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情况通报
副县长 XXX
(2024年7月2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今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向大家作个通报: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克服洪涝灾害等困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1、国民经济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15.14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7亿元, 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7亿元,同比增长3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同比增长10.6%。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8.06%,拉动GDp增长1.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1.78%,拉动GDp增长8.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0.16%,拉动GDp增长3.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8.37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农业产值4.43亿元,同比增长3.54%;林业产值1.49亿元,同比增长1.23%;牧业产值1.71亿元,同比增长4.16%;渔业产值4782万元,同比增长0.54%;服务业产值2627万元, 同比增长6.02%。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良好,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4.5万亩,夏收作物早稻产量达2.9万吨,与去年持平;全县新植水果4100亩、茶叶5000亩,完成水果产量2.1万吨、茶叶产量3777吨,均比去年增产531吨;累计生产食用菌5148万袋,实现干鲜品总量 1.01万吨;全县肉蛋奶总产量1.34万吨,同比增加488吨,增长3.78%;水产品总产量3666吨,同比增加87吨,增长2.43%。全县完成造林更新总面积6200亩,完成木材量10.9万立方米,竹材采伐量427万根。
3、工业生产速效两佳。一是新上规模企业不断增加。上半年,我县新增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1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0.7%,比高速增长的去年还高2.4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用电量增幅较快。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2.34亿千瓦时,比增25.3%,其中,工业用电量1.84亿千瓦时,比增28.3%,比全市用电量增幅高13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经济效益快速提高。至5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60.7%,比上年同期提高40.34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税1.1亿元,比增123%,新兴工业县建设已初显成效。
4、社会投资增势放缓。上半年,项目工作有所弱化,一些乡镇、部门对抓项目的热情不高、作为不大,县直机关单位仅有21个申报“三个一”项目23个,固定资产总投资1.1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0.31亿元,仅占机关总任务数的 18.26%,与去年同期相比,申报项目个数减少3个,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12.12%,实际完成投资减少26.19%。部分重点项目进展不大理想,38个县级重点在建项目上半年仅完成投资4.7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4%,主要是街面水电站和西街公路两个项目带动,部分项目进展不顺利,未能按序时进度推进,甚至个别项目至今尚未动工兴建。项目工作的不理想,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上半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9.83亿元,增长14.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7.1亿元,增长8.2%,位列全市倒数第一,形势十分严峻。
5、对外经贸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新批办“三资”企业8家,合同外资1714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07%,比增329.5%,实际到资可比口径完成927万美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71.3%,比增106%;外贸出口1289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64.5%,比增136%。主要特点:一是利用外资向工业项目聚集。8个新批项目有6个集中在工业,合同外资1631万美元,占92.8%,三大产业项目集聚度有所提高,林产加工、矿产加工、纺织服装各2个,农产品加工有新的突破,新批1个,总投资200万美元;二是利用外资大项目有所突破。8个新批项目有2个投资100万美元以上,总投资1500万美元,分别比增100%、1072%;三是外贸出口大户拉动作用突出。上半年,三林木业、华宏贸易2家企业出口额达960万美元,占全县出口额的74.5%。
6、城乡收入明显增加。上半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4元,占年计划的53%,同比增长6.4%;人均消费支出3323元,同比增长3.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76元,同比增长6.7%;农民人均现金支出1666元,同比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拉动。一是随着近年来“三个一”项目工作的持续强力实施,我县工业项目明显增多,就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农村和城镇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增加了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二是随着我县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从事私营和个体经营的人员明显增多,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新发展私营企业96家,新增从业人员1657人,新增注册资金6816万元。居民收入的增加拉动了社会消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2亿元,同比增长13.7%,增幅为我县近年来最高,居全市第四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88%,同比增长0.88%,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2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四位。
7、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县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04亿元,占预算64.3%,比上年同期增收607万元,增长6.3%。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1.03亿元,占预算69.7%,同比增收749万元,增长7.8%。实现了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实现“三个确保”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基本正常,但由于提前入库导致财政收入虚超进度,若排除提前入库的因素,上半年全县地方级财政收入实际入库8996万元,占预算的55.6%,仅超序时进度5.6个百分点。全县财政总支出1.46亿元,占预算58.3%,比上年增支759万元,增长5.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43亿元,占预算58.3%,比上年增支568万元,增长4.1%。主要是社会事业支出大幅增加,在保证工资正常发放和县乡两级政府正常运转的同时,加大对支农、教育、社保、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金融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加大,各项存款、贷款继续保持“双增”态势,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2亿元, 同比增长32.8%,各项贷款余额25.01亿元,同比增长35%。
二、下半年工作建议
下半年,我县经济工作要在认真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年工作任务目标,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抓重点、攻难点,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推进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1、要重抓项目。一要强化项目工作责任。重点要强化“三个一”项目工作责任,加强对“三个一”项目的跟踪督促,严格考核标准,增强各乡镇、各部门抓“三个一”工作的责任感,确保今年“三个一”项目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二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要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调度,按照全县上半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特别对26个项目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39个问题,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及时加以解决,并建立定期反馈机制,逐个督查落实,促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三要做好项目的策划开发。县项目策划中心要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论证策划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为今后招商引资工作打好基础。要立足当前,着手考虑明年项目工作,促进更多项目进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四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全县上半年“三个一”项目工作会议的要求,通过严格责任来推进今年招商任务的完成。当前,重点组织举办好“7.28”泉州专场招商活动,做好项目推介、投资机构和客商的邀请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推得出、谈得成、能签约、可批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同时,县招商局、外经办要对去年和今年各次招商活动签约项目,建立月报表制和季度检查制度,加强督促跟踪,确保签约尽快升格。
2、要狠抓工业。一要加强综合协调。要进一步健全工业经济综合调度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运行动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加强资金调度,完善政银企联席会制度,为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服务和资金平台。要加强用工调度,抓好用工紧缺行业劳动技能培训,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在外就业的技工回乡务工。二要加大营销力度。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全省营销联盟工作,主动融入地区间产品配套协作,拓展市场空间,积极构筑营销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订货会、推介会、洽谈会,努力开拓产品市场,促进产品销售。三要进一步壮大三大主导产业。要以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为延伸产业链的龙头,以工业园区为集聚产业和项目的平台,抓好林产、矿产、纺织三大产业项目的建设、管理、协调和服务,提升三大主导产业的集聚和带动效应。
3、要强抓农业。上半年,我县多次遭受暴雨洪水袭击,造成严重的洪涝和地质灾害,农业经济工作完成情况不大理想。为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工作的艰巨性,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全力以赴做好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农民增收工作。一要迅速抢修和恢复基础设施。要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讯“四通”问题。特别是交通部门要周密安排,组织好人员、机械,尽快修复尚未通车的道路。供水、电信、电力等部门都要组织人力、物力抢修相关设施,要抓紧抓好农田垦复,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二要加快重建家园。要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并尽快下达灾后重建资金,确保元旦前灾民搬进新居。要积极帮助受灾的种植养殖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早日恢复生产。要继续做好防台风和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三要落实各项农民增收措施。要组织农民加强秋季田间管理,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加产量促增收;要大力组织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生产热情,通过挖掘潜力促增收;要抓住下半年农产品销售旺季,认真组织好农产品流通,通过扩大销售促增收;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做到一产损失二、三产补,通过增加非农收入促增收;要落实订单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支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通过落实政策促增收。总之,要因地制宜,通过多种渠道,确保全年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4、要紧抓外贸。一要抓住旺季促出口。要抓住下半年出口旺季,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价格、汇率等方面的影响,扩大产品出口份量。相关部门要坚持上门服务,推动各出口企业千方百计开拓市场,迅速增加外贸出口。二要着力解决到资难问题。去年我县批办外资企业90%以上是服装织造项目,由于受客观因素影响,造成上半年到资验资口径进度缓慢。为此,要把验资工作放在外经贸工作的重要位置,盯紧抓实,逐个落实,对已批办项目要督促企业按合同、章程规定的出资期限及时年检、到资、验资。三要精心筹备和组织好“9.8”活动。要围绕大项目、大客户,按照确保数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的要求,积极联络新老客户,广泛邀请投资商参会,引进有实力的客商,切实提高实效。
5、要实抓财税。一是积极培植财源。重点抓好工业、第三产业等速效财源产业的培植,扶持壮大规模工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培植骨干财源。加快市场建设,鼓劲发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培育新兴财源。二是强化财税征管。推行收入预测制度,加大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的监控力度,并改进和完善税收征管方式和手段,及时解决组织收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应收尽收。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努力清缴欠税,维护财税法规的严肃性。强化非税收入的监管,加大国有资产资本运作力度,规范县国投公司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与此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力争今年在争取上级资金补助方面有新的进展。三是严控财政支出。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切实加强支出管理,将盘活资产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税收收入用于工资发放、政府运转、农村低保等支出的需要。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年初制定的各项节支措施,并对财政支出实行专项审计,确保财政资金用于实处。要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量。同时,继续抓好减债解困工作,确保今年减债任务的全面完成。
在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目的是分析总结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肯定成绩,查找问题,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增添措施,带领全市人民昂扬斗志,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确保全年各项经济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7月18日,市里召开了经济形势调研分析会,市统计局、市计委、双福工业园等部门和单位,从不同角度汇报和分
析了我市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存开副市长作了全面的概括和介绍,提出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基本做到数据准确,分析到位,针对性强,抓住关键,微观具体,宏观管用。在前天会议的基础上,今天再召开半天大会,全面部署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按照会议安排,我侧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当前形势,坚定发展信心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65.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工业总产值实现67.72亿元,同比增长22.0。实现利税6.65亿元,同比增长2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0亿元,同比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6亿元,同比增长14.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63亿元,为预算的55.0,同比增收3573万元,增长15.7,收入总额位居渝西地区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47元,增长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736元,比上年增加252元,同比增长16.9,增幅为近年新高;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7.59亿元、49.39亿元,同比增长8.8、3.4。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确实让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创新、实干,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经济社会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出现了可圈可点的发展亮点,发生了令人鼓舞的积极变化,创造了可资借鉴的新鲜经验,呈现“四大看点”。一是五大重点工作整体推进。年初,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务求工作实效”的要求,并按照“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发展”的思路,确定了工业、农业、交通、旅游、城镇建设等五大工作重点,截至目前,各项工作得以整体推进。表现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企业效益显著提高;支农力度逐步加大,农村经济稳健发展;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商贸流通稳中趋旺,旅游兴市战略加快;征地拆迁强势推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二是财税工作出现可喜局面。一喜今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7%,二喜收入增长快于支出3.8个百分点,出现多年来难得的“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良好局面。应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绩,是财税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团结协作,集中精力抓发展、抓建设的结果,成为江津财税工作的新进步、新起点。三是行政行为更加规范。今年以来,政府在思维方式、办事方式、决策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一些探索,在配套费、土地出让金等规费收取,企业有关优惠政策制定,砂石、水电站等国有(集体)资源管理,工业园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细化了管理措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各次大会上,我都提到,发展有阶段性,发展有不平衡性,有的镇条件不具备,发展慢一点也行,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全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科学决策,量力而行,没有新增不良债务,没有新增乱铺摊子,这就是效果,就是亮点,就是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事实表明,我市经济之所以出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清晰、目标任务明确、政策措施有力,在下半年的各项经济工作中,全市上下必须继续坚持,决不动摇。客观看待我市上半年经济形势,还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量偏小,与主城九龙坡、渝中区、沙坪坝等相比,差距在拉大。二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没有根本缓解。如我市GDP增速仅列重庆各区市县第19位,渝西经济走廊第9位,要建设“渝西地区经济高地”,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无法凸显优势。财政收入增速在渝西经济走廊中居第9位,比合川低3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居渝西经济走廊第6位,都列合川之后。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企业发展不平衡,流动资金偏紧;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没有完成序时进度,特别是房地产出现负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后劲不足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研究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强化工作措施,推动经济发展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今年下半年要继续围绕年初既定目标,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好工作思路,因时应
在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目的是分析总结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肯定成绩,查找问题,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增添措施,带领全市人民昂扬斗志,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确保全年各项经济目标任务的~完成。7月18日,市里召开了经济形势调研分析会,市统计局、市计委、双福工业园等部门和单位,从不同角度汇报和分析了我市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存开副市长作了全面的概括和介绍,提出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基本做到数据准确,分析到位,针对性强,抓住关键,微观具体,宏观管用。在前天会议的基础上,今天再召开半天大会,全面部署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按照会议安排,我侧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当前形势,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65.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工业总产值实现67.72亿元,同比增长22.0%。实现利税6.65亿元,同比增长2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0亿元,同比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6亿元,同比增长14.4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63亿元,为预算的55.0%,同比增收3573万元,增长15.7%,收入总额位居渝西地区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47元,增长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736元,比上年增加252元,同比增长16.9%,增幅为近年新高;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7.59亿元、49.39亿元,同比增长8.8%、3.4%。
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确实让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创新、实干,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经济社会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出现了可圈可点的发展亮点,发生了令人鼓舞的积极变化,创造了可资借鉴的新鲜经验,呈现“四大看点”。一是五大重点工作整体推进。年初,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务求工作实效”的要求,并按照“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发展”的思路,确定了工业、农业、交通、旅游、城镇建设等五大工作重点,截至目前,各项工作得以整体推进。表现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企业效益显著提高;支农力度逐步加大,农村经济稳健发展;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商贸流通稳中趋旺,旅游兴市战略加快;征地拆迁强势推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二是财税工作出现可喜局面。一喜今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7%,二喜收入增长快于支出3.8个百分点,出现多年来难得的“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良好局面。应该说,这是了不起的成绩,是财税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团结协作,集中精力抓发展、抓建设的结果,成为江津财税工作的新进步、新起点。三是行政行为更加规范。今年以来,政府在思维方式、办事方式、决策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一些探索,在配套费、土地出让金等规费收取,企业有关优惠政策制定,砂石、水电站等国有(集体)资源管理,工业园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细化了管理措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各次大会上,我都提到,发展有阶段性,发展有不平衡性,有的镇条件不具备,发展慢一点也行,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全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科学决策,量力而行,没有新增不良债务,没有新增乱铺摊子,这就是效果,就是亮点,就是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事实表明,我市经济之所以出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清晰、目标任务明确、政策措施有力,在下半年的各项经济工作中,全市上下必须继续坚持,决不动摇。
客观看待我市上半年经济形势,还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量偏小,与主城九龙坡、渝中区、沙坪坝等相比,差距在拉大。二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没有根本缓解。如我市GDp增速仅列重庆各区市县第19位,渝西经济走廊第9位,要建设“渝西地区经济高地”,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无法凸显优势。财政收入增速在渝西经济走廊中居第9位,比合川低3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居渝西经济走廊第6位,都列合川之后。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企业发展不平衡,流动资金偏紧;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没有完成序时进度,特别是房地产出现负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后劲不足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研究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强化工作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今年下半年要继续围绕年初既定目标,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好工作思路,因时应势,抓住招商引资、盘活土地资源、加大投融资力度、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化解镇街债务等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做到既快马加鞭、更上层楼,又补上进度、后来居上,取得全市经济的整体推进。
(一)关于招商引资的问题。招商引资,是借力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招商引资,可以有效解决我市经济主体资本原始积累和政府财力“两个不足”的问题,扩张经济总量,并以此带动企业家资源、技术、管理及人才等要素的引进。实践证明,吸引外来资金、借助外力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应着重在四方面下工夫:
1.转变观念招商。招商不是某几个部门或某几个人的事情,对于江津这样一个工业大市、农业大市、旅游大市,要建设“渝西经济高地、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和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只能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大家一定要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全民动员招商引资”的观念,实行全民招商,我们的各位领导、各级各部门,甚至是机关工作人员,都要有这种意识,要主动出击,主动寻求机会,大力招商引资。在今年目标考核中,要把招商引资情况作为考核内容,明年我们每一个部门都要力争完成一件招商引资任务。
2.创优环境招商。招商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要看环境。正如鸿举市长所讲的,一定要花90%的精力改善投资环境、花10%的精力抓招商引资,否则即使花了90%的精力招商,仍然达不到10%的效果。总体上讲,我市的投资环境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当前我市硬环境最大的软肋是公路等基础设施问题,没有高速公路,主骨架公路出境不畅,码头吞吐量小,水、电、气重大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对经济建设产生制约。在德感、双福、珞璜工业园也还存在供电、供水等问题,我们一定要督促和协调有关部门抓紧实施水电气工程。要加大与高发司、高投司协调配合力度,强势推进西南大通道、重庆绕城高速路以及永津路、李西路、白塘路、付东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我市交通大格局。在江津发展的软环境上,尽管我市召开了整治发展环境大会,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进和加强了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规范了机关工作人员行为,但从企业的反映来看,按群众的要求来看,我市投资软环境仍还存在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三乱现象未能根除等问题。市委市政府将按照年初的部署,调动各种力量,采取综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3.搭建平台招商。~年是江津的“工业强市年”,其主战场是工业园。工业园是工业化的重要平台,是做大扶强企业的孵化器,是增量推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城市化的推进器。江津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园区、希望也在园区。招商引资是工业园的主要任务和出路所在,离开招商引资,工业园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工业园要强化招商意识,加强工作力度,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从而提高工业园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市外引进企业在工业园中的比重。招商引资和环境建设的成效如何,最终也要体现在工业园区的发展上。因此,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建设,把这项工作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紧紧抓住不放,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聚的洼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城市化的重要增长极。当务之急是抓紧工业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处理好工业园的外部形象和内在环境,搭建好工业园这个招商平台。从目前我市工业园发展现状来看,我们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到大项目、大企业上面,放到既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又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企业上面,要注重引进环保型、效益型、就业型企业,要在量、本、利分析上下工夫,在市本级财税收入和解决我市就业人口上做文章,招一个是一个,坚决不搞饥不择食、来者不拒,避免浪费土地、浪费资源。
4.把握重点招商。招商引资,必须把握重点:一要依托产业基础。工业园限于自身条件,必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应当从当地产业基础出发,在符合产业政策导向下招商,能大则大,能新则新,能高则高,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通过引进科技型企业,提高地方产业水平。外地企业进来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当地的产业关联度与协作配套能力。我们要因势利导,凸现产业优势,提高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协作水平,增强对外招商吸引力,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要认真研究企业链、产业链问题,围绕我市重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工作。要通过园区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做大规模、提升档次,通过规模集聚更好地体现园区特色。为推进园区产业集聚,今后本地企业异地搬迁技改,原则上都要进入工业园区,政府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区别不同情况,对企业异地搬迁技改进入园区的,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二要强化园区优势。应当说,我市各个工业园的政策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对园区企业的登记、收费、土地的取得和建设、财政税收、行政服务都有明确规定。各园区还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招商引资的具体操作办法,分别对水、电、道路、通讯、绿化等作了相应的承诺。园区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有力地吸引了外来投资者。今后,关键是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让广大投资者了解政策。同时,在财力可以承受的前提下,制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园区竞争力。三要利用市场空间。潜在的市场空间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因素,江津地处渝川黔结合部,是发展中地区,市场腹地十分广阔,市场拓展潜力巨大。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西南大通道”的开工建设,以及几年后重庆“轻轨”开通等,都给江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按照重庆市工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渝西经济走廊将依托一、二环布局重大工业项目,建立与大工业配套的加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配套型”工业并承接都市发达经济圈产业升级转移的企业和行业。我们要积极宣传重庆对江津工业定位的优势,以此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四要推出合作项目招商。工业园一定要有“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选择、储备、一批能够充分发挥我市产业优势、容易做大的项目,用以对外招商,用项目吸引流动资本,吸引带着资金找项目的投资者。同时,也可以通过园区嫁接,吸引企业间进行项目合作,并落户园区。在具体操作上,工业园要加强专门力量,并实行蹲点招商,委托代理招商,对重大项目要跟踪招商,责任到人。
(二)关于盘活土地资源的问题。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四大风险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工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土地屏障”。由于土地紧张,投资难以大幅增长,经济增长率也会因投资放缓而间接受到土地紧缺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按照总量控制、空间置换、动态平衡的思路,重点抓好存量土地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开发利用,牢固树立经营土地的理念,做好经营土地这篇文章,突破土地瓶颈制约,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发展。
一是继续强势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是当前最难的一项工作,如果不知难而进,项目就上不去,投资拉动的格局就难以形成,我们坚决不能因为当前局部地方的群体性上访而动摇,坚决不能因为国家有关政策的微调而动摇,更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而动摇。正是因为不动摇,今年上半年市征地拆迁指挥部的工作才取得了成效,成绩才有目共睹。在征地拆迁工作上,我们只能在目前的力度上再加大,在当前的成绩上再突破,抓住七、八、九月这段建设的黄金时期,加快拆迁安置还房的建设步伐,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保证土地的持续供应。用地一旦拆出来,有关部门要督促相关业主加紧工程建设,“8.28”干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就应该在今年内基本成形。
二是全面清理土地存量。要节约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加强闲散土地集中使用。市国土房管局、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清理闲置的土地,然后对每一宗土地作出具体分析,依照有关法规,该收回的必须收回,该回购运作的必须回购运作,该完善手续的必须完善手续,该理顺关系的必须理顺关系,该“招、拍、挂”的必须“招、拍、挂”,挖掘潜力,盘活存量,使每一宗土地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全市城市、集镇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和规划范围外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各主管部门手中的闲置国有土地资产,统一由市土地储备中心实施收储、控制,从而增加土地供应,节约土地消耗,保证有更多的土地。市土地储备中心要积极储备整治土地,以争取指标,扩大招商,拉动投资。这件事,市国土房管局要有工作计划,有关部门要理解配合支持,要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三是调整部分土地利用规划。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土地调剂使用制度,努力提高建设用地特别是园区用地的单位产出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但规划不能“死”,土地利用规划应与经济发展规划相符合。一是考虑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实施操作过程中,应引导涉及单位合理修编土地利用规划,突出我市土地利用的能动性;二是切实保障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考虑城市发展时序与基础设施配套的一致性,确保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与建设发展时序的一致性。三要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动态管理的观念,发展慢的地区,指标就调整给发展快的地区,避免土地指标和资源的浪费。当前,我们要注重发展的阶段性,对部分土地利用规划作调整,真正做到地有所值,地有所用。大家要有这种观点,只要真正有大的项目,有好的项目,不愁没有土地。前一次规委会对部分地块土地使用性质进行了调整,要尽快把前期工作做到位,完善审批程序,一旦土地严峻形势有所缓解,就能顺利搭上“头班车”。
四是全面控制土地划拨出让。全市经营性土地一律推向市场,通过“招、拍、挂”出让给开发业主。对非经营性土地要严格控制划拨、出让数量和使用功能,对工业用地要通过测算,有的放矢地提高每亩土地的资金投入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对投入和税收的贡献率。今后,原则上一律不出售生地,整治成熟后再出售。
(三)关于加大投融资力度,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的问题。今年以来,重庆经济短期增长动力发生变化,消费超过投资成为第一拉动力。今年6月15日,重庆还就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下滑问题召开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座谈会,研究解决办法。但就江津而言,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应该说,投资上去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就会上一个新台阶,就能在渝西地区保持领先地位,就有发言权。为此,一定要牢固树立“上项目就是发展,发展就是上项目,上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观念。当前,重点是以解放的思想,创新的观念,超前的意识,运用市场手段对政府各类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运作和管理,高效运作融资手段,千方百计做好资金筹措和项目建设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一方面要依靠银行,一方面不依赖银行。依靠银行就是要求在津各家金融机构,要把为地方经济服务、支持地方经济良性发展作为己任,科学论证,选好项目,稳定信贷资金供应。不依赖银行,就是要求推进政府投资主导向市场自发扩展投资的转变,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营造自由竞争的市场氛围。今年上半年开发银行对我市授信贷款4亿元,要抓紧项目策划、包装,将钱用在“刀刃”上,要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工作步伐,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信贷资金扶持。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继续不遗余力争取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资金、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我市农业、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跑“部”前进、借力发展的目的。
第二,进一步做大政府投融资主体。作为政府投融资主体的华信资产公司、城投公司,包括与开行合作成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德感工业园担保公司,其融资的主渠道仍然是银行。组建这样一些公司,并不是重走“三金、三乱”的老路,而是江津现实发展的需要,是江津融资发展的需要。鉴于江津“吃饭财政”的现状,要解决投资难问题,重要出路在于牢固树立“用资产经营财政、用财政经营银行、用银行经营江津”的理念,借助外力,加快发展。一方面,现有的投融资公司要高度重视积聚自身资产和债权债务的清理,优良公司资产,提高信用等级,增强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市政府也要适当加大对政府投融资主体的资金调度平衡力度,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银行支持政府的建设性投入。目前,要充分利用好开发银行授信贷款的良好融资平台,加强对融资公司内部管理,建立严密、有效的监督机制,实施规范运作,规避贷款风险,发挥最大效益。经营者、管理者要充分承担责任,在管理上,谁是法人代表,我就管谁;谁出了问题,我就追究谁。
第三,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来引导社会投入。重点是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我决策,自担投融资风险”的机制,真正形成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建设方式产业化,建设行为规范化格局。当前引导全社会投入应该说有一个好的机遇,这就是东部地区开始出现能源荒、民工荒和项目荒,产业开始梯次转移,资金急需寻找项目,加之重庆主城又在“退二进三”,我们要充分利用江津工业的比较优势,城镇化推进的广阔空间,特色农业的集聚效应,大力引进企业携资金、携项目到江津创业发展。我们将帮助这些外来企业排除各种困难和障碍,尽快投产、产生效益。同时,我们也要充分重视本地民营企业的实力和需求,重视民间资本的蓄积和释放,解放思想,一视同仁,降低门坎,放宽准入,在对外引资的同时,眼睛向内,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进一步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抓,抓紧策划、开工和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必须狠抓关键措施。要按照“重点项目无小事,重点项目重点抓的要求,切实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要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围绕推进建设和发展搞好协调配合;要按照“关键是抓落实,着力于促落实”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要集中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在建项目进度慢的问题。上半年,我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和到位资金都只占计划的40%左右,进度不理想。在38个重点项目中,只有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建设、晚熟优质柑桔产业化等7个项目投资完成额超过序时进度。要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尽快把进度抓上去。对计划完工项目,要按规定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进度;对跨实施的项目,要科学安排进度,争取完成更多投资。二是解决续建或新建项目跟不上的问题。今年续建或新建项目不少,但至今有重庆港江津港区五举沱作业区、幸福景观大道等13个项目未产生投资或未开工建设,情况很不乐观。要抓紧落实项目开工准备,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特别是对那些未及时开工的项目要逐一研究,找准问题所在并及时加以解决,尽快开工建设,尽快建成投产,尽快产生效益。三是解决好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问题。要加强重大项目前期技术咨询论证工作,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衔接工作,促进尽快报批、核准。这里强调一点,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有“争先创优”的思想,“手把红旗不放,争当先进不让”,要在重庆有发言权,要善于向上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争取领导支持,向下要加强指导。在编制“十一五”规划及大项目的背景下,市计委等部门更要牵好头,做好指导督促,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重庆的投资重点,以及江津的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高质量策划、储备一批基础性、带动性强,见效快的项目,争取在10月底前提出成熟的项目名单并做好与重庆的对接工作,为江津新的五年规划的实施,为江津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走好关键的第一步。
第五,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房地产经济是关系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民生经济,具有投资和消费双向牵引作用,是当前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杠杆。房地产经济的兴衰可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走势,与之直接相关的产业至少有15个。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讲,房地产经济是一个寒暑表。应该说,投资拉动经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商品房价格非理性上涨、空置房面积较大,房地产投资大幅度下滑等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对策措施,积极培育市场,促进其健康发展。一是严格土地供应管理。土地供应,必须规范,该“招、拍、挂”的必须“招、拍、挂”。土地出让金、配套费等规费的收取必须应收尽收。发展有阶段性,我们不能再靠政府优惠政策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我们不能怕房地产企业跑了,要有这种观念,我们只要有土地资源,有销售市场,城市又要发展,肯定有房产企业来投资,房产市场肯定会有大的发展。二是规范房地产市场。建设、工商、国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防止房地产开发企业联合哄抬房价,提高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防止投机、炒作和楼盘“烂楼”等扰乱房产市场秩序的行为发生。三是适当调整建设用地。针对目前主城区存量土地供地不足的情况,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拓展城市建设区域,缓解城区土地供应相对紧张的状况。四是严格控制集资、联合建房。机关单位、企业要按照前次城镇建设专题会的要求,一律不搞集资建房,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各镇街一律不准使用集体土地搞房地产开发或变相的房地产开发。
(四)关于化解镇街债务的问题。近年来,由于“三金三乱”、“普六普九”和部分镇街盲目追求政绩等原因,我市政府性债务不断增多,财政风险日益显现,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损害。客观上讲,由于财力原因,政府性债务已成为困扰党和政府工作的难点之一。偿债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财政工作,而是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工作。大家要充分认识到,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是我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打造诚信政府的内在需要;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牢固树立“减负就是增收,还债就是政绩”的观念,坚决摒弃“新官不还旧债”的错误思想,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狠下决心严格控制和积极化解债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偿债。具体做到四点:
(1)核实旧债,明确责任。对现有政府性债务,要组织力量进行一次彻底地清理、核实,全面、准确地掌握每一笔债务的具体项目、余额、利率和形成的时间、原因、依据、去向和归还期限等。按照“谁举债、谁偿还”以及行政首长问责制的原则,市镇(街)政府是消化镇村债务的主要负责人,要把清偿债务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和政绩的重要方面,纳入综合考评。
(2)控制源头,杜绝不良新债。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做到不再发生新的不良债务;不再以任何名义为企业、事业单位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不再用行政手段强迫搞产业调整;不再上没有落实投资的建设项目;取消不从实际出发、做表面文章的各类评比和达标活动以及要求镇街出钱配套的建设项目。要加强政府的法制建设和民主建设,防止镇街和部门重新产生“拍脑袋决策、拍胸脯担保、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要注意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于举债问题,市委、市政府专门发过文件,那就是硬的纪律,就是红灯,就是高压线,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坚决杜绝不良新债。
(3)筹措资金,鼓励偿债。对涉及到企业、单位或业主的政府性债务,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和“谁举债,谁还款”的原则,组织力量、采取措施,依法追收,要多渠道筹集偿债资金;切实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积极组织增加收入;要大力压缩财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积极进行偿债。要进一步完善现行地方政府债务统计体系,探索建立各级政府债务预警机制。要严格遵循《预算法》“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以及“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在保证工资发放、政权运转、社会保障和法定支出后,积极偿债。对积极偿债的镇街,实行配套支持政策。凡是负有政府性债务的镇街和部门,一律不得购置小车、新建办公楼和出
省长在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材料
同志们:
上半年全省上下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稳定向好,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但经济发展的环境依然复杂,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稳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我们要准确把控形势,抓住关键环节,以更大力度做好经济工作,确保完成第下半年目标任务,奋力实现全年红,下面,我重点强调7个方面工作:
一、以更大力度保市场主体
要抓好已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实,再研究推出一批惠企助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在复工复产方面,继续执行满负荷生产企业财政奖励政策,帮助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共性困难和个性问题,支持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应开尽开、达产增产。在降低成本方面,再延长承租国有房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政策,继续执行企业欠费不停供政策,延长补交水、电、气欠费期限。在减税降费方面,顶格执行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将适用主体范围扩大至全部小微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做到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即办,确保6月底前小微企业全部退还到位,推动特困行业缓交养老保险费等政策落地。在金融支持方面,帮助受困企业修复信用,开设融资绿色通道,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保障资金链安全,积极开展地方政策性金融业务,出台风险补偿、特色监管等支持政策,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为科创企业提供低利率弱担保长周期的金融产品,加快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及“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
二、以更大力度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保障物流畅通,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确保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要加强统一指挥调度,各地要及时成立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集中统一指挥,分工分级负责,全面清理不合要求的交通管控措施,开辟企业诉求反映渠道,需要协调解决的要及时协调解决。要保障运输通道的畅通,优化防疫通信管控措施,预留设置非接触式中转场地,简化通行证办理程序,推行一证登记、一证审核、一证通行,做到快速查验、快速检测、快速通行,确保防控不失守、物流不受阻。要积极争取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额度,用好助企纾困政策,减轻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加强运输企业和货车司机的服务保障,充分调动运营的积极性。
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支持龙头企业积极构建本土产业链、生态体系,带动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抓实落细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一企一策开展供需对接服务,做好急需原材料、设备物资的运输供应,以点带链、以链带面,确保产业循环顺畅。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步伐,抢抓新兴产业发展的窗口期,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选准突破口,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着力培育1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0个重点产业链,滚动发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四级突破清单,组织实施一批工程化、产业化示范项目,促进河南的更多产业、产品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节。要搭建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规上企业研发供需信息平台,筛选推出首批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确保年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三、以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
要滚动实施“三个一批”,强化要素保障,持续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上半年全省各项经济指标最抢眼的就是投资,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最大的亮点也是工业投资,工业投资增长35%,这也是这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三个一批”活动带来的显著变化,为做好今年和今后经济工作,特别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果按照35%左右的这种增幅持续一段时间,我们经济的发展后劲一定会很快培植起来。要保持工业投资强劲增长速度,推动央地对接的重大项目尽快落地,省里面各市都对接了一批央企项目,有些项目非常好,不仅是重大投资项目、产业投资项目,而且都是一些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所以要抓好尽快落地、尽快开工。要抓好与国内、国外头部企业合作意向的跟踪落实,要用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更新投资项目库,综合运用参股、融资担保、联合投资等形式,撬动各类资本参与产业项目建设,目前全省各类产业基金不少,但用的不好,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会用、不敢用,判断一个产业基金用的好与坏,不完全看它带来多少回报,主要看它是不是培育了税源,看它是不是能够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要看是不是实现了重大产业的优化布局,产业基金特别是政府产业基金,就是要实现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实施,各地要整合好使用好产业基金。要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承诺制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分行业、分领域编制技改路线图,落实补助政策,允许零征地技改项目先建后验、按需报审,确保全年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技改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我们抓产业抓投资的一个重点,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企业技改。要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尽快回升,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工业投资实现增长,但是基础设施投资偏弱,要抢抓国家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重大机遇,用足用好专项债券,加大和加快重大水利工程、重大交通工程、重大能源工程建设的进度,争取完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前期,争取更多的项目在年内开工,形成更多的在建,后期项目要放到今年开工,今年年底开工的项目争取在上半年开工,要在加快前期和争取流程上缩短时间,特别是重大交通项目,投资大、牵引力强,要尽快动起来,形成在建,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带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复兴复苏。要加快城市更新、燃气管网更新改造等项目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30年以上的所有管网要全部更新,不到30年但是有隐患的也要更新,所有的燃气管网和终端都要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升级。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专业运营、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一体、以租为主的长租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需求,长租房是房地产稳定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房地产市场转型发展的一个重点,要压实各级政府责任和房地产企业责任,积极处置问题楼盘,防止房地产资金风险向地方金融和地方财政传递,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重组困难房企的优质项目,支持房企及时提出风险化解方案和应对措施,抓好稳价格、稳首付、降利率、购房补贴、人才住房政策等积极措施的落实,稳定市场预期,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对经济的稳增长非常重要,不能大起大落。
四、以更大力度保粮食增产丰产
各地要按照已经分解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科学组织农机人员下沉服务,农资入店进村,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尽快把粮食生产扶持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在适播期种足种满,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1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要抢抓农时开展春管春播,持续抓好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落实加大农资补贴的举措,加强田间技术指导,确保5月份完成2700万亩春播任务,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落实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组织开展铁锈病、赤霉病的统防统治,有效防范干热风、漫长雨等异常天气。要做好夏粮准备工作,制定夏粮机收和农机跨区作业预案,提前做好农机检修,有效解决农机手返乡受阻、柴油价格上涨等问题,确保及时收获,抓好夏粮收购准备工作,安排好收购资金,拓宽售粮渠道,确保种粮农民增产增收。
五、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回补
要制定更加精准的消费补贴政策,引导销售企业通过补贴置换、减免手续费等方式,积极促进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调整完善刺激消费的财政补贴方式,更好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比如在消费券发放方面,要提高初次使用者单券额度,加大大额消费的补贴力度,充分调动群众消费意愿,比如我们实行的旅游景点门票补贴,政府的补贴直接给了景区,这样不能反映到企业的当期营业收入,可以考虑将补贴办法由补企业变为补游客,既能让旅游消费直接反映在企业实际经营收入上,也能体现在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上。要强化对服务业企业的帮扶,对批零住餐、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给予贷款贴息。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通过加大财政奖补的方式,吸引知名电商企业在我省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支持本土特色优势企业做强网络平台,培育壮大直播电商、视频营销等新消费业态。
六、以更大力度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精准调度
要建立经济运行监测研判调度机制,进一步提高调度的准确性、灵活性、及时性,努力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要密切关注新国民经济核算的19个重点行业和18项基础性指标的运行情况,加强28个先行指标的动态监测,注重指标之间的匹配衔接,发改、统计、工信、商务、农业等相关部门要早会商、早研判、早调解,比如居民收入数据是由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样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数据准确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省正在开展新一轮初步调查,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支持配合这项工作,确保选准选好样本,充分调动记账户的积极性,真实反映出全省的居民收入水平,比如按照现行贸易统计制度,线上消费和一些大宗消费是按销售企业总部所在地统计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培育本土电商,引导更多企业在我省设立销售公司。电网迎峰度夏逐渐临近,做好能源保供,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往年情况,我省迎峰度夏期间电煤每天消耗37万吨左右,最高峰要达到50万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确保省内煤炭日产量稳定在28万吨以上,另一方面要积极与产煤大省对接,争取省外合同及时足量兑现。要切实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实施提高电煤机组新能源建设指标配置优化等政策,减轻发电企业负担,加强电网统筹调度,保障骨干企业、重点工程和民生用电需求,积极谋划建设新增煤电项目,尽快遴选600万千瓦新增煤电作为“十四五”实施的项目。
七、以更大力度防风险守底线
要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担负起属地责任,见微知著、抓早抓小,主动做好风险化解和社会稳定工作,严格金融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提高科学监管水平,盯紧高风险机构、重点人员,补齐监管短板、扎牢监管笼子,督促企业切实承担起自救主体责任,制定可行的风险化解方案,盘活存量资产,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要防止高风险机构出现暴雷。要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落实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抓紧细化具体举措,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聚焦民航、燃气、煤矿、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深入推进打非治违,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态势,落实落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个清单,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同志们,做好第下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各地要坚决落实*的讲话精神和省委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防汛备汛、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力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向上向稳的态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X X 同 志
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新特产业
汇报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济形势分析暨新特产业汇报会,主要目的是总结一季度经济工作情况以及新特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明确二季度工作任务。刚才,市发改委和经信委分别通报了全市经济形势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各县(市、区)和市开发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很实在,对我们进一步组织好二季度工作有很好的启发。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两个方面的意见,最后请赵书记作重要讲话。
一、关于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打好“十二五”开局这一目标,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精心组织经济工作,狠抓项目推进和企业生产运行,从头抓紧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首季“开门红”,呈现出“高开稳走,结构趋优”的总体态势。1-3月份,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9亿元,增长49.1%,增幅列全省第一位;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亿元,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增长47.1%。经
幅0.5个百分点;二是项目单体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在建项目平均单体规模达到1.1亿元,同比增加1174万元,单体投资规模扩大了12%;三是新特产业项目和工业技改项目成为投资热点,一季度全市新特产业完成投资81亿元,增长28.6%,其中太阳能光伏及LED、风电装备等高科技行业投资占到半壁河山。全市219个重大技改项目全面启动,累计完成投入71.6亿元,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技改项目占44.7%。
(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全市新发展“一户一棚”设施农业农户7.67万户,新增高效农业30.2万亩,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突破500万亩,高效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比重达到52%。最近,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与会代表对我市高效农业特别是“三大载体”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新一轮绿色盐城建设开局良好,全市新增折实造林面积54万亩,超额完成了绿化任务。
(五)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一季度,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6575元和3637元,分别增长13.4%和14.5%,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继续保持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的好势头。与此同时,全市高低收入差距有所缩小,目前市区收入最低的20%居民户收入增长22%,最高的20%居民户则基本持平,高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额由去年的12640元降低到12185元。
在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春节前后和
等指标增幅在全省相对靠后,在苏北垫底;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在苏北处于第3位,低于淮安和徐州。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宏观环境的影响,也有我们自身工作的原因。客观地讲,由于国家实行新的统计标准和方法,部门提供的支撑性数据不够全面,还不能准确及时反映我市经济发展状况。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我们自身工作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长不快。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8.5个百分点,全口径开票销售收入增幅为24.6%,是“十一五”以来增幅最低的一年,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对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值得关注:一是现有企业运行不理想,也就是存量效益发挥不充分。我市有24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纺织、机械和化工四大传统行业,今年由于受到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开票销售增长面只有60%左右。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也就是增量替代不足。过去两年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风电、汽车等产业的拉动。今年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已基本达到设计产能,很难再有更大的增长。由于海上风电场还没有启动,直接影响到风电装备的生产销售,一季度华锐风电开票销售只有4.6亿元,同比下降了70%。由于我市大企业、大项目不多,新的经济增长点非常缺乏。2024年全市竣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68个,而形成新建规模以上企业却只有73家,一季度仅实现产值20亿元,无法弥补现有的缺口。三是企业的增本降利因素增多。目前,全市有38.3%的企业认为生产成本上升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23.5%的
虽然处于恢复增长时期,但复苏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日本的地震海啸和核辐射危机、朝鲜半岛形势变幻莫测以及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地区战乱不断,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政策不断趋紧,节能减排要求更严,对我市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制约。自去年以来,央行已经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的历史高位。有专家认为,如果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做出加息决定,我国很有可能再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就是说,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金融环境不会宽松,资金短缺矛盾会越来越突出,需要我们积极应对,破解难题。最近,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四套班子例会和市长办公会,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深化对形势的研判,积极超前谋划,创新办法,主动应对,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努力把二季度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确保实现上半年“双过半”目标。
(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增速下降,二季度我们一定要赶上去。要着力主攻提速增效,一手抓存量提升,一手抓增量替代。对现有企业,一定要进一步深化“三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要素不足矛盾。要突出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组织好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的运输和供给,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强劳动力供求双方有效对接,确保现有骨干企业开足马力,正常生产经营。对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千方百计加快项目竣工和投产达效步伐。要挑出今年的工业增量的具体项目和企业,并盯住不放。
要求今年完成投资300亿元,但目前项目开工数和投资进度都未能达到进度要求。二季度,我们一定要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严格按照5.18、10.18和年底三个时间节点,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强势推进,确保按期完成。要强化督促检查,对计划5.18前竣工的项目,实行一周一通报;对其他时间节点项目,没有按时完成进度的,也要及时通报。市委、市政府带头做好样子,加大领导干部挂钩重点项目的组织和督促力度。
(三)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我们虽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进招商引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事求是地讲,真正引进来的大项目、好项目屈指可数。目前,盐城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加之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招商引资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以更大的力度和韧劲抓好招商引资,二季度再掀招商引资高潮。要进一步明确招商方向。现在日本核辐射危机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虽然影响了我们对日韩的招商引资和经贸洽谈活动,但我们主攻日韩港台的力度不能减,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同时要从当前不利因素中寻求有利条件。据有关部门介绍,日本大地震后有不少大企业由向中国转移的动向中,我们要及时捕捉并做好工作。同时要加大对港台的招商力度。要大力强化面向央企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招商工作,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的大项目。要精心组织好系列招商活动。5月初,我市将再次组团赴台进行专题招商,相关部门要抓紧做
产业,也可以纳入到特色产业范畴。发改委、经信委要及时做好认定工作。二是规模化。重点要加快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工程。市有关部门要抓紧明确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时间进度表,争取在2-3年内形成规模效应;各个县(市、区)都要拿出今明两年突破100亿元特色产业的计划任务表。三是集约化。要从产业规划、空间布局、企业招商和项目准入等方面着手,更加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产业集中发展,搞好园区建设,同时坚持走资源节约、绿色环保、节能高效、集约增长之路。四是高端化。坚持科技领先,加快推进政府公共应用平台、联盟型研发机构和重点企业研发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推动企业由低端生产向研发高度攀升,抢占产业制高点。五是品牌化。要从企业、园区和产品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手段,加大争创国家品牌力度,积极打造品牌大市。
(五)抓紧做好“十二五”规划的深化和项目对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对全市重大发展问题研究的综合成果,开局之年我们要注重成果深化,抓紧做好任务分解、责任主体明确和监督评估机制制定等工作,放大规划效应。当前要做好两件事:一方面,尽快完善规划体系。各县(市、区)、市各部门和各行各业都要抓紧编制配套规划、部门规划、专业规划,形成更加明确的思路和举措。要突出对新产业、新城市、新农村“三新”工程的深化研究,丰富“三新”内涵,明确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结合五年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工作计划,一年一年抓推进。另一方面,加大重点项目向上争取和对接力度。对我们已经排出来的120项争取列入国家、1题和解决办法,确保今年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下周市政府将对医改工作专门研究。六是加快推进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积极整改保护区内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确保不再发生环境违法现象。抓紧做好与国家环保部的跟踪对接,加强与参与评审专家的沟通协调,确保能够尽快把相关调整方案落实到位。七是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的力度,夯实民生基础,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要进一步扩大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积极引导有资金实力和市场经验的返乡农民投资发展高效农业。要加快实施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的任务非常繁重。目前,冲刺“双过半”压力很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经济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努力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要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协调矛盾,解决问题。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创新服务,真抓实干,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到位。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实现“双过半”目标。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