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科学基地,贮存有贵重的仪器和化学危险药品。为防止损失和产生事故,必须做好防盗、防火、防水、防毒和安全用电等工作。
一、防盗
1、加强防卫,经常检查,堵塞漏洞。
2、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仪器室,室内无人时随即关好门窗。
3、仪器室内不会客,不住宿,未经领导同意,谢绝参观。
4、办公室内不得存放现金过夜,不得存放私人贵重物品。
5、发生盗窃案件时,保护好现场,及时向领导、治安部门报告。
二、防火、防爆
1、仪器室备有防火设备:灭火机、砂箱等。严禁在仪器室内生火取暖。
2、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应按药品的性能,分别做好贮藏工作,注意安全。
3、做化学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谨防失火、爆炸等事故发生。
三、防水
1、实验室的上、下水道必须保持通畅,实验楼要有自来水总闸,生物、化学实验室设置分闸,总闸由值班人员负责启闭,分闸由有关管理人员负责启闭。
2、冬季做好水管的保暖和放空工作,要防止水管受冻爆裂酿成水患。
四、防毒
1、实验室藏有有毒物质,实验中会产生毒气、毒液,因此必须做好防毒工作。有毒物质应妥善保管和贮藏,实验后的有毒残液要妥善处理。
2、建立危险品专用仓库,凡易燃、有毒氧化剂、腐蚀剂等危险性药品要设专柜单独存放。
3、化学危险品在入库前要验收登记,入库后要定期检查,严格管理,做到“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从把锁。
4、实验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作有毒气体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学生实验室装有排风扇,保持实验室内通风良好。
5、学生实验桌上备有废液瓶,化学实验室备有废液缸,实验室附近有废液处理池,防止有毒物质蔓延,影响人畜。
五、安全用电
1、实验室供电线路安装布局要合理、科学、方便,大楼有电源总闸,分层设分闸,并备有触电保安器。
2、总闸由每天的值日人员控制,分闸由各室的管理人员控制,每天上下班检查启闭情况。
3、学生用电源总闸设在讲台附近,由任课教师负责控制供停。
4、实验室电路及用电设备要定期检修,保证安全,决不“带病”工作。如有电器失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沙子或灭火器扑灭。在未切断电源前,切忌用水或泡沫灭火机灭火。
5、如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急送医院救治。
沙岭学校安全制度之八
中小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1、实验室应做好 “六防”,即防火、防爆、防盗、防霉、防锈、防触电,应配备灭火机、沙箱、触电保安器和防盗设施。
2、实验管理人员应懂得危险品的性能和防护知识,按 试剂的性能分类妥善存放。
3、实验准备室只能存放少量危险品,较多数量的危险 品应存放在地窖或水泥柜的砂箱申,以防发生意外。
4、易燃物品应放置于阻冷避光通风处,必须与强氧 化剂分开存放,更不能互相撞击,以免发生爆炸。
5、爆炸物品,要掌握爆炸条件,尽量避免剧烈磨擦、碰撞、用力研磨等,对碱金属、二氧化铝(楼)及磷化钙避 免与水接触,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6、剧毒物品,过氧化物,升汞及其汞盐,三氧化三砷,白磷要设专柜(水泥柜或地下药品库专柜存放),加双锁保管。一把锁由学校领导派专人保管,另一把锁由实验员保管,即双人双锁共同保售,使用剧毒药品必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和双人签字。
7、实验室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前应关水、断电、关好 门窗。
通用技术实验室-操作安全防护制度
-xx中学-
一、进入实践室的一切人员,必须服从教师安排,认真登记,按分配的位置对号入座,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设备和物品。遵守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物,损坏赔偿。二、进入实践室,不得高声喧哗,打闹,随便走动,保持室内安静和环境整洁,严禁将饮食带入本室,严禁在本室抽烟、乱扔纸屑等杂物,违者实践中心将给予一定的处罚,直至取消使用资格。
三、电动设备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得擅自进入电动工具区接通电源操作。如果发现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指导教师。缺损和事故要填写报告单,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对使用金工、木工工具、加工操作、涉及机械、电器等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和意外,归入特殊操作行为,应进行前期培训。
五、对外露的旋转部件,如皮带轮、链轮,齿轮,链条、旋转轴,法兰盘和轴头应加防护罩。
六、隔离磨屑、切屑和润滑冷却液等应加防护挡板。一般用钢板,铝板和塑料板均可,妨碍操作人员观察的挡板,可用透明的材料制作。
七、操作件配备包括护目镜、安全帽、工作服、袖套、外伤药箱。
八、操作机械设备前检查穿戴。不准戴手套、戴围巾、穿拖鞋、凉鞋,均应穿长裤。长头发的应戴好安全帽。应穿紧身服装,建议穿工作服。袖口要扎紧,或戴袖套。
九、使用刀具高速切削、磨刀具和使用钻床时应戴防护镜。
艾滋病监测点安全防护制度
1.建立安全制度
1.1 根据“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制订本实验室的安全标准操作程序,该程序应适用于现有的实验条件,并与实验室其他规定相一致。
2.人员管理和培训
2.1 实验室主任应了解所有工作人员。在安排工作区域时,要根据人员的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对实验室环境做安全检查。
2.2非实验室人员和非实验室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
2.3 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工作人员血清应长期保留。
2.4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HIV检测技术和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要对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5 必须告知新上岗人员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进行安全教育,直至有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
3.安全保障措施
3.1 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敷料覆盖。3.2 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3.3 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
3.4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
3.5 严禁在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4.带入和带出实验室的物品
4.1 对所有带入实验室的物品都应进行检查。含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安全柜或其他适当的装置内打开。
4.2 将HIV测试样品转送其他实验室时,应防止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护送样品的人应明确接收地点和接收人,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应及时确认样品已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被转入安全位置并得到妥善处理。
4.3 污染或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4.4 用于国际空运的样品要按照国际空运协会(IATA)的规则进行包装和标记,并提交相应的资料。
5.减少利器的使用
5.1 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等利器,最好不使用玻璃器皿。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刺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5.2尽量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针,自毁性针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和刺伤的危险性。应将用过的针头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
6.实验室意外和事故处理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6.1 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
6.2 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
6.3 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6.4 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6.5 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7.意外事故登记:
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登记,内容包括: 7.1 意外和/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
7.2 处理方法和经过,包括专家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
7.3 随访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8.报告和检测
8.1 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报告。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一年内要定期检测。
8.2 发生小型事故时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报告主管领导和专家。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1.建立安全制度
1.1 根据“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24)”,制订本实验室的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该程序应适用于现有的实验条件,并与实验室其他规定相一致。
2.人员管理和培训
2.1 实验室主任应了解所有工作人员。在安排工作区域时,要根据人员的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对实验室环境做安全检查。
2.2 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非实验室人员和非实验室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
2.3 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工作人员血清应长期保留。
2.4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HIV检测技术和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要对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5 必须告知新上岗人员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进行安全教育,直至有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
3.安全保障措施 3.1 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2 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3.3 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
3.4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
3.5 严禁在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4.带入和带出实验室的物品
4.1 对所有带入实验室的物品都应进行检查。含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安全柜或其他适当的装置内打开。
4.2 将HIV测试样品转送其他实验室时,应防止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护送样品的人应明确接收地点和接收人,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应及时确认样品已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被转入安全位置并得到妥善处理。
4.3 污染或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4.4 用于国际空运的样品要按照国际空运协会(IATA)的规则进行包装和标记,并提交相应的资料。
5.减少利器的使用
5.1 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等利器,最好不使用玻璃器皿。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刺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5.2尽量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针,自毁性针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和刺伤的危险性。应将用过的针头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
6.实验室意外和事故处理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6.1 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
6.2 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
6.3 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6.4 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6.5 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7.意外事故登记:
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登记,内容包括: 7.1 意外和/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
7.2 处理方法和经过,包括专家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
7.3 随访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8.报告和检测
8.1 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报告。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一年内要定期检测。
8.2 发生小型事故时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报告主管领导和专家。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