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谈 中 小 学 教 师 的 人 文 素 养
昭通市昭阳区教育局李阳忠
作为一种职业,或者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凡是泛称为“从事教学活动的人”都可以名之为教师。但实际上,同时被名之为教师,其德其才在层次上却千差万别,以至于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社会人文学科知识面的狭窄,文化意识的淡薄,人文素养的普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文知识薄弱。人文知识对人的现实有较强的导向和调适作用。它主要涉及社会正义、人生目的与意义、道德理想、审美趣味等方面。缺乏人文知识使教师丧失了理想的意义,而缺乏理想的教育活动是难以想象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做客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的话题时指出:改革开放一开始的时候,人文知识分子和那个时代共同思考,知识分子知道生活,能摸到生活的脉搏,能够用他们的思想、勇气和他们开拓的精神来推动社会,也更激发人民对当时社会一些僵化的思想观念进行思辨。而这些年来来,人文知识分子的声音却越来越微弱。
二是传统文化知识不足。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作用是有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在教师培养中往往注重对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强调,而忽视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而且,由于对自身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教育者 1
在引入西方所谓的“优势”文化的同时,也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传承。更重要的是,在当前这个物欲极度膨胀的时代,人文思想和人文知识分子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人文思想何用之有?权贵阶层的高学历化和知识分子的权贵化,二者的结盟,使真正的知识分子几乎被淹没在以技术经济为主体的所谓“知识经济时代”的茫茫大海之中。
三是艺术修养缺乏。艺术修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也是创造力的源泉。“哲学是人文的核心,艺术是人文的外在表现。”(夏欣《教育中国》)。然而,教师对经典作品的经典部分进行传授,总的来说是给初学者们展现出了一个惊人微妙而广大的、极端高深而艰巨的、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抽象世界。根本不能启发学生哲学思维的有效生成。
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简单的说,“人文素养”就是人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底蕴。
“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社会人文学科是以“经世”为灵魂的,在西方、印度、阿拉伯文明中,社会的精神整合功能是由宗教来承担的,在中国,由于缺乏为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这种社会的精神整合功能则是由某种为全民族所认同的人文精神(如:儒家、道家思想)来承担的,当代的人文学科和知识分子就必须承担起
过去由儒家思想和“士”来承担的那种民族和社会的精神整合功能。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只讲修身而不讲“治国平天下”显然是片面的。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政治人”。你必须知道什么是“价值”,你必须知道如何对一种现象作出“判断”,尤其是在一个众说纷纭,真假难辨的时代。
其次,教师还应该是一个“文化人”。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
鲁迅时代的文学,你看见的不仅是愚昧、麻木,你同时还看见愚昧、麻木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无可奈何的悲伤。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是另一种现实。正如一个水库,岸边一排白杨树,那白杨树就是实体世界(理性的),白杨树的倒影就是虚幻的世界(非理性的),倒影,或月光浮动,或水波如镜,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质感而出现,它是破碎的、回旋的,也是美妙的。
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这个层面,而忽略了水里的随时千变万化,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如果我们只知道岸上的白杨树,而不知道有水里的白杨树,那你作出的价值判断可能就是片面的、单层次的、简单化的。
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就是一个迷宫,这里充满了迷茫、彷徨,没有人告诉你出路何在。只有哲学——夜幕降临后天上的星星。哲学与其说是一种客观知识,不如说是一种思考的活动或过程。所以,人文素养的获得(教与学的过程),虽然同样是以文化历史知识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具有主体性意识参与的思辨活动。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就是站在他绿色的迷宫里,仰望满天星斗提出了日月附着在什么地方,天地为何上下相合?因此,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哲学家”,从思想的迷宫、历史的迷宫里走出来。
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已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退步、巨大的灾难。
在现代教育中,人文素养不仅是健全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现代人格学告诉我们,健全的人格既应该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应该具备包括人文素养在内的其他修养。没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另外,教师具有了较高的人文素养,可使教学的科
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增加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感染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领悟水平。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都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通过家庭与社会来完成;知识世界的教育首先由学校来完成,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由自身完成;而心灵世界最复杂,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精神的熏陶来逐渐完善,它是一步步深化的。教师要正视自己的“三个世界”,尤其是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精神来培养学生的精神。
实施人文教育,除了要改变教育体制外,关键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并提高现代教师的人文素养,自然是当前教师教育的要务之一。
也谈教师的人文素养
川青小学谢青春
“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人们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甚高,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由于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的重任,于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便不再仅仅属于道德的范畴,自然地便迁移到教育的功能了。因为,它成了一种教育的资源。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具备4种人文修养。
1、美好的情趣。教师是人类历史文明的最重要的传递者,他本身必须具备美好的情趣,广泛的爱好。琴棋书画,赋诗吟词等不说是无所不精,但起码要成为自己的所能。要使自己在广泛的兴趣爱好中陶冶情操。并且,只有教师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才会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
2、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促使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作 1
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创新精神无私的传授给学生,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有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崇高信念,才不愧于“师”的真正含义。
3、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可能就是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的工作。在这几十年之中,有多少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作为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让知识与头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用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时代精神的学生,你的教育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千万不要井底之蛙、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作为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养,尤其要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
4、优良的反思意识。教师要具有优良的反思意识,要学会
经常反思自己的处世为人是否符合一个人民教师的准则要求,是否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否以人为本;反思自己的育人过程与手段是否能够达到育人的目的。只有具备反思的意识,并且及时反思,在反思中纠正,在反思中前进,才能使自己的为人和教育工作日趋完美,才能使自己的教师形象深入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人文素养,的确是一种博大的教育资源。让我们用自身的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吧!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专题网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必读与选读书(共158本)推荐书目:
一、必读书目
二、选读书目: ●教育名著 ●理论视野 ●教改实践 ●教育人物 ●通识读物
一、必读书目(共5本)
1.《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199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2.《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3.《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1987.6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世界是平的》(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教师人文读本》张民生 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选读书目(共164本)
●教育名著 Top↑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 2.《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华东师大、浙大教育系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 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24年8月 4.《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
6.《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7.《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4年6月
8.《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9.《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0.《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 吴文侃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01 11.《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12.《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24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13.《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14.《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 著 杜殿坤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15.《多元智能》 [美国]加德纳 著,沈致隆 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16.《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 著 颜真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17.《教育诗》[苏]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18.《大教育论》1957年,[捷克]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社会科学类)
19.《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0.《教育论》(英)斯宾塞《教育论》HerbertSpencer1820--1903),19世纪下半期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21.《科学与教育》(此书写于1893年)[英]赫胥黎(1825——1895),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90 22.《教育漫话》(汉译世界教育名著丛书)[英] 约翰·洛克 著/ 徐 诚、扬汉麟 译/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3.《成功智力》[美国]R.J.斯腾伯格俞晓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24.《人的教育》,福禄倍尔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5.《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6.《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海南出版社,1977年版,王传璧译,邵道生校
27.《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 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24年12月,28.《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12月
●理论视野 Top↑
29.《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30.《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吕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1.《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 1999年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32.《顺生论》张中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33.《科学家论教育》周川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34.《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 郭进隆/译 杨硕英/审校.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4年8月1日 35.《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36.《外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朱镜人 编著,陕西教育出版社
37.《教育心理学》(日)大桥正夫著,钟启泉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38.《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39.《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美]劳拉·E·贝克著,2024年12月 40.《课程论》张斌贤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41.《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2024年6月
42.世界教育危机 【美】菲利普·库姆斯著 王英杰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4年版
43.《回答未来的挑战》1984,7 [美]J.W.博特金等,上海人民出版社
●教改实践 Top↑
44.《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24年8月
45.《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夏欣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24年7月
46.《素质教育学习提要》(教育部编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24年
47.《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48.《教育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24年6月 49.《我的教学生涯》斯霞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 50.《向孩子学习》主编:孙云晓;副主编:康丽颖。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51.《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台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52.《透视课堂》(美)Thomas L.Good 等著,陶志琼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译者: 2024年12月
53.《培养反思力》著者:(美)S.G.Paris等著译者:袁坤译定价:14.0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4年7月
54.《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55.《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56.《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挪威]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57.《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美]欧内斯特·L·博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58.《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59.《中外教育小说选》唐亮主编(即将出版)60.《中外教育诗歌选》袁卫星主编(即将出版)61.《中外教育故事选》黄建南主编(即将出版)62.《中外教育散文选》李希文主编(即将出版)
●教育人物 Top↑
63.《泛舟诲海》2024年5月东缨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64.《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朱永新主编
65.《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66.《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黑柳彻子[日本]2024年8月
67.《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屈雅君、刘铁英编译,珠海出版社
●通识读物 Top↑
68.《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69.《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70.《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71.《鲁迅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72.《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新世界出版社2024版 73.《西方哲学史》罗素,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74.《理想的冲突》宾克莱,商务印书馆 75.《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05-01 76.《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与霍华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7.《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1 78.《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04/01/1995.79.《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1 80.《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5-1 81.《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解放军出版社2024-3-1 82.《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4年12月第1版 83.《论语》孔丘 84.《孟子》孟子 85.《楚辞》屈原 86.《资治通鉴》司马光
88.《庄子浅注》曹础基,中华书局出版6/1/2024 89.《诗经译注》周振甫 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2024-7-1 90.《世说新语》刘义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9 91.《经济学》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沙希德·尤素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1-28出版
92.《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8-1 93.《通往奴役之路》(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 译者: 王明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4.《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何清涟,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01 95.《乡土中国》费孝通,北京出版社,2024-5-1 96.《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
97.《代价论》郑也夫,北京三联书店,1995 98.《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 99.《社会研究方法》巴比,华夏出版社,2024-3-1 100.《世界史纲》H·G·韦尔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11 101.《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译者:吴象婴、梁赤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10 102.《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译者:吴象婴、梁赤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10 103.《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夏伊勒(Shirer,W.L.)著,董乐山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24-1-1.104.《光荣与梦想》(美)威廉·曼彻斯特著,朱协译,海南出版社,2024-2-1 105.《科学史》[英]W.C.丹皮尔, 商务印书馆, 1997-4第1版
106.《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史蒂芬·霍金著,许明贤、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07.《科学的历程》吴国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10第1版
108.《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科学出版社2024-7 109.《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09-01 110.《美育书简》席勒,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111.《歌德谈话录》(德)爱克曼辑录 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9 112.《政治科学》》[美]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24年版
11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新华出版社2024-01-01 114.《领导人》[美]尼克松著,尤勰等译;丛书名:尼克松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 115.《蒙田随笔》[法]蒙田著
116.《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商务印书馆11/01/2024 117.《精神分析引论》弗罗伊德,商务印书馆,1984 118.《社会心理学》时蓉华,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5第1版.119.《动机与人格》[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120.《性心理学》蔼理士著,潘光旦译,三联书店出版,1987.3.28.121.《心理学与文学》荣格,北京:三联书店,1987 122.《傅译传记五种》傅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1 123.《史家陈寅恪传》汪荣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3月
124.《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9年05月
125.《语言与社会生活》陈原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0 126.《语文常谈》吕叔湘,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4-8-1 127.《论音乐的美》汉斯立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128.《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01-01, 129.《西方美术史话》迟轲中国青年出版社,2024年9月 130.《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24年5月第1版 131.《展望二十一世纪》[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11-00, 132.《权力的转移》阿尔温·托夫勒,刘江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33.《未来启示录--苏美思想家谈未来》维克多·奥辛廷斯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2-01 134.《大趋势》奈斯比特,魏平译,中信出版社2024年4月
135.《宋诗选注》钱钟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136.《宋词赏析》沈祖棼,九州出版社2024年4月 137.《经典常谈》朱自清,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4-1.138.《金蔷薇》(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3月
139.《沈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140.《文化苦旅》余秋雨,东方出版中心, 1992年3月 141.《边城》沈从文,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142.《白鹿原》陈忠实,长江文艺出版社2024-01-01 143.《百年孤独》[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黄锦炎、沈国正、陈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1 144.《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译者: 吕万和/ 熊达云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0-6 145.《民俗学丛话》乌丙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146.《美国文化批评集》赵一凡,北京:三联书店,1986 147.《中国方术续考》李零著,东方出版社,2024-8-1 148.《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英]爱德华.泰勒,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
149.《国际教育展望》瞿葆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2月版
150.《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艾德勒商务印书馆2024 151.《历史研究》(英)汤因比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52.《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王承绪、赵祥麟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 153.《教育的目的》(美)怀特海著,徐汝舟译,三联(北京)出版
154.《学习的条件》(美)加涅(傅继光、陆有铨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55.《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卢梭,商务印书馆1962-12.156.《活出意义来》佛兰克,赵可式等译,三联书店 157.《西方人本主义传统》[英]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3 158.《资本主义的动力》[法]费尔南.布罗代尔,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03-01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人们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甚高,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我所理解的教师人文素养的构成主要有: 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教师要有职业认同感,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当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甘为人梯,才能在平凡而伟大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寻找到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教师对它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的是以献身教育为荣、为乐的思想情怀,教师只要有了这些,就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因此,我认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培养教师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这是教师人文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也是认识自身价值的前提。因为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会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科学文化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践行“两纲”精神,才能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其次,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善于鼓励学生,关注他们的未来,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与智慧的阳光。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作为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是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另外,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外,要广泛涉及与本专业有关或对自己的素质提高有积极作用的各方面技能。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教育时,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教师对社会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使学生能在教师的身上学到更多除了书本以外比科学知识更有实际意义的本领,从而激发学生对各方面技能掌握的兴趣,真正达到全面发展。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过,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教师不是圣人,也应该允许犯错误,允许有自己的脾气,可是,身为人师,我们的言行举止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尤其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对于教师的人格要求,可能超过对任何人,而人文素养是人格魅力的重要表征。很难想象:一位素养不高的教师,会是一位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成为学生所爱戴的教师?一位不受学生爱戴的教师,能够管理好班级?能够影响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素养外在表现为人格魅力——即一个人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上果敢、作风上的刚毅等所产生的感召力量。
美一教育家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份学生来信,概括出作为一个好教师的12种素质,包括: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的每个人,仁慈和宽容;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品性,良好仪表,公正、幽默感,对个人的关注、坦率,有方法。这集中反映出受欢迎的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情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我国现阶段,有人提出教师的人文素养除了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热爱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外,还应该注重“五心”修养。“诚心”是“五心”修养的基础修养。“精心”,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做到不讨厌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安心”是敬业爱岗的前提条件。“恒心”是为人师表的长期要求。“雄心”是成就事业的心理品质。教师也需要雄心壮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不断创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担负起实施人文关怀的重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依据个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表现在向学生指出应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即具体的学习习惯;二是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可以抽象出榜样的行为特征,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全新的行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首先考虑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其次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监督和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快慢产生影响。再次教师自身的形象作用。如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集中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师的主观追求等。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
由此,我们呼唤教师的儒雅风度,寻求精心打造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形象思路,最大可能的挖掘教育资源,为了学生的健康心理的成长与完善,作出我们作为教师的最细致、最全面、最合乎教育规律与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努力。
教师的职业礼仪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性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规范的教师礼仪不仅能使师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要素, 也是师德师风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基本途径。它不仅有利于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构建师生互相信任理解的教育渠道,也有利于增强教师行为的道德示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是育人的园丁,是道德的楷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形象和表现出的礼仪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作为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仪容、衣着等,要处处“为人师表”。即教师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的穿着要整洁、朴素,不必入时,但必须得体。教师还应该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学生,呈现给学生朝气蓬勃的形象。教师的良好外在形象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等内在素养,就是学生对老师的理性认识。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对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深刻和久远。首先,教师的道德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劳动自始至终是人与人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行业的道德要求更高。教师应具有敬业精神,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师的劳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奉献。
其次,教书育人,以教在先,教师如果没有专业知识,不懂专业知识,则只会误人子弟。一个教师仅仅具有潇洒的外表,而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素养,那么他的形象是不可想象的。一般说来,教师的学识越丰富,教学水平越高,学生所付出的时间越少,得到的东西越多,学生学得越易,兴趣越高,效果也越好,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自然非同一般。只有品行端正、知识渊博的教师才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才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心里,教师就是榜样。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个体的差异,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宽容”之心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有错误的学生;办事要公道,不徇私情。要分清是非,主持正义,赏罚分明。教师尊重、关怀和
理解学生,是建立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影响。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和礼仪,注重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每位教师应该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这个角度出发,遵循教师礼仪,加强师德修养。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