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2024年1-2月辽宁省锦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最新文章

第一篇:2024年1-2月辽宁省锦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2024年1-2月辽宁省锦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2024年1-2月,锦州市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平稳开局。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1-2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同比增长19.9%,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21.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14.7%。

三、公共财政收支稳步增长。1-2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3.0%,增幅列全省第二位。其中,各项税收15.8亿元,增长14.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5亿元,同比增长16.2%。

四、金融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2.8亿元,比年初增加35.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99.3亿元,比年初增加11.1亿元。

五、利用外资增长较快,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1-2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8609万美元,同比增长232.6%,居全省第三位;新签合同项目1个,合同金额2862万美元。全市进出口总额6.9亿美元,同比增长44.6%。其中,出口总额3.2亿美元,同比增长54.4%,进口总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37.1%。

第二篇:2024年1-2月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2024年1-2月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2024年1-2月,广东工业生产、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但金融机构存贷款、财政收入、价格指数平稳增长,经济总体仍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工业生产增速回落。1-2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01.86亿元,同比增长7.8%,增幅比2024年回落0.9个百分点,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7.3%,重工业增长8.1%;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0%,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6.0%,民营工业增长11.3%。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4406.77亿元,增长7.2%,增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比2024年回落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交货值增长0.7%,增幅创2024年3月以来新低。

投资增速略有回落。1-2月广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46.96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比2024年回落0.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17.13亿元,同比增长12.3%,比2024年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建设投资增长10.3%,比2024年回落11.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93.06亿元,增长18.1%,比2024年回落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保持稳定,完成投资1400.11亿元,增长19.4%,增幅比2024年全年回落0.9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回落,农村市场增长快于城镇。1-2月,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7.20亿元,同比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实际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农村市场分别增长11.1%和11.4%,农村市场增速高于城镇0.3个百分点。

进出口增速下滑。1-2月累计完成进出口1457.7亿美元,同比下降12.9%,其中出口857.6亿美元,下降11.8%,进口600.1亿美元,下降14.5%。与1月份相比,出口降幅扩大,进口降幅缩窄。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2月,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3501.17亿元,同比增长22.7%,增幅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92.67亿元,增长19.2%,增幅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45.16亿元,增长8.8%,其中民生支出659.49亿元,增长11.9%,占整体支出的比重达63.1%。

银行存贷款增速保持平稳。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80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2024年全年回落0.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82万亿元,增长13.1%,增幅比2024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9.9%,增幅比2024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各类价格指数稳中有升。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3.0%,涨幅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24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及出厂价格指数均下降1.1%,降幅分别比2024年缩窄0.7个和0.1个百分点。

第三篇:2024年1-4月海南省经济运行简况

2024年1-4月海南省经济运行简况

4月份,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投资、消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加快增长,旅游业稳步增长,物价涨幅回落,但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

一、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增速出现放缓

1-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792.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增速比一季度放缓2.5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4月,第一产业投资14.00亿元,增长1.4倍;第二产业投资130.40亿元,增长22.1%,增速比一季度放缓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647.80亿元,增长17.3%。不含房地产开发的其他投资增长偏慢,完成429.89亿元,同比增长12.4%。

新开工项目建设慢,1-4月新开工项目244个,同比下降10.6%;完成投资71.40亿元,同比下降16.3%,降幅比一季度扩大7.4个百分点。

从地区看,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8.42亿元,同比增长20.3%;中部地区投资完成51.67亿元,增长19.4%;西部地区投资完成192.11亿元,增长16.0%。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屋销售面积继续减少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增速略有回落。1-4月,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62.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继续减少。房地产市场延续一季度的低迷走势,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扩大。1-4月,全省房屋销售面积308.28万平方米,下降14.3%,降幅比一季度扩大7.7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额334.34亿元,下降13.3%,降幅比一季度扩大4.4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销售面积均为负增长。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47亿元,同比增长12.1%;1-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3亿元,同比增长12.1%。

按经营地分,4月份,城镇零售额78.07亿元,同比增长11.7%;乡村零售额8.40亿元,同比增长16.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74.51亿元,同比增长12.4%;餐饮收入11.96亿元,同比增长11.5%。

从商品类别看,对4月份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拉动作用最大的是,汽车类增长23.8%、成品油增长10.9%,两类商品的贡献率超过70%。其他零售额

比重较大的几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确保全省零售市场的稳定增长,4月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8.1%,服装类增长21.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其他增长快速的商品有,4月份,书报杂志类增长1.4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7倍。经过4月份的快速增长,成品油和电器类均结束了年初以来的负增长,1-4月成品油零售额实现增长1.9%,电器零售额增长实现基本持平。

在政策因素影响淡化后,免税店销售进一步趋于平稳增长,4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9.2%,与之相关的化妆品类增长3.4%,日用品类增长10.5%。由于去年同期金价波动带热销售造成基数开始走高,4月份,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下降24.7%,累计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5个百分点。

四、工业生产加快增长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2.05亿元,同比增长12.2%。1-4月,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64.75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分轻重工业看,4月份,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53亿元,同比增长1.8%;重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2.52亿元,同比增长12.9%

主要工业产品中,4月份产量增长较快的有: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30.7%、水泥产量增长18.8%、合成纤维聚合物增长1.9倍,支撑全省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增长较慢的是,精甲醇、卷烟产量均基本持平,机制纸及纸板、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均为负增长,分别下降7.7%、10.3%、44.3%。

五、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4月份,全省全口径公共财政收入86.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2.06亿元,增长22.8%。1-4月,全省全口径公共财政收入323.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2.83亿元,增长20.9%。

4月份,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支出66.9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1-4月,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支出286.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增速比一季度放慢

4.1个百分点。

六、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4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939.29亿元,比年初增加300.56亿元,增长6.5%。其中,中长期贷款3867.08亿元,增长4.9%;短期贷款799.39亿元,增长11.7%。

4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85.41亿元,比年初增加132.91亿元,增长2.2%。其中,单位存款3089.39亿元,增长0.4%;个人存款2696.05亿元,增长5.5%。

七、旅游业稳步增长

4月份,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96.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90.36万人次,增长9.1%;接待入境旅游者6.15万人次,下降41.8%。全省旅游收入3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

1-4月,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327.1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01.78万人次,增长12.0%;接待入境旅游者25.33万人次,下降17.4%。全省旅游收入150.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

八、物价涨幅回落

4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比3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1-4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

分八大类别看,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2%,涨幅比3月份回落3.4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3.9%;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2.2%,衣着价格上涨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6%,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0%。

第四篇:2024年1-6月辽宁省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1-6月辽宁省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全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32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4.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992.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420亿元,增长6.9%。

一、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1.农作物长势良好,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6162.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目前全省农作物长势良好。上半年,全省蔬菜产量130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1%。上半年,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185.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9%,其中猪肉产量101.2万吨,增长2.3%;全省禽蛋产量120.7万吨,下降2.1%。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1229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6%;生猪存栏1310.8万头,下降3.1%。上半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为245.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

2.工业生产基本平稳,装备制造业领跑工业经济。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3%。从企业性质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0.5%,集体企业增长6.7%,私营企业增长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9%。从产品产量看,在重点监测的102种主要工业、能源产品中,59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全省发动机产量增长23.4%,汽车产量增长20.5%,钢材产量增长6%,生铁产量增长8.1%,粗钢产量增长8.5%,焦炭产量增长2.4%,铁矿石原矿产量增长8.5%,原油加工量下降8.5%,柴油产量下降10.4%。从产品销售看,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2%,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67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从企业效益看,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77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87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3.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663.2亿元,增加222.1亿元。

从四大支柱行业看,上半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增长10.7%,高于全省水平2.4个百分点,增幅居四大支柱行业之首。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6.3%,汽车制造业增长15.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7%,金属制品业增长11.7%。上半年,全省冶金工业增长9%,农产品加工业增长8%,石化工业增长3.9%。

3.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回升,建设项目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5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从三次产业看,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5430.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完成6989.3亿元,增长12.3%。从经济类型看,上半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28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民间投资9112.9亿元,增长19.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733.3亿元,下降13.2%。从建设资金到位情况看,上半年,全省本年到位资金1474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503.5亿元,下降14.3%;国内贷款到位2024.3亿元,增长8%;自筹资金到位11004.3亿元,增长25.1%。

上半年,全省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77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增幅高于1-5月1.8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0.6个百分点。建设项目投资的贡献率由一季度的64.9%提高到上半年的89.1%。从新开工项目看,上半年全省新开工项目比上年同期增长4.1%,增幅高于一季度19.6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54个,增长26.8%,完成投资2592.4亿元,增长39.8%。

4.市场消费稳步提升,主要零售商品保持增长。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3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从城乡看,城镇508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乡村547.8亿元,增长18.9%。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503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餐饮收入605.4亿元,增长10.4%。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看,上半年,全省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0.6%,中西药类增长1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1%,汽车类增长11.1%,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增长10.8%,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8.2%。

5.对外贸易有所发展,利用外资规模扩大。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57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其中,出口总额3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4%;进口总额273.7亿美元,增长13.6%。在出口总额中,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74.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加工贸易出口109亿美元,下降6%。从出口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74.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08亿美元,下降0.5%;民营企业出口122.7亿美元,下降4.5%。从主要出口市场看,对东盟出口5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对日本48.3亿美元,增长1.1%;对欧盟出口39.9亿美元,下降0.2%;对美国出口33.8亿美元,下降2.1%。从主要出口商品看,农产品出口2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2.9亿美元,增长9.3%;机电产品出口1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4.8亿美元,下降0.2%。

上半年,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5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

6.财政收入保持增长,金融信贷规模扩大。上半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8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1396.5亿元,增长5.6%,非税收入492.3亿元,增长8.6%。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13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营业税311.4亿元,下降4%;企业所得税149.9亿元,增长4.8%;个人所得税40.5亿元,增长11.3%;房产税40.5亿元,增长18.1%。上半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

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677.9亿元,比年初增加1885.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836.5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870.4亿元。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219.3亿元,比年初增加2795.2亿元。

7.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收入增幅快于经济增长。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5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实际增长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实际增长11.5%,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

8.消费价格保持稳定,生产价格降幅收窄。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7%,涨幅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比上年同期上涨2.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2%、衣着类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居住类上涨1.5%。

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1个百分点。

9.用电量、货运量平稳增长。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002.3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2.7%,其中,工业用电量743.1亿千瓦时,增长4.1%。从工业门类看,采矿业用电量75.6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6%;制造业用电量514.7亿千瓦时,增长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152.8亿千瓦时,增长5.4%。

上半年,全省货运量10041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5%。其中,铁路货运量9810万吨,下降3.8%;公路货运量84072万吨,增长9.3%。港口货物吞吐量5250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9%。

二、下半年全省经济运行走势分析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依旧不乐观。世界银行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2.8%,比之前的预计下调了0.4个百分点。世界银行认为,受美国的极端恶劣天气、乌克兰危机、中国经济再平衡以及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的政治纷争、结构改革进展缓慢和产能限制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全球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将低于先前的预期。从主要发达国家看,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由2.8%下调至2.1%,日本由1.4%降至1.3%。从主要发展中国家看,中国由7.7%降至7.6%,俄罗斯由2.2%降至0.5%,巴西由2.4%降至1.5%,印度由6.2%降至5.5%。世界银行表示,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在2024年晚些时候逐渐加速,而高收入经济体增长加速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推动力。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全国经济有望实现稳中向好。今年以来,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从目前情况看,成效已有所显现。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增幅与一季度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高于一季度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高于一季度0.1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增长0.9%,高于一季度4.3个百分点。下半年,随着扩大内需、稳定外贸增长、吸引民间投资、加快简政放权、促进就业创业、减轻企业负担和实施金融定向调控等一系列政策的深入落实,政策叠加效应将有所显现,全国经济有望实现稳中向好。

从省内经济形势看,全省经济将在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夯实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一是投资需求有望实现稳步扩大。前5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到12.5%,为2024年以来的最低点,上半年增速已经略有提高,为13.1%。下半年,随着加大有效投资、合理投资,随着通过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进而实现投资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投资效益的稳步增长,投资在保持全省经济平稳增长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二是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以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呈上升态势,其中,6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5月份0.7个百分点,网上零售增势强劲。下半年,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全省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三是外贸出口有望好于上半年。上半年,全省出口增速有所波动。1-2月为3.1%,3月份为14%,4月份为-18.7%,5月份为-6.5%,6月份为9.2%。下半年,随着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措施的落实以及一些新兴贸易业态的发展和提速,外贸走势可能优于上半年。

综合看,下半年在国家各项微刺激政策逐步见效,全国市场需求不断好转以及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的有利条件支持下,全省经济运行有望逐渐回暖,进一步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三、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较大。为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发展,变下行压力为发展动力,应客观、辩证的认识分析当前全省经济形势:一是辽宁经济仍然属于速度效益型,发展速度对于全省经济至关重要,因此,“稳增长”是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发展的主要举措。二是当前全省经济处于转型期,加之长期困扰全省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仍未彻底解决,因此,“调结构”是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之举。三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相辅相成。一方面,立足当前“稳增长”是为了给“调结构”争取更多的时间、空间;另一方面着眼长远“调结构”是为了更加稳定的增长。“稳增长”和“调结构”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发展”——这个解决辽宁一切问题的关键。为此,全省上下应在改革、市场和民生三个方面同时发力。

(一)主动作为——下好“改革”这个先手棋

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有关部门应该主动作为,坚持改革先行,以更大的改革红利激发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继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深入实施登记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各类市场主体,进一步维护好、发展好、落实好认缴登记制,坚决停止省和省级以下设定的企业登记前置许可审批和备案。二是继续简政放权。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职权和审批事项,重点取消对投资创业就业影响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明显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加速清理各类变相行政审批。三是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不得实施审批,实现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快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逐步做到负面清单之外的事项,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

2.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一是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各项农业补贴要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积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二是积极稳妥推进金融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序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和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三是抓好国资国企改革。充分借鉴先进省市在国资国企改革方面的先进做法,制定出台符合辽宁实际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国资国企改革办法。深入研究和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功能性质,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3.又紧又细又实地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果。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决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各项政策措施的牵头部门要对政策落实负总责,参与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应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要加强绩效考核和督查督办,重点针对落实进展缓慢的工作,查找原因、提出对策,明确和强化责任,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

(二)顺势而为——打好“市场”这张王牌

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中心打造竞争新优势。

1.不断提高各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重点发挥大企业创新骨干作用,着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能。合理确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两头发力,组织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创新联盟,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增加研发投入,尤其要注重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把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等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广到更大范围,充分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量。

2.积极扶持传统优势行业企业。一是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装备制造业企业重点突破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大技术,加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形成激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长效机制。二是促进冶金、石化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培养品牌等方式,逐步提高冶金、石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整合资源,逐步在一定范围内构建起一个结构合理、流通顺畅、功能明确的冶金和石化产业体系。

3.扶持新兴行业企业快速发展。一是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依靠现代市场体系培育新兴产业。实行负面清单的市场准入方式,赋予在负面清单以外的各种行业、各类企业相同的国民待遇和市场主体地位。逐步加强功能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于符合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经济活动,无论何种行业、企业,都予以支持。综合运用规划、财税、金融等宏观调控手段,配合市场进行调节,保证新兴产业的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的供给。二是依托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优势,促进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着力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机制,顺应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培育一批能够围绕装备制造业产品生产各个环节开展增值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协同发展。

(三)奋发有为——兜住“民生”这个底线

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应该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一致,经济发展要与民生改善同步,落实好各项既能惠民生又能促发展的举措。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一是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建设。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要在大规模改造棚户区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将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纳入统一改造范围。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薄弱环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在保障政府投入、加强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2.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一是增加服务业载体,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依托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大力发展批发、配送、电商紧密结合的各类商品市场,充分发挥商品市场释放居民消费需求的能力。二是培育消费热点。重点抓好信息消费、养老健康消费、绿色环保消费等新增长点,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探索在大中城市建设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健全农村生活服务网络,扩大服务消费范围。

3.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切实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贯彻落实现有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开发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进一步完善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行业和人员范围限制,凡招用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均可享受税收优惠;提高征税扣除额上限,对从事个体经营或企业吸纳就业的,可按规定再给予更大的税收优惠;增加扣减税费种类,把地方教育附加纳入减税范围;简化程序,将税收优惠政策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努力营造更好的创业就业环境。

第五篇:2024年1-7月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2024年1-7月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1-7月,广东经济稳中小幅回升,工业、投资增速逐步提高,消费持续稳定,物价继续回落,财政支出加大,存贷款增速保持平稳。

工业生产回升,企业利润降幅继续收窄。1-7月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68.92亿元,增长7.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7.4%,重工业增长7.3%。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4.1%,增幅比上半年略降0.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降幅继续收窄。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30.49亿元,同比下降12.6%,降幅比1-5月收窄6.6个百分点,从各月累计降幅看,工业利润降幅呈现逐月收窄态势,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来降幅收窄较为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升。1-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20.19亿元,增长10.7%,增幅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但这是今年以来连续2个月回升,比上半年回升0.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6.4,增幅比上半年回升0.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增长8.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

消费保持平稳。1-7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84.40亿元,增长11.3%,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农村市场分别增长11.6%和9.9%,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回落0.2个和0.1个百分点。

进出口低速稳定增长。1-7月累计完成进出口5391.9亿美元,增长5.0%,增幅同比回落19.0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连续两个月持平;其中出口3156.9亿美元,增长6.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进口2235.0亿美元,增长3.3%,增幅比上半年回升0.6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

财政收入增幅回升,支出大幅增长。1-7月累计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97.01亿元,增长9.1%,增幅连续三个月回升,比上半年回升0.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942.02亿元,增长5.6%,增幅比上半年回升1.3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46.95亿元,大幅增长29.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贷款保持平稳增长。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幅略有回落,增长12.0%,增幅在今年6月末最高点基础上回落0.2个百分点,贷款持续平稳增长,7月末增长14.0%,增幅比6月末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增幅继续回落,增长6.4%,比6月末回落0.5个百分点。

物价继续回落。7月物价增长1.9%,增幅连续4个月回落,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1-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3.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