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韩自建交以来经贸合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山东作为中国的贸易大省,与韩国有着较密切的贸易关系。但鲁韩贸易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等问题。
因为人类的活动总是受资源稀缺性的制约,所以某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在有限的利益分配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其预期产生影响,他们也以其他经济主体的预期为基础选择自己的行为策略,这种相互选择策略的过程形成“博弈”。本文就是针对如何进一步深化鲁韩经贸合作、扬长避短这一问题,运用博弈的理论进行的深入分析研究。
关键词 博弈;经贸合作;鲁韩 1问题的提出 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山东省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资料统计,202_年山东省与韩国的贸易额达157.5048亿美元,其中对韩国出口为65.6054亿美元,进口为91.8993亿美元。
截止202_年底,韩国对山东省的投资累计合同金额113.8566亿美元,实际投入33.8538亿美元。双方的经贸合作已从探索性阶段进入实质性阶段。
尽管鲁韩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但仍存在隐忧和障碍。从外部因素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韩国贸易政策障碍 山东在对韩贸易政策上相对宽松,尤其是对于投资拉动的贸易给予了相当优惠的待遇。以承接日韩产业转移为主要日标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打造更加速了对韩贸易的增长。
而韩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则侧重于出口,1962年韩国就推出了“输出立国”的经济开发战略,对进口贸易实行一定的限制。如在关税保护方而.韩国的政策措施表现为:对进口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实行弹性关税制度,经常根据需要加征调节税。
二是利用“特别保护条款”设置障碍。韩国政府通过修改《关税法》,对大麦等多种农、副产品实行特别保护条款,最高保护税率达986%。
三是开征“特别紧急关税”。规定在某种产品进口激增或导致国内市场价格下跌时.自动课征“特别紧急关税”。
四是反倾销调查。除此之外,韩国还制定一些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尤其是技术壁垒手段。
这都是韩国贸易政策所设障碍的表现。这种贸易政策的松紧不
一、不协调同步势必造成贸易中的不平等和进出口额的不平衡。
(2)贸易不平衡潜伏着隐患 从近几年贸易统计数据看,山东的贸易逆差仍有继续扩大的迹象(见图一)。尤其随着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承接韩国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
这种投资拉动型的贸易将会进一步拉大进出口差距。当然,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发展地区经济不必苛求贸易的完全平衡。
但长时期的贸易逆差又得不到有效抑制将会加深山东对韩的贸易依赖性,使山东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对方牵制。此外,进口贸易中投资产品过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地相同产品的成长和成熟。
尤其是山东的塑料、纺织、化工产品。何况鲁韩贸易逆差还会加剧中韩贸易的不平衡,导致外汇收支失衡和中韩贸易关系脆弱,最终影响两国贸易合作的健康发展。
(3)贸易摩擦将会增多 韩国的加工制造业向山东转移的同时,也带来了海外市场转移,使得过去山韩国直接出口美国和欧洲的产品现在转山山东加工出口。加大了山东对美欧市场的贸易顺差.这就容易引起这些贸易伙伴的警觉和适度保护。
因此,针对山东的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案件也会逐渐增多。 参加区域贸易协定的各方都有其经济动因,这就注定了此类贸易问题的不可避免。
但如果都把个体利益放在区域利益之上,那么区域经济合作将很难取得太多实质结果。因此如何协调区域利益是贸易双方激烈博弈的领域,也是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
2选择韩国进行贸易合作的依据 区域间经济利益的帕累托改进是区域合作的目标。然而,良好的合作目标并不能保证区域间的合作持续进行。
正如在现实中看到的那样,有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地区之间谈判商定的项目不少,但实际投入的项目却不多;有些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不能长期地进行下去。
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区域合作是否找对了对象以及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具体到山东的合作战略来说,为何确立韩国为合作对象,又如何保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战略的重点所在。
山东与韩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比较优势。 2.1经济发展战略的结合点,提供了双方大力合作的机遇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贸合作的动机是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上的,合作的实现促成区域分工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分工则可实现资源的再配置并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山东省经济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但在其经济发展中却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才不足等问题,而且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而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具有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自然资源、劳动力及其市场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因而,韩国与山东省都有着加强对外经济交往与合作的要求,双方开展经济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繁荣。这是两地发展经贸关系的前提。
2.2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利,地缘优势明显 山东与韩国隔海相望,两国间最短的距离为99海里,发展经贸往来不仅可节省运输费用,而且可减少中转环节而产生“近距效应”。山东交通运输发达,物流运输畅通完善,已初步形成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并形成了方便快捷、运力充足的“交通走廊”,青岛至釜山的货运航线、威海至仁川的客运航线、烟台至釜山的客货航线、青岛至汉城的空中航线均已开通。
青岛至汉城的空中航班甚至比通向国内任何城市的航班都多,这为双方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基础。 2.3环境的相似性及文化的相融性 山东在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文化背景方面都有与韩国的相通、相融性。
山东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特别是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的气候环境与韩国极其相似。山东与韩国在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上具有许多相近之处。
山东省与韩国历史上曾经有过长期的民间友好交往,经贸往来频繁,生活习俗、文化信仰等有许多相同之处。文化传统的相通,使贸易双方更容易沟通。
这是与日韩进行经贸合作的潜在优势。 2.4双方的外部环境有较大改善,为扩大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条件 国际局势走向缓和,这对于韩国与山东省在新形势下发展经贸合作是重要的积极因素。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东北亚地区有关国家日益重视区域性的经贸合作,东北亚地区中的各种经济圈,如“环日本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等设想接连出台。而韩国和山东省同属于环黄海和环渤海经济圈,并在这两大经济圈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进一步带动韩国与山东省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
2.5中韩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发展顺利,为扩大鲁韩经贸合作提供了保障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往来越来越频繁。中韩两国政府先后签署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贸易协定”、“海运协定”等合作协议,并成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
目前,双方已在汽车、民用飞机、原子能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上达成协议,双边经贸合作已进入了产业合作的新阶段。随着中韩政治、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山东省与韩国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
所有这些,都为今后扩大山东省与韩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保障和方便条件。 3鲁韩博弈的理想状态与必然选择-合作与双赢 3.1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在博弈模型中,根据局中人是否合作,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这是博弈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分类,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博弈方的行为相互作用时,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如果能,就是合作博弈,否则,就是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是建立在“个体理性”(个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之上的,而合作博弈则是建立在“集体理性”(集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之上的。
目前非合作博弈的成熟程度大大高于合作博弈,是博弈论的主流。但事实上,合作博弈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博弈理论。
因为,虽然从长期来看,合作是有条件和暂时的,但毕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活动行为;另外,从博弈的角度来看,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合作博弈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或效益。当非合作博弈呈无效率或低效率时,就说明了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2合作—鲁韩双方博弈的必然要求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博弈双方有可能结成合作的同盟关系,这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各参与方的收益之和为大于零的值。因此,通过合作博弈所能得到利益大于不合作所得到的利益,这正是战略联盟形成的基础。
假设山东和韩国都有两种策略得以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和消极的合作态度。如果韩国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而山东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韩国预期将损失m个单位,山东将得到n个单位的预期收益(这里m>0, n>0)。
在现实中可以理解为,韩国在山东投资后,山东没有积极地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韩国对预期收益没有信心于是想退出,但由于退出壁垒造成了较大损失。山东却因此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收购韩国那些固定资产而得益,但却只能是非重复博弈下的一次性得益,对鲁韩甚至是山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今后的贸易发展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而如果山东和韩国都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双方均分合作的预期收益,各得预期收益为r个单位(r>0,为了简单起见,这里设合作双方均分合作的预期收益,按其它比例分配也可)。如果山东和韩国都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双方的合作名存实亡。
双方可能在名义上签订了许多合作项目,但实际上双方都没有付出努力使合作项目得到落实。从实际意义上讲,双方是不合作的,双方的收益都为零。
如果韩国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而山东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韩国可能将一些污染严重或面临着被淘汰的产业转移到山东,从而实现了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山东却因接受了这些产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产业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而遭受损失。
韩国的预期收益为p个单位,山东的预期损失为q个单位(这里p>0, q>0)。并且我们假设r<n或r<p(如果r≥n且r≥p,我们会容易得出该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山东和韩国都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
鲁韩合作博弈的得益矩阵可以用下表来表示,其中第一个数字表示韩国的预期收益,第二个数字表示山东的预期收益。 鲁韩合作博弈的得益矩阵 韩国 山东 积极的合作态度 消极的合作态度 积极的合作态度 r,r -m,n 消极的合作态度 p,-q 0,0 如果双方的合作只进行一次,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我们容易用重复剔除严格策略的方法来推得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山东和韩国都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双方的收益都为0。
但这个博弈是无限次重复博弈,博弈双方的积极合作是有可能建立并能持续进行的。假设在每次博弈结束之前,山东和韩国都有s的概率在下一阶段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而且每次博弈的结果都不变。
在给定韩国没有首先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并坚持触发策略(如果山东在博弈的某阶段选择了消极的合作态度,韩国将在随后的各阶段都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的条件下,只要满足s大于一定的阈值,山东就没有积极性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也就是说合作双方都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合作得以持续进行。
相似的,容易得出在给定山东没有首先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并坚持触发策略的条件下,只要s满足上述条件,韩国也没有积极性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双方的合作同样能持续进行。 因此,在以上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当s足够大时,合作的双方都没有积极性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
也就是说双方都以积极的合作态度参与合作,合作得以持续进行。这里我们定义u是山东和韩国都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的门槛值。
所以只有当双方在下一博弈阶段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的概率s>u时,鲁韩合作才会持续下去。合作预期收益r的值越大,合作门槛值s就越低。
换句话说,当合作的预期收益r足够大时,博弈双方都会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 3.3结论 合作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合作方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而充分条件是合作方能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间的利益分配并最终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约束彼此的经济行为。
满足这些条件的经济合作一定会给各成员带来大于不合作时所能获得的利益。并且任何破坏合作的行为都会导致其收益下降,也即只有真诚地与所有合作者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对这样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各方都想通过有效磋商使自己的获益尽可能的多,表现出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但至少存在一种使各方均能接受的利益分配方案。 只有双方都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才会有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出现。
因此,通过合作博弈所能得到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所得到的利益,这正是合作博弈的魅力之所在。足够大的预期收益是鲁韩贸易合作得以维持的条件。
预期收益越大,鲁韩双方选择消极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小。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是鲁韩经贸合作取得较大的预期收益的必备条件。
但是,预期合作收益高的项目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提高合作的预期收益才是合作得以持续的内在动力机制。对于山东来说,合作的重要目标是接受韩国的产业转移、吸引韩国企业家到山东投资、引进韩国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等来发展山东经济。
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山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合作的预期收益,以促进鲁韩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 4参考文献 《山东统计年鉴》202_年. 专著: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_.10. 期刊文章:任建兰.山东半岛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1995年第1期. 专著:孙新,徐长文.中日韩经济合作促进东亚繁荣[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2_.03. 专著:张照贵.经济博弈与应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_.2. 期刊文章:唐辉亮,施永. 中日经贸摩擦的博弈分析[J].对外贸易,202_年.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