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维护人格尊严

最新文章

第一篇:维护人格尊严

打清洁工视屏

【名师教案】第四课第二框维护人格尊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

2.懂得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正确方法,培养提高依法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能力。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增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尊重他人人格。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一些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起绰号问题的办法。

2.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学会用正确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

2.在社会生活中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提高公民素养,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展现人格的力量。

3.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用自己的行动为法制建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珍惜名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维护人格尊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知识体系

1.什么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人格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

2.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3.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我们应当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消除误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四、教 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谈话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材料导入:《乞丐为什么而荣幸?》

有一次,一位作家走在街上,一位乞丐向他讨钱,然而他掏遍了所有的口袋,竟没找到一分钱,于是他无可奈何地对乞丐说:“兄弟,对不起,实在是没有钱了。”

正当他感到很无奈的时候,那位乞丐却说:“先生,您叫我‘兄弟’,您让我和您站在一条线上,这比给我金钱还叫我荣幸一万倍呢。”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乞丐在对待金钱和人格尊严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引出维护人格尊严应成为我们每个人最起码的价值追求。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乞丐在对待金钱和人格尊严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引出维护人格尊严应成为我们每个人最起码的价值追求。

一、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内容

信息点击: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人格有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权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

动画展示:《件件烦心事》

问 题:

1、判断所呈现的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类侵权事件。

2、你身边还有类似的侵权现象吗?你能将他们归类吗?

设计意图:通过flash动画呈现和学生列举,搜寻中学生常见的人格尊严权受侵害的现象,请学生判断个属于哪一类侵权事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通过感性材料使学生进一步分清不同种类的人格侵权现象的区别。

漫画欣赏:《蚂蚁和大象》

问 题:大象和蚂蚁在什么样的天平上是平等的?

结 论:在质量的天平上不平等,但它们都有一个宝贵的生命,它们在生命的天平是平等的。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分析蚂蚁和大象作为两个生命体,在生命的天平上是平等的,进而过渡到人和人之间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信息点击:《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二、劳动者的人格

材料:纳达尔们要求休息权

为了争取一个合理的赛程,以纳达尔和穆雷为首的众多选手已经与ATP斗争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些球员看来,ATP的赛程实在过于密集,导致他们得不到足够的休息,随之产生的恶果就是极容易出现伤病、影响职业寿命甚至退役以后的生活。“我爱网球,正是网球让我过上了美妙的生活。但是等到你结束职业生涯后,满身都是伤痛,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纳达尔坦言。不过,ATP方面似乎无动于衷:你闹你的,我比赛照办,你爱来不来。

视频:老清洁工被打

课堂讨论:(1)以上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如果你是面临“你闹你的,我比赛照办,你爱来不来”的选择时,你将如何选择?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讨论,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观念,使他们明白,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让学生从中体味到依法维权所蕴含的无穷价值。悍卫劳动者的尊严是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都会面临的选择。作为初中学生,虽然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劳动者,但在不久的将来走上社会后,同样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三、消费者的人格

动画材料:《商场一幕》

案例分析:该商场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学生结合案例,对经营者的种种不妥做法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权利的有关规定)

教师:超市无端怀疑消费者偷了商场的东西,进而将消费者强行拉到保安室,采取搜身的办法对消费者进行检查,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妥的,他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

如果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讨论列举类似情况下解决纠纷的可行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维护消费者人格尊严的重要性,知道法律是维护人格尊严的有力保证)

教师:理直气壮地与当事人进行交涉,要求澄清事实、赔礼道歉,或找商场有关负责人要求恢复名誉,也可以直接诉触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信息点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有关消费者人格的规定。(为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生活感悟: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竞争使经营者越来越认识到顾客的重要性,“顾客永远是对的”、“顾客是上帝”成为许多经营者的理念。“顾客是上帝”体现的是一种对顾客的礼遇,是一种服务的心态。作为“上帝”的消费者理应受到足够的尊重,但尊重和礼貌都是双方的,顾客也不能违背顾客与商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法律保护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在消费生活中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可以直接诉诸于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此过渡到到人格尊严受侵犯时的通用的维权途径,即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过渡:幽默一刻:《顾客永远是对的》

老板:切记,顾客永远是对的。

员工:真的吗?

老板:当然。

员工:昨天有位顾客说在这里开店的人是白痴。

问 题:你是如何理解“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的?

探究:消费者如何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列举超市失窃的有关资料。盗窃次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超市失窃已经为影响各超市正常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

2.讨论:超市防盗措施与维护消费者人格权益的关系。针对严重的失窃现象,超市要不要增加防盗措施?严格的防盗措施会不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权益?

正方:超市增加防盗措施侵害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

反方:超市增加防盗措施不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

3.出谋划策:如何在保障消费者权利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超市损失?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对于公民来说,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作为上帝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足够的尊重、礼待和保护,但顾客也不能违背顾客与商家、经营者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样应得到维护。消费者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首先要诚信购物,不做有损人格的事;经营者维护自身权益应做到依法、科学、规范管理,不侵犯消费者的人格尊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格是平等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市场竞争过程中,特别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顾客永远是对的”、“顾客是上帝”体现的是一种对顾客的礼遇,但从法律上来说,经营者的权益,特别是人格尊严同样应当受到尊重,侵犯经营者人格的行为同样应当受到制裁。

板书设计:维护人格尊严

(2)劳动者的人格尊严

(3)宪法对公民人格尊严的规定

(4)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的救济

(5)如何正确看待消费者的人格尊严

(6)维护人格尊严对我们的要求

当被人误会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

第二篇:《维护人格尊严》教案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

3、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

教学过程:

一、我爱新闻:新闻3分钟:两会、温家宝:要使中国的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

二、复习:案例:小刘的手机和1000元现金,在宿舍洗澡的时候不见了,他很伤心,心想肯定是同宿舍的同学干的,就把宿舍里的所有床搜个遍,未果.10点晚自习下课后,他守住门口,让一个一个回宿舍的同学搜身,最后一个牛勇不同意,他对着牛勇就是一拳,结果,把牛勇打断三根肋骨.并把牛勇拖回家审查了一天。

1、请你分析小刘的行为?

2、你认为小刘这样做的结果如何?

3、通过这件事你有何看法?

教师总结:这类事情在学生当中时有发生,为什么由受害者变为违法者?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大通病,在我们年龄阶段,不会理智解决问题,情感用事也是一大忌,结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把自己推到问题的旋涡中。我们要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同时,还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利。

三、讲授新课

导入:网络故事: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请问:

为什么乞丐坚决不要这样的施舍?

你认为乞丐也有以上的这种权利吗?

教师总结: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物质而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是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轻贱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但作为旁人,均无权利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新课:维护人格尊严

一、概念: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利?

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二、应用法律判断以下行为侵犯什么权利:

1、未经许可使用刘翔跨栏镜头作广告封面

2、你的名字和我一样,你必须改名

3、侯兴当众抢过赵倩的雨伞,丢在地上,并声称赵倩偷别人的钱包,辱骂她是小偷

4、班长因连续3天迟到,被班主任取消区“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概念和法律的有关规定。

三、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1、课本36页探究园,这些行为是什么行为?

2、你还了解哪些侵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现象?

3、在学校、家里或社会上,你碰到过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的情况吗?如果有,请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4、当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你准备怎么做?(过渡、导入)

四、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1、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了解维权的法律程序

2、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学榜样:散文朗诵:让生命化蛹为蝶;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蝴蝶总理)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什么是人格尊严?

2、法律对人格尊严权利保护的规定

3、法律对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特殊保护

4、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六、课堂练习

1、为了寻找班内丢失的物品,班长在教室里挨个搜查同学的身体(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中的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2、甲给乙取了个很难听的外号,致使乙抬不起头,甚至不敢来学校上课(侵犯乙的姓名权)

3、照相馆的工作人员看到小雅的yishuzhao片很漂亮,擅自拿去做广告(侵犯小雅的肖像权)

4、教师为了惩罚一个偷钱的同学,在他脸上刺了一个“贼”字(侵犯学生的健康权和名誉权)

5、甲同学以乙同学的名义给班主任写信,信中全是一些辱骂班主任的语句(侵犯乙的姓名权和侵犯班主任的名誉权)

6、小里隐匿并私自拆开王远的信(侵犯王远的隐私权)

七、课后作业

课本40页:赵倩想向法院提起诉讼,请你帮她写一分起诉书

教学后记:

第三篇:《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八年级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一、学习目标

了解人格尊严权、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增强法制观念,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二、活动方案

【活动二】知识点过关★(组长组织成员按要求掌握下列知识点,15分钟)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的集中表现是什么?

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

人格尊严权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3、侵犯名誉权的表现:

侮辱行为,公然漫骂他人、讽刺、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都属于侮辱行为;

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4、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

答:(1)主动与那位给予不公平评价的人沟通,找出原因

(2)“身正不怕影子歪”,坚持以和为贵,让时间来证明。

(3)如果这个不公平评价已经侵犯了人格权时,应用法律武器维护。

5、什么是肖像?

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6、肖像的重要性: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7、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

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8、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

(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没有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9、肖像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做?

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10、什么是姓名权?(p43)

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

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1、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

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改变自己的名字);

盗用他人姓名(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名义实施某种活动)、冒用他人姓名(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

12、姓名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活动三】案例分析(要求: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讨论、黑板展示,再全班交流20分钟。注意看清人物、行为,问什么答什么;思考题目解答的角度及要点;说出解题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1、某校女生张某、李某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俩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这生提出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

(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3)你从这一事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2、小智因皮肤黝黑,有同学给他起了个“黑炭头”的外号,并且在同学中散播。其他同学一见到小智都叫他“黑炭头”,小智的心里很不好受。(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的什么权利?

(2)如果你是小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1、(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名誉权)。

(2)说明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任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当自己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2、(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名誉权。

(2)小智面对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告诉那些同学他对此很反感。如果他们还是这样做,你可以不理会他们,每次他们这样叫时都别回答,久而久之,那些同学也会觉得没劲,也就不会再叫了。此外,小智也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制止他们。如果因为同学起的外号,造成严重后果的,小智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味地忍气吞声或者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都是不可取的。

第四篇:-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初三总复习--------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A.肖像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荣誉权

2.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 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严不可辱 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滨江一中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A.政治权利和自由B荣誉权C.隐私权D.名誉权 4.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B.良好表现C.学历D.学业成绩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D.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

6.小马为了表示对你的不满,当着你和其他同学的面,撕毁你的照片,并扔在地上乱踩。小马的行为()。

A.是合法行为B.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C.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D.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7.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8.()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A.名誉B.姓名C.学历D.肖像 9.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是()。

①盗用他人姓名②冒用他人姓名③给他人起外号④阻碍未成年子女更改姓名 A.①②D.③④巳②③D.①④

10.张祥是初二(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他在学校设立的考勤记录卡上从来 不写真实姓名和班级,有时填写“初一(8)班陆某”,有时填写“初二(1)班李某”。张祥同学的行为侵犯了陆某、李某的()。

A.荣誉权B.名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

12.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表现有()。①公然辱骂他人②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③往他人身上泼脏东西④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别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 13.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姓名权的有()。

①假冒他人的姓名签订合同②干涉成年人更改姓名③盗用他人的姓名实施不正当的行为④非法剥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4.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①肖像制作权②肖像使用权③肖像维护权④肖像获酬权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有()。

①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②丑化公民肖像③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④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下列行为中合法的是()。

①老师要求多次迟到的小刚在同学面前承认自己走路比乌龟爬得还要慢②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③杂志编辑在征得小立的同意下,把小立的相片刊登于封面,并支付相应的报酬④年满18周岁后,牛平更改个人姓名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理解与说明

1、我国公民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自主依法规定变更姓名。

2、某校女生张某、李某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俩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这生提出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3).你从这一事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3、小智因皮肤黝黑,有同学给他起了个“黑炭头”的外号,并且在同学中散播。其 他同学一见到小智都叫他“黑炭头”,小智的心里很不好受。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的什么权利?2).如果你是小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4、某学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林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权利?(至少写出两项)(2)分析李某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3)对此,林某应该怎么办?(提出两种解决办法)

5、某校秋委田径运动会上,八(5)班在接力赛中获得冠军,一部分同学就洋洋得意,挖苦、嘲笑没有获得名次的八(1)班。于是八(1)班有一部分同学说法八(5)班同学有作弊行为,八(5)班部分同学听后非常恼炎,谩骂并吐口水到八(1)班部分同学自上。经查,八(5)班同学并没有作弊行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这么做有何危害?(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处理?

6、我们从漫画中得到什么启示?(8分)

7、某餐馆服务员为提前下班,以扫地为名驱赶顾客,遭到顾客王某的批评。服务员杨某、邱某、张某一拥而上,用板凳、盘子、碗碟和拳头殴打王某,将其头部、鼻子和耳朵打伤,鲜血直流。公安机关依法分别给予杨某等3人治安拘留处罚,并责令其担负受伤者的医疗费用。

(1)杨某等人侵犯了王某的什么权利?

(2)公安机关对杨某等人的处罚说明了什么?

8、为救落水者,青年高增玉2024年8月在广州献出生命;为抓获正在抢劫的歹徒,青年付建州2024年11月血染厦门长街;为保护即将被失控汽车撞上的4名学生,女教师靳伟杰2024年1月在深圳献出青春;为从呼啸而来的火车头前救下两名儿童,青年李学生2024年2月在温州壮烈牺牲;为救人勇斗歹徒,青年王建设2024年5月喋血深圳街头„„他们感动了全中国!

(1)他们为什么感动了全中国?

(2)他们的英勇事迹对你有何启示?

9、八年级二班同学了解了上述事例后,形成了两种不同观点:甲方同学认为,他们的做法是一种不珍惜自身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不值得提倡。乙方同学认为,他们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维护了正义,我们青少年应向他们学习,敢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哪怕牺牲生命。

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的?(12分)

10、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

为此某校八年级二班同学决定以“校园安全,警钟长鸣”为主题办一期墙报,现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下面是陈思语同学的两则时事报道:

报道一:2024年10月,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生安全工作电话会议,强调在全国集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为,为广大中小学生及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良好环境。

报道二: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等五部委联合决定,将每年的3月29日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⑴时事评论:陈思语同学的两则时事报道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什么权利的保护?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这一权利进行特殊保护的?

⑵请你列举校园内或社会上有哪些侵犯或损害未成年人这一权利的行为或隐患。(至少三例)

⑶为了减少校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请你发表看法。

11、某校八年级的学生小陈自恃家庭条件较好,总是讥笑甚至污辱班里部分同学。小单等三位同学怀恨在心,一天下课后,纠集社会人员共6人,在校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并对其大打出手,致使小陈死亡。⑴请你评析小陈和小单的行为。(6分)

⑵这起恶性事件给我们中学生什么警示?(4分)

17.(2024年湖北黄冈)据报载,山西洪洞县黑砖窑惊现未成年“包身工”,他们被迫做苦工,砖车拉不动时,监工就在后面用鞭子抽打。虐待未成年人,使用童工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法院经受理,29 名“黑砖窑”犯罪嫌疑人分别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请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黑砖窑”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包身工”的什么权利?(2)假如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这一权利遭到非法侵害时,你会怎样做?

(3)请写出涉及保护你的这一权利的相关法律。(两部即可)

1.在公民的权利中,其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A.人身权利B.生命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 2.下列行为,不属于非法搜查的是()

A.为“严格”管理,工人下班出厂门时要搜身B.同学丢了东西,教师逐个检查学生书包 C.侦查人员出示搜查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D.自选商场对其怀疑的顾客搜身 3.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

A.平等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C.生命健康权D.文化教育权利4.下列行为属于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是()

①虐待老人 ②非法使用童工 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④诽谤他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下列法律法规涉及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有()①宪法②刑法③民法通则④婚姻法

A.①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我国法律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_________的未成年人。()A.18周岁B.20周岁C.14周岁D.16周岁

7.某学校的老师张某,为惩戒一个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学生,竟在那个学生的脸上刺了个“贼”字,张某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①生命健康权②名誉权③荣誉权④姓名权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③④

8.西方有一句宣传有关法理的谚语:“放出去的疯狗咬伤人,其主人是要负责任的!”这句谚语说明了()

A.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B.公民的自由权受法律保护C.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害D.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9.下列属于不珍爱生命健康权的是()

①闯红灯过马路,险些与汽车相撞 ②怕打针吃药患了感冒久拖不治,结果得了心肌炎 ③打伤入室行凶、抢劫的人 ④奋力抢救路遇的伤病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小学生冯川上学路过一居民楼时,被五楼刘某家阳台上掉落下来的玻璃划破了耳朵,这件事你认为()

A.刘某应赔偿冯川的医疗费用B.冯川应自认倒霉

C.冯川的后果自负,不受法律保护D.冯川的学校应负其医疗费11.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_________不得让与或抛弃。()A.生命健康权B.荣誉权C.姓名权D.人身自由权

12.(2024年青岛市)2024年5月27日,集装箱车驾驶员刘某因违规操作,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这说明()

A.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B.侵犯公民健康权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D.承担责任总要付出代价

13.(2024常州市)作为未成年人,关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应做到()

①在学习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 ②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的行为 ③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 ④多学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请你简要回答

14.温家宝总理在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的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亲历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只要有一线生还的机会,就要用百倍努力”;“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鼓励了灾区的人民。

(1)总理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出了对灾区人民什么权利的珍爱?

(2)今天,你想对灾区的孩子们说些什么?

15.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让学生在危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校舍和其他教学设施中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那么,我们学生自己该如何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呢?

三、请你分析说明

16.2024年6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兰河上游山区突降暴雨,急速集聚形成洪峰,并引发泥石流,造成20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峰水位高达2米多,身高仅为1.1米左右的孩子们面临随时被洪水吞没的险境,在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28岁的青年女教师沙宪晶,身处绝境临危不惧,全力组织引领29名被困在水中的学生紧急自救,机智勇敢地与洪灾抗争,并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将21名学生从死亡线上一一拉回。(1)阅读上述材料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感受。

(2)请举出两个以上的尊重他人生健康权的事例。

17.(2024年湖北黄冈)据报载,山西洪洞县黑砖窑惊现未成年“包身工”,他们被迫做苦工,砖车拉不动时,监工就在后面用鞭子抽打。虐待未成年人,使用童工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法院经受理,29 名“黑砖窑”犯罪嫌疑人分别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请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黑砖窑”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包身工”的什么权利?

(2)假如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这一权利遭到非法侵害时,你会怎样做?

(3)请写出涉及保护你的这一权利的相关法律。(两部即可)

第五篇:维护人格尊严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简单是说就是总结教学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关于维护人格尊严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维护人格尊严教学反思

上周一我进行了政治组组内教研课,我讲的是复习课,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人格尊严权的内容,以及如何维权。本节的难点是名誉权与姓名权的区别和侵害名誉权的表现。我的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对照动车组找到基本知识点,然后解释知识点,并对考点及易错点进行强调,最后进行材料题训练。可能是内容多,学生看书的时间短,学生的回答不太让人满意,特别是在做材料分析题时,法律依据找的不准,影响答题效果,我对易错的名誉权和姓名权再次讲解,引起学生的注意。

同时也告诉学生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整堂课的效果还可以,唯一的不足就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改进,争取把教学成绩搞上去,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不仅要满足于学生对法律条款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对学生渗透“自尊与他尊”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举了一些真实的事情和案例,和学生共同分析与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并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在尊重他人方面的不妥行为,分析这些行为的不妥之处,共同探讨改进之法。同时加大教学时空的开放性,课前组织学生多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课后多进行实践性、拓展性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并加以指导。

① 针对部分学生不能认识和分辨侵犯自己人格尊严权的行为,不能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权的现实。现实生活中侵犯学生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时有发生,但由于学生对人格尊严权认识不足,因此不能意识或分辨出一些行为已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加强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了解、认识十分必要。

② 针对部分学生不懂得尊重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某些不良行为。由于受来自家庭、社会的某些不良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过度膨胀,惟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使学生认识到自觉地尊重他人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学会尊重他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反思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这一课,涉及到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人格尊严问题,如何让学生懂法、学法并且能够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设计这堂课的一个宗旨。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精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学生通过日常熟识的场景打开思路,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去思考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在“法律保护我们的隐私权”内容中,通过“小明的一天”环节的设计,然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评价之后让学生谈应该如何做。这一部分内容属于拓展内容,重在指导学生的思想与言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而实际效果也基本达成。

这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一是对人格尊严内容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先谈生活中所听到、见到的损害人格尊严的事,学生举不出例子的教师再举例,再归纳。不要担心学生说不出来、说不对,往往正是这时候教师及时点播,更有教育效果。二是拓展内容:对于同学们身边亲近的人如父母、同学等侵犯隐私权应如何解决,学生交流后应呈现在PPT上,加以强化。

在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钻研、多反思,以取得有更大的进步。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