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姚市长、周市长:
根据市政府通知要求,近期,我委组织对全市服务业、沿江开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明年全市服务业发展、沿江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初步提出了2024年全市服务业、沿江开发工作的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1-9月份全市服务业、沿江开发的基本情况
1、服务业增长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以来,特别是全市服务业大会以后,全市服务业增长步伐明显加快。1-9月份,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0.98亿元,完成调整后工作目标的75.5%;可比增长15.6%,高出GDp增幅0.4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从市区情况看,总体发展平衡,增幅均在15%左右。其主要特点:一是市场消费增长较快。1-9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98亿元,增长1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高出年度调控目标2.9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7.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中心城市商贸集聚作用加强,1-9月份西坝口商圈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增长30%。重点商贸企业支撑作用明显,1-9月份中百一店、文峰、中央购物中心、九洲时代、世纪联华、苏宁、易初莲花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66亿元、2.2亿元、1.3亿元、1.2亿元、0.9亿元、0.8亿元和0.5亿元,均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二是新兴行业、新型业态亮点频显。城北物流园区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已有金鑫物资、绿宇煤炭、宇成港务等10多家物流企业落户,1-9月份实现货物运输量60万吨,营业额达15亿元;靖江粮食产业园、德桥仓储、扬子江港务、丰立国际等4个单体投资超亿美元的物流项目已集中开工建设。旅游业增长势头较快,1-9月份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8亿元,增长18%和20%。连锁经营步伐不断加快,泰兴百成数码有限公司不仅在市内兼并了部分照相企业,还在上海等地兼并联合了部分摄像企业。高港福齐天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目前已在全区及周边地区各镇设立连锁网点达16个。三是服务业利用外资步伐加快。1-8月份,全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6010万美元,增长2.53倍;新批服务业协议利用外资项目22个,其中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达9个,服务业协议利用外资占全市协议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达33.8%。四是投资力度不断加大。1-9月份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164.08亿元,增长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9%。30个投资额2024万元以上的重点考核项目,1-9月份完成投资23.3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0.93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4.7%。五是服务业税收继续较快增长。1-9月份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12.16亿元,增长19.7%,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47%。从列入服务业动态监测网的30户重点企业看,已有9家企业实现利税超1000万元。
根据目前的经济运行态势,结合下一阶段环境形势,初步预测,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可比增长1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按照省政府提出的要求,今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服务业增长速度达到可比增长16%左右。从1-9月份数据看,尽管服务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同期明显提升,但对照省政府的要求,仍低0.4个百分点,这给四季度增长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2、沿江开发加快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1-9月份,沿江六个省级开发区和永安洲工业园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0.3亿元。道路建设,沿江高等级公路靖江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二圩港桥至上六圩港1.6公里施工基本结束,其余路段即将启动实施。泰兴段、高港永安洲段正在实施路面沥青铺设工程,年底前将全线贯通。港口建设,永安港区万吨级公用码头正在建设栈桥及平整场地,11月份即可具备开港条件。泰兴经济开发区4万吨级化工码头和5万吨级通用码头正在施工。靖江扬子江港务2座5万吨级码头、1座3万吨级码头和德桥仓储码头项目动工建设,高港海企化工仓储码头年内将启动实施。靖江盈利多用途码头项目正在申办各种手续。环保工程建设,泰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靖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此外,沿江6个省级开发区和永安洲工业园新建标准厂房近35万平方米。二是项目招引及实施成效显著。1-8月份,沿江地区新增注册协议外资5.2亿美元、实际外资3.6亿美元,分别占全市79.2%和78.9%。到9月底,沿江六个省级开发区和永安洲工业园在建投资1000万美元或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63个,计划总投资259亿元,已完成投资61.3亿元,其中1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06亿元,已完成投资34.2亿元。在手投资1000万美元或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签约项目50个,计划总投资270亿元,其中1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178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泰州电厂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13.4亿元;靖江电厂一期工程工可报告通过专家审查,正向国家发改委申报项目批文。泰州中油LpG储运项目、新浦化工烧碱项目已竣工,氯乙烯项目正在实施土建工程。华东油脂、民发油脂等超亿元项目建成投产。新扬子造船、新时代造船、东方造船以及靖江船舶配件工业园等项目实施顺利,德桥仓储、扬子江港务、扬子江现代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东泰石化120万吨延迟焦化项目即将开工。三是联动开发取得新进展。1-9月份,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新增注册外资1.4亿美元、实际外资2510万美元。陆续完成了 “新四路三桥工程”、30万平方米安置房、2座万吨级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加快集聚,在新签的20多个项目中,有11个为船舶及船用部件、重钢结构等产业,船舶及重钢结构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20多个项目中,有7个超亿美元项目,已有 1个项目投产,1个项目开工,5个项目正在办理报批手续。四是集约开发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沿江市(区)注重土地、岸线等资源的集约利用,在项目的招引、实施上,逐步向大项目集中、向工业园区集中。靖江按照“市镇联动”方式,推动乡镇、部门与市开发区合作,全市已有10个镇、3个市直部门加入了联动开发,建成了4个区中园和1个区中村。高港在沿江高等级公路以东建设标准厂房,引进电子、轻工、纺织、服装等无污染项目。泰兴引导项目向经济开发区和城区、虹桥、黄桥、姚王工业园“一区四园”集中。岸线管理继续加强,联合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由市(区)政府把关、市级统筹的政府内部协调机制初步形成。环保和生态建设继续加强。严格项目环保准入政策,从4月份起,沿江各地不再新上投资2024万元以下的化工项目。积极开展区域环评,泰州经济开发区、泰兴经济开发区、靖江经济开发区新港工业园、江阴-靖江工业园均已完成了区域环评,并通过省环保厅审批。泰兴经济开发区被列为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靖江、泰兴、高港分别实施了一批生态工程。
二、2024年服务业发展、沿江开发环境条件分析
综合分析明年服务业发展和沿江开发所面临的形势,总体处于重大机遇期,面临较多的有利机遇,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效应。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制定出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下一步将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在此背景下,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如文化产业、社区服务、就业培训、中介服务、医疗保健、商业连锁、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将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得到保障,将刺激农村服务业加速发展。二是省市相关政策的促动效应。去年以来,省、市相继出台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全市服务业大会后,我市出台了一个具有较高含金量的政策意见,对纳税大户奖励,对服务业水、电、气、土地政策比照工业执行,尤其是引导资金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据调查,四市二区政府已计划安排2024年财政预算3400万元,用作服务业引导资金,这些都将有力促进明年服务业发展。三是近年来竣工的服务业项目的产出效应。近年来,我市服务业有效投入不断增加,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随着新生产能力的形成,对明年服务业的现实增长将产生明显作用。四是WTO过渡期结束的外溢效应。随着WTO过渡期正式结束,国际服务业资本外包、转移的态势将进一步加强,将有利于我市服务业拓展招商引资空间。五是城市化、工业化的推动效应。随着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心城市商圈逐步形成,金鹰、国美等一批重点商贸企业的入驻,将进一步激发城市服务业发展。同时,沿江开发推进、工业四大产业基地、十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给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六是宏观调控常态化的倒逼效应。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已经逐步逼着各地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业以其能耗少,单位土地产出率高的特点,呈现了加快增长的态势。下一步,土地闸门将进一步关紧,环保、资源等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七是沿江开发的品牌效应。国际资本和产业继续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趋势没有变化,特别是我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新兴城市,随着沿江开发和两岸联动向纵深推进,沿江开发的品牌效应将不断显现,市外资本继续向沿江地区集聚的态势不会改变。同时,相对于苏南地区,我市的岸线、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仍具比较优势,有利于我市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沿江产业集聚。
明年服务业发展、沿江开发在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房地产新政的实施,特别是下一阶段极有可能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我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给物流等行业提高效益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对我市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三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明年土地、资金“闸门”将会继续收紧,项目审批“门槛”将会更高,我市服务业、沿江开发的招商和项目开发、落户、报批、实施以及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加大。
三、2024年服务业、沿江开发工作思路
(一)2024年服务业发展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明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两中心一基地”建设,认真落实优惠政策,突出抓好“四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集聚区、重大项目),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初步考虑,明年服务业主要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调控目标可比增长13%,工作目标可比增长1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调控目标增长15%,工作目标增长15.5%。
1、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发展。大物流、大市场、大商贸和大旅游,是我市服务业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是我市服务业总量倍增的支柱力量。明年,必须要突出抓好四大行业的发展,着力培植具有泰州特色、竞争优势的服务业支柱产业。一是物流业。要围绕泰州港综合物流园区、市区城北物流、姜堰五金物流、靖江粮食物流和泰兴精细化工物流等“一综四专”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加强现代物流企业的引进和培育。要大力开展物流业专题招商活动,努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工业骨干企业的优势,强化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将内部物流业务剥离、外包,为社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推进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变。二是市场业。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支持现有的重点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另一方面要围绕我市工业四大优势产业、十大产业集群和农业特色产业,筹划新建一批现代化的专业有根产品交易市场。三是商贸业。重点加快坡子街商业中心建设,加快招商步伐,引进新型业态和大型商贸企业,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努力打造中心商圈。同时,要抢抓当前有利形势,重视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引导城市连锁企业进入农村,整合农村现有商业资源,重点发展农村生活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放心连锁超市。四是旅游业。重点打好“生态”和“水乡”两张牌。要鼓励组建专业协会,整合旅游资源,统一管理,规范服务,强化宣传,打造品牌,加快“农家游”发展;要继续推进溱湖风景区、环城河风景区建设,争创旅游品牌。
2、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沿江开发,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实施是核心举措。明年要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推进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好项目推进的协调服务工作,尤其要针对宏观调控背景下沿江开发中出现的项目审批难、落地难、实施难的问题,集聚力量,破解难题,努力形成项目“加速入园、快速实施、迅速达效”的良性推进机制。对泰州电厂、海企化工、新扬子造船、新时代造船、德桥仓储、江苏扬子江港务仓储、靖江船舶配件工业园等一批在建项目,要加大推进力度,及时帮助解决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早日建成投产。对梅兰集团、盈利国际多用途码头、杨湾海螺水泥二期等一批即将开工项目,要帮助和指导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促使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对正在洽谈的一批重大意向项目,要抓紧跟踪,加紧组织考察和论证,加快洽谈进程,争取尽快落户。同时,要强化项目报批服务,积极帮助完毕各项手续,促进引进项目早开工。此外,对埃力生科技工业园、太平洋钢管等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素的项目,也要密切关注投资方的动态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如有变化,要立即调整项目,将岸线留给更好的项目。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沿江开发支撑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明年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围绕重点园区、公路、港口三大重点,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标准、高质量、与沿江开发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要根据沿江开发园区发展要求和项目进度,创新投入方式,多方引资共同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沿江重点园区公共设施及环境配套设施。要加快沿江高等级公路建设进度,确保明年全线建成通车。要加大港口建设力度,有效解决水运需求快速增长与港口公用码头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重点推进泰州经济开发区4万吨级化工码头、5万吨级通用码头、靖江扬子江港务2座5万吨级码头、1座3万吨级码头、德桥仓储码头、高港海企化工码头的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运。同时,主动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加快梅兰化工码头、盈利国际码头项目的报批进度,力争早日启动建设。此外,还要加强污水处理厂、输变电、热电联供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泰州保税区、靖江保税区和靖江港区口岸开放上争工作。
4、推进两岸联动开发。明年要继续抓好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以发挥其示范作用。要强化服务,引导园区围绕船舶及重钢结构、机电、商贸物流等三个特色园区的建设,瞄准相关行业进行重点招商,在重大项目招引上取得更大突破。要加强项目报批服务,引导园区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全力突破已签约的5个超亿美元大项目的报批工作,确保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新扬子造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基本建成投产,加强长强钢铁等已建成项目的管理和规范,力争形成更多产出。同时,要继续放大靖江与江阴联动开发效应,拓宽联动领域,提高联动层次,支持和促进我市沿江地区整体与苏南联动,增强泰州沿江开发的招商品牌效应。
5、推进集约开发和可持续开发。明年要进一步严格行业准入,今后凡新引进实施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沿江开发各类规划。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布局上,不仅要有量的扩张,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要积极引进实施土地利用少、产业效率高、投资强度大、技术水平高的产业项目,限制占地多、技术水平低、能耗高和污染重的落后产业。要继续强化岸线管理,提高岸线的使用效率,特别对开发前景好但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要予以保护,禁止乱占乱用、急功近利,为未来发展提供战略储备岸线。要控制建设货主码头,大力发展公共码头,尤其是集装箱码头,集中优势建大港。要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沿江防护林、滨江风光带、森林公园的建设,打造沿江绿色工业走廊和生态景观走廊。继续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实施立体式、全过程、专业化环保监管,努力做到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并举,实现沿江的可持续开发。
尊敬的姚市长、周市长:
根据市政府通知要求,近期,我委组织对全市服务业、沿江开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明年全市服务业发展、沿江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初步提出了2024年全市服务业、沿江开发工作的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1-9月份全市服务业、沿江开发的基本情况
feisuxs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根据目前的经济运行态势,结合下一阶段环境形势,初步预测,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可比增长1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按照省政府提出的要求,今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服务业增长速度达到可比增长16%左右。从1-9月份数据看,尽管服务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同期明显提升,但对照省政府的要求,仍低0.4个百分点,这给四季度增长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沿江开发的战略意义
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项重大决策。把握当前的良好时机,全面加快我市沿江开发进程,事关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
加快沿江开发,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着力点。我市三分之二的人口和基础产业沿江,长江岸线占到全省的近四分之一。当前,全市经济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沿江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有所提高,行政区划调整的综合效应逐步放大,全市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加快沿江开发,有利于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加快推进实现“两个率先”的步伐。
加快沿江开发,是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城市开放水平的紧迫需要。当前,全球产业与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长三角地区发展进入加速期,资源区域性配置、产业区域性转移、交通体系区域性共建进入新的阶段。这些对我们加快构筑承接国际产业与资本的平台、加强区域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沿江开发,有利于更有效地汇集国际产业与资本,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加快构筑参与新一轮发展竞争的新优势。
加快沿江开发,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我市的对外开放度、城乡差距、南北差距长期制约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不失时机地加快沿江开发,有利于打破阻碍加快发展的瓶颈,解决加快发展的薄弱环节,释放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促进全市整体快速、协调发展。
沿江开发的战略定位
我市沿江开发的战略定位是:承接国际制造业与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展现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带动江南、江北共同发展的重要纽带,促进都市圈共同繁荣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平台。
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
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全市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第三次发展机遇,一体化推进沿江产业集群培育,一体化推进沿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沿江综合功能完善,一体化推进沿江景观开发,打造“两带三中心”。
城市功能带,围绕提升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加快沿江城市化步伐,以沿江城区、新市区为核心,拓展江南、江北两翼城镇建设与功能开发,形成功能分工明确、规模等级合理、空间布局协调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滨江风貌带,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目标,整合沿江自然风光、城市风貌,着力凸显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形成融江、城为一体,江南、江北相和谐的风貌带。
重化工业中心,以推动产业规模化和形成产业链为方向,以产业园、产业带为载体,建设总体实力全国领先、支柱产业优势明显的重化工业中心,成为全省沿江重化工产业带的核心部分。
高技术产业与研发中心,以高等院校和沿江重点开发区为主要平台,加强对高技术的开发引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沿江的高技术产业与研发中心,成为我省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部分。
港口经济中心,发挥内河第一大港优势,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联动,发展现代化的港口经济,建设具有较强区域发展带动功能的港口经济中心。
沿江开发的目标进程
沿江开发的目标进程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24年,即本届政府期满时,沿江开发“两带”出形象、“三中心”上规模,跨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国际化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产业国际化、现代化与规模化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型;开发区、工业园区加快扩容,构筑外向型为主导的沿江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确立在全省及整个长三角的产业竞争优势。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功能带与滨江风貌带基本形成。江北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跨江通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江南地区繁荣繁华进一步凸显,城市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取得新突破;以“一城三区”为主体的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以滨江形象为重点的城市形象建设加快推进。
——区域性综合集散功能显著增强。东西向、南北向功能集散支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形成“呼应上海、辐射周边”的集聚与辐射机制,南京成为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经济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强的中心城市。
第二阶段:到2024年,即“十二•五”期末,全市产业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城市现代化形象更加突出,综合功能更加完善,实现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富民强市目标,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南、江北一体化发展。
关于沿江开发相关情况的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通知要求,我们对扬中市沿江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了解,现将相关情况向课题领导小组作一汇报。
一、我市围绕沿江开发所做主要工作随着镇江市《沿江产业带规划》和《沿江详细规划》的相继出台,我市紧紧围绕省、市战略部署,强势推进沿江产业带规划建设,加快沿江开发步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我市把沿江开发摆上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和镇区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沿江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沿江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并将沿江产业带建设作为镇区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督促检查。通过媒体,广泛开展对沿江开发的宣传和讨论,并组团赴苏南沿江开发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考察,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和学习,掀起了沿江开发的新一轮热潮。
2、科学制定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实现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长久使用,我市对照《江苏省沿江产业带规划》、《镇江市岸线利用规划》,结合实际,以促使扬中成为全国最具知名度的工程电器岛和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最佳、投资环境最优的乐园为规划目标,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共同参与,科学制定沿江产业带规划纲要。规划布局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近期建设规划。按照近期经济工作目标,以保护为主,划分公用港区、工业港区、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活性岸线,为全线开发做好铺垫;二是远期规划。配合城市总体规划,以生态岸线控制为主,积极发展我市的物流业,远期合理划分产业布局;三是远景规划。按照生态市、水上花园城市的目标,结合沿江堤内1000米控制绿化带,逐步建成28.8平方公里的环岛森林公园,着力保护岸线资源,维护好整岛的生态平衡。
3、立足协调发展,精心打造产业布局我市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是:以富民强市、率先起飞统揽全局,以加快协调 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为中心任务,实施高起点、高水平、开放式开发。对照《镇江市沿江产业带规划重点任务分解意见》,我市充分利用岸线资源,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沿江产业集群效应。集中区建设方面:目前全市已形成扬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坝科技集中区、沿江工业集中区、油坊化工工业集中区、沿江环岛风光带和雷公岛旅游度假区“区环相间”的开发格局,把工业集中生产、农业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去年全市累计完成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3.3亿元;集中区新批外资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实现自营进出口1900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3072万元。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以沿江开发为契机,我市充分发挥沿江地区滩涂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调优结构、调高效益”的沿江整体开发战略,加强沿江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生态水产、特色林果、应时蔬菜和优质畜牧”等沿江特色产业带基本形成,其中,江滩围网养殖项目已发展成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围网养殖基地,并且已由传统的水产养殖过渡为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渔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沿江产业集群方面:近年来,我市按照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提升工业产业层次,沿江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一是以发展“一镇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对基本形成的工程电器产业集群加速培育;二是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的分工合作,实现了产业集群的集约增长;三是以建设专业化经济集中区为推进产业有效积聚的载体和抓手,促进企业有效集群;四是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技术渗透,大力推进集群升级。我市的长江电器、江苏华鹏、南自通华、江苏中电等现代化企业已逐步形成具有显著规模效益的新型工业结构体系。4优化政策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我市在在落实上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还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补充意见,面向企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进驻,帮助企业加快发展步伐。2024年,我市共推进项目80余个,签约项目合同利用外资累计近10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韩国现代重工与我市南自通华集团合资项目总投资达6000万美元,日商独资华宇时代通讯设备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均已落户扬中。通过以上措施,目前我市工业集中区已集聚项目34个,累计总投资18.2亿元。我们相信,只要招商引资得力,政策吸引得力,配套服务得力,企业发展就会欣欣向荣,沿江开发定会蒸蒸日上。
5、注重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沿江开发在沿江开发中,我市坚持从全省沿江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按照建设现代化水上花园城市、生态城市的要求,统筹兼顾,力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2024年,我市努力克服资金难、用地难、拆迁难等问题,全面推进沿江基础设施和其它配套设施建设。120公里环岛江堤公路顺利建成通车,扬中夹江二桥、西来桥工业自备码头建设进展顺利,扬中大道复线、沙家港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规划,泰扬过江通道的论证、规划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沿江和高科技工业集中区道路和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到位,两座5万吨级自备码头建设项目已获省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沿江开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存在问题和矛盾我市沿江开发工作虽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对现有的沿江开发规划能否充分发挥岸线效益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和分析,无序开发,布局混乱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的新兴大项目落户少,沿江开发的成本偏高,而现时回报收益率偏低;三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沿江开发推进速度较为缓慢,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四是用地瓶颈、资金瓶颈等客观因素制约经济发展。
三、加快沿江开发的具体举措形势逼人,但更催人奋进。我们将继续把沿江开发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使扬中的沿江开发成为全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新热点。为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集中区建设,培植沿江开发载体优势。通过实施大投入,努力实现大变样。我们将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主体,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国资、外资、民资齐上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沿江开发在服从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做到突出重点,相对集中,开发一片,成功一片。力争区内各项配套能力尽快上档次、上水平。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培植沿江开发招商优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项目推进。将对现有在建项目明确专人跟踪联系,对重点项目实行市领导分工负责,全力协调项目推进。一手抓对外招商。对在手的重点项目,将加强跟踪,加快推进,确保尽快落户。同时,我们将组织多场招商活动,加强对扬中的宣传推介,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户我市。三是加快设施建设,培植沿江开发基础优势。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沿江开发的前奏曲。今年我市将围绕沿江开发,重点抓好2座5万吨级深水码头和扬中二桥的建设。深水码头总投资1.7亿元,建成后将为我市引进大吞吐量的制造企业创造良好条件。扬中二桥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扬中与苏南的时空距离,从而更直接地接受上海辐射。目前二桥工程量已完成90%,我们将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确保在9月底前竣工。四是加快环境建设,培植沿江开发服务优势。我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依据镇江市81号文件精神,继续认真落实沿江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并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契机,助推机制创新,使集中区释放更大活力。同时,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更为浓厚的发展氛围。我市沿江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为前提,强势推进沿江开发,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迅猛发展,为全市“两率先、两步走”目标的顺利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对推进沿江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沿江。“优势在沿江,潜力在沿江,希望在沿江,压力也在沿江”,为更好地推进沿江开发工作,我们建议: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加快沿江开发的合力。成立沿江开发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沿江开发中的重大问题,统筹考虑沿江经济带的建设,以利于明确开发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加大推进力度。其次要科学合理规划,进一步提高沿江开发的水平。沿江开发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资源、有序开发的原则,要站在今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高起点、高水平地规划好沿江开发的总体布局。建议根据扬中市四面环江,深水岸线资源丰富的优势,考虑把扬中作为沿江开发的重点,进行整岛开发。三要创新开发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使用的管理力度,实现资源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布局沿江产业,鼓励环保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四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构筑加快沿江开发的动力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全市沿江开发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抓紧研究制定符合镇江实际的沿江开发综合配套政策,创新沿江开发的投融资体制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引进各类资本参与沿江开发,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
一、XX年服务业发展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方式“两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港口引领、陆海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总战略,围绕建设“台州北部服务业中心”和“宜居城市”目标,做到“三突出、三加快”和“四注重、四推动”:
1、“三突出,三加快”:
突出头门港建设,加快港口服务业形成。发展港口服务业,有利于提高港口运作效率,提升港口竞争力,发挥 “一港带全局”的放大效应,带动我市经济发展。谋划长远、着手眼前,着重围绕“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的功能,突出头门港的龙头作用,加强与央企、国企开展项目推介和招商选资工作,大力发展物流、大宗商品交易、集装箱运输、储运等港口服务业。
突出“三圈两岸”平台建设,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建设服务业集聚平台,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和功能集成,提高服务业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根据区域和产业目标定位和发展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三圈两岸”平台。加强项目推介和招商选资工作,瞄准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突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商贸综合体、楼宇经济和金融创新等新型业态。
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结构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市服务业中的短板,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保障。重点扶持培育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要继续抓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鼓励企业做强主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主体培育,推进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
2、“四注重,四推动”:
注重融合发展,推动三次产业互动共赢。融合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特征,特别是工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系日趋密切。要围绕我市工农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教育培训和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实现一、二、三产的互动发展。
注重统筹发展,推动城乡服务业协调共进。一方面,要突出城镇中心区建设,强化城市服务业综合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服务业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重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商品流通和农村公共服务等三大体系,实现城乡服务业合理布局和一体化发展。
注重创新发展,推动服务业产业加速提升。要努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创造良好的机制环境;要依靠科技支撑,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要注重服务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鼓励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
注重节能减排,推动服务业集约发展。根据行业特点在积极做大服务业产出总量的同时,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逐企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对节能降耗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运行监测和专项督查。此外,支持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技术革新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二、XX年服务业工作重点
(一)抓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我市要实现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必须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工作,力求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谋发展、求突破、出亮点。
1、做强金融业。推进政银企合作,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完善东部金融网点和投融资平台建设,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的综合能力;加快融资担保和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经济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运作;发展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做好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和金融产品创新,完成农联社农村银行改制,争创浙江省金融创新示范市和全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市。
2、做大物流业。以头门港建设为龙头,依托综合交通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建设,突出临海(港口)国际物流园区、港口大宗物资物流园区、港口石油储运、危化品物流园区、临海综合物流园区和江南物流集散中心的规划完善、招商等工作;扶持现有物流业发展,鼓励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做大做强;探索发展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专业物流,引导物流业建立供应链服务体系;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发展引进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3、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工作。我市主辅分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已有24家企业完成了分离,下阶段要继续加强对企业指导服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创造性地推动这项工作开展,实现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经济发展的多赢效果。
(二)抓重点消费性服务业提升
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力举措,是改善民生、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
1、提升商贸市场业。健全城乡商贸网络架构,逐步形成以市区为龙头,杜桥、白水洋为两翼,各镇为结点的“一心两翼多结点”商贸业总体布局。推进专业市场建设,依托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优势,发展一批商品集散功能强、产业关联度高、区域辐射面广的大市场,加快建设浙江眼镜城迁建工程、粮油批发市场、浙东生产资料市场等项目;应用信息化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改造提升商贸市场,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机结合,鼓励大唐通信、市供销社和浙江眼镜城发展电子商务;努力拓展新型业态领域,发展商贸综合体、仓储式超市、精品店和专营店等,大力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和社区商业。加大对现有空置商业用房的招商、整合,促进市场做大,人气做旺。
2、发展旅游休闲业。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联动,建设浙东南旅游集散中心。发展“农家乐”,加快建设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深化 “一镇一品、一月一节”活动;根据我市丰富的海岛资源,着手研究我市海洋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桃渚景区建设、启动永丰动物园建设、完善羊岩山茶文化园建设、策划括苍景区招商和提升江南大峡谷景区品位。扎实推进旅游品牌提升,江南长城景区创省级生态旅游区,羊岩茶文化园等景区上aaa、以及君泰大酒店、双鸽大酒店上四星级、华侨大酒店上五星的准备。
3、稳定房地产业。深入贯彻国家房地产政策,既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又要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在完善一级市场的同时,规范二手房市场发展,完善物业管理服务,保障百姓安居乐业。推进大柏叶商住开发区块、湖景国际、台医江下渚房地产项目、万邦国际星城和万邦国际名城等重点房地产项目建设。
(三)抓重点公共服务业完善
公共服务业不同于营利性服务业,其服务和商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要健全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功用设施体系,努力实现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 “台州第一、省内一流”的目标。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开展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技工培训、职工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扶持职技校机械加工(含数控)、机电、旅游服务管理、建筑、船舶和汽修等优势专业发展,打造“临海技工”品牌;完成10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疗机构管理机制改革,提升市级医院服务能力;积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充分利用台州医院的龙头地位,支持台州医院在临海建设集休闲、医疗、保健、疗养于一体的医疗保健综合体。培育发展影视音像业、动漫产业、印刷包装业和休闲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做好台州府城墙、桃渚城加盟“中国明清城墙”组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市图书馆二期改造工程、文化馆新馆和博物馆新馆等项目。积极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开办社区服务,重点发展社区商业、卫生、家政、养老托幼、保障救助和物业管理服务。加快市老年乐园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推进百家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
(四)抓重点集聚平台建设
加快“三圈两岸”平台建设,提升城市功能。靖江商务圈围绕现代化城市建设示范区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区目标,启动靖江广场和靖江商务圈路网分流改造工程,积极开展勾山地块和鹰雕东南角地块推介招商工作,把靖江商业街区建设成为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城市商务圈;古城文化圈围绕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展示区的目标,促使城市建设、古城文化和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商贸、文化、创意经济、休闲、公共服务业等业态;灵湖休闲圈围绕台州最佳居住地和城市核心生态休闲区目标,加快城中村改造,推进建设湖景国际、灵湖曹家肆等重点项目;灵江、大田港充分利用濒水依山的优越自然条件,加快发展城市生态经济。
加快形成港区服务业,带动临港产业集聚。研究头门港区服务业发展,加快修编头门港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出台专项政策。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盯住央企、国企和外企,积极开展项目推荐活动,要在引进超重量级的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着重规划建设临海头门煤炭物流园区、头门钢材物流园区、头门粮油制品物流园区、头门液体化工产品物流园区、煤炭专用码头和头门成品油储运工程等重点项目,培育发展特色临港产业体系,促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
推进汽车贸易与服务集聚区建设。落实集聚区相关扶持政策,将其打造成台州北部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配套最齐、信誉最佳的汽车贸易与服务集聚区。要引导二手车主体进入台运汽车城,使之成为我市集中规范的二手车展示与交易中心;培育引进汽车4s店和品牌专营店。
(五)抓重点服务业项目支撑
强化服务业招商工作。发展服务业,最终都要落到具体项目。突出招大引强,将服务业集聚区、物流、旅游、大型专业市场等新型业态和模式作为我市服务业对外招商的重点。强化招商队伍,不断拓展新的招商渠道和信息网络,通过实施“回归工程”以及开展专题招商、以商荐商和产业招商寻求更多战略伙伴合作。做好项目包装推介工作,推出靖江商务区、物流园区、括苍山省级旅游区、松山休闲文化广场和杜桥龙王十八谭景区等一批条件成熟的招商项目。
强化项目建设工作。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协调力度,搭建好融资、土地报批和政策处理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产业效益高的服务业大项目。筹划建设港口大宗商品物流、杜桥松山休闲广场、中国休闲博览城等项目;深化滨海新城社会事业项目、游艇俱乐部、总部经济产业园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加快浙江眼镜城迁建、浙江省临海监狱、市老年乐园、灵湖曹家肆、浙江生产资料综合市场、靖江商业街区、杜桥国际大酒店、市博物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动物园等项目建设步伐。
(六)抓服务业规划编制和服务业节能减排
抓规划编制实施,引领服务业良性发展。科学谋划临海市服务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厘清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做好与市“十二五”规划的衔接,编制《临海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临海东部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临海东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和服务业专项规划的编制与修订,突出规划的科学引领作用。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突出节能减排工作。节能降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要做大服务业经济总量。服务业行业的重要特点是单位能耗低、排放少、污染轻,能耗下降空间有限,因此要督促企业如实上报经营、财务和人员等指标,着重做大服务业总量,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交通、娱乐场所、商场、宾馆等领域节能工作,进一步挖掘三产节能潜力。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逐企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对节能降耗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运行监测和督查。
(七)抓服务业水平提升
鼓励服务业企业做强做大,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知名企业,加快总部经济的发展步伐。扎实做好浙江南亚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和远洲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驰名商标的申报;加强服务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做好总部经济区的前期工作,适时启动总部经济区建设;启动服务业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筛选业态新颖、成长空间大的生产性生活性和新兴服务业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其快速发展、做大做强。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