是事事都只想着自己,遇到矛盾,要冷静处理等等,这样才能与人和谐共处。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是十分重要的。
>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片面的强调,“义”或“利”和片面的强调“公”或“私”都是错误的,要处理好义与利,公与私的关系,首先就需要了解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集体和个人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存在和发展了,个人利益才可能实现。集体利益得不到巩固,就没有个人利益可言,集体是个人发展的空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只有集体利益得到巩固,才有人利益可言。义与利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应当营造一种义重于利为的优良社会风尚。
公与私是相对。的个人的私利在任何社会都要受到限制,它的平衡需要依靠制度,法律和道德,这是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客观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提倡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损公肥私,反对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创造并享受美好的人生,是人们的最终追求,让我们努力创造拥有美好的人生吧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