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四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点(推荐五篇)

最新文章

第一篇:四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0 = 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

a-a = 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 × 0 = 0;0 × a = 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

0 ÷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

a÷0 =(无意义)

5、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5、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

125×25×32

37×96+37×3+37

125×88

3.25+1.98

10.32-1.98

易错的情况:

0.6+0.4-0.6+0.4

38×99+99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

0.5表示(十分之五),0.05表示(百分之五),0.25表示(百分之二十五),0.005表示(千分之五),0.025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如:20.375,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 ,10个0.01是1个0.1, 10个0.1是整数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31.031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

写作:120.0098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如:

0.2= 0.20 = 0.200 =0.2024 =……

1.05=1.050 =0.0500 =0.0500=……

1.080=1.08

10.0800=10.08

100.080000= 100.08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9、小数点的移动: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

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算。

11、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如: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如: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如:

6、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如:

7、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º。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减法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 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5.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

① 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② 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0;

③ 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7、验算:

加法验算: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相同;

②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减法验算:

① 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 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8、简便运算方法:

⑴ 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相加能凑整,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使计算简便;

如:0.36+18.09+2.64+4.91

⑵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

如: 13.2-5.73-4.27

⑶ 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数部分相同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一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如: 18.63-(4.75+3.63)

⑷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如: 3.65×42.6+3.65×57.4

⑸ 在小数运算中,可以利用(添括号)或(去括号)使计算简便:

→无论是去括号或添括号

① 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

如: 6.59-4.86+2.86

②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全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如: 6.47-(1.5-0.53)

⑹ 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一定要带着它前面的符号。

如: 4.95-2.67+1.05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线段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圆环有无数条,半圆环有一条。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8、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数点数要数十字。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

1.求平均数的方法:

(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2)常用方法:先合后分计算:  总数÷份数=平均数

2.平均数能清楚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条形统计图: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有图例。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两种。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个单位长度表示一个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怎样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准备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

2.注意写单位,画中坐标和横坐标还有日期名字还有横坐标上的“0”。

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0到10,到20,假如你写到200,位置绝对有限,你可以在0的上面画波浪线,然后写100(当然其他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线)。

4.例如上图两者要有不同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第一个可以画斜线,第二个可以涂得严严实实。

5.在每个图的下方都要写标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

①假如都是兔

②假如都是鸡

③古人“抬脚法”:

解答思路: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3、公式:

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 = 兔的只数;

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 鸡的只数。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小结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有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加减乘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一个数加0得原数任何一个数乘0得0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0除0得不到固定的商。5除0得不到商

二、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B在A的东偏北30度2024米处; A在B的西偏南30度200米处。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得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加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bXa=aXb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xb)xc=ax(bxc)乘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如:(axb)xc=ax(bxc)。如:125 乘法分配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xc=axc+bx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除b除c=a除{b乘c} a+b=b+a {a+b}+c=a+{b+c}

165+93+35=93+{165+35} {a+b}Xc=aXc+bXc 分母是101001000........可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单位是十分之_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整数整读.小数依次读出每1个整数整写小数依次目小数末尾睑0可去掉

小数扩大十倍,有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0倍向右移动两位一千倍向右移动一位。。

小数向左移一位缩小+倍向左移动两位缩小一百倍向左移动三位缩小一千倍........

保留-位小数精确到+分位2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3位小数精确到千分位.....。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角的1个角到它对边作-条直线这条直线叫三角形的高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特性稳定任意两大于笫三边

角的分类;大小分锐角直角钝角长短分三边不等等腰三角形总等180度两个三角形能拼平行四边形

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叫小数加减法在数据描出各点用线连起来间隔数=总长除间隔长

两端教植棵数等于间隔+1只植一端棵数=间隔 都不植棵数=间隔-- 封闭棵数=间隔

2024.01.20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1一、四则运算1、运算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③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④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0做除数没有意义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二、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三、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或交换减数的位置。a-b-c=a-(b+c)或 a-b-c=a-c-b3、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交换除数的位置。a÷b÷c=a÷(b×c)或a÷b÷c=a÷c÷b5、有关简算的拓展:牢记:25×4=100;125×8=1000102×38-38×2125×25×3237×96+37×3+37125×883.25+1.9810.32-1.98易错的情况:0.6+0.4-0.6+0.438×99+99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2、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5、小数的读写法: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7、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8、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9、名数的改写:1吨30千克+800克=()吨长度单位:千米 ——— 米 ——— 分米 ——— 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10、求小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与精确到百分位的提法)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大数的改写。先改写,再求近似数。注意:带上单位。

五、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3、三角形的特性:①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②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三角形的分类:①按角大小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②按边长短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③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6、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7、图形的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③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七、图形的运动(二)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后连线。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线段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圆环有无数条,半圆环有一条。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8、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9、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数点数要数十字。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1、求平均数公式: 总数量=每份数相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2、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比赛时,计算平均得分时,一般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4、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组数据不同的地方。5、复式条形统计图可分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必须要有图例。单位长度需统一。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假设法:①假如都是兔②假如都是鸡③古人“抬脚法”:解答思路: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3、公式: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 = 兔的只数;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 鸡的只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2

第一单元 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

(1)找对称轴。

(2)找对应点。

(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对角线是一条线段,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4、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

5、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6、图形的旋转,先找中心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

7、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图形的位置。

8、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9、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10、所学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2条对称轴是长方形;有3条对称轴是等边三角形;有4条对称轴是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是圆。

第二单元 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3个为一节。

2、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5、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7、多位数比较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

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②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2、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

②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0除外),商反而扩大几倍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两个数的差(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求这两个数。

解法:①(和-差)÷2=小的数 小的数+差=大的数

②(和+差)÷2=大的数 大的数-差=小的数

2、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大数拿若干个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

思路:大数拿若干个给小数,大数应该比小数多拿走数量的2倍。(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

3、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几倍,把大数拿一些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

思路:应该先画出线段图,看大数应该拿多的倍数的一半,两个数一样多,再看一半倍数所对应的量是多少个,从而先求出一倍的量(一般情况下是小数),再求出大数。

4、已知长或宽增加了多少米,面积就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

思路:首先应该画出示意图。

可以先根据增加的面积和长或宽增加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

5、已知长或宽减少了多少米,面积就减少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

思路:首先应该画出示意图。

可以先根据减少的面积和长或宽减少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可以根据面积公式直接求或图形间的面积关系间接求,方法要灵活多变。

第六单元 运算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③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 =a×c + b×c(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

(a-b)×c =a×c-b×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合连减)

a÷b÷c=a÷(b×c)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三角形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

较短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底和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

4、按角将三角形分类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5、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6、等腰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

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7、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1)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2)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4)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2、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1)平行的一组对边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无数条)。

(2)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有且只有两个直角。

第八单元 确定位置

1、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列,从前向后数确定第几行。

2、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两个数要用小括号括起来。如:(4,3)表示第4列第3行或者说第3行第4列。

3、身份证从左往右第1——6位表示地区,第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5——17位表示编码,第18位是识别码。其中第17位上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

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

对数称为数对。(注意先写列后写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3篇3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列综合算式时,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选用适当的括号上。

5、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0 = 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

a-a = 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 × 0 = 0 ; 0 × a = 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

0 ÷ a = 0(a非0)

⑥ 0不能做除数:

a÷0 =(无意义)

6、租船问题。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最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这种船没有坐满,再进行调整,考虑租另一种船。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6、数摆放小正方体的个数时,一定要清楚被压住和被挡住的小正方形的数量。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③在连加计算时,可以同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如:165+83+35+17=(165+35)+(83+17)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也可以根据数字的特点,先减第二个数,再减第一数,差不变。

a-b-c=a-c-b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同时使用。如:125×25×8×4=(125×8)×(25×4)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积相加。

(c+b)×c=a×c+b×c

反过来a×(b+c)=a×b+a×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b、c不为0)

也可以根据数字的特点,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数,商不变。

a÷b÷c=a÷c÷b(b、c不为0)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0.5表示(十分之五),0.05表示(百分之五),0.25表示(百分之二十五),0.005表示(千分之五),0.025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如:20.375,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10个0.01是1个0.1,10个0.1是整数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如:31.031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 写作:120.0098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化简:化简小数时,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其他数位上的“0”不能去掉。

小数的改写:整数改写成小数时,要先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末尾添上“0”。

补充:

①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小数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小数的计数单位不同;

②整数末尾或小数中间的0都不可以去掉,只有小数末尾的0可以增减。

8、小数大小的比较:

①、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②、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③、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小数的大小为止。

补充:

① 相邻的两个整数间的小数有无数个。

② 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无关。

知识巧记

小数大小来比较,位数多少不重要。

关键看好最高位,相同位数来比较。

如果相同看下位,以此类推错不了。

9、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10、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①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②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③ 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整数部分最高位前面的“0”必须去掉,如果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就要在右面添“0”补足。

④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前面添“0”补足。

⑤在乘法(或除法)中,如果因数(或除数)是10、100、1000……就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

11、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

高级单位数×进率=低级单位数

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算。

12、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3、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任何三角形都有3条高,每一组底和高是对应的,是互相垂直的。

3、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6、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角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1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求角的方法:180连续减去已知两个角的度数。

15、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6、多边形内角和=180×(边数-2)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被减数的末尾可用0补足。

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5、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更简便。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一、轴对称

1、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折痕的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3、轴对称的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4、轴对称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圆形,椭圆形,正多变形。

5、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注意:

①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②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线段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圆环有无数条,半圆环有一条。

③正多边形的对称轴的条数与正多边形的边数一样。

6、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图像的方法:

①找:原图上找出关键点(如线段的端点,顶点等);

②定:描出对称点(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③连:顺次连点成图。

二、平移

1、平移的意义:物体或图形沿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2、平移后图形的每个点与原图形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3、描述平移的两要素:方向和距离。

注意:平移的距离指的是平移前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不是图形中间的间隔。

4、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5、根据描述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①找:原图上找出关键点(如线段的端点,顶点等);

②定:描出对应点(根据方向和距离描出每个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③连:顺次连点成图。

6、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即通过平移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求面积)

第八单元

1、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2、在对几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时,一般采用比较平均数的方法。

3、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晰地对两种(或几种)事物进行比较。

4、复式条形统计图,横向、纵向都可行。

第九单元

用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类型的问题时,要注意假设前后两个数字之间相差的数。

第四篇:2024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2024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 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连减的性质:a-b-c=a-(b+c)。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 c = a×(b×c)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a+b)×c=a×c+b×c(a-b)×c=a×c-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a-b)×c=a×c-b×c。

4.除法的性质:a÷b÷c=a÷(b×c)。

5.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

(a+b)×c= a×c+b×c

(a-b)×c= a×c-b×c

②类型二:

a×c+b×c=(a+b)×c

a×c-b×c=(a-b)×c

③类型三:

a×99+a = a×(99+1)

a×b-a= a×(b-1)

④类型四:

a×99 a×102

= a×(100-1)= a×(100+2)

= a×100-a×1   = a×100+a×2

6.商不变性质:

a÷b=(a×c)÷(b×c),a÷b=(a÷c)÷(b÷c)。

三、简便计算

1.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106-(26+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26-(26+74)=126-26-74

2.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

例如: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

3.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如:120÷3÷4=120÷(3×4)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如:455÷(7×13)=455÷7÷13

4.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

例如:27×13÷9=27÷9×13

5.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65+28+35+72

=(65+35)+(28 +72)

=100 +100

=200

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6.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1)分解式

25×(40+ 4)

=25×40+ 25×4

=1000+ 100

=1100

(2)合并式

135×12-135×2

=135×(12-2)

=135×10

=1350

(3)特殊1

99×256+256

=99×256+256×1

=256×(99+1)

=256×100

=25600

(4)特殊2

45×102

=45×(100+2)

=45×100+45×2

=4500+ 90

=4590

(5)特殊3

99×26

=(100-1)×26

=100×26-1×26

=2600-26

=2574

(6)特殊4

35×8+35×6-4×35

=35×(8+6-4)

=35×10

=350

7.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 250÷8×4

=256+44-58 =250×4÷8

=300-58  =1000÷8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7.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

(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

(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8个千分之一(0.001)。

(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

8.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9.小数的大小比较:

(1)先比较整数部分;

(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10.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00倍;……

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

11.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单位换算:

(1)大(高级)单位转化成小(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2)小(低级)单位转化成大(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12..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注意:带上单位。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2)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6.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或正△。

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1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钝角。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整数的小数点在个位右下角。

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折痕的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4.轴对称的图形:

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1条对称轴;

长方形2、等边三角形3.正方形4、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5.平移的意义:物体或图形沿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6.平移后图形的每个点与原图形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7.怎样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在原图上标出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连点成图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1.求平均数的方法:

将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商就是平均数。它既可以描述一种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已知鸡、兔的总只数和脚数,求鸡、兔各几只。

1.列表法

2.假设法:假设全是鸡,求出的是兔子。

第五篇:人教版2024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4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

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连减的性质:a-b-c=a-(b+c)。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

c

=

(b×c)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a+b)×c=a×c+b×c(a-b)×c=a×c-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a-b)×c=a×c-b×c。

4.除法的性质:a÷b÷c=a÷(b×c)。

5.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

(a+b)×c=

a×c+b×c

(a-b)×c=

a×c-b×c

②类型二:

a×c+b×c=(a+b)×c

a×c-b×c=(a-b)×c

③类型三:

a×99+a

=

a×(99+1)

a×b-a=

a×(b-1)

④类型四:

a×99

a×102

=

a×(100-1)

=

a×(100+2)

=

a×100-a×1

=

a×100+a×2

6.商不变性质:

a÷b=(a×c)÷(b×c),a÷b=(a÷c)÷(b÷c)。

三、简便计算

1.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106-(26+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26-(26+74)=126-26-74

2.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

例如: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

3.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如:120÷3÷4=120÷(3×4)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如:455÷(7×13)=455÷7÷13

4.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

例如:27×13÷9=27÷9×13

5.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65+28+35+72

=(65+35)+(28

+72)

=100

+100

=200

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6.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1)分解式

25×(40+

4)

=25×40+

25×4

=1000+

=1100

(2)合并式

135×12-135×2

=135×(12-2)

=135×10

=1350

(3)特殊1

99×256+256

=99×256+256×1

=256×(99+1)

=256×100

=25600

(4)特殊2

45×102

=45×(100+2)

=45×100+45×2

=4500+

=4590

(5)特殊3

99×26

=(100-1)×26

=100×26-1×26

=2600-26

=2574

(6)特殊4

35×8+35×6-4×35

=35×(8+6-4)

=35×10

=350

7.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

250÷8×4

=256+44-58

=250×4÷8

=300-58

=1000÷8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7.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

(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

(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8个千分之一(0.001)。

(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

8.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9.小数的大小比较:

(1)先比较整数部分;

(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10.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00倍;……

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

11.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单位换算:

(1)大(高级)单位转化成小(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2)小(低级)单位转化成大(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12..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

“亿”字。注意:带上单位。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2)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6.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或正△。

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1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钝角。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

×180°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整数的小数点在个位右下角。

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折痕的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4.轴对称的图形:

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1条对称轴;

长方形2、等边三角形3.正方形4、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5.平移的意义:物体或图形沿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6.平移后图形的每个点与原图形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7.怎样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在原图上标出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连点成图

第八单元

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1.求平均数的方法:

将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商就是平均数。它既可以描述一种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已知鸡、兔的总只数和脚数,求鸡、兔各几只。

1.列表法

2.假设法:假设全是鸡,求出的是兔子。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