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摆脱贫困。20_年11月23日,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本站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_年度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目的是总结交流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鼓励表彰作用发挥突出的先进个人,找准当前工作短板和不足,明确下步努力方向,为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谋篇布局、动员部署。
刚才XX同志宣读了《XX市专家服务团服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文件》,XX位专家人才代表结合工作谈了体会,大家讲的都很好,希望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高。就做好下步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共勉。
> 一、肯定成绩,以更高站位践行专家人才服务基层
第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主动作为。20_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市委组织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及时印发了《关于选派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实施“农业类专家服务团、科技类专家服务团、教育类专家服务团、文化类专家服务团、卫生类专家服务团、经营管理类专家服务团”等六大专家人才服务团为载体,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力量向基层集中、资源向基层汇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第二,面对基层实际需求,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年初以来,市委组织部组织各县(市、区)基层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根据各乡镇、村“软弱涣散、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振兴发展方向不明等”实际困难,精准上报专家帮扶需求。同时,组织“六大类专家服务团”,根据各自从事工作领域专长,精准识别基层需求,梳理分类精准对接,建立了《市管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需求意向台帐》。今年以来,280名市管专家响应号召,根据行业类别组团、梳理工作时间分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肩负市管专家职责使命,投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冲锋在一线,战斗在一线,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获得基层群众的一片赞誉。截至目前,市管专家服务团已深入各县(市、区)X个村,开展脱贫攻坚专场服务活动X次,参与专家X人次,为群众办实事X件,受益群众X人,收到基层热烈欢迎。在此,我代表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对每位专家服务团成员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祝贺。
第三,面对当前取得成绩,我们必须再接再厉。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的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创造的,我们各位专家团成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优良的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人才的辛勤付出有目共睹,充分肯定。但是成绩代表过去,助力脱贫攻坚战任务的圆满完成仅仅是起点,但绝不是终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各位专家人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如既往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我们今天表彰专家服务团杰出代表,就是要树立引导专家人才进一步向基层流动、服务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的鲜明导向,下一步将尽可能将人才重大培养项目向基层倾斜,建立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慰问专家人才等工作制度。对于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积极服务基层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专家人才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继续齐心协力、为推进乡村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二、总结经验,坚定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专家服务团各项工作开展来看,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是赋有特点和成效的。
一是打通了专家人才与基层沟通渠道。市管专家可以说是我们XX本地评选的拔尖人才,在我市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科技应用开发、企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是本行业领域的佼佼者。结合曾经在内黄的任职经历,我感觉基层农村正是因为人才缺乏,致使本地资源没有被科学合理利用,阻碍制约发展,造成贫困局面。所以,选派市管专家到基层服务的初衷和目的正在于此,专家人才走出办公室、实验室,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真正解决了农民群众技术缺乏、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的问题。市管专家示范引领,各类人才倾情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为广大农村带去了新思想、新技术、新作风,同时在基层锻炼了本领、磨炼了意志品质,在全市各个层面树立了人、财、物向农村基层倾斜服务的良好导向,打通了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感觉基层农村缺少的就是你们这样的高素质人才,你们在推进基层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搭建了专家人才施展本领的舞台。各位专家来自不同行业领域,在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农业团聚焦主责主业,发挥专业优势将基层需求细化到果蔬种植、田间管理、规划设计、畜牧养殖,按专业类别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高效服务、精准对接,通过理论实践促进群众增产增收;科技团专注于发挥科学技术优势,致力于基层群众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集中研究解决,广泛宣传,将理论创新与生产实践充分结合,积极“传、帮、带”,指导帮扶了一批专业合作经营项目,培养带动了一批乡村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教育团以“扶贫先扶智”为主要输出点,将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与特色教育扶贫项目相结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职业体验进校园”“打造书香乡村”系列活动,积极转变贫困乡村教育工作局面;卫生团在团长带领下主动作为,市级做示范、县级做支撑,乡镇卫生院做抓手,各类医疗人才广泛参与,通过现场义诊活动、入户送医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提高群众对常见疾病防范意识,积极解决基层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文化团积极送文化下乡,开展文物保护知识宣讲,通过主播带货、记者乡村振兴百村行、脱贫攻坚文艺作品创作等系列服务活动,做到志智双扶;产业团结合乡村自然生态,帮助群众打造特色农业种养殖品牌,促进网络营销,为贫困村引进产业项目、治理生态文明等方面出谋划策,提出了指导意见。可以说,大家在助力基层脱贫攻坚过程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生动实践将工作实绩和论文书写在田间地头和XX大地。
三是锤炼了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工作新作风。各专家服务团在工作开展中“比、学、赶、帮”,展示了市管专家人才的良好形象和专业水平;结合专业实际,精准对接需求,充分发挥了专家人才技术优势;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各位专家人才不畏酷暑严寒、奔走基层一线,弘扬了专家人才“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各个专家团充分利用本领域研究和技术推广的优势,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发扬了团结协作的奋斗精神。这些优秀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品质,是我们全市党员干部和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在今后工作当中需要继续传承弘扬的。
> 三、提高标杆,加力推进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下一步,我们专家人才要聚集中心工作,在农村这片广阔舞台,大施拳脚。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搭建广阔舞台。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我们XX是一座600万人口的城市,其中城区人口只有近百万,500万人口还是是农村人口,我们各项工作开展主要还是在基层农村,在乡村这片热土我们大有可为。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继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定要做好“排兵布阵”,把人才资源作为“战略武器”,输送到基层。市管专家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广泛参与,形成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助力基层的工作合力。同时,市委组织部将继续抓好市管专家的提升培训,提高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本领和意识,为每个专家服务团提供工作经费保障,做好专家服务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二要强化精准服务,找准专家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抓手。20_年我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大胆实践,开展了以“有乡土人才进‘两委’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有返乡人才回归创业,有本土乡贤人才队伍,有各级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平台载体,有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明显成效”等“五有”为标准,的“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创建活动,第一批评选出10个,并给予X万元资金支持,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其中林州经验做法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下步我们各专家服务团要结合乡村人才振兴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整合力量,提高精准服务水平,以满足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由乡、村“点单”,专家服务团“接单”,帮助基层村、农户和专家人才进行双向选择,按需“引、选、派、送”,努力做到基层需求与人才、技术形成无缝对接的良性互动,帮助基层重点解决农业技术难题、项目产业发展、本土人才培育、乡贤队伍建设等实际问题。
三要强化机制建设,持续发挥专家服务团示范带动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情农情的深邃思考、对历史节点的准确把握、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敏锐洞察。我们各级各类专家人才积极围绕中心大局,投身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要坚持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以市管专家为主体、示范带动各级各类人才,充分整合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好专家服务团的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出真招实策帮助基层,带动更多各级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使专家人才成为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智囊团”,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让农村基层群众享受到各级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红利,将专家服务团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固定下来,为基层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专家服务团队。
同志们,人才兴事业兴。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知责履责尽责、忠诚干净担当,以人才振兴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为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同志们:
在脱贫攻坚战即将夺取全面胜利的历史性时刻,在第七个全国扶贫日之际,我们隆重召开20_年度脱贫攻坚表彰大会,表彰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为×市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单位和帮扶企业,表彰×市援临企业、帮扶单位和个人,激励动员全市上下大力弘扬新时代×市精神,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团结奋进。这里,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向奋战在全市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市脱贫攻坚事业的各级帮扶单位、×市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脱贫攻坚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而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增加了新的难度、带来了更大考验。面对双线作战的严峻紧迫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在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战役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市农村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剩余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全部达到退出验收标准,能够如期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向省委和各级帮扶单位、向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交出一份高质量的脱贫答卷。千百年来困扰×市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各族群众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梦想已经触手可及!
×市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方,是真正意义上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我市的脱贫历程是最具典型性的,脱贫举措是最具代表性的,脱贫成效是最具说服力的。在脱贫攻坚的×市实践中,我们打响了坚持精准方略、全员尽锐出战、敢死拼命攻坚的“×市之战”;我们回答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迈向共同富裕的“×市之问”;我们实现了农村面貌显著改变、城乡发展日新月异、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干群精神空前振奋的“×市之变”;我们走出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后发赶超、转化优势弯道超车的“×市之路”;我们请来了肩负国家使命、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特殊关怀的×家中央企业助力×市产业振兴,打造花儿×市、幸福×市,创造“×市之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市的脱贫历程艰苦卓绝,×市的脱贫成效有目共睹,×市的脱贫故事感人至深,必将在共和国的脱贫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就在农村长大的我,到村后很快便适应了村里的生活,积极协助村书记抓好脱贫攻坚以及村级事务管理工作,并与当地村干部、驻村队员以及村民们打成一片,大家习惯喊我“小刘”,我的扶贫故事也从此刻拉开了帷幕。
“能说会道,挺招人喜欢的小伙子。”农村长大的我深知获得群众信任支持的重要性,到村以后,我和村书记隔三差五地到村民家中走访,陪留守老人聊天、倾听群众所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帮周边农户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在对群众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后,我主动参与到入户过程中,和乡亲们话家常,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随着驻村时间的推移,和群众越来越近了,每次入户,村民见了我都会一边嘘寒问暖“小娃娃来村里习惯不”,一边让我吃馍、喝点儿自家做的茶,如果入户正好赶上饭点儿,热情的乡亲们还会拉我尝尝自家的菜蔬,喝一碗凉凉的绿豆汤。我也很快就和村里群众混熟了,就连十里八乡的大娘婶子们见了面也能拉着我这个“小刘”唠上半个多小时,为此,乡里的年轻同事、老干部见到我还笑着调侃说我是“女性之友”。
“干活认真,挺实在的小伙子。”刚来驻村时其实还是有些不适应的,每天与村书记频繁地到农户家里入户走访,考验的不止是体力,更是与群众交流时的耐力。有时候,晚上冒雨入户,山区的路本就比较崎岖,雨后更是难以行走,入户回去以后,我仿佛是一个“小泥人”。有时候碰到不能理解我们工作的群众,心里难免还有点憋屈。甚至于刚开始工作时连家人都由于不理解经常抱怨。周末、节假日常常加班,有时候两个月都回不了家,夜里忙完了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带着关心和埋怨的语气:“就你一个儿子,也不知道回家看看,不要这个家啦?”直到妈妈在电视上、新闻上看到脱贫攻坚专题节目,看到新闻里他的宝贝儿子在干的扶贫工作,那天晚上打电话和我感叹道:“没有想到扶贫工作这么要紧,给贫困户带来这么大的改变,怪不得经常加班,你在那边好好干,注意身体,别熬夜太厉害了,有空还是要记得回家的。”
“踏实肯干,挺值得信赖的小伙子。”也许是干宣传工作的原因,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我习惯性拿着手机挨家挨户给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模范户照相、做展板,从贫困户中选出一批勤劳能干的脱贫典型,把贫困群众的模范事迹写成简报积极投到各大新闻网站并在全乡张贴宣传,积极引导农户转变思想观念,克服过去的“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政策引领、找项目发家,能人带动、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树立起脱贫的勇气和信心。村里很多贫困户在看到自己上了“新闻”后,有时候路上撞见我笑着说,“小刘,你看我又上新闻了,邻居们夸得我心里暖洋洋的,我这干活更加有干劲了。”
“来时一身书卷气,如今两袖泥土香。”回首这三年,忙碌而充实,简单且幸福,有辛酸,有汗水,但更多的是收获。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