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籍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深刻的道理,也懂得一些好的知识和成语,包括那些好词好句、优美的图片,都让我们看的全身贯注,根本无法忘记。
小时候,我经常会读一些《儿童漫画》、《睡前故事》等一些十分幼稚的漫画。让我此刻感觉小时候看的书不利于此刻的学习,应当多读寓言故事之类有道理的书。
此刻,我会做到去哪里也能拿一本书。到休息的时候,我会把它拿出来看。我会经常看一些《西游记》、《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等一些国家经典书籍。我对此刻读的书十分满意吧,因为从此刻的书里,我能悟出许多原先不明白的道理,收集一些好词好句及成语。
我觉得读书就是在玩耍,读书时就是把自我全部投入到书中,让自我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老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侦探,仔细看有没有食物、猎物等能够吃的东西。
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让我们学会许多很深刻的道理,积累一些好的词句、成语,能够用在生活中及写作中。所以我喜欢读书的原因是,能够帮忙生活、学习。
我感觉书就是人类的教师,无论是婴儿、儿童,还是老年人,都有他们这些年龄应当看的书,书教会了我们认字,告诉我们许多不明白的事情,比如:“灯是谁发明的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等等……”。
我提议大家多读一些有知识的书籍,寻找好的成语,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必须能收集一车的成语。
1、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何兆武)
2、读书和旅行一样,都是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自己。
3、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4、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6、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7、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8、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9、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10、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11、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12、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13、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
14、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15、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16、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17、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8、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19、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我看书一向很慢,然而《扬绛文集》却看得很快,因为这部文集很好看,像吃豆腐一般,很轻松,很滑爽,“哧溜”一下就读完了。读完后想写点什么,留下点痕迹。
《扬绛文集》第三卷借来时封面已很破旧,硬封壳外的软封套棱角已磨得要脱落了,说明借阅此书的人很多,也说明此书很好看。好看在它真实地反映了杨绛一家三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生存状态,读后让我对这一对名人夫妇和他们的女儿肃然起敬。
首先是对钱钟书,这样一个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的人感到敬佩。我早就知道当他的《围城》被拍成电视剧后,他的名声一下子大噪,到了家喻户晓地步。很多人想看看他,却传出他的一句话:“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句透着机智和幽默的话让我更感到他的与众不同。
钱钟书的甘于平淡还有,生前不同意无锡老家为他建纪念馆。无锡市领导在他去世三年后建了“钱钟书纪念馆”,说他是“无形资产”,可资“实用”,为旅游创汇。杨绛用钱钟书深叹浮名为累的话:“我成了一块烂肉,苍蝇都可以在我身上撒蛆。”表现了她的义愤和对不尊重去世者意愿的愤慨。
钱钟书生前还说“我不进现代文学馆”。相比许多人以能进现代文学馆为荣,更有甚者削尖脑袋往里钻,人格的高下便显现出来。向清华大学捐赠的奖学金也不用钱钟书之名,而称之为“好读书”。从不接受国内外任何荣誉勋章、奖章、学位等等。杨绛说他是个“狷介谨厚的书生”,确实如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放下名利的人,一定是活得很自在,很超脱,也一定是阅尽人间无数。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钟书在工作中总很驯良地听从领导,同事间他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也很有用。”这正是明达的知识作分子在险恶的小人多多的政治环境中温良恭俭让的明哲保身的做法,这和淡泊名利是一脉相承的。
还有一件小事也表现他的品质。在《怀念陈衡哲》一文中记:陈衡哲老公外出应酬,让杨绛去她家作伴相陪,两人一起谈了许多话,闲谈中陈欲言又止,又忍不住要说,问杨能不能守秘密,杨说“能”。又说“连钟书也不告诉,行吗?”,杨斟酌了一番说“可以”。事后回家 ,杨绛对钱钟书说“陈衡哲今晚告诉我一件事,叫我连你也不告诉,我答应她了。”钱钟书听后,一句也没问。这让我很佩服钱钟书的自制力。像这种事,如果对一个女人来说特有诱惑力,心中痒痒的想知道,非要问出个所以然不可。他能一句都不问,这真是一种君子风度。
《我在启明上学》写的是杨绛八岁至十岁时一段学校生活。想不到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学校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美好。这是个教会学校,称教师叫“姆姆”。姆姆们对学生有爱心,比现在的老师都好。师生的关系是那么单纯、和谐、开明。那时的学校没有入队、入团一说,不像现在从小学起就在孩子中带有政治色彩,说起来是让孩子从小追求进步,实际上造成孩子间的不平等,分档次,造成一些调皮又敏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污染了童心和童真。那时的学校真让人羡慕,现在的都变味了,某些老师盯着学生的家长,给好处的可利用的学生受优待,不给的受排挤:沾污了斯文,沾污了开明。因小利而败坏了职业道德,给教育留下了沉重的阴影。
杨绛小时候是个聪明、活泼、调皮、乖巧、有个性的学生。她会从十层台阶往下跳,竟然没有跌交;她能跳一种我们现在叫“海狸蹦”的绳,把绳子缩短,身体弓着,跳起时绳子绕身体两周。她能连蹦十一下,我小时也跳过,但跳不到这么好,我知道这是一种技巧,要动作敏捷又协调的人才能做到。
一次星期天“跑路”,到一私家花园去玩,有个孩子走入池塘,陷进泥里,姆姆说她“没志气”,让她去,不管。小杨绛公然不同意姆姆这种不管不问的做法,主动带那群孩子去帮这个小女孩。把她拉上来,指挥把装满烂泥的鞋子洗干净,还弄来干袜子让她穿上。她的这次举动在这群孩子中产生了威信,被拥戴为大王。让她很陶醉。看得出杨绛有个快乐的童年,她内心充满了阳光。有个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
他们的女儿圆圆(钱瑗{音怨})遗传了父母的天资,是个读书的料子。因身体不好,在高中以前基本上是在家学习由杨绛教的,但考入贝满高中后仍是学习尖子,门门课优秀。并能融入集体,是个特例。可惜“生不逢时”。用“生不逢时”当局会不满意的,杨绛说:“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钱钟书认为是‘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她对工作又特别的认真负责,起早贪黑在家备课,编写教材,做了教授还批改学生作业到深更半夜,不懂得珍爱自己的身体,最后是生命早殒,不到六十岁,她本可做得更多,更出色,更有价值,可惜了!
《我们仨》是一部展示他们家庭生活和情趣的写真。共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写了老时的心境和梦魇,预示着老年夫妇的落单的凄惶和悲伤。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是用梦幻的形式写了钱钟书得病住院和钱瑗得不治之症去世的情景,用古驿道、客栈、水道、船这些物象让人有种在阴曹地府边缘游荡之感,浮着丝丝的凉气,读着感觉一阵阵的发冷。形式的独特表现情感的沉痛,让人看了压抑、沉重,也如在梦幻中的阴郁、不确定。写到圆圆的病倒,杨绛是用一种平静的语言叙述,这更加给人以痛惜和叹惋。正如文中说“心上又绽了几个血泡”。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天不借以年寿?痛哉!哀哉!更为凄惨的是白发人看黑发人先走。两年内父女先后去世,留给存者的是“好生过”。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叙了一家三口与世无求,与人无争,仨人相守的生活操守。文章是从钱杨两人结婚后到英国牛津求学开始写起,写了他们的读书生活与交往。看到了这一家人的朴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他们的和谐进取的人生格调。
杨绛是幸福的,她有个好丈夫,还有个好女儿。正如她所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看到这里我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想去陪陪杨绛阿姨,让她不孤独,不落单。我想她周围的人一定在尽这个责任的。
1、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何兆武)
2、读书和旅行一样,都是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自己。
3、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4、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6、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7、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8、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9、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10、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11、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12、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13、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
14、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15、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16、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17、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8、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19、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对于读书,这个字眼,我们再熟悉可是了,我们不禁要问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能够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礼貌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以往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明白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多读书,能够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能够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能够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能够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能够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能够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能够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能够发现自我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我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能够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能够勇敢地应对困难。让你用自我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我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境便得欢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能够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欢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我放松心境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当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书,是人类文化遗传的瑰宝,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比必不可缺的精神粮食。书,是一把金钥匙,呼唤我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书,是一叶扁舟,承载着我再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遨游,让我领略知识的乐趣;书,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是它给我带来智慧和力量,在我苦恼徘徊的时候给我点亮前行的航标……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畅游在书的海洋中,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吧!
《论语》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该书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现在较为流行的看法是由孔子的弟子曾参的学生编写的,大概成书于春秋与战国之交。《论语》的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一些对话集。我们年轻人读书,应该做到“读一部书,该要进一步了解此书的作者从事学问,不能只看重材料,若只看重材料,便可不要一部一部书地读。每一部书应作一全体看,不专是零碎材料的拼凑,不专为得些零碎知识而读书。我们必须了解每一书的作者,才懂得这一书中所蕴涵的一种活的精神。”①“文史之学背后,则每有一种艺术存在,或说精神存在,所以我们读文史方面每一书,必定要读到此书背后之人。”②因此,我认为,读《论语》应该先了解一下孔子本人和《论语译注》一书的作者杨伯峻。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xx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杨伯峻(1909~1990)语言学家。原名杨德崇,湖南省长沙市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译注方面。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研究方面,他著有《中国文法语文通解》、《文言语法》、《文言文法》、《文言虚词》(、《古汉语虚词》、《春秋左传词典》等。在古籍的整理、注释和译注方面,著有《列子集解》、《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等。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提到一个人, 杨伯峻的叔父杨树达,杨树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经文学家,著有《论语疏证》等书,其人对杨伯峻影响极大。《论语译注》一书影响非常大,曾被香港、中国台湾翻印,日本的两所大学用做教材。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结论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的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因此,我认为杨伯峻版《论语译注》应该是了解孔子思想和《论语》精髓的一本教为权威的书。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论语》一书,《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了孔子的若干学生的言语行事。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我们可以得知,“论语”即为论纂语言的意思。今天我们讲的《论语》一书,共有20篇,495条语录,因此也称为“论五百”。《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言的;讲‘仁’却109次。由此看来,孔子批判的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①但孔子的思想体系还是 “礼”、和“仁”的统一。“仁”是内在的道德体系的最高范畴,“礼”是“仁”的外在标准。下面具体来谈一下“仁”,孔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这句话点明了孔子的中心思想,忠即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恕即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仁的实践包含了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仁’的含义并不仅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还有另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方面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②。另一方面,“仁”在我们具体的生活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孔子说的“仁”就是爱人。但在这里应该要指出的是,孔子说的“仁爱”并不等于墨家的“兼爱”和西方的“博爱”。“爱人”的人在当时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指士以上的人物,并不包括下层的人民大众。爱在当时也是有等级的,有差别的。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
下面谈谈我读《论语》的一些感想,余读《论语》是从20xx年开始的,当时经中国台湾中文大学一教授指导,研读此书。最初的形式主要是背诵全书,至于进一步理解则是在以后日常生活中去逐步体会。但是由于大多数语句不能及时理解。因此,于20xx年购买杨伯峻版《论语译注》进行细读。另同时购买其他几个不同的版本作为比较参考书。几年的时间下来,《论语》一本并未完全读完。这本书总是看看停停、停停看看,当然更多时候还是在于将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作指导。余读《论语》,感觉《论语》是一本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读的书,古代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可见,《论语》是一本具有人生大智慧和治国的书。读《论语》并非只是简简单单的看一遍,而是需要仔细的去体会其中的真谛,如现在市面上卖得很hot的于丹的《论语心得》,其实就是将《论语》的大智慧生活化,具体就是指导一个人如何为人处事。如此赞扬《论语》,并不是说《论语》中所说的都是好的,其中也有时代落伍的一面。如:《论语·乡党》一篇中,就主要是涉及古代一些礼仪方面的事,在今天看来,则显得比较落伍。再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这句话被看作是孔子的一种愚民政策,在今天是一种历史的退步。总之,《论语》对于年轻人做到格物、致知、修身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我谈谈《论语》对我日常生活的影响。学了几年《论语》,吾尤爱三条:(1)、“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这三条我认为对本人的人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时常拿来反省自己。第一条让我紧记作为一个追求知识的学子不应集中于吃、穿这种粗俗的东西上,而应该一心一意地志于追求真理、追求知识。即使平常吃、穿得很一般,但我可以乐在其中。做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7·16),“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11)。后一条让我在看到贤者时,学习其长处,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更新自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看到不贤者时,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类毛病,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摒弃自己的陋习。第三条对于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因为大家在中学时都曾经学过。但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学了将近十年,有谁真正的去体会过着一句子,并在此后中应用过。我曾经说过《论语》是一部具有人生大智慧的书,如果每个人一生都能坚持做到“论五百”,必可以成为一代圣人、一个完人。退一步讲,即使我们一生之中只坚持做到几条精辟的“论五百”,我相信这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巨大的改变。第三条与前面的第二条在某些意义上有相似的地方,这说明孔子本人也很注意这一点,孔子并非圣人也,其人也是在不断地向贤人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如此。同时,这一条也教导我们这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应存在孰人优秀孰人不优秀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三、我谈谈《论语》与国际关系,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儒家与国际关系。《论语》是儒家的集大成的作品,其中也蕴涵了不少人性善的思想,儒家提出要以“王道”来治国。“王道”即圣王之道,即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王道的力量来自于道德教化,相信“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中国的法家则认为圣人治国是不是要使人人都自觉行善,而着眼于使大众不能作恶。儒家认为要靠礼乐和道德,而不是靠法律和刑法来治理百姓。而法家在这方面正好与儒家相反。可以看出,儒家代表的是理想主义,法家代表的是现实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一向指责法家卑鄙、粗野,而法家则总是指责儒家书生气、不切实际。①理想主义并非不好,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治国其实还是靠道德与刑法。可以说,道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刑法只是防止社会不退步的力量。因此,理想主义在治国方面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在当今世界,中国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概念,这无疑反应了理想主义的色彩。虽然,表明上看“和谐世界”是很难以实现的,但从长远看,若整个世界都向这个方向前进,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后人从整个世界的历史体系再来看这个问题时,定能发现当时的人在处理问题时具有了何等的智慧。当下的国际关系就相当与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处于一种无政府的状态了,理想主义在当时虽不起什么大作用,但仍然是不可少的。
最后,我想说年轻人学习《论语》不应局限于何地、何时、何书。对于《论语》的学习应该是一生的,不应该局限于任何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马上”随地都可以学习《论语》、思考《论语》。同时,也不应局限于任何时间,随时想起,随时都可以思考《论语》,学习《论语》。另外,学习《论语》也不能局限于任何版本,因为任何对《论语》的释注、解说都只是一种解释,其译文通常只能表达一种含义,而《论语》本书可能还有其他层次的含义。原文是提示性质的,译文则做不到这一点。每个译者都认为其他译书不够满意。无论一个译本如何力求完善,它总是不及原书。因此,我认为,应该多看不同译本的《论语》,待自己熟悉之后,再认真思考《论语》原文,得出自己的理解。
我读了《给教师的提议》一书,书中每一条提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方面扼要谈谈三点读书感悟。
何为教师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育素养: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我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教育素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塑造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教师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供给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可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明白,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所以,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在体验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法,例如,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那样,我们若能把带有游戏性质的作业、科技知识、百科知识、趣味故事、趣味实验等列入教师备课的资料,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善于思考才能有创新,读《给教师的提议》一书,我们能够看到苏霍姆林大师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郑重地审视着学校教育的每一细节,我觉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提议》第五条提出“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第一套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坚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源来源。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来看,第二套大纲是保证第一套大纲顺利完成的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
读过这本书,我暗下决心,必须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师。经过读书,提升教育素养;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满睿智。因为仅有智慧含量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种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才能真正涤荡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素养。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