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生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作者:李传兵《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0日 06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意味着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集中、生动的体现和阐释,充分展现了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精准扶贫强调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彰显了鲜明的人民本位意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此作为根本遵循。
1、精准扶贫要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总书记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和安危记在心上,谆谆告诫全党在致力于扶贫工作时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当前,基层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民群众是脱贫工作的主要对象,同时又是治理基层贫困的根本力量和能动性因素。在党的历史上,我们党由弱变强就在于抓住了孕育着势不可挡的力量的中国农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的基层孕育着中国的未来,只有抓住了基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夯实了基础,才会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扶贫工作中,党员干部需要深刻认识人民至上立场对于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上级部门要深入贫困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 要论述中所内含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本位意识是我们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鲜明昭示,进一步加深了全党对社会主义本质、中国共产党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认知,是对共产党人永远站位于人民立场的再次强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在新时代的历史性发展。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决定了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是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与人民本位意识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不断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2、精准扶贫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价值取向就是主体开展活动的意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原则和价值取向。它强调人民在扶贫工作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中心地位,任何工作的开展都要以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为核心。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清晰自我身份定位,明确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自觉标定目前脱贫攻坚的历史方位,拟定脱贫攻坚的阶段性目标并为之奋斗。正如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价值创造、评价与享受的主体,共产党人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由于其具有先进性才得以成为人民群众的先锋队。总书记指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 2 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因此,“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对于贫困群体的精准识别,基于此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具体实施中,“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等扶贫开发政策聚焦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基本问题,也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扶贫开发工作,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3、精准扶贫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坚持倾听群众声音、接受群众监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同样,对于我们正在大力开展的脱贫攻坚战,扶贫成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主体价值要求,是人民群众美好价值诉求的具象化价值显现,其价值判定标准也应该是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人民群众对扶贫成效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精准扶贫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深刻阐释,提升了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扭转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是党和国家今后的中心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量发展的强势减贫效果弱化,此时如果公共力量的贫困治理能力未得到及时改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治理格局未实现内部优化调配与协同性发展,部分地区的贫困现象将有可能出现代际传递、3 贫困结构化裂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于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扶弱济贫,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而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贫困群众生存权、发展权提供有力保障,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作者:李传兵,系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贵州大学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及其当代中国实践研究”〔GDZT201403〕阶段性成果)
精准扶贫生动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作者:曹立《光明日报》(2024年01月08日 02版)
【光明论坛】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指出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其中之一。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新发展。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深刻、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和阐释,充分展现了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思想作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习近平精准扶贫的思想不仅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扶贫理论贡献了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把扶贫开发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2024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总书记就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进村入户看贫情,提出了科学扶贫、内源扶贫等重要思想。2024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24年,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重要思想。2024年,总书记先后到陕西、贵州调研考察扶贫工作,又提出了“六个精准”。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五个一批”,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2024年以来,总书记在新年贺词,考察重庆和江西、宁夏、河北、山西等地,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重大问题,作了一系列深入的阐释。2024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又提出坚持大格局扶贫。这些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总书记曾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让有能力有条件发展经济的所有人能够脱贫致富,也不能让没有能力和条件或者暂时没有能力条件发展的人被忽略,这就需要对每个贫困人口进行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所在。因此,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贫 1 困群众,不断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矢志不渝地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精准扶贫要把消除贫困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把改善民生作为重大政治任务。2024年1月26日到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时,总书记饱含真情的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不丢掉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不让一个人掉队,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十三五”的五年中将全面解决7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总书记的担当意识和为民情怀的最生动诠释。
精准扶贫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把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推进精准扶贫,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来推动扶贫。
我国目前贫困发生面已缩小至由人口素质决定的深度贫困群体,脱贫难、返贫易,短期看是经济因素导致贫困,长期看实则是人口素质导致的能力贫困、意识贫困。处于深度贫困的群体,共同特征是不具有参与经济发展和分享初次分配的能力,无法在扶贫开发中获得持久的收入,而传统扶贫开发手段的“失效”就在于始终没有解决贫困人口的能力问题。可见,精准扶贫攻坚方向,应在探索提高和培育贫困人口脱贫能力的有效途径上,彻底解决能力贫困、意识贫困问题。在扶贫政策和措施的配套上,应更加突出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的主导作用,并辅之经济上的扶持,形成“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扶贫措施。
(作者:曹立,系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两篇
本文仅供参考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篇一)
在9月1日举行的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强调,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心中有民、一心为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放在心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最核心的就是始终做到“心中有民”,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全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把群众关心关注、急切期盼的事情办实办好。
基层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狠抓落实,靠苦干实干赢得群众信任,靠苦干实干开创发展新局面。始终做到干字当头,带头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要大力倡导和弘扬“钉钉子”精神,对定下的事情一抓到底、善始善终。
基层党员干部要有离不开科学的工作态度,找准问题、对准焦距、精准施策,才能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才会满意、点赞。在工作时,一定要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中,多下“绣花”功夫,带着感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随着基层干部年轻化发展趋势,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更有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养成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在攻坚克难之路上要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在面对艰难险阻时要敢于担当、敢于亮剑、勇往直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严谨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篇二)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又一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宗旨意识、深沉的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个百年大党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成功秘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历史的观点。马克思毕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批判资本对人的主宰、压迫、异化,确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翻身求解放、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历史继承性,又体现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这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目的和归宿。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依据
理论创新源于在实践中解决新问题、新挑战、新难题的需要。在特定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条件下,中国现实面临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理论结晶。从世情来看,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融入全球化转向塑造全球化,从输入型现代化转向辐射型现代化,不但“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强起来”,要为世界性问题,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这需要全体人民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情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这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从党情来看,党面临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党内存在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迫切需要我们党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世情、国情、党情方面呈现出来的新特征、新趋势,成为孕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母体。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面临的主要矛盾的题中之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立足于长期性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检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实践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坚持心中有民,改革为民,共享富民,圆梦靠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特别是在反贫困、民生建设、反腐败斗争等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之源在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在于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主体在于人民。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不断彰显生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见证着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也标示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高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以深邃历史眼光和宽广时代视野,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维度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不断开拓理论新境界提供了思想指南。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将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从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独创性观点,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历史任务,提出一系列关于发展经济、造福人民的理论成果,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一改天换地、创造奇迹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是我们党赢得人民拥护、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更是团 结带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新趋势,深刻总结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创造性地提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等,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增进人民福祉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无论是创新驱动、激发活力的改革举措,还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两个文明的发展;无论是治理环境污染,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的期待,还是注重内外联动发展、做大蛋糕同时更公平地分好蛋糕,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群众导向、民生导向,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其思想内核和实践方向,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用好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代表的理论成果,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化 的逻辑体系。面对发展新理念,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而应一起用力贯彻落实,形成协调推进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现实是最大的试卷,发展是最大的考题。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蕴藏着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和无限潜力。激发思想活力,保持探索韧劲,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我们就能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提供更强大的思想动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蔡 昉
《 人民日报 》(2024年08月03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将有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体现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看作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此为指导,我们党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要求明确写入党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发展奇迹,反复证明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为了在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都得益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和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与环境。
体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我们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作出庄严承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我国发展实践中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增长更具有共享性和包容性,特别是在民生领域取得一系列新成绩。例如,“十二五”时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整体上跑赢了GDP,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基尼系数双双下降;就业保持稳定和扩大;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率持续提高,城乡统筹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方法,充分体现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决策部署中。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就是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两个翻番目标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4年翻一番的目标。这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与经济增长同步。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0.9万亿元,按照不变价计算,2024年已增长到59.6万亿元。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需要达到81.8万亿元。按照目标导向倒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必须达到6.53%。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难以保证实现这一增长速度目标,必须挖掘新的增长源泉,即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创新驱动的增长。按照问题导向顺推,只有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增长源泉,创造更多改革红利,提高潜在增长率。
人人都有更多获得感与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因而,仅仅达成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数量目标并不意味着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而必须明显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要求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并提高其均等化水平,不仅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发育,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政策努力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但是,在今后短短4年左右时间实现有更多获得感的全面小康目标,仍需显著加大再分配力度。从那些收入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经验看,再分配政策可以把初次分配的基尼系数进一步降低36.2%。这表明,在不损害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在财政税收、扶贫济困工作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仍有发挥政府再分配作用的巨大空间。
全面小康的要求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如果到2024年我国仍有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就不能说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因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到2024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党中央作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措施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扶贫方略,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战略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方法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社会政策托底。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要从供给侧认识和适应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习近平同志概括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概括也规定了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指明了达到目标需要在哪些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进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但是,涉及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方面的改革,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传统产业和企业职工转岗。因此,要特别关注那些受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调整影响的劳动者,如产能过剩行业的劳动者、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职工和进城农民工,既以社会政策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托底,又加强培训、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其尽快转岗就业或创业。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应把握两个关键词:一是“小康”,这是对发展水平的要求;二是“全面”,这是指惠及全体人民,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正是对这两个关键词之间逻辑关系的高度概括和生动阐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决不能让一个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必须注重补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这块短板,着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还存在各种因素造成的贫困现象。从群体角度看,特别要关注农村贫困人口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等特殊困难人群;从区域角度看,农村、边疆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只有加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从培育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促进发展机会均等化、完善发展的基础设施等环节入手,才能使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途径,既包括政府努力提供越来越充分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也需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以最广泛地汇聚民智、最大限度地激发民力,实现全民共建共享。人民福祉的不断增加乃至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取决于市场产品和公共产品(服务)的不断增加和公平享有。在市场产品供给领域,要坚持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并提供激励信号的原则,让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致富。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增强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共建能力,增加供给数量、丰富供给类型、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因此,要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蛋糕”做大了需要公平分享,而公平分享的前提则是“蛋糕”不断做大。一些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长期徘徊不前的教训之一,就是做出过多的公共产品供给承诺,最终却口惠而实不至,还损害了效率原则。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8000美元,进入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无论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严峻挑战。应始终牢记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雄厚物质基础。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