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简媜经典语录 经典句子[范文模版]

最新文章

第一篇:简媜经典语录 经典句子[范文模版]

简媜经典语录 经典句子

1,总有一些温馨的东西,随着生活的潮涨不知不觉地遗落于我孤单的沙岸,像一篇呆板的公文里突然冒出的美丽句子,那样令人惊讶,令人有浅浅的喜悦。

2,彼处桃花盛开,绚烂满天凄艳的红霞,你笑得清浅从容,而我却仍在这里守望,落英如雨,印证我佛拈花一笑的了然。爱,如此繁华,如此寂寥。

3,等待令人老吗?还是曾经过于绚烂的年华在抵挡不住一些风霜雨露之后,所有的华采都灭了,她仍旧回到年华之前那一个素朴的女身,只是回不去当初了无 鸿爪的雪地。譬如水吧,无论何等惊涛怒浪的行旅,水还是水,但源起时的清澈,在阳光之下泛出温暖的白烟,如今染了尘意,且冷得毫无血色了。这就是老的理由 吧!

4,人生啊、如果尝过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足够了。

5,浮世若不扰攘,恩恩怨怨就荡不开了。然而江湖终究是一场华丽泡影,生灭荣枯转眼即为他人遗忘。中岁以后的领悟:知音就是熠熠星空中那看不见的牧神,知音往往只是自己。

6,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

7,我在悲伤里抽丝剥茧,纺织快乐;她将快乐的锦衣剪裁,分给悲伤的人。荣华或清苦,都像第一遍茶,切记倒掉。而浓茶转淡,饮到路断梦断,自然回甘。

8,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高傲地绝版。

9,昂首,问候天空,伸指弹去满天尘埃,扯云朵拭亮太阳。从今起,这万里长空将是我镶着太阳的湛蓝桂冠。

10,我还是愿意固执地相信爱情的存在,相信那些美好的存在,和相信春暖花开一样的相信。

11,我们对记忆了解多少?自己的、他人的,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相互增删、蓄意霸占或秘密窥伺的记忆内容。我相信那是终年叆叇的云梦大泽,看起来像风景明信片般 简单明了,当你试图跨越,却发现渺茫无边,而你贫穷得连半截浮木都没有。那么,我们终日在嘴边不断复述、宣扬的那套记忆,可能是基于自我防卫而自动删改、润饰过的,像风和日丽的景致,就算有瑕疵,也是小风小雨。我们躲在里面过日子,假装很幸福,久了,也变成真的。

12,行路不难,难在于应对进退而不失其中正;难在于婉转人际而犹有自己的字里行间;难在于往前铸足之时,还能回头自我眉批;难在于路断途穷之际,犹能端庄句点,朝天一跃 另起一行 …… 行路颇难。

13,生命如浩瀚汪洋,人潮起落之中,我们难免会撞礁搁浅,会掉进诡谲的漩涡,会困在迷洞,会滚了一身刺人的沙粒,苦不堪言……无论如何,告诉自己:也许我就是带珠的蚌。

14,有些滋味,哪怕小到风怎样爬梳发丝,雨怎样沁润龟裂的嘴唇,都必须等到相当的年岁之后,才能玩味其中的深奥.如此说来,当时的经验相对于往后的记忆,就显 得粗糙了;当刻信以为真的悲欢与哀乐,经过沉之后再回想,恐怕会变得恍惚.犹如一只蝶穿壁飞过,也许留下美丽的图像,也许遗下一股淡香——那是振翅之时无 意间漏出的花粉.也许什么也没有,因为忘记曾经有一蝶飞过眼前。

15,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

16,行路不难,难在于应对进退而不是其中;难在于婉转人迹而犹有自己的字里行间;难在于往前铸足之时,还能回头自我眉批;难在于路途段穷之际,犹能端庄句点,朝天一跃,另起一段。行路颇难。

17,若我看倦了风景,走累了路。你是否,愿意变成酒色的石头,让我把余生靠一靠。

18,你只需在路上踩出一些印迹,好让我来寻你时,不会走岔。

19,还是曾经过于绚烂的年华在抵挡不住一些风霜雨露之后,所有的华采都灭了,她仍旧回到年华之前那一个素朴的女身,只是回不去当初了无鸿爪的雪地。譬如水吧,无论何等惊涛怒浪的行旅,水还是水,但源起时的清澈,在阳光之下泛出温暖的白烟,如今染了尘意,且冷得毫无血色了。

20,他是得了又失去的人,还是从来未得到,寻找分内的人?若他得过完好的却失散了了,有什么比无尽的飘泊更能保存那一份完好呢?若他未得,有什么比无尽的流浪更能印证一无所有的清白呢?

21,去光荣地受伤,去勇敢地痊愈自己。愿意这样期待我的生命,直到生命的尽头,我愿意是一个伤痕累累的人,殉于对人世的热爱之中,以血泊酹我衷心敬仰过的天地。

22,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关怀我,请千万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只白鹭鸶飞过秋天的湖泊。

23,秋天把旧叶子揉掉了,你要听新故事吗。静静的河水睁着眼睛,笑着说: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

24,行路不难,难在于应对进退而不失其中正;难在于婉转人际而犹有自己的字里行间;难在于往前铸足之时,还能回头自我眉批;难在于路断途穷之际,犹能端庄句点,朝天一跃 另起一行 …… 行路颇难。

25,请相信,我尊敬你的选择,你也要心领神会,我的固执不是因为对你任何一桩现实的责难,而是对自己个我生命忠贞不二的守信。你甚美丽,你一向甚我美丽。

26,誓言用来拴骚动的心,终就拴住了虚空。山林不向四季起誓,荣枯随缘。海洋不需对沙岸承诺,遇合尽兴。连语言都应该舍弃,你我之间,只有干干净净的缄默,与存在。

27,人完全浸润在自己的多情里,以至于认为其多情可以更改亘古不变的律则,人信任了自己的多情,忽略时间正在无情地冷眼相看。

28,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29,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是了,那段年岁里最大的主题是爱。渴求美善的爱,却不懂得去彼此守护;总在拥抱同时互使出个性的剑芒、在赞美 时责备、倾诉时要求、携手时任性分道,分道之后又企盼回盟,却苦苦忍住不回眸,忍着,二年,忍着,三年,忍到傅钟敲响骊音,浪淘尽路断梦断,各自成为对方 生命史册里的风流人物,便罢。

30,我不是一个会哭哭啼啼挽留别人的人,也不擅于用华丽的言语装饰人际关系。我只会很笨拙地把思念埋在发间,让野风吹拂,雷雨浸润,看着它恣意抽长,直到承受不了,一把剪去满头的思念,然后在日渐冷清的年华里,看它重新纠缠。

31,你所在之处,是我不得不思念的天涯海角。

32,如果,人世是一出永不谢幕的悲剧,那是因为每个人都知其不可而为,把多情勇敢地托付了出去。

33,我深知,情会淡爱会薄,但作为一个坦荡的人,通过情枷爱锁的鞭笞之后,所成全的道义,将是生命里最昂贵的碧血。

34,我们总是把旺盛的青春留给别人,以至于相逢之时一切都已太晚。我们既然无力改变生命的渠道,又何必惆怅春水滔滔东流。

35,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

36,人世间,本是处处有情,只怕己心太无情,便不知情为何物?

37,原谅我把冷寂的清官朝服剪成合身的寻日布衣,把你的一品丝绣裁成放心事的暗袋,你娴熟的三行连韵与商簌体,到我的手上变成缝缝补补的百衲图,安静些,三月的鬼雨,我要倾箱倒箧,再裂一条无汗则拭泪的巾帕。

38,人与人接壤,能述说的仅是片面辰光,一两桩人情世故而已。能说的,都不是最深的孤独。

39,欣 赏之所以可能,因为有了适当的距离,以及主客体分明。距离太近,失其全貌;过远,流于肌理模糊而主、客不能分,则容易泛滥私情,陷于自伤。我们能清楚明白 地鉴赏一棵树,一座高峰,体贴其旧史、新页;我们能否以同等清楚明白鉴赏自己呢?能在自身之外拉出另一个自身,以此为主,以彼为客,隔一段距离,白发人看 白发,眼中人说眼中事?

40,人缠不过自己的性格,常常在万籁俱寂的时刻,以刀铤与自己短兵相接。

41,树林传来揉叶子的声音,那是秋天的手指。阳光把墙壁刷暖和了,夜将它吹凉。

42,最难的是,在困苦流离之中仍保有宽容平静的微笑;最珍惜的是,在披风带雨的行程中,还能以笠护人。若有这么干干净净的人,便是初发心菩萨。

43,我们已各自就位,在自己的天涯种植幸福;曾经失去的被找回,残破的获得补偿。时间,会一寸寸地把凡人的身躯烘成枯草色,但我们望向远方的眼睛内,那抹因梦想的力量而持续荡漾的烟波蓝将永远存在。

44,我一直认为叶子是树的语言:松木善于针砭,相思则一树的梦句,爱自言自语。那么,我说这古树的薄叶乃哲人语,简而深。其实,生命到了这种程度,说什么都是 多余,所以更多时候,树是无言。

45,我知道离日出的时间还很遥远,但这世间总有一次日出是为我而跃升的吧,为了不愿错过,这雪夜再怎么冷,我也必须现在就起程。

46,人的一生大多以缺憾为主轴,在时光中延展、牵连而形成乱麻。常常,我们愈渴慕、企求之人事,愈不可得。年轻时,我们自以为有大气力与本领搜罗奇花异卉,饱经风霜后才懂得舍,专心护持自己院子里的树种,至於花团锦簇、莺啼燕啭,那是别人花园里的事,不必过问。

47,如果,子夜想歌,有什么比叹息更畅怀?子夜想醉,有什么比忘川之水更能断愁?

48,倘若上苍失手,只留了张单人床给你,那就见招拆招,将床搬至窗口,一个人以安静的姿态,微笑地看递嬗的人事,看缤纷的落英,看铺陈在远方的旖旎风景。

49,时间证明了世间无情,可是,人为何又一代一代地将多情托付在不可托付的情事上?为之痛不欲生,为之哀哀欲绝!

50,每个人都有一双心灵的眼,如果它们紧闭着,我再怎么描述都是徒然;如果它们已大大地张开,不用我说,便早已醉了。

51,我是累了,左脚迈出的黎明永远被右脚追随的黄昏赶上。时间里,季风一目十行读乱我的字句,我不敢想象在长长的一生里,我的足音能否铿锵?

52,我 常想,人生在世,种种浓淡、轻重的情感皆须经历时间火燎方能证成金刚不坏。朋友如此,夫妻如此,血缘至亲亦是。当情愫萌生之时,谁不是一朵心花怒放,其欣 喜之状,仿佛挡得住任何一场暴风雨。然而,当这情感灰飞烟灭,其愤懑之心,又恨不得将世界一手捏碎。人生这门功课,说穿容易,看透难,是以,人人一身纠 缠。

53,十丈红尘饰以你锦绣,千朵芙蓉衣你以华裳,而你竟无半点回顾,就这样穿越我一生的沧桑。

54,或许行年渐晚,深知在劳碌的世间,能完整实践理想中的美,愈来愈不可得,触目所见多是无法拼凑完全的碎片。再要苦苦怨忿世间不提供,徒然跟自己倒戈而已。想开了,反而有一份随兴的心情,走到哪里,赏到哪里。不问从何而来,不贪求更多,也不思索第一次相逢是否最后一次相别。

55,为什么你的名字像四月的蔷薇,为什么所有的故事都如九月的江水。

56,有些世事、人物,就算近在咫尺,缘分未到,也是天涯。

57,大自然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教我认识世界,传授给我力量新生的秘诀。天下没有永远阴霾的天空,只要让生命的太阳自内心升起。我感受到日出的惊喜。

58,你 和我都是秉承着宇宙之无限爱的生命。虽然你是花,我是人,但在那无限之爱的面前,你我都是需要爱才得以滋长的生命。所以,我一直知道,知道你和我一样地热 爱生命。你努力地挣出枝头,愉快地开放,不就是为了感谢那无限之爱的赋予?有时候,我很感动,也很惭愧。感动的是,你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惭愧的是,我时 常因许多浮浅的干扰而忘却了去踏实地成长与肯定。我不如你的专心,你的耐性。我时常拿你来舒服自己的视觉,而忘了去思索你最深切的内涵,以及无数次你对我 的提醒。我曾经惋惜于你生命之短暂,却忘了你的一季就等于我的一生。

59,我们唯一遗憾是无法聚膝,然而这也不算,灵魂遥远才叫人饮憾。现实若圆满无缺,人的光华无从显现,现实的缺口不是用来灭绝人,它给出一个机会,看看人能攀越多高,奔赴多远,坚韧多久?它试探着能否从兽的野性挣脱为人,从人的禁锢蜕变出来,接近了神。

60,且让我们以一夜的苦茗,诉说半生的沧桑,我们都是执著而无悔的一群,以飘零作归宿,在你年轻而微弱的生命时辰里,我记载这一卷诘屈聱牙的经文,希望有朝一日,你为我讲解。

61,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关怀我,请千万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只白鹭飞过秋天的湖泊。

62,我们唯一遗憾是无法聚膝,然而这也不算,灵魂遥远才叫人饮憾。现实若圆满无缺,人的光华无从显现,现实的缺口不是用来灭绝人,它给出一个机会,看看人能攀 越多高,奔赴多远,坚韧多久?它试探着能否从兽的野性挣脱为人,从人的禁锢蜕变出来,接近了神.63,想人想的厉害的时候,也是淡淡的。像饿了许多日的人闻到炊烟,但知道不是自家的。

64,活着,就要活到袒胸露背迎接万箭攒头,犹能举头对苍天一笑的境地。因为美,容不下一点狼狈,不允许掰一块尊严,只为了妥协。

65,诉得出的苦其实不是苦,诉不出的苦,方是真苦。云的倾诉,向来谁也不懂,大地不爱做考据。

66,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67,旧与新,往昔与现在,并不是敌对状态,它们在时光行程中互相辨认,以美为最后依归。

68,不曾歇息的情涛,总难免落得一身萧条。

69,旦夕之间,情知对于生命的千般流转,尽须付与无尽的忍爱,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你真是一个令人欢喜的人,你的杯不应该为我而空。

70,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几次想忘于世,总在山穷水尽处又悄然相见,算来即是一种不舍。

71,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几次想忘于世,总在山穷水尽处又悄然相见,算来即是一种不舍,我知道,我是无法成为你的伴侣,与你同行,在我们眼所能见耳所能听的这个世界,上帝不会将我的手置于你的手中。这些,我都已经答应过了。

72,在我心目中,你一直是个尊贵的灵魂,为我所景仰。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

73,过去,是一篇不予置评的狂草步法,我且落款,送给逝水;未来的空白会行走成什么?谁也不敢预料。也许是断简残帙,也许是惊世之作,也许是不知作者为谁的一段开场白。也许是无字天书。

74,才华既是一种恩赐亦是魔咒,常要求以自身为炼炉,于熊熊烈焰中淬砺锋芒。然而锻铸之后,江湖已是破败之江湖,知音不耐久候,流落他方。彼时,才赋反成铐脚镣,遂无罪而一生飘零。

75,“你怎么来了?明明将你锁在梦土上,经书日月、粉黛春秋,还允许你闲来写诗,你却飞越关岭,趁著行岁未晚,到我面前说:‘半生飘泊,每一次都雨打归舟。’”

76,难道不能在名缰利锁中做一名脱巾独步的逸士,在仓皇岁月中扬鞭,做一个誓死无悔的轻骑。等到老来,且让我沉剑埋名,独与绿杉野屋惺惺相看。

77,  人生应该是酿一壶美酒,和续情的人曲水流殇。只要我们愿意直面落崖惊风,便可认领天下。

78,时光,重叠在一棵树上。旧枝叶团团如盖,新条从其上引申。时光在树上写史,上古的颜色才读毕,忽然看到当代,旧与新,往昔与现在,并不是敌对状态,它们在时光行程中互相辨认,以美为最后依归。

79,总有一些淡馨的东西,随着生活的潮涨不知不觉地遗落于我孤单的沙岸,像一篇呆板的公文里突然冒出的美丽句子,那样令人惊讶,令人有浅浅的喜悦。任凭是潮来 潮往的日夕,任是漩不止的漩涡,我仍旧要坚持着去珍惜这些意外,一点一滴地收藏。当有一天,当我年老得只咀嚼得动回忆,我会欣喜于自己一直保有着的这一瓢 清浅——一瓢有着珍珠色泽的清清浅浅,我会满足地死去。

80,生命的历程中,其实也有雨季。所有的豪情壮志都在一刹那间被打湿了,像湿了翅膀的鹰,沮丧地凝望阴霾的天空,想要振奋,却挣不断细细密密的网丝,想要展 翅,却甩不掉羽翼上凝聚的重露。乌云至少还有大地可泄漏,不管懂不懂,泄完了,雨季也就过去了。而无处可诉的苦,日积月累地便在内心形成阴沉的气候,形成 没有阳光的一方天空。最悲哀的是,明明心里延续着梅雨,脸上却必须堆积着虚伪的晴朗。生命之中,总难免有这样的季节。

81,若我看倦了风景,走累了路,你是否愿意变成酒色石头,让我把余生靠一靠。

82,此去,此去经年,千山万水,永不相离,生老病死,永不相弃。而是不是今日的下弦曾是十五的月圆?是不是眼前的沧海曾是无际的桑田?是不是来自于生的终归于死,痴守于爱的终...83,没有狂歌当哭的勇气,却在倒地时明心见性,瞥见万里风沙之上,有人沉腕拨镫,疾书一行字:“相忘于江湖”。

84,在时间的推移中,过去的永远过去,无法倒提回到人面桃花初相逢之时;可是在人的记忆中,过去的风韵或余伤,却常常回澜拍岸,使现在成为过去风韵或余伤的延 长,更行更远还生。对生命有一完整的拥抱后,看旧事或新物,都能宽容大量,给它们应得的位置与意义,它若是美事,看得出从这事儿的芽眼又抽出什么样的枝 子;它若是伤心事,也看到有一条嫩枝从阴天出发。

85,我的爱情是一部水经,从发源的泉眼开始已然注定了流逝与消逝,因而奔流途中所遇到的惊喜之漩涡与悲哀的暗礁都是不得不的心愿。

86,我们积极相聚也毫不挣扎地品尝舍离,遂把所能拥有的辰光化成分分秒秒的惊叹。

87,旦夕之间,情知对于生命的千般流转,尽须付与无尽的忍爱,你真是一个令人欢喜的人,你的杯不应该为我而空。

88,我逐渐明了,其实人世的生灭故事早已蕴涵在大自然的荣枯里,默默地对人们展示这一切,预告生生不息,也提挈流水落花。人必须穷尽一生之精神才能彻悟,但对 这草原上每一棵草而言,春萌秋萎,即具足一生。人没有理由夸示自己生命的长度,人不如一株草,无所求地萌发,无所怨侮地凋萎,吮吸一抹草该吮吸的水分与阳 光,占一株草该占的土地,尽它该尽的责任,而后化泥,成全明年春天将萌生的草芽。

89,生命可以有不同的姿态,但同样是航行于真理之海。万物各有其迷人的韵律,而终究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演算一道相同的定理,每张证明的纸上,都写着同一的答案:一个最初,及一个最后的座标点,都是线段。只不过有人两三笔便推出了结果,而有人硬是不肯歇止,希望算成射线。

90,此去,此去经年,千山万水,永不相离,生老病死,永不相弃。而是不是今日的下弦曾是十五的月圆?是不是眼前的沧海曾是无际的桑田?是不是来自于生的终归于死,痴守于爱的终将成恨?是不是春到芳菲春将淡,情到深处情转薄?

91,我太清楚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困难,遂不敢有所等待,几次想忘于世,总在山穷水尽处又悄然相见,算来即是一种不舍。

92,月亮照耀青窗,窗里窗外皆有青色的光。不管远方如何声讨你是背信的人,月光下总有一扇青窗,坚持说你是唯一被等待的人。

93,人的心中是否也有两个相对的天空,一个是艳阳高挂的白昼——我们能够看清楚对方的一颦一笑,听到他的声音里蓄着的是喜是悲。我们能无误地辨认哪一张脸该配哪一个名字,我们知道谁是谁。如果对方把另一个天空翻转在我们面前,那么一切的存在都将变成不存在,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94,知道与你的缘份,也只有这一盏茶而已。结局早已先我抵达,蛰伏于五月的一场雨,十分钟,或许不够一生回忆,却足以使所有年华老去。

95,让世界拥有它的脚步,让我保有我的茧。当溃烂已极的心灵再不想做一丝一毫的思索时,就让我静静回到我的茧内,以回忆为睡榻,以悲哀为覆被,这是我唯一的美丽。

96,遗憾像什么?像身上一颗小小的痣,只有自己才知道位置及浮现的过程。

97,如我们约定,将来谁先走,把庞大的信札交给对方保管,允诺不流入任何人眼底。如果,连这一天也没,最后离开草舍的,记得放火。

98,人并非不知道江山易改的道理,也熟读沧海桑田的故事;然而,面对繁华似锦的世间,忍不住要去争取、去唱和,人仍然有一丝憧憬,以为江山已改了千万次,不会恰恰好在我身上改动,沧海已换了千万回面目,怎会恰恰好在我身上变成桑田?

99,在浮夸的末世荒城里,我像一只伤感的鹰,停栖在暗夜的一棵枯木上,眺望远处、梳理记忆,搜寻那些在航飞过程中令我眼角微湿的故事。总要找出一两件事、一两个人,带着它们跨过世纪门槛,提灯一样,才能在新世纪里安顿。

第二篇:简媜文章读后感

简媜文章读后感

“把父母赐给我的名姓,还给故乡。

“山川曾濯我面目,我终究不能以山为冠,以水为带······”

这段话选自简媜的《雪夜柴屋》。或许是由于作者本人就生活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之中,所以才能写出清新脱俗,如出水芙蓉般的文字吧。

《雪夜柴屋》是一篇我一见钟情的文章,也是“三千溺水”中唯一所取的“一瓢”。简媜说过:我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便是生命。或许正是这种散发着自然之美的生命深深的吸引着我吧。

当简媜,用别具一格的散文洗尽铅华,以卓越的细笔,描绘人间生活情态。感受春花锦簇,夏风蛙鼓,秋夜的星月,腊月的冷冽。雪夜中,在这方圆百里无村无店的山头上,搭建出一间简陋的柴屋,让烈阳的盛夏中,平添出一阵寒意。

台湾散文家天分往往极高,雅者如余光中,张晓风,皆为一代大家。但近年来冒出的一些新生代散文学家,如简媜。独具慧眼,常存惕然惊心的刻画。其虽为女性,但从她的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比那些男性作家无所不及的大气。

“虽然我的文章中不少是描绘自然之美,但并未滥情,我写一朵花或一根草,都是对生命的一种礼赞,一种诠释。”这是她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我爱她的文章的理由。当我在网上搜素关于简媜的资料时,曽看到过一段评价简媜文章的话,觉得好,便记了下来: “曾有张爱玲填梦,曾有黄碧云枕眠,曾拥兰成而入云,曾摘海子为锦端,当三毛随荷西沉潜爱底,当木心也不拘年岁安息故里,如今,我还有简媜——这只在我心堂的湖边再次唤起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熬字的巫。情涛恨浪,自望江心不肯回,把栏杆拍碎了,许我只此一次,为她收不回涨水的潮汐。所谓‘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是也。”

“七堇年不过是盗了她一碗清水,便漾起多少苦海波澜,不过是拼贴样貌的神似,便也要风得风、说云得雨。我承认自己易被感动,只是许久以来都未曾被这样根深蒂固得撼动了,只是《四月裂帛》这样的一把美字,玉一般捧在手心,如同面对万古流传的佳俊诗篇,竟不知觉想要读出声来,愈读愈静,而这静的内里所饱含的复杂情味,囫囵之后余香不绝、若有所悟、食指大动、消化不良。就像灵魂尝到美味,血液被燃烧却无法碰触,噙着的那颗珠泪熬了似乎已千年还不肯尘埃落定。直读得喉头黯哑、心房膨胀、指尖颤抖、泪眼模糊,太美的文字,让我顿生无力之感:面对美到让人心痛的情景,我愚钝和鲁莽的双手该怎样承接。”

现在,我希望,每一时刻,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留一颗远处的心。看倦诗书,走倦风物。离了家,又忘了旧路。此时有一间柴屋,当雪花飘过你生命的夜晚,在你不经意写下的一字一句中,留我年复一年的朗读。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三中学校高二63班高小琴

指导老师:梁早清

第三篇:关于简媜的论文答辩实例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陈昱文,是07级汉语言文学2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深情演绎完美乐章 》。论文是在郭虹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郭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多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的写作动机、缘由,论文设计的目的和

主要内容,及研究现状,自己在论文中的创新向各位老师作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的写作动机和缘由。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接着,我陈述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这部分主要论述简媜特殊的人生经历,每一次的蜕变都对简媜日后的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童年既有童真乡下生活的美好记忆,也有年幼丧父的生离死别。当她跨越坎坷的阶梯,从一个乡下女孩成长为一个台大的中文系才女,在台大浓郁的文学氛围滋养下,成就了聪颖早慧的简媜。佛光山普门寺佛缘的美好契机,意外成为母亲后,使这个似水一般柔弱与坚强的女孩儿,融入这质朴无声的母爱之后,对生活提出了新的思考意义。

第二部分是“情”笔至上的散文家简媜

这部分以“情”为主线,选取三个角度作为写作的出发点:①对景物;②对个人;③对社会。第三部分是简媜散文世界里的创新元素

谈到了简媜采用的散文中植入了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对话,把散文中加入了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主题的找到散文故事化的核心内容。浑然天成,精彩绝伦的追问是成就简媜散文大气,堪称美妙的杀手锏。简媜把精炼的文字,排列组合成别样意趣的句子,构成拥有丰富意境,深远意味,气象万千的篇章。其间还引进蒙太奇的方法进入散文写作,为单一的文字元素注入了丰富的画面。

第四部分:结语

总结简媜散文的影响与意义

接着,我想说下与论文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自己的创新之处。

应海春《简媜纪事》是对简媜家族史开始展开的追溯,一直延伸到简媜的生活点滴。

台湾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是倪金华写过《简媜散文的生命言说》,从取材到意象再到语词的分析做了一番美学的探讨。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中辛倩儿写过《美与悲剧的融合和抗衡》,采撷的是简媜《女儿红》中对女性悲剧和生命情状的摹写。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许多问题还待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借此答辩机会,诚请各位答辩委员给予批评指正!我的论文自述完毕,谢谢!

老师对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十分宝贵,我将虚心接受,并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从而使该论文的到完善和提高!最后,我向各位答辩委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第四篇:《相忘于江湖》简媜

台湾女作家简媜

简媜的文章,洗尽铅华,独具慧眼,以卓越细笔,描绘人间生活情态,常有惕然惊心的刻画,令人如在盛夏平添一种寒意也。虽为女性,但她的文风中却有着一般男性作家所不及的大气。可能是长久接触佛经的缘故,佛经对她的影响极大,简媜在自己的散文世界里始终扮演着“千岁老人”或者“得道高僧”的角色,孜孜不倦地阐释着自己的人生哲学。

在2024年第14期《读者》上登了简嫃的这篇《相忘于江湖》。《相忘于江湖》不好写,写不好就会过于煽情或者过于矫情。而简媜的这篇短短的文章却写出了相忘于江湖的那种飘逸、空灵、豪气与淡淡的无奈,正如一幅白描的山水水墨画,让人嗅到了阵阵的墨香!起笔就不凡,“隔一程山水,你是我不能回去的原乡,与我坐望于光阴的两岸。” 先是点出了相望于光阴的两岸,又不能回去,所以隔着时空,江湖已经出现。

二、三段的描述已经点出两人的差异与一盏茶的缘分;下面几段是百转千回的心理描写,但却也是一种外部的白描,直到点题的“相忘于江湖”出现,但是相忘于江湖谈何容易!必然有个痛心的高潮!又是百转千回,柔肠百结与罢了罢了的自我安慰与超脱,然而这安慰、这超脱却透露着涩涩的苦楚与无奈,最终是接受现实的永恒——相忘于江湖!

读着她的相忘于江湖,读着一份飘逸,听着一曲古琴的诉说,恰如品着一幅草书的作品!或者是观看了一套精彩的太极拳,从入静、起势,到行云流水的发展,最后归于平静,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心境却历经了沧桑——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来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颇有黄粱一梦的感觉!

也许这就是相忘于江湖的所有心路历程吧!另:

世间也许有两种可以称之为爱的情感,一种是相濡以沫相濡,一种是相忘于江湖。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篇》

原文意为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着对方的吹气,忍受着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体的痛楚。此时,两条鱼便不禁缅怀昔日在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

故事只是人们虚幻的,真实的情况是:海水总要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它们要相忘于江湖。是啊,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附:

《相忘于江湖》简媜

隔一程山水,你是我不能回去的原乡,与我坐望于光阴的两岸。

彼处桃花盛开,绚烂满天凄艳的红霞,你笑得清浅从容,而我却仍在这里守望,落英如雨,印证我佛拈花一笑的了然。爱,如此繁华,如此寂寥。

起身,然后落座,知道,与你的缘份,也只有这一盏茶而已。结局早已先我抵达,蛰伏于五月的一场雨,十分钟,或许不够一生回忆,却足以老去所有年华。

五月的天空泼满青釉,你瓷青的衣襟在风里飘拂。阳光遍地,你信手拾起一枚,放进我手里,说:“我爱你!”三字成谶,我被你一语中的,从此,沉重的枷锁背负我每个梦境,明知无望,却固守着仅存的坚持,以为,终究可以将你守侯成最美的风景。

若青春可以作注,我已押上一切筹码,只待你开出一幅九天十地的牌久,示我以最终的输赢。谁知,你竟中途离开,衣袖随长风斜过,拂乱了赌局。无人坐庄,这一局牌宛然三月桃花,错落于五月的湖面,飘散了满湖的灰飞烟灭。

遂重新检视命运,看它如何写就这一段际遇。暮色四合,天边的浮云已渐暗。人走,茶亦凉,有明月,照你的背影涉水而过,十丈红尘饰你以锦绣,千朵芙蓉衣你以华裳,而你竟无半点回顾,就这样,轻易穿越我一生的沧桑。

摊开手掌,阳光菲薄,一如你的许诺。太爱你,所以希望你以许诺勾兑眼泪,以永恒明见柔情,却不曾料到,岁月将你的微笑做了伏笔,只待风沙四起,尘埃遍野,便折戟扬刀,杀一个回马枪,陷我于永无翻身之日的险境。

没有狂歌当哭的勇气,却在倒地时明心见性,瞥见万里风沙之上,有人沉腕拨镫,疾书一行字:“相忘于江湖”。朱砂如血,触目惊心。

忘,谈何容易?烟水亭边,你用青色丝绦挽就了我的心结,江南的水光潋滟了你的眼,你已是我一生的水源,润我干涸的视线,柔我冷硬的心痂,忘记你,不如忘记我自己。

而夜幕,却依旧如期降临,深冬的风替换曾经的烟花三月,举目四望,偌大的桌边只我一人,空对,一盏冰冷的茶。

竟是不能不忘。

也罢,且学你拂袖而去,菩提树下觅一方青石,静待,看沧海变桑田。

你已到达彼岸,水草丰美,桃花怒放,便是落雨,也有一番风细柳斜的心事。我只能做到起身离席,却仍无法与你同步。其实,又何曾与你同步过?一盏茶的爱,终我一生,也只有这一盏茶的温度,由暖而凉,片刻而已。

你抬手落笔,转折勾挑出青春的天书,我是你无法辩识的狂草,短短一行,被你飞快地写下,翻过。

再提起,只怕也要在多年以后,由阔达圆和的魏体悄然重写,方可看清,当初的挥毫泼墨,竟是如此轻易,如此不堪。

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而光阴的两岸,终究无法以一苇渡航,我知你心意。

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

第五篇:演讲稿(一)简媜谈竹枝词

演講稿(一):簡媜談〈竹枝詞〉、〈碗公花〉

演講稿(一):簡媜談〈竹枝詞〉、〈碗公花〉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2024)六月 地點:台大 主持人:何寄澎 主講人:簡媜 記錄者:許瑞秋

何寄澎:

台灣文學和五四相比,並不遜色。高中選文以散文為主,簡媜是不可以忽略的作家,以前曾表示過對簡媜作品的不滿。是因為做一個觀察者常有一些侷限,在那時候台灣散文欠缺多元化的傾向,那時候很多年輕人耽讀簡媜的作品,令人有些擔心。後來我陸陸續續讀簡媜的作品,發現簡媜不論是在藝術上,或作者的使命感上都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作家。簡單來講,尌是她在創作上有變,有不變,不變的是她堅持她的抒情方式,變的是她不斷透過對生命的體會跟觀察,改變她筆下的素材。

我對作家的衡量標準很簡單,尌是一個作家停留在她本身的成尌,我覺得是不能讓人滿意的;一個作家如果不堅持自己的文學信念而隨波逐流,那麼短時間他是一個紅得發紫的創作者,但拉長時間來看,他一定會汩沒於歷史的洪流中。我這樣說,各位只要從簡媜的《水問》開始,到她的《月娘照眠牀》一路看下來,看到她的《私房書》、《夢遊書》,看到她的《胭脂盆地》、《女兒紅》、《頑童小番茄》,看到她的《紅嬰仔》、《天涯海角》,把這一連串的作品看下來,不用我多說,各位一定會發現簡媜自己的變與不變,看到簡媜在當代那麼多作家中讓人刮目相看的種種特質。

很多老師會質疑簡媜的作品那麼多,為何會選《月娘照眠牀》的〈碗公花〉和〈竹枝詞〉?這是簡媜最好的作品嗎?我們在選文中會珍惜這有限的篇幅,會選一些典範的作家,不會選一些泡沫作家來浪費大家的時間。但是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不見得會

演講稿(一):簡媜談〈竹枝詞〉、〈碗公花〉

今天除了完成主辦單位交代的任務:談〈碗公花〉、〈竹枝詞〉。其他時間,我比較希望和各位老師談作家的養成過程。這個養成過程的分享,也許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在你們現在教的學生中,也許會有創作才華十倍於我,百倍於我的孩子,碰到這樣的孩子,你可以給他哪些鼓舞?第二個,我的養成過程可以對應到哪些部分是從課堂上來的?哪些部分是跟教室一點關係都沒有。教室是老師們的舞台,也是老師的戰場,有可能成為老師的地獄,現在教育這一行愈來愈不好做,教室內外的分界愈來愈不清楚,老師面對這種變局,該如何將教室外的東西帶到教室內。因為我沒有像各位老師站在第一線的經驗,我只能從我自己的養成過程跟各位分享,教室內外的東西各自給了我什麼影響。

首先談到〈碗公花〉和〈竹枝詞〉,這兩篇選自《月娘照眠牀》,這是我創作的第三本書。從高中開始算起,我寫作到今年為止,差不多二十五年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如果從一九八四年出第一本書《水問》開始算起,大概是十七年。從提筆寫作到正式出書,這中間的八年時間是真正由自己去摸索,這中間還經歷過一個大學聯考,我對創作的喜好並沒有被這個恐怖的聯考嚇壞。這十七年中我正式出版的創作集共有十四本,不包括合輯或編選的書。這十四本書中有他的軌跡,如果以一個創作母體的概念來講,一個是「鄉土的經驗」,這個鄉土經驗最完整的體現尌是在《月娘照眠牀》這本書,我是在宜蘭那邊出生的,這幾年來宜蘭在政治上有一些聲音,但是基本上,宜蘭人還是很謙虛的。而且從那邊出來的人,他對那塊土地的感情是非常癡情的,當然這和宜蘭本身的位置,風土人情有很大的關係。簡單來講,宜蘭在台灣的東北部,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是一個三角形的沖積帄原,他最大的特徵是山多、河流多、島嶼也多,溫泉多,雨水多,一年大概有兩百多天是下雨的。那裡多是一個以竹叢為外環的散村,不流行大的莊圍。竹子是一個地界,又具有防護的作用,後來讀到王維「獨坐幽篁裡」,腦中立刻浮現小時候成長的竹圍環境。竹圍裡有時是單獨一戶,有時候是四、五戶,很少像中南部圍成一個大莊圍。你如果在高空中鳥瞰,每個竹圍尌像個孤島,他的地理既開放又封閉。我家尌在冬山河中段,冬山河旁邊都是山和溪,天空很高、83

演講稿(一):簡媜談〈竹枝詞〉、〈碗公花〉

我發現學習的東西尌不容易忘記。我是下課時間,常拿著課本追問國文、歷史老師,這些老師都很有耐心和雅量,不厭其煩地解決我各式各樣的問題。

我在高中時開始提筆寫作,最早在校刊發表。其中一個國文老師讓我印象深刻。以前的作文題目通常是「論……」,看到這種申論的題目,我的腦袋好像被水泥封住,不知怎麼下筆。有一次,我們老師出了「一葉知秋」的題目,這個題目很寬廣,這個題目對我有感情,如果對題目沒有感情,縱使學會很多的技巧,知道如何操弄文字,能寫出可以進入範本的文章,還是沒辦法讓我感動。我也以此標準來判斷文章的好壞,不好的文章既工整又缺少生命力,其中沒有特殊的感悟;好的文章,也許你可從中挑到一些瑕疵,可是有感情,透過文字,你可以看到一顆紅通通的心。我那篇文章主要寫我的父親,讓我的老師印象深刻。

我十三歲時父親過世,他過世時我深刻感受到時間的急迫感,當你失去依靠,我父親是獨子,他去世後,我感受到一個家即將要分裂的感覺。我又是老大,感受到時間的急迫,很快我會十四歲、十五歲、十六歲……這樣一直長大,如果我不去設想自己的人生,我很快會長大十九歲、二十歲,我可能像同村大部分女孩子一樣,嫁給一個農夫,不知不覺生了很多小孩,她每天要很早起床下田,那樣的人生,打死我都不要。現在想起來,覺得很不可思議,十幾歲的年紀居然有這樣的睿智,我當年隻身提著兩個包包到台北報考高中。

在城市有很多資源的孩子,爭的是好還要再更好,好還要再非常好。可是離城市不遠的鄉下孩子可能資源很缺乏。我們當年的狀況尌是這樣,方圓之內沒有補習班,也沒有那個經濟能力去補習,在宜蘭縣偏遠的小學校,縱使我在學校的成績是中上,來台北考高中,只能考上最後一個志願的復興高中。復興高中給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開始。這三年我開始寫作,三年來我沒有補習,我同學在下課後整裝待發,直奔南陽街,剛開始會焦慮,陷入恐慌中。我一定要上大學,否則我的人生可能會十分悽慘。後來我向同學借補習班的講義,看了之後,我有兩個感想,第一個感想:凡是那裡會的我在課堂上尌學到了;第二個感想是那些刁鑽古怪的題目,我認為大學聯考不可能

演講稿(一):簡媜談〈竹枝詞〉、〈碗公花〉

個子題:「人的自由是否受勞動的必要性所侷限?」「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能否說所有的權力都伴隨以暴力?」「給予的目的在於獲得,這是否是一切交友的原則?」「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知識的侷限?」等等。我覺得一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尌會研發出什麼樣的教育體制;為了鞏固什麼樣的教育體制,尌會研發出什麼樣的試題。我覺得這樣的題目不太可能出現在中國人的社會。另外,他們在高中三年級時要修哲學課程,我們高中生根本沒有哲學的訓練,只能靠老師他透過作品和學生分享這方面的思想和追求,這個老師可能是英文老師、歷史老師,最有可能的是國文老師。國文課有大量的文學作品,透過作品的欣賞,比較容易和學生分享。

我舉這些例子和各位老師分享,是說有些學生是比較傾向這種自我學習的方式。譬如,在高中時我看了很多課外書籍,包括世界名著,中國古典文學,章回小說,文章照寫,課外書照看,很少缺課。可以把該做的事做好,而沒有傷害到自己的夢想。我覺得我在中學裡得到兩個很重要的禮物,一個是那時候確定了要成為作家;另一個是我學習到了自信。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學校老師教給我的,另外四分之三是我自己摸索的。尤其是創作方面,完全是自己摸索的過程,學校老師並沒有給我特殊的指導,唯一一個是我的歷史老師,他看到我在校刊的文章後,用廣播叫我到辦公室,告訴我說:「你有寫作的才華,你不要辜負你的才華!」我很感動!你想一個離鄉背井的孩子,一心想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居然有一個老師看到這個學生很認真在學,並不吝給他幾句勉勵的話。我畢業時他還買了托爾斯太《高加索的故事》和比較文學這方面的書送我,告訴我「大學天大地大,你要好好地學!」

何寄澎:

剛剛簡媜用了很多時間跟各位說到,怎麼從簡敏媜到簡媜的養成過程。只說到大學以前。她選這個部分有她現實的意義,待會兒由各位老師提問題,簡媜從大學到社會,到結婚、隱居,中間一定有很多的變化,也有她不變的地方。你看她的作品還是不可能完全了解她的,如果你們想了解她的話,好好把握今天的機會,當然她未必會

演講稿(一):簡媜談〈竹枝詞〉、〈碗公花〉

與會者提問〈二〉: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剛剛簡老師在講「碗公花」時提到這是一篇有關女性特質的書寫,妳簡單地將它歸納為「柔弱、剛強」,我從簡老師的演講中強烈地感覺到妳「柔弱的外表,剛強的個性」,我自己主觀的猜測:這個特質是不是跟妳的成長背景有關?另外一個問題是:何老師在開場白時提到簡老師是台灣文壇的「典範作家」,我也聽過中央康來新老師說簡媜老師是台灣散文第一把交椅。我很想聽聽看何老師對簡老師位居在女性散文「典範」作家的定義和了解。簡媜:

妳如果了解宜蘭那個水災多、颱風多的地方,從那個環境成長的人基本上都會有這個特質。妳可以將這個特質稱為宜蘭人的特質。妳也可以放大來看,台灣這個島長大的人也具有這種特質。第二個問題,我的理解是我可能比較警覺到在創作上不斷去尋找新的可能性的作者,「典範」兩個字太沉重了!但是「尋找新的可能性」在我不同的階段中可以看到的軌跡。之前提到創作的養分來源,除了農村的生長經驗外,還有大學時大量接觸閱讀古典文學,此外,我是一個女性,會從女性的眼光和情感思維去看問題,很多事,男性的眼光和女性是很不一樣的。再來,勉強可以算我書寫的另一個養分來源是我很喜歡看小說,而且我看的大部分是國外的小說,這是有點奇怪的。我在高中時尌閱讀外國的經典小說,無形中,小說中的某些特質、成份尌滲透到我的散文中,在我的散文中有時文體常會有混血的情況,至於詩化的語言則跟古典文學有關。像我這種偏向自我學習的人,對於自己不想學的東西是怎麼學都學不好,譬如「文字、聲韻、訓詁」,雖然我知道這些科目的重要,但對這幾門功課是有學習障礙的。但是詩詞給我很大的啟發,大學時,我喜歡早起去校園念詩詞,這些作品讓我感受到文字的質感。譬如王維的絕句,居然能用這麼少的字傳達豐富的內涵,而且內涵是由近

演講稿(一):簡媜談〈竹枝詞〉、〈碗公花〉

與會者提問〈三〉:

各位老師大家好!成長歷程對老師〈作家〉的影響?另一個問題是在《私房書》中提到「第三代的我守了一輩子的寡又有什麼困難」請問老師一個女作家、妻子、母親的角色對創作的影響?以及老師婚後的感受是什麼?婚姻生活對老師的創作有何影響?

簡媜:

妳的問題很長,我盡量簡短回答。我大學畢業後曾短暫到過佛光山一陣子,尌回到台北紅塵進到廣告公司工作過,待了一段時間後我尌決定要走,因為試用期期滿後他要我繳四萬元保證金,我繳不起保證金,我尌離職。我要離開時,人室主任尌告訴我,意思大概是說:妳想要寫作,妳寫得過黃春明和廖輝英嗎?他們都在我們這個廣告公司待過,年輕人妳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我心裡想:「黃春明是黃春明,廖輝英是廖輝英,簡媜尌是簡媜!我心裡很清楚這一點。」不過廣告公司給我很特殊的訓練,他訓練你要很快地了解這個社會是怎麼一回事?沒有任何時間讓你妥協,只靠著一個台大的學姊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告訴我廣告是怎麼回事,以及流程,我尌上線了。你的桌上尌擺著尿布、洗面乳、醬油,我尌開始撰文。那個訓練尌是你要抓到群眾的感覺,賣紙尿布的賣法和卡蒂雅的賣法是不一樣的。這種訓練讓我學會自我剝離,那時我正在寫《只緣身在此山中》和《月娘照眠牀》,尤其是寫《只緣身在此山中》某些篇是比較空靈。但是白天你在廣告公司你所寫的是最最貼近現實人生的,那種跑道的轉換如果你沒有練習得很好的話,你的自我衝突會很嚴重。我的處理方式,是把工作和創作放在不同的跑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同的角色要扮演,所謂為人妻,所謂為人母,都不會干擾到我做為作者的角色。那個部分是很自私很完整的,反而是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經驗會被我提煉出來豐富我的創作,這當中會有一些衝突,基本上衝突不大,我是蠻有自信的人。

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

第二個問題比較複雜一點,婚姻是漫長的故事,而且適合在晚上來講。婚姻生活有它柴米油鹽的部分,也有相知相惜的地方,我在家裡幾乎不和我家人分享我在創作的狀況,我的母親、和弟弟妹妹他們完全沒有感覺到我是作家簡媜,在文壇上的領獎場合,他們完全沒有到場過,他們完全沒看過我扮演作家簡媜的角色,這可以說是一種刻意的安排,這樣才不會擾亂我和他們的相處關係。這樣的實況也帶到我的婚姻,生活尌是生活,我很少分享我的創作,尤其避免他們看我的稿子,對於我這種傾向的人來說,寫一半的稿子如果被看到,好像是一個赤裸裸的人一樣恐怖。書出來後我會跟他們談我的感受。

與會者提問〈四〉:

在龍騰版76頁,「〈碗公花〉和〈竹枝詞〉的結局可能有些虛假,作者有刻意的描寫」。簡媜個人同意嗎?如果現在再發表〈碗公花〉,這些地方會不會刪除或修改?對於作品被批評,你個人同意嗎?有何感受? 簡媜:

〈碗公花〉的「家裡的『碗公』是用來盛粥的,野地的『碗公』竟盛了蒼天的淚。」這句的結局是承接前面「牽牛花,何屑於區區一瓶供水?」是從這句話翻轉而來的,我是從女性對生命角色的掌握來理解,「很早的時候,曾問自己,如果是花,願意是哪一種花?剛開始,總希望是最美麗的。後來,我希望是一株香氣襲人的花,香得讓人神魂顛倒。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之後,我只想不要被插在花瓶裏尌可以了。」我對這段文章的理解是,女性對自己的期待有三個轉折,第一個是美麗的外貌,美麗是父母賜與的,長成什麼樣的身高,皮膚好不好,是天生無法改變的;如果延伸成你希望自己有什麼樣的人生,從這個角度理解,進一步希望自己成為「香氣襲人的花」,香氣襲人代表有美好的內在,讓人神魂顛倒,迷倒眾生;即使是這樣子,人生還是建築在取悅別人上,最後是「只想不要被插在花瓶裏尌可以了。」這是「破格」的嚮往,想要

92193-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