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实用范文 > 演讲稿

在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范文三篇

最新文章

说话就是说话声明会话或指演讲和流行作品的体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在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篇1

  为贯彻落实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就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一简要安排部署。

 >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公布“最多跑一次”办事清单。为深化“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进一步规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事项便民化改革,根据省政府办印发的《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指导目录》,市审改办组织市直有关部门编制了《临川市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目录》,分两批次公布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292项(其中,行政权力事项61项,公共服务事项89项,便民服务事项132项)。

  (二)“减证便民”行动初显成效。各部门对在实施行政审批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要求申请人出具的各类证明材料进行了全面清理,反复修订,严格审核,并与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取消的证明事项目录》比对,筛选出我市第一批取消证明事项70项,取消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奇葩证明”,消除“×××等材料”、“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等模糊性表述和兜底条款,做到“人人看得懂、个个会办事”。

  (三)行政许可标准化全面完成。编制了《临川市政府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市审改办会同市质监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对全室287项行政许可事项设置依据、时限、要件、流程图、申请对象、申报条件等数据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进行了集中审核,并打印装订成册。加载在甘肃政务服务网上运行,方便群众和企业在线办理。

  (四)公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目录。进一步规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根据省审改办编制印发的《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指导目录》,4月12日发布临川市群众和企业到市政府办事事项保留622项(含驻市单位150项政务服务事项),涉及市政府部门和单位43个(含4个驻市单位),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599项,所占比例90.22%,43个单位全部将办事指南加载至国务院相关部委、省政府政务服务网上运行。

  (五)整合重组综合审批区域窗口。将市政务服务大厅36个部门办事窗口,整合为投资项目、商事登记(证照办理)、社会事务、公安服务、税务服务、卫生健康、医保社保、无差别受理9个综合性服务区;对办件量少、办事关联度低的气象局等5个部门的11项审批事项设立了“非常驻部门事项综合窗口”;对受场地、特殊条件限制的部分事项,在不动产登记大厅、公积金中心、车管所、公安局出入境便民大厅设立了4个分服务厅进行办理。采取“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有效解决部门各自受理效率低、要求标准不统一、群众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跑路等问题,努力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

  (六)政务服务事项向镇、村(社区)延伸。按照“服务重心下移,增强服务时效”的工作要求,全市11县(市、区)58个镇、街道统一设置“一站式”便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服务事项59项。在车管所、出入境、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公积金中心设置四个分服务厅,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8项。同时,在市区123个社区居委会全部设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办理事项19项,全市1129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办理事项11项。截止目前,全市各镇、街道网上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8401件。

  (七)进一步加大政务服务事项的进驻。目前,我市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大厅236项(市直部门行政许可177项、垂管单位行政许可6项、内部管理2项、服务事项51项),进驻17镇便民服务中心23项、进驻4分服务厅22项,在此基础上,参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目录》(622项),正在进一步梳理进驻,力争年底前622项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在各政务服务中心进驻率达到70%以上。

  (八)立足“四减一建”,提升办事效率。对民政、人社、公安等12个部门单位的46项民生领域和办件量较大的“最多跑一次”事项集中开展办事事项流程优化工作。通过减层级、减要件、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的方式,取消重复证明、循环证明、奇葩证明等不合理证明材料,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做到了“一次申请、一张表格、一套材料、一次办结”。流程优化调整后,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层级比改革前压缩了60.5%,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办事繁等问题,实现政府“瘦身”和群众“减负”。

 >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市“接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和省、市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接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接放管服”改革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主要领导盯得不紧,分管领导抓得不实,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如何审批、如何监管重要环节研究不深、措施不力,心中无数、手上无招。

  二是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堵点”问题仍然存在。根据每月的办件情况统计,有的部门“五减一优”落实了不到位,群众和企业办事还存在先在原单位办事,后到政务大厅窗口受理,群众“两头跑负担不减反增”。有的单位对政务大厅窗口放权、授权不充分,“人进去了,业务没进去”,在政务大厅设置的窗口成为摆设,窗口人员根本办不成事,“二次办理”现象依然存在,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办结,“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还有差距。

  三是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进展缓慢。从去年开始,要求各窗口单位加大在线办理力度,但从目前运行情况看进展比较缓慢,这里面虽然有政务信息系统互不兼容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相关单位和窗口工作人员重视不够,虽然近期市政府督查室会同相关部门在管理制度建立、窗口整合设置和事项网上办理等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了集中督查,下发了整改通知单,但截至目前,还有部门无动于衷,在上周省政府“接放管服”明察暗访督查组反馈情况来看问题很多。

  四是优化服务不到位。有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没有设身处地为企业和群众着想,没有带着责任和感情去服务,工作作风不实,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今是“门好进、脸难看、但事情还是难办”。

>  三、下一步打算

  按照党XX国务院“放管服”“一网一门一次”和省委省政府“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三集中、三到位”等相关精神,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是全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各窗口单位要对政务大厅窗口充分授权,使政务大厅各窗口能独立完成行政审批工作。近期,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督促具有审批权的各窗口单位对“三集中三到位”情况“回头看”,按照“五减一优”要求,对进驻大厅的政务服务事项从流程优化再造等方面认真进行自查,进一步明确受理标准和审查标准,对涉及多部门办理的事项整合优化申请材料和表单,坚决消除模糊语言、兜底条款,确保每个项目的受理材料规范精准。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集中督查,对进驻窗口要授权不到位到位,对行政许可事项至今仍“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单位进行通报,切实提高政务大厅事项可办率。

  二是对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梳理完善。参照省政府《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目录》,按照“应进必进”的要求,市服务中心要对622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进行详细分析研判,加快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的标准模式,调整完善窗口设置,加强督促落实了,确保到年底70%的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大厅,进一步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三是加强对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的督促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基层分服务厅的业务指导,督促还没有落实了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地点的力争在年底前落实了办事地点,优化窗口设置,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福祉,惠及党下、利在长远。我们要以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发有为、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今天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会议精神,共同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篇2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市投资促进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和水城县政府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尤其是市投资促进局的发言很好,问题找得准、工作抓得实,对如何解决问题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来后,各县市区、六盘水高新区和市县两级部门要按照中央、省的要求,扎实抓好今天会议精神落实,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取得新成绩、优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奠定良好基础、营造良好环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将其作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和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李克强总理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尤为重要和紧迫。”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务服务更加便捷、规范、高效。

  一是政府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我们在接好、管好中央和省下放审批事项的同时,持之以恒减权、放权、赋权,政府管理“重审批、轻服务”“重事前、轻事后”的局面得到明显改观。制定《六盘水市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工作制度》,及时对部门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目前市级34家部门权责事项共3562项,其中行政许可190项,基本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常态化。依托“一云一网一平台”,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20_年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我市排全省第二位,其中水城县在全省县区排名中位列第一。

  二是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我们深入贯彻“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部署,市县两级大厅全部设置通办窗口,全省通办的671个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全覆盖,并在全省率先推进“全省通办”向乡镇延伸。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今年市级“一窗”受理事项占进驻事项的88.5%,提前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要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全覆盖,20_年市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考核综合得分排全省第一、连续六年保持全省首位。

  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们全面落实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等政策措施,扎实开展产业大招商、政府系统深化落实年、效能提升年等行动,办理事项审批时间大幅压缩,特别是企业开办时间已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申请要件齐全最快可1小时办结。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从20_年的443项减至42项,20_年以来为企业减税61.45亿元、降费3126万元,企业生产性成本进一步降低。在20_年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我市综合排名第二位,其中盘州市在全省县区排名中位列第一。

  四是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我们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催生发展动力,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增长。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1.65万户、注册资本4261.57亿元,较去年同比分别增长10.24%和19.23%,为稳住就业和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主体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网上办、邮寄办、预约办”、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等措施,出台支持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单位等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千方百计助企纾困,为促进经济迅速企稳回升创造了条件。

  虽然全市“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中央和省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企业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谌贻琴省长对全省“放管服”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放”的效率不高、程序繁杂,有的“审批加码”,在全国统一的材料标准上随意增加证明材料;有的“承诺打折”,一些审批事项承诺了时限,但实际无法完成;有的“各自为政”,一些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未实行并联审批,企业和群众来回跑、多头跑。二是“管”的精准度不高,有的多头监管,一些领域交叉检查、重复检查,企业不堪其扰;有的放而脱管,跨层级、跨部门联合抽查没跟上,出现监管“真空”。三是“服”的效能有待提升,“信息孤岛”“信息烟囱”仍然存在,数据联通不到位;全省通办事项占比还比较低,通办覆盖不到位;一些审批事项标准化程度低,一次办成不到位,等等。从日常掌握和督查的情况看,这些问题在我市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 

  李克强总理强调,“综合多年来的经验,要想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必须并重实施好宏观政策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二者互补互促、相得益彰,既助企纾困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财税、金融、社保等惠企利民政策,力度非常大、含金量非常高。推动这些政策全面落地见效,必须通过“放管服”改革的办法,创新实施方式,最大限度消除堵点、缩短时滞,不断提高政策落地的实效性和精准性,让群众和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向纵深推进。    

  第一,“放”的力度要更大,进一步放出活力和动力。近年来,市级累计承接中央和省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173项、取消112项、下放75项,虽然目前市级政府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基本都是国家法律、法规设定的,但仍然存在限制多、门槛高、审批繁等突出问题,影响了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谌贻琴省长关于“确保我省始终是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审批办理时间成为全国最短的省份之一”的要求,对全市现有的审批、各种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并形成清单,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重复审批要再清理。在一些领域,针对一个事项还存在多个审批甚至是重复审批,导致部门责任不清、落实不力,出现谁都能审批、谁都不负责任的情况。要在今年7月、10月开展清理的基础上,对多部门重复审批、变相审批和不必要审批等进行再排查、再清理,能整合的整合,该取消的取消,坚决取消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事项和“红头文件”,坚决杜绝以目录管理、登记注册、年检年报、指定认证等形式变相实施审批和许可。要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审批监管责任,绝不能“一批了之”、只要权力不负责任。今年9月,国务院决定取消29项、下放4项行政许可事项,其中涉及市级及以下的分别有5项和1项。省里也将围绕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开展投资审批合法性审查,年内还要再取消下放一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跟进落实,加强与上级部门的业务对接,积极争取更大力度的业务指导,确保接得住、管得好。二是审批时限要再压缩。要通过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推动各部门串联审批变为多部门并联审批、条块分割变为整体联动,再压缩企业登记等一批重点事项的审批时间,让审批服务更加精简快速、便捷高效。要深化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力争明年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通过打造电子税务局、实施“财税一体化”改革,优化税务注销服务,明年将一般纳税人注销压缩至8个工作日以内、小规模及其他纳税人注销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市已基本完成今年压缩项目审批时限的要求,但根据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9月份通报,我市已接入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部门数量占比、审批数据正确率等指标较低,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市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要抓紧接入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动部门之间加快互联互通,确保在限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项目审批。三是涉企证照要再精简。明年上半年,国家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谌贻琴省长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这项工作,不一定要等全国的方案,对不涉及法律、行政法规修订就能够改革的事项,可以在高新区、经开区和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先行探索、积累经验”。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是克服“准入不准营”,使企业更加便捷设立、更快投入运营的重要举措。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向上对接、超前谋划部署,六盘水高新区和各经济开发区要用足用好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重大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加快推行“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力争尽快实现“全覆盖”。四是审批方式要再优化。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由于一些工作人员很难在技术细节上把关,可能把审批时间拖得很长。对于此类情况,要广泛推行承诺制,强化企业诚信意识,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或个人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严惩戒。要切实破除信贷、上市、招投标方面的隐形障碍,严格落实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业规范、资质标准等领域有关政策和相关规定,全面落实“非禁即入”,让各类市场主体、社会资本公平参与,依法平等进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第二,“管”的效果要更好,进一步管出公平和秩序。减政不可减责,放权不是放任。只有监管公平公正,公正管理、规范管理,才能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要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推进,把主要精力用在事中事后监管上,着力构建“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监管体系,实现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的转变。一要突出重点从严监管。对疫苗、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要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措施,把好每一道关口,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强化震慑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6月,省里下发了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计划任务清单,梳理出448个监管事项,明确了监管对象、监管措施、处置方式、监管主体等内容。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日常调度,各监管牵头部门要严格按照清单履行监管职责,规范监管行为,确保监管到位。二要大力推进综合监管。继续推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方式,加大监管覆盖面和精准度,形成常态化的公平公正监管机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样事,切实解决监管真空、多头监管等困扰市场主体的问题,提升监管效能。三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随着平台经济、电商微商、线上教育等新生事物、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一大批新型市场主体不断兴起,市场模式的创新远远快于政府监管体系的改革,传统监管办法很难适应发展需要。要在坚守质量和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建立完善具有弹性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严禁简单封杀或者放任自流,对看得准有发展前景的要引导健康规范发展,对一时看不准的要预留一定的观察期,出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和处置。四要强化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企业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要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信用中国(贵州)”“企业信用信息公示(贵州)”等系统,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将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以及司法判决、违法失信、抽查抽检等信息关联整合,打造以网管网、线上线下一体的监管体系。 

  第三,“服”的质量要更高,进一步服出效率和便利。李克强总理指出,“各级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推进政务公开,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审批和监管也要体现服务理念。”虽然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考核连续六年排全省第一,但其他市(州)得分与我们差距并不大,咬得很紧,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反超。攻城拔寨难,持盈保泰更难。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贵,为贵人服务”的理念,学习借鉴大连等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面的先进服务管理经验,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创新服务方式,真正服出便利、服出实惠,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要着力提升“线上”服务能力。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是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的重要途径,不仅能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也可以大幅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要依托全省“一云一网一平台”,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政务服务。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事项外,原则上都要做到网上全程可办。要扎实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一次办成”等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积极探索“政务服务+银行”“政务服务+广电”等模式,为乡村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政务服务,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难点问题。去年11月开通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来,共受理超过14万件群众咨询和投诉等问题,但有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办件质量不高、按期办结率低。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群众热线事项办理,年底前完成12345热线平台建设和热线整合任务,建成热线系统平台和话务中心,建立健全受理、转办、回访等闭环运行流程,形成一一对应的责任体系,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线下”服务水平。按照省的要求,今年我市共梳理制定101个“集成套餐”,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发现还存在套餐项目不精准、提交材料过多等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抓紧细化优化“集成套餐”,减少办事环节和所需证明材料,提供高效的一网式集成套餐服务。要充分发挥政务大厅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快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目前,全市乡镇政务服务场所已基本建成,但服务不集中、事项不标准,企业和群众办事还存在“多头跑”的问题。各县市区要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完善设施、配齐人员、强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乡镇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防止成为“样子货”“空架子”。要加快梳理公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加服务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切实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民生保障服务。在推进政务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兼顾好老年人、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采取必要的线下补充手段,有针对性地提供人工指导和服务。

  李克强总理强调,“‘放管服’改革是在开放环境中推进的。营商环境竞争力就是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们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真心实意为企业发展解决难题,营商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刚才市投资促进局汇报的情况看,形势并不乐观,一些工作还有待提升,痛点堵点问题仍然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把内优环境和外引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对标国际国内最优标准,深入查找差距、加快补齐短板,更大力度和更高水平吸引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企业是“用脚投票”,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产业就转移到那个地方。我们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大潮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一要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根据《20_年贵州省市(州)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市投资促进局分类梳理出64个问题,目前还有不少问题未整改完成。今年8月,市纪委市监委、市投资促进局联合开展全市营商环境大检查,在政务服务效能、工作作风、要素保障等七个方面,查出超承诺时限办理、办事低效、服务不优等方面的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把问题整改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促提升,坚决按时高质量整改到位,以问题的整改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二要紧盯短板指标抓提升。今年10月,市投资促进局邀请第三方机构在我市开展营商环境调研,在抽样环节、填写问卷、佐证材料等方面发现不少突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市政府办公室已下发通知,各地各部门要逐一对照、举一反三,建立工作台账,抓紧整改销号。本年度全省第三方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已经启动,即将开展的现场核验和企业访谈两个环节直接影响评估结果,非常关键、非常重要,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扎实做好档案材料、印证资料准备,认真组织企业参与访谈,确保今年营商环境评估排名实现保位、力争进位。下来后,请何枢副市长抓紧调度,对存在的问题抓紧研究解决。营商环境事关六盘水形象、事关长远发展,谁拖了全市的后腿,最后必须得有一个说法。三要围绕惠企政策抓落实。要深入实施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社保费减免、降低电价等政策措施,继续用好“民营企业直通车”、营商环境热线、政府服务热线等,着力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政府拖欠工程项目账款是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目前全市20_年无分歧账款还有部分未清欠。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想方设法解决好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确保11月15日前无分歧欠款全部清零,同时防止发生新的拖欠。 

 > 三、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刀刃向内的革命,面对新的困难挑战,我们仍然要靠改革破难题、促发展,靠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应,取得更多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改革效果。

在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篇3

 >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放管服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_年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将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六稳的重要举措,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竞争力、释放国内市场巨大潜力,顶住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等行政法规,改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市政府办公厅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20_年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创新政务服务方式,简化网上办事操作流程,全力推动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尽快实现一号申请、一网受理、一窗综办、一次办成。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  二、明晰改革任务,在抓重点抓难点抓薄弱环节上下功夫

  (一)加大力度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1.强化顶层设计。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根据我区试点推进情况,建立1+N工作体系,即1个总体意见、N个具体方案或细则,健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强考核力度。根据工程建设领域改革要求制定考核办法,全面提升改革任务落实率、审批服务时效率和公开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改革创新度。

  2.改革内容要全覆盖。一要流程全覆盖。区经济信息委和区城市管理局要履行好行业主管责任,指导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明确服务条件、环节、时限和标准,实现市政公用服务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二要项目全覆盖。除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外,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都要纳入改革范畴,房屋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必须纳入改革监管,并严格按照项目分类管理要求,分门别类明确审批服务流程和时限。三要事项全覆盖。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已在工程建设审批管理平台牵头完成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这四个阶段的事项关联和流程定制,总体推进较好,值得肯定,要继续履行好牵头单位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各涉及部门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3.加快申报材料整合。区住房城乡建委和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要分阶段编制办事指南、申请表单、材料目录,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让市场主体看单点菜、照单抓药、一次办结。编制指南时要避免机械叠加,前期已提交或平台获取的互认材料,不得要求申请人再提供,实现一次录入、全程使用。

  4.加强审批平台的应用管理。一是规范使用工程建设审批平台。针对办件时间过短、办件数量少、项目代码缺失以及项目审批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所有涉及部门要认真自查自纠,部门领导要以上率下、形成示范,带头在平台上审批,杜绝线上线下两张皮,确保平台审批数据、业务办理量与实际相符。二是要利用好多规合一平台生成项目。按照市上要求,今后没有通过多规合一平台策划生成的项目不能进入下阶段审批流程,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要积极寻求市上支持,涉及多规合一的20个部门要全力配合支持,确保平台策划生成项目的真实性。

  (二)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1.抓实抓好证照分离改革。一是加快改革步伐。区市场监管局要根据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指导相关部门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形成1+N工作体系,全面推广实施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逐项制定完善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监管办法,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互联网+监管,要综合运用规划、执法、信用、行业自律等机制加强监管,实现审批监管规范统一、有效衔接。

  2.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一是整合办理环节。要按照并联办理的要求,将企业开办涉及的设立登记及发放营业执照、公章刻制备案、信息确认和税种核定、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等环节,整合为办理营业执照、申领发票、银行开户3个环节,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建立企业开办一站服务、一天办结、一链管理快车道。二是配强综合窗口力量。区行管办要牵头围绕整合后的3个环节设立综合窗口,加强服务保障;区市场监管局要配合区行管办制定方案,落实专职人员;区公安局要协调公章刻制企业入驻和本单位人员派驻;区税务局要派驻办事人员;人行黔江中心支行要牵头研究银行入驻的可行性和简化开户程序,提出具体措施。这项工作要抓紧完成,区政府办要抓好跟踪督办。

  (三)全面实施全渝通办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1.健全完善四办服务清单。按照合规事项‘马上办’、一般事项‘网上办’、个人事项‘就近办’、复杂事项‘一次办’的原则,各单位特别是此次在深化党政机构改革职责调整较大的单位,要认真梳理本单位本系统的审批服务事项,根据全市统一部署,重新清理公布区乡两级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四办服务清单,同步调整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事项。此项工作由区司法局牵头负责,区政府办协同配合。

  2.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一是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目前,我区工程建设领域改革,三集中三到位推进不理想。区行管办要严格逗硬考核政务服务中心各派驻单位执行情况,形成关键岗位、关键人员派驻长效审核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授权管理工作机制。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事项,要以授权书的形式实行分类分级授权管理,建立审、监、管分立的工作制度。对形式备案类服务事项实行窗口即办,原则上不设置审签环节;对一般类和重点难点审批服务事项由首席代表审批,所属单位制定审批信息共享获取办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专用章。在政务服务管理事项办理上逐步推广行政审批专用章,相关单位在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并获得单位授权后,不得再要求企业和群众对已授权事项加盖行政印章,做到一窗办结。四是梳理事项编制颗粒化标准清单。以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将政府部门审批一个事项出现的各种办理情形进行分解,按照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的改革要求,分解固化政府部门审批事项,逐项编制明晰的办事服务指南。对实施新一轮改革后,服务指南未及时更新造成申请人往返跑路的情况,相关单位会后要立即自查自纠、及时更新。

  3.大力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一是调整区级政务中心布局。区行管办要结合实际,坚持应进必进,明确入驻部门;对工程建设领域和企业开办领域,要配合牵头部门科学设置服务窗口、及时调整中心布局;对不动产登记中心,要加快协调相关单位尽快入驻新城集中办公。二是加强综合窗口管理。区行管办要建立完善综合窗口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日常监管,各领域牵头部门要推进综合窗口实际运行,杜绝有名无实的问题。三是优化镇村政务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要把所辖区域内面向群众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镇级公共服务中心,有条件的乡镇可探索将属地派出所的户籍窗口一并纳入。要明确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代办事项,持续加大对村(社区)代办事项的授权力度,实现群众少跑路,就近办。区行管办要加强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四是改进政务服务方式。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探索实行延时服务、7×24小时自助终端服务。积极推行新签约落地项目面对面服务,对落户黔江的项目,单独制定项目审批服务事项目录、申报材料清单、工作流程图等,做到投资方看单点菜,提升投资方认同感、获得感。

  (四)全面推进涉农项目放管服改革

  1.持续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各涉农项目实施单位要合理编制好本单位本系统的涉农项目审批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一次编制一次审批、限时办结一窗出件,对政府补助企业投资的项目,10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批复;对政府投资的项目,15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项目批复后不得以任何方式增加审查环节,政府补助投资项目不再进行招标限价财政评审。

  2.切实加强监管力度。要抓好事中事后监管,认真落实三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项目申报、建设、竣工情况,做到全程透明。要全面落实项目监管责任制,构建职责明确、纵横联动、协同推进的监管体系。区审计局要加大涉农项目审计力度,各涉农部门要全面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决不允许讲条件、搞变通。另外,要求各涉农项目主管部门在4月底前制定实施细则和细化流程图送区政府办备案,但只有区水利局按时报备,请区发展改革委履行好牵头单位职责,督促有关单位在本周内落实。

  (五)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供给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调控职能。区教委要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保持公办幼儿园占比在50%以上。区卫生健康委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区人力社保局、区医保局要继续下放镇村一级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管理事务的权限。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严格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相关政策,发展民办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要从政策、建设用地、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民营医院,确保民族医院成功创建三甲;要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平,调动村医积极性,改善基层医疗条件。

  此外,要同步推进投资体制、减税降费、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领域放管服改革,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特别是7月17日国务院入驻重庆开展的减税降费大督查,各相关单位要将改革部署坚决落实到位。

>  三、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保障。一是成立全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在区政府办,负责协调小组日常工作和督办落实。二是各责任部门要理顺职责,对应设立改革工作小组,负责推动本单位本系统本领域的改革任务。三是清理我区已出台的放管服改革文件,凡是与现行法律法规或国市改革决策不一致、相抵触的,要予以修改或废止。四是各牵头单位要加强工作统筹,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各配合单位要深度参与,绝不允许出现打太极踢皮球。

  (二)支持改革探索。各单位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吃透改革政策方针,先试先行、大胆探索,在各自领域内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以建设领域改革为例,区住房城乡建委可探索将中介服务事项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管理,完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办理时限,建立中介机构红名单,推进标准化建设,增强中介服务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三)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各级各部门要收集整理放管服改革资料,利用报刊、电视、新媒体,以及印发办事指南、宣传单等方式做好线上宣传和线下引导;要认真分析总结上报典型事例,为全区改革工作提供参考。二是围绕放管服改革新任务新举措,着力做好减税降费、证照分离、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等放管服改革的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及精准推送等服务。

  (四)狠抓督促检查。要建立健全工作台账,采取全面督查与专项督促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放管服改革。其中,全面督查由区政府办牵头适时开展;专项督促由改革任务牵头单位具体负责定期通报。对成效显著的要通报表扬;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要通报批评;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