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幼儿园德育内容与方法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如在德育内容上过于抽象,德育内容不遵循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将幼儿品德教育与幼儿社会教育相割裂。在方法上以教师主导为多,忽视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以集体教育为多,忽视了幼儿的个体特点和差异;以道德知识灌输为多,忽视了幼儿的内在需要。幼儿园中“重说轻行”的倾向,使得有些孩子讲起来头头是道,而行动却是另外一套,德育成效不高,现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亟待更新。因此,我园也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不断地摸索着。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它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例如在晨间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主动地和老师同伴打招呼,来得早的幼儿还会主动关心班级的自然角,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浇水。我们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点名方法,让幼儿自己来发现班中哪个幼儿没来园,使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热爱集体。自由活动时,我们引导孩子学会互相谦让,学习与人交往的语言,并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午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收拾好等,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每两周的升旗仪式也是我园的亮点,因为它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途径,在活动前我们会结合相应的季节和月教育重点,以及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制定相应的方案,并选择幼儿喜欢的形式,如儿歌、歌曲、表演等形式,在宽松、幽默、愉悦的氛围中使幼儿受到启迪。
二、优化教育活动,使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
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活动时,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活动要改变形式化、单打一的现状,与各科活动有机整合,开展综合性活动,要走到儿童生活中去,重感悟、体验,并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幼儿探究性研究、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做人与处世。我们不是通过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在于幼儿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我们采用日常渗透、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如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内容:给老奶奶让座、帮小弟弟穿衣。组织幼儿参加自助餐、玩具大家玩等活动,从中幼儿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一个个故事的表演则让幼儿体会到了助人、关心他人的乐趣。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园德育活动不枯燥乏味,幼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在德育主题活动中深化德育教育
新学期一开学,就迎来了三个新小班的小朋友,汾西幼儿园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鲜,为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融入集体中,我们中大班的小朋友充分发挥了他们做哥哥姐姐的作用,带领弟弟妹妹参观了幼儿园,通过才艺展示,帮助弟弟妹妹简单了解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在大带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培养,中大班的幼儿在活动中也逐渐学会去关心照顾弟弟妹妹,学会了谦让。中秋节我们则是以年级组的形式开展大活动,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月饼和糖果,在活动中,孩子们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学会了与人分享。国庆节到了,我们开展了“我是中国小娃娃”的德育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和小朋友一起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文化,深深促动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了打扮教室,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了有特色的灯笼,还做了小国旗,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格外美丽。而“秋天真美丽”“迎新年长大一岁”、“寒冷的冬天”等活动也都充分体现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四、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建促教育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单靠幼儿园一方面的努力,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德育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宝宝成长册、家长园地、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及家园联谊活动来进行教育。
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于是,我们通过宝宝成长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注重幼儿园德育的隐性资源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是好模仿的,外界事物的影响容易在儿童身上发生作用,但儿童的模仿是无选择性的,儿童的是非观念很薄弱,不可能只选择积极的事物去模仿,我们感到幼儿园应加强德育隐性资源的建设。因为隐性的德育资源具有潜移默化性和可模仿性,它能时刻无声无息地影响幼儿,能起到润物无声的功效。建设好积极的德育隐性资源能给幼儿提供正面的、积极的模仿对象,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并能逐步将学得的道德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品德行为。因此我们通过挖掘、建设幼儿园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来提高幼儿园德育的实效。我们把幼儿园隐性德育资源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两类,物质环境包括园容园貌、活动室墙面和区角环境,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渗透了积极向上的思想,以生动、可感、有趣的形象塑造幼儿可模仿的对象,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受到道德的熏陶。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和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幼儿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老师成为他们一日活动的组织者,成为他们模仿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影响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为此我们加强了教师师德行为的建设,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求教师用高尚的行为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以自身积极、正确的行为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变得自信、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助人等优良品德。
以上是我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一些实践,我们还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拓宽思路,寻求德育教育的各种新方法。
我国中小学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德育教学,要从观念上、行动上重视并搞好德育工作。
1、教学内容教条化。
在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着教育内容教条化、书本化的缺陷。在一些学校里,德育教师简单地以德育课本为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读过了事,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再去拓展选择更多更好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而是由主课教师兼任,德育课上成了语文数学课,连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都保证不了。 2.教学方法形式化。
在不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德育教育方法形式化的问题,即不注重实际收效,单纯注重形式,今天这样的活动,明天那样的活动,不强调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只看重活动的形式。这样做就是空摆花架子,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搞好德育教学工作。
1、正确分析目前德育教育环境的变化。
学校是一片净土,学生走进来,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但当他在校门之外接触到了老师没有讲过的社会现象时,他就可能
会迷失方向。帮助他们拨开云雾的就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我们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并在社会中生存的。
正如我们每天所体会到的,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整个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迈进使得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德育教学也要时刻注意社会环境的变化,结合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德育课的教学重点。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新出现的种种现象,不论的好的现象还是不良现象都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使得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多变的社会里能明确是与非,能坚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如果我们脱离社会环境来搞德育教育,学生们就会对很多社会现象认识不清,甚至不能判断它们的对与错,这样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实际意义,无疑是很失败的。
2、德育教育内容要深入并细化。
学生的品德修养不是每周几节的德育课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天一天,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德育教育应该遵循养成教育的原则,不求急求快,而是从点点滴滴开始,从细节入手,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将德育内容分解开来,将它们渗透到学生每日的学习生活中,从“小”处着眼,告诉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使优秀的品德转化成良好的行动,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另外,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德育教学的重点就应该不同。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注意解决个性问题,真正做到差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德育素质。尤其是对一些比较调皮的爱惹事的学生,耐心而细致的德育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我们不能从心里忽视或鄙视那些所谓的“坏”学生,而是要相信,良好的德育教育完全可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好学生。
3、注重方法的实效性。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德育教学的方法要紧密结合其内容进行,不能贪图形式上的漂亮而忽视其实际效果。
德育教学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课堂教学、德育基地教学、电化教学、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等等。在引导学生对事物明确认知时,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在强化学生某一项品德时,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德育基地,通过感性认识来加强学生的品质修养;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于电化教学的手段;而对于需要学生日常养成的部分,则可以与家庭教育协同进行。总之,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使教学效果大大优化,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4、注重德育目标的长效性。
中小学是学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人格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会在这一阶段完成。我们今天培养的品德将会伴随学生们的一生,将会为他们日后的做人做事打下品格修养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制定德育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目标的长效性,万万不可有短视倾向、功利倾向。短视化的德育教学会对学生的言行产生误导,会混淆学生的是非观,会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相背离,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害无利。惟有长效性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显现出德育教学的价值来,才能保证学生身心的长久健康发展。
所以,在德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来完成其教学。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负责地对待日常教学工作,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眼光放得远一点,基础教学做得扎实一点,多想想学生的未来,这样的德育教学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学是很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尽心尽力去完成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分析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努力优化教学内容,妥善选择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使笔者深深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以前教师“照本宣科”的“灌输者”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新课标要求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因素,在新的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转变德育权威的理念,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孩
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
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
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中说:“乐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美妙的音乐,奇妙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那令人心驰神往的音响是体现人们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由此,更验证了“音乐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现今很多大学均已开设了音乐选秀课程,通过让学生们欣赏一些具有艺术性、思想性的作品,培养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道德品质。由此可见,了解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高校音乐教育”并不是以音乐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开展的教学活动,而是专指以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传播音乐知识与文化、提高学生们的音乐鉴赏水平而开展的相关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校园音乐文化活动。音乐不仅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还可以影响人的心灵,因此,可以把音乐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做一阐述:
1、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音乐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能够得到广泛传唱,并被传承下来的音乐便是音乐的精华,它不仅反映了当代的特征,同时也是当代道德情感的升华,是美的体现。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优秀音乐作品的引导下,接受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音乐节奏慷慨激昂,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华儿女为扞卫祖国的完整与安全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走进新时代》描写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喜悦与激动的心情,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与大无畏精神;《我和你》是北京20_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整首歌旋律简单、内涵丰富、曲风温暖、具有浓浓的中国味又体现了一定的国际范,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含蓄内敛,又体现了睦邻友善的外交原则。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渗透了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音乐的所宣传的美好情感与积极向上的精神,深深震撼着学生们的心灵,不仅能够让他们了解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对他们今天的思想与行为予以引导与教育,另一方面也激发大学生们爱家、爱校、爱党、爱国的热情,深深地陶冶着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使他们感受到并逐渐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2、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包括音乐欣赏与鉴赏课程,还包括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最常见的便是合唱比赛、乐器演奏、群体舞蹈表演等。可见,这些活动依靠个人的力量并不能完成,而是需要集体合作、相互协调来共同完成的。以合唱比赛为例,在选曲时便要选择适合集体演唱的、积极向上的歌曲,同时,每个成员都要认真的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在编排的过程中,男生与女生之间、每个声部之间都要在节奏的把握方面、情感的表达方面协调统一,要有全局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切勿抱怨搞独立。只有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相互包容,相互协作,合唱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种团队意识的养成也推动了高校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高校的音乐教育为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独特的积极作用,由此很多高校还专门设立了“12?9红歌比赛”活动,鼓励学生传承中华精神、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3、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除了要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创新能力也已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实践表明,高校音乐教育已成为了发掘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它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美的元素,有研究表明,音乐能够促使人的左右脑相互合作,提高人的学习能力与智力水平,激发创造性的思维与行动。爱因斯坦曾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而得来的”。由此可见优秀的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因此,当今社会上(无论是教育家、科学家还是社会学家)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可以通过教导学生们赏鉴音乐作品的方法,创造音乐鉴赏的机会,来提高学生们的洞察力,高校音乐教育也可通过鼓励学生们创作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参加音乐创新和音乐艺术实践来培养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总之,音乐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
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健康。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一下子挣脱了家长、教师以及沉重的学业的束缚,进入一个相对而言完全自由的环境中,由于缺少主见,没有一定的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很多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感到极度的迷茫,大部分孩子开始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变得颓废不堪。
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学业、就业、情感压力大,又不懂得心理的调节与舒缓,导致了身心疲惫、心理抑郁等现象。优秀的音乐作品通常都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撼动人的内心。经常处身于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慢慢的便会产生一种激励作用。高校音乐教育通过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内心产生震撼作用。通过奋发向上的音乐氛围唤醒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对身边的人、对校园以及对社会的热爱,激发他们走出颓废,奋发向上。
1、端正高校音乐教育理念
对于高校的领导而言,重视高校音乐教育,端正高校音乐教育理念,是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前提。
高校音乐教育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教育教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要教会学生基础的乐理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语言要素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摒弃低俗音乐,爱上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等等都会得到挖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达到一定的德育功能。此外,音乐是无国界的,高校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可借鉴国外优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促进音乐德育功能更好的发挥。
2、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推行创新教育,首先要具备创新教育的引导者,即教师。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师而言,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接受并善于运用新鲜事物,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其次,要热爱音乐、热爱教育。高校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要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再次,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有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高素质的音乐教师才能保证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学校要尽可能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师素养。
3、丰富校园音乐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高校应鼓励音乐教师及校园社团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越过那十几平米空间的隔断、几十分钟时间的限制,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比如可以组织成立本校的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等等,每周定期组织训练,鼓励学生们参加比赛及大型演出,将音乐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看到。同时,学校社团应积极举办歌唱比赛,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德育洗礼、得到德育教育。学校团委也应积极组织学员的红歌合唱比赛,激发学生们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其集体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学校相关社团可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联系音乐家,在本校定期举办音乐教育讲座。音乐教育讲座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设定不同的主题开开展,邀请在音乐方面具有造诣的人士来参加校园的音乐讲座,通过讲述自己的音乐历程、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方法、音乐对自身的等方面内容,结合不同的主题来影响、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可以陶冶情操、树立团结协作意识、传递积极向上的观念等,那么,高校的领导者要对高校音乐教育足够的重视,鼓励高校音乐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深入体会并挖掘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1]王玉.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刍议[j].才智,20_(01).
[2]包小兵.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渗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_(02).
[3]卞春泉.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j].艺术教育,20_(11).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受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世界多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德育素质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此刻以下四方面。一是思想素质方面,金钱至上的各种社会负面思潮影响日益增多,加之大学生群体的辨别是非本事不强、理解新鲜事物却比较快等特点,部分大学生梦想观念淡薄,人生坐标模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异化、扭曲,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有些大学生甚至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误入歧途、上当受骗乃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政治素质方面,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大学生政治素养匮乏、爱国精神淡薄的情景。部分学生认为政治与自我没多大关系,对政治漠不关心,对国家大事基本没兴趣关注,政治知识匮乏,从而直接导致了爱国精神淡薄。三是道德素质方面,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不一样程度的诚信、合作精神缺乏,社会职责感淡化的问题。异常是一些大学生考试作弊和助学贷款逾期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无不凸显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社会职责感淡化、缺乏担当的问题。四是心理素质方面,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抗挫折本事弱。近期发生的国内某知名高校的一名硕士生临毕业季因学位论文、就业难无颜应对家长而在寝室自缢身亡的事件就直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心理素质比较差、抗挫折本事弱的问题。总之,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上述德育素质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而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大都以课堂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单一、说教类的德育教育类型已经开始显现出它的局限性。为此,近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始探索新的德育教育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了“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20_年)明确指出:“推进和谐学校建设,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富有时代特点、区域特色的学校文化,发挥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学校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主角。文化从层次上区分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学校文化是指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学校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我的特殊性。高校学校文化异常是行为文化是以全校师生为主体创造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文化意识和行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环境、教育心理、教育方法有积极的影响。高校学校文化经过学校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大学生群体,从而实现教育人、服务人的功能。努力构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是推进高校改革与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文化人集中之地,知识密集,底蕴丰富。高校应当按照德育工作的原则,把握好学校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环境熏陶三环节,认真制定,严格规范,创立优越的学校制度环境,为大学生的真正成才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供给制度保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环境,充分发挥德育环境对大学生品德构成的重要作用;创造与学校精神相契合的学校物质环境,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品德构成潜移默化的功能。
(一)加强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两课”)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两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任务。高校要积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教育广大师生,进一步坚定大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把自我建设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同时,高校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能够真正贴近社会实际,直面现实问题,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思考,解决其各种模糊认识,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更加认真、勤奋地学习,更加自觉地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大力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利用重要节庆日、重大活动等事件和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学生表彰大会等环节,广泛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如20_年,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高雅艺术进学校活动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学校活动。近年来,广西各高校深入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感,激励他们勤奋工作、学习,报效国家和人民。目前,广西多个高校都在开展以“我的大学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讨论活动,经过主题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人生梦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梦想,充实自我的大学生活,营造了浓厚的“书香学校”氛围。
(三)创立礼貌高尚富有时代特征的师生行为文化,注重发挥文化育人、环境熏陶功能。
高等学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第一,以高等学校自身的学校精神为主导,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成果、品牌,构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第二,经过总结办学经验,明确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把长期办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优良传统、文化特性和办学特色,凝炼为广大师生共同认可的学校精神。第三,以建设高品位、多层次的学校文化为重点,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和学校景观文化建设,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学校文化体系。第四,加强学校舆论环境建设,建设、管理和使用好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宣传舆论阵地。例如,20_年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届学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活动中,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获优秀奖。20_年,广西民族大学也举办了首届学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总结了学校历年来学校文化建设经验,该校学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志愿服务十载博览会倾情打造育人新平台》获全国学校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广西自治区特等奖。当然这只是广西高校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全区各高校经过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形象与品位,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团结提高。
作为民族地区高校,更要充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促进民族团结提高中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使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其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用中华民族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大师生,增进师生对广西世居民族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再次,不断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和途径,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民族地区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服务。最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学校作为民族团结提高教育示范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育各族学生和谐共融之风。如广西民族大学把每年9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集中对各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师生党员带头宣讲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立志服务基层,服务民族地区建设。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