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2024年1-4月陕西省经济运行情况

最新文章

第一篇:2024年1-4月陕西省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1-4月陕西省经济运行情况

前4个月,全省经济延续一季度平稳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稳定增长,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25.12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

八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增速四加快四回落。1-4月,全省八大工业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157.92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其中,有色冶金工业增长16.2%,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23.4%,加快1.7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工业增长12.8%,加快0.3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增长8.5%,加快2.2个百分点;能源化工工业增长8.9%,回落0.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工业增长12.4%,回落1.3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0.8%,回落4.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1.2%,回落2.1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回落。1-4月,全省原煤产量15462.43万吨,同比增长7.5%,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天然原油1206.96万吨,增长2.4%,回落0.2个百分点;天然气144.02亿立方米,增长10.0%,回落0.2个百分点;水泥2430.60万吨,增长12.7%,回落13.4个百分点;钢材517.72万吨,增长1.1%,回落1.6个百分点;汽车12.18

万辆,下降22.9%,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发电量526.52亿千瓦时,增长6.7%,回落6.1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1-4月,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57亿元,同比增长19.8%,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0位。与一季度相比,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108.93亿元,增长25.5%,回落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044亿元,增长3.1%,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000.68亿元,增长5.3%,提高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220.64亿元,增长29.3%,回落5.3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投资情况。能源化工投资增速由负转正。1-4月,全省能源化工工业投资完成464.92亿元,增速由一季度下降1.4%转为增长

4.7%,但仍低于工业投资增速0.6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46.5%,比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放缓。1-4月,全省民间投资完成1588.61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较一季度回落3.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本年施工项目3511个,占全省新开工项目的46.4%,同比增长11.1%。房地产开发投资及销售增速回落。1-4月,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520.30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633.34万平方米,增长6.7%,回落3.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347.32亿元,增长11.1%,回落5.3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稳中趋好

1-4月,全省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65.0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1010.52亿元,增长14.1%,加快0.6个百分点;餐饮收入54.51亿元,由一季度的下降1.2%转为增长0.1%。

商品零售中,穿类商品增速加快幅度居首。1-4月,全省限上企业(单位)实现吃类商品零售额112.09亿元,同比增长11.9%,较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穿类129.34亿元,增长13.5%,加快0.8个百分点;用类769.09亿元,增长14.5%,加快0.5个百分点。

居住类、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长加快。1-4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居住类商品零售额中,五金电料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速与一季度比较均呈加快态势,分别加快4.2、2.1和3.0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长15.6%,加快3.1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增势良好

1—4月,全省实现财政总收入1017.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93.51亿元,增长10.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9.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2.72亿元,增长12.1%。其中,各项税收403.29亿元,增长1.3%,非税收入176.40亿元,增长18.6%。全省财政支出1040.70亿元,同比多支99.47亿元,增长10.6%。其中民生支出867.08亿元,增长12.9%,增速高于财政支出2.3个百分点。

五、对外贸易高速增长

1-4月,全省进出口总额582.81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242.42亿元,增长40.9%;进口340.39亿元,增长1.2倍。

六、金融机构存贷稳步增加

4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660.09亿元,较年初新增1081.57亿元,同比少增358.78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12776.50亿元,新增527.14亿元。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177.80亿元,较年初新增919.92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699.81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达76.1%;新增短期贷款165.11亿元。

第二篇:2024年1-5月陕西省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1-5月陕西省经济运行情况

1-5月,全省经济持续平稳运行,工业生产稳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市场消费出现向好态势,整体来看,全省经济仍处于平稳区间,下行压力仍然存在。

一、工业平稳增长。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92.95亿元,同比增长11.3%,与1-4月持平。其中,5月增长11.4%,较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

八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增速四加快四回落。1-5月,全省八大工业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704.20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与1-4月持平。其中,有色冶金工业增长18.7%,较1-4月加快2.5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工业增长15.3%,加快2.5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1%,加快2.3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增长9.8%,加快

1.3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23.2%,回落0.2个百分点;能源化工工业增长8.5%,回落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工业增长11.6%,回落0.8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1%,回落1.1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1-5月,天然原油1535.22万吨,增长2.8%,较1-4月加快0.4个百分点;钢材670.82万吨,增长2.0%,加快0.9个百分点;天然气176.63亿立方米,增长10.0%,持平;发电量647.25亿千瓦时,增长5.5%。

企业效益持续低迷。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78.71亿元,同比增长6.9%,较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利税总额1007.17亿元,增长1.9%,其中利润总额566.07亿元,增长1%,为今年以来新低。

二、投资增速继续回落。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5230.81亿元,同比增长18.6%,较1-4月回落1.2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增速加快。1-5月,全省民间投资完成2443.98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较1-4月加快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1-5月,全省基础设施投资1104.88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虽比1-4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依然高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0.7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放缓。1-5月,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732.48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1-4月回落3.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845.26万平方米,增长0.2%,较1-4月回落6.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60.31亿元,增长1.5%,回落9.6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稳中趋好。1-5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59.50亿元,同比增长14%,较1-4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5月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4.48亿元,增长16.9%,较4月提高1.7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增速加快。1-5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商品零售1289.74亿元,同比增长14.8%,较1-4月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吃类商品零售增长13%,加快1.1个百分点;穿类增长13%,回落0.5个百分点;用类增长15.3%,加快0.8个百分点。

餐饮收入持续回升。1-5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餐饮收入69.76亿元,同比增长1.8%,较1-4月加快1.7个百分点。

主要用类商品零售增长加快。在18类主要用类商品中,零售额增速较1-4月加快的有11类。其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3%,加快2.5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2%,加快2.8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长15.6%,增速持平。

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1-5月,全省实现财政总收入1275.77亿元,同比增长(同口径)10.1%,与1-4月持平;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25.35亿元,增长13.1%,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各项税收507.47亿元,增长1%,回落0.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217.88亿元,增长23.5%,加快

4.9个百分点。全省财政支出1372.97亿元,增长10.3%。其中民生支出1137.79亿元,增长11.2%,增速高于财政支出0.9个百分点。

五、对外贸易高速增长。1-5月,全省进出口总额728.03亿元,同比增长71.1%。其中,出口324.31亿元,增长46.8%;进口403.72亿元,增长97.3%。

六、金融机构存贷持续增加。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193.55亿元,较年初新增1615.02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12792.24亿元,新增542.88亿元。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442.48亿元,较年初新增1184.60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854.30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达72.1%;新增短期贷款203.58亿元。

第三篇:2024年1季度陕西省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1季度陕西省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1季度陕西省坚定不移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实现了经济开局平稳、结构优化向好。但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当前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339.16亿元,同比增长

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3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1895.34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1300.48亿元,增长6.8%。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一季度,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36.97万吨,增长3.7%;牛奶产量34.12万吨,增长6.0%;禽蛋产量13.16万吨,下降2.5%。蔬菜产量276.34万吨,增长3.9%。夏粮生产形势好于上年。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非能源工业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其中:能源工业增长8.2%,非能源工业增长15.7%;轻工业增长12.5%,重工业增长11.1%。从八大支柱产业看,能源化工工业增加值增长9.2%;装备制造工业增长13.7%;有色冶金工业增长14.6%;食品工业增长

6.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3%;医药制造业增长21.7%;纺织服装工业增长12.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5.7%。

从产品产量看,天然原油905.6万吨,增长2.6%;钢材373.56万吨,增长

2.7%;天然气110.77亿立方米,增长10.2%;发电量408.78亿千瓦小时,增长

8.7%;汽车9.15万辆,下降23.6%。

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5.01亿元,同比增长10.4%。利税总额371.84亿元,增长8.2%,其中利润总额267.57亿元,增长5.5%。亏损额36.18亿元,同比下降2.5%。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77.27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民间投资968.33亿元,增长24.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60.14亿元,同比增长26.2%;第二产业592.46亿元,下降1.4%,其中工业投资566.31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1324.68亿元,增长34.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28.72亿元,同比增长31.2%。

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46.72亿元,同比增长14.5%。房屋施工面积14738.68万平方米,增长11.6%;商品房销售面积436.77万平方米,增长10.3%;商品房待售面积399.16万平方米,增长38.8%。

四、消费市场稳定增长。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3.48亿元,同比增长12.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80.00亿元,增长1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3.48亿元,增长15.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27.12亿元,增长9.1%,商品零售1206.36亿元,增长13.2%。

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91.92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吃类商品零售86.52亿元,增长11.3%;穿类99.43亿元,增长12.7%;用类564.38亿元,增长14%。

五、金融机构存贷平稳增长。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984.57亿元,同比增长11.9%,较年初增加1406.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006.23亿元,同比增长16.1%,较年初增加748.34亿元。

六、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449.21亿元,增长87.2%,其中,出口176.04亿元,增长38.8%;进口273.17亿元,增长1.4倍。

总体看来,一季度全省经济仍朝着提质增效、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增速仍处于全国前列,但下行压力较大。全省各级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未雨绸缪,清醒认识面临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把优化结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依靠改革开放激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逆势增长中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全省经济沿着平稳健康增长的轨道运行。

第四篇:1-5月经济运行分析

阜康市2024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落实张春贤书记对昌吉州提出“三个率先”要求的关键之年。上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工作在州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四届六次党代会、四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层层抓落实,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和办公会议多次听取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就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资金短缺、立项审批和用地规划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解决。面对“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经济社会依然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强化运行协调指导,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1-5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4.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亿元,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20.5%,工业增速达32.77%。规模以上企业由去年同期43家增为今年的57家,净增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34亿元,占市属工业增加值的93%。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成为拉动阜康市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主要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原煤完成115万吨,同比增长47.1%;发电量164231万千瓦时,增长87.7%;焦炭56.9万吨,增长5.8%;洗煤70万吨,增长38.2%;原铝1.58万吨,增长7.4%,小麦粉1.23万吨,增长9.8%;碳化钙14.5万吨,增长121.8%;水泥14.34万吨,增长32.6%;商品混凝土20.85万立方米,增长145.3%。电解镍0.19万吨,下降14.6%,精炼铜0.086万吨,下降50.7%。

1-5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增长20.48%,其中完成-1-

一般预算收入2.79亿元,增长43.08%。金融运行继续稳中有升,各项贷款余额47.59亿元,增长22.05%;存款余额61.13亿元,增长36.73%。

(二)突出项目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显现

一是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对确定的88个重点项目、23大类99个民生项目实行领导领办和部门承办制度,由人大、政协和党政两办、督查考核和纪检监察等“六位一体”督查部门对全市确定的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和援疆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督查。改变过去被动服务模式,政务中心、国土资源等部门通过实行“服务清单制”和下发催办单,切实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截至目前,88个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已开工项目66个,完成投资23.9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4个,完成投资11.1亿元,新建项目42个,完成投资12.87亿元。88个重点项目中有23个被列为昌吉州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63.15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22个,完成投资18.44忆元。其中续建项目9个,完成投资8.62亿元,新建项目13个,完成投资9.82亿元。

二是大力实施超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及项目扶持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引进总投资50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11家。为实现工业经济在一批超大规模企业的直接带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市提出全力打造三个超百亿“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引领我市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产业旗舰。即:依托新疆有色集团、天龙矿业等企业集团,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有色金属冶炼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中泰化学160万吨PVC、1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氯碱精细化工产业

集群;依托新疆焦煤、中德伟业、优派能源、晋泰实业、鸿基焦化、中泰矿冶、鸿基焦化、河南宝舜等企业集团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

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显现。新疆华能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1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预计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6亿元;阜康市宏盛源铸造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年铸造项目预计8月投产,实现工业产值2.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400万元;阜康市泰华煤焦花有限公司120万吨/年水泥粉磨站项目的投产,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500万元;新疆晶达玻璃有限公司350万重箱/年浮法玻璃项目预计7月投产,实现工业产值66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400万元;阜康市西部建设有限责任公司60万方/年商品混凝土项目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700万元;新疆强联实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20万方/年商品混凝土项目预计实现工业产值35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00万元。

(三)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为积极响应张春贤书记提出的“立足环保优先、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大力推进我市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3月“新疆阜康重化工业园区”正式更名为“新疆阜康产业园”,力图实现我市工业发展由黑色转向绿色、从粗放转向集约,依托资源优势,推行产业配套延伸项目招商,摸索实现“依托能源、延伸能源、超越能源”的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新疆山威集团煤、焦、电、铬铁阜康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新疆浩丰源新科技公司100万吨高分子云母合成工程材料,甘肃紫鑫

矿业煤化工有限公司原创短流程年产45万吨铝硅合金及2×350MW热电联产循环项目,迎新工贸煤、焦、电、铬铁阜康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项目,河南鑫磊煤化集团15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阜康市成城交大工贸有限公司10万吨混凝土外加剂项目,阜康市圣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双T板项目,新疆神火炭素制品有限公司100万吨炭素等一大批产业链延伸的循环经济项目落地,我市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向产业链延伸、节能清洁化生产、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成效初显,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为产业园区进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行列、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园区发展,产业园整体形象有效提升 我市始终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功能明晰、市场运作”的原则,把产业园区放在国家级园区的层面上来规划,委托亚洲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不断健全完善产业园各项规划。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成立产业园投资实体公司和借鉴内地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的成功经验,启动多种融资模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来建设园区、发展园区,高水平、大力度地抓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园区承载发展能力。同时,我市确定2024年为工业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年,制定了《阜康市工业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集中整治企业没有绿化、没有节能减排长效措施、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以生活区、生产区、主干道”为重点,聘请通艺市政规划设计院对各企业外观风貌进行统一规划,产业园区整体形象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下半年工作措施

为确保实现2024年市属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45%)的预期目标,下半年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在财政、项目用地、税收等方面制定有吸引力的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支持产业集群示范工程的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对列入产业集群示范工程的企业和项目,市经贸委优先支持申报国家、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在阜康市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中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2024年安排200万元,以后每年按照市财政发展情况逐年递增,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阜康市示范产业集群企业和项目,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是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抓好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协调服务工作,对新增长点运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分门别类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促使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尽快投产达效,发挥作用。继续加大对续建项目和今年新开工建设项目的服务与督察力度,及时有效地协调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续建项目按计划推进,新开工项目能够尽早开工,确保年内投产的项目按时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研分析,提高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研究分析,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每两周到企业调研一次,及时掌握多方面情况,及时对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进行调研和分析。今年工业经济有利一面是工业经济发展强劲,有色、焦炭、钢铁及建材价格全面上涨,增加值率进一步提升;重大

建设项目较多,带动了以商品混凝土为代表的建材业大力发展,对工业经济提升有一定拉动。除此之外,根据各行业所占增加值比重,加大煤炭及洗选、煤焦化和有色金属三大块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建材业的挖潜力度,做到应统尽统。

四是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大力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与本地企业对接的同时,避免引进高耗能、污染大、效益低的项目,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技改项目实行环境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及时进行整改,达到“三废” 排放达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是认真做好项目储备。紧紧抓住国家扶持和振兴十大产业规划,组织业务部门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充分利用中央赋予新疆差别化政策机遇,加大项目打造和培育,完善已储备的608个项目,形成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实施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第五篇:1-7月鹰潭市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我市经济形势与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项目建设为核心,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克服了特大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1-7月,我市有3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进入全省前三位,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三。

一、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二和第三位。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快财税结构调整,全市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快速增长。1-7月,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83416万元,同比增长50.1%,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3022万元,同比增长50.2%,增幅位居全省第三。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均连续4个月保持50%以上的增幅。

1-7月全市财政预算支出210924万元,同比增长28.8%。全市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方面的资金101490万元,占全市支出的48.1%,同比增长25.6%。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7.15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同比加快10.9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4.7个百分点。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1.83、11.86和33.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13.8%和6.9%;

按轻重工业分: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94和10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14.4%;按产业分:铜产业和非铜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4.66和22.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9.3%。1-7月,全社会用电量16.75亿度,同比增长13.0%,其中工业用电量13.47亿度,同比增长16.8%;全市工业用水量146.47万吨,同比增长22.2%。

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1-7月,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7.14亿元,同比增长58.5%;利润总额33.40亿元,同比增长53.4%;利税总额49.47亿元,同比增长45.9%,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303.60%,同比提高51.1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推进,房地产投资小幅回落。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4.96亿元,同比增长32.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八位,同比前移3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48亿元,同比增长29.8%。从三次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77.0%;二产完成投资59.65亿元,同比增长68.2%,其中工业投资58.98亿元,同比增长67.1%;三产完成投资23.23亿元,同比下降15.8%。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0亿元,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8.1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大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82.6%、154.2%;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步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3.8%和40.2%。

四、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市场物价小幅上扬。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1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增幅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6.43亿元,同比增长20.2%,乡村实现

消费品零售额3.08亿元,同比增长18.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94、35.36、0.45和6.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8%、13.4%、14.2%和56.5%;从商品销售类别看: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及汽车类商品持续热销,同比分别增长36.6%、61.1%和79.7%。

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温和上涨,7月份,市场物价受食品价格上涨及翘尾因素影响持续上行,环比物价指数达100.9%

1-7月份,各月价格指数呈上升走势,其中:1月份同比上涨2.1%,2月份上涨3%,3月份上涨2.9%,4月份上涨3.1%,5月份上涨为3.0%,6月份上涨3.2%,7月份则上涨4.0%。1-7月份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仍呈“六升二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4.6%,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6%;衣着类下降4.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0.6%,居住类上涨9.6%。

五、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发展平稳。1-7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96450万美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75.6%,增幅高于全省9.3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五位。1-7月,全市5000万元以上省外项目进资60.78亿元,同比增长22.6%;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2213万美元。

六、旅游发展形势继续向好。1-7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64万人次,增长13.2%;实现旅游总收入24.5亿元,增长15.4%;

接待境外游客5.89万人次,增长12.6%;旅游创汇1052.5万美元,增长14.8%。

七、金融市场平稳运行。1-7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全面增长,总体运行情况良好。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7.20亿元,比年初增加47.46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05.26亿元,比年初增加47.06亿元,人民币中储蓄存款余额为168.63亿元,比年初增加22.1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3.59亿元,比年初增加28.07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3.15亿元,比年初增加27.97亿元,短期、中长期贷款继续增加,短期贷款余额为110.83亿元,比年初增加25.5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81.82亿元,比年初增加11.68亿元。

八、城市居民收支稳定增长。1-7月,全市城镇家庭人均总收入9948.69元,同比增长10.9%,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9029.25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呈“三升一降”态势,其中工资性收入6566.6元,同比增长10.1%;经营性收入772.03元,同比下降2.8%;财产性收入218.09元,同比增长66.2%;转移性收入2391.96元,同比增长15.0%。

1-7月,全市城镇家庭人均总支出8392.57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人均消费支出6394.44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呈“七升一降”态势,其中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分别同比增长3.3%、24.6%、14.2%、18.9%、5.5%、57.7%、27.0%,衣着类同比下降10.6%。

九、交通、物流业快速增长。1-7月,全市公路客运量3496万人,同比增长22.7%;公路旅客周转量6782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9.2%;公路货运量2492万吨,同比增长54.7%;公路货运周转量52271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64.9%。1-7月,全市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5713万元,同比增长205.2%;物流企业上缴税收16153万元,同比增长176.7%;新增汽车货运车辆数3695辆,同比增长93.3%;新增汽车货运车辆吨位数7.18万吨,同比增长116.9%;货运车辆总吨位数15.78万吨,同比增长119.7%。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日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