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教育局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最新文章

教育局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理论学习、思想建设、教育宣传、文明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舆论引导,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武装、思想保证和政治保障。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育事业发展动力

1.以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强化学习指导。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计划周密、考勤规范、记录清晰、档案完整。局党委根据年初制订下发的《20_年教育局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每月集中学习研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全年集中学习12次,中心组成员参学率达到100%。10月24日举办两级中心组学习,邀请市纪委常委陆荣祥作《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同时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落实中心组学习要求。中心组学习注重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同时结合教育实际加以贯彻落实,指导工作实际。

2.以丰富学习方式为重点,浓厚学习氛围。一是坚持研读原文学习,局党委集中购买《新时代面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确保党员同志们有《本》可读。二是善用专题研讨学习,要求各支部利用“五事联动”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题讨论,党员人人谈、互动谈。三是提倡形式多样化学习,组织党员集中观看《厉害了我的国》《党章》《十九大公开课》系列电教片,6 月28日局党委举办“不忘初心 争做模范”演讲比赛,评选出2名一等奖,激发广大党员同志“继续前行”的动力。同时开设教育党建微信,利用微信和教育党建网站上传基层学习动态,分享学用成果。组织党务干部外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11月份分两批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部门党务干部赴安徽宣城市委党校进行为期3天的理论学习和现场观摩教学,12月16—22日组织10名学校党务干部赴北京国家行政教育学院进行党务培训。

3.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增强学习效果。一是提升班子理论水平。通过中心组学习、“两学一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加强党委班子成员和学校负责人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升教育系统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四个意识”。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撰写1篇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的学习报告,致力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杜绝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脱节现象。二是促进能力提高。强化“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优化领导干部和党员队伍形象,通过学习提高党员队伍思想理论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教书育人模范党员”主题教育和评选活动,年底评选30名教育系统模范党员,发挥优秀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凸显成果转化。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本校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目标,着力推动学习成果转化。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教育事业发展定力

1.

2.加强思想政治研究。重视优秀教育思想传承。以马相伯、匡亚明、吕叔湘命名学校。通过成立XX五大教育家思想研究学会,成立马相伯、匡亚明奖教奖学基金,组建五大教育家联盟学校,出版了《与太阳对话》、《开示门径》、《直与青云齐》、《为人类之灵光》等四本XX教育家思想研究丛书,进一步挖掘和弘扬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等本土教育家思想。12所学校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全市中小学充分挖掘本土德育资源,围绕XX地方传说、历史故事、红色文化,挖掘其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内涵,形成学校德育文化特色与亮点。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开展国内外形势教育。利用清明节、国庆节、九一八、12.13等节日组织机关、学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开展悼念、扫墓、征文、演讲等各种活动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和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教育系统红色阵地,在未成年实践基地建立党性教育馆,向师生进行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对外宣传,增强教育事业发展影响力

通过XX教育信息网、教育微信、XX日报等网站、媒体发表宣传新闻近百篇,并在外地媒体如镇江日报、江苏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发表宣传报道数十篇。围绕亮点特色、教育教学、师德故事、家校共育、工作创建等主题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如今年在XX日报、XX教育信息网等媒体专门开辟了“榜样的力量”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报道,聚焦榜样示范,激发教育系统广大教师潜心育人。全市教育系统共有54位教师荣获“榜样的力量”先进人物称号,围绕“管理楷模”、“学术领军”、“德馨若兰”、“独放异彩”等篇章将他们的先进事迹编写成文集出版《榜样的力量》一书,同时利用报纸、电视、微信等媒体同步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开展教育系统“十大新人新事”评选活动,并推荐参与镇江“十大教育新事”评选,展示XX教育形象。

制定教育系统宣传画册和宣传视频,通过行风评议形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XX教育的成绩,并通过校长述职、乡镇分管领导、局领导、教育评议委员会主任介绍的方式,面对面向社会各界宣传教育,争取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XX市教育局被评为20_年度全省教育报刊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荣获20_年度教育报刊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教育局党委被XX市委宣传部评为“20_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机关1名人员被评为外宣先进个人,1名人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教育事业发展感染力

1.培植先进典型。一是培养文明教师。积极参与市宣传部、文明办的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教育局装备中心王向东当选20_年度“XX好人”。1人入选央视最美教师评选。二是培养文明学生。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榜样的力量点燃未成年人对真善美的向往,发挥美德少年的示范带动作用。XX市文明办、XX市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了20_年度“最美少年”和“最美少年标兵”的评选活动,经层层推荐,10名同学为XX市“最美少年标兵”称号,20名同学为XX市“最美少年”称号。八中刘镕源同学以感人的事迹被评为XX市首届“最美诚信之星”。三是打造师德高地。加强师德建设,开展了“榜样的力量”集中宣传活动,通过XX教育信息网、XX日报、XX教育微信、XX教育党建微信等平台报道宣传了省丹中聂海峰、吕叔湘中学袁晓鹤、三中张步青、云阳学校鞠秋红、职教中心贺玲花等一线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教师向榜样看齐。组织开展镇江市各学段“十佳教师”、XX市“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十佳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组建师德宣讲团,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先进模范事迹。四是培养专业人才。以实施“XX好老师行动计划”为抓手,依托师德建设“立德工程”、青年教师“青蓝工程”、拔尖人才“领航工程”、教师培训“助力工程”,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人被评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3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21人在省级基本功大赛和评优课中获一等奖。13人被评为镇江市各学段十佳教师、61人评为镇江市学科带头人、340人评为镇江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拔尖教师数量名列镇江第一,全省前列。特别是今年高考,我市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位次前移。本一达线1160人,本科率95.15%。镇江文理科前10名我市有9名,文科第一、第二名,理科第二、第三名均在我市。

2.强化阵地建设。教育局大厅设立电子屏,并结合橱窗、宣传栏、善行义举榜等可观可感的阵地、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利用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深入机关。实施垃圾分类,倡导低碳生活,教育局机关各个科室、楼道、大厅等位置添置分类垃圾桶,并在醒目位置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画册,进一步提升了机关人员的文明素质。

3.壮大志愿服务。充分利用“志愿江苏”平台,定期发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机关、学校志愿者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街道“五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结对帮扶、环境整治、交通秩序管理等专题活动。3月5日,基层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每月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赴吕城镇河南村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深入农户家庭和企业,对170户农户和5家企业进行走访慰问,了解困难所需、听取意见建议,帮扶解决实际问题。12月7日,整合云阳学校、八中和新区实小15名志愿者为代表的“XX志愿服务队”亮相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舞台,展示了教育系统志愿者的风采,并于12月10日参加了全市30多支志愿服务队参与的集中授旗仪式,从市长手中接过旗帜。教育系统将以“XX志愿服务队”为引领,辐射学校、机关党员、教师、学生志愿者近千人,大力开展学雷锋、文明交通劝导、教育政策咨询、环境整治、家校共育、志愿导学等志愿服务活动。

4.开展文明创建。组织省丹中、吕叔湘中学等10个学校开展20_—20_年度镇江市文明校园创建。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六个好”标准,扎实开展创建工作。通过创建,进一步提升校园文明环境、文化氛围和文明素养。12月份推荐实小和云阳学校申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促使省级文明校园提档升级,进一步发挥创建先进单位的示范作用。全市教育系统拥有4个江苏省文明校园,镇江市文明单位28个,XX市文明单位76个。

5. 促进行业自律。继续实施“以评促管、以评促办”的教育行风机制建设。通过社会评教育、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学校评机关等评议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学校进步与发展。11月份,分12个镇(区、街道)和14个市、局属学校共组织了26场教育行风评议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社区(村)书记和主任、企业负责人、学校的行风监督员、家长委员会成员等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对学校和教育进行评议,征求意见建议和满意度测评,社会对教育满意度达98.71%。在省教育现代化监测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对教师的师德满意度达96.55%,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3.84%,学校对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达93.70%。XX市教育局“讲教育故事,展师德风采,助教育发展”荣获20_年度镇江市教育行风十大亮点。今年全市优质服务部门、科室和标兵现场评议,教育局成绩喜人,省丹中、华南实验学校被评为优质服务科室,组宣科科长严国忠被评为优质服务标兵。

>五、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教育事业发展活力

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师德宣讲、歌唱、书画、趣味运动会、掼蛋、拔河等文体活动,组建学校教职工篮球运动队、乒乓球队,参加市级邀请赛,进一步愉悦教职工身心,充分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庆“六一”、中小学生文艺会演、体育运动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我市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在全省和全国取得优异成绩。在镇江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表演类专场中,我市整体成绩名列第一,其中五中合唱、八中舞蹈、正则小学丹剧分获中学组合唱、舞蹈和小学组戏剧类第一名,并获得代表镇江市参加八月举行江苏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发挥学校全民阅读示范、窗口效应,通过打造“书香校园”,学校阅览室向社会开放,举办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引导家长、社会参与。开展“我们的节日”——“书香润德 诗文中秋”文艺展演,扩大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规范艺术类课程管理,推动戏曲、书法、篆刻和非遗进校园工作,正则小学的情景丹剧《望仙桥》进入中央电视台“国戏杯”决赛,五中“梦之韵”合唱团多次在全国、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全市中小学还积极创建艺术特色学校,实验小学、正则小学创建成全国艺术特色学校;五中、华南实验学校、新区实验小学、云阳学校创建成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吴塘实验学校、蒋墅中心小学等十五所中小学创建成镇江市艺术特色学校,艺术品牌学校创建的数量和质量均名列镇江各辖市区之首。

>六、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增强教育事业发展引导力

1.加强机制建设。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结合教育实际,我们将网络舆情与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与教育行风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内涵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网络舆情,了解网民诉求提升服务,了解社会关切改进管理。我们构建了值班制、QQ群联络制、电话联系制、网络评论制、线下处理制、现场调查制、正面回应制、例会制、考核制等九大机制。

2.强化网络问政。积极参与网络问政,组织正面回复了施教区、招生、考试、入学、教育布局规划等网络咨询156条,及时回应网民诉求,回复率达99%。加强舆情监测和处置,组织网评员对热点舆情进行关注、引导、沉帖等处置,降低舆情热度,处置了珥陵高中、后巷实验学校等突发舆情5起。积极配合宣传部做好“XX发布”微信信息上报工作,录用招生政策、社会培训机构公示、中高考成绩发布等便民、利民信息26条。

3.加强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网评会议,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交流网评案例,提升网评员舆情应对处置能力。1月23日和7月5日两次召开网评员会议,交流年度和半年度网评工作,对网评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对网评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再认识、再明确,维护教育舆情稳定。加强网评员值班,双休日和节假日安排网评员网络值班,强化网络巡查和舆情监测,做到舆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