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个神奇的动物王国,许许多多小动物在那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今天,动物王国的狮子大王想邀请爱动脑筋、爱学习的小朋友们去做客,你们想去吗?狮子大王还准备了动物王国最美丽的花朵送给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的小朋友呢。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二、复习声母表
1、瞧,动物王国到了。大门上有一道狮子大王为小朋友们准备的 “芝麻开门”题,只要你能把这些字母按顺序串联起来,森林的大门就会为你打开。狮子大王为每一个想去动物王国的小朋友准备了题目,请小朋友拿出题目,安静而又迅速地答题。)
2、我们一起按着声母顺序读一读。注意读声母时又轻又短。门上出现了什么呀?(原来是大象哥哥在把门呢)
3、检查一下你串起来的是这一只大象吗?有错误的赶快改正。
4、我们一起按顺序把声母表读给大像哥哥听。
三、认读韵母
1、咯拉拉,动物王国的大门开了,看来大象哥哥对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满意呢!瞧!导游孔雀小姐也来迎接我们了,听说小朋友们正在学习拼音,孔雀小姐也想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看,孔雀导游展开了美丽的尾巴,仔细观察,美丽的羽毛里都藏着什么?谁来和他们大声打招呼——学生认读韵母。)
① 比一比,谁的眼睛亮,哪几对韵母看看有点象,其实不一样。(出示韵母组)
② 听一听,谁的耳朵灵(听力练习)
2、(孔雀导游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她正抖动美丽的尾巴呢!你们看,这次出现的又是什么?(鼻韵母)他们是怎样排列的?)
①(前鼻韵母)读时要注意什么?谁来读?(标上数字)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②(后鼻韵母)读时舌根向后缩。谁来读? ③瞪大小眼睛,仔细来辨别。(看一遍)来开双轨火车。小结:
四、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孔雀小姐带着我们森林的深处,正好看见一只小白兔在采蘑菇呢。(出示小白兔)原来今天兔妈妈生病了,想吃新鲜的蘑菇。于是这只懂事的小白兔就自告奋勇地出来采蘑菇了。出门前兔妈妈告诉小兔只有整体认读音节的蘑菇是可以吃的。其他的蘑菇都有毒。你们想帮助小兔子吗?,森林里到处都长满了蘑菇,连小朋友的的桌肚子里也有。快拿出来看一看。你的蘑菇能送给小兔吗
六年级期末质量测试卷
年级
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计算题,要细心哟。(共28分)1.直接写得数(8分)
20-12.3=
0.32+6.2=
1÷0.25=
3.25×2= 10.8÷0.9=
9+1/4 =
44÷0.2 =
1.25×1.6×8=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请简算。(12分每小题3分)95.6×1.8+0.18×44
87.5÷12.5÷8 83×101
7.7 ×7+7.7+2×7.7
3、解方程(4分)
x+50% x=42 :0.3 =25 :x 3.下面各题列综合算式或方程。(4分,每小题2分)(1)0.8乘以1.25的积加上0.96除以0.12,商是多少?
(2)4.7减去2.35的差比一个数的5倍少1.65,求这个数?(列方程解)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4分,每小题2分)
1、十二亿九千四百六十万写作(),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万,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的近似数是()亿。
2、在0.305、、30%、0.350 中,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3、15:()=5/4=()小数=()%=6÷()4、5.02吨=()吨()千克
2.25时=()时()分
5、()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1)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全厂为6300()(2)课桌的桌面面积大约是40()
(3)看一场足球比赛所用的时间大约为2()(4)一种热水瓶的容积为2()
6、爸爸今年a岁,小林今年b岁,他俩今年相差()岁,再过8年,他俩相差(岁。
7、写出两个比值都是2的比,并组成比例():()=():()
8、小红每天看书50页,她看书的总页数和看书的天数成()比例。
9、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当冰化成水时,体积就()。
10、在2.74、3.06、2.83、2.89、2.94、2.78、3.52中的中位数是().11、在图上量出是3厘米线段,实际是750千米,这幅的比例尺是()。
12、一根7米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的若干段,6次,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如果剪成2段需要2分钟,剪成6段需要()分钟。
三、细心推敲,认真判断。(对的打“ √ ”,错的打“ ×”。)(5分))))
1、a、b 都是自然数,、a-b=1,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b。()
2、在所有整数中,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3、梯形的面积一定,上底、下底的和与梯形的高不成比例。()
4、在比例x:3/2 =2/3 :y中,x、y一定互为倒数。()
5、如果a÷b=8(a、b不为0),那么a能被b整除。()
四、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要使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短,那么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应是()厘米。①12
②6
③4
④不能确定
2、甲数的1/4 等于乙数的1/5,那么()大。
①一样大
②甲数
③乙数 {+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_www.feisuxs++}
3、一条长2米的木料,锯成0.5米一段,要24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0.4米一段要()分钟。① 30
② 32
③ 40
4、在比例尺1:150000的地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① 15
② 45
③ 4.5
④ 30
5、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天,乙独做8天完成,甲、乙两队的功效比()① 10:8
② 5:4 ③ 1/10:1/8
④ 4:5
五、动手操作。(9分)
1、以已知线段为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画一个等腰三角形,且是锐角三角形,并做等腰三角形的高。
2、过直线外一点画出一条直线的垂线,和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按照1:10的比例尺,把本张试卷画下来,并作出对称轴。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共29分1题 4分,2——6题每小题5分)
1、工程队要修一条长3200米的公路,6天修了3/8,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要多少天?
2、一堆石子,第一次用去它的1/5,第二次用去的石子比第一多24吨,两次共用去石子544吨,这堆石子共有多少吨?
3、农场收割一块小麦,若每天收割420平方米,6天可以完成,如果要提前一天收割完,每天应收割多少平方?(比例解)
4、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城相距4厘米,如果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到达?
5、工程队修一条路如果8个人去修需要4天完成,如果12个人去修,则需要多少天完成?(比例解)
6、把一个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125厘米的圆柱体钢材铸造成横截面是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钢材,能铸造多长?
精心设计 追求高效
——评姚培红老师执教《行道树》一课
武原中学 朱敏辉
每次听姚老师的课都会有许多启发。她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我看来,她既像是一个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大将,又像是一个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母亲,让人不禁陶醉于她的课堂。
这次听了姚老师上的《行道树》,同样也让我有许多收获。总的感受可以用“高效”两个字来概括。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流畅,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语言生动丰富,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教学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下面我就谈谈感受最深的三点,也就是姚老师在课堂上关注的三个方面的有效性。
一、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姚老师的课堂提问就是高效的。比如,文本解读时姚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选择下列句式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A、读了“ ”,我仿佛看到了“
”。B、读了“
”,我体会到了“
”。C、读了“
”,我不理解的是“ ”。这三个句式看似零散,其实很好地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性,A句式是引导学生关注行道树的外形,BC句式是引导学生关注行道树的内心和品质。于是之后归纳行道树是一列怎样的树也就水到渠成了。又比如,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句话是难点,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姚老师采用的是分层提问,各个击破的方法,也就是抓住了“神圣”、“痛苦”、“深沉”这几个关键词分别提问:什么样的事业是神圣的?为什么神圣的事业会痛苦?深沉是什么意思?能否找出它的同义词?之后又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把对这句话的理解整合起来。这种先分后合的提问方法正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无疑是高效的。
二、关注学法指导的有效性。我们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姚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比如,她在文本解读这一环节刚开始时就不失时机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找答案。又比如,学生齐读课文后,姚老师及时作出评价:读得整齐,响亮,但是行道树的感情没有很好体现出来。这一评价其实也渗透着朗读方法的指导。相信这些学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将会受益匪浅。
三、关注课堂拓展的有效性。目前,有一些课堂拓展存在着偏差,只是为拓展而拓展,拓展的内容与文本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而姚老师的这堂课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却能够和文本有机整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境界。她首先设计了第一个小环节:面对行道树,请你选择一种修辞,用形象的语言,对他们说一句心里话。(学生当堂写并交流)我觉得这个设计不仅能以读促写,也能以写带读,让学生在写中更深刻地领悟行道树的内心和品质,也就是对文本解读的延伸和深化。接着又设计了第二个小环节:社会上有没有像行道树那样的人呢?这是对前面这个环节的进一步延伸:由对行道树内心和品质的领悟延伸到了无私奉献这一类人,这就很好地把文本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融合。
总之,这是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是谈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三点不成熟的体会,还望在座各位老师指正。
走进面试考场,你应尽量放松自己,表情自然,面带微笑,给人以真诚、亲切的印象。通常情况下,主考官都会以一句充满感情色彩的客气话,把你引入试题。如“欢迎你应聘我们某某公司,我们期盼你考出好成绩!”这里,你可以微笑着点头致意,也可以说声“谢谢”。
在主考官没有请你就座之前,你不要急于坐下。主考官说过“请坐”之后,你再坐下,挺直身子,目光注视着考官。主考官会很快切入正题:“请你简单谈谈自己的经历和特长”。
这是每个应聘者都应精心准备的内容。开头开得好不好,主要看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现实招聘面试中,不少求职者回答这一问题时,显得琐碎、啰嗦、没有条理。有的从上小学谈起,初中、高中、进厂、干什么工作、表现怎样等等,过于详尽;有的甚至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等家庭情况也详细介绍,不仅占用过多时间,而且让人乏味。
那么,应该怎么介绍自己呢?
下面是一位求职者面试时的自我介绍:“我的经历非常简单。1985年,18岁的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招工进入某厂当上了一名车工。从此,我操刀切削十多年。其间3次参加全市车工岗位技术大比武,荣获两次第3名,一次第2名。去年企业破产,我下岗失业。下岗后参加过3个月的电脑培训,3个月的英语培训,取得两个上岗证书,为我掌握现代化的数控车床打下了基础。听说贵公司招聘技工,我觉得我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主考官微笑着频频点头。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介绍自己简历时可以从参加工作时讲起,不要拉得太远;经历中重点介绍自己从事什么工种,有何特长,凡与此无关的都可省略;能够显示自己优势的,可以讲详细些,而且与招聘内容联系起来。例如,三次参加技术比武获奖,两次参加技术培训,都显示了应聘者的技术水准,可以说正投招聘者所好。所以,立刻引起主考官的兴趣。当然,介绍自己的经历中的成绩时,要注意口气,既巧妙地表露出来,又不显示出自我吹嘘的痕迹,给人以自信、谦逊、不卑不亢的印象。在应聘前的准备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精心设计教学板书
有人说:板学设计是老师的门面,板书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好的板书设计能让学生赏析悦目,有利于帮助他们高效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因此,我们教师还应在板书设计上下功夫。
板书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提纲式板书、结构式板书、图示式板书、表格式板书、辅助式板书等,究竟采用哪种板书形式,应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使其为本节课服务。
下面是我的一个教学设计,以此为例来说一下教学板书设计的类型及实效性。
教学设计: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交往意识,在生活中正确交友,提高交往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交往的必要性、重要性。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交往,提高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我们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都需要与人进行交往,请看小明在成长的过程中主要与那些人进行交往,这些人给了他那些帮助。(多媒体展示:A在家B在幼儿园C在小学D在商店)
问题很简单,师生在谈话式的交流中很自然的引入本课内容:我们看到小明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为什么要和人交往?交往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
2、板书标题:
一、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
1、人生离不开交往(交往的必要性)
情境活动一:关于交往的两种不同认识(学生看学案,思考问题)
(材料见学案)
材料1:同学甲:交往对我们很重要。
同学乙: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用不着费心去交往。你怎么看两位同学的观点?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能离开交往吗?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很容易认识到:人生离不开交往。即:交往的必要性。)说一说:
※在生活中,自己经常与哪些人交往? 他们给过自己哪些帮助 ? 自己给他们提供过什么帮助 ? ※自己现在有多少知心朋友?小学毕业时有多少?(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教师赠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才能体到人生的快乐,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在人的生活中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学会交往,广交朋友,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在交往中完善自我(交往的重要性)学习方法:
(让学生通过分析解答实际问题,感悟出交往的重要性)填一填:
我生病了,好友来看我,我感到:————————————落下了功课,我该怎么办?———
在生活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我感到: 外出迷路了,我会:————— 公交车上看到孕妇上车后没坐了,我会:————— 好友要参加运动会了,我会:———————— 这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了:
①通过交往,能够实现心灵沟通,保持心情愉快 ②通过交往,可以结交新友,不断完善自己(③在交往中朋友会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
教师赠言:人生难免遇到困难、挫折。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有助于困难的解决。在困难时获得别人的帮助是幸福的,应该感谢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同样会感到幸福。
名人名言:如果你把一个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忧愁。培根的名言同样告诉我们:交往中我们的朋友会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问题探究:朋友越多越好(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学生各抒己见,争辩很激烈,掀起了课堂高潮)教师赠言: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人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好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这就要求我们在交友中要善于选择,慎重择友,多交益友,从而让我们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健康地成长。
(三)课堂小结(结合学生实际,强调交往的必要性、重要性,提醒学生广交友、慎交友)本节课知识结构:
1、人生离不开交往——人生为什么离不开交往?
2、在交往中完善自我——交往有何重要性?(1)交往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通过交往,能够实现心灵沟通,保持心情愉快 ②通过交往,可以结交新友,不断完善自己
③在交往中朋友会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2)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四)实践平台:
结合本节课你对交往的认识,为帮助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广交友、慎交友、交益友,请向广大中学生发出一份有关交往的倡议书。
(五)教学反思:
优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活即教育”,使学生感觉到思品课有趣味、有价值,实现了:“学习——感悟——提高”
不足之处:给学生设计的情境材料少一些。
(六)板书设计:
一生——交往——一生
∕
必要性
重要性 〖广交友、慎交友〗
本节课我采用了结构式板书,既简洁又突出了重点、落脚点。使本节课的内容一目了然,非常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板书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1、提纲式板书
2、结构式板书
3、图示式板书
4、表格式板书
5、辅助式板书
究竟采用哪种板书形式,应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使其为本节课服务
板书设计的实效主要有:
1、板书设计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
2、板书内容与学习内容互相协调,能凸显学习重点,起到强化作用。
3、板书设计具有启发性,能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画龙点睛”、指点引路的作用。
4、第六、板书设计具有浓缩课堂内容的作用,便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起到再现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作用。
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开启高效课堂宝库
————关于课堂导入环节的阶段总结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整体教学的“序幕”,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投入新课学习的氛围之中,激起他们活跃的思维,提高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优化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努力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也使英语教学事半功倍。近期上课和外出听课的过程中,仔细分析研究了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常用方法,试与同行们探讨。
一、实物、图片导入法
图片,包括教材中的插图、教学挂图、多媒体图片、照片及教师自制简笔画等。实物和图片更形象、更直观,能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思维的依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师生双方都有话可谈。
案例1:在教授牛津英语7B Unit6 Integrated skills时,我校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给学生看以下的图片:①五颜六色的金鱼 ②金鱼在水中静止不动。然后提问题:① Have you seen the colorful goldfish? ② What is the goldfish doing in Picture 2 ? Do goldfish sleep with their eyes closed? Why not? 由于金鱼色彩斑斓,鲜红的、深蓝的、雪白的„„学生一下子就对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热情高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案例2:一位教师在执教牛津英语8B Unit3 Vocabulary时,从办公室搬来了电脑的各个部件keyboard, printer, mouse, screen, mouse, U-disk------,邀请学生去看看、摸摸、再问问其他同学。这样,学生们对于电脑部件的单词和用途就熟记于胸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且,也使学生们明白了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二、多媒体视听导入法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的事物尤其感兴趣。多媒体视听或VCD短片能从多个感官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
案例3:一位教师在上牛津英语 8A Unit6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时,选取了一段地震的录像导入新课,那高楼大厦瞬间倒塌时的恐怖,那伴随着建筑物倒塌的轰鸣声、人们的尖叫恐惧声,令从没经历过地震的学生们震惊了,脑海中留下了地震情景的深刻印象。随之,老师通过几个问题:“what did you see?”“what did you hear in the earthquake?” “How did people feel at that time?” 顺理成章地学习了本课的一系列新单词。利用多媒体视听导入新课的教学,不仅形象直观,使人印象深刻,而且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歌曲导入法
指教师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开场导入新课内容的一种方法。“音乐是一种艺术,是心灵的直接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尽情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深深体味与本节课相关内容的情感。
案例4:我校某教师在教学牛津英语8A Unit5 Main task时,选取了《我是一只小小鸟》这首Flash动画歌曲导入新课,当那旋律悲伤优美,同学们所耳熟能详的歌曲悠扬地响彻教室的每个角落;当屏幕上出现小鸟被猎枪打中而缓缓坠地、或成为某些人的盘中餐,试想,有谁会不动容,不在心中大骂某些人的残忍和冷酷,进而更加坚定自己信念,也即是本节课的中心——保护野生动物。
这首歌曲的导入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导出了氛围,导出了情感。
四、猜谜导入法
英语老师经常把它称为‘Guessing-game’或‘Brain-storm’。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所决定,他们活泼好动,生性好强,表现欲和参与意识强。因此,我们的课堂,特别是语言教学的课堂,应当活泼生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