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浅谈我镇金银花产业的发展5则范文

最新文章

第一篇:浅谈我镇金银花产业的发展

文章标题:浅谈我镇金银花产业的发展

如何找准农业优势项目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是广大山区农业镇当前共同面临的难题。

**镇作为江津市地域最广、农民最穷、农业产能最弱的山区农业大镇,经过多年的调查、论证与实践以及广大农民、业主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找到了种植金银花这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路子,形成了该镇的一大特色产业项目。

一、**镇发展金银花产业的优势

**镇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具有发展金银花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自然优势。**镇所处的大娄山余脉,1998年经中国地球研究所专家验证,锌硒含量较高,加之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0-15.8度,年降水量达1037毫米,无霜期253-284天,非常适合金银花生长。**镇所产金银花,其花、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重要生理活性元素--硒,与其它产地的金银花相比,除保持了普通金银花清热解毒、凉风散热、降血脂等功效外,还具有延年益寿、防癌抗癌等功效,市场反映情况良好。二是品种优势。**镇农民早在70年代就开始种植金银花,在30多年的种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了多次品种的筛选。现主要品种灰毡毛忍冬金银花,有效药用成分绿原酸较国内市场同类品种含量高,属最优银花品种。2025年经重庆中药研究院专家测定,**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是3.5-5.5。这类产品目前在全国分布极少,重庆仅秀山县和江津**镇有一定种植规模。三是效益优势。由于**镇金银花质优、高产、投产见效快,市场空间大,种植、加工效益较其它农作物效益高出4倍以上,其经济效益优势极为明显,业主发展和农民种植积极性都很高。

二、**镇金银花产业的发展现状

金银花产业作为**镇乃至江津市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主导业之一。以政府推动、科技支撑、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的组织形式,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种苗、种植、加工和市场的金银花产业链。

(一)建设了现代化的金银花优良种苗繁育中心。种苗繁育中心为退耕还林、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优质标准的种子、种苗;金银花种植基地为金银花加工中心提供优质的干制金银花蕾原料,从而提取含量高而稳定的绿原酸原料,达到生产出质优价优的金银花制品,满足金银花干制品绿原酸提取品及金银花饮料等对原料品质的要求。

(二)建设了一个金银花生产示范基地。按照国家GAP组织生产,形成金银花种植、粗加工、深加工为一体的金银花产业化基地。形成了公司 基地 农户 科技的经营模式,制定了《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建立了金银花计算机信息网站,引进龙头企业2家,组建专业合作社1个,购置加工(烘干)生产线三套。以提高金银花产量、缩短出花周期、延长盛花期和保持品质,降低各环节和产品的生产成本为目标,采取产学研、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形式,将金银花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连结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的机制,从而实现了金银花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

(三)创了两个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和效益。**的两家业主争创了“渝欣”和“华盖山”两个金银花品牌,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获“中国著名畅销品牌”称号,提升了产品的含金量。经业主加工后的金银茶经过精选、品牌包装后每斤卖到300-600元,2025年实现产值500万元。

(四)产生了突出效益

1、社会效益显著

**镇的银花产业化工程项目是以农业为背景,形成科技与贸易相结合,种植、加工循环配套,集技术示范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一体,具有多功能、高品质、有特色的高效绿色农业基地,对江津市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现在其社会效益已初步凸现,待10万亩金银花基地建成后,将解决**及周边地区12000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加快**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同时对江津南部山区各镇、渝黔结合部有关区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极大的促进江津乃至渝黔结合部区域经济的发展。

2、经济效益高

金银花基地的打造符合江津市已布局大量金银花的实际,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要求;而且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金银花每亩种植150株,投产后可产干花150-300斤,每斤干花按10元计算,可创造产值1500-3000元。3年后可投产,8年后大投产。2025年农民售生花收入达120万元,人均增收50元,2025年可投产4000亩,农民销花收入可达200万元,人均可增收85元。8年后10万亩金银花基地建成投产,项目区内人均可从金银花项目上收入2500元。

三、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的建议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核心,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方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目标。

(一)政府引导。农业是一项社会

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历史证明,农业单靠市场调节是不行的,必须对此进行扶持和保护。为了把银花产业做大做强,政府要切实采取行动。一是加强服务协调,只要是业主要求、农民反映的金银花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出现的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派专人予以协调解决,为该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创造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

金银花产业,有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加大对该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

(二)市场拉动。对银花的使用价值及市场供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掌握,逐步开辟、占领、巩固三个市场。一是饮品市场,对金银花进行干燥加工、精选后,直接包装上市;二是中药材市场,将干燥粗加工后的银花直接供售给制药厂、药材公司及中药材批发市场;三是精深加工市场。没有金银花的精深加工,金银花的发展将没有出路,因此要狠抓金银花的精深加工,引进金银花有效药用成分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的提纯,金银花饮料制造及日用化工产品的原材料供应等。

通过三个市场循序渐进的开辟,不断开拓金银花市场空间,坚定龙头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调动农民种植管理的积极性,拉动产业各相关环节的发展,促进金银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三)企业带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走农业企业化经营之路,加快金银花产业发展进程,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引入金银花龙头企业,采取了1带2的方式,业主自主生产承包经营1亩,带动农户分散生产2亩的方式,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业主承包部分,由业主自已种植、加工、销售;农民种植部分,由企业负责收购,进行加工、销售。同时,企业根据发展规模,在一定区域内选择大户为二级业主,由大户带动分散农户,实现其带动性;企业负责技术指导、信息传播和加工销售,农户只负责种植和生产管理,并以订单、合同形式加以约定。现引进的两家龙头企业,承包土地6000亩,农民自种12000亩,完成了产业的种植规模,并且企业也能对市场风险进行分解,对产业风险起到防御作用。

(四)效益驱动。市场经济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要以效益为核心,兼顾农民和业主两方面的利益,对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稳定其合作关系,促进双赢。

一方面实行保护价,企业将农民交售鲜花价格维持和稳定在2-4元/斤,确保农民收入有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鼓励并支持龙头企业提高金银花产品附加值,高价位占领市场,满足其投资最高期望值。利润高,则在年终对农民进行了二次返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政府用一定资金和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以经济利益推动业主加大投资,增强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的积极性。

此外,采取对龙头企业划分发展区域,组建协会、政策倾向、政府行政干预等,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避免农民收入增减幅度过大,确保银花产业的良性发展。

(五)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金银花是一项发展历史较长的特色产业,但从种植、管理、加工一直没有一套科学而规范的技术要求作指导,是一个粗放的产业。因此,必须应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推动产业的发展,实现其最高效益。一是依托科研部门和企业,结合实际,对土壤、气候、品种、市场效益等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其发展的可行性;其次,依靠科技,解决种苗繁育难题,满足种苗需求量;其三是对银花的种植的肥水管理、病虫防治、修枝下条、树形整理、银花采摘等进行科学规范要求,并让每一个花农掌握,确保优质高产;四是不断总结经验,依靠科学,对金银花加工机械进行改造,对烘干技术进行改进,保证银花的最高药用价值和最佳色香;五是依托科研院校,如西南农大,中药材研究院,在我镇建教学科研基地,设立了科研课题,进行综合开发研究;六是特别对金银花的深加工进行研究,引进生产企业进行开发加工,拓宽市场空间。

(六)区域联动。加强与周边地区及整个南部山区的经济合作,建成以金银花为主的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基地,把**镇建成为示范基地镇和金银花产品集散中心,组建跨行政区域的金银花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走联合发展之路,并在各类优惠政策上相对统一,共同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南部山区种植金银花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南部山区发展金银花,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促进整个南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南部山区商品经济,增加南部山区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快我市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步伐,才能使之成为我市南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支柱性产业。

总而言之,金银花产业作为江津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和镇务必从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出发,齐心协力谋发展,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技术和资金扶持力度,竭力把**镇打造为有江津特色的金银花之乡。

《浅谈我镇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来源于feisuxs,欢迎阅读浅谈我镇金银花产业的发展。

第二篇:金银花产业报告

商品上市项目申请报告

第二章 河南金银花产业及优势介绍

一、睢县农业发展概况 1,睢县百科

睢县是商丘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东与宁陵县相接,西连杞县,南接柘城县、太康县,北临民权县。截至2025年底,共辖8镇、12乡,总面积926平方公里,人口87万。

睢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红色革命老区,主要有宋襄公墓、恒山汉墓群、无忧寺塔、圣寿寺塔、袁家山、汤斌祠、国家湿地公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是河南省园林城市。

睢县以酿造、机械、食品为主,农业以粮、棉、蔬菜、花生为主,水果、烟叶为辅的农作物种植,粮食产量,棉花和油料产量跃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是河南新兴的工业城市,重要的制鞋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

睢县北湖曾举办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河南省青少年划船运动会、全国青年皮划艇锦标赛、全国皮划艇锦标赛,是河南省皮划艇训练基地。

2,睢县社会经济体量介绍

2025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1.47亿元,同比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47亿元,同比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76亿元,增长20.6%;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49亿元,同比增长13.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5亿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288.54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完成4656.81元,同比增长10.8%;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43.55亿元,比年初增加12.1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5.45亿元,新增4.61亿元。3,睢县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简介

商品上市项目申请报告

睢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基础稳固。全县种植小麦88.74万亩,总产达42.24万吨,增长2.2%,夏粮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5%以上。全县形成了以粮、棉、蔬菜、花生为主,水果、烟叶为辅的农作物种植新格局,粮食生产连年攀升,棉花和油料生产跃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林木资源丰富,全县有林地面积18215公顷,林木总株数达315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9.8%。活立木株数、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均居商丘市前列。全县土地流转9.36万亩,培育家庭农场55家,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41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1户,发展无公害认证农产品14个,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建成各类养殖场(区)178个。其中,河南惠民禽业公司成为豫东最大的种禽繁育基地,河南凤飞种畜禽公司被国家商务部定为“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河南龙源牧业公司是豫东最大的良繁种猪场。是板山羊基地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棉油生产百强县和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县。胡堂金果、尤吉屯葡萄、河堤大樱桃、董店金银花等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二、河南睢县金银花产业介绍

睢县目前金银花种植面积1500亩,年产量60吨,产值1000万元。睢县金银花以九丰一号、金丰十号等品种为主,种植方法为XX,一年有四次收获:第一次为5.15-7.14。第二次为7.14-7.25,第三次采摘时间:XXX-XXX,第四次XXX-XXX.其中,第一次收获和第二次收获时间为一年之中的旺季,产量占年产量的XX%,提供就业岗位XXX,为XX人提供就业机会,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三、睢县金银花产品优势介绍 当地金银花优势,XXX 1,(药性全国最强,绿原酸含量,全国平均水平1.6%,山东金银花绿原酸含量2%,广西1%陕西1.8%。商丘金银花特别是睢县金银花达到3.5%,烘干(这个词有待考证,)之后可达6.3%。附XX博士金银花绿原酸实验报告。附河南开封至江苏徐州片区为金银花最佳种植基地的调研报告。

商品上市项目申请报告

2,哈药集团指定原材料。

四、技术优势 1,种植技术 XXX 2,.烘干技术

XXX,哈药集团研发XXX,烘干后绿原酸含量可达XXX 3,,(是否申请过国家相关基金资助、有无最后验收、鉴定的结论、评奖等)

五、睢县产业上下游及现状分析

1,农民种植采摘,多为老弱妇孺等农村剩余劳动力。

2,哈药收购:价格受哈药集团垄断控制,农民收入少,种植意愿不够强烈。3,4,合作社机制

劳动力不足:由于当地农民平均收入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宁愿到城里打工,返乡意愿不强

六、睢县政府诉求

1,河南睢县金银花绿原酸含量为3.5%-6.3%,药用价值为全国之最,当地政府希望扩大种植面积,(金银花最佳种植面积为开封至苏北片区)同时通过技术上的提升,提高金银花的单位产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更高药用价值的金银花。

2,扩大当地在金银花行业的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建立金银花行业地理标志。

3,鼓励河南籍青壮年返乡创业,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5,改变金银花给哈药集团的垄断局面,为更多的药厂,生产企业提供优质金银花。

商品上市项目申请报告

6,定价权回归市场,改变大贸易商控制价格的局面

第三篇:湖南省隆回县金银花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湖南省隆回县金银花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丁伟彭兵李金平

(1.隆回县林业局,湖南 邵阳 422200;2.邵阳市林业调查设计队,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的湖南省隆回县,是全国金银花三大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金银花面积达11000hm2,年产金银花干花1000万kg。通过对金银花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重点分析了金银花产业市场和产业发展潜力,提出了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金银花;产业化;主要问题;对策与建议;湖南省隆回县

金银花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其植株为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以干花入药,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Japanica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隆回县金银花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我们对隆回县金银花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隆回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北纬27°00′至27°40′,东经110°38′至115°15′,南北长74.6km里,东西宽61km,为涟邵盆地西缘向雪峰山脉过渡地带,由大东山、九龙山东西延伸,以其南麓为界,将全县自然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

该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因地形和海拔高低差异的影

Thunb)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

[1]

。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1基本情况

亚洲和非洲北部温带至热带地区,是一种具保健、药用、观赏及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经济植物。

隆回县从70年代开始人工种植金银花,至今有30多年历史,目前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1000hm,年产干花1000万kg,年产值近亿元,栽培面积和产量、产值均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市场上金银花售价达 12元/kg,种植金银花已逐步成为发展山区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

[2]

南部以丘陵为主,地势较低。

响,南北小气候差别明显。南面年平均气温17.9℃,最冷月平均气温3.3℃,最热月平均气温28.4℃,年降雨量1293.2mm,年日照时数1539.9h;北面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平均气温0.8℃,最热月平均气温25.6℃,年降雨量1622.9mm,年日照时数1196.2h。

人工种植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县域西北部平均海拔1300m左右的高寒山区,涉及小沙江、虎形山、基地13处、7 hm以上的生产基地319处,全县金银花栽培面积达11000 hm,金银花年产量达1000万kg。种植的金银花品种主要有灰毛毡忍冬、红腺忍冬、忍冬和山银花等,干花药用价值以灰毛毡忍冬最好,其绿原酸(异绿原酸)含量高达4.24-6.5%,目前已通过国家药典委评审,批准录入2025年版《国家药典》,并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该品种全县种植面积最大,麻塘山、大水田、金石桥、司门前、占全县金银花种植总面积的90%以白马山、望云山、大东山等乡(镇、上。隆回县林业局与湖南省林科院场)。户平种植面积为0.35hm,户平年产干花435kg。

对金银花品种选优合作攻关,从灰毛毡变异植株中选育的金银花良种——金翠蕾、银翠蕾和白云,已通过湖南省科委评审,并成功地完成了组培育苗,该品种与普通种相比,具有花质优、花蕾齐、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为加速金银花产业资源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

[3]

2隆回县金银花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潜力2.1 金银花种植概况

隆回县金银花的人工栽培始于1971年,但前期发展缓慢,到

1980年,全县人工栽培面积仅53 础。2

hm,年产干花不足10000kg,其后2.2 金银花加工利用现状 10年虽有所发展,但规模和效益均不明显,1991年后,该县将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来抓,金银花生产基地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共建成67 hm以上的生产

隆回县金银花加工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以粗加工为主,精加工与深加工没有形成规模。

(1)简单加工制成金银花干花销售。年销售金银花干花900万kg,占全县金银花总产量的90%以上;采用的加工方法简单,以熏、蒸烘干或晒干等原始方法,产品的附加值低。销售渠道主要通过隆回县目前金银花主要生产基地小沙江地区两个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销到全国各地中药材加工

(2)通过企业粗加工,扩大产品利用途径。主要产品有金银花茶、金银花含片等保健品和饮料。全县目前共有此类加工企业1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年加工80万kg的加工规模,年加工产值3000万元,“毅鹏”和“银仙”牌金银花

(3)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已步入快车道。通过建设龙头企业,综合利用金银花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标指日可达。目前已引进湖南省银海药业有限公司在县城成立了邵阳制药分公司,计划投资6850万元,年加工金银花300万kg,加工产值3亿余元,主要生产以金银花为原料的中成药和加工提取绿原酸,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2.3 金银花产业发展潜力

(1)金银花的用途相当广泛,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金银花富含绿原酸、异绿原酸及人体必须的30多种元素,其花、叶、藤均可入药,药用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抗病原微生物。实验证明金银花对各制作用。二是增强免疫功能。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三是抗炎、解热。金银花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中医方剂中有1/3以上用到金银花,198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金银来又被确定为药食兼用植物。2025年又成为多数专家推荐预防“非典”的首选中药。

(2)隆回县金银花的品质、规模和市场优势十分突出。一是品质优良。其主要品种灰毡毛忍冬,经湖南省中医学院、湖南省中医研究院、武陵大学等单位检测,其有效元素均高于外地同类产品,绿原酸、异绿原酸含量高达4.24—6.9%。二是质量管理规范,无污染。隆回县金银花主产区小沙江地

[4]

企业。受市场影响大,经济收益低。种致病菌、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

茶荣获“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花确定为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后

区平均海拔1300m,所产金银花无任何工业、化学污染。加之小沙江地区已被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金银花生产加工全过程严格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订的规定实施标准化管理,金银花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GAP(Good

药、保健食品、香料、化妆品等许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大有潜力可挖。综合利用

金银花资源,实现金银花精加工、深加工,符合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是做强隆回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只要坚持标准化生产、加工,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药用保健功效,不断提高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隆回县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就一定能够做大做强,实现效益最大化。

Agricultural Practice)试验示范已通

过省科技厅验收。生产加工标准操作规程即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已正式编制,其产品质

量足以让消费者放心。三是规模优势。隆回金银花历史悠久,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种植规模居全国之首。四是市场优势。有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优秀品牌,在市场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2025年10月,该县生产的毅鹏牌金银花茶和银仙牌金银花茶同时被国家绿色食品管理委员会授予“绿色食品”称号。2025年12月,毅鹏金银花茶在湖南省农博会上荣获金奖。2025年3月,毅鹏牌金银花茶又荣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目前隆回金银花系列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3)与国家产业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金银花作为中药之瑰宝,在制

3金银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粗放,生产不规范

药农的管理水平大多处于原始粗放阶段,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栽培没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土地没有认真整理,土壤水分、养分流失大,难以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二是一些药农不懂科学种植技术,没有对植株进行剪枝,改善通风采光条件,导致病虫害多、无效枝多。三是采摘不规范。不分时间、不分生熟,见花就摘,甚至连枝摘下,造成药效不高、色泽不齐,严重影响外观和内在品质。四是用药用肥不当。药农在防病防虫时,使用高毒高残农

药,有些药农在花期也用药,铜类、有的甚至使用工业用硫,对产品质硫化乳剂等碱性农药用量过大,致使部分金银花的农药残留量超标。施肥不按氮、磷、钾相结合,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有的将未经熟化的家肥直接对根部施用,施肥、施药很不规范。

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产品的包装质量差,有的竟然用化肥纤维袋包装,既不符合食品药品包装要求,也不美观,严重影响了金银花的品质和价格。

3.4 网络不畅,营销水平不高

虽然该县有一支几百人的金银花销售队伍,但真正的专业营销人员寥寥无几,没有强大统一的营销网络,大部分还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而且营销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信息不灵。

4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对策

3.2 品种混杂,植株老化

由于在大规模发展金银花时,从广西、广东、四川等地挖掘了大量的野生金银花植株,缺乏科学的品种选择,给金银花资源留下了两个隐患,一是资源品种混杂,初步查明该县共有金银花品种或变异品种10多个;二是“引进”了新的病害和虫害。同时,该县当前约有4000hm金银花植株老化,需要更新。

4.1 以科技为支撑,抓紧培育更新优良品种

近年来,因规模扩张,不少药农从外地盲目引种,造成本县品种资源混杂,同时,全县尚有4000hm

3.3 加工粗糙,售价较低

该县金银花虽然内在质量很好,但由于加工粗糙,外观质量较差,加之前段没有“国药”身价,售价一般比山东金银花要低一半以上。质量差主要表现在条状不整齐、色泽不齐、水分太重、杂屑太多,造成了整体外观质量低。实质上是一流的资源,加工成二流的产品,变成了三流的商品。在烘干过程中超量、超标、超时使用硫磺,金银花植株老化,亟需更新。因此要从品种选择、培育更新优良品种入手,充分利用县林业局与省林科所合作的科技成果,用良种组培苗更换老化植株,提高金银花药用有效成份和产品价值,同时严格控制盲目从外地引种。

4.2 加强对药农的技术培训,尽快实施标准化的生产、存贮、加

工和销售

国家药典,从此隆回的金银花有了

要按有关技术标准,对药农进“国药”身份,因此一定要把握住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实施GAP种植、入“典”机遇,加大宣传力度,提

高隆回金银花的知名度,让全国、GMP加工、GSP销售,以提升产品

全世界了解隆回金银花这个品牌。

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确

要多渠道与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

保产品优质优价。

“攀亲”,力争把全县建成多个大

4.3 创新管理机制,建成一个在型制药企业的生产基地。

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化大

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天志,李永梅.金银花的研究

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25,15(4):292—298.

[2]郭巧生.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5,353—361.

[3]王晓明,罗金塔等.金银花(灰毡毛忍冬)新品种的选育[J].长沙:湖南林业科技.2025,6:15-18.

[4]周日宝,童巧珍.灰毡毛忍冬与正品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比较[J].中药材.2025,26(6):400—401. 作者简介:

王丁伟(1972-),男,湖南省隆回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监测及森林培育工作。

在县内组建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购销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运用有线网络和现代先进管理技术,力争3-5年建成1-2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购销企业,形成一个上档次的专业市场,以保障产品的销路。

4.4 积极培育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把金银花产业做大做强

以湖南省银海药业有限公司邵阳制药公司、湖南省毅鹏金银花保健品有限公司为基础,建成一批年加工规模100万kg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中药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中药材加工产业,加大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科研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

E-mail:wdw80699@126.comphone:***,0739-8233297.4.5 加大宣传攻势,加强与国际国内合作力度

灰毡毛忍冬将录入2025年版

第四篇: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切实抓好2025年金银花产业发展的

意 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为全面推进“六个一”农业产业化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根据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2025年金银花产业发展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发展金银花产业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植被恢复、巩固退耕还林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五年努力在全县发展金银花10万亩,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2025年全县建成金银花育苗基地一个,年产优质种苗300万株以上;栽植示范基地5000亩,其中都濡镇900亩,丰乐镇800亩,涪洋镇800亩,镇南镇900亩,濯水镇800亩,茅天镇800亩。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县人民政府成立金银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林畜牧局林产办。各金银花产业发展乡(镇)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金银花产业目标任务的落实,并搞好土地流转、人员组织等工作。

(二)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发展金银花产业,主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种植大户”发展模式。

政府引导:县人民政府负责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全面引导产业发展。各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宣传发动、政策落实、组织培训等工作。

企业主导:以公司为主体,进行种苗培植、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带动金银花产业发展。

市场化运作:按照市场运作方式进行发展,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公司进行基地生产、加工、销售,打造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提高金银花产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保证种植户的稳定收入。

(三)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

整合国家石漠化治理资金40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200万元、林业植被恢复资金100万元,进行捆绑使用,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加大对产业的投入力度,确保每年整合700万元以上的资金发展金银花产业。

1.种苗基地建设。县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金银花产业龙头企业,负责种苗基地建设。企业2025年要培育金银花苗木300万株以上。

2.金银花种苗、栽植补贴。栽植50亩以上、成活率达90%以上的基地,按300元/亩进行种苗补贴。

3.后续管护补贴。栽植50亩以上、管护率达90%以上的基地,补贴生物肥料100元/亩,补助时间为1年。

4.土地流转补助。土地流转50亩以上的,按30元/亩对种植基地的土地流转费进行一次性补助。

5.加工厂房及市场建设用地。引进与金银花产业相关的制药、食品加工、香料加工等企业,市场建设及加工厂所需的综合用地及工业用地,按照《务川自治县投融资政策(试行)》(务委办通〔2025〕4号)相关政策予以兑现。

(四)加快基地建设,实现龙头带动

按照集中连片开发、尽快形成规模优势的原则,扩大基地生产规模。采取“公司 +合作社+基地”的模式,逐年增加种植规模,并不断辐射适应发展金银花产业乡(镇)。走龙头与合作社带基地、基地连大户、专业户,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路子,苗木由公司培育,金银花产品按市场价格由公司或合作社统一进行收购,使金银花种植、加工、销售等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的轨道。

(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含量

县农业畜牧局林产办负责牵头,统筹抓好金银花产业各项关键技术的培训,龙头企业要加大金银花生产技术的探索和总结力度,指导农户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原则,实施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大力推广科学修剪、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栽培技术,努力提高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

四、奖惩办法

根据务委办通〔2025〕40号文件相关要求,对乡(镇)金银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第五篇: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南江金银花通过多年培育和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市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产业之一。为加快其产业化进程,促使其对“增收裕民富财政”发挥应有的最大效益,我们于近期对南江金银花产业进行了调查。总的看,产品基地发展势头趋涨,加工开发领域有所拓展,但产业链尚未形成,制约加快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需要认真地加以解决。

一、充分发掘南江金银花产业的发展优势

金银花既是国务院确定的70种名贵药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管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南江金银花”在我市南江县种植历史悠久(宋朝就有栽培和利用金银花的记载),是多年培育的优良品种。2025年,在市委、市政府狠抓“三大经济”的战略部署下,南江县将金银花确立为立县产品,制定了《南江县优质无公害金银花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化发展管理办法》,成立了专门机构狠抓落实。规划以明江河流域两岸公路沿线120个村为主,辐射带动62个金银花生产基地乡镇的301个村(8.76万户22.83万人),计划到“十五”期末标准化栽植金银花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2025年,该县金银花面积达8.0万亩,40%的面积已投产,产干花11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77.4%;产值1980万元,增长70.4%;加工银花茶3.9万公斤,产值780万元,实现税利326万元,分别增长8.5倍、5.5倍和2.4倍。南江金银花产业,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优化生态环境,品种优势增强。南江县多年来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去年森林覆盖率达49.2%,境内年均气温16.2℃、降水量1200毫米、日照1580小时,无霜期254天,给耐旱喜光的金银花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经多年培育和发展,现已查明有野生、家种金银花品种资源8大类32个品种,是全国金银花原产地之一和主产区;七十年代初南江金银花就享誉全国,1981年被列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县;2025年,川中药基领[2025]01号文件正式批准为“中药现代化科技强县(四川)基地金银花规范种植南江科技示范区”;2025年7月,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国家级金银花标准示范区”;2025年2月,四川省农业厅批准为“四川省第一批金银花生产基地县”。

2、强化示范带动,基地规模初具。该县通过典型示范建好金银花“第一车间”,先后在兴马、关路、赶场等21个乡镇,按照“南江金银花”技术规程,建设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8800亩。兴马乡种植金银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该县最大的“金银花专业大乡”;其中种植300株以上的156户,100株以上的180户,年产1000斤以上的大户26户,500斤以上的187户;该乡去年产干花30万公斤,实现产值65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42%;瓦池乡木罗坝村、庙坪村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1600亩;石滩乡王光山村建立优质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300亩,规范化种植金银花32万株;甘溪乡华营村建立金银花科技示范园300亩;赤溪乡活水村、上两乡洋滩村等村1000亩净植金银花基地已建成。示范基地带动该县新植金银花7万多亩;其中种植金银花5-10亩的农户2378户,人均新植50丛以上的社586个,100丛以上的社128个,投资10万元以上的开发业主12个。

3、创新栽培技术,科技含量提高。该县开发“南江金银花”的科技人员在实践中大胆创新,推出了“六改三植”新技术。即:改无序零散栽培为水平梯地集约栽培;改乱用肥料为科学施肥;改不剪枝为合理整形修剪;改一次定植为育苗移植;改稀植为规范化密植;改晾晒为多功能烘干机烘干;实行田地内净作、田坎地边套作、乱石窖零星穴作等栽植模式。种苗繁育经过近两年攻关,在强化抗病虫能力、耐瘠耐旱和不易退化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实现了优质大苗移栽。去年该县育苗560亩1800万株,出合格苗1580万株,预计今年可出苗1860万株。2025年,该县制订了《南江金银花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并报经市技术监督局审定颁发,已被各基地广泛推广。经华西医大、成都市药检所检测,“南江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最高达8.6%,最低为6.9%,是普通金银花的两倍,是进入《中国药典》中同类品种2-3倍。

4、延伸产业链环,产品开发加快。该县立足市场积极拓展金银花的加工领域,促使产品向较高附加值转化。白院乡七村付政购置加工设备9台,加工金银花茶55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10万元,实现税利9.5万元。县农业科技人员研究开发出金银花茶系列饮品,加工金银花茶3.9万公斤,实现产值790万元。南江大河金银花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生产“大和”牌金银花小袋包装42万袋,总产值252万元,实现税利282万元。预计今年该县金银花产量可达到130万公斤,加工金银花茶20万公斤,实现产值4800多万元。

二、清醒认识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基础,但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不够”,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该产业的发展壮大。

1、市场定位研究不够。据《本草纲目》和《药性歌括》所述,金银花主要作药品制剂,同时也可作保健饮料。但“南江金银花”在五年一修编的《中国药典》里没有占据一席之地,按照药品安全生产规则,任何药品加工厂不得使用它来作药品原料。这个“关键证书”限制了南江金银花难登大雅之堂。加之市场宣传不力,导致社会认知甚少,集中表现为南江金银花仍以集团消费为主,价格与价值有所背离,市场空间明显狭小。

2、龙头带动开发不够。该县能成功提取绿原酸的加工厂,因体制和投入等障碍,虽经各级多方努力,但历时一年多仍然停产未“活过来”;虽然该县近年迅速崛起了31家“金银花茶”系列的作坊式加工厂,但调查发现,其中相当部分缺乏应有的加工技术和卫生保障,如果不及时清理整顿,不果断整合资源,其隐患势必产生不良影响。

3、基地机制创新不够。该县的金银花基地,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享受了扶贫开发、退耕还林、以工代赈等政策扶持,表现为政府引导过余,而市场主导不足。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明确专业大户与一般农户,技术人员与农户等方面的利益和风险关系;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专业大户带动能力不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更是没有及时跟上。

4、标准规程推广不够。由于主观认识不够、技术力量薄弱和面宽量大、基础较差等原因,虽然已颁发了“南江金银花”生产和“金银花茶”加工的技术规程,但调查发现,有的仅将“技术标准”贴在墙上,有的嫌“规程”操作起来麻烦,导致“标准”未能严格执行。

5、产业发展投入不够。据统计,南江金银花近几年来累计仅投入2886万元,其中国家投入占15%。没有投入就谈不上产出。作为一项立县产业,这点投入显得很不够。

三、做大做强做优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南江金银花的发展,凝聚了南江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无论是从珍惜优势品种和民力投入角度,还是从发展“三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互动的发展思路,快上龙头,力创品牌,抢占市场,壮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努力实现“五增”。

1、快上龙头,整合资源促增值。加工龙头是产品实现增值的关键力量。无论“南江金银花”作药品还是饮品,都应当在基地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拥有自己的加工龙头。一是要落实责任尽快对原成功提取绿原酸的加工厂进行改制重组。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网络,果断打破一切阻碍产业发展的旧框框,建立适应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新型企业,确保今年按期投产运行。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整合现有的金银花茶加工厂。集中优势、集中技术、集中规模,发挥集簇效应,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加工龙头一定要与金银花农户签订利益和风险共担合同书,自觉诚实守信,从而实现龙头和农户的双赢。

2、力创品牌,精心打造促增效。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南江金银花品牌,一是要狠下功夫尽快将其写入《中国药典》。要成立项目攻关小组,邀请省以上专家来实地考察研究,对“南江金银花”主要品种进行科学鉴定,悬奖攻关,确保《中国药典》再版时南江金银花能获取“准入证”。二是要开发利用好现有的绿色品牌,并进一步做好后续绿色品牌的争取和认证工作。要加速实现绿色品牌量的扩张,新品牌开发要放开眼界,比如南江金银花能否与通江银耳合成“双银露”,或者与矿泉水合成“银泉春”等等;要强化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3、抢占市场,强力拓展促增收。市场需求是产品生产的决定因素。要切实强化市场建设、市场信息、市场管理、市场监督,畅通绿色大道。一是要在现有营销大户中培养一批拓展市场业务的务实型人才。充分利用他们市场信息灵、销售渠道广的优势,广拓市场,大抓订单,使南江金银花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佳价格进入流通领域。二是加工龙头要拥有自身的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和营销网络。要树立“市场首入”观念,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市场带流通、流通促生产、生产上品牌、品牌扩市场的良性循环。三是要按照市场原则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要敢于让利,降低“准入”,优化投资环境,促使本地资源和外地资金的有效结合。

4、壮大基地,严格标准促增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标准化是产品走向市场化的前提。要继续推行标准化示范片建设,辐射带动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比如我市与南江相邻的通江、巴州等地,均适宜“南江金银花”生长,应当适度扩张种植基地。要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确保绿色指标达标。一是要加大标准化宣传、推广和实施力度。增强“搞标准就是搞科技”、“达到标准才能进入市场”等意识,自觉严格按照市技术监督局批准的“技术规程”组织生产,把标准化贯穿于南江金银花产业链的全过程;二是要确保产地无害化。实行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产区生产资料准入制,严格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化肥和农药,加强对南江金银花基地土壤、水质和大气的监测和保护。

5、狠抓落实,积极支持促增长。各级相关部门要围绕南江金银花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狠抓具体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帮助搭建发展平台,特别是积极拓展投资渠道。要融通银企、银农关系,解决好信用贷款;要将扶贫开发、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等政策性资金配套使用,集中投入重点基地和优势区域;要激励广大群众大胆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转变。二是及时理顺关系,解决好发展中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改进工作作风,精简办事程序和办事环节;加强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护先进生产力;从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引导建立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使这些“利益共同体”互助互利、共同致富。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