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幼儿版画特色 提升园所内涵
——建设局幼儿园特色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特色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幼儿园管理,丰富幼儿园内涵的重要举措。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素质教育》为依据,积极开展幼儿版画教育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
二、背景分析
(一)优势
我园是已创办了24年的江苏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园内有一支素质优良、积极向上、团结奉献的教师队伍,其中大专学历已达到100%。且不乏美术功底好的老师,这为我们开展幼儿版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力量。同时幼儿园积极筹措资金,建立了幼儿版画室,购置了制作版画用的各种材料,各班创设美术区域,为开展幼儿版画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不足
以前,我园在美术教育领域的研究比较侧重于幼儿基本功的培养,在提升幼儿想像力、创造力方面的内容涉及很少。在教育的方法上也是单一的模仿为主。教师对美术教育的理念比较认同,但在行为上跟进不够。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幼儿版画教学中有待解决的地方。
三、特色教育实施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鼓 励他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我们的版画活动就是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创作欲望,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特色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创建具有幼儿版画教学特色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在理论指导下的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课程操作方案,建设具有版画教学特色的积极进取的师资队伍,促进保教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持续发展。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友好、合作的交往能力。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24年3月——2024年8月)目标:
1.逐步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对教师的绘画、泥工、纸工等基本功进行培训,人人能胜任美术教学。
2.营造特色教育氛围。幼儿园组建版画兴趣小组,在班级创设“美工区”,开辟“版画专栏”。
3.加强对特色教育日常教学的管理。落实到其中的每一环节,必须讲究实效,切忌形式。
4.拓宽版画教学思路。尝试开展多样化的版画特色活动,如剪纸漏印版画、油印纸版画、粉印纸版画等。
5.美术特色教育阶段性成果展示。
第二阶段(2024年9月——2024年3月)目标:
1.优化版画资源。探索、开发本土文化资源,逐步增加、开辟富有新意的版画教育特色项目,形成独具风格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特色;
2.加强各阶段的衔接工作,进一步凸显特色教学的优越性。
3.在专家的引领下,力争把幼儿园的特色做优、做强、做美,铸成特色卓越的美术(版画)教育品牌。
4.版画特色教育成果展示。
五、特色教育的实施内容
我园以幼儿版画教学为特色,分四个方面的课题开展活动。
1、基础训练课题。这类课题主要训练幼儿的握笔、运笔、涂色、拓印等方 面的基本技能,此类课题适合小班幼儿。
2、单一形象课题。此类课题主要针对刚开始接触纸版画的中班幼儿,他们 对较复杂的画有困难,需要通过观察实物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物体的感受。
3、启发想象课题。此类课题主要是教师通过让幼儿欣赏故事、诗歌、童话、散文等活动,启发幼儿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的、呼之欲出的视觉形象,然后运用版画的手法,将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它适合大班上学期的幼儿。
4、物体组合课题。它是将幼儿较熟悉的单一物体进行组合,让幼儿进行画 面布局、物体比例、前后关系方面的练习,这类课题适合放在大班下学期。
此外,还有剪纸漏印版画、油印纸版画、粉印纸版画等不同形式的版画,分 别适合放在小、中、大班。
六、特色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幼儿版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实施小班化的集体教学模式,即将每个 班上的孩子人数分成15-20人,每周定好时间段,分别到版画室进行教学。这样做可以面向全体,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锻炼。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请一名专职的版画老师,深入到幼儿版画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为幼儿创设供自由欣赏和创造的外部条件。要注意园内环境的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还要利用活动室、寝室、走廊等活动空间,为幼儿营造艺术的欣赏氛围,如作品观赏长廊、美术欣赏角,不定期出名家、教师、幼儿等系列作品观赏版面,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另外,还可以带幼儿到社会中、大自然中去,让幼儿充分欣赏、领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既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又可以在头脑中积累大量表象,为版画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特色教育的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注重引领,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版画教学理论,请相关专家来园定期讲座,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全体教师人人动手,从最简单的版画开始学起。提高全体老师的版画理论和技能
(2)为了改变家长“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 “幼儿版画展”“亲子绘画作品展”“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请家长观摩和参与“小画家”们的现场创作,感受美的氛围,使家长认识到从小就在艺术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领导,注重实效,科学部署,扎实推进。(1)成立幼儿园特色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特色教育的领导。组长:韦旭芳 具体负责人:汤雪雁
成员:常正美、刘俊华、严丽云、蒋海燕、于月芳、陈凌华、王芳芳(2)做好园特色教育的规划、统筹、目标的制订以及幼儿园特色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工作。
(3)科学部署,分步推进,逐步深入。制订特色工作计划,落实措施,进行阶段性反思、小结,分析问题,寻找对策,使特色建设稳步推进。
3.整体着眼,注重整合,系统入手,分工明确。
(1)幼儿园将根据幼儿园特色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规划,分别制订各年龄段的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
(2)加强对特色教育日常教学的管理。讲究实效,将幼儿版画特色教育落实到每一环节。结合教学改革现状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大胆创新,废止各种滞后和表面形式。同阶段教师进行特色课程的磨课活动,提高备课的实效性,做到备课细致简要,加强对每一堂课的深入研究,确立正确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切忌活动过程与目标脱节。同时,深入班级,了解每个幼儿切实的学习困难,及时纠正,因材施教,尽量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产生学习的兴趣。
(3)管理上,确立“科研兴特色”的思想。幼儿园有幼儿版画教研的课题,注重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资料的积累。
(4)加强各阶段的衔接工作,凸显特色教学的优越性。在制订版画教学计划时,小、中、大班年级要互相通气,商量制订。一方面,教师要遵循本年级版画活动的阶段目标,达到艺术教育美感、创新、超越的新标准。认真把握好学生教学的各个细节教学,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同轨教师的教法要力争统一。另一方面,各年级教师要向上一届教师讨教,根据她们的教学经验,筛选适合幼儿年龄与兴趣的内容,运用能激发幼儿主动性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汲取精华,不断改善,向孩子最近发展区发展,在期末的幼儿特色成果展示上,力争每班都能出高质量的特色作品,使全园特色教育更上一个台阶。4.优化师资,落实保障,强化管理,构建机制。
(1)做好教师特色课程基本功培训。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特色课程稳步发展的关键,我们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着手,加强个人自学,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学习:专家讲座、案例评析、问题研讨等。通过这些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特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开展特色活动开课活动,要求每班上好一堂特色教育精品课,交一篇优秀特色教学案例,为园本课程的积累作准备。每学期都由专职美术教师或有特长的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美术技能培训。
(2)规范训练。为了不断拓宽版画教学的思路,开展多样化的版画特色活动,为了使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我们将版画专用活动室划分时间段,让每班幼儿都能到活动室开展教学活动。各班成立版画兴趣小组,在班级创设“美工区”,开辟“版画专栏”“版画作品展”,做到“班班有画展,人人有画作”。
(3)优化美术资源。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景观、民情风俗等,作为版画特色教育的素材来源。订购各种版画杂志、图片等等,丰富幼儿的版画知识,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
(4)完善特色教育的管理制度。一是导向机制,要建立“人人关心园所特色建设、个个参与特色建设”的局面;二是活动机制,要以活动为载体,促使特色凸现出来;三是考核机制,要根据幼儿园特色建设的方向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估制度;四是激励机制,要建立特长教师、特长幼儿的评估和奖励制度,对在创特色中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给予名誉和物质奖励等,以激发教师、幼儿创特色的积极性;五是经费保障制度,幼儿园要在不同阶段,根据幼儿园的特色建设需要适当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将以创建特色幼儿园为契机,求真务实,用心经营。今天我们提出创建思路,播撒的是希望的种子。我们相信:幼儿版画教育对幼儿艺术素养的形成、艺术潜能的开发,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未来。
精细管理科学发展
追求办学内涵彰显学校特色
——赴江苏省特色名校考察学习汇报材料
刘志荣 为学习借鉴江苏先进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促进我县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校长队伍建设,2024年11月25——12月1日,在教育局刘万斌、王乃前两位局长的带领下,我县一行22人前往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无锡市育红小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四所著名小学进行参观考察。整个考察学习活动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大家不辞辛苦,不怕疲劳,认真听取名校校长报告,深入课堂听课,参观校园文化,深层解读了江苏省著名小学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参观、感悟江苏小学的办学亮色,学习江苏小学办学的成功经验,收到了良好效果,让我们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
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一)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学校,但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
这次江苏之行,我们抱着“踏踏实实学习”的态度深入实地的查看了南京、常州、无锡等市的几所特色名校,他们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严谨务实的发展步伐,令我们叹为观止。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所学校通过坚持“发展内涵,特色办学”,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名牌。常州市局前小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几百年的办学传统,造就了局小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特色,1
成为常州市一流的省级实验小学、省级模范小学,并以其特有的办学魅力在常州地区的基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无锡市育红小学始终以“化新教育实践”为核心理念,精心营造“文化润泽,内涵育人”的化新校园环境,努力建立“文化协同,特色发展”的多校区管理模式,倾心打造“智爱并重,教学相长”的化新教师队伍,全力构建传承育红特色的“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化新课程体系。通过努力,全体育红人有效达成了“彰显理念,特色创新,提升学校核心价值;依托校本,整体推进,实现学校高位发展”的共识。
这几所学校无疑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园”。
这次考察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如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座落在古鸡鸣寺、台城与小九华山之间,校园内树木葱茏,绿草如茵,庭院式的校舍别具一格,教学楼错落有致,由回廊联成一个整体。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化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这些学校的校长不仅是文化的倡导者,有着超前的教育理念,而且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机构改革,人才流动,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促进和体现学校文化,打造了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
(三)追求优质师资持续发展,发挥团队作用,以带动学校整体提升。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发现这几所名校无一例外的不在凸显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这些学校以长效机制确保优质师资可持续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提升。如无锡市育红小学通过开展“解读化新理念”专题活动,使育红教师人人知理念、懂理念、践理念,并将理念的理解、渗透与贯彻同师德建设、幸福校园创建有机融合。一是新老衔接,老教师悉心当好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引路人。二是搭建平台,丰盈底蕴,为老师们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丰富了业余生活,充实了精神生活。三是强化专业引领,组织外出听课培训写体会或交流、检查评比等方式,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种校本培训平台。此外,还借助江苏名校俱乐部等境内外学校联谊等平台,拓展教师培养途径,帮助教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鼓励教师在更高平台上参与教育交流,展示教育思想。
二、启迪了思维,坚定了信心
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在今天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想真正实施创新教育,要想教育真正有所发展,真正发展学校内涵,彰显办学特色,首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
(一)必须由被动服从型向创新型发展。
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强烈的成就需
要,他就会锐意进取,敢于冲破妨碍创新的清规戒律,并养成求异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事业心和工作动机,也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二)必须由“礼让风格型”向竞争型发展。
今天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战性,由此也导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竞争性。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教育工作者惟有具备竞争意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成为竞争的强者,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教育效益,并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的学校管理者,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礼让风格型”办教育的校长形象,由于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三)必须由稳重守业的模范型向开拓型发展。
开拓而不是守业是对教育工作者角色转换的又一个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交活动能力,注重谋求学校改革发展方略,不断拓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开拓型的教育工作者,在其社交活动中往往通过介绍学校状况,展示学校的发展前景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学校经费紧缺的矛盾得以妥善解决,交往时能够做到热情大方、坦诚无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充分显示自己的攻关才能。当然,在开拓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过程中,校长不能失去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尊严和风度,更不能违章操作,而应该努力保持一种既奋发进取又品德高尚的专业管理者形象。
(四)必须由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型向科研型发展。新时期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因此迫切要求校长增强科研意识,自觉充当科研型校
长的角色。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长都是自己主动抓教育科研,抓学校规划和决策,健全校内教育科研保障和激励机制,甚至独立承担某项科研课题,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科研环境。校长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教育科研的内行、专家。由于校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往往会出现教师人人参与科研、个个承担课题的可喜局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推动了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启示与思考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想上一个台阶,需要在文化精神和制度引领、办学规划、师资队伍培养、常规工作的目标细化、常态教学管理、学生习惯培养、团队执行力等诸多宏观、微观因素下大功夫。
1、重视舆论文化建设,营造师生持续发展的精神家园 江苏之行让我明白管理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有人格魅力、管理水平和躬身实践的能力,能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全体教职工中去,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文化是制度之母,没有良好的文化作前提,再好的激励制度也会有疲软的一天。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从建设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入手,因为它能靠自身营造出来。健康的舆论氛围也能有力的推动教师在工作上自发的赶、比、超,能促进学校制度的生成和执行,更能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沉淀。
2、坚信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管不好的教师
江苏教育的经验使我认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靠一种精神。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合力,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学校发展的最宝贵的精神因素。学校通过建立科学管理机制,来激励教师形成团队,强化合作和比学赶帮。充分调动
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使他们都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全体教师都用心钻研每一个教育细节,踏实工作,真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的发展便不成问题了。
3、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在江苏教育考察中我们发现,先进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应该是学生身上和学校教育最为缺乏的对学生持续发展,终生有益的东西。从江苏教育看,无论从现实的缺失,还是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阶段特点看,小学阶段应重点强化习惯养成和规则培养。几所名校的学生无论城乡均非常有礼貌的向老师问好。习惯养成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束缚学生手脚的镣铐,而是引导其进入文明世界的途径;不是为了塑造听话的动物,而是培养个性和集体属性一起飞扬的未来公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过程。
4、锻造一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教育九大定律”之一“态度决定一切”,这一点在几所名校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所考察学校的教师少有闲谈,多见他们在埋头批改作业;少有怨天尤人,多见他们面含微笑、平静中带着一丝愉悦。他们忙碌万分而不颓废,发展起来而不自满,抓住某一环节做出经验、做出成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这次考察时间虽然短暂,然而这几所学校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发却是是长远的。我们坚信,只要高举质量大旗,凝聚共识,立足本土,深入开展有效教学,就会促进府谷教育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发掘传统文化内涵
彰显学校诗教特色
——金湖县实验初中创建“诗香校园”工作总结
“诗教进校园”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高雅校园、书香校园”的迫切需要,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诗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开展诗词教育、创建诗词之乡”号召,我校在深入推进诗教活动,打造“诗香校园”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诗教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学习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和爱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拓展素质教育的新天地。
一、健全组织,搭建平台,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1、成立一个组织,强化领导重视
为加强对诗教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罗梅英校长为组长,鲜启国副校长具体分管负责的“诗香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让他们明确诗教工作意义,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诗教意识,积极推动诗教工作的蓬勃开展。
2、搭建一个平台,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积极搭建诗词教育和创作的平台,成立了“青萍诗社”,并邀请县诗词协会会长杜渐先生对诗社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先后发展包括师生在内的社员680多人。诗社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扎实有效,积极主动。目前,“青萍诗社”已成为广大师生学诗练诗的“温馨之家”、“幸福之家”。
3、完善一套制度,确保正常开展
为保证学校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有《诗教活动学习制度》、《诗教活动培训制度》等,将诗教活动纳入平时教育教学内容,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全方位多渠道的推进诗教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师生诗词培训和讲座,语文组教师平时都备有诗词教学教案,并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做到“三个一”:即每天要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每学期要上一节有关诗词方面的公开课,每学期要写一篇有关诗教方面的研究论文。
二、拓展渠道,加强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诗教活动。
1、培训活动
我校坚持诗词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师生的诗词素养。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强化教师从事诗教工作的内功。学校除定期为广大师生开展诗词讲座活动外,一年以来先后选派20多人次去参加各级各类诗词培训,并几次邀请县诗词协会会长杜渐主任来我校做讲座,受训师生达600多人次。我们还注意加强诗词创作交流,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交流形式主要是师徒结对,我校社员与县诗词学会专家领导结对,促成师生间长期、密切的交流,不断提高诗词创作水平。
2、常规活动
我校扎扎实实开展诗教常规性工作,让诗词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向学生,积极营造儒雅、清正、诗香浓郁的诗教氛围,我校把诗教工作作为我校打造和谐校园、高雅校园、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有效诗教工作机制,开展有目的的诗教活动,有步骤有计划的落实诗教工作目标。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校已形成浓厚的校园诗教氛围,学生爱诗、学诗、吟诗、写诗、用诗的兴趣盎然。
3、采风活动
我校经常组织社员开展诗词创作采风活动,促进社员专业成长。一年来,我校就选派优秀师生70多人次先后到金湖荷花荡、金湖县湿地公园等地采风,通过采风,不仅开阔了社员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写作题材,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与激情,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创作水平,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4、吟诵活动
我校努力拓展诗词诵读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利用晨读诵读诗文,开展了如诵读比赛、诗词吟诵会、赛诗会、古诗文知识竞赛、诗句接龙等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领略古老大地的山川河流,体会到古人的高远志趣,诵读诗词已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
5、比赛活动
为促进诗教工作的活泼开展,促进“书香校园”的常态化、个性化发展,激发师生读诗诵诗写诗的兴趣,学校定期举办古诗词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赛诗会、中华诵—经典演讲、诗词创作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师生尽情倘佯在诗词的海洋里,体验感悟经典的内涵和创作的乐趣。
三、构筑载体,强化宣传,及时展示师生的创作成果。
1、构建墙廊载体,营造诗教氛围
我校因地制宜诗化校园环境,校园开辟了“诗词橱窗”、“校园诗墙”等,将师生创作的优秀诗作在文化长廊里展出,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情的场所,让他们体验到诗词创作的成就感。因地制宜诗化校园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为给整个学校营造了一个立体、深入、广泛的诗教氛围。学校开辟了校园诗墙、视窗、诗廊,在教学楼墙壁上张贴图文并茂的,由我校师生自己创作的优秀古诗词作品,让每个角落都诗化起来,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感悟做人道理,受到中华诗词和传统文化的陶冶。我们还将师生创作的优秀诗作在文化长廊上展示,让广大师生感受到诗词创作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2、构建音讯载体,陶冶学生情操
我们在校园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专栏,定期朗诵经典诗文或者我校师生创作的诗文,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陶冶心智,体会自身学诗诵诗的快乐。在我们学校,可以说目之所及,到处是经典古诗文;耳之所闻,名曲萦绕,配乐古诗朗诵。在古诗文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师生的身上正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全校师生更文明,更有书卷气。
3、构建网络载体,扩大诗教影响。
我们还充分运用校园网站这一载体,及时宣传报道我校诗教工作的成果,发表我校师生创作的诗词作品,邀请优秀老师做好有关诗词讲座,搞好师生之间,校与校之间以及与外地诗友之间的诗词交流和学习,不断扩大诗教影响。
创建诗香校园,彰显学校特色,诗教活动为我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我校师生在各级诗词创作及征文大赛中有30多人次获奖,30多位师生的优秀诗作在市教育局、市诗词协会联合主办的《校园诗花》上发表。我校编辑出版第一期师生优秀诗词作品集,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通过全校师生的辛勤努力,我校诗教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评为江苏省“诗教工作”先进单位。
诗香词韵,濡染了师生的心灵,提升了校园的品位,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提升内涵重实效创建特色求发展
——小南小学(2024-2024)学校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改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立足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彰显教育功能优势,促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决定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方向。
一、学校发展规划意义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教育规划,是建立在分析学校发展状况基础上,明确学校发展理念,制订学校发展目标,解决学校发展问题,规划有序地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主动成长,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发展规划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及教育形势需要,立足于当前社会及教育大背景,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应对学校发展内外环境变化,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寻求和解决学校发展问题,凝聚师生共识,挖掘教育资源,创建品牌学校,推动科学发展而通过制度形式加以落实的规范性纲要。
二、学校发展环境分析
1、学校概况及校园环境
小南小学历经多年的艰苦创业,积淀了深厚的教育底蕴,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学校现占地面积5余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除小学本部外,还附设1所幼儿园,共有6个教学班,在校小学生200人,专职教师20人,全校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7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学校地处城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量大幅增加,一方面外来民工众多,另一方面本地居民外出经商也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的谋生手段。特定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直接反应到学校层面上的就是我校外来民工子女学生和留守儿童学生众多,约占全校学生数的20%
2、学校成绩及经验简介
(1)提升品味,在学校创建中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学校设施建设,优化学校办学条件。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
(2)把握关键,在深化责任教育内涵中引领学校发展。我校紧紧把握教师责任教育及业务素质提升这个学校发展关键,通过多种措施,狠抓教师责任教育,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深化教师责任内涵,明确教师岗位职责,破解绩效考核问题,增强学校创造力、凝聚力,打造和谐校园。
(3)注重德育,在弘扬文明和习惯养成中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健全的网络及丰富的成效。
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一)发展定位
良好品行与求真求趣融为一体,具有内涵优势的示范性村小。学校应具
有开放、创新等优秀品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实现良好品行与求真、求趣的融合。学校应具有发展的前沿意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学校应具有弘扬、创新传统文明的文化意识,形成传承优秀文化与创新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学校要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为支撑,广泛吸纳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学校人文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自主成长、快乐成长,具有内涵发展优势的现代化城市学校。
(二)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内涵建设统领全校各项工作,用责任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和谐发展,用文化凝聚学校精神,引领学校成长,全面深化教育内涵,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管理体制,实现引领小南小学教育科学发展。
(三)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教育理念:和谐发展科学育人
校训:知行合一向善向上
校风:民主崇真博学、创新
教风:德优、艺精、爱心、责任
学风:敏学、静思、自主、合作
(四)分类目标
1、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建立校园网,打造数字化校园,美化学校环境,形成富有审美气息的校园环境;
2、师资队伍:构建高效的学习型组织,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创新教师培养方式,打造名师队伍,形成研训文化;
3、办学质量:创新德育模式,狠抓行为养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保持优异教学质量,发展艺术、体育校本体系,形成教学特色;
4、学校文化:深入推进以低碳生活为主要载体的行为养成文化、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创建2-3个特色项目;
四、目标行动指南
(一)办学条件
1、优化学校环境美化校园,把学校打造成有文化韵味的地方;
2、打造数字化校园,实现教学条件现代化;
3、完善教育教学设备,根据学校日常基本需求及学校个性发展需求,完善体音美器材及图书等资料配备;
(二)师资队伍
1、师德教育人文化
(1)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使我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有成效、有典型;
(2)建立责任教育长效机制,推行学校岗位交流体验活动,不断增强教师
责任意识,增强学校创造力、凝聚力;
(3)开展感动学校人物评选,使树身边人物,学身边人物成为学校风气;
2、教师培训校本化
(1)推进学校青年教师创新发展,形成教师业务提升主体平台;
(2)根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探索分层次的校本培训新模式;
(3)打造精品教研组,依托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创新教师业务交流方式方法,构建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
3、教师发展多元化
(1)定期举行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技能、基本素质等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2)促进学校各学科综合发展,使各学科都有优秀的专业人才;
(3)开展跨学科交流活动,培养一批教师成为全面人才;
(4)打造一支学校专家型教师队伍,加大名师培养力度;
4、教育科研优质化
(1)完善教育科研操作程序和奖励办法,设立教育科研优秀项目奖,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2)引导教师自觉地把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提高通过科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研究型教师成长搭建舞台,且在培训经费、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5、教师评价主体化
探索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注重教师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突出反馈调节功能。
(三)办学质量
1、创新德育模式
(1)扎实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新德育模式,使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成效、有亮点;
(2)深入做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书香校园建设,用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
(3)创新班主任管理模式,发扬班主任德育工作主阵地作用;
(4)开设班主任论坛,搭建班主任交流沟通平台;
2、提高教学效益
(1)继续保持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在全区小学的领先地位;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突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3)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对话、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主渠道。
(4)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化作业改革;
3、推进艺术体育教育
(1)深入开发校本课程,以“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快乐课间”等活动为载体,扩充课程内涵;
(2)发展完善艺术、体育校本体系,改革传统艺术、体育竞技培养模式,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艺术体育活动;
(3)挖掘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弘扬踢毽、腰鼓等民间经典艺术活动;
(四)学校文化
1、环境文化
(1)教室文化: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牌、寄语牌、班训、班风、班级特长等教室文化;
(2)墙廊文化:具有学校特色的楼梯、走廊、围墙、栏杆、宣传窗等艺术设计;
(3)网络文化:展示学校特色、宣传学校形象的学校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班级网页等内容,吸引家长社会关注;
(4)生活文化:倡导低碳生活、节约环保的厕所、办公室、辅助用房等文化内容;
2、行为文化
(1)课堂行为文化:展示课堂教学风采,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课堂行为准则;
(2)教师行为文化:通过责任教育、创先争优等方式提升教师道德素质,形成教师个人修养特质;通过校本培训、组内研修、同课异构等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教师教学艺术特质;
(3)学生行为文化:搭建校园社会实践、兴趣爱好引领、体艺特长培养等平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技能水平;凭借低碳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书香校园活动、心理健康辅导、留守儿童关爱等途径,规范学生行为;
(3)学校管理文化:转变管理行为,理顺管理模式,优化管理体制,形成团队协作、分工明确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激发教师热情、激发校园活力。
3、精神文化
(1)精神文化构建:有清晰的办学目标、教育理念、校风等应当共同遵循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和追求。
(2)精神文化渗透:建构清楚的理念识别系统,能把精神文化持之以恒的贯彻到全校其它所有文化建设中。
提升内涵重实效创建特色求发展
——马厂小学(2024-2024)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严肃工作纪律、提升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着力点,沿着以管理促进规范、以规范提升质量、以质量推动发展的办学之路,大力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教育和谐发展,实施“科学、民主、规范、高效”管理,抓实过程,抓严细节,增强制度管理的约束力、学校精神的推动力、激励机制的驱动力、正面典型的影响力,营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务实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工作回顾
1、学校现状
目前我们马厂中心小学下辖三所教学点,附设东、西两所幼儿园。小学共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72人,教职工136人,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06人,占教师总数的78%,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1人,占37.5%,学历合格率达100%。
2、成功经验
①提升品味。我校去年整体搬迁到原马厂中学校区,为营造新校区的文化氛围,我校用读书名言、励志对联等点缀花园的每根廊柱;用儿歌、三字经、成语故事、班级名片等点缀每一面墙壁;用“名人名言”灯箱点缀每一根灯杆,使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感悟人生。
②注重德育。我校以“养成教育”为特色,本着“教孩子六年,要为孩子的六十年负责”的理念,以弘扬文明和习惯养成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好习惯标兵”评比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③强化责任。根据沭教办〔2024〕12号文件的要求,我校积极开展“责任文化专题活动”,要求全体老师认真学习并践行《带着责任去上班》。通过签订师德承诺书,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深化教师责任内涵,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在深化责任教育内涵中引领学校发展,增强学校创造力、凝聚力,打造和谐校园。
3、制约我校发展的因素
①养成教育缺乏全校师生共识。
②教师素质提升有待进一步深化。
③教师的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曾几何时时,教师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形式化、走过场。当前,学校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学习型组织内部自学的机制还不够完
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一)发展定位
良好品行与求真求趣融为一体,具有内涵优势的现代化城市学校。学校应具有开放、创新等优秀品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实现良好品行与求真、求趣的融合。学校应具有发展的前沿意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学校应具有弘扬、创新传统文明的文化意识,形成传承优秀文化与创新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学校要以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为支撑,广泛吸纳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学校人文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自主成长、快乐成长,具有内涵发展优势的现代化城市学校。
(二)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内涵建设统领全校各项工作,用责任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和谐发展,用文化凝聚学校精神,引领学校成长,全面深化教育内涵,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管理体制,实现引领安居小学教育科学发展。
(三)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教育理念:和谐发展科学育人
校训:知行合一向善向上
校风:民主崇真博学、创新
教风:德优、艺精、爱心、责任
学风:敏学、静思、自主、合作
(四)分类目标
1、办学条件:完善迁建工程和教学设备设施,建立校园网,打造数字化校园,美化学校环境,形成富有审美气息的校园环境;
2、师资队伍:构建高效的学习型组织,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创新教师培养方式,打造名师队伍,形成研训文化;
3、办学质量:创新德育模式,狠抓行为养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保持优异教学质量,发展艺术、体育校本体系,形成教学特色;
4、学校文化:深入推进以低碳生活为主要载体的行为养成文化、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创建2-3个特色项目;
四、目标行动指南
(一)办学条件
1、优化学校环境,美化校园,把学校打造成城区最有文化韵味的地方;
2、打造数字化校园,实现教学条件现代化,配齐学校各个教室、功能室的现代教学、办公设备;
3、完善教育教学设备,根据学校日常基本需求及学校个性发展需求,配备各种教育教学设备,完善体音美器材及图书等资料配备;
(二)师资队伍
1、师德教育人文化
(1)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使我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有成效、有典型;
(2)建立责任教育长效机制,推行学校岗位交流体验活动,不断增强教师责任意识,增强学校创造力、凝聚力;
(3)开展感动学校人物评选,使树身边人物,学身边人物成为学校风气;
2、教师培训校本化
(1)推进学校青年教师研修班创新发展,形成教师业务提升主体平台;
(2)根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探索建立分层次的校本培训新模式;
(3)打造精品教研组,依托校本培训,发挥教研组功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创新教师业务交流方式方法,构建教师博客、网络群聊、青年社团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方式;
3、教师发展多元化
(1)定期举行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技能、基本素质等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2)促进学校各学科综合发展,使各学科都有优秀的专业人才;
(3)开展跨学科交流活动,树立大学科观念,培养一批教师成为全面人才;
(4)打造一支学校专家型教师队伍,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组织学校骨干工作室;
4、教育科研优质化
(1)完善教育科研操作程序和奖励办法,设立教育科研优秀项目奖,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2)引导教师自觉地把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提高通过科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研究型教师成长搭建舞台,且在培训经费、资源使用、绩效考核等
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5、教师评价主体化
探索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注重教师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突出反馈调节功能。
(三)办学质量
1、创新德育模式
(1)扎实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新德育模式,使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成效、有亮点;
(2)深入做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书香校园建设,用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
(3)创新班主任管理模式,充分发扬班主任德育工作主阵地作用;
(4)开设班主任论坛,搭建班主任交流沟通平台;
2、提高教学效益
(1)继续保持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在全区小学的领先地位;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突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3)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对话、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主渠道。
(4)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化作业改革,探索建立高效的作业模式;
3、推进艺术体育教育
(1)深入开发校本课程,以“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快乐课间”等活动为载体,扩充课程内涵,开发艺术类、运动类、实用技能类、学科延伸类的校本课程;
(2)发展完善艺术、体育校本体系,改革传统艺术、体育竞技培养模式,吸引全体学生参与艺术体育活动,树立大艺术、大体育观念;
(3)挖掘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弘扬竹竿舞、空竹、踢毽、腰鼓等民间经典艺术活动;
(四)学校文化
1、环境文化
(1)教室文化: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牌、寄语牌、班训、班风、班级特长等教室文化;
(2)墙廊文化:具有学校特色的楼梯、走廊、围墙、栏杆、宣传窗等艺术设计;
(3)网络文化:展示学校特色、宣传学校形象的学校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班级网页等内容,吸引家长社会关注;
(4)生活文化:倡导低碳生活、节约环保的厕所、办公室、辅助用房等文化内容;
2、行为文化
(1)课堂行为文化:展示课堂教学风采,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课堂行为准则;
(2)教师行为文化:通过责任教育、创先争优等方式提升教师道德素质,形成教师个人修养特质;通过校本培训、组内研修、同课异构等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教师教学艺术特质;
(3)学生行为文化:搭建校园社会实践、兴趣爱好引领、体艺特长培养等平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技能水平;凭借低碳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书香校园活动、心理健康辅导、留守儿童关爱等途径,规范学生行为;
(3)学校管理文化:转变管理行为,理顺管理模式,优化管理体制,形成团队协作、分工明确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激发教师热情、激发校园活力。
3、精神文化
(1)精神文化构建:有清晰的办学目标、教育理念、校风等应当共同遵循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和追求。
(2)精神文化渗透:建构清楚的理念识别系统,能把精神文化持之以恒的贯彻到全校其它所有文化建设中。
五、实施发展规划的保障体系
1、宣传发展规划,凝聚发展共识
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讨论、制订,充分把握学校发展理念,正确引导学校发展方向,集中全体教师智慧,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形成发展规划后,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反思、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使全体教师的行为自发转移到学校规划发展上来,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2、形成发展氛围,培育发展环境
深入优化学校的人际心理环境,增强学校的精神凝聚力;健全学校的组织体制和规范制度环境,鼓励教职工遵循共同的价值基础和标准化规范,不断协调和完善学校现代管理体制;积极营造学校的科研探究环境,搭建学术舞台,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空气,形成浓厚的发展氛围,使学校全体师生在发展规划引领下,自觉完成学校各项目标;优化、绿化和美化学校的设施环境,促使学校硬件建设和人文发展相统一,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为学校的规划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3、发挥规划功能,完善实施机制
强化发展目标引导功能,高度重视发展目标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学校文化发展目标作为制定重点专项规划、分配学校资源、落实计划的重要依据。并针对规划落实情况,实行计划、总结报告制度。
完善发展目标实施机制。提高维护和执行发展目标的自觉性、有效性,共同推进发展目标的实施。加强目标执行情况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目标的调整机制。通过教职工大会等多种渠道,鼓励全体师生员工有效参与文化发展目标的实施与监督。
4、加强后勤支撑,保障规划落实
完善学校后勤服务支撑,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优化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最佳的服务条件;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完善校园信息化、现代化、规范建设,发挥学校发展规划蕴涵的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教育师生员工树立大局观念和节约意识,保证学校各项建设资金充足到位;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顺利施行提供和谐平台。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