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我的一次培训经历

最新文章

第一篇:我的一次培训经历

我的一次培训经历

数学班 崔谧

在培训中,谈到《教师专业与职业道德涵养》时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第一教师是文明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应教师的主要性;第二教师是模范。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的人格力气是无形的、不可估计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引导、管理和谐才能,才干使教学更有效力,更能增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让我明确了第四点,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需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懂得不同的心理特色、心理迷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辅助和排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德。

其次,培训为我行将面临的实际工作供给了许多方式和策略。

在培训中,多少位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盛的老先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我们介绍了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优秀的班主任给我们介绍了班级治理的办法及班干部的造就。景行小学的麦慧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以“德”为主,培育学生的道德素质;要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搭建“家校接洽之桥”,还展现了她的成功案例,让我很信服。而数学组的观摩运动和教研员吴晓丽老师的讲座中,更是让我走出了教养上的误区。老师的教导老是有限的,我们总是在一直的实际中逐渐成长,将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学习的货色还良多,而短短十天的培训,给我的却是毕生受用的常识。最后,感激为咱们辛苦付出的老师们。

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千石小学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高专业、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此,在历年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注重服务基层,以校为本,抓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形成教师成长的校本特色;同时,紧密围绕县教师进修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开展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强的全员培训和知识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培训。本学年,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把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逐渐加强,并在培训内容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现把本学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十分重视和支持教师培训工作。

本次培训一如既往地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培养的组织体系为:校长统一指挥协调,教务处组织实施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精心挑选有较强针对性地培训内容,严格规定了新教师的管理措施,并做好培养的组织与后勤保障工作。培养工作做到了组织健全、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保障有力,为保证培养工作收到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徐冬秋校长对教师的培训内容的确定、安排、培训的要求考核验收都亲自过目,予以具体地指导。她还参加每一次教师培训活动,给予大家很多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二、教师积极参与是做好培训工作。全体教师思想上对培训工作极为重视、认识到位。他们更加认识到参加培训不仅仅是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的,更认识到是时代的需要,是一位优秀教师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新生与热爱的需要,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需要。因此,全体教师都能认真积极的参加培训,做到有事请假,严格遵守培训要求。

三、本学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1.理论培训:

一是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地学习理解永嘉县教育局教研室制定的有关教学常规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制定计划、备课、上课、作业的批改、考试与讲评等等,使中青年教师明确了当好教师的标准和要求,使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除此,还认真学习了《走进新课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及解读等。

二是聘请专家为教师做新课程理论的报告。邀请县名师王建群老师给我校教师做“有效教学”的专题报告,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我们耳目一新,提高了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了方向,树立了走向新课程改革的信心。

三是我们始终强调培训方式的开放性、多样性、参与性和研究性。倡导培训者与学员的互动交流,注重两者在培训过程中的相互启发与思维碰撞,改变“一言堂”的注入式讲授方式,采用“参与——分享”式培训模式,搭建平等的对话平台,以实现最充分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2.加强教学技能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水平。本学年开展了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各项比赛,包括教师钢笔字比赛、说课比赛等。从大家的成绩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朋明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和水平也有不同程序的进步。

3.开辟多种空间,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培训。

我们学校支持教师走出去取经。走出去可开阔教学视野、拓宽知识范围,为中青年教师的“换脑”和“充电”提供条件。学校多次分批组织教师外出(福建省厦门市、杭州等地)学习,并且定期组织学科教师到县里其它学校观摩学习。通过实施学习汇报制度,我们让学习者通过校园网的学习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展示学习经验与收获。同时学校还与一些知名网站进行联系,如: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教育在线论坛等,开辟多种空间,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

四、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全体教师努力把所学到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与班组管理中去,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进取,勤奋开拓,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些成绩可以从下面的几组数据中看出: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工作的联系是紧密了,可有时候会疏忽了培训与教师提高的互相促进。

2.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更要关注如何提高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3.在今后的教师培训中,要继续增强对青年教师师德教风和敬业精神的培养,继续增强对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继续增强培训工作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培训纪律要求,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核。

总之,教师培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我们既要在政策上准确把握培训要求,又要在工作中创设、争取、珍惜各种学习机会,支持老师参加学习,保证老师学有所用,学有提高,真正通过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提升。XX学年我校的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和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合分不开。今后我们要再接再厉,不断地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力争使教师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完成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变,从而真正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幸能加入这次上岗培训,学习中我得到了很多优良老师的指导与领导,他们大方地向我们先容本人从业多年的胜利教训与心得,使我们在少走弯路的同时也清楚作为一名及格的老师,应具备的素质跟思维境界。

第二篇:一次劳技培训经历

一次劳技培训经历

初三学生参加完升学考试后,都有一周的劳动技术培训时间。2025年夏天,学校安排我担任了初三毕业的四个班的《家政礼仪常规》的培训,三个课时。说真的这种培训大家都没怎么重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这时的学生们参加升学考试正处于一个“全身放松”的时候,无论从纪律还是学习的积极性上都是很散漫随意的,为了让课堂纪律好一点,顺利完成这三个课时的教学,我也仅仅是对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构思,便走进了教室。

我首先给他们例举了一些生活中关于常规礼仪引发的实际案例,然后让他们对案例进行交流谈感受,这样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印象深刻,并体会到礼仪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接下来,我和他们一起进行情境模拟,如:互致问候、打电话、向对方致谢、主持生日宴会、站姿、座姿等等,再让他们对刚才的情境再现进行相互评价。从他们的表情和神态,看得出来他们很投入,热情也很高,发言踊跃。我的初衷是想通过相互评价,让他们体会到自身常规礼仪中的不良习惯,从而达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目的;最后再结合教材,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基本的礼仪要求。时间过得真快,在不知不觉中培训就要结束了,课堂纪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也看得出他们也很认真,也很投入,大家都有一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此后,我还发现一个奇特的收获,那就是那些我未曾教过的学生们,他们在外面碰到我时也会主动的招呼我了!

本来是一次应付式的培训经历,却让我感触很多,让我久久不能。首先,从这次经历中,我更加体会到一个平等的、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对教育的成败影响是多么大!其次,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亲身的参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完善,这样的过程,远比“说教”有效得多。以前我们老是说“学生不听话”,现在我知道了原因就是我们“说得太多”。其三,我觉得我们平时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尤其是对他们的“需求”关注不够,对于初三的学生,当然大多会升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青年时期,他们也会开始注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他们除了关注学习,也关注生活,而在这方面“我们教了多少?”,“到底他们最需要什么?什么对他们最重要?”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我们常听到或遇到这样的情境,那些过去被我们精心照顾的“优生”们,在“高就”后,为什么再遇过去的“恩师”时,却连一句招呼也没有了?这种现象难道跟我们自己的教育没有关系吗?

平泉九义校:颜俊勇

2025.1.20

第三篇:我的一次不安全经历

我的一次不安全经历

目前,我公司深入开展的“我的一次不安全经历”活动,切实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不禁让我回想起自己所经历的一次安全事故。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一、事情经过

我刚到营销部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到台区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当时作业人员正在调试高压终端,我站在旁边观看,看了一会觉着自己也能调试了,猫着腰站着又有点累了,就在变压器台上四处咂摸,看到一根线误以为是电杆拉线,将要上手去抓的时候,监护人员没等我把手举起来就一把把我手中的地线打落在地上气愤的说:“你想啥呢?活够了啊?” 我还不明所以的说:“咋了,神马情况啊,激动啥啊?” 监护人员指着那根线说:“你看清楚这是啥了没?这变压器高压引下线,不是电杆拉线,只是绝缘皮没了而已,今天要不是我手疾眼快,恐怕你的小命就完了,以后记着不管干啥都注意点,观察清楚再干活”。听了监护人员的话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心里想:好悬啊!以后一定要看清楚,不能以为旁边的都有绝缘皮就是引下线,这根没有绝缘皮就当成拉线了!

二、个人感受

通过这次事件,我对电力安全又有了深入的理解。一旦工作起来,不能马虎大意,想当然做事,务必做到一丝不苟。人身安全是我们供电员工的前提,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护好这个前提,一旦前提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这个电力设备不像其他设备,仅靠经验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工作,一定要遵循程序做事,侥幸蛮干受伤的总是自己。还有就是,遇到事情一定要淡定,稳重处理各种事故,俗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工作中强化岗位职责,加强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监督检查及管理。生产要安全,生产必须安全,任何时候忽略了人的因素置安全于不顾的做法都是本末倒置的,试想,失去了安全做保障的生产实践会是何种境遇,又会发生多少人间惨剧。

三、危险点分析

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我们不进行治理和防范,在一定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事先进行分析预控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这次安全隐患完全是因为我个人原因造成的,如果我没有那么不当回事,没有那么鲁莽,而是仔细顺着高压线向下观察分析的话,自己一定能够判断出电杆拉线与高压引下线的区别,也不会出现潜在安全事故。万一监护人员不拉住我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但是公司也有问题,像这种线比较乱的台区,引下线有绝缘线也有没有绝缘皮的容易让人误解,尽管有绝缘皮我们也不能乱碰。公司应该对这种台区进行整改。

四、防范措施

今后,我这安全意识一定要加强,严格按照程序做事情,不能随意简化程序。工作上心上进,遇事从容冷静,细心观察,工作马虎不得。还有,公司一定要定期开展加强安全意识的讲座或宣讲,给公司员工提个醒。

电工作业特别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出现触电事故,重者死亡,轻者致残。预防触电事故,是电工作业的重点。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是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分析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从自身做起,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二是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刘某某的违章行为属于习惯性违章,在这起事故发生前有类似的违章现象,但是没有及时纠正与处理,所以有关人员应负一定的责任。三是对屡教不改、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惩处,不能让违章行为任意发展,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公司通过开展“我的一次不安全经历”活动,深挖各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剖析事件发生的背景、产生的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应吸取的教训,切实提高了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为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打了一场过硬的人心杖,为提升安全管理软实力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我的一次成功经历

我的一次成功经历

我成功的经历有许多,其中一次让我至今难忘。

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学煎蛋,于是,就对妈妈说妈妈今天中午可不可以教我煎蛋?妈妈惊奇地问:你怎么想要学煎蛋了呀!妈妈,我都已经这把老龄了,如果你不教我,那更待何时呀!妈妈说:好吧!那你先去拿几个鸡蛋来。我拿了3个鸡蛋洗干净,然后把蛋壳打破。刚开始,我没有用力,蛋壳里的蛋清似乎是钢铁铸的,纹丝不动。妈妈见了说:力大一点。这回我用力一敲,结果把蛋壳敲了个粉碎,碎壳和蛋清一起流入了碗里。这下可把我吓呆了,我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把蛋壳从蛋清里挑出来,真有点像鸡蛋里挑骨头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弹壳挑了出来。接下来,我又拿了一个蛋,这回我吸取了上次的经验,终于把蛋打好了。我拿了筷子,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蛋搅均匀。谁知道,用力过猛,蛋清溅得满桌都是,我也成了个花脸猫‘‘,本来我不想学了,但是我想起了知难而进这个词,于是我打开了天然气,然后我听从妈妈的又放油,然后又倒蛋,看着那黄澄澄的蛋,真想一口把它吞进肚子里去。接着,我照妈妈说的用铲子上下翻了翻,不一会儿,一盘清香扑鼻的煎蛋就做好了。我吃着自己煎的蛋,觉得格外好吃,也许这就是自己的劳动果实与不劳动的区别吧!

这次成功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不要半途而废,自己的劳动果实总比不劳而获好呀!

第五篇:我的一次教学经历

失败是成功之母

吴兆斌

步入教师队伍已经21年了,那一次教学不成功的经历其实一直都没有从心中走远,因了这一次作业题目的要求,是记忆将那一天再一次拂去灰尘,逐渐清晰在眼前,那天是我走上教学岗位以来开设的第一次规模最大的公开课。有来自全片 的知名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居多。我开设的课文是《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当时状况下,不像今天有无数的网上资料可选,电脑还未诞生,因为刚参加工作,手头除了一本人教社的教学参考书,校图书馆里陈旧的练习外,加上这一篇文章是新入选的文章,更没有其他任何文字资料可以帮上忙。

比这还糟糕的是,我与备课组的组长关系淡如水,平日里老死不相往来。虽然他是教学备课组组长,但每次大小考,我所任课的班级成绩都要比他高出不少,而我只是在教学道上“摸着石头过河”而已,同时由于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领导一布置经验总结就热心地参与,无形中令组长于尴尬境地,而当时的我却一无所知。

我也就这一课的公开课教学像组长请教,记得当时的他漫不经心地说,去教学参考书上多琢磨琢磨就好哪,认真一定会有收获的。我不得要领,只好退而求自救,摆出参考书,从拼音、解释、课文分段、朗读一项项加以分解,然后再思考怎样安排教学的步骤。记得整个准备过程也就两三天就赶鸭子上架了。

因为当时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中心校,片长就是我的备课组组长。开课那天,来了一大帮老教师,年轻如我的仅有两个。

上课过程中,我起先有些拘谨,慢慢地便舒展了,侃侃而谈。可不久我有些支撑不住了,因为年轻人毛手毛脚的原因,我竟然没有相及我的讲话速度较快,整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在离下课还有五六分钟的距离时我该讲的都讲了,所有的环节都完成了。不好意思的我,只好让学生自己看看课文,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当堂提出。

课后的分析会我没有参加。老板(校长)自然对我很不满意。但好在这样的一切当时我第一时间都不知道,我照样教着我的学生,每一次大小考我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成绩依然是年段第一。

直到那一届学生快毕业时,有个学生给学校广播站投稿,大加表扬我的教学认真,积极,关心学生云云,校长在学校例会上,对我特别表扬了一番,我才从周围人言语中知道那次公开课曾留下的不佳影响:才知晓这一节公开课的大体评价,很不成功。总体上有看轻片内其他小校之嫌,因为我在课上大讲特讲美学原则,教学环节没有设置科学,师生互动较少等等。只是于我,这一切好像是刚刚发生,就如突如其来的淹水,无声无息地又退得无影无踪了。

现在想来,还真的发现课上得不怎么样:首先没有争取备课组组长,特别他还是教学片片长的指导是一个先天不足。因为生活中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只是备课本明显也是非常地“缺血”行为。课是上给学生听,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目前情况怎么样了?可以准备的事我却像一般情况下写一篇普通的教案似地。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构建方式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完全是一种淡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如果教师没有较高的教学智慧,根据班内出现的实际情况调整你预设的教学内容,常常难以达到你的教学目标。现在想来,那时太天真了。再次,这一次的教学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我没有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定位在学生的反映,即接受可能上,缺少对学生思维深度,思维力度的培养,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忽视对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思维,导致学生只会浅层次的应答,而不会将语文中的知识加以思维、内化,更奢谈什么创新。

另外,平日里,类似的演练也是很重要的。学生毕竟是学生,没有演练过,他们在突如其来很多外人在场的情况下自然不敢表现,这也是很多教学“生手”值得注意的地方。

今天,当我获得了学校、县、市优秀教学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同时,回顾这一段经历,蛮有反思的余地。是的,人不怕犯错误,就怕重新载跟头。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谁没有犯过类似的过错,跌到了,爬起来,用一颗真正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心,一定或迟或早走向成功。

我会做到的,朋友,你也一定会。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