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构建美育办学特色 全面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东荷小学学校发展规划(2025年9月~2025年8月)
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的大幕也已经拉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了能在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寻求突破性、可持续的发展,东荷小学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5-2025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5-2025年)》为指导纲领与行动指南,深入贯彻国家和上海市的课程改革理念以及《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25]23号)和《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5年)》(沪教委基[2025]33号),认真落实《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市、区两级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在综合评估本校上一轮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广泛征询学生、家长、教师、专家、社区代表等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需求,并注重办学历史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的延续与拓展,特此制订《整体构建美育办学特色 全面提高内涵发展水平——东荷小学学校发展规划(2025年9月~2025年8月)》。
一 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东荷小学于1997年9月在五莲路1003号创建,地处较为成熟的浦兴社区。学校占地面积9230平方米,建筑面积6138平方米,绿化面积2025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面积2450平方米。学校以科学先进的设施打造专业化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精良齐全,所有班级均配置电脑多媒体,拥有闭路电视、有线广播、校内网站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建有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馆、足球场、体操房、塑胶 1 场地、音乐室、舞蹈房、古筝活动室、多媒体教室、电脑房、电子阅览室、数字语音室、师生作品展览厅、写生室、自然实验室等设施。
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63人。学校绝大部分生源来自于浦兴社区,另有19%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其中,浦兴社区属于较为成熟的社区,能够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利的社区资源与环境支持:该社区交通便捷,公园、超市、医院等资源比较丰富,各种活动场所的设施完善;社区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已形成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与学校发展形成呼应;社区与学校已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能够为学校工作需要提供各种有力的支持。
学校现有在编教师53人,专任教师48人,中共党员12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占教师总人数52%,大专及本科学历占教师数100%。学校中层以上行政人员9人,岗位培训率100%。学校骨干教师梯队层次分明,人数逐年递增,区骨干教师5人、署级骨干教师6名、校级骨干教师8人。骨干教师赴贫困地区支教1人次,区内挂职锻炼1人,分别为期1年。学校教师参加市、区级各类教学评比获奖20人次。学生参加全国市区各类比赛获奖1280人次。
十余年来,学校积极探寻美育特色发展之路,沿着“知美合一”、“扬美育特色,促和谐发展”、“深化特色教育,注重内涵发展”的变革轨迹,学校美育特色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区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经过多年的办学积淀,学校收获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相继获得多项荣誉或专业资质:学校现为浦东新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实验基地、中国创造学会教育实验基地;学校被评为浦东新区文明单位、区艺术教育优秀单位、区校本研修学校。
(二)发展优势
通过对《深化特色教育,注重内涵发展——东荷小学学校发展规划(2025~2025年)》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估,我们发现,过去四年中,学校通过构建美育校本课程,着力深化美育特色,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办学经验积淀日益深厚发展优势日趋明显,在学校管理、特色创建、课程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都已形成稳定的工作模式,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稳步推进、持续提升。具体而言,东荷小学积累的发展经验和优势主要体现在:
1.以艺术教育为龙头,美育教育特色逐渐凸显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龙头,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与经验,尝试构建了以美育教育为载体的德育模式,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和环境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以行为养成为抓手、道德教育为基础、美育教育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和教师自觉、主动、负责、诚实和敬业的精神,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使美育教育完全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活动之中。同时,学校的“艺术月”活动深受师生的喜爱。
2.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学校课程体系初步形成
学校以区级课题《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依托,有机整合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探索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模式,建立了规范有序、协调运作、相对完善的课程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学校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理念,扎实开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探索,语文、英语学科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教材进行深度发掘和拓展,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需要。另一方面,学校着力建设以“美育教育”为主题的拓展型课程:构建了较为丰富的课程内容体系,开发了专题活动、学科渗透两种课程实施途径,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3.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以课堂教学改进为切入口,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能为目标, 以课堂为主阵地,分阶段、分目标地开展了系列“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促进了课程改革理念向课堂教学行为的实际转化;从加强教研组建设入手,组织教师开展系列教学反思活动,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教学规范管理,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初步建立了“以学校教学问题改进为指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认真实施“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校本研修为主的全员培训”计划,以抓学习、抓项目、抓制度、抓管理、抓激励为基本策略,有目标、分阶段地实施校本研修计划,校本研修的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落实了校、署、区“三级” 骨干教师的考核制度和动态评审制度,骨干教师队伍得到了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人才保障。
5.以实践问题为基点,教育科研工作富有成效
东荷小学一贯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思路,把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把其作为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以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实践问题为基点,深入扎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了《教科研管理条例》《课题管理条例》和《教科研骨干教师评选标准》等教科研制度,保证了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完成了《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区级课题的评审工作及中期论证工作;参与教育署校际联动项目子项目《校际美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践》顺利结题,进一步发挥了学校美育特色教育的辐射作用。同时,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步优化了教学、提高了能力、收获了成果、获得了发展,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
(三)发展困境
东荷小学是在浦东开发开放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得以创建和发展的,以往十余年的办学实践为东荷的可持续发展积淀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认真反思近年来的发展经验与优势,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所面临的困境。
1.教师发展尚不均衡,教师培养的力度与速度有待提升
学校虽已形成区、署、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整体上不够均衡,有个性、有风格的教师尚未形成,部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水平、研究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学校需要深度探索与推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与速度,帮助教师挖掘潜力、积蓄发展后劲,寻找自身成长与专业新突破口。此外,学校还需要切实改善教师工作环境,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实现教师合理流动,不断优化教师结构,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2.学校生源不够充足,家校合作工作面临较大的困难
学校周边主要是由动迁楼盘、以及少量的商品楼盘组成,近几年没有新开楼 4 盘,教育署也未增配新的地块, 面临有限的地段生、有限的艺术特长生招生数、以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部分地段内新生生源的流失。由于本地区动迁楼盘较多,相当一部分本地学生的家长学历较低,失业、下岗比例较高,他们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单一,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指导;农民工同住子女入学就读人数在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如今农民工同住子女占学校总人数的19%,这些学生中有18%的家长没有进过学校读书,50%只有初小文化,对教育孩子存在着误区。学校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学前教育几乎是空白,这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在教育上的交流沟通带来较大的困扰。
二 办学理念
以美育人,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5-2025年)》明确提出要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德育是方向,智育是基础,体育是保障,美育则是境界的升华。
美育,即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而美是什么?答案有很多,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答案应该是最精彩的:美是生活。于此相佐证的是罗丹艺术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我们的美育之目的也就在这里找到了准确的定位:美育就是要把僻壤改造成厚土,把贫瘠更换成沃壤,培养更多的能够发现美、能够表现美、能够欣赏美和能够创造美的人。
基于上述认识,东荷小学将“以美育人,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情”作为学校办学理念。所谓以美育人,就是坚持美育覆盖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美养德,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人格;以美启智,坚持科学教学,促进智力培养;以美健体,倡导文武并举,锤炼强健身体;最终以美唤醒和照亮人性之美,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情,寻找到精神的家园。
三 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促进美育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深化美育特色课程建设,加强美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美育素养,营造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使美育特色逐步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整体构建美育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努力成为一所校风优良、质量过硬、特色凸现的知名学校。
校风优良——公正、民主、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文明、好学、踏实、进取的校风;敬业、务实、博学、善教的教风;勤奋、踏实、善思、好学的学风。
质量过硬——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教师德、能、勤、绩全面发展,学校各项成绩得到家长、社区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特色凸现——以美育人,用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
(二)培养目标
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乐于探究、素质全面、艺术专长的东荷儿童。
品德高尚——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道德文明,具有一定的道德辨别、体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高尚人格与健全个性。
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认真、积极动脑、思维活跃的品质,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素质全面——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学习方法,强烈的合作意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儿童。
艺术专长——赋予学生以文明的、艺术的、审美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技术和艺术专长。
四 重点工作与主要举措
(一)构建“以美养德”的德育模式,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以后世博礼仪为抓手,提升东荷师生素养;以两纲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建设专业德育骨干队伍;以家校社区为依托,构建和谐德育教育;以课程建设为平台,搭建东荷德育课程;以美育教育为特色,凸显东荷“以美养德”的工作特色。
1.深入开展两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以“后世博”文明教育为主线,发挥少先队组织的阵地作用。做好组织建设:召开好每年的少代会,加强对大、中、小队干部的培养等。做好阵地建设:做好鼓号队的培训交接工作,做好队室、队广播的宣传工作。做好活动建设:组织好每学期的开学典礼、每周的升旗仪式,规范填写与管理小家务手册,结合各种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的队活动。加强理论建设:做好队刊队报的征定工作,学习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加强特色建设:挖掘学校少先队活动特色,做好少先队活动有亮点,有特色。
(2)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结合学校美育特色,通过专题节庆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节庆纪念日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通过仪式教育活动,有机融入爱国情感、历史文化和基础道德等教育内容。通过礼仪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在各种社会公共活动和公共场合中的礼仪礼节,学会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貌规范,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2.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构建全方位德育课程体系
(1)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纳入新的元素。利用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午会、校会、十分钟队会、温馨教室等,将它们纳入学校的德育课程,使德育教育在时间上、内容上更有所保证,更具实效性。
(2)德育课程从“静态建构”向“动态建构”转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逐渐从家庭、学校、社区向更广泛的社会领域扩大的,他们的思想品德是伴随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发展的。德育课程应以“品德与社会”为主线,按照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展的逻辑,从“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相互递进的层面,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有机综合于德育课程之中。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铸造优秀育人之师
(1)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 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评选制度。学校要对班主任工作效绩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奖惩、职务晋升的依据,这样就会对班主任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例如可依据《中小学教师考核实施细则》、《班主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量化积分,本着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增加考核评选的透明度,采取调查、问卷、汇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进行多方面考核。同时实行考核结果与一年一度的评选先进挂钩,与表彰奖励、晋级晋职挂钩,从而克服班主任工作中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对班主任工作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2)开展“师徒帮带结对子”的岗位责任培训,建立健全班主任资格聘任制,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以老班主任的高尚师德、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来感染青年班主任,用年轻班主任的大胆开拓进取精神来激发老班主任,促使老少共进。
(3)开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树典型、立标兵,使班主任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学校每年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宣传班主任好的工作方法,先进事迹,为“评优”打好基础,请工作有成绩、有特色的班主任介绍经验。同时不定期地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兄弟学校的班级管理办法,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对成绩不明显的班主任给予定期的工作指导,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解除后顾之忧,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树立干好班主任工作的自信心。
4.多元互动,全面育人
寻求教育的合力,构筑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请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来校座谈,共同探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利用便利的社区资源,组织少先队员走进部队、敬老院,听英雄的前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孩子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三是 8 开办家长学校,家校联谊,为广大家长点亮心灯,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文化责任,让父母对孩子应该有“精神教练”式的示范。
德育工作年度目标及措施
第一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增强全员德育意识,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有特色的校园墙文化和温馨教室文化;加强校园网站和班级网站的建设。
第二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健全班主任聘任制;举办班主任工作艺术研讨活动,开展班主任经验征文和交流座谈会;建设班主任工作交流平台;启动德育校本课程系列开发;开拓更多的德育实践教育基地。
第三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总结经验,深化实践,形成德育课程校本化;形成温馨教室的特色,总结经验,编写案例集;实践与探索多样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总结学生行规培养机制;班级网页评选、总结。
第四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总结实践活动的成果,提炼经验;修改、完善东荷小学德育校本课程。
(二)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的能力与水平,着力推进美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完善学校课程框架,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深化课程实施、优化课程评价,建立健全学校课程管理体制机制。
注重“乐学”与“乐教”的双维建构,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有效的教学体系,形成“精致化教学”的目标管理与流程管理的制度,建立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与机制。以校本课程为引领,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在全方位的课程建设与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中,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知、情、意、能在较高的层次上得到和谐发展。
1.提升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的能力与水平
(1)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基本环节。结合自身发展定位,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制定《东荷小学教学基础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作业设计批改、听课评课、质量分析、教研组建设等,9 落实常规的教学管理检查与评估。
(2)深化课程教学研究。继续在课程理念和理论方面组织学习文本资料,请专家讲座、具体指导,组织互相交流辩论。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真实问题和突出困难,积极组织课程教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
(3)设立学校课程专人负责制度,统筹学校课程的研究、开发、实施、评价工作。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全面了解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课程的期望与看法。
(4)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评价方法,把重点放在学生对于过程的参与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放在情感态度和对美的价值观的形成上,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2.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着力推进美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1)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对信息加以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完善《东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东荷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东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东荷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等制度。
(2)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进一步挖掘学校特色项目,扩大特色项目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与作用,使学校特色项目逐步转化为学校特色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美育教育为重点,形成学科类、艺术类等多种形式组成的校本课程。将学校的“艺术月活动”等专题活动,纳入课程展开研究。
(3)优化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拓展型课程与学校特色紧密结合,结合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开设“儿童画、泥塑、线描写生、水墨画”等拓展型校本课程;限定拓展型课程和自主拓展型课程相结合;拓展型课程与少先队活动、学科竞赛相结合,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合作竞争的多彩舞台。
(4)每年召开一次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在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开发过程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制订分年级、分学科学校课程方案。
3.深化教学研究,构建有效课堂
10(1)双维模式探索研究,促进学生潜能发展。以优化课堂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探索“乐学”与“乐教”模式的双维结构,探寻“乐学”与“乐教”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乐学”与“乐教”的双维结构;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改进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和谐校园中自主、全面发展。
(2)深化课堂教学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增强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能力,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精致化教学,坚持“优化常规、研究常态、促进常新”的十二字工作要求,定期开展围绕课堂教学的各类教学活动,通过活动的有效开展,达到出人、出课、出效果的目的,以教学反思为抓手,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3)细化教学基础管理,形成精致化目标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基础管理,提高教学基础管理的水平,以求“实”、求“精”、求“活”为原则,优化以课堂教学为根基,注重五个教学环节的模式管理。加强行政、骨干对课堂教学引领、指导和课堂质量监控;加强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形成 “精致化教学”的目标管理,建立并不断优化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与机制。
(4)完善质量检测系统,促进教学质量稳固提升。逐步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考查类学科质量评价和质量监控方式探索;增强教师个体的学科质量自我监控、团队互控意识和能力;形成制度化的学科抽测、评价分析、督促反馈、奖励制度;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制订新对策,以保证教学任务全面完成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5)完善学业评价方式,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逐步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以学业考试成绩为基础,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导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改革学业评价机制,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工作年度目标及措施
第一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
(1)优化学校课程管理行为,组织课程调研,完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质量监控等环节管理制度,继续抓好本校拓展型、探究型两类新课程的架构与实 施流程规范性制度建设,增强三类课程融合互动。
(2)在“实”字上下功夫,通过集体研究,备课教师根据课程目标中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实际,找到接受式学习与体验(探究)式学习结合点。从课程框架体系的纵向衔接以及学科间的横向衔接的两个角度把握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3)在“精与活”上做文章,“采用单科突破,各科迁移,整体提高”的模式,分“准备、尝试、探索”三个阶段。推出精品课,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学策略精细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4)继续完善质量监控机制,加强考查类学科质量评价和质量监控方式探索;进一步完善基础型学科质量管理制度;增强教师个体的学科质量自我监控、团队互控意识和能力。
(5)在实施评价过程中教师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发挥学科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学业情况综合评价,建立学科教师评价体系。
第二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
(1)调研、梳理学校课程资源,明确学校课程设计思路,建立实现办学目标服务的学校课程建设框架体系:横向推进基础型课程年级校本化实施为主,纵向推进特色的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建设为主。
(2)全面推进精品课项目,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要求在求实中求活求趣,在求实中求精求变。在集体备课中建标准,在共同研究中求提高。各教研组推出引领示范课。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反复实践谋求发展。
(3)狠抓教学流程管理,有效落实教学的五个环节,进一步落实学校三级备课分层动态管理;加强行政、骨干对课堂教学引领、指导和课堂质量监控;发挥团队力量,精心设计遴选、积累优化本校基础性学科练习资源。
(4)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将自控,监控,互控有机结合,将不定期的与阶段性,总结性的监控整合,将教学与监控紧密衔接,及时作出分析,调整教学策略。
(5)采用以学生自评为主的多元评价系统。在学生的自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生个性学习的成效,以多种形式展示、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三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1)形成课程多样,特色领衔整体布局科学合理,实施有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得到个性发展。调整完善学校课程设计和课程框架,增强年级组基础型国家课程校本实施质量监管。
(2)深化教学五个环节的管理,完善细则,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范有效的检查评估系统。形成由校长室领导,教导处为核心,教研组为主体,教师人人参与教学管理链。
(3)教学模式管理在精细化中求发展。使得教师教得精,学生学得活,行政管得实。提高教学质量。
(4)在质量监控中,强化教研组组长的功能,监控做到“三结合”,监控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监控与指导相结合;监控和实际教学质量相结合。
(5)探索与实践学生互评体系。让学生对学习同伴在“课上参与”“作业情况”“动手实践”“习惯素养”等方面进行客观地评价。
第四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
(1)完善日常性研究工作奖励制度,继续狠抓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日常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转化运用,推进新理念、新成果在教师日常性课程教学工作中的普及、转化与自觉运用。
(2)总结学校课程教学建设阶段性成果,组织本校教师课程教学特色交流研讨展示活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落实到位,对部分较为成熟的成果,做好推广、运用工作。
(3)在完善教学环节模式管理中求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创特色评价方案中求学生发展,在有效的监控过程中求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4)充分利用区域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软件和平台,深化本校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课程质量诊断与监控,完善学校课程评价。
(5)逐步建立学校、家长、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检测常规制度。
(三)着眼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以课题为引领,探索“学习、研究与教学”有效整合的教育科研途径,实施“教研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优化校园网“教育科研”栏目,初步形成有东荷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提升教师队伍教科研素质。
1.明确核心课题,坚持科研引领
(1)确定《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区级课题为学校核心研究课题。从课题项目的研究入手,确立学生即课程、教师即课程、学校环境即课程的现代课程理念,形成课程开发过程的立项、实施、跟踪、评估和反馈机制。
(2)聘请专家指导,帮助学校科学地建立校本课程整体系统规划,进一步加强年级纵向与知识体系方面内在的衔接,并从整个课程教学层面融通各校本课程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3)积极探索学科研究推进的策略与路径,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校园写生活动等为项目研究提供丰富资源。同时,从校园环境、班风班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多个侧面,着力营造课程开发的浓郁氛围,促进课程实践有效进行,大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2.强化科研管理,形成科研意识
(1)健全各项教科研制度。建立校级课题申报制度,开展年终教科研论文评奖活动;建立促进教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将教科研工作成绩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估教师教学能力重要依据;建立了学校科研经费专项保障制度,确保教育科研的经费投入;建立科研交流制度,定期聘请市区两级教科研专家,指导参与学校教科研课题研究,提高学校教科研的质量与层次;每学年安排1-2次教科研报告会,进行理论学习和科研培训,帮助教师提高理论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帮助教师确立“教育科研是教师的角色行为”的理念。
(2)本着“求真务实,研以致用”的准则,加强对教师科研的管理工作。在已有基础上完善“东荷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条例”,形成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使科研管理真正发挥出组织、研究、培养、评价、检查和服务等功能。
3.实施教研修一体,打造教科研氛围
(1)树立教研修一体的意识,要求教师能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为进一步深化课改,使教师成为“有理念的实践工作者”。
14(2)明确教研修一体管理模式的意义。“教”即基于课堂的教学实践,增强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即基于问题的教学研究,增强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修”即基于发展的研修行动,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通过教研修一体管理模式的实践,为课改深入阶段的教师指明发展途径,提供肥沃的发展土壤,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抓手,每学期各组织一次基于课题的理论学习和主题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必须填写过程记录、相关案例及反思随笔,帮助教师开展广泛的应用性研究。与此同时,要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引导教师注入理性思考的活力,增强他们来自教学实践的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优化研讨平台,拓展科研形式
对校园网“教育科研”专栏进行改版,将在“教育科研”栏目中,整合理论学习、专家论坛、教师论坛、校本研究、学校短讯、课题管理和科研成果等相关主题版块。希望使“教育科研”这个栏目的设置更加科学完善,充分发挥专栏对我校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
(1)多角度的“研”。通过理论学习、学校短讯、科研成果、课题管理、校本研究等板块,既了解的科研热点动态和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别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科研信息。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科研视野和教学科研的实际研究、操作能力。
(2)跨时空的“讨”。通过专家论坛,聘请的知名专家讲学,并不定期的通过网络与教师对话研讨,让全校教师能够分享专家的智慧;教师在教师论坛上,将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争论的问题或已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分析,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火花,促进专业提升。
教育科研工作年度目标及措施
第一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在教科研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点上完善学校教育科研条例;定期组织教育科研和校本研究的交流、研讨活动,做好课题实施反馈、诊断、调整工作;组织一次教科研报告会,提升教师科研理念; 15 制定并启动“东荷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项目中期实施方案;初步完成校园网“教育科研”专栏的改版;组织一次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第二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以新的教科研制度,管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激励教师的教科研行为;定期组织教育科研和校本研究的交流、研讨活动,做好课题实施反馈、诊断、调整工作;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组织一次教科研报告会即课题终期汇报;继续开发“东荷小学校本课程”,并制订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初步形成校本课程系列;丰富充实校园网“教育科研”专栏的内容;组织一次教育论文评比活动。
第三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严格施行教科研制度,管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激励教师的教科研行为;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推广好的经验,反馈研究的问题,并尝试进行课题研究式推广和成果课程化推广;完成“东荷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区级结题与成果推广,进一步深化研究;出版《东荷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成果总集;组织一次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第四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完成“东荷小学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的结题方案,成立课题推广组进行具体实施;做好课题推广的实施反馈、诊断、调整工作;组织教育科研和校本研究的交流、研讨活动;完成《东荷小学校本课程系列丛书》的出版工作;组织一次教育论文评比活动。
(四)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高
通过校本研修,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全体教工中提倡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鼓励教师主动发展、鞭策骨干教师特色发展;建设一支质量高、有特长、数量足、结构合理、具有个体学习能力的、适应特色办学要求的专职教师队伍。
1.以教师发展为着力点,要求教师做到思想上发展,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发展观念;学识上发展,努力做到知识渊博,投身课改;理念上发展,专业引领,开放多元;行动上发展,务实创新,善于积累。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
2.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高,鼓励教师参加校本研修和学历进修,继续推进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奖励机制,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以现代教学技术培训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3.学校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发展空间、成长舞台,实行“导师带教制”,帮助青年教师挖掘潜能、发挥专业特长,并鼓励教师一专多能;要求青年教师教学态度认真,有抱负,能反思和自我评价,重视专业发展和跨专业的提高,积极进取,责任感强,耐心、亲切、关怀和鼓励学生,能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重视他们的感受。
4.鼓励和激励艺术教师持久、主动地保持自我更新、不断发展的动力,充分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潜能,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核心,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组织教师不断完善、修改已经开发的《儿童画》、《泥塑》、《线描写生》、《水墨画》等校本课程教材,使拓展型课程更校本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专业技能与风格,并有相当数量的优秀教学研讨示范课的积淀。
5.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重视学科均衡发展,继续向优势学科倾斜的基础上,加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养,加强指导,关注发展。有计划地引进年轻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把教师引入与学科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区优秀学科组评选标准规划各学科组建设。
6.为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鼓励教师特长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自培特色教师。完善骨干教师评审、管理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巩固校、署、区三级骨干教师网络;积极引进学科优秀骨干教师,充实骨干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评区骨干教师,鼓励骨干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参加学科带头人的评选。
7.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署级的各类公开教学、教学研讨、教学比赛、展示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创美杯”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并根据学科、教龄等特点设置奖励措施。
教师队伍建设年度目标及措施
第一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了解教师的发展需要与成长需要,组织全校教师制定“个人三年专业成长规划”;教师发展的平台设计启动,教师评价制度基本建立,开展“三级骨干教师”评比;努力做到“二、三、四”:参 与社会性公益服务2次;精读教育理论或文史哲类书籍3本;组织人文教育主题活动4次。
第二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督促全校教师修改并进一步实施“个人三年专业成长规划”;教师发展的平台设计基本到位,完善教师评价制度,继续开展“三级骨干教师”评比;努力做到“二、三、四”:参与社会性公益服务2次;精读教育理论或文史哲类书籍3本;组织人文教育主题活动4次。
第三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组织教师做好个人专业成长的反馈、诊断、调整工作,继续实施“个人三年专业成长规划”;提升教师发展平台的有效性,完善教师评价制度,继续开展“三级骨干教师”评比;努力做到“二、三、四”:参与社会性公益服务2次;精读教育理论或文史哲类书籍3本;组织人文教育主题活动4次。
第四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对照规划目标,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捕捉亮点和问题,全面测评教师“个人三年专业成长规划”达成情况;做好“三级骨干教师”评比工作;做到“二、三、四”:参与社会性公益服务2次;精读教育理论或文史哲类书籍3本;组织人文教育主题活动4次。
(五)依法治校,形成内外兼修的学校管理文化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引领,刚柔并济,形成规范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校外社会资源和校内人力资源优势,内外兼修,形成机制开放、主动参与管理模式和良性互动的管理文化。
1.规范管理,完善评价。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完善“教师绩效评价考核”、“课堂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等制度,进一步使学校管理方式规范化,管理理念先进化;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与评优制度,促进教师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发展,克服“短板效应”,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加强班子建设,强化创优意识。班子建设具体目标:围绕“一个目标”——争创一流领导班子;弘扬“两个精神”——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树立“三个形象”——政治形象、工作形象、作风形象;强化“四个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通过岗位实战、拓宽视野、提升理念、规范行为、创新方式,使班子成员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坚实团队。
3.畅通管理网络,营造公平环境。强调管理中各级职、权的充分发挥,强化自下而上的互动反馈渠道畅通,确保政令畅通、有效监督,营造公平、公正、透明、安全的教师工作和发展环境,提高教师认同感,增强自豪感。
4.密切关注学校制度的时效性,依据教师思想动态、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形势的不同,调整管理方式与策略,与时俱进。倡导刚性制度实施中的人性化,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尊重教师工作方式的个性化、风格化,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职业价值观。
5.充分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积极创设适合不同教师发展和不同发展层次教师需要的推优机制、培养渠道,人尽其才。不断深化“共创造、同承担、齐分享”的管理理念,丰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和平台,最大程度激发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
学校管理工作年度目标及措施
第一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认真学习新四年发展规划的整体思路,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推进民主管理,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制;部门管理目标明确,效率提高,以“合作”与“进取”为核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行政部门问责制”,实现部门、条线工作的和谐共振。
第二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逐步建立和谐、高效的人本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师结构趋于合理; 完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成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组织;建设一支精神状态好、民主作风好、团结协作好、廉洁自律好、学识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教师信得过的干部管理团队。
第三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党政工团建设不断推进,学校稳步、和谐发展;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结构合理、组织健全的学校管理干部; 优化校园设置,加强校园网建设力度,提高教师对网络技术平台的利用率;形成愉悦、民主、积极的人文氛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增强。
第四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与家庭、社区合作良好,学校在区域内具有良好的口碑;形成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初步形成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反思和评估四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并为今后四年的发展规划提出新的制订思路。
(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和人格塑造;自觉体现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每个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独特校园文化,形成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的师生共同追求价值和育人机制,使校园文化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文化艺术殿堂。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建设“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学校后勤作风;形成“博学、敬业、爱生、善教”的优良教风;培育“尊师、勤学、自律、上进”的良好学风。从而逐步形成对教职员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2.制度文化建设。坚持制度教育,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保障、规范、评价等重要作用。改善学校制度的执行环境,使师生具有制度化的科学意识、规范意识和制度理念,使依法治校和依章办事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3.行为文化建设。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认真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树立严谨务实、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扩大覆盖面,注重实际效果,重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4.环境文化建设。按照“绿色、清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开展学校品牌形象的建设工作,重视品牌形象的推广,重视公共关系工作,重视学校形象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提升学校品牌的价值。
5.廉政文化建设。认真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以廉政教育促进师德师风教育、教学道德教育、诚实守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
6.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以及学生入学、毕业等重要时机和关键环节,开展主题教育,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主旋律。开展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四自”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风采活动和以关爱特殊学生群体的阳光工程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组织好 “和谐校园”系列文化活动,办好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示美育教育成果,激励师生特长发展,发挥学校美术馆的作用,定期安排主题展览,展示学校师生优秀作品,为学生创作搭建舞台。
7.开拓校园文化的新载体。建设好学校校园网网站,倡导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充分发挥班级、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学生活动阵地和新型组织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8.注重景观建设,美化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物质文化建设必须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注重科学性,即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体现教育性和艺术性。校园的美化还体现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摆放等文化的层面上,还表现出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建设所体现出的师生员工的思想、情感、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教室的布置,艺术作品的悬挂、校训文化字、草地、楼房墙面、路灯等景观布置。
校园文化建设年度目标及措施
第一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清晰思路,统一认识,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着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确定“三风”建设、深化“三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第二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与时俱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养成好习惯教育、感恩教育;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对学生进行文化传统及爱国主义等各种教育;提高师生的团队精神。在师生中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重点突出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文体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温暖;创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健康校园”。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维护校园秩序。加加门卫管理,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维护校园安全秩序,避免事故发生,使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加强检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师生活动安全。学习学校文化建设相关知识,加强师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环境;抓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第三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抓好校园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教师为人师表,学生言谈举止文雅,校园书香气息浓郁;创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健康校园”;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维护校 园秩序;加加门卫管理,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维护校园安全秩序,避免事故发生,使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加强检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第四年(2025年9月——2025年6月)校园文化活动优质高致,学生能自主开展各项主题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布置更加精致,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创建“上海市花园学校”。
五 保障机制
(一)实施策略
1.分析现状,寻找差距,围绕“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育人”的办学思想,深化特色教育,注重内涵发展,制定各部门分年度、阶段性计划,逐年落实学校发展规划。
2.根据特色学校发展规律,寻找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保证规划的实施,学校将成立规划制定与推进以及监督的机构,保障规划的有效落实。系统地建立规章制度,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3.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保障制定规划的集思广益,落实规划的有序推进,监督规划的有效运行。
(二)组织保障
1.建立“学校四年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切实保障学校新四年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由校长、各学科分管教导、教研组长等组成。
2.建立“学校四年发展规划评估小组”,及时了解规划的实施进度,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规划实施的步骤。评估小组由校内各级学科负责人员和校外专家组成。
3.建立以课程为主导的课程开发小组,负责从课程建设的需求调研、课程建设的规划、课程开发等方面入手,做好学校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发展。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校课程的实施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4.建立以校外专家为主体,校内骨干为主导的指导团,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专业指导。
(三)制度保障
1.学习制度。组织教职工学习规划、了解规划、接受规划,并结合本部门与本人的工作实际,研究如何自觉主动地落实规划。
2.评估制度。建立评估小组,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以客观、全面、真实地把握规划实施的进展与水平。
3.通报制度。定期向教职工通报规划的组织实施情况、评估小组的评估意见和下一步措施,使教职工了解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明确各自应当承担的任务。
4.整改制度。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要认真分析规划评估小组的评估意见,研究具体的整改措施,以保障规划实施与推进的有效性。
六 评价设计
规划的评价设计是以学校发展和增值为最终目的,以学校自我发展和进步为评价准绳,对规划制定的办学目标、工作内容和主要举措的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进一步明确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以日常化监控和阶段性评价保障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外部评价
(1)接受市、区级政府督导室、教育局、教研室等指令性的监督评价。(2)邀请社区、家委会每年结合学校四年规划的达成度,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估。
2.内部评价
(1)组织每年一次表彰先进活动,树立优秀形象,做好“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家长”的评比活动。
(2)学校管理人员评价机制
① 校长、书记的考核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其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结合学校全体教职工民主测评情况。
② 学校中层干部的考核由学校全体教职工根据其工作实绩进行民主测评。
23(3)教师评价机制
① 每学年期末由教师本身结合师德常规、课程教学、教育科研、学生工作等实践领域进行自评。每年度末递交年度工作总结,从德、识、绩、能四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② 每学年期末学校考核小组结合教师师德常规、课程教学、教育科研、学生工作等实践领域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
③ 每学年期末,家长和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各任课教师进行全面评价。
总之,未来四年,东荷小学将致力于“整体构建美育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在人力、物力和活动的时间、空间上给予充分保证,将美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让学校时时、事事、人人都以美育人,用美的教学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用美的教育形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提高美的能力;用美的环境熏陶学生,使校园成为学园、乐园、花园,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知名学校。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荷小学
2025年9月
**市**镇**小学四年发展规划(初稿)
(2025.8-2025.7)
“十二五”时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是我们**镇实施“四名”工程,追求优质教育,建设和谐富裕**的重要时期,更是我校把握机遇,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时期。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镇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对教育的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镇**小学四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遵循“继承、优化、创新、发展”的原则,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坚持深化“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的办学思路,用素质教育理念来组织教师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强化教师的优患意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牢固树立“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而奠基”的办学宗旨,面向全体,培养习惯,训练能力,发展个性,张扬“合格+特长”的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向前迈进。
二、现状分析
**小学创建于2025年3月,经**市教育局批准,由松木山、犀牛陂、水平三所小学联合办学。学校毗邻松山湖区,远离喧嚣闹市,校园环境幽雅,人文景观和文化建设交辉相映,处处体现育人气息,是读书学习的理想之地。学校开办以来,在管理体系、素质培养、活动文化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及家长的认可。
1、办学规模
学校总投资3000余万元,占地面积78亩,建筑面积19270平方米。校园整体布局合理,形成办公区、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生活区四大区域,建有一个标准200米6道环形和直线130米塑胶跑道,按标准配齐了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更建成了一个射箭场。按高标准建设了18个常规教室和29个功能室,建立了一套电教综合控制系统,实现了校园网及互联网,信息节点布置到每一教学、办公点,是一所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837人,户籍学生和新莞人子女学生之比为1:1.12。
2、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编教师41人,专任教师3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具有本科学历28人,占68.3%;小学高级教师12人,镇学科带头人2人,镇教学能手5人。学校教师结构比较合理,基本形成以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小学高级教师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虽然近年我们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但是教师整体素质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骨干老师相对比较少;学校班子人手短缺,目前正式在编的行政班子只有一个副校长,一个副主任,给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3、管理制度
学校目前以层级管理为核心,常规管理重心下移,强化责任,推行科、级组管理制度,结构基本合理,分工明确、运行通畅,各部门及教师执行力较强,各项工作能基本落到实处,并且有较好的工作质量。但随着学校发展速度的不断推进,因管理制度建设的滞后而出现的问题已偶有发生。
4、学校文化
2025年至今,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围绕“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办学理念和“合格+特长”而构建的校园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课堂文化等,像“节会”活动、“三礼”教育、“五会”技能等活动文化,培养学生兴趣,张扬个性特长,提升学校品质,已经成为我校的文化亮点。但因学校建校时间较短,校长更换频繁,办学理念和思路经常变换,导致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文化品牌,再加上学校目前文化培育的力度还不能有效形成教职工的文化共识,学校提倡的“文化意识”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文化观念”,还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培育和积累过程。
5、科研工作
2025年以来,我们以市立项课题《小学生发展性学业成绩的构建与实施》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在全校积极开展评价制度改革与实践,探索出了“先学后教,点训结合”的教学风格和“一种素养,一段描述,一张试卷”的新型评价考核方式,为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在2025年12月举行的该课题阶段性总结活动上,得到了与会同行及专家的一致好评。大课题的带动,的确对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目前有市立项课题1个,镇立项课题2项。但是由于教师科研先导、全员参与的意识不强,科研能力有限,承担的市立项课题范围太大,单靠个别骨干老师单打独斗,成效不大。再加上对微型课题的研究重视不够,教师没有联系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解决问题的研究,而全校只有2项镇立项课题。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科研兴校工作还任重道远。
三、目标定位
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是:将我校办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实力、学生喜欢群众满意的个性化学校。
围绕着整体目标,在未来的四年中,学校努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定位:
1、办学思想定位
学校的办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上。
办学宗旨——给孩子一个幸福发展的童年;
办学理念——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
办学特色——合格+特长。
“给孩子一个幸福发展的童年”:这是学校教育的价值趋向,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要求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要基于儿童,为了儿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接受教育、养成习惯、张扬个性,享受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为孩子的多元发展奠基。
“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德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幸福人生的最大奠基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等,成就美好的未来。这是人生成才的前提条件,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于教师而言,就是让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追求,完善自我,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反思习惯,研究习惯,文明习惯,成为有特色的教师,为发展型教师创造条件,为一生发展奠基。
“合格+特长”:“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现代社会强调的是分工协作,不需要每个人都是全才;况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身心素质,大多数人都很难真正成为全才,“扬长避短”才能真正让大家都人尽其才。基于这个理念,我们要求在小学六年,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培养兴趣,张扬特质,使每个从**走出去的学生都拥有一技之长。
学校整体发展思路:在“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以“合格+特长”为办学特色,以“习惯教育”为重点工程,以艺体教育为亮点,深化评价方式的改革,紧紧围绕“习惯、能力、兴趣、特长”八字核心,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内涵品质,努力实现“老师幸福工作,孩子快乐成长”的**小学教学新风尚,培养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时代新人。
一训三风:
校训:知行合一、养德修身、全面发展、艺体见长
校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教风:学无止境、言传身教
学风:主动、活泼、生动
2、办学规模定位
学校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招生规模,每年级招收3个班,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45人左右。到2025年,在校学生总人数控制在800人左右,教师总人数在48人左右。
3、办学条件定位
在2025年底,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学校的电子设备进行更换升级,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2025年9月1日开学时,学校将完成学生午休宿舍的改造,实行一至六年级学生都有宿舍午休;在本四年发展规划期间,学校还要继续加大学校文化建设力度,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理念,推进无纸化办公,创建节约型校园。
4、德育管理定位
以专题化的德育活动取代说教型德育方式,建立一个“德育与智育”互动的新型德育工作机制。坚持以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工程,采取“分层设标,分步推进”策略,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实施每月一主题,以“三礼”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公民教育为主线,坚持按照“1234”德育工作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以“节会”活动为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品位,养成现代人活泼、优雅的气质。在立足于“两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建立“网状式”全方位多元化的德育工作新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师资建设定位
以《**镇教育事业“四名”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引,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案》,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实施“影子”培训工程,成立骨干教师工作室,加大镇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小学高级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与市镇名师工程建设接轨,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使学校的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数量达到镇中上水平,并能涵盖各个学科,力争至少有一名市学科带头人。
6、管理制度定位
构建“线·块·点”管理新模式,坚持实施层级管理、层层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第一层是校长负责制,以校长为首的校行政对学校工作负责;第二层是科、级组长负责制,实行科级组“小学校”式的管理模式,以科、级组长为首的全体成员对整个组织的工作负责;第三层是班主任负责制,以班主任为首的该班所有任课教师对整个班级工作负责。坚持常规管理重心下移,加大加重科、级组的管理权限,推行科、级组管理制,实施班主任负责制。
7、学生发展定位
以“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的办学理念为指引,奠定学生良好的习惯基础,塑造优雅、活泼的气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以“合格+特长”为特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拥有“五会”:会写硬笔好字、会英语会话、会操作电脑、会一门特长、会一项健身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
8、教学方式定位
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课堂到情知互动的转变,通过“教、研、训”三维互动,构建动态教研教学活动体系,开展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以研促教、以训促研的教师活动;坚持深化“先学后教,点训结合”的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情促知,以知育情,以专题教研活动为主线,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9、课程建设定位
在开设国家规定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校本活动课程——“五会”活动的建设,力求让学生会写硬笔好字、会英语会话、会操作电脑、会一门特长、会一项健身技能,从而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围绕“五会”活动,学校将进一步推广天天练(写字)、经典诗文诵读、个性活动课堂、阳光体育、专业特长培训等拓展型系列课程。在此基础上,以声乐、射箭等为突破口,继续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争创**镇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体育先进学校。
10、教育科研定位
在市立项课题《小学生学业成绩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带动下,立足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改革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实现由“目标取向下的教育评价”向“过程取向下的教育评价”的转变;由“终结性的教育评价”向“促进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转变,促进师生的自我成长;在立足常态教学的同时,各科组在原有教学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申报镇、市立项课题,力争在市立项课题《小学生学业成绩发展性评价的研究》的基础上,每个学科都有镇以上立项课题,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研究。
四、基本策略
(一)继承传统特色,推进素质教育
在“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理念和“合格+加特长”办学特色引领下,紧紧围绕“习惯、能力、兴趣、特长”八字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1、习惯:习惯乃成人之本,成就之源,好习惯终生受用。
(1)以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为基础,遵循“分层设标,分步推进”原则,分年段制定习惯养成的目标、内容,制定完善的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人生奠基。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作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月,从学习习惯入手,制定《**小学课堂行为常规要求(试行)》,对各班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进行跟踪指导、评价,直到达要求为止。
(2)以“三礼”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公民教育为主线,结合重大节日或时事,开展“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內炼思想,让学生笃信孝义,学会待人处事;让学生珍惜生命,学会逃生避险;让学生热爱地球,学会节能减排;让学生守法自律,学会承担责任。
(3)以社会践行活动、“节会”展示活动为载体,外树形象,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自信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按照学校实际情况,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社会践行活动,同时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分年段、主题举行班级社会践行活动;节会活动一学年安排四次:上学期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下学期举行科技节、体育节。
2、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载体,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1)以“五会”技能培训活动为特色,完善培训、评价和奖励制度,让学生掌握学习、生活的基本功,从而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五会”技能是指会写硬笔好字、会英语会话、会操作电脑、会一门特长、会一项健身技能。
(2)以市立项课题《小学生学业成绩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带动,立足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改革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实施“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表达,学会读书,学会动手,敢于创作,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以射箭运动和声乐教育为亮点,培养更多的体育艺术尖子。声乐和射箭运动是我校的传统优势项目,要进一步成为张扬学校特色的招牌。
3、兴趣、特长: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是“合格+特长”办学特色的核心诠释,力求让每个**学子都拥有健康的爱好和一技之长。
(1)加强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和特长专业队的辅导和训练,每周设两节的个性培训课和第二课堂活动课作为校本课程,训练时间上有保证。
(2)实施“青苗”工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就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同时,对有潜力的孩子重点培养,发展特长,成为学科或领域尖端分子。
(3)以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等节会为主载体,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的舞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4、其他:
(1)落实“德育为首”思想,坚持德育“1234”工作模式,挖掘当地德育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
(2)借助**镇少先队总部“达标创优”活动,加强少先队工作建设,推行“少代会”制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3)加强班主任培训,完善班级管理一日常规的具体要求,提高班主任的“民主自治”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少先队工作,建立“少代会”制度,让“民主”在学生管理中得到体现,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
(二)积淀特色文化,创建幸福家园
学校文化是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由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
1、以校园人文精神建设为契机,以活动文化、课堂文化、制度文化为重点,着力打造学校物质、行动、制度、精神等校园文化。
2、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围绕“合格+特长”办学特色,以节会活动、“五会”活动、校外践行活动为重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读书、成长训练营、涉外艺术、地方文化探源、中国礼仪寻根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化活动,让每年的艺术节、科技节等成为学校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学校的文化精品,使学校文化通过有形的活动逐步深入人心,以此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加强环境建设,营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从硬环境和软
环境两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重视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关心他们的物质、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美化校容校貌,搞好文化环境布置,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完善考核办法,融洽关系、化解矛盾,建立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使每个教职工各遂其志,各尽所能,心情舒畅,沟通思想,增进友情。形成互敬、互爱、互谅、互助、互补的团队氛围,使教职工感到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温暖。
4、开展“建设**美好家园”的系列活动,以“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作为每位教师的人生公理,把“求真求实,和谐合作,改革创新,追求优质”成为学校精神。
5、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契机,完善和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人文精神建设,着力打造“**级家园”。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社团活动,营造和谐幸福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保证每周有一次全民健身活动,每月有一次社团活动。挤出公用经费改善校园环境,办好学校食堂,加强校车管理,加强疾病预防,组织教师健康检查等民生工程,让广大教师在校工作、学习、生活能亲身感受阳光和幸福。
(三)坚持人本管理,打造学习群体
1、进一步落实层级管理制度,完善班子建设,落实管理职责,至2025年,学校要配齐干部队伍。坚持管理重心下移,扩大科、级组的自主管理权限,推行层级负责制,明确岗位权限与责任,制定岗位目标与任务,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制定并完善监督、引领、评价制度,积极开展创建优秀科级组活动,迸发团队精神,力争有一到两个科级组能评为市级优秀科级组。
2、借助镇骨干教师培训这一平台,立足校本培训制度,推行骨干带动一般的校内教师培训工程,成立“骨干教师工作室”,组织他们定期、定主题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坚持“理论学习—校本研讨—影子培训”三维立体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课程执行力,培养更多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我校把邹建平、孙巧玲、邝志江、罗思苑、陈风霏、张明星等老师作为市、镇学科带头人的培育对象,争取在两年内培育出镇“名师”,四年内培育出市“名师”。
3、加强教师普通话、写作、书法、课件制作等专业基本功的培训,让老师拥有成为优师名师的先决基础。安排老师到先进的地区甚至国外进行学习,吸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
4、着力营造书香校园,开展师生共写随笔活动,让每位教师都能迷恋一到两本教育专著,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读的书。
5、定期开展主题沙龙、学习交流和专题报告等活动,定期举行随笔、论文、教案设计和教师特长展示评比活动,进一步促进学习群体的形成。
6、制定名师激励奖励机制,加大名师培训、奖励的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争创名师的积极性。设立“骨干教师奖励基金”,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申报成为市级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对申报成为各级骨干教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分别实行月津贴制或年终一次性奖励制,对在工作中带头作用发挥好的骨干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奖励。在职称评审、学校评先等项目中优先考虑。
(四)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深化“先学后教,点训结合”的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把“对话教育”、“对话教学”根植于课堂,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情促知,以知育情,以专题教研活动为主线,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2、认真落实教学“六认真”常规工作,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实施“分层作业”,推行“个性化”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营造轻松、快乐、幸福的学习氛围。
3、坚持开展《小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构建与实施》课题研究,全面改革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实现由“目标取向下的教育评价”向“过程取向下的教育评价”的转变;由“终结性的教育评价”向“促进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转变,让评价改革成为学校质量提升的内驱力,促进师生的自我成长。鼓励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大胆创新评价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4、加强学校课程设置和管理。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科学构建适合**发展的校本课程,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
5、加强综合科目的教学研究,积极开展综合科目的实践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要努力提高综合科成绩。
(五)拓宽服务途径,创办满意学校
1、创办满意学校从经营家长出发,完善和建立新型“学校、家庭、社会”的运行模式,办好家长学校,提高辖区内户籍人口入学率,减少户籍生流失。
2、定期举行家长专题培训,开展家校、社会等各种沟通交流活动,多组织家长与先进学校或社区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家长整体素质,力争培养出2-3名“名家长”。
3、挖掘家长的个性特长,成立家长互助小组,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制定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家长的奖励和宣传。
4、加强“与社区关工委合作、开展小型家长会”的研究与实践,把家教工作向纵深发展,提升学校在三村民众的满意度。
5、充分发挥校园网、**教育网、**市教育网、校报等宣传渠道作用,大力宣传教育。借助社区力量搭建平台,规划“走进社区、展示风采”文艺宣传活动,进一步宣传学校。
五、保障机制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发展才有竞争力,发展才有生存的地位,要发展首先要有大胆的设想,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中集体的思想,才能拥有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因此,要保证规划的积极实施,首要任务是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其次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认清学校的现状,社会和三村家长的期盼及周边的环境形势,寻找学校的发展之路。学校面临着生源的不断减少与办学投入的限制,面临着学校必须进一步发展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这两对矛盾。因此,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两大支柱。
2、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与争取政府、社会、办学单位支持相结合。
由于政府对学校教育经费的筹措实施“三转二”后,学校投入的资金相对紧缩了。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勤俭办学,艰苦创业,把有限的财力放在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另一方面努力争取政府、社会与办学单位的支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来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3、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与精诚团结、和谐奋进相结合。
坚持走“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之路,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踏踏实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举措,敢为人先,争创一流,为全面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的四年征程即将开始,新的机遇和挑战等待着我们。为了完成**镇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四名”工程,逐步达到“**人自豪地让小孩在**读书,**以外的人愿意送小孩到**读书”的目标,**小学全体同仁将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用勤劳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开创新的未来!
**市**镇**小学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三家小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三家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紧跟教育发展步伐的学校。学校有一
批淳朴乐学的学生和一支有一定专业水平敬业重教的教师队伍。现在原有办学基础上,制定我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目标:
第一年(2025、9——2025、8)
目标:
1、以传统文化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办学目标——实施幸福教育、奠基完美人生。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校园育人文化环境。
任务:
1、强化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的制度建设。
2、加强教师培训,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论,明确教师个人和分管工作的发展目标。
3、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价指标,加强教师作风主流意识为抓手,营造用心育人的工作氛围。
4、完善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和个性发展上自创特色。第二年(2025、9——2025、8)
目标:以人为本,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形成学校共同愿景。任务:
1、增强干部的目标管理意识,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以《打造幸福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题研究,以“生本课堂”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第三年(2025、9——2025、8)
目标: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教学成绩,进入学区前三名。
任务:
1、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师资培训,逐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科学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第四年(2025、9——2025、8)
目标: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培养“品德优良、学业勤奋、身心健康、遵纪守法”优秀少年
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打造幸福校园,平安校园。
第五年:2025、9——2025、8
目标: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具有“幸福教育”特色的课堂教学文化。任务:
1、总结研究成果,汇编“生本教育”的课例集。
2、举行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五年目标达成的预期效果:
1、干部专业素养:干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力争成为教学骨干型的管理者。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力争每人每年有1篇以上论文在市级范围交流或发表。
2、管理成果:学校要争创“安全文明校园”,“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学区中心校中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家长满意率达到90%以上。
3、育人成果:形成“文明守纪、勤奋务实”的良好校风;“严谨创新、教书育人”的教风;“求知求美、求新求实”的学风。
数学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从2025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经快10年了。在这近10年的时间里,我较顺利的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换,从一名师范生到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这期间,我先后获得了一些荣誉奖,使我的课堂教学有了质的跨越式的发展,教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随着自己不断的成长,我却感到自己的发展步伐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局限而慢慢减速。进行自我剖析,制定今后四年的个人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大事。鉴于自身情况,特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我感到在学习上自己有所放松,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
2、由于缺乏学习,造成工作中缺乏思考,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3、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因此也就害怕写文章,使自己的专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
二、发展优势
1、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踏实,乐于从事教学科研
2、现有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能够胜任各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能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具备一定的的教育科研能力。
3、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4、能正确处理和同事、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目标 2025年:
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职业道德高尚,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专业知识扎实,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具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2、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3、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标准:课堂教学达标,教学行为目的明确;关注教学过程,能够及时对教学进行有效调控;讲究教学质量、实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实际教学能力和效果有明显提高。2025年:
1、巧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地向前发展。
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
3、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为,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
4、能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能正确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向,及时作出反应,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适应教育的变化。
2025年:
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形成乐学、善学的局面。
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3、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式。2025年:
1、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与他人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沟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观点准确发现自己及他人的优缺点,向同行学习,发展个人的专业实践性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2、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个体差异及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能在不确定的教学环境中,及时发现问题,能把握问题的本质,采用最优解决方法,及时、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具有独创性。
四、具体措施
1、科学备课:怎样才能让学生懂学、爱学、喜欢学是备课过程中需要好好考虑和花心思的地方。加强备课的思维性、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针对班级学生情况,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写出适合学生的教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备出自己的风格。了解每一位学生,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预设,争取效果达到最佳。
2、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讲座、交流或研讨会等,向专家与同行学习。认真参与每一次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听好课,取长补短,并主动与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交流。多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用压力给自己动力,多磨练,快成长。在信息技术上多下工夫,能够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
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4、做好教学反思:反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阶梯,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不足的重要过程。将在课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及时记录下来,从主观和客观上去寻找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案,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的前车之鉴。并且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忽然产生的灵感和好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之,面对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我时刻告诫自己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做一个让家长满意、受学生欢迎的合格的老师。
刘村小学德育四年发展规划(2025---2025)
一、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以育人为根本,以主体教育为抓手,以学科教育为载体,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实际。
加强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热爱学习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熏陶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把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总目标与“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效益。
二、德育工作总体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有社会公德,行为习惯文明,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具有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争创区绿色学校和市安全文明校园。
7、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常规化的学校德育体系。
8、完善班主任考核机制和学生“五星奖”评价方案,争创泰安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三、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改进课堂教学德育的渗透,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目标:从“不求生源改变,但求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力争无案发,争创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努力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班主任的考核制度,逐步形成一支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班主任队伍。
四、实施措施及方法
1、构建科学的德育网络。进一步完善德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处室、段两级德育管理体制,形成以校长室、政教处、年级组、班级为序的学生管理网络,明确职责,发挥作用,有效地保证各项工作渠道的畅通。
2、以“两纲教育”和“温馨教室的创建”为抓手,加强德育基本队伍的培训。建立班主任例会及学习制度,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聘请优秀班主任作专题讲座。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品质高尚,精于读书,勤于育人”的教职工队伍。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3、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团支部、大队部在各项德育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团知识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4、加强基础文明和基本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开辟法制课堂、开展学法、知法、守法竞赛,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不断丰富德育活动内容,提高德育活动质量,以期达到提高四种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艺术技能素质;养成四种能力:思想上的自育能力、学习上的自研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言行上的自律能力;树立四种意识:集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6、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特色性。办好每年一次的艺术节和沙雕节,以期达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科学性与创造性为一体的目标,激励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力争办成高水平、高品位的德育活动。
7、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做到每月有要点,每周有重点。全面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8、走进社区、家庭、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家乡,自觉形成实践观和劳动观,树立奉献社会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社会实践,还要达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完善”,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9、依托社区,办好家长学校,构建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渗透和互补作用。
10、建立和完善各项考评制度,做到量化考评,及时公布。通过开展“文明学生、十佳学生、十佳特长学生”等的评选,表彰先进,以榜样鼓舞人,影响人,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1、根据德育大纲,利用各学科的优势和特点,特别是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充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渗透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合力。
12、挖掘张泽固有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达到净化、绿化、美化,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五、责任要求。
1、进一步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目标与要求,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2、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在书记的领导下,负责组织、统筹和部署全校德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①制定本校实施德育方案的工作计划,统一部署全校德育工作。②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教育。
③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指导全体教职工以身作则,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④建立健全德育激励机制,检查监督各部门开展德育工作,搞好德育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总结、交流德育工作经验。
⑤通过培训、调研,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3、建立班级、段、政教处和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校内德育管理体制。①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关心支持班主任工作,尤其要关注青年班主任的培养,提高班主任素质与班主任待遇。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力量抓落实,做好德育工作总结;建立健全班集体,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做好分类指导和个别教育工作,促进后进生转化;选拔和培养班、团、队干部,形成班级领导核心,提高学生自治自理能力;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上好班会课,积极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协调本班任课教师、家长及社会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指导团队开展活动,做好学生操行评定和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工作。
②段长在学校政教处的指导下,负责抓好段内的德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本段德育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做好工作总结;调查研究段内学生思想动态,组织开展年级教育活动;协调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组织本年级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德育工作;抓好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加强年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指导年级班主任、团队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③政教处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在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学校德育工作方案的实施和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副校长制定德育工作计划,落实德育领导小组有关决议和措施;选配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研究德育工作,总结交流德育工作经验;组织全校性的各项教育活动,加强学校德育常规管理;抓好德育基地建设,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网络;调查研究学生思想动态,指导班级切实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考核评价,实施“五星奖”评价。
④团支部、大队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助手,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团支部、大队部的任务和特点,配合学校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配段长、班主任开展团队工作;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治自理能力。
⑤总务处和其他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寓德育于日常管理和各项服务之中。努力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刘村小学
2025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