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北师版教材使用心得

最新文章

第一篇:北师版教材使用心得

北师版教材使用心得

与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今年暑假的全省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上,手捧色彩明艳、装帧精美的大32开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感觉就如春风拂面,胸中不禁心潮起伏,忍不住一口气,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读了一遍。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感觉更是酣畅淋漓。读完以后,最强烈的感受便是新教材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呈现方式统一,新的内容与新的编排形式统一,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着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既突出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个性化和实践性的特点,为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放型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江西省内第一批使用该教材的实验老师,既倍感幸运,又觉任重道远。新课标呼唤着开放,新教材诠释了开放,工作于实验第一线的我们则情不自禁地要为“开放”喝彩,并决心把“开放”全面付诸实践。

一、深挖教材,开放理念。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仅从一年级上册来看,就给我们实验教师和学生无限的发展空间。如果我们教师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理念上教学,无疑会限制甚至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应彻底摒弃传统落后的旧观念,学习并运用新课标提倡的新理念。以下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些有益尝试。

1.利用提示,鼓励想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捧读实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课文的下方都设有不同的启示语:如《小小的船》中有“‘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看月亮还像什么?”的启示语,《小鱼的梦》中有“小鱼会梦见什么呢?”的启示语,《冬天是个魔术师》中有“冬天这个魔术师还会变什么?”的启示语等。如是的启示语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合理利用,鼓励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小小的船》中提示语的启发下,学生仅关于月亮的想象就有十余种,镰刀、树叶、眉毛、香蕉、小帆船、咧开笑的嘴、拱桥、玉盘、馅饼等等,都是孩子们眼中月亮的恰当喻体。

2.挖掘空白,激发探究。

探究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探究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实验教材就给了许多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文本空白。

如第9课“语文天地”中的讲故事《妈妈,你看》,随着“啊”的一声尖叫,小猴怎么样了呢?故事的尾声空白,极好地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愿望。

又如《我家住在大海边》中“船上有位老爷爷,他的故事说不完”也给学生留下了“爷爷会讲什么故事?”的内容空白。

再如《雪地里的小画家》、《我长大了一岁》等课文,全文没有一个注音,文中出现的生字完全通过学生借助认字表、猜读、图画、互教等方式自主完成,这不仅创造了让孩子探究的机会,而且给了孩子“跳一跳,就能摘桃子”的学习成就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模仿范例,引起发散。

发散求异思维是一种没有固定答案或存在着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活动,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实验教材中既有许多琅琅上口的儿歌、韵文,又有许多极具童真、童趣的幻想故事,这类教材因其独特的体例特点、童趣性质而极具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潜在功能。如《想飞的乌龟》一课语文天地中的“说一说”:“古时候人们想飞,现在„„”和《长大》一课语文天地中“编一编”:“你能不能按照课文《我长大了一岁》的样子再编一段,最后一句是:‘我长大了一岁’”等都是较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练习题。

除了教材中具有明显培养发散思维倾向的练习题外,我们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范例,培养发散思维。如《太阳》一课可以从“在__,太阳是__出来的呢?”这一问题入手;《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可以从“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__变成__”入手进行。类似的教法还可运用于《家》、《早操》的教学之中。

4.故设障碍,培养创新。

根据编者意图进行阅读教学,达到教学目的的教法无疑能让学生循序渐进,让人感觉水到渠成。但是,某些课文本身就隐藏着很好的创新教材特质,如果教师能加以合理驾驭,定能推陈出新。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我给学生故设障碍,“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打破学生的心理定势、思维定势和情感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于是,有的学生想到“乌鸦可以飞到别的地方去找石子”,有的学生想到“乌鸦可以和人一样用嘴巴使瓶子倾斜一点喝”,有的学生想到“乌鸦发现旁边有一根被人扔弃的吸管”,还有的学生想到“乌鸦靠衔土也能使瓶子里的水位慢慢地升高”等等。就在这样的积极思考、七嘴八舌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注重实践、开放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理念在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体现得非常充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力争做到注重实践,开放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1.唱一唱,让学生感受音律美。

音乐不仅能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还能激活大脑、引起遐想。实验教材入学教育中的《上学歌》、第15课“语文天地”中的歌曲《劳动最光荣》都是教材中现有的音律美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不可随意地走过场、搞形式,忽视其培养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另外,教材中的《小小的船》等课文,教师也可灵活运用,让孩子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在情感上与课文产生强烈的共鸣。

2.画一画,让学生感受色彩美。

色彩缤纷的图画是一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因为它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段学生思维的特点。实验教材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如《家》中画全家福,巩固拼音学习中的“画五官”、“连穿着并涂色”的练习等,都是让学生感受色彩美的好机会。又如《山村》、《太阳》、《浪娃娃》等课文的教学也可相机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3.玩一玩,让学生感受游戏美。

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的确,活泼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正确客观看待孩子的天性,有助于扬长避短地完善课堂教学。在教学《数字歌》时,我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拍手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在教学声母时,为了突破区分b、d、p、q的识记难点,我采用了教学生玩手影游戏的方法;在教“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时,我采用的则是正话反说的游戏;在识字教学中,我还采用了击鼓传花、猜字谜、编口诀、开火车、小鱼游、找朋友等游戏形式进行。就在这样游戏情境的创设中,真正帮助学生实现了玩中学、乐中学。

4.演一演,让学生感受角色美。

对于实验教材中故事性和形象性很强、非常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合理运用,给孩子表演的机会,可以让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对课文形象进行再创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小母鸡种稻子》一文时,我分给学生每小组一套角色头饰,让学生合作表演,体验文章情境,在互动表演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角色美,体会小母鸡的闪光点。另外,在教学《玛莎长大了》等课文时也可同法教学。

5.做一做,让学生感受创造美。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给儿童以劳动的欢乐,取得学习成绩的欢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惟有实践和行动才会有所创造,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如《劳动》一课要求孩子与父母共同制订《家庭劳动公约》的练习,又如《冬天》一课要求学生剪雪花图案,收集雪花图片等都可让学生感受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创造的美丽。

6.比一比,让学生感受成功美。

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无论是在拼音教学、识字教学中,还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比赛形式,无论认读赛、背诵赛、表演赛,还是男女赛、小组赛等都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在每一次比赛的胜利中感受成功美。

三、以人为本,开放课堂。

新课程呼唤新理念,新理念依托新课堂。在新教材实验中,如果仅仅有了开放的教材,开放的学法,却没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明确方向,依旧穿着“老师一言堂”的老鞋,就必定会踏上“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老路。因此,实验老师必须坚持落实“以人为本”,大胆开放课堂。

1.尊重走进课堂,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的朋友”;“民主、平等、开放、有个性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开放课堂,首先就要让尊重走进课堂,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生命互动的过程。”确实,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传统的教学却一味强调“师道尊严”,致使很多教师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要求学生的多,尊重学生的少,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切由老师说了算。因此,在新教材实验中,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

尊重学生,首先要从研究学生入手,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避免以教师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以教师的意志代替学生的意志,以教师的认识规律代替学生的认识规律;;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根据学生的现时表现来及时调整或矫正教学,从而发展性地完成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还要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因为所有的认知都是理智和情感相结合的产物,儿童的认知更需要情感的支持。在愉快状态下学生的身心都处于积极状态,主动的态度、大胆的思考、积极的实践,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一种创造的萌芽。对学生的独特感受要尊重,即使是一些不大正确的感受,也不要以一个“错”字了事,而要耐心诱导,以理服人,并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真正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互动交往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形成积极的丰富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兴趣,点燃求知火花,获得学习的源泉与动力。

正如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所说的那样:“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就好比你站在大山前,对着大山喊‘我尊重你’,得到的将是成百上千声‘我尊重你’的回应。”所以,让尊重走进课堂,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到每一堂课来说,就是要把导入语“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种新方法”变成“今天,我想和同学门共同学习一种新方法”;把指答语“老师要叫一个同学来读”变成“有谁愿意来读”;把评价语“不对”变成“还有谁有不同意见?”、“你的理解还有待推敲”;把下课时的结束语“同学们再见!”变成“谢谢大家,同学们辛苦了!”

2.让生活走进课堂,实践“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中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是说,社会大课堂,课堂小社会;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生活。语文教学必须立足课本,放眼社会,树立向生活开放的理念,实践“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万花筒般的信息时代创造了语文学习的大舞台,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成为了语文学习的大乐园。面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好形势,教师应大胆地让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同步走进课堂,大胆地把课堂延伸到操场、公园、工厂、矿山、田野、改革开放的大市场乃至社会的各行各业。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把握好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围绕教学目标,寻找合理的切入点,就能让学生真切、生动地观察和体验生活,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材中的《外面的世界》、《长大》等课文的编排很好地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如我在教学《外面的世界》时,首先让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以逛街游玩的方式进行生活认字,在获得生活体验后再回到课堂进行看图识字,然后再让学生回归生活,巩固识字,最后动手制作识字卡,进行识字擂台赛。通过一个从生活到课堂,由课堂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回到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完整过程,让学生完成新知的学习和积累。

3.让家长走进课堂,落实“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在新教材实验中,由于新旧理念的强烈反差和剧烈碰撞,许多有经验的老教师都偶尔会感到力不从心。作为与新课程同行伙伴的家长们,在不具有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要接受新课程,新理念,无疑更会深感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把真实的课堂毫无保留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新课堂,走进新课程,也显得尤为必要。

让家长走进新课堂,不仅能让家长与孩子同步学习,感受人文关怀教育,而且能让家长从新课堂中吸收新理念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新理念,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开放,有效地避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与不完整性。

让家长走进新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家长走进新课程。新教材实验学校应尽可能有效创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新理念的系统培训;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并接受相应监督;应积极创造条件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大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活动。

综上所述,新课程是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它既不是单纯地更换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方面简单地修修补补。新课改的本质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要真正实现课改成功之梦,广大实验教师就要人人争做“开放之人”,以一颗“开放之心”、一双“开放慧眼”,视每一学生为“开放之才”,视每一篇章为“开放之文”,视每一分钟为“开放之时”,视每一角落为“开放之地”,时时处处、分分秒秒都为“开放”喝彩!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教材使用心得

三年级数学教材使用心得

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

本册教材注重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本册教材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数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生经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要学会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其次对教师的作用我有了新的定位: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教材使用个人心得

个人心得

当我听到一年级的语文教材改版的这个消息,我内心有些丝丝欣喜但更多的是焦虑。欣喜的是,刚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可以接受到这样的一个新的挑战,我很是期待。但同时,随之而来还有焦虑:新教材是否会难教一些?我们的学生是否适合新教材模式呢......第一学期开学后才真正拿到了部编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感觉是“高大上”,与原教材对比,新教材的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顿时我的焦虑有些消除,甚至内心窃喜,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连老师们都爱不释手,那孩子手上肯定也会很开心,很喜欢,很想去深入学习的。

但外观也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我们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教材内容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和原教材相比。最大的改动就是新教材将原来的“先拼音后识字”改为“先识一部分字后学拼音”。新教材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以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而且学生在幼小衔接阶段,让他们先初步认识简单的字,可以增强学习信心,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拼音教学方面的改动,第一是把声母y、w提前,和单韵母i、u、ü整合为一课。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u、ü,还要学习声母y、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这样安排我个人觉得是好处很大,简化头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实践证明,这样安排让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在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在识字写字方面,《写字表》安排100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但《识字表》安排300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100个,降低了难度。而且在每一课的“识字”栏新增了共50个偏旁部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的特点,书后还附了《常用笔画名称表》,提供了横竖撇捺点提及复合笔画名称22个,对规范笔画的称谓很有好处。

课文学习方面,新教材换掉了部分原来的课文,主要原因:有的时代感不强;有的太哲理,学生难理解;有的语言缺乏童趣;有的篇幅太长。个人认为,低段孩子对一切充满好奇,对天上地下的奥秘,鸟兽草虫的活动,动植物的情境世界以及自己的成长见闻都非常感兴趣。例如新教材中,课文《四季》、《小小的船》、《江南》、《青蛙写诗》、《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比尾巴》、《雨点儿》、《影子》、《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等,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有兴趣也是学的最开心的。

在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方面,增强趣味性和对话性。与原教材相比,难度要求降低,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对话。从这,我们可以体会到编者的用心:“口语交际”属性明显增强,交互性、活动性更加突出,“口头作文”的痕迹大为淡化。关于语文园地,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应用性。全册通过数字诗、日课表、反义词、时间词、亲人称谓、行业称呼等生活化的通道来识字,让学生更为喜欢,进而也积累其他知识。“和大人一起读”是语文园地新出现的栏目,每个园地都精选一篇童谣或童话,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我通常是让孩子在家里与父母互动来进行亲子学习,让孩子主动把语文带到家庭中,与大人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

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我先前的焦虑是多余的。教材虽是新的,但语文的性质不变,还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理念不变,还是遵循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素养、读写积累、自主发展、活力开放等理念。我坚信,世上无难事,牢记自己的职责,尽自己所能,做自己最爱的教育工作。

汕头市碧华学校

张宝月

2024.02.25

第四篇:人音版教材使用心得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欣赏民歌、民乐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听到京剧唱腔直摇头,如果长此下去,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与发扬光大,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音乐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也是要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是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注意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该纳入音乐课堂。在我们的人音版教材也能体现这一内容,比如二年级的欣赏作品: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三年级的歌曲作品:台湾民歌《摇船调》等等都体现了这点。我针对自己所教的六年级人音教材,如何让民族音乐愉快的融入课堂,谈谈自己的教学。

一、不改的乡音拉近了学生与民族的距离

在进行六年级的非洲民族音乐欣赏课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非洲民间音乐的乐器,用美术画把他画出来,听听它们的演奏音色,并在全班展示,在课堂上我播放有关亚洲民间乐曲片段,让准备好的学生听辩乐器展示他们的画,与中国的民族乐器做对比,将他们的学习生活、业余生活、心理愿望等表现出来,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了非洲音乐的魅力,而且还在对比体验中对中国乐器的认识上有了提高,让学生对民间民族音乐有了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挖掘教师、学生和网络资源,通过多种活动让民族音乐走进学生心灵

要让学生喜爱民族音乐,就要给学生一个民族音乐的氛围,开发各种资源,我从电视节目中录制了大量的民族文艺作品。通过播放录像,学生了解了山西民歌《看秧歌》,让他们拿上红绸再现山西人夸张的秧歌舞,对比欣赏河北的地秧歌《小放驴》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人情地味儿;欣赏河南民间乐曲:板胡独奏《大起板》让学生随着优美的民族乐器的伴奏仿佛身临其境,中华民族的广播乐团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奏我们自己的民族乐曲,外国朋友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出成功结束的画面出现时,我感到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抓住这个成功的契机,利用民族音乐知识抢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历史资料、图片、民族乐器的有关资料、介绍、民歌的种类、民间音乐等。如在欣赏藏族踢踏舞曲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热烈、欢快的节奏和充满谐趣的旋律,表现藏族人民欢庆丰收,赞美家乡喜悦而自豪的心情,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上网、请教父母、教师等)搜集有关西藏的地理、风俗和歌舞信息并做好笔记,这样的过程让他们得到了真切的感受,获得西藏的有关知识,更为理解和表现藏族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要素构筑了良好的背景基础。比赛抢答时,学生展示的作品、演唱的歌曲之多,对民族乐器的了解之广,出乎我的意料。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的民族音乐知识,在抢答和介绍音乐作品时,又将这些知识得到相互交流,不知不觉中,他们与民族音乐音乐又近了一步。

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为了将民族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理和认知中,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同学互相出题目进行知识竞赛,唯一的要求即是不能离开”民族音乐”这一主题。然后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先设计题目。开始后,一组提问,一组回答,看哪组能难倒对方,哪组就获胜:第二轮的时候相互交换。真没想到,当我来做观众时,才发现原来学生们的那种知识面、潜在力都远远地超过了我对他们的评价。比较学生的提问与自己预先设计的题目,真是自叹不如,我设计的题目过于条理化、知识化,完全没有超出课本的要求,很死板。而学生的题目涉及面很广,不仅有课本中的,也有课外的,有电视上看的,也有杂志上读的,真是上下五千年啊!比如,有一个学生居然能根据我们所学的黄河一代的民歌的特点,提问:“同是黄河边成长的人民,为什么音乐旋律特点和音乐表现上不同呢?”,之类的问题,更有意思的是当回答方反问提问方时,这些问题连提问者自己也回答不了。这时,课堂上爆发出一阵大笑。但它丝毫没有影响课堂,反而使课堂气氛更加的热烈。当然,同学们都回答不了的问题,最后由老师来进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所讲的知识,同学都很容易接受,因为这是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就这样,所剩半节课的时间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都觉得不过瘾,要求下节课再比一次,并且还是由自己出题目,都表示课后要更好地去复习、关注民族音乐,多了解一些音乐常识,以便下次比赛时不被对方打倒。

看着同学们的这种热情,我觉得这堂课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由此,我想到教学形式的选择使用,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教材是静态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是固定的。一个音乐教师了解并掌握这些应该说不是难事。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到时候学生不会责怪说某首歌曲、某个知识点老师没有教”,那么不管哪个老师,在教完一轮之后,都不必备课了。通过对一堂课采取两种形式教学的尝试,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形式是一个变幻万端,永无穷尽的东西,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将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

第五篇:教材使用自查报告

南山学区关于教材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省、市有关部门及县教体局的文件要求,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材教辅征订、使用,我学区对教材、教辅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目录管理。对国家和地方教材及教辅材料实行目录管理。我校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教辅严格执行教材教辅材料准入制度,均为上级部门规定并配发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学用书。音乐、美术等部分学科使用了循环教材。学校或教师不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行为。

二、我学区使用的校本课程教材、教辅材料出版、印刷、发行、订购均属正规渠道,在我学区不存在盗版教辅材料和非法编印教辅材料的行为。经自查给我学区提供、的教材印刷字迹清晰、配图形象生动,无劣质印刷品。没有境外课程教材替代国家课程教材,没有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等违规违法行为。

三、除上级部门提供的教材和配套练习外,学区严格控制教材教辅资料,加强学生用书管理,坚决不征订其他各种练习资料和复习用书,同时也不向学生推荐其他学习资料,并严禁教师向学生推荐练习资料和复习用书,以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做好公示工作。开学前,学区将推荐选用的教辅材料种类、版本、数量、定价等通过短信、微信、宣传栏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示,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保护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

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大对教辅材料违规征订使用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有报必查,有错必纠。对于违规违纪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桂林镇南山学区

2024年9月29日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