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瑞昌市工作情况汇报(向洪礼和省长汇报定稿)(范文)

最新文章

第一篇:瑞昌市工作情况汇报(向洪礼和省长汇报定稿)(范文)

瑞昌市主要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瑞昌市委瑞昌市人民政府

(2024年6月3日)

尊敬的洪礼和副省长,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瑞昌市委市政府的大事记中,清楚地记录着:洪副省长去年8月5日在南昌亲自会见了理文造纸公司行政总裁李文俊一行,11月3日前往东莞理文公司考察,今年5月18日在香港会见了理文集团两位主席,5月30日还就理文化工项目作出了重要批示。今天,洪副省长又亲自带领省直部门领导来瑞昌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我市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是对瑞昌的极大关心和支持,令我们十分感动,倍受鼓舞。在此,我代表瑞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人民,向洪副省长和省市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现将瑞昌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经济发展主要情况

瑞昌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之一,全市国土面积1423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21个乡镇场街道。

过去的一年,瑞昌在省委省政府、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正 1

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九江市“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部署,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保持了市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财政收入9.36亿元,增长47.4%;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4亿元,增长3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增长38%。

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9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2亿元,实现利税22.6亿元,均位列九江第一位。基本形成了建筑材料、机械船舶、纺织服装、矿冶化工四大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总量的82%以上,其中水泥年产能达800万吨, 年造船能力达30万载重吨,年纺织能力达50万锭。去年项目引进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引进工业项目52个,合同资金265亿元,其中理文造纸投资100亿元,理文化工投资65亿元,多元金属镍投资30亿元,亚泥五六期投资26亿元,沃土复合肥投资10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999万美元,同比增长76%,总量排名全省县级第二。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新征土地6400亩,完成拆迁600余户,建设安置房30万平方米,园区面积扩大到15.4平方公里,园区道路总里程达20公里。

二、未来五年的工作打算及今年工作

未来五年的总体目标:“沿江大开发,城乡大建设,用五年时间,把瑞昌建成鄱阳湖经济区的中等城市”。主要目

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突破20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突破30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翻两番,达到600亿元。工作重点:强攻工业,实现“6326”目标,即形成6大主导产业,3个百亿产业,2个百亿企业,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0亿元。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沿江开发为第一战略,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和项目建设新突破,在确保理文造纸、理文化工、亚泥五六期等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的基础上,力争引进2-3个5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实现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双过亿”。

1-5月,完成生产总值35.6亿元,同比增长15.6%;

完成财政总收入5.05亿元,增收1.63亿元,增长47.8%。截止4月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4亿元,增长52.4%,实现增加值12.8亿元,增长21.4%。1-4月,实际利用外资2717万美元,同比增长36.9%,现汇比100%,预计上半年可完成现汇进资6117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完成外贸出口1573万美元,同比增长53.1%。

当前,我市项目建设仍然面临能源供应、用地指标、环境容量、信贷资金四个方面的压力。但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九江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克服困难,推动瑞昌赶超发展。

三、需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

亟需省委、省政府,九江市委、市政府,省市有关部门继续关心和支持,给予帮助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关于理文化工项目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准入问题。理文化工部分子项目如氢氟酸、F22、烧碱等,在内资属允许类,在外商投资目录中属限制类,不属于禁止类项目,请求予以审批;

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问题。根据江西理文化工可研报告,预计该项目每年需要二氧化硫排放量1656吨,请求从全省总量指标中调剂;

三是项目用地问题。请求将项目列入省重大调度项目,解决1241亩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四是有关审批问题。请求同意办理项目动力车间审批、节能评估审批、用地预审、安评审批等前置手续。

2、关于码头工业城220千伏变电站建设问题。随着码头工业城大项目的落户和推进,现有的供电能力已不能满足项目用电需求,迫切需要新上一个220千伏变电站。码头工业城220千伏变电站已列入省、九江市“十二五”规划,工程计划2024年启动,2024年建成。恳请省政府调整该变电站建设计划,于今年启动项目建设,2024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3、关于亚泥五六期项目用地问题。亚泥五六期项目已列为全省重大调度项目,项目已经核准,征地拆迁已经完成,用地报批的相关资料均已上报,恳请尽快办好用地手续,保

证亚泥五六期按计划在8份开工。

4、关于方大集团的引进问题。经过两年来的密切接触,北方方大集团非常看好瑞昌的沿江优势,有意在瑞昌兴建投资200亿元的化工项目,恳请省委、省政府,九江市委、市政府象支持理文项目一样,继续高位推动,促成项目落户。

第二篇:向省长汇报 农产品出口

沈阳市农产品出口工作汇报

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提出“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出口增长,全面提升创汇水平”工作意见。市政府在2024年制定并出台了“促进我市农产品出口的若干政策”(沈政办发„2024‟26号),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努力实现我市连续三年出口稳步增长。

一、基本情况

1、总体保持增长。2024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6170万美元,2024年8083万美元,同比增长31%,2024年9996.7万美元,同比增长23.7%,连续三年总体呈增长趋势。

2、主体不断增加。2024年我市农产品出口企业增至113家,其中创汇100万美元以上增至20家,500万美元以上增至7家,突破1000万美元的全市2家。农产品出口注册基地增至78个80.55万亩,同比增长33.34%。民营企业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加,成为我市农业经济增长新生力量。

3、结构发生变化。2024年我市出口的谷物类农产品出口额2773万美元,同比增长89%,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7.7%;畜禽类农产品直接口额3203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2%;果蔬类产品直接出口额1448万美元,占总额14.4%,同

比增长21%。农产品出口供货值达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

4、市场培育见效。近几年,我市除了继续抓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还积极培育东盟、欧盟、北美、俄东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市场。2024年农产品出口国家由2024年的18个增至24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5、政策扶持显效。我市从实际出发,制定扶持政策,对促进农产品出口增长效果比较明显。对企业固投给予补贴,支持培育了出口主体;对贷款利息、检验检疫费补贴,降低了农产品出口成本;对出口创汇增加额进行奖励,鼓励了企业做强市场。

二、主要工作

一是抓基地,提高农产品出口基地的标准化水平。在农产品出口集中地区实施区域化管理,通过与省出入检验检疫部门联手建设农产品出口注册基地,每年增加20万亩,目前已超80万亩。2024年10月辽中县果蔬生产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认定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是全国第一批、东北三省唯一一家果蔬类国家级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区;鼓励企业自建基地。

二是抓标准,健全农产品出口示范区标准化体系。健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从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种养

殖、生产加工等各个方面,加强引导,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分别依据出口质量安全技术规程进行种植、加工和出口;健全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严格实行农业化学投入品准入制度,监督指导生产加工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台帐,严格记录生产环节投入品使用情况。

三是抓企业,引进新增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一方面抓骨干企业,培育出口大户,重点支持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上企业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做大做强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上。另一方面面向满洲里、牡丹江等口岸城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召开招商引资座谈会的形式,引进了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来沈阳注册投资,截止到2024年底,共引进20家出口企业来我市注册出口,直接拓展了沈阳市农产品出口贸易。

四是抓助力,鼓励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为全面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农产品企业扩大出口,我市根据2024年扶持农产品出口若干政策规定,经严格把关审核,共发放补贴586.71万元人民币。其中,检验费补助3.76万元人民币;出口增量补助221.98万元人民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补助120.4万元人民币;固定投资补助240.57万元人民币。

三、存在问题

1、出口成本大幅提高。近年来,由于人工及原材料价

格上涨,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企业的出口成本明显增加。以沈阳新辉肉禽有限公司为例,每出口1吨鸡肉要比内销少盈利300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2、食品安全挑战增强。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逐步扩大,一些出口对家贸易限制进一步升级,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此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令农产品出口雪上加霜,造成中国食品诚信危机。

3、贸易方式有待提升。沈阳市农产品出口以一般间接贸易为主,加上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少、技术含量低,导致大宗农产品出口力度不够强,影响了出口效益的增加,降低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下步工作

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将达到1.5亿美元,同比增长50%,争取三年翻一番;全市将消灭农产品出口空白县区(市),一市三县农产品出口额全部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

1、继续抓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2024年我市计划新增农产品出口注册基地20万亩,总量达到100万亩。同时,加强对现有基地管理水平,使基地向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引进企业对基地进行统一管理,对农产品种植过程实时监控。设立服务中心对各基地统一指导用药,保证基地

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使其达到国际标准。

2、继续提升区域性农产品出口质量体系。根据特色农业建立新一批出口示范区。提升辽中国家级出口示范区建设水平,重点建立法库县红树莓为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同时,计划新增省级出口安全示范区6个,包括沈阳蒲益牧业有限公司和沈阳绿丰有限公司2家肉禽类出口示范区,法库的辣椒、新民大民屯蔬菜、辽中的淡水鱼和苏家屯的葡萄等4个县域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

3、继续培育大型农产品出口骨干企业。研究制定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标准,认定一批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争取2024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骨干企业达到5家。继续面向满洲里、牡丹江、黑河等口岸城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新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来我市注册出口。

4、继续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一是结合辽宁省拟出台的12条政策政策;二是落实沈阳市出台的关于扶持农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

第三篇:向省长汇报工作

旅顺口区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旅顺口区委 旅顺口区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1日)

尊敬的陈省长、各位领导:

欢迎莅临旅顺口区检查指导工作!去年8月2日中远造船项目开工时,省长第一次来到旅顺检查指导工作,对我区提出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去年年底,省长在国家批准旅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范围的文件上做出了:“旅顺口区扩大开放意义重大,旅顺应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前沿” 的重要批示;时隔半年时间,省长又在百忙中再次来到旅顺。这对于当前正在困难中努力拚搏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来讲,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和支持,必将激发我们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下面,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汇报一下旅顺口区的有关情况:

一、旅顺口区发展概况

旅顺口区位于北纬38°40′-39°10′,东经120°57′-121°28′,总面积50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2公里。全区下辖1个开发区和11个街道,总人口27万,拥有林地14732公顷、自然保护区90平方公里、基本农田6000公顷、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24平方公里,拥有蛇岛、鸟岛、猪岛等6个岛屿、19个自 然海湾;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示范区、地质公园,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52.8%。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5亿元,增长24.3%;固定资产投资121.6亿元,增长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增长31.3%,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增长17.4%;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可比增长80.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30元,分别增长20%和19.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9:53.6:36.5。

我们认为,当前旅顺全省加快科学发展的大局中拥有四大战略机遇:一是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全面开放为发挥旅顺的后发优势,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起点”,使我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前提;二是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机遇。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为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发展“新时期”,使我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三是金融危机挑战与希望并存的战略机遇。金融危机出现了产业转移和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的“新趋势”,使我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空间;四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机遇。旅顺在推进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和社会已步入转型期,为探索发展与创新带来了“新模式”,使我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与此同时,旅顺在加快发展中同样面临着四大优势:一是良好的区位优势。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与东北腹地相连,是东北地区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最便捷的海上门户,也是欧亚大陆桥重要的连接点;二是良好的环境优势。旅顺口区是全国唯一一个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于一身的地区;三是良好的人文优势。拥有久远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古迹,有着“露天博物馆”之称。是全国文化先进区、辽宁省合唱艺术基地、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创作基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旅顺全区27万人口中有6万名大学生和科教人员。四是良好的后发优势。旅顺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港口、铁路、火车轮渡、高速公路“四位一体”交通优势的区域。中远造船、北方机车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的建设,使旅顺成为大连西部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二、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今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坚持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载体,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了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截止到5月末,我区提前一个月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2834万元,可比增长11.9%,完成预算的53.9%;工业用电量16505万千瓦,同比下降4.3%;贷款余额78.3亿元,比同期增加29.7%;银行储蓄余额169.2亿元,比同期增加29.5%;居民储蓄余额100.2亿元,比同期增加34.6%。预计到6月末,按可比口径(不含龙王塘区域)地区生产 总值实现69.5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亿元,增长8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3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0元,增长1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899元,增长17%。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保增长,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态势

一是以大项目建设保增长。按照“在建一批、开工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项目前期准备和包装工作,全区共筛选出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15个,其中重点实施项目91个,前期推进项目24个。重点抓好“一二三四五大类项目”建设:“一”就是一个枢纽建设:全力加快旅顺开发区的海上滚装运输枢纽项目,推进旅顺新港二期改造,新建5个泊位,港口吞吐量力争突破1500万吨;“二”就是抓好两个核心产业:一个是造船项目,继续推进中远造船项目建设;一个是机车项目,全力支持机车产业园项目建设。“三”就是三大园区建设:一个是都市农业园区,沿土羊高速公路一线,重点打造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农业园区;一个是科技走廊(包括中科院科技创新园和龙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招商引资,争取有更多项目入驻园区;一个是西部临港新城(包括旅顺开发区、江西和双岛湾),重点发展以修造船和机车为主的两大优势产业。“四”就是四个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阳光海岸、琥珀湾、黄渤海岸和影视基地四个项目建设; “五”就是五大基础工程:全力做好轻轨项目、热电厂项目、港口项目、道路工程和供水工程等五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述五大类项目总投资预计在600-800亿元,用2-3年时间完成,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对我区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为确保这些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我区进一步强化了项目推进机制,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制,由区级领导对重点项目进行包干,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建立项目跟踪督查机制,由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5月份,全区91个重点实施的项目中有57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为62.6%,其中44个续建项目开工38个,47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19个。全区列入大连市的10个重点项目中,7个重点实施项目已全部开工,3个前期推进项目正在按照计划进行前期工作。

二是以扩大投资保增长。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区将今年确定为投资促进年,全力推进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化建设、改善民生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拉动作用。为确保这些项目能够顺利推进,我们积极抓住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和中央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投融资力度,迅速成立政府银行合作推进委员会,搭建了4个融资平台,征得银行授信支持230亿元,目前已融资到位28.4亿元,预计到6月份将有40亿元的贷款陆续到位,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搭建平台。

三是以扶持企业保增长。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与企业共渡难关,我区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工业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预计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可完成总产值65亿元,增长14%;实现增加值20亿元,增长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亿元,增长15%;实现利税总额6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利润总额4.8亿元,增长80%;利税、利润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6.6和13.6个百分点。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推动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企业联络员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企业共克时艰。例如,对日本今冈造船企业,在去年年底,我们现场办公帮助其解决问题,在造船市场大幅下挫的不利形势下,企业没有压缩生产规模,同时又新上了一条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吨位全回转载重运输车生产线,同时,扩充了企业员工队伍。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保企业的要求,我区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旅顺口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为帮助企业加快发展,设立了2024万元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企业稳定生产经营、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开拓市场等方面的贷款贴息、资金扶持和奖励。

四是以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保增长。

今年伊始,跟随省长到香港、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成果显著,共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资金286.5亿元,相继引进了一批高质量的大项目。1-5月份,全区实际使用内资51.1亿元,同比增长24.9%;实际利用外资3916万美元,同比增长87.8%。外贸出口逆市上扬,自营进出口总额为4.34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进口1.66 亿美元,同比增长64.3%;外贸出口2.68亿美元,同比增长49.8%,仅齐车公司就向澳大利亚出口了2449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车。成功举办首届大连国际樱花节、中国大连樱桃节和中国大连旅顺人居节,进一步提高了旅顺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目前,全区外资企业已经发展到289家,有日本、韩国、法国、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旅顺投资发展。

第二,保民生,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一是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将全区82个自然村的51015名农民全部进行农转居,按照失地不失业原则,积极扩大劳动年龄段的农转居人员就业渠道,参照城镇失业人员管理办法,为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和职业介绍服务;对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4050”以下农转居人员,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对“4050”以上且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转居人员,从1993年1月1日起,可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是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我们把解决群众最关注的住房问题作为解决民生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方面强化廉租住房建设,及时发放廉租补贴,做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采取货币化补贴的方式,一次性解决844户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群众的住房问题,仅此一项区财政就投入补贴资金7000万元。同时,对在区内不同区域购房者给予财政补贴,有力地拉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据统计,从3月份开始,我区商品房销售逐渐回暖,4月份全区售出商品房同比增长30%,5月份同比增长%。截止到5 月末,全区房地产投资完成8.1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12.6%;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商品房销售额达7.6亿元,同比增长32.2%,总体投资、销售形势明显回暖。

三是积极做好就业工作。采取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就业援助、以创业促进就业、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和普惠制培训等有效措施,全力做好就业工作。1-5月份,全区共提供就业岗位2862个,实现实名制就业21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1%。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作用,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举办了由40家企业参加的春季人才就业洽谈会,4000多名应往届毕业生参加洽谈会,有2024多人达成就业意向;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为进入园区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培训指导、项目论证等服务,免费提供场地、水电等设施,并提供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

四是全力作好十项民生工程。为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保、健康、平安稳定等问题,今年我区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具体包括:推进全民创业工程、扩大就业工程、社会保障工程、教育提升工程、健康促进工程、文化体育建设工程、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安居温暖工程、蓝天碧水工程和平安稳定工程。上述十项民生工程共包括65个子项目,2024年计划投资29171万元。

第三,保稳定,努力开创安定和谐的新局面

保增长、保民生,都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保稳定作为促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

一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业后退休职工取暖补贴、失地农民的“双保”、失地农民补偿、动回迁安置等信访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采取区领导大接访、信访积案化解年、领导包案活动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有效措施,信访形势明显好转,我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区称号。5月份,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件次和人次分别下降了46%和28%。

二是社会治安形势保持和谐稳定。以保增长、保稳定为中心任务,大力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旅顺。重新调整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涉法涉诉案件的清理工作,社会稳定情况总体良好,我区被授予辽宁省平安区、综合治理先进区称号,登峰派出所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今年以来,全区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提高有新的提高,治安案件稳中有降,群众的安居感明显提高。全区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越级上访的涉法涉诉案件。

三是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围绕“安全生产年”建设,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好转的态势,各类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以来,全区未发生一起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零事故”。

第四,抓谋划,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

尽管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我们积极抢抓金融 危机孕育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省长的批示,全区上下立足眼前、谋划长远,力求抢占危机过后的制高点。经过深入思考,结合大连市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我们提出了率先建设大连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构想。按照“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总体原则,遵循“生态、高端、人文、效益”的理念,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在广泛征求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旅顺口区科学发展规划》。确定到2024年为实践探索阶段,初步构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总体框架,从2024年到2024年为全面提升阶段。

我们的近期目标是,实施“双超”和“三年倍增计划”。所谓“双超”,即2024年经济发展速度要全面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和我区去年发展水平;“三年倍增计划”,就是到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实际利用外资要分别达到157亿元、205亿元和2亿美元。

我们的远期目标是,到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实际利用外资要分别达到297亿元、582亿元和4亿美元。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比2024年增长117.4%;城市化率达到90%,比2024年增长14.9个百分点。

为全面完成上述工作目标,我们提出建设一个枢纽,形成两个区域,打造三个基地,明确四个定位,实施四项战略,坚持五条道路,规划六个功能区,达到七个目标的工作思路。建设一个枢纽,即建设旅顺新港区,使之成为环渤海地区连接东北、华北、华东和日本、韩国的东北亚海上交通枢纽。

形成两个区域,即将旅顺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历史文化承载区。

打造三个基地,将旅顺打造成为东北亚国际旅游和文化产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科教产业基地、环渤海地区的新型临港产业基地。

明确四个定位,将旅顺建设成为旅游胜地、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历史文化名城和知识经济区。

实施四项战略,即环境优先、科教兴区、产业强区、城市化发展四大战略。

坚持五条道路,走新型产业化道路、生态城市化道路、新型社会化道路、新型国际化道路、新型市场化道路。

规划六个功能区,即西北部临港产业区、旅游产业区、科技创新区、现代都市农业区、生态宜居区和自然保护区。下面,我想重点汇报一下六个功能区的规划和建设:

1、西部临港产业区:包括旅顺经济开发区全域和双岛湾部分区域。我们已经完成这个地区的规划,重点是加快西部临港新城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高端临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船舶、机车、重型装备、物流,培育发展海洋、生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目前,该区域主要有4个大项目:一是总投资100亿元的中远造船项目,将建设30万吨船坞2个,形成造船能力400万吨,今年项目总投资将达30亿元,16个单体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2024年第一艘VLCC油轮下水,旅顺将成为具备多种船舶制造能力的综合型船舶生产基地。二是中国北车集团机车产业城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城市轨道机车、城市地铁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柴油发动机等,项目全部完成后将成为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和动力制造基地,目前机车城项目全面开工,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三是投资50亿元的旅顺新港扩建项目,今年将有5个泊位交付使用,新开通2 条海上航线。四是投资30亿元,建设2平方公里的铁路、公路、海运一体化综合物流园区,旅顺新港将成为连接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的桥梁。

2、旅游产业区:包括北海、三涧堡街道的部分区域、铁山黄渤海分界线和太阳沟附近的老虎尾区域。按照我市全力发展服务业的总体安排,以打造东北亚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面加快旅游大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四城一岛”:一是由新西兰、澳大利亚投资200亿元,建设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阳光海岸项目,将于10月份开工建设;二是在军港区域,围绕军港文化,投资150亿元建设琥珀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概念性规划,将于8月份开工建设;三是在旅顺南部海域,投资30亿元建设海之恋海滨公园;四是在黄渤分界线区域,规划建设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一岛”就是在旅顺的一个海岛建设体育公园项目。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委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编制了《旅顺口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已通过专家评审。旅顺影视基地初具形象,《闯关东》中篇、下篇等影视作品已在旅顺拍摄。

3、科技创新区:主要包括龙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大学城三个区域,建设成为科教信息产业的科技走廊。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创新可贵,就我区而言,凡是直接有国外订单的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具有自主创新的企业不但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反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把科技创新区建设作为危机后实现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来抓,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目前,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已经被确定为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基地,已有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城、国家新能源研发基地等项目入驻。

4、现代都市农业区:沿土羊高速公路一线,在长城、三涧堡等地规划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编制了15平方公里的都市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目前已经基本完成。

5、生态宜居区:以太阳沟、老城区、水师营新城区为核心组团,构建生态宜居新城区,太阳沟地区以恢复历史原貌为主,老城区以改造提升功能为主,水师营新城区以加快建设为主。今年以来,我们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新城区的动迁力度,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目前,已经动迁居民1674户、企业44家,腾出净地近50万平方米,一批水电路等基础设 施相继开工建设,为下步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

6、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老铁山、蛇岛、九头山、老虎尾等自然资源,使森林和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上半年,将完成《旅顺口区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并争取通过专家评审;同时,完成“旅顺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的科考报告和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通过六大功能区建设,达到七个目标,即把旅顺口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美、政治文明、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海滨城区。

三、恳请省政府支持的三个问题

一是关于将旅顺全域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问题。为充分发挥旅顺的后发优势和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区中的核心作用,恳请省政府将旅顺全域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支持区域,可以分步实施。第一步是进一步扩大旅顺经济开发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面积,围绕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我们以旅顺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域,规划了103平方公里以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为主的西部临港新城,恳请省政府先期将这一区域全部纳入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第二步是将旅顺全域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

二是关于在旅顺建立“文化产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问题。随着旅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旅顺作为一座历史名城,文化源远流长,资源极其丰富,挖掘潜力巨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旅顺提升城市形象、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恳请省政府在我区建立“文化产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我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创新发展路径,优化创意生态,形成特色突出、活力竞发的发展格局。

三是鞍钢集团大连石灰石新矿污染问题。鞍钢集团大连石灰石新矿地处旅顺长城街道长岭子村,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全资子公司,隶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是鞍钢集团炼钢的辅助材料基地。多年来,尽管该企业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矿山开采所带来的严重粉尘污染、噪音污染及对山体林地的严重破坏,已经严重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该地区的气候已经出现了恶化趋势,群众反映极其强烈,多次集体上访,我区也通过人大代表多次向省人大提出意见。恳请省政府协调相关部门,成立专题调查组,实地考察,关闭鞍钢集团大连石灰石新矿。如暂时不能关闭,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应对群众造成的污染影响进行赔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行生态补偿,以缓解矛盾,实施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各位领导,我们决心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推进产业协调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省长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城中区地方税务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尊敬的骆惠宁省长、尊敬的张光荣副省长,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城中区地税局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莅临中区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中区地税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局现有干部职工83人,其中党员32人,团员4人。全局平均年龄42.8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75人,占总人数的90.4%。

实行专业化税源管理后,我局机关内设办公室、执法监察科、税源管理科、纳税评估科、办税大厅五个科室,并下设四个税务分局。

近几年来,我局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市级文明单位”、全省地税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办税服务大厅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五一巾帼奖”、“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青海省“最佳办税服务厅” 等荣誉称号;执法监察科获得市级“岗位建功巾帼文明示范岗”荣誉称号。

二、税收收入

今年以来,我局在省、市地税局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稳妥推进专业化税源改革试点工作,克服任务基数高、税源增长点少的困难,强化税收收入和税源分析预测,加强户籍分析和监控,组织实施征管质量

评价,开展区局、分局两级重点税源及重点行业纳税评估,截至12月30日,共计完成各项收入114,094万元,较2024年增加42,554万元,增长59.48%;较2024年增加各项收入13,746万元,增长13.69%。其中,税收收入47,217万元,同比增长16.68%,增收6750万元;社保费收入66877万元,同比增长11.68%,增收6996万元。

三、专业化税源管理试点工作

我局从5月10日起正式启动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改革,完成了机构设置和人员双向选择,积极开展向纳税单位和个人的宣传,从7月1日正式步入试点运行阶段。实施新模式试点后,在省局领导的关心和市局各处室的鼎力相助下,整合税收管理资源,完善属地与分类管理体制,实行重点税源专业化集中管理,风险行业统一管理,组建专业化纳税评估机构,开展重点税源及重点行业纳税评估,促进税源管理由分户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社会各界和纳税人反映良好。

(一)因事设岗,整合盘活了人力资源。根据税源管理专业化的需要,我们合理设置岗位,坚持效率优先、发挥能力专长,按照专才专用、人尽其才、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原则,对现有的税源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分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纳税评估科、一分局等一些业务要求较高的岗位进行考试择优上岗,对其他岗位的人员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进行合理配置。实施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后,税收征管人员从试点前的53人增加到了66人,所占比例从63%增长到了84%,实现了业务能力较强和素质水平较高人员向重点税源管理和纳税评估岗位的倾斜。

(二)新模式促进了税收收入增长。为配合新模式运行,我们主要从5个方面考核收入计划完成情况,一是税源管理科负责税费收入和税费源分析预测,全面掌握组织收入情况;二是办税大厅、分局、税源管理科三方负责户籍分析和监控,全面掌握税源底数;三是执法检查科组织实施征管质量评价,保证全局基础征管质量;四是加强税务稽查查补税款在中区入库结果的考核,实现应收尽收;五是巩固辖区七办一镇三十三个社区协税护税网点,彻底清理漏征漏管户,促进可持续增长。今年,通过专业化税源管理直接增收2700万元。

(三)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税源分类实施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管理新模式提高了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了以往税收管理员一人统揽税源管理职能的情况,提高对各类企业和行业的税收综合应对处置能力。专业化税源管理试点运行的实践证明,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能集中力量管好重点税源,确保税收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能有效解决全能型集权式管理税收管理员权力过大的问题,能有效解决税收管理员管理事务多穷于应付的问题,能有效解决不同素质的税收管理员工作适应性问题,尽量做到人尽其才,能有效提高税收遵从度,防范税收风险,能有效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征管质量,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五篇:洪省长推介会讲话

在江西南昌(上海)沿江开发产业对接

座谈会上的讲话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洪礼和

(2024年3月28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上海是寻梦的宝地。在这万物勃发、充满希望的阳春三月,我们怀着寻求合作、加快发展的愿望,来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隆重举办江西南昌(上海)沿江开发产业对接座谈会。这是我省推进南昌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将南昌沿江开放开发上升为省级战略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推介会,省、市领导都高度重视。在此,我谨代表江西省人民政府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地欢迎和感谢!刚才,美根市长介绍了南昌市情及沿江开发的相关产业规划布局、沿江县区也作了详细地推介、客商代表也作了很好地发言,下面我就“沿江开放开发,我们有什么?正在做什么?你们可以享受什么?”来与大家进行三个方面的交流。

一、沿江开放开发,我们有什么?

我认为南昌沿江开放开发的优势主要可以概括为“234”,即

— 1 — “两大后发优势、三大比较优势、四大机遇优势"。

(一)两大后发优势。

一是沿江未开发利用地多。较之其它沿江发达城市,南昌沿江未利用地较多。南昌沿江整体开放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沿江地区才开发了一半左右的面积,未开发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另外南昌市拥有长江岸线152公里,适宜建港岸线达82.81公里,占港区自然岸线比重为54.5%,目前仅开发利用21.02公里,刚达到四分之一,规划利用及预留岸线为61.79公里。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整治长江水道以及扶持沿江开放开发,预计投入建设资金360亿元,这也将为南昌未来沿江开发带来重大利好。

二是南昌赶超发展氛围浓厚。人心思进为沿江开放开发提供了强大合力,近年来,南昌市“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战略深入人心,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事业长足进步,全市干部群众人心思进、争先进位观念进一步增强,大力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具有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二)三大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交通优越。南昌地处千里京九和万里长江交汇之处,境内有五条铁路,四条高速,周边有二个机场,两条国道,一条长江黄金水道,已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根据国家铁路网规划,到2024年,将有11条铁路在南昌汇集。在“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九景衢铁路、武九客专、池九城际3条铁路,推进京九客专、合九客专和咸宜吉铁路。南昌的水陆联运,— 2 — 既可依托庞大的铁路、公路运输网连接东西南北,又可通过长江、鄱阳湖,通江达海,直航台湾,远涉重洋,是赣鄂皖湘四省交界的重要物流集散中心和中转枢纽。南昌凭借天然区位优势处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经济圈和珠三角、闽东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在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实施“东移西靠”和“引南接北”的产业推移中可率先显现洼地效应。

二是水运成本低廉。南昌拥有长江岸线152公里,其中一、二类岸线占60.49%,目前只开发其中的10%,适宜发展大运量、大吞吐量、大耗水量的重化产业。据测算,水运运输价格是公路运输价格的六分之一,是铁路的二十八分之一,是航空的六十八分之一。南昌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是赣、鄂、皖、湘的货物集散地。特别是上港集团投资建设的南昌城西港区3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开港运营,从南昌起运的货物,可享受上港集团“一票到底”的服务。尤其在当前国际油价不断攀高之际,南昌长江水运物流成本优势愈加明显。

三是资源禀赋优良。①生态环境优良,南昌怀抱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东边是烟波浩瀚的鄱阳湖;西边是秀美奇绝的庐山西海,优质山泉好水80亿立方米;北边是奔流不息的万里长江,深水岸线152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54.7%,高出全国平均30多个百分点;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近二成,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 3 — 率达93%,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6%。②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发现矿产101种,已探明储量的68种,储量处于江西省前3位的达27种,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亿元以上,开发潜力巨大。铜矿资源:保有储量350万吨,占全国的5.6%,居江西省第二位。钨矿资源:保有储量33万吨,占全国的6%,占江西省的29.15%。香炉山钨矿是亚洲品位第一、规模第二的钨矿。③淡水资源充沛。从南昌这个名字看就知道,南昌是一个众水汇集的地方,有国家第一大淡水湖,有第一大江经过市区。全市水域面积占全省1/5,人均拥有淡水资源量是世界的20倍、全国的50倍,是江南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商品棉、商品油和商品渔基地。特别是当前,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的情况下,全国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相形之下,南昌的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弥足珍贵。

(三)四大机遇优势。

第一,南昌已被列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在国务院下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南昌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并明确功能定位为“强化南昌临港产业和商贸、旅游功能,建成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区域性的物流枢纽,培育开发区域副中心”,国家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对南昌今后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也给各位朋友来南昌投资创业、兴业发展供了良好机遇。

— 4 — 第二,南昌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承载节点。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对中部地区发展作出了“两横两纵”经济带布局,南昌正处于京九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又是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有着承东启西、引南接北、交流中转的优势。

第三,南昌是国家级发展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板块和主战场。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在“五个2/3”,即2/3的水域面积,鄱阳湖常年平均水域面积3480平方公里,南昌境内2024平方公里;2/3的沿湖岸线,整个沿湖岸线长1200公里,南昌境内680公里;2/3的滨湖县区,沿鄱阳湖滨湖15个县(市、区),南昌境内9个;2/3的湖区人口,南昌全市500万人口,湖区有300多万;2/3的重大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核一控”三大重点生态工程,南昌境内有彭泽核电站和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型工业产业中,南昌有七项与之契合。作为建国以来江西首个国家级发展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在形成影响力和注意力,享受国家级发展战略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四,南昌沿江开放开发上升为省级战略。省委、省政府将沿江开放开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沿江开放开发已上升为省级战略,省委书记苏荣2024年11月18日在十三届省委第一次常委会上指出:“要把长江南昌段152公里的长江岸线建成整体的开发园区,成为我省最具开发潜力的工业园区,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黄

— 5 — 金带。”鹿心社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7处直接点到南昌,点了很多南昌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尤其是关于沿江开发写了六行字,可以说前所未有。

二、沿江开放开发,我们正在做什么?

1、科学定位沿江开放开发,将其纳入省级战略。江西是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全省发展的定位是: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发展,把南昌核心增长极和南昌沿江产业带紧密联系起来,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向南延伸连接吉泰走廊,并与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相衔接,两翼沿沪昆线展开,着力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南昌,独拥长江在江西的水域,“充分利用152公里长江岸线资源,推进南昌沿江开放开发,抓紧修编和完善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重点抓好沿江“十大产业工程”和“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努力使之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就成为今年我省省级发展战略的重点。目前,一个省级层面的沿江开发办已经成立并启动运作,作为一个省级战略,位于江西省境内的长江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2、高度重视沿江开放开发,主要领导亲历亲为。为推进南昌沿江开放开发,省委苏书记、省政府鹿省长十分重视,亲自调研决策、亲自组织指挥、亲自关心过问。去年10月26日,省委苏荣书记就在省党代会上提出“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推 — 6 — 进沿江开放开发”,同年11月18日又在省委常委会上提出“要把长江152公里岸线建成整体的开发园区,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黄金带”。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鹿心社也亲自主持召开推进南昌沿江开放开发专题会议,并于去年11月25日赴南昌调研。同年12月6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带领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实地调研南昌沿江开发情况,察看长江岸线和重大项目,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落实具体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部署有关工作。

3、明确责任分工,高标准做好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举全省之力支持南昌沿江开放开发,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高起点编制好发展规划。修编南昌沿江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已明确省发改委牵头,沿江四大板块产业园区规划由省发改委、工信委牵头,南昌港总体规划、交通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彭湖地区赤马地区电网规划、四大板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都已明确了省牵头部门。

4、打造优质平台,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省将全力推动南昌长江公路大桥工建设,加快启动南昌绕城高速公路建设。支持城西港区、金砂湾工业区和码头工业城铁路专用线建设,启动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沿江地区变电站和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确保沿江地区的电力供应。支持建设高标准防洪和排涝体系,支持沿江开发四大板块区域内防洪堤加固、排涝泵站新建改造、河道疏浚工程。支持南昌口岸建设和公用码头建设。

三、沿江开放开发,你们可以享受什么?

为全力支持南昌沿江开放开发,吸引客商投资布局沿江,省政府出台了《促进南昌沿江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南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举全市之力加快沿江开放开发决战沿江大工业的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财政金融方面,对沿江市、县新建投产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值税的25%省集中5个点部分全额奖励同级市县财政,并按奖励额的10%给予嘉奖;对省直直接引进、安排以及中央和省属企业在此投资新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不含电力企业、南昌卷烟厂和省冶金集团所属企业)缴纳的增值税25%部分,省财政暂不参与分成。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对成功上市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专项上市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因上市补交的企业所得税、土地出让相关税费的市、县留成部分,上市后全额奖励企业;积极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多种融资方式。南昌市财政每年设立3000万元沿江开放开发专项资金。对省外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来沿江落户的,可享受转出地同等优惠政策待遇,各项行政性收费的市、县留成部分实行免征;创新型企业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增的市、县留成税额,三年内全额返还给企业;对新建物流园区、道路运输站场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和道路 — 8 — 临时占用费减半征收。

——在要素保障方面,省国土资源厅将本着节约集约有序用地原则,多措并举保障沿江项目用地。支持沿江开发项目申请使用省级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会、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推进会的项目,提交省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协商会予以重点考虑。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将加快推进交通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沿江港区集疏运条件。省电力公司将充分保障沿江电力供应。对沿江的有关道路、圩堤等给予相应补助支持。

——在项目支持方面,省商务厅将全力支持南昌开展专项招商、定向招商,招大引强,按照“引导落户、利益共享”的原则,提出发展“飞地经济”的政策措施,引导全省重化工业重大项目向沿江集聚。省环保厅将在项目环评和环境容量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对重特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另外,开辟项目“绿色通道”,凡固投超5亿元的沿江工业项目,签约后由沿江开放开发办“一个口子”办理项目前期手续,由相关职能部门并联审批,最大限度地缩短沿江工业项目审批时间。

朋友们!江西南昌将以沿江工业园区为平台,打造沿江四大板块、昌九五大组团,形成以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非金属新材料、汽车造船、节能电器、绿色食品十大产业集群,通过工业园区的招商平台,延伸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在南昌投资兴业。我们相信,随着这些战

— 9 — 略的实施,将为南昌带来新一轮的历史机遇,也将为南昌带来深刻的历史变化,通过大力发展沿江、沿路产业经济,打造“T型”工业带,壮大工业的经济实力,南昌将与江西的核心增长极南昌构成昌九工业走廊,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

最后,祝江西南昌(上海)沿江开发产业对接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