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202_年航天知识总结范文三篇

最新文章

 知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认识的结果。它包括对事实、信息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的描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_年航天知识总结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1】202_年航天知识总结

  >一、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回收
  18年4月2日上午,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飞行器在完成了自己的太空使命后,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绚烂落幕。南航航天学院闻新教授对天宫一号的回收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天宫一号的降落在可控范围中,未来我国有望在天宫一号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空间站。
  >二、“悟空”探测卫星“火眼金睛”找到暗物质
  202_年,“悟空”卫星在轨运行的前530天共采集了约28亿高能宇宙射线,其中包含约150万25GeV以上的电子宇宙射线。基于这些数据科研人员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最精确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
  >三、北斗三号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
  北斗三号首颗IGSO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并进行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MEO(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GEO(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
  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
  >四、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升空
  202_年0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天舟一号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功能。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五、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太空“牵手”
  202_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2_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202_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形成组合体并稳定运行,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突破掌握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
  >六、“中国天眼”捕捉宇宙“脉冲”
  202_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竣工落成。FAST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202_年9月,FAST建成并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进入试运行、调试阶段。
  一年来,FAST不知疲倦地扫描巡天,敏锐地捕捉各类信号,取得振奋人心的发现。202_年10月10日,FAST团队在京举行发布会表示,“中国天眼”探测到优质脉冲星候选体达数十个,其中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的脉冲星达6颗。
  >七、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
  202_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八、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升空
  202_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将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六大领域。
  >九、中国航天小常识
  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2_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2.202_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中国梦,航天梦”。
  3.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4.202_年中国航天日是我国第四个航天日,主题是“逐梦航天,合作共赢”。
  5.202_年中国航天日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场活动于4月24日在长沙举行,同期还将举行中国航天大会、科普科教活动、文创活动等。
  6.202_年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
  7.202_年第三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共筑航天新时代”。
  8.航天传统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9.“两弹一星”精神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10.载人航天精神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11.黄纬禄精神是忠诚报国、献身航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团始协作、集思广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十、航天冷知识
  1、失重情况下能睡好觉吗?
  事实上航天员在睡袋中漂浮着,用绳子将人倒挂在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有些航天员对此还不太适应,需吃安眠药,另一些人即使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也能睡得很香。
  如果睡觉的时候你的头部处在不通风的地方,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鼻子附近,当航天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后部的一个报警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使航天员惊醒,不过换个地方又可以睡啦。
  2、航天员的衣服穿着舒服吗?
  宇航员的宇航服要保证在真空的环境下,能够个宇航员提供一个正常生活的空间,所以价格是非常昂贵的。一套舱内的宇航服一般需要20多万的人民币,重量为20公斤左右,一套舱外的宇航服的造价通常需要2亿多的人民币,重量也达到了120多公斤。
  航天员的航天服除了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比如要求要是防火材料)有特殊要求以外,通常和我们在地球上穿的没什么差别。当在失重情况下穿航天服的时候,航天员实际上就是在衣服内漂浮,感觉不到衣服的存在。
  3、在太空中会变成路痴?
  由于没有“上”或“下”的感觉,航天员需要依靠别的标志来确定“上”和“下”,在微重力的情况下,航天员常常产生错觉,分不清方向。在太空定位、转移或运动等感觉与在地面上不一样。在太空行走是非常轻松的,航天员很快就习惯到处行走和用固定足的方法将自己固定在空间站上。穿上航天服在太空中行走会笨拙很多,这是因为工作服体积大,就像套上一个气球,视觉和触觉都受到了限制。
  4、在太空吃饭是怎样一种体验?
  身处太空,食物会像人一样到处飘来飘去,为了方便用餐,最初美国和前苏联把航天员的所有食品都制成“糊糊”,吃的时候像挤牙膏一样挤到嘴里,吃起来毫无滋味可言。随着各项技术的提升,中国人已经成功将“吃”的天赋发挥到外太空,中国宇航员们可以任性“挑食”啦!
  我国天宫二号航天员景海鹏曾揭秘在太空中一天的饮食:早餐有粳米粥、椰蓉面包等7种食品;中午有什锦炒饭、肉丝炒面等8种食品;晚上有绿豆炒面、牛肉米粉等8种食品;加餐也有5种食品。甚至,可以在太空来壶茶!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中泡饮的“太空茶”,是由多位专家历时近3年、经过百余次的反复配方和实验研制而成。
  5、听说去太空一圈会长高?
  在失重情况下,脊椎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而变长,使得人变高了(长高1-2英寸)。同时,当所有肌肉放松的时候,大腿会轻轻向上抬起,胳膊向前方舒展开,身体略微弓着,仿佛是在水中一般。
  6、航天员是怎样打发业余时间的?
  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各有偏重,在飞行中可以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娱乐。有的可以利用膝上型电脑看书或给家人发邮件,有些人在听音乐或玩游戏,再有些人就是与地面的亲友打电话或与其他同事聊天。可是绝大多数航天员在刚进入空间站时,大部分业余时间是站在窗旁,眺望宇宙和注视着地球。
  7、太空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曾进行过太空漫步的宇航员都表示太空中有非常特殊的气味。当然,宇航员不是直接闻到这种气味,毕竟他们是穿着密闭的宇航服,他们只能闻到宇航服里面的塑料气味。然而,在宇航员回到太空船上并摘下头盔后,他们就会闻到一种非常强烈且奇特的气味。这种气味粘在宇航员的宇航服、头盔、手套和工具上。
  宇航员描述,它闻起来就像烧焦牛排、高温金属和焊接烟雾的刺鼻气味。专家表示,太空气味呈现出的金属味可能是来自于高能离子的振动。太空气味可能与臭氧相关。在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时,空间中的氧原子可能会粘附在织物外表面等地方。太空中的这些游离氧原子是由太阳的紫外辐射撞击大气中的氧气分子所产生的。当宇航员返回太空舱时,舱内的氧气分子就会与从太空中带进来的氧原子结合形成臭氧,这可能导致了特殊的太空气味。
  而国际空间站的内部的气味就比较平淡了,就像在半机械车间中,飘着一点烤牛肉的气味。
  8、寂静的太空是没有声音的
  我们都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而太空就是一个接近真空的环境,所以在太空中声音就好像不存在一样,就算是飞船在你身边爆炸了,那也是寂静无声。

【篇2】202_年航天知识总结

  >一、航空常识
  1.中国首个“中国航天日”:202_年4月24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
  3.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
  >二、空间技术
  1.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
  2.运载火箭:我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3.航天器发射场: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海南四个发射场。
  4.航天测控:航天测控网由多个测控站、测控中心和通信系统构成。
  5.载人航天:
  (1)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
  (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202_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3)202_年9月25日~28日,25日晚神舟七号于21:10分发射,三名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27日16:30分翟志刚成功完成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202_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2_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2_年,神九发射。手动交会对接控制系统,中国首次将女飞行员送入太空,也实现多名字宇航员在太空的长期停留。
  202_年,神十发射。首次太空授课,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4)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
  >三、空间应用
  1.人造卫星的分类:
  按照功能或应用分类: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通信卫星:我国于1984 年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命名为东方红2 号。
  202_年8月16日01时40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202_年4月12日19时0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这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也是我国技术试验和示范应用成功结合的典范,对于促进我国通信卫星技术及产业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2.遥感卫星
  202_年1月9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同时搭载行云试验一号、凯盾一号两颗立方体星。这次任务采用纯商业发射合同组织形式,是快舟火箭的“商业第一单”。
  中国发射的首个自主研制的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已经开始下传图像,标志着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制的0.5米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式具备运营能力。
  3.气象卫星
  202_年2月27日,随着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获取首批图像和数据,世界第一幅静止轨道地球大气高光谱图正式亮相,与此同时,我国首次获取彩色卫星云图和闪电分布图。
  202_年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风云三号D星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的第四位成员,风云三号D星将帮助人们更早获知未来天气状况,降低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4.导航卫星
  202_年第三颗北斗卫星的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前苏联(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在世界上第三个建立了完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2_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2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它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四、空间科学
  202_年11月30日电,我国首颗暗物质科学卫星——“悟空”号在轨运行近两年,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
  >五、其他航天成就
  1.天舟一号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
  202_年4月20日,搭载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2.两只眼
  6月15日上午,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在酒泉成功发射,命名为“慧眼”,为纪念推动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发展的已故科学家何泽慧。
  3.空中三剑客:运-20、空客C919和水陆两栖AG600
  >六、202_年航天知识
  1.遥感三十一号01组卫星
  202_年4月1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三十一号01组卫星和微纳米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实验。
  2.高分一号02、03、04星
  202_年3月31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3颗光学卫星,这也是我国成功发射并将投入使用的首个民用业务卫星星座。3星组网运行后,可实现同一地区2天重访,15天全球覆盖的高分辨率遥感能力。将对自然资源调查、检测及监管发挥重要作用。
  3.北斗导航卫星
  202_年1月12日,成功发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
  202_年2月12日,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
  202_年3月30日,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以上三组北斗导航卫星均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按照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2_年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4.陆地勘察卫星三号、四号
  202_年1月13日和3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分别成功将陆地勘探卫星三号、四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
  5.张衡一号
  202_年2月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监测实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6.遥感卫星三十号04组卫星
  202_年1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04组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实验。
  7.吉林一号视频07、08星及4颗小卫星
  202_年1月1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吉林一号07星、08星及4颗小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一箭六星”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8.高景一号03、04星
  202_年1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03、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轨道。卫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遥感数据服务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针对国土资源调查、测绘、环境监测、金融保险和互联网行业的增值服务。
  刷题巩固
  1.下列关于航天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通过光纤实现与地面的数据传输
  B.“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行走的动力驱动是电动车
  C.“长征一号”属于二级运载火箭
  D.“北斗二号”属于通信广播卫星
  【答案】B
  【解析】A项,“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通过几个不同波段的传输信道实现与地面的数据传输。光纤是有线的,不可能从卫星上连接到地球,错误。
  B项,月球上没有空气,内燃机无法使用,同时月球光照充足,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电能,因此“玉兔”号月球车的动力驱动是电动车,正确。
  C项,“长征一号”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错误。
  D项,“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开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属于通信卫星,但不属于广播卫星,错误。因此B项当选。
  2.202_年4月,我国首艘货运飞船(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A.嫦娥一号
  B.天宫一号
  C.天舟一号
  D.丝路一号
  【答案】C
  【解析】
  A项错误,“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于202_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B项错误,“天宫一号”是我国笫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2_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C项正确,“天舟一号”是我国笫一艘面向空间站建造和运营任务全新研制的货运飞船,于202_年4月20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其成功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笫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D项错误,“丝路一号”不是货运飞船,而是科学试验卫星,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空。其主要任务是为西部地区及丝路沿线国家提供便捷稳定的增强导航和遥感影像服务,不是为宇宙空间探测。
  故正确答案为C。
  3.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关于神舟十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B.第一次将我国女航天员载入太空
  C.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D.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
  【答案】C
  【解析】由“202_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202_年,神九发射。手动交会对接控制系统,中国首次将女飞行员送入太空。”可知AB错误。“神一至神四:无人上天;神五至神六:载人上天(神五:杨利伟);神七: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空间出舱。202_年,神九发射,中国首次将女飞行员送入太空。”所以神十不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D项错误。因此,C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正确,本题选择C选项。

【篇3】202_年航天知识总结

  在我们事业单位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让大家头疼的莫过于科技成果。它,内容涉及面广;它,记忆难度也非常大。那应该如何有效学习呢,这里推荐一个比较好用的方法——同类知识点的总结,而且需要分类去总结,这样坚持积累下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以中国航天成就为例进行总结整理:
  >一、“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相关时政:202_年4月24日 第6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扬帆起航逐梦九天”
  >二、中国航天三步走
  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第二步: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三、“嫦娥”——中国探月工程
  1.月球探测工程——202_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是中国启动的第一个探月工程,该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 回)、登月工程和驻月工程;
  2. 202_年11月24日,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相关阅读内容,登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http://gd.zgsydw.com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组成——轨道器 返回器 着陆器 上升器;
  3.成就——五个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封装;地外天体点火起飞精确入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携带样品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11.2km/s);建立月样存储分析研究系统。
  >四、“天宫”——中国载人空间站
  1.202_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2.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实验舱Ⅱ命名为“梦天”,代号“MT”;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
  >五、“天问”-中国行星探测任务
  202_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4月24日,确定中国首辆火星车名称为“祝融号”。
  >六、“天舟”——中国货运飞船
  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是向天宫二号进行货物运输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计划中“第二步”的收官之作。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