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

最新文章

第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表现方面:

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

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

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

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

五、用潦草应付代替严谨作风;

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

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

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

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

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

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享乐主义的表现方面:

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

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的表现方面: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为享乐主义。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是为奢靡之风。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

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是“没有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开道,则是“不够隆重”。那些并不艳羡享乐、奢靡的官员亦被裹挟其中,只能老实遵守“潜规则”。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更是异化成一种“官场标准”,腐化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各项制度规章。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共同表现:

A.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B.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C.挥霍公款,吃喝玩乐.D.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E.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F.骄奢淫逸,腐化堕落.查摆问题要避免:

只讲下级,不讲上级;只讲别人,不讲自己;

只讲班子,不讲个人;只讲工作,不讲思想

只讲工作,不讲思想;只摆现象,不做剖析

第二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表现方面:

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

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

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

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

五、用僚草应服代替严谨作风;

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

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

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

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

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

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享乐主义的表现方面:

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奢靡之风的表现方面: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为享乐主义。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是为奢靡之风。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是“没有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开道,则是“不够隆重”。那些并不艳羡享乐、奢靡的官员亦被裹挟其中,只能老实遵守“潜规则”。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更是异化成一种“官场标准”,腐化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各项制度规章。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共同表现:

A.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B.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C.挥霍公款,吃喝玩乐.D.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E.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F.骄奢淫逸,腐化堕落.

第三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四风”的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表现方面:

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

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

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

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

五、用僚草应服代替严谨作风;

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

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

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

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

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

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

六、横

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享乐主义的表现方面:

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的表现方面: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为享乐主义。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是为奢靡之风。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是“没有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

开道,则是“不够隆重”。那些并不艳羡享乐、奢靡的官员亦被裹挟其中,只能老实遵守“潜规则”。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更是异化成一种“官场标准”,腐化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各项制度规章。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共同表现: A.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B.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C.挥霍公款,吃喝玩乐.D.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E.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F.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突出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文山会海、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工作不实,接受会员卡、商业预付卡的问题;

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对广大官兵的根本态度,“三公”经费支出,跑官要官,吃拿卡要,“政绩工程”问题;

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贪图享受、及时行乐思想和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现象;

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纠治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淫逸,滥建楼堂馆的不良风气。

第四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详解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表现方面:

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

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

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

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

五、用僚草应服代替严谨作风;

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

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

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

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

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

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享乐主义的表现方面:

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的表现方面: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

为享乐主义。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是为奢靡之风。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是“没有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开道,则是“不够隆重”。那些并不艳羡享乐、奢靡的官员亦被裹挟其中,只能老实遵守“潜规则”。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更是异化成一种“官场标准”,腐化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各项制度规章。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共同表现:

A.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B.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C.挥霍公款,吃喝玩乐.D.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E.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F.骄奢淫逸,腐化堕落.形式主义(formalism),指在艺术、文学、与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有形式主义行为的人,被称为“形式主义者”。中国社会形式主义:政府官员或部门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这些工作内容则表示支持。

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同时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

再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同官僚主义产生根源是一样的。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成绩和荣誉方面争,在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之风,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

官僚主义(bureaucratism):“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享乐主义(Hedonism)又叫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是一个哲学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词语的来源是希腊语的“pleasure”。享乐主义是所有动作皆可被一个人会产生的享受与痛楚所决定,力求将享乐与痛苦的距差增至最大。

“享乐主义”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享乐主义是指把追求一切能够引起自己各种感官快乐的刺激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目的的思想观念.这种人一生都是在极力追求最大限度的感官享受中度过的.由于感官刺激只能由本人来体验因此与享乐主义并存的是自我中心主义 2、1-所谓享乐主义是指那种把享受快乐(包括感官快乐、物质的肉体的快乐)当作人生唯一目的,并以此为判断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享乐主义”是指把享受玩乐作为人生的根本欲望和追求,并且不择手段地去实现和占有.“享乐主义”具有典型的资本主义奢侈思想的色彩

4、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被后人称为“享乐主义”.他也指出:“我们称愉快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结束因为我们认识到愉快是我们内心所固有的第一桩好事我们从愉快出发开始每一项选择与回避的行动

5、有人把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称为享乐主义,这似乎是在对一个纸醉金迷的社会的暗示.要让作品具有表现力,油画家应明白艺术的生命在于真情

奢靡之风

所谓奢靡,一般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即古人说的“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奢靡同正常消费和享受的区别在于,一是大大超越当时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二是无度地挥霍社会财物而不能物尽其用。

通观历史上的奢靡现象,有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搞奢靡的人多是有权势的人,或政治上权柄在握,或经济上富可敌国,或两者兼而有之,“既贵且富”。二是盛世更容易出现奢靡之风。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连天子都不能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拉的车,将相乘牛车,百姓无积蓄,统治者就是想奢靡也没有条件。因此,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推崇“寡欲”、“无为”,在生活消费上极力保持节俭。而一旦到了所谓的盛世,情况就大一样了。财富多了,环境相对安定,享乐思想必然滋长。

历史上因奢靡而亡国丧身或被赶下台的统治者不胜枚举。尧的儿子丹朱,是有记载的奢靡第一人。他依仗自己有个好爸爸,整日整夜地“高消费”,结果为人们所不齿。禹教民有方,却教子无道。禹的孙子太康继承了帝位以后,奢靡成风。《尚书·虞夏书·五子之歌》说:“太康身居高位却不理政务,贪淫女色,沉迷游猎,嗜好饮酒没有节制,纵情歌舞不知道满足。”太康这样腐化堕落,老百姓能不造反吗?于是,老百姓就把太康赶下了台。到了夏的末代,桀更加奢靡暴虐,剥削人民,耗尽民力,老百姓恨之入骨,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愿意同你一起灭亡。”如此腐败,夏朝能不灭亡吗?商代的后期,纣王的荒淫暴虐是大家都知道的,“酒池”、“肉林”,与苏妲己“作长夜歌”,已经成了后世总结历史教训的首选资料。春秋战国,“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等典故,史不绝书。后世总结历经八百年沧桑的周王朝历史,归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展开。总书记在6月18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那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具体内涵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下面逐一解读。

形式主义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根源是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负面影响。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有二。

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领导为了个人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明星工程”;不考虑单位实际和能力,到处出国考察,每天大吃大喝,浪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有的眼睛长到头顶上,“只要领导满足,不怕群众骂娘”;有的抓工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单位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

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红火,喜欢把功夫下在形式上,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同时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

再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同官僚主义产生根源是一样的。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成绩和荣誉方面争,在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之风,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

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是不负责任的领导作风。官僚,中国古代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

官僚主义(bureaucratism):“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官僚主义的表现

表现之一:脱离领导群众型

第一种,高高在上,孤陋寡闻,不了解下情,不调查研究,不抓具体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旦发号施令,必将误国误民。

第二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第三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

表现之二:老爷式

第四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这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

第五种,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中央;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官僚主义。

第六种,遇事推诿,怕负责任;承担任务,讨价还价;办事拖拉,长期不决;麻木不仁,失掉警惕。这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

第七种,遇事敷衍,与人无争;老于世故,巧于应付;上捧下拉,面面俱圆。这是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

第八种,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是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观念。认为感观上的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光凭感官上的快乐就能使人幸福和满足。享乐主义必然导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感官的享受只有自己体验,谁也不能代替别人体验感官的快乐。享乐主义特别表现在性行为及其习惯方面。在西方世界,享乐主义导致婚外性关系、青少年性关系、同性恋.....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

享乐主义是艰苦奋斗的大敌,是腐败堕落的渊薮,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起始。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要高度警惕享乐主义的侵蚀。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作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之一加以强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意义。

新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

在精神状态上,不再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克服困难、奋发向上,而是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

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

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

所谓奢靡,一般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即古人说的“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奢靡同正常消费和享受的区别在于,一是大大超越当时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二是无度地挥霍社会财物而不能物尽其用。

通观历史上的奢靡现象,有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搞奢靡的人多是有权势的人,或政治上权柄在握,或经济上富可敌国,或两者兼而有之,“既贵且富”。二是盛世更容易出现奢靡之风。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连天子都不能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拉的车,将相乘牛车,百姓无积蓄,统治者就是想奢靡也没有条件。因此,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推崇“寡欲”、“无为”,在生活消费上极力保持节俭。而一旦到了所谓的盛世,情况就大一样了。财富多了,环境相对安定,享乐思想必然滋长。

历史上因奢靡而亡国丧身或被赶下台的统治者不胜枚举。尧的儿子丹朱,是有记载的奢靡第一人。他依仗自己有个好爸爸,整日整夜地“高消费”,结果为人们所不齿。禹教民有方,却教子无道。禹的孙子太康继承了帝位以后,奢靡成风。《尚书·虞夏书·五子之歌》说:“太康身居高位却不理政务,贪淫女色,沉迷游猎,嗜好饮酒没有节制,纵情歌舞不知道满足。”太康这样腐化堕落,老百姓能不造反吗?于是,老百姓就把太康赶下了台。到了夏的末代,桀更加奢靡暴虐,剥削人民,耗尽民力,老百姓恨之入骨,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愿意同你一起灭亡。”如此腐败,夏朝能不灭亡吗?商代的后期,纣王的荒淫暴虐是大家都知道的,“酒池”、“肉林”,与苏妲己“作长夜歌”,已经成了后世总结历史教训的首选资料。春秋战国,“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等典故,史不绝书。后世总结历经八百年沧桑的周王朝历史,归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

第五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详解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

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formalism),指在艺术、文学、与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有形式主义行为的人,被称为“形式主义者”。中国社会形式主义:政府官员或部门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这些工作内容则表示支持。

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根源是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负面影响。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有二:

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领导为了个人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明星工程”;不考虑单位实际和能力,到处出国考察,每天大吃大喝,浪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有的眼睛长到头顶上,“只要领导满足,不怕群众骂娘”;有的抓工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单位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

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红火,喜欢把功夫下在形式上,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同时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

再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同官僚主义产生根源是一样的。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成绩和荣誉方面争,在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之风,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

形式主义表现方面:

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

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

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

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

五、用僚草应服代替严谨作风;

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

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

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

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

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bureaucratism):“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官僚主义是不负责任的领导作风。官僚,中国古代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

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表现之一:脱离领导群众型

1.高高在上,孤陋寡闻,不了解下情,不调查研究,不抓具体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旦发号施令,必将误国误民。

2.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3.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

表现之二:老爷式

1.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这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

2.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中央;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官僚主义。

3.遇事推诿,怕负责任;承担任务,讨价还价;办事拖拉,长期不决;麻木不仁,失掉警惕。这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

4.,遇事敷衍,与人无争;老于世故,巧于应付;上捧下拉,面面俱圆。这是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

5.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是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Hedonism)又叫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是一个哲学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词语的来源是希腊语的“pleasure”。享乐主义是所有动作皆可被一个人会产生的享受与痛楚所决定,力求将享乐与痛苦的距差增至最大。

“享乐主义”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享乐主义是指把追求一切能够引起自己各种感官快乐的刺激看作是自己的人生目的的思想观念。这种人一生都是在极力追求最大限度的感官享受中度过的。由于感官刺激只能由本人来体验因此与享乐主义并存的是自我中心主义。

2、所谓享乐主义是指那种把享受快乐(包括感官快乐、物质的肉体的快乐)当作人生唯一目的,并以此为判断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享乐主义”是指把享受玩乐作为人生的根本欲望和追求,并且不择手段地去实现和占有。“享乐主义”具有典型的资本主义奢侈思想的色彩。

4、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被后人称为“享乐主义”。他也指出:“我们称愉快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结束因为我们认识到愉快是我们内心所固有的第一桩好事我们从愉快出发开始每一项选择与回避的行动。

5、有人把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称为享乐主义,这似乎是在对一个纸醉金迷的社会的暗示。要让作品具有表现力,油画家应明白艺术的生命在于真情。

享乐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观念。认为感观上的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光凭感官上的快乐就能使人幸福和满足。享乐主义必然导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感官的享受只有自己体验,谁也不能代替别人体验感官的快乐。享乐主义特别表现在性行为及其习惯方面。在西方世界,享乐主义导致婚外性关系、青少年性关系、同性恋.....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

享乐主义是艰苦奋斗的大敌,是腐败堕落的渊薮,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走 3

向衰亡的起始。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要高度警惕享乐主义的侵蚀。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作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之一加以强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意义。

享乐主义的表现方面:

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新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

在精神状态上,不再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克服困难、奋发向上,而是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

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

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

所谓奢靡,一般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即古人说的“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奢靡同正常消费和享受的区别在于,一是大大超越当时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二是无度地挥霍社会财物而不能物尽其用。

通观历史上的奢靡现象,有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搞奢靡的人多是有权势的人,或政治上权柄在握,或经济上富可敌国,或两者兼而有之,“既贵且富”。二是盛世更容易出现奢靡之风。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连天子都不能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拉的车,将相乘牛车,百姓无积蓄,统治者就是想奢靡也没有条件。因此,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推崇“寡欲”、“无为”,在生活消费上极力保持节俭。而一旦到了所谓的盛世,情况就大一样了。财富多了,环境相对安定,享乐思想必然滋长。

历史上因奢靡而亡国丧身或被赶下台的统治者不胜枚举。尧的儿子丹朱,是有记载的奢靡第一人。他依仗自己有个好爸爸,整日整夜地“高消费”,结果为人们所不齿。禹教民有方,却教子无道。禹的孙子太康继承了帝位以后,奢靡成风。《尚书·虞夏书·五子之歌》说:“太康身居高位却不理政务,贪淫女色,沉迷游猎,嗜好饮酒没有节制,纵情歌舞不知道满足。”太康这样腐化堕落,老百姓能不造反吗?于是,老百姓就把太康赶下了台。到了夏的末代,桀更加奢靡暴虐,剥削人民,耗尽民力,老百姓恨之入骨,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愿意同你一起灭亡。”如此腐败,夏朝能不灭亡吗?商代的后期,纣王的荒淫暴虐是大家都知道的,“酒池”、“肉林”,与苏妲己“作长夜歌”,已经成了后世总 4

结历史教训的首选资料。春秋战国,“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等典故,史不绝书。后世总结历经八百年沧桑的周王朝历史,归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

奢靡之风的表现方面: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更高档的享受,是为享乐主义。当他们的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便是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是为奢靡之风。官员接待上级的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开会时不在五星级酒店,是“没有重视”;领导出行若不是警车开道,则是“不够隆重”。那些并不艳羡享乐、奢靡的官员亦被裹挟其中,只能老实遵守“潜规则”。久而久之,这种不正之风更是异化成一种“官场标准”,腐化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各项制度规章。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共同表现:

A.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B.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C.挥霍公款,吃喝玩乐。

D.超标乱配、滥配交通和通讯工具。E.违反规定超标准修建和装修楼堂馆所。F.骄奢淫逸,腐化堕落。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