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实用范文 > 自查报告

“课程思政”工作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范文6篇

最新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程思政”工作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范文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课程思政”工作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自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理论界普遍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展和成效的关注力愈加强烈,从传统“思政课程”向如今“课程思政”理念的逐渐转变,已然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遵循思路和发展趋势。为此,高校必须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改革,正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以着力培养出新时代所急切需要的品学兼优、才高行洁的“全能型”人才。

  (一)有利于支持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顺利进行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品德培养工作和人格塑造工作是高校建立良好口碑、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课程思政”虽然指向的是课程体系建设,但其终极目标却涉及到“何以为人”“人何以为”的层面,因此高校既要注重显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同时也要突出价值取向的塑造和培养,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秉性得到进一步的修炼,以更加契合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目标的扎实推进与顺利实现。

  (二)有利于推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发展

  新阶段,“孤岛式”的思政教育理念已很难适应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需要与“立德树人”的现实目标。可以說,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隐形思政教育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育人资源,尤其是那些寄托于实践活动中的鲜活教育资源则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可感性。各专业课程教师只有通过互鉴互学、凭借自身经验最大限度地挖掘并运用每门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隐性思政教育资源,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共同体间的密切配合及顺利运行,从而真正达成“共效应”。

  (三)有利于保证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我国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保持一致、齐头并进,坚决保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各大高校已将“课程思政”作为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公认教育理念和重点实践领域,这充分彰显出高校坚持秉承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导向,积极凸显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力图通过对课程体系的优化以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

  

  (一)教育部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做出的相关指导

  教育部曾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并下发一系列相关纲领及文件。如2024年12月6日,张东刚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任务是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资源,从而达成品德教育、人格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可以说,教育部的所有相关指示均为各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思路遵循和理论指导,并引领各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正确方向。

  (二)全国各高校关于“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自2024年起,上海各高校就开始纷纷展开各种探索性的教育活动,以真正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例如,复旦大学选择某些有条件、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加强院系统筹,开设“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在师资团队建设上,上海交通大学采用由1个多元组合的教学团队轮流走进思政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并着力早日建设成一支信仰坚定、功底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由专职、兼职和特聘教师组成的“三元结构”师资队伍;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24年还特别设立了“课程思政专项”的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专门建立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着力点、以品牌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名师教学团队为核心力量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等。

  除此之外,海南大学聚焦“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及“网络课堂”等“关键领域”,着力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石河子大学将“兵团精神”引入课堂,邀请多位“兵团精神”传承人走进“道路与人生”思政课堂,引领学生深入体会其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奉献新疆的经历和故事,以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和参与度。这些都是高校为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新理念所进行的创新实践和有益探索。

  (三)“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不可否认,每一门专业课程中都一定蕴含着某些值得深度挖掘的育人元素或资源。例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通过深入剖析“莆田系医院为在竞价排名中位列前列而故意购买虚假百度关键词,此恶劣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这一案例,逐步引导学生坚定树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网络营销价值观,争取成为讲诚信、有情怀的浙商营销人;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引入“中美贸易战”作为课堂案例,为学生们清晰、系统地剖析当前的国际贸易关系、形势和环境,教会学生如何全面认识中国发展、如何辩证看待世界大局,从而使学生们在学习有关“目标市场环境调研及贸易风险预估”这一课程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冷静面对风险、从容处理风险、科学管控风险、事后预防风险的能力,自觉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的处事态度和积极稳健的政治态度;而对于“外贸业务流程实训”这门课程,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则充分利用仿真在线国际贸易活动软件,一方面,教师在实训室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操作示范,帮助学生于假定的贸易环境中获得国内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和运作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从而获得对国际贸易相关工作更加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订单处理过程中暴露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分析和指导,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职业操守和修为,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具有较强创造力、竞争力、发展潜力和团队协作力的外贸从业人才。

  

  (一)相关主体对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课程思政”实际的运作效果是否显著,与相关主体是否真正愿意在课堂中落实“课程思政”这一理念息息相关。一方面,高校的相关管理者更加倾向于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划归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院系和部门,其他专业院系依然承担各自的专业课教学任务,这一模式极易导致高校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路径的依赖、甚至推脱;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仅仅将对大学生群体传授专业知识、讲解实操技能、布置课后练习、考核学习成果等认定为务必做好的本职工作,而对于思政教育则是将其视为“超纲内容”不予暇及。

  (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欠缺对思政资源的创造性运用和自主性挖掘

  目前,高校教师在推进思政教育时仍大多采用“述而不作”“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实际上,只有使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进展、生活日常、品格养成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密切相连,才易引起他们在内心和情感上的共鸣。高校教师若不能敏锐地由课程内容捕捉到其专业领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适切入点、没有充分契合“全面育人、整体育人、综合育人”的价值本源和引申意义,就难以规避思政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与专业知识传授“方圆难周”的情况发生。

  (三)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就目前来看,部分专业课教师由于存在理论储备不足的天然劣势,在教学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兼顾往往难以做到得心应手和操纵自如。另一方面,专业知识优先的教学环境进一步限制了专业课教师尝试提升思政教育技巧的时间、空间和主动意识,他们依然将教学重点局限于专业技术领域,久而久之就无形地淡化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专业知识学习的独特价值,埋没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术训练相辅相成的重要意义,偏离了教育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初心。

  (四)高校内各教学院系及各门课程教师间缺乏协同合作

  “课程思政”旨在追求在各门课程都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在学校管理层面,一些高校虽设立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但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的考核要求、主动的分析精神和强大的探索动力。从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视角考虑,因二者间协作的实践经验不足,多数情况下仅是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展开交流,所以还存在着协同育人方法有待改进等现实难题。

 

  (一)完善理念引导制度,强化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知

  对于高校的引导者和管理者而言,要尽快地建立健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嵌入日常管理的理念引导制度。对此,高校党委既需要建立一套针对性强、力度大、效率高的学习政策及制度以端正管理主体对“课程思政”的理念认知和实施认同,同时又要通过进一步强化听课制度和落实督导制度等管理办法,真正将理论意义上的意见和建议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指导和实践中去。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要端正其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引导其走出思想误区。对此,要帮助专业课教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促使其自觉以“乐教”的态度开展“课程思政”,除了理论传播和政策宣传外,尤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常态化培训和伙伴式学习来帮助专业课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形成同学科、同教研室内的常态化研讨制度,帮助专业课教师在各院系内部经过自由交流和热烈研讨逐渐找准自身定位、提升理论自信。

  (二)高校充分利用育人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大力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各门专业课的课程元素,如美学艺术、辨证思维等内容都可作为专业课讲授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其次,要大力发挥各科任课教师的主体力量,所有课程教师都要按照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安排,避免智育与德育、体育相脱节的现象;最后,要丰富“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着力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以学生的求知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基础和准绳,结合学科的独特优势对人才培养计划加以系统设计和灵活调整,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效用得以充分扩散和发挥。

  (三)专业课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鼓励专业学习服务社会

  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加强自身修炼,注重个人知识、素养与能力水平的提升,储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培养自身丰厚的人文底蕴、优良的科学精神和过硬的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教师时刻秉持全局意识,牢记“育人”本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及技巧,深入挖掘各学科和专业知识技能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结合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特点,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心、敬畏心和服务意识等,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四)构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平台,提升“课程思政”教学队伍水平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以开展示范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通过这种伙伴式合作逐渐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实现其教学方法体系的完善和教学能力结构的优化。而立足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起二者间的互动合作模式,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和知识逻辑。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也要注重在与任课教师的交流反馈后要有针对性地、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工作,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实效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虽已取得了较大突破和显著成效,但在实际推进中还是容易受到诸多阻滞因素的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只有充分发挥理念引导制度与交流合作制度的良好协同作用,并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改进方法、形成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确保“课程思政”在规范实施中实现长远发展。

第2篇: “课程思政”工作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2024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个背景下,高校各专业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挖掘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课程思政”概念出现在2024年之后,它通过依托课程载体,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特点:第一,课程思政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至所有课程,使各学科各专业协同育人;第二,课程思政需要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相融合,体现价值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第三,课程思政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课程思政的基础是课程,因此要用好课堂教学的渠道,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在一起,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打破过去思政课程教师独自作战的局面,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教师协同育人体系。

  大学的基础是立德树人,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综合能力这个核心点。高校各专业都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来展开和推进各项工作,重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深刻把握“课程思政”内涵和要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高校推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顺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

  目前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度低、协调性弱,不能有效发挥价值观引领作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则出现学生出勤率低,课堂积极性差,课上抬头率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低,存在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说明单方面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迫切需要其他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工作,这也符合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有利于落实和贯彻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

  2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和职业素养的内在需求

  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易受外界影响,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益集团的各种诱惑和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一些不良文化正侵蚀着校园师生思想,这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过去只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局面需要转变,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力军,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变化,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要求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综合素质也越来越被用人单位重视,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任务,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教育目标。因此,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课程思政”与各专业相结合是可行的,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3体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课程思政”需要所有教师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把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作为载体,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渠道,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等方面将党的理论政策、价值的塑造等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每一个专业和课程都承载了精神重塑和价值启蒙功能,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程给教学必须突破传授知识的局限性,将专业理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各高校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塑造和专业知识的传授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二)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方面,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正确认识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歷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辩证看待问题,要将教育和育人结合起来,没有育人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只会教书而不育人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引领学生价值观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它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职责,因此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迫切需要每门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时间长和空间跨度大的特点决定了专业课程具有良好思想渗透效果的优势,而且专业课程传授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直接关系学生以后的就业,学生对专业课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高些,所以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能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接受,形式相对隐性化,效果可能比直接显性教育要好很多。

  二“课程思政”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工作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工作,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合力育人的格局,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专业课程重要,觉得马克思理论已经过时了,建议由必修改成选修课程;有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上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些学生易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对识别和批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能力较弱,政治立场不坚定,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高校各专业推行“课程思政”工作刻不容缓。

  一些高校存在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学科内容为主,无法加入思想教育内容。课程思政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在教育教学过程没有形成统一战线,教师与辅导员之间沟通交流机会少,合力协同育人效应还未形成。专业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专业课程授课中要注重将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些專业课教师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但在实践中很难把握“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内在辩证关系,协同育人效应不显著。主要体现在:在内容上,他们不知道怎么将专业知识与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有效地融合,不知道怎么挖掘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方式上,他们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引发学生兴趣和共鸣,在哪个点切入使得专业课程思政效果更好,更能被学生接受。

  (二)“课程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一些教师和学生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习近平指出“高校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有应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应,任何专业学科都不例外”。有些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教学中没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可能性,部分专业课教师只熟悉自己专业,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识不深,对当前形势政策学习不够,课程思政工作无从下手。另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教材也很少,不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可能导致我国实际人才培养方案与我国国情脱节现象,不利于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2专业教师在短期内很难做到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

  思想政治课在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中是处于主要位置,但专业课程具有渗透性、灵活性等特征,因此要发挥专业课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优势,强调执行“课程思政”工作任务,这能有效巩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教学各个方位,形成合力育人局面。

  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系统全面,思政课教师是经过正规专业教育,而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设计等各项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做到在保证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保证思想教育内容不重复,内容系统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这对于专业课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率低

  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效率较低,专业课教学没有结合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没有挖掘身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用身边事身边人感染学生,让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和对待社会问题。这需要专业课教师来扭转这种局面,通过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教学内容要融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意趣,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4专业考核和评价缺乏“课程思政”内容

  很多高校对专业考核机制中缺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过程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课程思政”纳入专业课程教育既没有将其列入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也没有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的一个衡量指标,这会导致专业教师从思想和行动上不够重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走过场,没有落到实处。在考核和激励机制上需要高校制定成文、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制度和文件,明确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做法和要求,合理分工,在学校内推荐“课程思政”育人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在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落实。

  三改进“课程思政”工作的措施

  (一)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各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展开各项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建立“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首先各教学单位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大纲,梳理承担的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力度和效果;其次各教研室加强集体备课制度,对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现统一规划和安排,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工作;最后各教学单位要加强教材制度建设,规范合理选用教材,鼓励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特色,总结在“课程思政”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成果,并编写成优秀“课程思政”专业教材,形成顶层设计,各单位协同运行,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立足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涵

  课程思政工作要全力服务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任务,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立足于当地民族文化背景,挖掘民族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内容,将其融入课程思想教育工作中,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引用当地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思想和人物事迹等进行案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多样性、趣味性,能更“接地气”启发和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高“课程思政”效果。其次学校可通过开展多样化主题的民族文化活动,使更多学生了解民族文化,鼓励各民族的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提高大学生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

  课程思政主体是各类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我国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占比在80%以上,因此教师队伍中专业教师数量占比大,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工作主阵地,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意识很重要,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首先,专业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在课程设计上适当增加一些与我国国情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价值观内容,提高学生价值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专业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经济形势,选择一些经济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课下的资料查阅和调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要辩证看待西方经济学,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

  其次,针对一些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误区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向专业教师发放宣传读本,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读本、“两学一做”理论,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习培训和讲座,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树立立德树人意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自觉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言传身教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建立和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和平台,如高校各单位定期召开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学习交流大会,可以邀请一些课程思政试点课程教师参加,分享经验心得。

  (四)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各环节评价和考核体系

  学校要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各环节评价和考核体系,履行好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过程,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类课程合力育人制度体系。首先,在领导机制上,高校领导要担当主体责任,重视“课程思政”建設,建立完善“课程思政”工作制度;其次,二级学院、教务处、各职能部门可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材开发、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方面将德育融入教育评价和教学评价过程,督促教师履行同向同行育人职责,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比较好的专业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体做法有:通过检查教案和课堂听课监督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紧密结合;各专业办积极组织关于“课程思政”工作现状、成效等内容的研讨会议,并对会议内容形成文字性材料,总结优秀教学经验,每学期教务处对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进行评比评优;高校科技处对于各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各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此类项目,从而调动各教学单位和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积极性。

第3篇: “课程思政”工作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一)课程思政是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

  从概念上看,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提法,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将思政教育元素植入除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各类课程,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之目的的课程观或教育模式。但从功能上看,并不是赋予各类课程新的功能,而是各类课程育人功能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何谓课程,课程的本质是什么?众说纷纭,有课程的学科本质观、课程的目标本质观、课程的经验本质观、课程的活动本质观、课程的计划本质观[1]。上述不同的课程本质观体现了对课程本质认识的一种混乱不统一的状态,在方法论上呈现出“盲人摸象”的特征,但从历史发展过程看,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是不断深化的,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变化就是课程的“价值中立”性立场逐渐失去市场,更多学者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本身并不只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目的,不只是一种实现人类知识再生产的手段,课程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也承担着塑造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功能。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课程育人功能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单独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个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到各类课程中去。西方国家虽然不像我国一样系统地开设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词,一般是使用“精神教育”“公民教育”“人格培养”“价值观教育”等词,但许多国家也会专门开设宣扬其价值观的课程,并作为本国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西方国家很注重渗透式教育,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涵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门类的课程,每门具体的课程都明确了价值教育的目标。如英国学校课程与评量局(SCAA)指出,在科学和科学工作中充满了讨论伦理价值问题的机会,研究环境、自然资源的利用、健康和安全等问题时,都会出现价值问题,年轻人需要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与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的合理平衡的滋养,才能为未来做好准备[3]168。

  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多次强调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但在实践中许多错误的认识使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只停留在应然状态,如许多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当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许多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能就是传授知识,价值引领与自己无关,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挤占了专业课的时间,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实践中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缺失。对专业课而言,没有正确的价值引领,专业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导致专业课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甚至背道而驰[4]。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践,就是使被长期忽视的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得以恢复,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当前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各类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回归了育人本质,实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改变了思政课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有力促进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需要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也需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能增强育人效果。“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用比较含蓄、隐蔽的方式,运用文化、制度、管理、隐性课程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6]169。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种方式,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特征,以往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不足,教育方法单一,而课程思政理念是契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一种有效形式,拓展了立德树人的维度和功能。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他各类课程中,这些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对于受教育对象而言是看不到的或是不易察觉的,教师通过合适的方法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使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达到传技与传道的有机融合,将立德树人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更多、时间更长,这种亲近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并达到良好育人效果。2024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7],并明确提出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具体进路。

  (三)课程思政是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育人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8]。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法要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三因”理念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深刻内涵,标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履行育人职责的科学方法,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从“大局”“大势”“大事”着眼、着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按照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遵循”[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就是要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与传达,坚定学生的理念信念,这就需要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经受着诸多错误思潮的冲击,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这种影响和冲击无论是在速度、范围还是在后果上都远超以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解读历史真谛的幌子,通过语言和学术包装,在网上散布错误言论,随意歪曲对领袖人物,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有功之臣的认识,并贯之以“新认识”“新解析”。为了增强青年学生对错误思潮的鉴别力,避免青年学生陷入思想误区,就要发挥各个教育主体的协同作用,需要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课程思政是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教学模式。教书育人规律是指教书与育人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书”和“育人”是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不能割裂的,“教书”是“育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育人”是“教书”的根本目的。深入挖掘和利用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和增强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教师传技与传道的统一,实现学生求知与修德的结合,是教书育人规律的内在要求。学生成长规律是指学生的生理、心理、人格等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广大青年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就需要立足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渠道把学生团结好、教育好、引导好。课程思政贴近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实际,教育主体要从“单”转向“全”,在教育内容上把价值观的塑造、知识体系的搭建和情感心理的培育很好结合起来,使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精心引导和栽培。

  (一)开设课程以偏概全

  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以此来达到对所有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但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有的高校思想重视不够,对课程思政作了简单化的理解和处理,踏入了以偏概全的误区。一是选择部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一般是选择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丰富的课程,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造几门出彩课程上,而对那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丰富的课程则进行了选择性放弃,容易开展也容易出成绩是被考虑的主要因素。二是以专家讲座代替课程思政,邀请知名学者通过讲座对学生进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知名学者的名人效应以及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对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同专家讲授内容缺乏内在逻辑关系且不成体系,显然以此作为课程思政的全部或主要形式是不够的。当然,无论是请专家讲座还是选择性开设相关课程,在探索初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探索初期,毕竟缺乏经验,但把认识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是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敷衍,这种以偏概全的处理方式势必会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二)思政元素简单植入

  课程思政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完美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侧重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求“真”的基础上侧重“善与美”,如何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水乳交融,确实是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从当前课程思政开展的实践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植入上呈现出碎片化、肤浅化、牵强化的特征,这种简单植入,一是造成了价值引领上的生硬和杂乱无章,做不到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转场自然”,使课程思政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二是有做表面文章之嫌,形式大于内容,肤浅而不深刻。如绘画课程简单地被理解为画革命圣地和英雄人物,音乐课程简单地被理解为唱“红歌”,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是“水过地皮湿”,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完整系统的价值引领,离课程思政的目标和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达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对思政内涵的理解过于狭隘,对课程思政学理依据的认识不够,未能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和规律。

  (三)各自为战

  课程思政不是独立的一门课程,也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既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也需要各类专业课程教师的通力协作。而在课程思政实际开展过程中,各自为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未形成育人合力。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从思想认识上看,许多高校过去一直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教学轻思政课教学,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课教师缺乏对思政课的认同,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缺乏知识的交流,也缺乏合作的“共同语言”和历史基础。为了开展课程思政,虽然有的院校加强了二者间的合作,但大多停留在通过座谈会或联席会议的形式开展浅层次的合作,未能形成协同效应。各专业课程之间,由于教授的内容差异性大,各专业课程教师思政素养和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都有待提高。从管理体制上看,未形成高势位、全局性的领导体制,或是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落实不到位或是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来加强协作,依然处于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状态,协同育人机制难以真正构建起来,协同效应未真正形成。

 

  (一)边界拓展:课程在哪里,课程思政就在哪里

  为了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在坚持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拓展课程思政的边界,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做到课程在哪里,课程思政就在哪里。2024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当前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来看,关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取得了诸多成效,实践类课程的专业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开展还有待加强。

  1.专业课程的实践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

  专业课程的实践既是围绕专业技能目标提升而进行的基本技能、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学生了解社会的大舞台,是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洗礼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并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大舞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实践的紧密结合,让课程思政根植于深厚的中国土壤,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能收到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可以使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专业课程实践不仅要做到有实践、有教学,还需要从始至终做到有价值引领,同时还需要发挥实践教学成果的价值引领作用和辐射功能,将实践教学成果通过宣讲、经验展示、情景剧、微电影等形式扩大教育范围,让更多的大学生从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2.课程思政要向创新创业教育延伸

  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包括创新知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也包含创业精神和创新人格的培育,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中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从这个角度讲,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教学功能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创新创业知识的课堂教学上,还要体现在创新创业的实践锻炼中,特别是把红色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时指出:“延安是革命圣地,你们奔赴延安,追寻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10]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注重价值引领,才能让学生明白创新创业是为了谁、为了什么,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始终不偏离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二)供给侧优化:总结课程思政规律,深耕细耘育人心

  克服课程思政的碎片化、肤浅化、牵强化问题,实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需要实现供给侧的转型升级,要探索总结课程思政规律,依规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课程思政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程,但是是以课程为依托的,所以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课程建设规律,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模式,这里的课程是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各类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或其他以非课程形式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大思政”而非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还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但课程思政规律又不是两个规律的简单叠加。

  探索课程思政规律,要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规律、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上,以思政元素如何有效融入各类课程为切入点揭示课程思政规律。在课程思政中,思政是确定的概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是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各类课程,非常宽泛,所以应该搞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各类课程融合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课程思政建设的原理是什么,哪些方法是符合课程思政的开展方法等等。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让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明确的学理依据,克服课程思政元素植入的碎片化、肤浅化、牵强化问题,在深耕细耘中真正实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三)协作拓展:构建课程思政协作大格局,提升育人效能

  解决各自为战的问题,通过构建课程思政协作大格局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能至关重要。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同一课程体系,虽然有些内容有重合,但每门思政课程在内容上有相对清晰的边界,在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上承担任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构成了一个协同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中的各类课程有着相对明确的边界,但各类课程并不属于同一个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时难免会有交叉渗透,特别是联系比较紧密的同一学院甚至是不同学院的专业课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会有重合,这就需要在思政元素挖掘及融入课程时,要避免重复,内容的重复就会造成重复施教的问题。重复施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知识的理解、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重复性引导,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重复更是必不可少。但过多的非必要的重复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甚至逆反心理,从而削弱教育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效率,这就使增强课程思政的协同性和系统性变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同一学院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在学院的范围内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来完成,不同学院的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则需要在学校相关部门如教务处的协调下来整体推进,既可以避免思政元素的碎片化植入,减少植入的随机性,也可以实现对不同课程所蕴涵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挖,在协同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思政元素来提升课程思政的协同性和系统性。

  课程思政协同性、系统性的增强,离不开各类课程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密切协作,如何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更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化一定是伴随着思政课程的深化而实现的,思政课教师可以为专业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指导,这种双向的交流还可以使思政课教师受益,思政课教师对专业知识了解的深入,可以实现思政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紧密结合,实现向渗入式思政课程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效果。此外,搞好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全校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相关职能部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提供及时有效的后勤服务,从而形成齐抓共管共建的课程思政协作大格局,提升育人效能。

第4篇: “课程思政”工作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课程思政实施以来,各高校在探索中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经验,在推进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要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加强课程思政的供给侧改革,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品质和育人效能。

 

  (一)课程思政是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

  从概念上看,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提法,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将思政教育元素植入除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各类课程,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之目的的课程观或教育模式。但从功能上看,并不是赋予各类课程新的功能,而是各类课程育人功能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何谓课程,课程的本质是什么?众说纷纭,有课程的学科本质观、课程的目标本质观、课程的经验本质观、课程的活动本质观、课程的计划本质观[1]。上述不同的课程本质观体现了对课程本质认识的一种混乱不统一的状态,在方法论上呈现出“盲人摸象”的特征,但从历史发展过程看,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是不断深化的,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变化就是课程的“价值中立”性立场逐渐失去市场,更多学者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本身并不只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目的,不只是一种实现人类知识再生产的手段,课程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也承担着塑造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功能。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课程育人功能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单独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个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到各类课程中去。西方国家虽然不像我国一样系统地开设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词,一般是使用“精神教育”“公民教育”“人格培养”“价值观教育”等词,但许多国家也会专门开设宣扬其价值观的课程,并作为本国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西方国家很注重渗透式教育,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涵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门类的课程,每门具体的课程都明确了价值教育的目标。如英国学校课程与评量局(SCAA)指出,在科学和科学工作中充满了讨论伦理价值问题的机会,研究环境、自然资源的利用、健康和安全等问题时,都会出现价值问题,年轻人需要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与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的合理平衡的滋养,才能为未来做好准备[3]168。

  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多次强调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但在实践中许多错误的认识使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只停留在应然状态,如许多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当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许多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能就是传授知识,价值引领与自己无关,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挤占了专业课的时间,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实践中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缺失。对专业课而言,没有正确的价值引领,专业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导致专业课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甚至背道而驰[4]。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践,就是使被长期忽视的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得以恢复,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当前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各类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回归了育人本质,实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改变了思政课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有力促进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需要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也需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能增强育人效果。“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用比较含蓄、隐蔽的方式,运用文化、制度、管理、隐性课程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6]169。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种方式,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特征,以往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不足,教育方法单一,而课程思政理念是契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一种有效形式,拓展了立德树人的维度和功能。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他各类课程中,这些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对于受教育对象而言是看不到的或是不易察觉的,教师通过合适的方法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使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达到传技与传道的有机融合,将立德树人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更多、时间更长,这种亲近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并达到良好育人效果。2024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7],并明确提出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具体进路。

  (三)课程思政是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的育人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8]。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法要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三因”理念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深刻内涵,标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履行育人职责的科学方法,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从“大局”“大势”“大事”着眼、着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按照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遵循”[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就是要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与传达,坚定学生的理念信念,这就需要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经受着诸多错误思潮的冲击,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这种影响和冲击无论是在速度、范围还是在后果上都远超以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解读历史真谛的幌子,通过语言和学术包装,在网上散布错误言论,随意歪曲对领袖人物,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有功之臣的认识,并贯之以“新认识”“新解析”。为了增强青年学生对错误思潮的鉴别力,避免青年学生陷入思想误区,就要发挥各个教育主体的协同作用,需要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课程思政是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教学模式。教书育人规律是指教书与育人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书”和“育人”是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不能割裂的,“教书”是“育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育人”是“教书”的根本目的。深入挖掘和利用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和增强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教师传技与传道的统一,实现学生求知与修德的结合,是教书育人规律的内在要求。学生成长规律是指学生的生理、心理、人格等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广大青年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就需要立足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渠道把学生团结好、教育好、引导好。课程思政贴近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实际,教育主体要从“单”转向“全”,在教育内容上把价值观的塑造、知识体系的搭建和情感心理的培育很好结合起来,使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精心引导和栽培。

  

  (一)开设课程以偏概全

  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以此来达到对所有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但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有的高校思想重视不够,对课程思政作了简单化的理解和处理,踏入了以偏概全的误区。一是选择部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一般是选择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丰富的课程,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造几门出彩课程上,而对那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丰富的课程则进行了选择性放弃,容易开展也容易出成绩是被考虑的主要因素。二是以专家讲座代替课程思政,邀请知名学者通过讲座对学生进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知名学者的名人效应以及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对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同专家讲授内容缺乏内在逻辑关系且不成体系,显然以此作为课程思政的全部或主要形式是不够的。当然,无论是请专家讲座还是选择性开设相关课程,在探索初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探索初期,毕竟缺乏经验,但把认识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就是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敷衍,这种以偏概全的处理方式势必会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二)思政元素简单植入

  课程思政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完美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侧重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求“真”的基础上侧重“善与美”,如何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水乳交融,确实是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从当前课程思政开展的实践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植入上呈现出碎片化、肤浅化、牵强化的特征,这种简单植入,一是造成了价值引领上的生硬和杂乱无章,做不到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转场自然”,使课程思政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二是有做表面文章之嫌,形式大于内容,肤浅而不深刻。如绘画课程简单地被理解为画革命圣地和英雄人物,音乐课程简单地被理解为唱“红歌”,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是“水过地皮湿”,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完整系统的价值引领,离课程思政的目标和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达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对思政内涵的理解过于狭隘,对课程思政学理依据的认识不够,未能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和规律。

  (三)各自为战

  课程思政不是独立的一门课程,也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既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也需要各类专业课程教师的通力协作。而在课程思政实际开展过程中,各自为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未形成育人合力。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从思想认识上看,许多高校过去一直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教学轻思政课教学,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课教师缺乏对思政课的认同,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缺乏知识的交流,也缺乏合作的“共同语言”和历史基础。为了开展课程思政,虽然有的院校加强了二者间的合作,但大多停留在通过座谈会或联席会议的形式开展浅层次的合作,未能形成协同效应。各专业课程之间,由于教授的内容差异性大,各专业课程教师思政素养和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都有待提高。从管理体制上看,未形成高势位、全局性的领导体制,或是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落实不到位或是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来加强协作,依然处于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状态,协同育人机制难以真正构建起来,协同效应未真正形成。

  

  (一)边界拓展:课程在哪里,课程思政就在哪里

  为了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在坚持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拓展课程思政的边界,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做到课程在哪里,课程思政就在哪里。2024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当前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来看,关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取得了诸多成效,实践类课程的专业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开展还有待加强。

  1.专业课程的实践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

  专业课程的实践既是围绕专业技能目标提升而进行的基本技能、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学生了解社会的大舞台,是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洗礼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并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大舞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实践的紧密结合,让课程思政根植于深厚的中国土壤,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能收到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可以使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专业课程实践不仅要做到有实践、有教学,还需要从始至终做到有价值引领,同时还需要发挥实践教学成果的价值引领作用和辐射功能,将实践教学成果通过宣讲、经验展示、情景剧、微电影等形式扩大教育范围,让更多的大学生从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2.课程思政要向创新创业教育延伸

  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包括创新知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也包含创业精神和创新人格的培育,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中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从这个角度讲,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教学功能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创新创业知识的课堂教学上,还要体现在创新创业的实践锻炼中,特别是把红色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时指出:“延安是革命圣地,你们奔赴延安,追寻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10]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注重价值引领,才能让学生明白创新创业是为了谁、为了什么,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始终不偏离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二)供给侧优化:总结课程思政规律,深耕细耘育人心

  克服课程思政的碎片化、肤浅化、牵强化问题,实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需要实现供给侧的转型升级,要探索总结课程思政规律,依规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课程思政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程,但是是以课程为依托的,所以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课程建设规律,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模式,这里的课程是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各类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或其他以非课程形式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大思政”而非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还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但课程思政规律又不是两个规律的简单叠加。

  探索课程思政规律,要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规律、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上,以思政元素如何有效融入各类课程为切入点揭示课程思政规律。在课程思政中,思政是确定的概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是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各类课程,非常宽泛,所以应该搞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各类课程融合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课程思政建设的原理是什么,哪些方法是符合课程思政的开展方法等等。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让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明确的学理依据,克服课程思政元素植入的碎片化、肤浅化、牵强化问题,在深耕细耘中真正实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三)协作拓展:构建课程思政协作大格局,提升育人效能

  解决各自为战的问题,通过构建课程思政协作大格局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能至关重要。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同一课程体系,虽然有些内容有重合,但每门思政课程在内容上有相对清晰的边界,在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上承担任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构成了一个协同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中的各类课程有着相对明确的边界,但各类课程并不属于同一个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时难免会有交叉渗透,特别是联系比较紧密的同一学院甚至是不同学院的专业课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会有重合,这就需要在思政元素挖掘及融入课程时,要避免重复,内容的重复就会造成重复施教的问题。重复施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知识的理解、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重复性引导,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重复更是必不可少。但过多的非必要的重复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甚至逆反心理,从而削弱教育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效率,这就使增强课程思政的协同性和系统性变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同一学院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在学院的范围内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来完成,不同学院的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则需要在学校相关部门如教务处的协调下来整体推进,既可以避免思政元素的碎片化植入,减少植入的随机性,也可以实现对不同课程所蕴涵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挖,在协同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思政元素来提升课程思政的协同性和系统性。

  课程思政协同性、系统性的增强,离不开各类课程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密切协作,如何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更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化一定是伴随着思政课程的深化而实现的,思政课教师可以为专业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指导,这种双向的交流还可以使思政课教师受益,思政课教师对专业知识了解的深入,可以实现思政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紧密结合,实现向渗入式思政课程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效果。此外,搞好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全校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相关职能部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提供及时有效的后勤服务,从而形成齐抓共管共建的课程思政协作大格局,提升育人效能。

第5篇: “课程思政”工作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大学的基础是立德树人,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综合能力这个核心点。高校各专业都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来展开和推进各项工作,重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深刻把握“课程思政”内涵和要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顺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

  目前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度低、协调性弱,不能有效发挥价值观引领作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则出现学生出勤率低,课堂积极性差,课上抬头率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低,存在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说明单方面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迫切需要其他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工作,这也符合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有利于落实和贯彻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

  2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和职业素养的内在需求

  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易受外界影响,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益集团的各种诱惑和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一些不良文化正侵蚀着校园师生思想,这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过去只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局面需要转变,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力军,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变化,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要求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综合素质也越来越被用人单位重视,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任务,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教育目标。因此,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课程思政”与各专业相结合是可行的,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3体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课程思政”需要所有教师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把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作为载体,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渠道,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等方面将党的理论政策、价值的塑造等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每一个专业和课程都承载了精神重塑和价值启蒙功能,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程给教学必须突破传授知识的局限性,将专业理论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各高校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塑造和专业知识的传授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二)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方面,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正确认识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歷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辩证看待问题,要将教育和育人结合起来,没有育人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只会教书而不育人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引领学生价值观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它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职责,因此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迫切需要每门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时间长和空间跨度大的特点决定了专业课程具有良好思想渗透效果的优势,而且专业课程传授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直接关系学生以后的就业,学生对专业课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高些,所以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能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接受,形式相对隐性化,效果可能比直接显性教育要好很多。

 

  (一)“课程思政”工作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工作,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合力育人的格局,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专业课程重要,觉得马克思理论已经过时了,建议由必修改成选修课程;有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上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些学生易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对识别和批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能力较弱,政治立场不坚定,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高校各专业推行“课程思政”工作刻不容缓。

  一些高校存在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学科内容为主,无法加入思想教育内容。课程思政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在教育教学过程没有形成统一战线,教师与辅导员之间沟通交流机会少,合力协同育人效应还未形成。专业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专业课程授课中要注重将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些專业课教师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但在实践中很难把握“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内在辩证关系,协同育人效应不显著。主要体现在:在内容上,他们不知道怎么将专业知识与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有效地融合,不知道怎么挖掘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方式上,他们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引发学生兴趣和共鸣,在哪个点切入使得专业课程思政效果更好,更能被学生接受。

  (二)“课程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一些教师和学生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习近平指出“高校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有应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应,任何专业学科都不例外”。有些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教学中没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可能性,部分专业课教师只熟悉自己专业,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识不深,对当前形势政策学习不够,课程思政工作无从下手。另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教材也很少,不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可能导致我国实际人才培养方案与我国国情脱节现象,不利于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2专业教师在短期内很难做到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

  思想政治课在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中是处于主要位置,但专业课程具有渗透性、灵活性等特征,因此要发挥专业课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优势,强调执行“课程思政”工作任务,这能有效巩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教学各个方位,形成合力育人局面。

  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系统全面,思政课教师是经过正规专业教育,而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设计等各项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做到在保证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保证思想教育内容不重复,内容系统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这对于专业课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率低

  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效率较低,专业课教学没有结合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没有挖掘身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用身边事身边人感染学生,让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和对待社会问题。这需要专业课教师来扭转这种局面,通过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处理好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教学内容要融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意趣,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4专业考核和评价缺乏“课程思政”内容

  很多高校对专业考核机制中缺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过程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课程思政”纳入专业课程教育既没有将其列入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也没有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的一个衡量指标,这会导致专业教师从思想和行动上不够重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走过场,没有落到实处。在考核和激励机制上需要高校制定成文、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制度和文件,明确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做法和要求,合理分工,在学校内推荐“课程思政”育人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在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落实。

 

  (一)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各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展开各项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建立“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首先各教学单位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大纲,梳理承担的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力度和效果;其次各教研室加强集体备课制度,对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现统一规划和安排,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工作;最后各教学单位要加强教材制度建设,规范合理选用教材,鼓励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特色,总结在“课程思政”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成果,并编写成优秀“课程思政”专业教材,形成顶层设计,各单位协同运行,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立足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涵

  课程思政工作要全力服务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任务,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立足于当地民族文化背景,挖掘民族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内容,将其融入课程思想教育工作中,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引用当地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思想和人物事迹等进行案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多样性、趣味性,能更“接地气”启发和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高“课程思政”效果。其次学校可通过开展多样化主题的民族文化活动,使更多学生了解民族文化,鼓励各民族的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提高大学生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

  课程思政主体是各类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我国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占比在80%以上,因此教师队伍中专业教师数量占比大,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工作主阵地,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意识很重要,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首先,专业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在课程设计上适当增加一些与我国国情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价值观内容,提高学生价值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专业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经济形势,选择一些经济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课下的资料查阅和调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要辩证看待西方经济学,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

  其次,针对一些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误区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向专业教师发放宣传读本,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读本、“两学一做”理论,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习培训和讲座,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树立立德树人意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自觉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言传身教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建立和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和平台,如高校各单位定期召开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学习交流大会,可以邀请一些课程思政试点课程教师参加,分享经验心得。

  (四)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各环节评价和考核体系

  学校要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各环节评价和考核体系,履行好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过程,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类课程合力育人制度体系。首先,在领导机制上,高校领导要担当主体责任,重视“课程思政”建設,建立完善“课程思政”工作制度;其次,二级学院、教务处、各职能部门可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材开发、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方面将德育融入教育评价和教学评价过程,督促教师履行同向同行育人职责,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比较好的专业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体做法有:通过检查教案和课堂听课监督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紧密结合;各专业办积极组织关于“课程思政”工作现状、成效等内容的研讨会议,并对会议内容形成文字性材料,总结优秀教学经验,每学期教务处对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进行评比评优;高校科技处对于各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各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此类项目,从而调动各教学单位和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积极性。

第6篇: “课程思政”工作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1.教师教学方面。教师是开展教育事业的力量之本,因而建立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师资队伍并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加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由于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而未能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很好地发挥自身对其他学科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因此高校急需加紧对高水平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就專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需要建立具有针对性与示范性作用的集体备课制度,以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指导。此外,鉴于当前高校中的其他专业课,如法学、经济学等的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价值判断、选择及塑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其他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督导。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并不断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课堂话语能力,使其善于将教材话语转化成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话语,从而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2.管理理念方面。首先,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而言,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有关于思想政治课的管理理念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作为高校领导,在落实与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宣传工作时,首先要不忘立足于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定位,坚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及思想引领作用,使其能够有机地融入其他各专业学科的课堂与教材当中。其次,从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角度而言,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便是加强高校对于关键教学环节,如课程教材选定、政治标准设定等的管理。

  3.改革措施方面。这一方面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载体的创新性改革,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双向融合及共建机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课程教师要在教学日常中加强本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有机融合的思考与训练,以确保能够在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及方法论来解决自身及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1.由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先行,多学科方法合力护航。首先,各高校党委在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工作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对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做出政治方向上的领导以及具体工作中的指导,以此来确保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该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其次,还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之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支撑作用。以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问题作为高校的重点科研工作对象,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及时的解决。同时,还应将所取得的科研工作成果融入学科的教学内容当中,从而有效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科研工作以及教学工作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最后,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领航,在高校思想政治及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同时其他各学科间形成合力为前者的育人功能保驾护航,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其他学科为载体发挥自身的作用,前者借助后者的专业理论,以后者作为解决自身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学科间的交融与对话。

  2.正确处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注重思政课学术地位的体现。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展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背景为立足点,不仅要对诸如“是什么”一类的问题给出科学的回答,还要对“服务于谁”这类的问题给以明确的回应。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定地拥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指导地位,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观点与方法始终贯穿于各个学科领域。要坚持并加强对特色问题,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法等的研究,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地将研究成果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去,为思政课增添学术氛围。在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面对来自学生的有关现实的问题与困惑,教师应当避免案例与方法的老化与死板,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引导其掌握进行独立思考的方法,不仅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进教材与课堂,还要使其走进学生的头脑。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各专业学科教学活动中所包含的育人功能。高校应当以自身实际情况为立足点,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二者,在尊重专业课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将其活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展开的具体载体,各专业课教师当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入作为学科的教学要求之一。高校层面应当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全面覆盖,具体的做法可以是:综合考虑学生专业学习的特征呈现——阶梯式成长,与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难度及复杂程度这两项因素,系统地进行德育教学路径设计并使其在教学大纲中固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又要注重授课形式的多样化,此外,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对其具体的学习需求、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要做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在了解加深的基础上使高校教学与育人两方面的工作进行得更为顺利、更具实效。

  3.改革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及体系,推动学术评价体系更趋于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在学者教学活动与科研工作的展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应改革完善从前的评价标准及体系,不应将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用于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衡量和评价当中。此外,高校也不应再固守从前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传统,要将评估的注意力转向于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状况作为评价教师“立德树人”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标准,将教师聘任考核的重要指标由从前的重视文章与项目数量等转向以注重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与实践在育人工作方面的统一,让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进入教材与课堂,更能进入学生的大脑,从而能够外化于行。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于育人实践之中,如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竞赛辅导等活动。教师在这些育人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应被纳为对其的评价考核指标,成为教师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对于从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教师而言,应严把对教师的选用聘任及培训关口,由此综合素养性强的课程中所带有的育人功能才能够得到更大、更好的发挥。4.构建新的合作机制,注重师资发展,推进协同育人。首先,要创设新型的教学实践平台。这一教学实践形式能够以三个“相结合”的优势特征成为德育工作两相融合的重要平台。所谓三个“相结合”,一是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二是指课内外相互结合;三则是指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此外,构建新的科研合作机制,打破以学院、学科等为主的传统模式,推动其向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型科研模式的转变。其次,应注重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大力推行“学习—交流—实践—反思”的教师培训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并固定成为大纲教学的要求,以進一步充实专业课教师的课堂话语体系,从而使其在学生专业能力的教授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及引领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最后,应积极打造育人共同体,推进不同学院、学科及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共同致力于高校的育人工作。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居于统领地位,在这一共同体中发挥着方向引导的作用,同时,要联合其他各学科与学校的团委、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形成合力,推动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体化。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