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工作总结 > 职业工作总结

市场监督管理所202_年工作总结

最新文章

争先创优,干在实处,努力开创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市场监督管理所202_年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市场监督管理所202_年工作总结

  一、202_年工作总结

  (一)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市为载体抓食药保化安全

  全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一是高水平成功创建省级食品放心城市。通过创建促进了全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水平、群众满意度“四个明显提升”。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舆情发生。二是食品安全检测定性检测83527批次,合格率99.97%;定量检测4300次,不合格37批次,合格率99.13%。三是出动执法人员11520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9959户次,立案129起,移送公安14件。四是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366家,建档登记率100%,抽检覆盖率95%。名特优食品作坊打造8家。五是强化网络订餐监管。排查入网餐饮经营单位1910户,网上检查网络订餐交易平台3家、经营户1557家,实地检查餐饮经营单位795家,三大平台上我市餐饮单位的证照公示率达到100%。六是全市新建阳光厨房47家,新增“在线阳光厨房”17家。七是企业提交主体责任自查报告115份,自查报告执行率100%。八是建成49个农村家宴中心。九是加强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春季开学、高考期间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专项检查,进一步强调落实校(园)长第一责任人制度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深化巩固“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300人以上公办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等级AB级累计达到100%,300人以上民办学校AB等级达到92%以上。十是强化食盐质量监管,查处打击食盐违法行为。十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走进900多个村,发放宣传品18万份,宣传资料30万份,海报3400张,推进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创建工作支持率、食品安全科普知晓率、创建工作知晓率明显提升。

  全力推进药械保化监管。全面治理执业药师“挂证”行为,建立健全执业药师基础信息数据库。探索电子处方在药品零售企业的应用;检查药店230家,医疗机构360家,作出行政处罚13起,责令整改45家。开展我市22家医院与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疫苗质量监管监管。检查医疗器械经营单位300家;医院类医疗机构22家,覆盖率达100%,基层医疗机构150家,立案查处涉嫌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等案件9起。监测药品不良反应80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34例。深化化妆品百千万美丽消费示范工程建设,新创1条示范街、8家示范商场、95家示范店。突出抓好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活动,出台《XX市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和欺诈宣传整治实施方案》,严厉打击虚假和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对8家保健食品会议营销场所进行了查封取缔。

  (二)以营商环境优化为载体抓行政审批和监管稽查。

  一是强化行政审批服务。免费代办企业8178家。率先XX开通了企业档案全区域查询打印功能,由原来企业档案中心1个窗口提供企业档案查询服务增加到全市各市场监管所共17个窗口,已办理查询档案打印业务11362件次。行政服务中心开通企业信用查询服务,截止10月底,已办理业务计82件次。在全市“一中心15基层窗口”全面实施工商注册登记受理、审查、核准全过程“审核合一”。新政实施后,全市共35122户各类市场主体体验到了审批“加速度”,其中设立登记企业6952户。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承诺制”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5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是强化小微企业成长服务。新增小微企业6258家,同比增加29.2%,累计达38473家;新增个转企390家,累计达6414家;新增股份公司15家,累计达16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组织小微企业专场培训42场。对634家样本企业开展成长指数编制工作。1家企业成功申报省小微企业成长之星。

  三是强化企业监管。年报工作应报41408家,已报36570家,列异1931家,年报率92.98%。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报1444家,已报892家,列异340家,年报率85.32%。个体户应报80270家,已报67323家,列异3324家,年报率88%,app报13957家,联络员8407家。电子化年报率33.22%,电子化年报数量和比例同比增长1倍。吊销两年未年报企业1011家、个体户12945家。2家企业评为202_年度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3家企业评为202_年度XX市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

  四是强化合同监管。开展合同格式条款备案规范工作,出动检查人员110人次,发放书面备案告知书5份,规范整治经营者18家,格式条款备案35份;公示76家“守重”企业。

  五是强化商标监管。2家公司商标质押授信总共1.2亿,融资6600万;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53178件;开展打击商标侵权“溯源”专项行动,立案查处3起;商标侵权立案103起;柳市获评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镇;“雁荡山铁皮石斛”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家企业申请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

  六是强化广告监管。立案广告案件91件,其中7个案件列入XX市局典型违法广告案例。加强广告导向监管,约谈本地四大主流媒体的负责人和广告审查员。

  七是强化网络监管。对接市大数据中心,确认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实时推送市场监管数据,通过数据共享助力“最多跑一次”;启动202_年网络市场夏季促销定向监测,1389家网店的5437条违法线索,并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通知网店进行自行整改,取得良好效果;开发完善“小微企业数据库”、“食药许可证查询系统”、“网上处罚决定书审批”等软件,进一步健全信息化体系,提高工作效率;推进移动监管APP使用,覆盖率达83%。

  八是强化案件稽查。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30余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685件,结案518件,罚没款1153.37万元,其中大要案186件。移送公安案件52件。凡查必备,备案210起,730个待查对象,率先全省在钉钉软件基础上开发备案软件,大大加快备案效率,得到省市纪委的充分肯定。

  (三)以低压电气产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为载体抓质量监管

  推进低压电气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出台《202_年电气产品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实施“一打击,一引领,五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通过重拳打击,提升执法威慑。通过技术执法抽查手段,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9次,立案查处质量违法案件203件,结案183起,罚没款390.12万元,移送公安20件。二是通过品牌引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质量强市、品牌强市、标准强市和浙江制造等“三强一制造”工作。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大力推进“浙江制造”品牌试点县工作,新增省名牌产品7个,总量达17个。实施标准提升工程,主导起草发布国家标准2个; 536家企业公开了3537项标准,覆盖6925种产品。规上工业企业采标率领先XX全市达到71%。1071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开展标准化统计监测工作,1040家企业有效录入统计系统,位居XX第一。“浙江制造”上级考核要求的1+7个“浙江制造”产品认证提前完成,1个企业取得了产品认证,7个企业取得了浙江制造自我声明授权证书。 主导起草13个“浙江制造”产品标准,超额完成任务。三是强化流通监管,净化市场环境。加强对以新老“电器城”为代表的销售市场的质量监管。加大流通领域市场买样抽查和执法抽查的力度,电器城线下买样和网络平台买样抽查147批次产品。

  四是强化行业自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和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推进联手打假和质量共治工作。组织了6家行业协会参与质量共治试点工作,将质量共治推向全社会。五是强化技术帮扶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中心、质量技术检测院为企业技术服务减免检测费97.1万元,国家中心成功与德国德凯公司合作,成为德凯公司的实验室。六是强化督查工作,严肃问责机制。成立质量提升办公室,及时督查日常工作进度。七是强化证后监管,加大抽查力度。巡查生产许可证、3C认证获证企业142家次,审查获证企业年度报告87份。加大对历年抽查不合格、小型企业的专项监督抽查,抽查368批次,合格336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1.85%,综合合格率为98.06%。同时进一步强化质量信用建设,办理监督抽查不合格后处理案件67起。

  (四)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全力推进民生服务工作

  一是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强化宣传和加大违法曝光力度。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查封隐患设备129台,消除安全隐患设备202_台。开展锅炉安全检查、电梯维保单位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对7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家电梯维保单位出具了监察指令书,对3家维保单位予以立案调查。开展国庆节前客运索道安全联合检查,全省首创全面推行气瓶二维码刷码闭环管理。 8个电梯应急救援站投入运行,接警并处置电梯困人事件468宗,故障报警160宗,安全解救被困人员890人。

  二是强化消保维权。受理投诉举报7242件,其中投诉5665件,处理率98%,挽回经济损失142.2万元;举报1577件,立案59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投诉举报2398件,对6类159个批次商品开展了质量监测,立案11件。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90家,新发展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07家,建成1个放心消费示范区。率先全国自主开发“12315今日预警系统”,实现赶在职业打假人之前对电商的轻微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技术抓取、研判、指导纠正,同时也减轻投诉的工作量。有效帮扶1419家网店,,预警风险点5995个,整改完成率90%,消除隐患风险13399个,减少网商经济损失约669.95万元,帮助执法人员减少5448天的工作量;

  三是强化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计划完成改造提升18家,已完成6家,正在施工12家。建成省级放心农贸市场5家和二星级以上文明规范市场12家。

  四是强化民生计量工作。全面展开相关强制检定工作,完成3家定量包装商品双随机监督抽查;完成34个加油站152台加油机共计511把加油枪、完成34家卫生院级及以上公立及民营医疗机构的711件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预计完成35个农贸市场在用电子计价秤3600台(件)检定、完成水表及燃气表的强制检定工作,并大力向企事业宣传使用新强制检定信息平台e-CQS,全市的加油站、出租车公司启用新的强检信息平台。

  (五)以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为目标,不断加强市场监管队伍建设。

  一是全力加强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全年投入教育培训经费10.7万,受训739人次;组织干部参加“XX市第一届”新时代青年说辩论赛、青年干部“营商环境提升”读书会、 “学指示·谋新篇·显担当” 辩论赛、 “遇见美丽”摄影培训等,借活动载体,激队伍活力。2名基层所所长XX市局“所长大比武”获奖。3名干部参加XX市党团知识竞赛包揽前三名并代表XX市赴XX市参赛。2名干部参加市直机关第七届微型党课比赛获二、三等奖,2名干部参加XX市“12•4”国家宪法日法律知识竞赛,荣获总决赛第二名。二是大力推进星级规范化市场监管所创建。投入创建资金108万,7个所开展星级所及规范化达标所创建,其中四星级所和三星所各一个,规范化达标所5个;三是通过XX市级文明单位复评。四是加强干部出境和兼职管理。出台《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开展干部兼职清理工作。

  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不少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执法力量不足与不断增强的工作任务之间矛盾突出。二是干部履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四是全面从严治党机关作风作风效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202_年工作思路

  202_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局市场监管工作要求,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浙江省食品安全市(县)巩固和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为载体,围绕大监管、大质量、大民生和大安全建设,争先创优,干在实处,努力开创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推进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守住安全底线。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以进一步巩固提升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市)创建成果,推动食安城市持续共建、全民共享为目标,着力健全创建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食安市创建工作,推动全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进入新阶段,确保广大群众吃的安全、吃的放心。修订XX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继续抓好重要时段、重要区域突出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检查行动。继续推进“农村家宴中心”、“阳光厨房”、 “放心餐饮”、“千万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推进智慧餐饮信息平台在XX的落地并正常运行。探索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网络订餐常效监管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强药械保化监管。实施药械生产经营企业履职报告制度,发挥社会监管力量,提升企业经营守信意识落实责任。加强培训,提升药械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通过提高监管与被监管两方的能力来提高全市药械质量安全水平。规范药械生产行为,强化监管,稳步提高药械经营秩序,突出重点,提升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推进特种设备监管,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不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做到监管全方位、全覆盖、无盲区。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开展对维保单位的电梯检验一次性合格率的考核管理,对特种设备安装环节进行监督抽查。强化提升特种设备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深化推进“96333”公共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加快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加大对特种设备隐患的整治力度。确保实现特种设备隐患整治率、注册登记率、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完成率、定期检验率均达100%。

  (二)进一步推进低压电器质量监管,确保质量水平再上台阶。一是进一步推进低压电器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按照打击、疏导、规范、提升的方针,提高后处理的作用,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进一步关注行业的潜规则和隐形问题,强化质量风险管理,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深化质量提升工作,使行业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进一步推进三强一制造工作,确保拉高XX质量标准。完成好质量强市工作考核的各项指标。有序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及时发布《202_年度XX市质量白皮书》。开展202_年市长质量奖评选、配合开展省级、XX市级政府质量奖。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继续大力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完成考核目标任务。加强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标、行标、浙江制造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开展联盟标准制订、标准化试点项目工作。进一步协调确定关于标准制订奖励政策。开展全市“对标达标”行动,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大力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宣传、贯彻实施新的“浙江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指导企业采用“自我声明公开”方式进行产品标准备案。全面推进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公开声明的事后监管工作。

  (三)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提升,确保提高市场主体活力。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免费代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企业档案查询的同城通办、审核合一、多证合一、简易注销等便民便企举措;进一步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行涉企证照工商通办,积极探索“照后减证”。二是加大稽查执法力度,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对侵犯“三名”商标和涉外高知名度商标及“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打击力度。继续深化食品、药械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保持对“四品一械”违法行为打击的高压打击态势。开展经销、公用企业等强势行业商业贿赂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专项整治行动。 结合质量提升工作,强化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产品质量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无证及生产销售低价劣质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加大违法广告整规力度,重点开展虚假广告的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行为,继续开展无传销社区创建工作。继续开展打击走私活动和打黄扫非工作,重点开展打击走私和非法出版物行动及“一打三整治”工作。三是进一步深化合同格式备案和企业守重工作。积极做好合同格式条款备案和企业“守重”公示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加强行政案件听证和行政复议答辩、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首长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深入推行案件办理公众参与制,积极推进“阳光办案”,加强案件办理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进一步完善公职律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法制员的作用。

  (四)进一步推进服务小微企业工作。加强小微企业的培育力度。用好企业小微云平台信用大数据,及时更新梯度培育库,做好对农业银行的企业精准推送,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营商环境再优化,继续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审核合一,一人通办,注册代办,电子拍照等等。做好对小微企业帮扶。走访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开展品牌、结构转型、消费环境提升、创业创新培训会,组织就业招聘会。

  (五)进一步推进民生服务,为人民美好生活早日实现贡献市监力量。

  一是持续打响“放心消费在XX”品牌。结合XX消费实际,积极推动“放心商店”、“放心网店”等各项创建工作。二是持续做好信访投诉举报处置工作。确保办理期限、提高投诉举报的处置率和满意率。继续完善12315预警系统,抽调精干力量专门对付职业打假件,优化营商环境。三是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创建提升。完成改造农贸市场6家、计划创建省级放心市场3家、计划创建星级文明规范市场5家。以XX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为平台,积极实施农贸市场专业化托管;以南马菜市场、宝鑫净菜市场为试点实施智慧监管。四是对丧葬用品市场监管常态化。强调监管常态化,助力XX全市巩固移风易俗战果。五是推进民生计量工作,确保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加强民生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获证企业及强制性认证产品证后和三大管理体系等认证活动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对全市检验机构的动态检查。组织法定计量机构开展实验室计量比对。

  (六)进一步推进机关效能作风建设和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市场监管铁军。加强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升,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效能作风建设,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行动为载体,强化机构改革后机构和干部队伍的融合,打造一支风清汽正,心齐高效的市场监管铁军。

  市场监督管理所202_年工作总结

  一、倾力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一)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截止11月10日,我局共登记各类企业10133户,个体工商户30316户(其中:“多证合一”营业执照9056户);新办个体工商户4370户,各类企业1888户(其中:新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71户);新办食品经营许可证207户;共登记股权出质43件,出质数额96325万元。

  (二)继续推进商标注册强县、质量品牌兴县工作

  指导XX县前力玻璃制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审核中),“皖东牛”、“XX大米”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动3家企业申报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培育两家省级以上涉农商标品牌企业在线销售产品;成功申报XX县经开区为省级玻璃制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指导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注册在沙特阿拉伯的第21类GREEN APPLE商标;帮助安徽省XX县凤王富硒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办理商标质押贷款,贷款总金额1450万元; 查处双打案件13起,案值5.36万元,罚没款11.5万元,没收侵权商品235件。

  (三)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

  推荐XX圣达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组织珍珠水泥等20余家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法宣贯;对21个企业标准进行了标准备案;培育并申报3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家(珍珠水泥集团)。

  (四)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积极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截止10月20日,全县共受理、处理、转办消费者投诉咨询和举报487件,投诉举报电话接线率和处理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多万元。

  二、严格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市场良好秩序。

  (一)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强化综合协调,保障食品市场安全。一是组织召开成员单位创城推进会三次、联席会议五次。二是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经费保障90万元。三是制定了《XX县202_年食品药品工作要点》。四是发布三联工作机制,强化了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措施。

  2.多方位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权利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以创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为平台,利用“3.15”、 “药品安全进社区”等普法宣传活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活动,共开展大型集中普法活动5次,发放《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宣传手册》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7600份,接待群众法律法规咨询66人次,群众受宣传面达18000人次。圆满完成了包括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国家政协副主席来凤视察、万寿论坛、中高考以及国际马拉松赛事在内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50余次。

  3.开展食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在我县安徽XX酿酒有限公司和XX御膳油脂有限公司两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启动和开展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监督和指导其基本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结合“药品零售企业专项检查”活动等方式对药品生产使用单位加大电子追溯监管系统建设。目前,我县所有的药品生产、零售企业基本完成药品追溯系统电子化。

  4.快速推进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建设。全县14个食品检测室和8个农贸市场快检室完成,上报食品快检数据82283组,快检数量位居全市前茅。

  5.示范与引导并举。创建小岗村餐饮食品安全一条街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XX县凤宝生活超市);引导食品小作坊改造升级,先后打造鑫冠糕点等3家示范食品小作坊。截至目前,全县已登记建档各类食品小作坊58户,发放食品小作坊登记证21户,累计投入整改资金50余万元。

  6.抓好专项整治。开展节假日、校园及周边、农贸市场等专项检查;开展生物制品、终止妊娠药品、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专项整治,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22件,罚没款314478元,信息公开率达到100%。

  7.加强食品药品抽检,做好风险防控。截止目前,完成食用农产品抽检330批次,合格率100%;食品企业以及食品小作坊共抽检160批次,合格率98.7%;食品经营企业抽检240批次,合格率99.1%;消费环节抽检食品200组,合格率98%;生湿面制品共抽检样品30组,93.3%;基本药物、高风险药物抽检61批,100%完成抽检任务;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检6批;药品流通监督抽检70批;执法抽检25批。

  (二)持续推进市场规范管理,有效提升监管水平

  1.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持续推进企业年报。今年内资企业应年报7071户,年报率95.26%;外资企业应年报24户,年报率100%;个体户应年报26235户,年报率100%;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年报1316户,年报率100%。

  2.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大力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截止目前,全县26个成员单位,已全面完成“一单、二库、一细则”录入和完善工作,并进行了动态维护。全年“双随机”成员单位已完成任务95项,公示企业1260家。

  (三)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杜绝监管责任事故发生

  把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认真开展电梯质量提升行动和电梯安全皖东行活动、特种设备“铸安”行动,以及燃煤锅炉、气瓶等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截至目前,查处电梯安全隐患7个,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6份,已整改到位6个隐患;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7处,已整改完成,共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9份,立案4件;淘汰整治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台数82台,其中改造34台,未改造的42台燃煤锅炉现均已停用;对2家不合格充装站下达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立即整改,查封报废液化气钢瓶21只,立案查处1起。

  (三)加强市场检查执法力度,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1.食品药品检查。先后开展了夏秋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稽查、药品零售企业稽查、“拜阿司区灵”牌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假药的排查、大桶水专项整治以及药物抽检等工作。

  2.工业产品检查。202_年“全省农资打假”在小岗村启动;抽检农资企业样品4组,100%合格;开展了纤维及纤维制品、农资等执法打假专项行动以及石英砂综合整治、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学生服质量监督专项检查;制定缺陷产品召回工作计划并成立缺陷产品工作站;积极开展了“地条钢”执法监督检查的工作(截止目前,辖区内未发现有生产地条钢的生产企业)。

  3.商标侵权检查。加大对酒类商标侵权类、产品认证类、商品条码类和无照经营类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共查办案件9起,结案9起。

  4.开展非洲猪瘟防控以及排查工作。检查农贸市场猪肉经营户1800余家次,超市480余家次,肉制品生产企业6家次,食品小作坊42家次,餐饮服务单位820家次,发放非洲猪瘟防控宣传材料1000余份。

  5.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共抽查加油站(点)16家(含“双随机”抽查4家),抽查汽油、柴26组,其中汽油11组,100%合格;柴油15组,81%合格;罚款2.31万。

  4.无照经营查处。全年共查处各类经营主体无照经营45户,罚款20.5万元。

  截止目前,202_年全年共承办各类案件348起,其中已结案342起,正在查办中4起,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案件3 起(含202_年度2起),移送县卫计委案件1起,罚没款共计217万余元。

  (四)加强广告市场监管

  组织召开全县202_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加大广告市场监管力度,全年共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10件,罚没款19.1万元。其中房地产虚假违法广告9件,互联网虚假违法广告案件1件;针对通信运营商“流量不限量”广告开展专项整治,对辖区内三家通信运营商下达责令停止发布通知书,限期整改涉嫌虚假违法广告;查处1件市局转办药品广告案件。。

  三、坚持服从大局,全力做好重点工作。

  (一)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202_年,全局共抽调54名帮扶干部,8名扶贫特派员,深入府城镇、庙山等9个扶贫村(社区),对232户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全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万余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202_年,我局按照县政府分配的招商引资任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与银顺环保(苏州)有限公司XX分公司和XX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了对接工作和项目的报备工作。招商项目总投资3.1亿。

  (三)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我局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局所联动,在广场、集市、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地方采取发放宣传单、宣传册、拉标语横幅等方式,向经营者和消费者宣传市场监管领域的黑恶行为包括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不正当竞争、垄断经营或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行为,鼓励大家发现涉黑涉恶行为立即举报。

  四、强化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一)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执法人员素质

  完成上级干部在线教育和网络培训等各项学习任务,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和“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等学习讨论活动。

  各级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执行力。指导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抓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党建工作,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202_年共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名,发展对象2名,预备党员2名,预备党员转正3名,目前均已上报县直机关工委审批。

  (二)强化宣传,妥善处理社情民意

  在各级媒体刊发市场监管工作信息近100条;认真办理县委政府督查督办工作;回复政府网站网民来信24件;办理信访案件12件。

  (三)强化基层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建设

  14个标准化基层所已经走上正轨。各基层所均配备执法车辆、电脑、执法记录仪等办公设备。

  (四)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双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单位创建等工作

  先后开展义务扫雪、义务植树、清明网上祭扫、慰问部队等活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切实履行职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2_年度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干部职工思想,指导市场监管工作。

  2.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多措并举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3.加强食药市场监管,杜绝任何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4.持续推进网络市场监管工作。

  5.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杜绝因监管缺失引发的责任事故发生。

  6.重视商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7.提高商标品牌建设与服务能力,强化商标知识产权保护。

  8.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与商事制度改革要求相契合,与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相适应的市场监管干部队伍。

  9.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市场监督管理所202_年工作总结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202_年上半年我所对食品经营户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档案,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与辖区*家食品经营户签定食品经营责任书;对辖区的餐饮户进行了摸底造册,统一分步骤进行规范管理,发放餐饮备案证明*户,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上半年以来我所共开展的食品安全检查*次,有力的保障了辖区内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

  2.开展农资市场监管。上半年我所继续深入开展“红盾护农”打假维权工作。上半年以来我所共开展以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农资为重点的专项检查*次,检查经营户*户次。

  3.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整治,维护经营秩序。无照经营整治工作是贯穿于辖区监管工作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上半年以来来,我所坚决打击无照经营行为,同时也做好了无照经营的抄报工作。

  4.深入开展执法办案。我所坚持监管与执法相统一,依法监管,文明执法,将执法重点放在查处无照经营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行为上,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半年我所共立案*件,现已结案*件,罚没款*万元。

  5.加强商标、广告、合同工作。我所认真做好商标帮扶工作,大力宣传商标法,深入企业并指导企业做好商标申报工作,开展一所多标活动,上半年协助企业注册商标*件。同时我所还在辖区内开展商标专用权和查处取缔违法广告整治工作,上半年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件,查扣牛栏山白酒共计*箱。有效地保护了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在广告监管工作中,我所严格按照县局关于广告整治的文件精神,开展了*次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在合同监管工作中,我所开展合同帮农活动,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6.加强维权工作。我所充分发挥12315平台作用,在辖区各乡镇建立了“一会两站”,与*行政村(社区)建立起村(社区)所联动“12315”申诉举报投诉点,确立了消费者维权联络员,方便群众消费投诉。积极受理群众的消费投诉,上半年以来,我所共计受理了消费者投诉*件,全部是百分百成功协调处理,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肯定。

  7.加强特种设备监管工作。在特种设备监管监管工作中,我所严格按照县局文件精神,开展了*次特种设备监管专项整治活动,下达监察指令书*件。

  8.加强药品监管工作。加强对辖区私营药房,乡镇村卫生室药房和中煤X医院药房的监管工作,共计巡查*户次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