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起草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强调联系实际,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始前,我们是不是都开始写教案了呢,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庭会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家庭会教案篇1
本年度,我学校家庭教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困惑和教育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一、召开主题班会,构建家校合力
本年度,我先后面对学生和家长召开了多次关于家庭教育主题的班会。在“母亲节”、“父亲节”期间,召开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级中队会。利用学校“一日开放”的机会,与家长举行了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明确了家校之间的共识,建立了家校联系的渠道,邀请家长做家庭教育的报告。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由家长给子女实施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但在现实中,家长往往出现以下误区: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好为人师、自以为是;总喜欢指导、教导、干预、打断、制止、批评、训斥孩子;不是处理事情,而是在发泄情绪;完全以孩子为中心。而且,青春期的孩子,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越来越表现出对成人权威的挑战。所以,通过集中的主题班会,一方面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对家长指导帮助,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将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约谈家长和家访,有针对性的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小戴同学物品整理习惯很差,经常丢三落四。在多次纠正未果后,我进行了家访,也立即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建议他父母定期进行房间卫生打扫,做好卫生保洁,父母与孩子互相监督,很快孩子的物品整理习惯也有了改善。小王同学有一段时间沉迷“王者荣耀”,通过跟他妈妈的交流,得知他爸爸也是游戏迷。于是,我约谈了小王爸爸,指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利与弊,请他能够把握住度,既可以保持与孩子的共同语言,又能够不让游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健康成长。在这次约谈以后,小王同学的游戏瘾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主题班会和常规管理,可以解决共性问题,但是涉及到具体孩子的教育问题,需要有不同的方法。很多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问题,都可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找到根源。这个时候,我的介入,往往可以帮助孩子和家庭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召开三方交流会,为家长合力搭建桥梁
三方交流会所涉及的孩子一般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在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类孩子,召开三方交流会,使孩子能够意识到来自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鼓励,使家长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会议通常持续半个小时,主要内容是学生向老师和家长分享他们在学期开始一段时间内所取得的进步,并且在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帮助下设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
相比传统的家长会,三方会议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会议当中,目的是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学生的角色是学习者,但这一角色不是由外部强加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平等地坐在一起,围绕学生的强项、弱项和要取得的目标进行讨论,使学生更为明确,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校是会议的召集者,起主要的引导作用。老师提前给家长发送会议邀请函,感谢他们的支持,提醒家长在网上预约会议时间,并且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同时,老师会指导和帮助学生准备在会议上要呈现的作业、自我和他人评估材料,确保学生对其学习的进展有较好的理解,并提前与学生讨论会议的进程。家长通过孩子所展示的作业等材料,分享他们学习进步的喜悦,同时了解他们的不足;更为关键的是,家长参与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中,为日后积极支持和配合孩子实现学习目标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四、班级群推送教育“鸡汤”,共学家教小技巧
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让家校沟通更加便捷高效。而内容丰富多彩的教育公众号,即为老师加能充电提供了便利,也为家庭教育出了很多妙招。在班级群里,我会经常推送一些教育“鸡汤”,里面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家教小技巧,久而久之,家长们看到了一些文章,也会主动发送群里分享。班级群真正成为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好场所。
家庭会教案篇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 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自建校来一直将家庭教育工作列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以 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环境,增强了学校教育的合力。现将我校本学期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常规管理,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工作总结。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 育同向同步,推动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归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领导与政工教导、家庭教育 指导师队伍、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一起研究家教工作。学校校长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教务处每学年初制定好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并定期对班主任进行 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2、制度保障,机构健全。
近年中,我校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家长学校制度,保证了家长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形式灵活,注重实效
我校学生的家长主要来自农村,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的生活环境都是社会的最低层,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起点低,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1)上课与家长会相结合。家长学校毕竟是家长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故时间不宜占得太多,我们把上课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家长 会,总是先安排一点时间讲家教的专题课,如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训练,争取家长听得进、记得牢,达到认同与内化 的境界。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同时邀请克拉玛依市知名家庭 教育专家康义敏老师为我校的家长们作专题家庭教育讲座。
(2)个别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我们实行以上课为主,还分别举办“学习困难学生”、“行为规范偏差学生”的个别学生家长学习班,尽可能及时解决不 同类型的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个性”问题。经过学习,家长们改进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学校和家庭配合下,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规范上有了逐步的改善。
二、构建“学习型家庭”模式,全面提升家庭教育工作
随着家教指导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深切地感到零碎的家教指导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显然缺乏科学性、针对性。为此,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本学期学 校提出了以科研提升家教指导工作的理念,针对我校目前家庭的基本特点是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父母长时间在外上班,早出晚归,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一定数 量是爷爷奶奶带养,还有部分学生家庭破裂,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教育。以致于招生入学学生的基本学习习惯,诸如作业、作业订正、课后背默 等学习习惯均未养成。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增进家校联系的方法,达到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对子女教育的指导对策:
1、指导家长为孩子建好“读书角”,改善家庭的学习硬件设施。
2、指导家长们与孩子共同建设“学习型家庭”,为孩子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发挥家委会成员作用,工作总结构筑家校联系桥梁,关注特殊群体,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4、建立各年级家庭教育分层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改进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5、推选学校中的好家长,利用好家长的家教经验开展推广、普及活动。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在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过程中。
家庭会教案篇3
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学校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县团委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提高家长素质为主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积极推进《规划》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大宣传力度,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利用团组织、妇联、学校等宣传教育阵地以家庭教育为题材举办家庭教育图片展,组织家庭教育专家、妇女儿童工作者进行讲座,解答问题,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理念,扩大了教育知识普及率,营造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县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普及覆盖面得到不断扩大。
二、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组织广大团员干部职工通过认真学习教育、心理、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时吸纳国内外现代人才学新观点,确立了“以人为本”、“儿童参与”、“亲子互动”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工作新理念。在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中相互学习并共同成长的现代家庭教育内涵。以“伸出您的双手,改变孩子人生;关爱特困儿童,共建美好明天。”为主题,因地制宜的开展庆“六一”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资助活动、“向日葵爱心资助工程”、“向日葵爱心资助工程之健康伴我成长”、“交通安全知识、生活常识讲座”、“农村留守儿童慰问活动”等多项家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学习掌握了知识,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咨询服务。
一是联合妇联、司法局、法院、公安局等部门采取设点咨询和深入基层宣传活动,为家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二是配合法院举办模拟法庭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强化法制观念;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的开展,使青少年增强了法制观念。
四、家长学校主渠道作用明显增强。
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阵地,为了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在全县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主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形成通力合作,以家庭、社会、家长学校、儿童校外活动场所为依托,开展家庭教育报告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校优势,整合资源、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上新台阶。一是创办新型家长学校,积极探索网络家庭教育经验;二是有计划地组织家庭教育教师到家长学校、到农村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咨询、报告会讲座等活动。
家庭会教案篇4
[教学内容]
1、民族百花园
2、雪山小雄鹰
3、草原小牧民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民族百花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2、在欣赏歌舞作品、学唱儿童歌曲和学跳舞蹈的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藏族、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蒙古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教材分析]
我们的祖国就像一个色彩缤纷的大花园,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娇艳的花朵,在祖国锦绣的大地上竞相绽放。神秘的雪山,圣洁的哈达,辽阔的草原,欢乐的歌舞——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友爱和关爱在民族间传递。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艺术风格。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了解,发现个民族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为我国多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单元设置了《民族百花园》《雪山小雄鹰》《草原小牧民》三个课题。学生通过欣赏、表演、绘画、等艺术活动,让学生知道祖国是一个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初步认识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和辽阔草原的蒙古族,了解两民族服饰的特点。
[课时]三课时
课题一 民族百花园
执教时间:6月23日——6月24日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民族百花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2、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中国各民族行政分布版图和歌曲《爱我中华》录音带。
2、不同民族问候语言汇集的录音带。
3、请学生广泛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艺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创造情境:
·师生共同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资料,举办“小小民族园”的展览,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
1、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如:模仿民族语言,介绍民族礼仪动作,唱跳民族风格的歌舞等。
2、教师适当进行艺术要素的点拨和必要的指导、评价,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二、 欣赏:
1、欣赏教材中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和了解各民族人物形象的姿态、神情或舞蹈动作的特点,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表演。
2
听赏、听辨不同民族的乐曲、歌曲,比较它们的风格特点。学习或交流多民族的日常礼仪用语“你好”、“谢谢”等,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与生活联系的了解。
3、欣赏《爱我中华》的歌曲。师生共同跳集体舞,体验民族大团结的温馨与快乐。
三、情感升华:
1、课件出示艺术家创作的有关民族风情的展览或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
2、通过书报、广播、影视等媒介或在外出旅游是有意识的观察了解、收集不同民族的风情、民俗、民间歌舞等,丰富自己的艺术感受,增长对不同民族的感性认识。
札记:一年级配套的光盘比起二年级的有些逊色,所以我就把二年级的光盘的一部分内容用到了一年级的课堂上。通过看、听、说、画、舞、做等欣赏形式,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增长学生多方面知识,能够用语言、音乐、美工、舞蹈等活动来表现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题二 雪山小雄鹰
执教时间:6月27日——6月30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藏族风景的图片或歌舞作品的影视资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活动准备]:
音像资料、画纸、彩笔、打击乐器、录音带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组织:
听音乐《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进教室。
二、谈话: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首歌曲是一首藏族儿童歌曲,你们对这个民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表达,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教师补充——西藏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和我们相比,那里的人距离太阳最近,所以他们的脸晒的红扑扑、黑黝黝的,西藏有许多建筑奇特的寺庙,最著名的是布达拉宫,牧区还有用牛毛布缝制的帐篷,如果你们做客,好客的藏族人会给你们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哈达”是“礼巾”,献哈达是表示主人欢迎、尊重客人,这里的人们各个能歌善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舞蹈。
活动二:
一、欣赏:
欣赏藏族儿童舞蹈。
仔细看看他们的衣服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二、绘画:
设计漂亮的藏族服饰,方法:可以制作也可以绘画,
合作与个人创作相结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与方法。
在绘画过程中对歌曲旋律以有所熟悉和掌握,重点是歌词特别是衬词部分,可按照节奏读歌词,轻声随琴模唱衬词部分,歌曲掌握后由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分组创编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评价:
学生互评,表扬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同学。
札记:这节课上,我采用了学生自由结合,交流、讨论的方法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并设计、制作所需要的头饰及其他道具,教师小结、归纳、学生完整表演,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效果还不错。
课题三 草原小牧民
执教时间:7月1日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舞作品、学唱儿童歌曲和学跳舞蹈的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内蒙古族草原风光、节日欢庆场面以及舞蹈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歌曲录音带。
2 常用打击乐器,如:撞钟、木鱼、双响筒、串铃、响板等。
3 美术用具和制作材料。
[活动内容]:
利用绘画、歌唱等形式表现草原
[教学目标]:
欣赏歌舞作品,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美术用具
[活动过程建议]:
活动一:
一、组织:
听音乐《草原赞歌》拍手进教室。
二、交流: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蒙古族的资料。
2、欣赏牧歌。
3、教师简单补充:
内蒙古大草原上有肥美的牧场可以放牧牛羊,人们住的蒙古包可以拆装,人们经常搬家,哪里水草旺盛就搬到哪里居住,蒙古族人民十分喜欢运动,每年都举办运动会,项目有摔跤、赛马、射击等,比赛结束后大家都要唱歌、跳舞庆贺,可热闹了,特有的乐器马头琴音色优美。
活动二:
欣赏:
欣赏马头琴曲《赛马》,感受音色的独特优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与掌握马跑的不同节奏和赛马时的欢快、热烈的气氛,了解蒙古族与马的不解之缘和“马背上的民族”的特点。
运用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模仿表现骑马、马蹄声,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三:
一、朗诵:
朗诵古诗《敕勒歌》。
教师讲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用多种节奏朗诵,在强弱不同的节奏中,加深对草原的认识。
二、创作:
绘画或手工制作,表现蒙古大草原的风情,制作蒙古人漂亮的头饰,展示并评价。
三、舞蹈:
伴奏音乐《草原赞歌》,基本动作——手腕组合和马步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参与热情为主。
结束:随音乐作动作出教室。拓展:搜集、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资料。
教学思路拓展:
1、 观看草原风光电视片,欣赏古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制作头饰、马鞭或进行歌舞表演。
2、 讲述草原上的故事。
[课后札记]:
通过这种精心设计的细致的活动程序,在以歌曲为基础教材设计的若干个层次的系列活动中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都针对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综合性、游戏性、团体性、参与性、创造性活动的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的内在教育潜力,对一个完整的艺术材料,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感知和表达,引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
家庭会教案篇5
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地理图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2.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竞赛和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文化差异性,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3.培养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三、分析教学任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知识,是学生必备的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中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紧密联系,也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民族政策以及以后学习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打下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年龄特点上: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知识障碍上: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
动机和兴趣上:由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
1.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构成状况。
2.教学难点
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重点难点突破
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
四、教法、学法和媒体
(一)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谈话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竞赛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图;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把握要点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归纳;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收集与整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
(三)教学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一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家庭会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服饰、风俗习惯等。
2、知道维吾尔族和蒙古族是少数民族。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3、激发了解更多少数民族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色。
教学难点:
能通过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色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课件、服装,《爱我中华》《娃哈哈》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坐飞机去旅游好吗?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有三个地方,我们先出发去第一站吧!(课件出示飞机飞行音乐《小飞机》幼儿同时动作飞机飞行状)飞机慢慢降落,大家下飞机,轻轻地坐下。我们来到了维吾尔族小朋友的家乡—新疆(出示中国地图画面课件。)
二、认识维吾尔族。
1、 演示课件:
(1)你们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吗?
(2)他们在干什么?(跳舞。维吾尔族喜欢跳舞,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3)他们还是一个很好客的民族,瞧,有两个维吾尔族的小朋友来欢迎我们了!(维吾尔小朋友问好)维吾尔族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长裙、男的穿对襟长袍。)
(4)维吾尔小朋友端出葡萄干款待大家。(丰富词汇:亚克西。)
新疆还有什么特产?(哈密瓜、葡萄、葡萄干)
(5)维吾尔族人在干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弹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
(6)我们今天交到了维吾尔族的'好朋友大家高兴吗?我们邀请维吾尔小朋友一起来跳个新疆舞吧。(大家一起跳新疆舞蹈。)
(7)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结束了,和维吾尔小朋友再见!(维吾尔小朋友: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三、认识蒙古族
1、听,机场在催我们登机呢!(音乐:小飞机)飞机慢慢地降落,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演示课件。
(1)我们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这里是蒙古族人民的家乡,让我们跟着导游阿姨去逛逛大草原吧!(观看视频)
(2)反馈:跟着导游阿姨逛了一圈,你对蒙古族有什么了解?(住蒙古包,放牧,骑马)
三、拓展延伸
1、认识了两个少数民族你们高兴吗?那你们是什么民族的?(汉族)
小结: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这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叫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都是少数民族。
2、你们还听说过那些少数民族?
接下来让我们走入行程的最后的一站就是民族村。
3、参观民族村(放课件)教师讲解。
介绍傣族、苗族、藏族。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都是中国人!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生活在一起,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放音乐《爱我中华》)现在让我们邀请老师们伴着欢快的乐曲团结起来,跳一支团结舞。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