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请示标题中能否使用这类动词?(小编整理)

最新文章

第一篇:请示标题中能否使用这类动词?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标题中能否使用“请”“请求”“申请”之类动词?这在公文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要求平行机关或下级机关报送材料时要不要用“请”?笔者结合公文写作与处理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客观认识请示标题中的“请”

一种观点认为,请示标题中,“请示”作为文种名称,本身已含有“请”“请求”“申请”之类的意思,不用“请”“请求”“申请”等请求类动词能使标题用语简洁,避免造成“一题双请”,否则,会显得拖沓、啰嗦。

另一种观点认为,请示标题中作为文种名称出现的“请示”,是名词非动词,其本身并不具有施动性。标题中主要动词必须直接体现发文机关动作、行为,否则就属于动词与人称不一致,并且容易引起误解。

笔者认为,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关键在于概括应准确而不产生歧义、简要而不拖沓冗长。请示标题中能否使用“请”,应视其行文目的而定,该用则用,无需则不用。不要为了刻意避免“一题双请”,禁用“请”“请求”“申请”“恳请”“呈请”“报请”“提请”“邀请”等带“请”字的动词,反而改用“要求”“需要”“由……”等不恰当的词语。

二、以平行的眼光看待“请”

《条例》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作为平行文的“商洽函”“请批函”,是发文机关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商洽工作、请求批准事项时使用的公文。“商洽函”“请批函”行文语气比较平易、客气,多用商请的语气。试看:

例1.《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邀请科技部领导出席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的函》(闽政函〔2024〕86号)

例2.《上海市政府关于邀请出席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等活动的函》(沪府函〔2024〕155号)

例3.《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共建江苏省南通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函》(苏政函〔2024〕69号)

例4.《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准成立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函》(渝府函〔2024〕128号)

例5.《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申请发行2024年中国铁路建设债券的函》(铁总财函〔2024〕576号)

例1福建省政府致函科技部,诚邀科技部主要领导出席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为示范区揭牌并作指导讲话。例2上海市政府致函福建省政府,邀请福建省政府领导出席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等活动。由于福建省政府与科技部、上海市政府都是同级机关,属于不相隶属关系,文种用“函”,“邀请”用词非常恰当。

例3江苏省政府致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请共建江苏省南通留学人员创业园;例4重庆市政府致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恳请批准成立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例5中国铁路总公司致函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发行2024年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其中“商请”“恳请”“申请”用词准确,体现商请、请求批准的意愿,标题明确地表达了行文目的。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就某项或某个问题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个上行文。语言要谦和得体,以示对上级机关的尊重,不能使用立刻、马上、要求等命令式语言。试看:

例6.《福州市政府关于邀请省政府领导出席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相关活动的请示》(榕政综〔2024〕329号)

例7.《省侨办关于请省领导出席“四海一家·闽港青年交流团”有关活动的请示》(闽侨〔2024〕24号)

例8.《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设立福州新区的请示》(闽政文〔2024〕412号)

例9.《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请审批新建郴州民用机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湘政〔2024〕13号)

例1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报请审定〈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请示》(银发〔2024〕60号)

例11.《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报请核准公开发行2024年贵州省大方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的请示》(黔发改财金〔2024〕267号)

例6福州市政府向省政府行文,邀请省政府领导出席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启动仪式并致辞;例7省侨办向省政府行文,请省领导出席“四海一家·闽港青年交流团”有关活动。例6、例7与例2的邀请“函”作用相同,都是邀请省领导出席活动。只是例2中上海市政府与福建省政府是同级机关,属于不相隶属关系,文种用“函”;而例6、例7中市政府、省侨办与省政府有隶属关系,文种用“请示”。如果为了避免“一题双请”,刻意不用“请”“邀请”,变成“关于省领导出席……的请示”,那就不恰当了。或者改用“关于要求省领导……”“关于需要省领导……”或“关于由省里安排省领导……”,也不得体。

例8福建省政府向国务院行文,申请设立福州新区;例9湖南省政府报请国务院审批新建郴州民用机场,并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例10中国人民银行报请国务院审定《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例11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行文,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公开发行2024年贵州省大方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与例3、例4、例5一样,“申请设立”“请审批”“报请审定”“报请核准”体现申请、请求批准的意愿,标题明确表达了行文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例9中“请审批”不宜改为“审批”“批准”或“呈报”“上报”“报送”等没有请批意愿的词语。

三、以平和的心态用好“请”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人、财、物方面的困难,自己无权、无法、无力解决时,需向上级机关请示,请求帮助解决。如请求安排资金、请求审批基建项目、请求增加人员编制等。试看:

例12.《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恳请安排搬迁改造项目建设资金的请示》(闽卫财〔2024〕67号)

例13.《省教育厅关于恳请安排高校教师引进计划专项资金的请示》(闽教财〔2024〕6号)

例14.《省财政厅关于安排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省级专项经费的请示》(闽财预〔2024〕104号)

例15.《省财政厅关于安排第五届世界闽商大会经费的请示》(闽财预〔2024〕77号)

例12、例13分别是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教育厅向省政府行文,恳请安排资金。例13、例14省财政厅向省政府行文,分别对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省级专项经费、第五届世界闽商大会经费安排提出意见,报请省政府批准。从中可以看出,“安排”前加不加“请”的不同,“请安排”“恳请安排”“请求安排”是请求上级机关安排专项资金,而不加“请”的“安排”是发文机关对专项资金的安排要报请上级机关同意。如果为了避免“一题双请”,例12、例13刻意不用“请安排”“恳请安排”“请求安排”,就会引起误解;或改用“要求安排”“需要安排”“需增拨”“需拨付”等,还不如直接用“恳请安排”来得谦和得体。用好“请”,能够既准确又直接地表达行文目的,没有必要刻意回避。

根据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须经上级机关审定或批准的事项,应行文报请上级机关同意或认可后才能实施,如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试看:

例1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的请示》(发改规划〔2024〕1381号)

例17.《环境保护部关于调整河北小五台山等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请示》(环生态〔2024〕133号)

例18.《科技部关于支持福厦泉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请示》(国科发高〔2024〕107号)

例19.《国家林业局关于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请示》(林资字〔2024〕3号)

例16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将240个县(市、区、旗)和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报请国务院批准;例17环境保护部拟调整河北小五台山、辽宁大连斑海豹、吉林雁鸣湖、黑龙江五大连池和老秘网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报请国务院批准;例18科技部会同福建省政府提出,支持福州、厦门、泉州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报请国务院批准。例19国家林业局审核确定全国“十三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报请国务院批准。

例16、例17、例18、例19都是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重要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并按管理权限报请上级机关批准。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这类公文标题中无需加上“请批准”“报请批准”等词语。

四、以平实的作风善用“请”

文风是公文撰写者的政治观念、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写作动机、写作态度等在写作活动中的综合体现。要倡导“短、实、新”文风,机关公文写作要在准确鲜明、平实得体、简洁精练等方面下功夫,进而充分发挥公文在履行职责、处理公务中的重要作用。上级机关在行文中,不要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因此,不仅上行文要用好“请”,平行文、下行文也要善用“请”。试看:

例20.《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公共资源交易规则清理工作相关情况的函》(闽发改法规函〔2024〕648号)

例21.《国家版权局关于请报送2024年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总结的函》(国版办函〔2024〕44号)

例2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请报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有关情况的函》(发改电〔2024〕644号)

例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请报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情况的通知》(国办函〔2024〕65号)

例24.《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请填写〈全国省级政府政务公开主管部门调查问卷〉的函》(国办公开办函〔2024〕232号)

例2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请填报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需求统计表的函》(工信厅函〔2024〕805号)

例20省发展改革委向省政府办公厅报送公共资源交易规则清理工作相关情况,省发展改革委与省政府办公厅是同级机关,属于不相隶属关系,文种用“函”;例21国家版权局要求各地报送2024年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总结,例22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报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有关情况。从中可以看到,“报送”前加不加“请”的不同,“报送”是发文机关将有关材料报送给主抄送机关,而“请报送”是发文机关要求主抄送机关报送有关材料。

例23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报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情况,例24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要求各地填报《全国省级政府政务公开主管部门调查问卷》,例25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各地填报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需求统计表。其实,从例23 标题中“报送”、例24“填写”、例25“填报”就可以看出行文目的,但多一个“请”字“请报送”“请填写”“请填报”,不仅使公文标题更准确、行文目的更明确,而且体现平实的机关作风。

第二篇:邀标请示

关于广水市迎宾大道安置小区附属工程

邀请招标的请示

市政府:

因迎宾大道安置小区附属工程征地、拆迁工作,需得到当地居民的配合与支持,为使施工能顺利如期进行,经指挥部与鑫源投资有限公司商议,拟采取邀请招标,特向政府申请。

妥否、请批示!

广水市鑫源投资有限公司

2024年6月14日

第三篇:赛达改错题中动词知识点讲解

SAT改错题中动词知识点讲解

下面为大家分析的是关于SAT改错题知识点中动词的部分。动词在SAT语法考试的三个题型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是考试的必考内容。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SAT改错题中常见的动词知识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马过河国际教育

动词里面,SAT改错题主要考三个考点:主谓搭配一致;平行结构;时态语态一致。

主谓搭配一致主要就是指谓语的单复数要和它所对应的主语的单复数一致。比如有这么一道题:The existence of consistent rules are(A)important if(B)a teacher wants to run(C)a classroom efficiently(D).NO ERROR(E)

很明显这道题目当中主语是一个A of B结构The existence of consistent rules,这种结构的中心词应该是前面一个词A即existence,它是单数,而后面的谓语动词却是复数are,所以主谓搭配不一致了,答案应该选 A.再请看下面一道题:

Like every other(A)sociological system, the commune has(B)a way of functioning that may be easily upset(C), either slightly or extreme(D).NO ERROR(E)

这道题目所考察的就是平行结构,因为either or所紧连接的两个词在语法功能和时态结构上应该保持一致,前面是副词slightly,所以后面也应该是副词extremely.答案选D.时态和语态一致即指前后的时态和主被动的语态应该保持一致,比如:

Many(A)biographers had stated(B)that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changed(C)his name to Mark Twain to echo the riverboat captain’s call ascertaining the safe navigation(D)depth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NO ERROR(E)

很明显这句话的主句应该是用一般过去时而不应该是过去完成时,所以答案应该选B,将had去掉。以上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SAT改错题知识点中动词的分类,后面都附有详细的例题和解析。大家如果想要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动词的知识点,可以在备考的时候,通过真题进行更加有条理的归纳总结。通过这个过程,就可以对动词相关的所有知识点都有所了解了。

第四篇:新闻标题动词的使用

①、拦截美机,中共战机坠毁南海 ②、遭中共战机拦截(以致)擦撞(引题)美侦察机迫降海南岛(主题)北京指美机突转向肇事(副题)③、美侦察机遭中共战机拦截(以致)擦撞(主题)EP一3在南海执行任务突生意外(副题)从句式上看,《联合报》用的是主动语态,表明了中国“拦截美机”是一项任务,具有

正义性,并让人隐约感到美机有问题,而《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两报却都用被动语态 “遭中共战机拦截”,这似有美机受到了“中国战机”欺负的意味;从话题(详见后文中的 解释)上看,《联合报》以“中共战机”为主语,说明它是从中国的视角进行报道的,相反,《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以“美侦察机”为话题说明了它们是从美国的视角进行报道的;从动词上看,《联合报》用“坠毁”明确指出了中国所蒙受的损失,而《中国时报》和《自 由时报》却用“擦撞”对事件进行了弱化处理;同时,“坠毁”和“擦撞”这两个动词都处 于焦点位置(详见后文中的解释),这样《联合报》就取得了强化中国损失的效果,而《中 国时报》和《自由时报》则更为弱化了事件的严重程度。由此可知,《联合报》的立场倾向 于中国,而《中国时报》和《自由时报》的立场偏向于美国,不过在偏向程度上,两报还有 细微差别:《中国时报》的副题为“北京指美机突转向肇事”,它的报道视角转为中国,说明 其立场属中间偏美;而《自由时报》的副题是“EP一3在南海执行任务突生意外’,报道视角

仍是美机,且“在南海执行任务”的短语让美机的行为具有了正当性,说明其立场最为偏美。同日,《今日美国》的主报道标题是: ④、美中喷射机相撞,美国军机降落中国

在这则新闻标题中,不但把美国“间谍机”用情感色彩较少的“美国军机”这一通称来 标示〔事发后第四天的社论中才指出它是“间谍机(sPyplane)”〕,而且还把不相同的中国 “军用飞机”和美国“间谍机”同化为相同的“喷射机”,这弱化甚至褪去了美国“间谍活 动”的不光彩形象。

《纽约时报》的反应也相近,它这天的标题是: ⑤、美国飞机与中国战机相撞后留在中国

这个标题在飞机的称谓上用了更为普通的“美国飞机”,因而在弱化美国“间谍机”色 彩上比上则标题走得更远,但与此同时却毫不含糊地指出是“中国战机”,其用途和倾向可 谓一目了然。

在动词的所有配价中,是否同时出现以及哪一个出现哪一个隐藏,其含义的重点会有所 不同。新闻记者往往借助这种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自己对事实的理解,并隐含自己的主观倾向。如1986年7月1日,英国发生了“一位号称神枪手的警察抓捕抢劫犯时,在9英寸的

距离内射杀了抢劫犯正在熟睡中的五岁的儿子”的事件,对它的报道,英国报纸的标题有以 下IL种: ③、“号称神枪手的警察在9英寸的距离内射杀了一男孩”;④、“警察射杀了一男孩”;⑤、“一男孩被警察射杀”;⑥、“一男孩被射杀”;⑦、“抢劫犯的儿子无意中被射杀”;在第③个标题中,动作“射杀”和其“行动元”:“警察和男孩”以及重要“状态元”

“9英寸的距离内”全部出现。由于这一标题把动词的“配价”全部交待了,因而“男孩死 亡的责任”应由谁负一目了然,并且警察很难脱咎于“误杀”,因为他既“号称神枪手”,又 是“在9英寸的距离内”开的火。同时“号称神枪手”与“在9英寸的距离内”的共现,使 得报道带有了讽刺的口吻和色彩。显然,此标题更多地是站在被害者的立场上。而在④个标题中,动作的“状态元”“在9英寸的距离内”和“警察”的“本领”— “号称神枪手”省略了。这一标题虽然清楚明了地把男孩死亡归罪于警察,但由于省略了“号 称神枪手”和“在9英寸的距离内”,读者根据常识,很容易认为男孩的死亡是警察误射所 致,同时,那份讽刺色彩消失了。与第③个标题相比,此标题给予受害者的同情少了,而给 予警察的同情却多了。

在第⑤个标题中,主动句改为了被动句,受事①“男孩”被放在了突显的主语位置上,而施事②“警察”却用介宾短语引出,处于非焦点的位置;同时动作的“状态元”处于完全 缺席状态,因此,与第④个标题相比,它无疑取得了弱化“警察”的责任的效果。在第⑥个标题中,不仅仍然采取了被动句的形式,“状态元”仍然处于完全缺席状态,而且“施事”也被隐没了,因此,与第⑤个标题相比,由于“施事”的缺失,使得“男孩 的死亡”的责任不明。

在第⑦个标题中,受事由“男孩”改为了“抢劫犯的儿子”,而且还把“在9英寸的距 离内”变换为“无意中”。这一更换给受众造成这样一种感觉:他的死亡不必引起“大惊小 怪”,甚至是“罪有应得”。显然,“为警察开脱责任”是这一个标题制作的动机。

由于给予受事即“男孩”的同情与给予施事“警察”的同情成反比,因而,上述五个标 题在给予受事和施事的同情上就形成了一个连续体:

①受事(Patient)指受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影响的实体,如此例中的“男孩”就是受到了动作“射杀”的影

响的实体。参见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第260页。

②施事(agent),与受事相对,指某一行动得以产生的“施动者”、发出者,如此例中的“警察”就是“射

杀”行动的发出者。参见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第 13页。

第五篇:如何处理公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

如何处理公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

【按】2024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未作明确,是一个疏漏。本文择自网络,撰写于新条例之前,但针对有关标题标点符号使用问题的解决办法仍然可以使用。现转于此,与朋友们一起学习。

我们知道,《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结合本人在公文处理中的实际,顿号、书名号、括号和引号是公文标题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有时候不好避免,下面举例谈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处理,希望引起各位同仁的重视。

一、顿号。因为它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所以就公文标题而言,可以用“和”来代替,或者可以区别不同的情形进行变通处理:

(一)顿号改“和”。当公文标题中是两个词或两个词组并列时,可以将顿号改为“和”。

例1:关于商请安排玉米、小麦出口计划的函

例2:××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劳动厅、财政厅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意见的通知

上述两例中的顿号都可以用“和”置换。

(二)删除顿号。当并列的词或词组各自的字面意义明晰,不会被误认作一个词或词组时,可直接将它们之间的顿号删去。例3:××省人事厅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此例中“省委、省政府”之间的顿号可以用“和”代替,也可以直接删除,“鼓励、扶持、引导”之间的顿号则用删除的办法解决。同理,例

1、例2两个标题也可以考虑采用直接删除顿号的办法解决。因为直接删除顿号后,“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玉米小麦”、“劳动厅财政厅”的意思还是明白无误的。

这里,会不会导致误解,是区别运用办法(一)和办法(二)的关键。也就是说,当这些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顿号被删除后,有导致误解的可能时,就不能一删了之,而要采用办法(一),或另想他法。

(三)“等”而言之。当批转或转发的文件是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时,则应当考虑简化部门名称。

例4:××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教委、人事厅、劳动厅、编办、物价局关于做好1999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这类标题一是需要解决顿号的问题,二是需要解决因罗列所有部门名称致使公文标题过长的问题。用“牵头部门的名称+等×(部门的个数)部门”的办法,就可以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例4可改成“××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等6部门关于做好1999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从此例可以看出,这个办法之所以能够成立,原因在于其后被批转方案的标题下,这些联合行文的部门还会被一一罗列出来,受文者仍然会从中知道这个文件所有的作者。

(四)概而言之。当一个公文标题中同时并列出现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且它们的意义相近或相关,而又不能用“和”来解决顿号的问题时,可以考虑用一个能够代表这些词或词组共同意义的词或词组来置换。

例5:××省人民政府印发《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扩大横向联合的优惠政策》和《台胞投资优惠政策》的通知

这个标题中的书名号、顿号都应删除。但是,当去掉书名号、将顿号改为“和”之后,标题中却出现了“印发……政策”的搭配错误。对这类标题,如果用概括的办法解决,可改成“××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招商引资三个政策性文件的通知”,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按照这个思路,例3也可以做类似的修改。因为不论是“鼓励”政策,还是“扶持”,抑或“引导”,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通过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所以,例3可改为“××省人事厅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

(五)改变角度。当用常规的办法不能避开顿号时,可以尝试改变标题的拟写角度。

例6:××省人民政府关于××师范大学与××教育学院合并办学、××财经学院与××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办学有关问题的通知

如果选取“合并”事宜这个角度撰写这个标题,恐怕很难避开这个顿号。这样一来删除顿号行不通,使用其他并列连词也不行。但是,如果变换一下角度,选取“组建”新校的角度,就可以解决顿号的问题。因为这两组院校的合并撤销原学校建制,分别组建新的××师范大学和新的××财经学院,故可将这个标题改写成“××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新的××师范大学和××财经学院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样改是符合文件主题的。如此经过角度的变换,顿号的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六)增补成份。对于两个具有同样成份的专有名词或特定词组,一般不宜省略其中的共同成份,以免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例7:关于鹿王、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在××国开展加工贸易的函 “鹿王”、“鄂尔多斯”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羊绒集团公司,即使在公文标题中也应当使用两个集团公司的全称。并且,当使用全称后,顿号的问题也可顺利得到解决。即“关于鹿王羊绒集团(和)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在××国开展加工贸易的函”。其中的“和”可要可不要。公文标题中遇到顿号的机率相对较高,但只要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开动脑筋,主动研究摸索,这个问题还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

二、书名号。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关于“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的规定,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应加书名号;凡被批转(转发、印发)的请示、报告以及方案、意见、规定、决定等文件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不加书名号,例如:“×××省人民政府批转××部门关于开展农村费改税试点工作报告的通知”、“×××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部门关于科学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部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等。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志·政府志》组稿工作的通知”,其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志·政府志》”就得使用书名号。

三、括号。文件标题中遇到括号的情况虽然不多,但有些情况却值得注意。

例1: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草案)的议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标题中使用书名号和括号都是必要的,问题在于书名号和括号二者的位置关系需要商榷。我认为,“(草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注脚,即提请审议的这个“商标法”在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成文“法”,而是一个“草案”,“(草案)”作为“商标法”的注脚不但必须标注在标题中,而且由于这里的“(草案)”是属于“商标法”的一部分应该放在书名号之内,写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草案)》”。同理,“关于印发《×××省鼓励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审查修改《×××省名牌农畜产品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等标题中,由于“(试行)”与“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与“认定办法”各为一个整体,应当分别将括号以及括号内的文字置于书名号之内,写成“关于印发《×××省鼓励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审查修改《×××省名牌农畜产品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例2:×××关于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守则》、《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的通知

此例中的问题是:其一,“(试行草案)”属于守则的一部分,应置于书名号内;其二,两个《学生守则》都是“试行草案”,应当分别加注“(试行草案)”。另外,在标题中出现顿号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笔者认为,这个标题可以考虑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写成“×××关于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的通知”;二是写成“×××关于颁发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两个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的通知 ”。第二种写法既避免了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又避免了书名号与括号的关系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例3:×××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村(牧区)居民点规划的通知 与上述两例相比,此例中使用括号纯属画蛇添足。因为“牧区”是相对独立的概念,可与“农村”并列存在,不必用括号括起来。

例4:×××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旗县(市、区)土地利用规划的通知

此例中的“(市、区)”完全可以删除。因为使用“(市、区)”的本意虽然是想明确表达“旗县也包括旗县级的市、区”这样一个意思,但是,孰不知我们所说的旗县,一般应指旗县级行政区划,因此,没有必要再加一个括号来特别注明。如果非要刻意追求完全的话,那么不妨将这个标题写成“关于做好旗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通知”也比加一个括号好些。

四、引号。正如有些书名号、括号在标题中必须使用一样,有时引号也是不得不用的。

例1:关于开展“两基”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 例2: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报告

“两基”有特定的内涵,是对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高度概括,属于特指,必须加注引号,以起到强调、提示的作用;“绿色证书工程”则是根据农村家庭技术员培训工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的形象化概括,内容丰富,因此也必须使用引号。与此类似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比如“863”计划、“三·八”妇女节、“七·七”事变、“一控双达标”、“双增双提”、“两个确保”等等。使用引号的原因一般是为了对一个特殊的概念或缩略语进行标注,以使读者明白这个词语具有特殊意义。但是,在公文标题中使用引号也要慎重,因为引号在标题中要比其它标点符号更显眼,如果可能,还是以尽量少用或不用为宜。

总之,因为公文标题一般是一个句子,不需要做特别的停顿;因为公文标题不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无需借助标点符号来表达;因为公文标题处在一个十分显眼的位置,使用标点总给人一种不够整齐美观的感觉。所以非特殊和必要,尽量遵守规定,不使用标点符号。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