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委发[2024]69号
中共护家乡委员会
二○○八年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及第一生产力
工作总结
2024年护家乡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及第一生产力工作在县委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一、二、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三农”、服务于人才、服务于全乡经济发展大局,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人才队伍的作用,调动人才队伍积极性,为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加强对科技和人才的领导
党政一把手重视科技和人才工作,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开展决策、组织、实施各环节,始终贯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调整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行业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参与的人才工作领导组,统筹领导科技和人才工作,继续实施科技和人才开发的规划和实施意见。把科技和人才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并纳入党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各自分管范围、行业和实际工作情况,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政班子成员分别联系村、学校、企业等,实地指导新兴科技示范、开发、运用,以点带面,促进全乡科技和人才工作的平衡发展。党委、政府专题研究科技和人才工作五次,建立了科技和人才工作专门班子,落实了具体工作人员,把科技和人才工作纳入班子成员和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及负责人评优受奖的重要依据。
二、认真贯彻科技政策措施
认真贯彻各项科技政策措施,促进人才和科技水平上台阶。一是建立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党政一把手对全方位如何提高科技种养业、资源开采业等产业贡献上进行了认真研究。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建设。根据各村实际,以烤烟、粮食、蔬菜、养殖等项目为主,以“支部+协会”模式,建立健全了红响、农场、中坝、兴阳、凤田、桂香等村的烤烟、粮食、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和协会,建立了护家乡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建立科技示范服务
基地,加大科技推广运用力度,派出13名科技指导员蹲村指导示范,建立健全协会章程和各项制度,照章运作,规范管理,大力提高服务农村群众的能力,为促进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有力条件。二是狠抓新技术实验示范和推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凤田、桂香、中坝等村发展优质稻3200亩,实施水稻强化栽培800亩,三维立体栽培80亩,玉米示范片100亩,小麦示范片100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5000亩,免耕覆盖栽培800亩,取得了较好效果。大力宣传微耕机耕作技术,通过现场示范、实地操作,吸引了不少农民前来咨询、订购,推广川农微耕机6台,为减轻农业体力劳作,提高全乡农业机械化水平奠定了基础。三是重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应有作用。积极关心专业技术人才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轻装上阵,把精力投入到全乡经济发展大局上来。在教师节期间表彰了一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协调、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发展辣椒、生姜等蔬菜1000亩,获得成功。力争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护家乡继烤烟之后的又一经济支柱产业。五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采取群众会、宣传车、印发资料、科技场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群众对科技知识的吸引力、影响力。
三、加强人才科技队伍建设
人才是生产力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坚持“人才是间接生产力”的理念,大力加强人才科技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有为”、“有位”。一是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培养100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10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100名村级后备干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乡共组织小春培训现场会13次,组织示范参观现场10个,共印发资料6500份,培训人次达3200人次,办板报8期。3—11月采取多种形式对烤烟、粮食、畜牧、蔬菜等种养业大户开展内容丰富的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培训。开展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全乡规划9个示范单位、40个示范岗开展示范活动。实施乡土人才工程,30户种养示范大户、30名经营管理人才、300名中青年种养技术能手进入乡土人才资源库进行动态管理。上半年向上评选推荐了一个市级优秀人才示范岗(红响村支部书记王作龙),一个县级优秀人才示范单位(农场村),一个县级优秀人才示范岗(兴阳村蔬菜种植大户黄其才)。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劳务培训和输出。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单
一、信息不灵等现象,全年共组织782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并发放外出务工《就业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全年共有序输出外出务工人员400余人,全年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6200余人。三
是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开展以《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主要内容培训共3次,培训人次达180人次。
四、经费投入保证了人才科技队伍建设
全乡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开发运用,科技人才开发等工作经费全部予以保证,列入财政预算实报实销。重视和关心科技人才的学习,鼓励他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并规定凡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取得国家承认第二学历的,取得毕业证书后可向财政报销1000元学习费用,极大地调动了人才队伍自觉更新知识的积极性。经费的保障有效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通过努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大发展。
2024年全乡人才科技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离县委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在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制度方面需积极探索;三是宣传力度不够等。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进一步总结和改进,为创造科学、有序的人才环境和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护家乡委员会
2024年11月10日
二○○五年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及第一生产力
工
作
总
结
二○○五年护家乡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及第一生产力工作在县委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三农”、服务于人才、服务于全乡经济发展大局,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人才队伍的作用,调动人才队伍积极性,为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加强对科技和人才的领导
党政一把手重视科技和人才工作,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开展决策、组织、实施各环节,始终贯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行业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参与的人才工作领导组,统筹领导科技和人才工作,组织制定了科技和人才开发的规划和实施意见。把科技和人才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并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内容,同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各自分管范围、行业和实际工作情况,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政班子成员分别联系村、学校、企业等,实地指导新兴科技示范、开发、运用,以点带面,促进全乡科技和人才工作的平衡发展。党委、政府专题研究科技和人才工作五次,建立了科技和人才工作专门班子,落实了具体工作人员,把科技和人才工作纳入班子成员和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及负责人评优受奖的重要依据。
二、认真贯彻科技政策措施
认真贯彻各项科技政策措施,促进人才和科技水平上台阶。一是建立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党政一把手对全方位如何提高科技种养业、资源开采业等产业贡献上进行了认真研究。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建设。根据各村实际,以烤烟、粮食、蔬菜、养殖等项目为主,以“支部+协会”模式,建立健全了农场、天堂村的优质肉牛养殖协会,红响、中坝、兴阳、凤田、桂香等村的烤烟、粮食、生猪养殖,蔬菜种植等示范基地和协会。建立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加大科技推广运用力度,派出9名科技指导员蹲村指导示范,建立健全协会章程和各项制度,照章运作,规范管理,大力提高服务农村群众的能力,为促进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有力条件。二是狠抓新技术实验示范和推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凤田、桂香两村实施水稻规范化栽培600亩,在农场村实施了玉米新品种的品比示范栽培,取得了较好效果。大力宣传微耕机耕作技术,通过现场示范、实地操作,吸引了不少农民前来咨询、订购,为减轻农业体力劳作,提高全乡农业机械化水平奠定了基础。三是重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应有作用。积极关心专业技术人才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轻装上阵,把精力投入到全乡经济发展大局上来。在教师节期间表彰了一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期间,充分发挥畜牧兽医人员的作用,积极为他们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和经费保障,确保禽流感和猪链球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积极协调、引进资金210万元对龙洞煤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龙洞煤厂的产量。五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采取群众会、宣传车、印发资料、科技场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群众对科技知识的吸引力、影响力。
三、加强人才科技队伍建设
人才是生产力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坚持“人才是间接生产力”的理念,大力加强人才科技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有为”、“有位”。一是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培养100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10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100名村级后备干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乡共组织小春培训现场会13次,组织示范参观现场10个,其中为县政府提供小春生产现场3个,共印发资料6500份,培训人次达2800人次,办板报8期。3—7月采取多种形式对烤烟、粮食、畜牧等种养业大户开展内容丰富的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培训。开展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全乡规划9个示范单位、40个示范岗开展示范活动。实施乡土人才工程,30户种养示范大户、30名经营管理人才、300名中青年种养技术能手进入乡土人才资源库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劳务培训和输出。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单
一、信息不灵等现象,全年共组织4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并发放外出务工《就业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全年共有序输出外出务工人员300余人。三是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开展以《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主要内容培训共3次,培训人次达420人次。
四、经费投入保证了人才科技队伍建设
全乡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开发运用,科技人才开发等工作经费全部予以保证,列入财政预算实报实销。重视和关心科技人才的学习,鼓励他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并规定凡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取得国家承认第二学历的,取得毕业证书后可向财政报销1000元学习费用,极大地调动了人才队伍自觉更新知识的积极性。经费的保障有效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通过努力,2024年种养业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实施了1500亩高荞酸油菜和500亩优质牧草。全乡落实烤烟面积5265亩,占计划任务的105%,烤烟专业大户256户,共收购烟叶119万斤,占计划任务的119%,较上年增长了56.5%,实现产值453.9万元,龙洞煤厂技术改造后税费较上年翻了一番,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大发展。
二○○五年全乡人才科技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离县委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在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制度方面需积极探索;三是宣传力度不够等。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进一步总结和改进,为创造科学、有序的人才环境和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护家乡委员会
二○○五年一月二十日
共青团眉山市委
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自查总结
2024年,团市委认真履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结合自身实际,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和抓好青年人才开发与评选表彰为重点,扎实做好青年人才工作。团市委书记亲自研究、过问相关工作,并确定工农青年部和组宣部为责任部室,共同负责本部门人才工作。
一、大力开展农村返乡青年就业创业培训。为切实提高我市农村青年的整体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我市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村青年,团市委大力实施“沙溪河流域水产养殖培训项目”、“眉山市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全市团组织以信息化培训为重点,开展保险代理、电焊、家禽养殖等多项培训,累计培训农村青年3000余人。
二、实施青年创业贴息贷款。团市委紧紧围绕青年创业发展、成长成才的需求,争取共青团四川省委“眉山青年小额贷款项目”专项基金支持,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眉山市分行等单位共同开展创业青年小额贷款工作。为88名创业青年发放贷款550万元。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城乡青年的融资需求,帮助和扶持青年群体开展正常生产经营。
三、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有关要求,调动社会资源帮助青年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广大青年积累工作经验,为各单位选人用人搭建平台,团市委在全市启动了“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人才工作项目。截至9月,团市委共命名33个见习基地,推荐产生团中央命名表彰的见习基地2个,团省委命名的11个,共提供见习岗位742个。岗位对接率达50%以上。
四、举办现场招聘会。9月15日,团市委联合市人事局在三苏雕像举行青年(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及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行动。组织近80个企业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组织33个见习基地,提供742个见习岗位,努力实现困难家庭大学生50%找到工作或者见习岗位。
五、募集资金209.94万元,帮助2024名贫困学生上学。为继续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团市委今年争取企业家黄锐和陈志忠先生支持,共筹集资金209.94万元,按小学400元/年,初中600元/年,高中800元/年,大学生2024元/年的标准,帮助2024名贫困学生上学。
六、突出抓好人才开发与评选表彰。团市委突出抓好各类人才开发,评选表彰了眉山市十大杰出青年、眉山市十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眉山市十佳军人、眉山市十佳团干部、眉山市优秀团干部等,并从自有经费中给予受表彰人员每人500—1000元不等的奖励。
七、积极联系服务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团市委积极为全市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多方选拔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充实到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队伍中。每月开展一次交流活动,帮助协调解决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诉求与困难。团市委培养联系的部分青联委员李文兵、卿和等被市委组织部纳入农村领军人才培养的资助对象,向峰等被纳入新增返乡创业大学生资助对象,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共青团眉山市委 2024年11月30日
***2024年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总结
2024年,是我镇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严峻挑战和诸多发展机遇的一年,也是镇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率领全镇干部狠抓落实,全面贯彻*委办[2024]118号、安组通[2024]46号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大力
指导和支持下,依托科技强实增效,三个文明建设结硕果。为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现将我镇2024年“一抓一”工作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1.科技培训工作落实。一年来,养殖业科技培训达2次,种植业科技培训达4次。
2.畜牧优良品种的普及推广。全年畜牧产业产值实现11708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7个,生猪三级良繁场3个,养殖LY杂交猪215头,全镇养殖优质能繁母猪2852头。全年实现山羊出栏13500只,生猪出栏5.10万头。
3.科技经费落实。全年投入科技工作的经费达本级财政的1%。
二、工作措施
我镇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围绕“一抓一”这个中心,狠抓落实了“两个重点”(努力提高劳动素质,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健全了“三个机制”,树立了“三个意识”,构建了“三个结合”,依托科技推进了全镇战略性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健全科技兴镇机制,确保“一抓一”畅通。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为切实加强领导,镇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任专职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于经济发展办,并充分发挥农经、农技、林业、畜牧、水管和专业协会的职能作用。村依托多功能活动室,组建了村支部书记任站长的科技推广站,在全镇形成了“横向到各行各业,纵向到农户”的科技网络和管理体制。
二是健全了投入机制。开展的科技投入机制是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户、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集资、引资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是健全奖惩机制,为督促科技项目落实到村、到社、到户,确保实现增收任务,年初分解科技项目到各村社,镇党委、政府与各部门、各村委会、各驻村干部签订责任书,定人、定岗、定奖惩,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实施考核,层层兑现奖惩,奖惩逗硬。
(二)找准“一抓一”切入点,树立“三个意识”
一是树立科技意识。按照科技工作总方针:“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托科学技术,勇攀科技高峰”落实各项工作。我镇是农业大镇,村多社多农户多,镇大面广范围宽,除城镇工作外,绝大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为此,我镇科技工作主要面向农村,加大了科技宣传阵势,在全镇组建了科技宣传网和科技指挥网络,一个学科技,应用科技的热潮已形成。
二是树立示范服务意识。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科技推广靠样板,样板是科技的浓缩。譬如:我镇组织力量在抓好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品种上展开了“
十、百、千”示范活动,水稻强化栽培亩产达650公斤,玉米亩产达到450公斤,小麦亩产达380公斤,油菜亩产达200公斤;推广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内麦17号、川麦42号补贴供种到20个村,187个社,3791户农户,供种16093公斤,面积达8470亩,围绕通贤柚品质和产量,搞了通贤柚增甜实验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这些示范既给农户创收了丰厚的效益,又达到了典型推广,重点突破,辐射带动之功效。
三是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农业生产诸要素市场化,由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决定其价格,产品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为此,我镇无论是企业还是农业,以市场为先导,特别是在农业上,扩大了市场畅销,经济效益好的油菜、优质蔬菜、通贤柚种植面积,在蔬菜方面引进优良品种,种植优质高效蔬菜,重点抓大棚蔬菜生产,以提前上市占领市场获取丰厚效益。
(三)围绕“一抓一”工程,抓住着力点构建“三个结合”。
一是“一抓一”工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一年来,我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主要抓了稻田养鱼2024亩,蔬菜种植3000亩,油菜4000亩。
二是“一抓一”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三是“一抓一”工程与劳动者技能培训相结合。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我镇面宽范围广,农业生产实行统防统治难度较大。
(二)由于粮食、畜禽价格相对其它产品偏低,农民的科技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基础条件差的村,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较缓慢,影响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思想意识有待增强,科技素质尚需提高。
(四)农民增收缓慢,投入科技生产资金较困难。
四、2024年工作打算
切实抓好“一抓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2024年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总结
2024年,是我镇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严峻挑战和诸多发展机遇的一年,也是镇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率领全镇干部狠抓落实,全面贯彻*委办[2024]118号、安组通[2024]46号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指
导和支持下,依托科技强实增效,三个文明建设结硕果。为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现将我镇2024年“一抓一”工作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1.科技培训工作落实。一年来,养殖业科技培训达2次,种植业科技培训达4次。
2.畜牧优良品种的普及推广。全年畜牧产业产值实现11708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7个,生猪三级良繁场3个,养殖ly杂交猪215头,全镇养殖优质能繁母猪2852头。全年实现山羊出栏13500只,生猪出栏5.10万头。
3.科技经费落实。全年投入科技工作的经费达本级财政的1%。
二、工作措施
我镇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围绕“一抓一”这个中心,狠抓落实了“两个重点”(努力提高劳动素质,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健全了“三个机制”,树立了“三个意识”,构建了“三个结合”,依托科技推进了全镇战略性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健全科技兴镇机制,确保“一抓一”畅通。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为切实加强领导,镇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任专职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于经济发展办,并充分发挥农经、农技、林业、畜牧、水管和专业协会的职能作用。村依托多功能活动室,组建了村支部书记任站长的科技推广站,在全镇形成了“横向到各行各业,纵向到农户”的科技网络和管理体制。
二是健全了投入机制。开展的科技投入机制是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户、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集资、引资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是健全奖惩机制,为督促科技项目落实到村、到社、到户,确保实现增收任务,年初分解科技项目到各村社,镇党委、政府与各部门、各村委会、各驻村干部签订责任书,定人、定岗、定奖惩,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实施考核,层层兑现奖惩,奖惩逗硬。
(二)找准“一抓一”切入点,树立“三个意识”
一是树立科技意识。按照科技工作总方针:“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托科学技术,勇攀科技高峰”落实各项工作。我镇是农业大镇,村多社多农户多,镇大面广范围宽,除城镇工作外,绝大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为此,我镇科技工作主要面向农村,加大了科技宣传阵势,在全镇组建了科技宣传网和科技指挥网络,一个学科技,应用科技的热潮已形成。
二是树立示范服务意识。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科技推广靠样板,样板是科技的浓缩。譬如:我镇组织力量在抓好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品种上展开了“
十、百、千”示范活动,水稻强化栽培亩产达650公斤,玉米亩产达到450公斤,小麦亩产达380公斤,油菜亩产达200公斤;推广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内麦17号、川麦42号补贴供种到20个村,187个社,3791户农户,供种16093公斤,面积达8470亩,围绕通贤柚品质和产量,搞了通贤柚增甜实验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这些示范既给农户创收了丰厚的效益,又达到了典型推广,重点突破,辐射带动之功效。
三是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农业生产诸要素市场化,由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决定其价格,产品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为此,我镇无论是企业还是农业,以市场为先导,特别是在农业上,扩大了市场畅销,经济效益好的油菜、优质蔬菜、通贤柚种植面积,在蔬菜方面引进优良品种,种植优质高效蔬菜,重点抓大棚蔬菜生产,以提前上市占领市场获取丰厚效益。
(三)围绕“一抓一”工程,抓住着力点构建“三个结合”。
一是“一抓一”工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一年来,我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主要抓了稻田养鱼2024亩,蔬菜种植3000亩,油菜4000亩。
二是“一抓一”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三是“一抓一”工程与劳动者技能培训相结合。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我镇面宽范围广,农业生产实行统防统治难度较大。
(二)由于粮食、畜禽价格相对其它产品偏低,农民的科技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基础条件差的村,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较缓慢,影响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思想意识有待增强,科技素质尚需提高。
(四)农民增收缓慢,投入科技生产资金较困难。
四、2024年工作打算
切实抓好“一抓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
项工作具体做好以下四个结合:
(一)围绕“一抓一”工程,继续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经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一产业,提升二产业,壮大三产业。
(二)围绕“一抓一”工程,继续抓好新农村工作,按照“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标准,进一步做好四方村、板桥村、庆丰村三个
示范村的各项工作。
(三)围绕“一抓一”工程,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加大科技扶贫济困力度。
(四)围绕“一抓一”工程,继续抓好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多渠道培养农民技术员,开展技术扫盲活动,促进科技贡献率的增长。
2024年11月30日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