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廊下镇宣传工作“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规划

最新文章

第一篇:廊下镇宣传工作“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规划

廊下镇“十一五”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

值此“十一五”、“十二五”新旧交替之际,为深入总结“十一五”时期全镇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查找客观存在的主要不足,明确“十二五” 时期全镇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特拟订廊下镇“十一五”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一五”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十一五”以来,我镇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改革创新,切实发挥了舆论造势、思想引领与文明提升作用,为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理论学习工作务实高效

1、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不断改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促进工作”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深入学习实践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时间得到有效保障,学习制度逐步完善,学习效率逐步提高,推进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动解决廊下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2、基层党组织学习指导切实加强。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为示范,加强中心组学习在基层党组织年终考核的权重,强化指导服务,学习资源不断整合优化,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断统一,工作能力不断增强。

3、普通群众学习教育切实加强。镇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到挂钩联系村(居)、企事业单位宣讲形势任务与党和国家重大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大政方针和形势任务宣讲与“三下乡”活动有机融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基层进行广泛宣传,全镇上下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干事创业氛围不断浓厚。

二、形象标识系统奠基未来

1、把握时代特征策划形象标识系统。在当今品牌时代,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对内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对外有效展现核心资源,迫切要求拥有以简约形式表达最核心特征的载体——形象标识系统。2024年3月开始,镇党委、政府通过解放日报等媒体,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廊下形象与品牌推广的廊下镇标(LOGO)、廊下旅游宣传口号、吉祥物、廊下精神、廊下镇歌等系列形象标识系统。在历经公开征集、公正评选、权威公证三个阶段后,先后于2024年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对外正式发布了廊下logo、廊下吉祥物、宣传口号和廊下镇歌等,并于2024年1月廊下镇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廊下成为上海郊区第一个拥有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的乡镇。

2、加强传播推介发挥标识系统作用。《廊下好春光》在全镇大小会议等重要场合不断唱响,不断熏陶和陶冶着廊下人的情操;“梦想之廊,始于足下”在全镇干部群众和和关心支持廊下发展的各界宾朋中耳熟能详;而廊下logo以汉字“廊”进行艺术变形,以中国草书简笔“廊”字一气呵成并呈现廊下的“下”,凝聚了廊下地理区位优势与厚重历史人文气息,成为廊下系列农产品的独特核心标志,形成了廊下农产品促进logo推广,廊下logo促进廊下优质农产品推介的良性态势。三年来多,我镇的形象标识系统不断成为廊下宣传工作与品牌战略的重要资源,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塑造廊下区域性品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内外宣传工作高歌猛进

1、对内宣传异彩纷呈。广播站宣传不断加强,政府网站多次改版,《新廊下》报2024年创刊,纪念张鲜军牺牲10周年、党庆纪念以及经济、政治等各领域典型挖掘与宣传不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专项宣传辐射面广,影响深远;2024年金闻奖评选的报纸和电视新闻两项一等奖均系报道廊下。借助金山报、金山电视台、金山政府网,廊下的区内宣传工作跻身兄弟乡镇前列。

2、对外宣传声势浩大。2024年解放日报报道组蹲点廊下一个月,以解放调查:《萌动的上海西南角——金山廊下纪事之一》为始,连发6篇关于廊下的重量级报道;2024年五一黄金周打响了廊下旅游宣传第一炮;三届廊下莲湘文化节、两届廊下乡村体育节、首届中国莲湘文化节均在省市级以上媒体广泛报道;近5年来,报、网、台等省市级以上媒体,包括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等 中央媒体对廊下的经济民生、特色文化、新兴旅游以及重要节庆、重大活动包括世博接待服务等累计报道近400篇(条),廊下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不断融入大上海、走出长三角、走向全中国。拍摄了廊下旅游和综合宣传两部宣传片,制作了高品质的廊下宣传画册,都成为对外宣传推介廊下的有效载体。

四、精神文明与世博宣传开花结果

坚持以“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和“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以迎博、办博为契机,以上海市文明镇和市、区两级文明村、小区和文明单位创建为助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切实加强。

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2024年以来,我镇的文明村、文明小区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逐步推进,截至目前共创成8个上海市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小区、1家市级文明单位和2个区级文明村、1个区级文明小区和4家区级文明单位;先后参加2024—2024年度和2024—2024年度上海市文明镇创建工作,虽然因特定客观原因未能创成,但硬件、软件建设均不断加强,现正在狠抓2024—2024年度的创建工作,力争创建成功。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志愿者工作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重群团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和假期活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改进,成效日显,2024年获评金山区暑期工作先进单位;“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和“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田间、社区、重大活动现场均有志愿者的足迹,团结、友爱、奉献、互助的志愿者精神不断彰显。

3、迎博办博工作扎实开展。以“三五”集中行动为抓手,世博知识、文明礼仪知识的教育培训、“世博十进”专项宣传活动和迎博办博八个主题日宣传活动遍及全镇各个单位,迎世博倒计时600天、500天、400天直至200天、100天等重要节点以及世博公共秩序日集中行动等,不断将迎博办博工作向纵深推进;世博农家、“世博,廊下准备好了”、“礼行金山走进廊下”等活动得到了市、区媒体大力宣传,切实浓厚了迎博办博氛围,调动和激发了广大群众了解世博、参与世博、奉献世博、共享世博的热情和智慧,市民素质显著提升。

五、文化强镇建设重大突破

1、莲湘成为文化强镇建设的强力引擎。2024年镇党委、政府将莲湘列为金山区文化建设“一镇一品”并加以挖掘、保护、开发以来,先后于2024、2024、2024年举行了三届廊下莲湘文化节;在上海世博会园区举行了莲湘文化专场演出,并于今年9月成功举行了首届中国莲湘文化节。廊下莲湘跻身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廊下荣膺中国莲湘文化之乡、中国莲湘文化传承基地,莲湘业已成为廊下文化强镇建设乃至打造品牌廊下的重要媒介,而其自身也不断得到更深、更广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2、剪纸、农民画、土布贴画等竞相绽放。2024年4月吴邦国同志来廊视察廊下时考察了廊下中学的校园剪纸文化,接受剪纸馈赠并欣然与从事剪纸传授和学习的师生合影留念;廊下的农民画、种子贴画、土布画亦是屡放异彩,2024年5月“汶川同胞不幸受灾,廊下人民感同身受”廊下农民画家作品义拍活动筹得善款57640元现场交由区民政部门转赠灾区,并在东方卫视播出时长过一分钟的新闻;廊下种子贴画、土布贴画纷纷亮相2024年上海世博会公众参与馆;农民画家严俊杰应邀在世博园区面向各国外宾现场作画一周。廊下的民间、民俗文化璀璨大上海、蜚声全世界。

3、“三下乡”活动实现常下常新。坚持对重要政策和全镇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进行科学提炼,坚持“三下乡”与党委政府声音传播有机结合,坚持围绕主题排节目,制作专题宣传板面。2024年起,三下乡活动由每年一次增加为每年两次,使基层干部群众在轻松快乐中了解了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六、宣传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1、人员结构在调整中充实。2024年以来,先后六任(次)共四位领导先后分管宣传工作,过渡衔接自然顺利,逐步实现了专职、专人、专业;2024年镇机构改革撤销宣传教育科,将相应宣传职能列入镇党群办,从中学借调的副主任兼职宣传工作;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人员日益专业化,工作成效不断凸显;成立了信息中心,新廊下报新增副总编、记者2人,宣传队伍力量不断充实壮大,工作品质稳步提升。

2、学习培训在探索中前进。每周一次宣传口相关负责人例会、坚持每季度一次基层宣传委员会议和每季一次全镇通讯员会议(交流培训)。并在会议中、活动中和重点工作前后不定期进行宣传口交流探讨,在学习中共同成长,在成长中推进了工作,宣传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以来,我们的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新农村先行区、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相比,同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期望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一是宣传思想工作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新兴媒体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还不强;二是理论学习经常受阶段性重点工作影响而调整,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待加强,如何为加快廊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政治思想保证等研究还不够深入;三是宣传工作“墙内开花墙外香”、外强内弱,大宣传人员管理整合与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四是文明创建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重形式(材料)轻实质(具体工作),文明创建与日常工作脱节问题亟需改进,创建工作特色化之路有待进一步探索;五是文化建设莲湘独大,与群众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的文化亟需开发。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全面谋划,在“十二五”时期全力攻坚,力求踏踏实实逐一解决。

“十二五”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划

进入“十二五”,要用时代要求全面审视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更加坚定地高举旗帜,更加自觉地围绕大局,更加主动地服务人民,更加积极地改革创新,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全镇宣传工作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注重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富于创造性,更加深入地全面发挥舆论造势、思想引领与文明提升的作用,为廊下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1、把握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镇党委中心组学习。认真贯彻《中共金山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金委办发[2024]9号文 件),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资源,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密切联系廊下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增强计划执行性,创造学习条件,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工作协调,确保中心组每年集中学习研讨时间不少于12天,不断增强镇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水平。

2、注重全面,切实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学习服务指导。开展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情况工作调研,着眼于“释疑解惑、统一思想”经常听取基层意见,定期编发参考资料,加强学习交流指导和检查,在条件逐步成熟以后开展学习评比。

3、开拓创新,切实加强课题调研和思研会工作。坚持以“立足实际推动工作”为原则,深入开展课题调查和思想政治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强化内外宣传,不断优化形象品牌和舆论环境

1、榜样示范,切实加强典型宣传。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宣传意识,提高专职宣传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积极发挥《新廊下》报、广播站和政府网站等镇内媒体作用,深入挖掘全镇各行业的先进典型,同时注重引导借力新金山论坛、SPC365等民间宣传媒介,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深入开展典型宣传。

2、把握规律,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加强与中央驻沪及市级各大媒体的联系,精心策划、选好主题、搞好服务,使中央和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对廊下经济民生、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正面宣传报道实现战役化、系列化,最大化凸显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各条战线不断克服底子薄、基础差等诸多困难,勇于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科学发展的积极形象;更新制作廊下对外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将廊下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推向更高层级,为把廊下打造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的知名地标性品牌而积极作为。

3、善管善用,切实加强舆情收集疏导。主动与社会网站建立联系,重点关注对群体性事件、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重大决议决定等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反馈引导,努力形成善待、善管、善用网络媒体态势;选拔优秀青年志愿者组成网络文化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等相关培训;策划举办 网络活动,努力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4、夯实基础,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村居、企事业单位的基层信息员队伍,加强信息员队伍日常培训和管理工作,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集中采访,提高信息员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和采编水平。编发《廊下镇宣传项目要点》(每月/季一期),围绕全局,突出重点,切实提升宣传效能。

三、强化精神文明,不断增强文明素质和发展后劲

1、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创建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上,抓好文明镇和文明村、小区、单位的创建申报和指导推进工作,2024年区级以上文明村、文明小区要达到90%以上,2024年要力争实现全覆盖;健全文明镇创建工作例会等有关制度,确保上海市文明镇创建成功并持续有效巩固。

2、努力做好志愿者工作。发扬上海世博会城市文明志愿者系列活动经验,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特别是健全志愿者总队、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三维网络体制和志愿者注册保障制度,持续深入开展后世博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培育志愿者服务基地和志愿服务品牌。

3、加强市民文明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新一轮市民文明教育三年行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全面落实《金山区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以及《任务分工》,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和暑期活动。

四、强化文化工作,不断丰富群众生活和发展内涵

1、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以及文艺骨干队伍建设,加强村一级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培育品牌文化团体,加大对文艺精品的扶持,加强对文艺领军人物和重点作品、节目的宣传推介力度,表彰品牌团队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2、把打莲湘打造成为名实相符的王牌特色文化。建成中国莲湘艺术馆,扩大莲湘普及率,组建莲湘传承创新团队,提升莲湘与生产、生活相融度,提高艺 术美感,使廊下成为行家公认的中国莲湘文化之乡和中国莲湘文化传承基地。同时,注重扶植壮大廊下的剪纸、农民画、种子贴画、土布画等特色文化,规划编排反映廊下乃至江南民间、民俗、民艺的兴旅文化大戏,不断增加廊下的文化底蕴,丰富发展内涵。

3、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年度文化艺术节,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将先进的文化“种”在基层,推进村居、企业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健康向上、具有廊下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文化丰富生活、开阔视野、提升素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凝心聚力等积极作用。

五、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推进资源优化和效能提升

1、完善镇级层面大宣传口责任分工与工作联动机制。充实宣传文明创建工作力量,及早理顺报纸、网站、广播站与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的关系,强化大局意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实现优化整合,挖潜增效,努力打造友爱互助、共同成长、务实高效的和谐团队。

2、全方位加强宣传干部队伍建设。以“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为核心,切实加强镇级层面和基层宣传委员等宣传工作者的学习培训,组织外出考察,探索挂职锻炼,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工作方法,不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宣传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工作品质。

镇党委宣传部门 2024年11月25日

第二篇: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规划建议

药业管理委员会

关于中医药产业十一五总结暨

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

第一章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产业确定为全市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制定了优惠政策,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全方位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体药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加工企业日益壮大,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中药材专业市场品位显著提升,中药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中医药文化日趋完善,基本上形成了科、工、贸一体化,种、销、加一条龙的产业格局,达到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预期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第一节

医药工业日益壮大,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十一五期间,新上中药加工企业七家,企业总量达到12家,形成了中药产品、中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等中药材深加工全面发展的大药业格局,年均中药材加工量由十五期间的5000吨,达到1.5万吨,有力地带动了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经营、中药材物流企业的快速发 1 展。

第二节

中药材专业市场日益壮大,建筑面积由十五期间的300亩,扩大到400亩,入驻商户由05年的400户,增加到650户,年均交易额由10亿元增加到15亿元,中药材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已由06年初的5家增至30余家,物流配送已成为中药材流通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经营方式已逐渐被现代化的物流所取代。

第三节

以药王孙思邈为主线的中医药文化经过系统全面整理,已形成集人物、古迹、景观于一体贯穿古今的系统文化,黄帝文化、褚澄文化、药王文化、明定王文化、行帮文化等构成了禹州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编篡出版了《禹州地产药材》、《苍生大医孙思邈》、《禹州中药文化》等数十部中医药文化专著。传统的“禹州药会”于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禹州中医药产业的走向世界的一张城市名片。

第四节

以“药王、文化、经济”和“文化、和谐、发展、共赢”为主题的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五年间举办了四期,内容不断丰富,品位逐步提高,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知名药界人士,合作范围、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累计成交额达到50亿元以上,并借助盛会平台,其它合作领域签约逾百亿元,有力地助推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五节

在专业市场带动、加工企业的拉动和药交会的推动下,中药材种植取得重大突破,规范化、基地化种植已成为中药材发展的主要形式,2024年全市种植品种达到200余种,总面积突破40万亩。比2024年的20万亩翻了一番,年产值达6亿元。2024年我市被河南省农业厅、河南日报社评选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2024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道地药材禹白芷、禹白附、禹南星、豫西丹参取得了国家道地药材原产地地域保护。建成了占地3200亩集教学、科研、示范、选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河南省药用植物园”,2024年市政府被国家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吸收为副理事长单位。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目标 第一节

形式分析

一、机遇

1、通过十五、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和扶持,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中医药在“非典”、“甲流”等全球性流行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为世人所认同,中医、中药开始走向世界。

2、十一五末,国务院又制定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22号),河南省被确定为中药现代化优先发展的11个省份之一,河南省政府又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实施方案(豫政〔2024〕22号),在政策、资金、体制等方面对中医药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3、我市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2024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禹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全方位地推动中医药产业上档升级,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市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全面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首选产业和特色产业。并规划了19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把中医药产业和机械装备业作为主导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吸收国内药业名企入驻置业,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中医药加工业,引领我市中医药产业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禹州中医药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挑战

1、在国内外中医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市中医药产业由于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固定门店、各自为战以及集贸式交换的经营方式沿用至今,市场环境不断升级,而经营思 维停滞不前,致使全行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与政府投入不成比例,特色优势不够明显。从80年代,我市恢复药市至今,虽然涌现出不少杰出的经营人才,但尚未出现具有实力的领军企业和领军大商。我市专业市场已与外省的亳州市场、安国市场、樟树市场拉大了距离,对全国市场的影响力逐渐衰减。

2、中医药加工企业还处于体弱个小、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成熟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转,在建企业尚未形成生产力,如我市药王制药集团拥有国家批号产品30多个,而批量生产的仅有十多个,并且没有一个行销全国的名牌,市场占有率低而不稳。

3、中药材专业市场由于功能不全,尤其是没有集中交易场所,失去了运用现代化经营手段的基础,信息、物流、期货等的发展遭遇瓶颈,松散式经营,零星式加工,地摊式晾晒,货架式储存等落后的经营手段仍然是市场主流,远远落后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如不及时改造和上档升级,将逐渐被淘汰,同时落后的经营手段,给市场的管理,质量监管造成很大难度。

4、中药材生产与市场经营,企业加工环节产业链条出现断层,地药支撑能力不够强势。我市有40万亩的种植面积,但三分之二属于木本植物,且大多属于低价位的大路品种,种植效益不够明显,如我市女贞、槐米遍布城乡,俯首 可拾,但采摘成本与销售价位相差无几,只能收回劳务费用,尤其是山区植物山茱萸、杜仲、山楂、皂角以及草本的菊花、二花、益母草采摘率很低。家种品种如白芷、白附、、南星、丹参等道地药材种植,规模不大,道地优势不够明显,成百上千吨的存量几乎没有。08年白芷价扬走俏,我市地产品顷刻断货,药商则纷纷到外地采购,药农、药商望价兴叹,收益平平,其它地产药材也很少大量储备,可见产量和储量均不能应付市场的风声草动。至今为止,我市产药乡镇均没有某一品种的大量优势。全市没有一座中药材标准仓储设施。简陋的仓储条件致使药材质量下降,霉烂变质现象时有发生。

5、一些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够,中医药的投入长期不足,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管理体制不顺,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金融支持不力,以及监管标准缺失,药材收购免税农产品抵扣进项税,宽严不一等,都严重制约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使整个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打造现代化药都为目标,政策驱动、科研启动、项目带动、改革推动,加快发展中医药加工业,繁荣中药材流通业,拉动中药材流通业,拉动中药材种植业,形成企业——市场——种植——企业的循环经济和产业链,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禹州中医药产业率先发展,跨越发展。

(二)奋斗目标

十二五期间,在稳定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产业,着力提高深加工水平,打造禹州药都品牌,到十二五末,中药材加工能力翻四番,达到20万吨,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企业达到5家,中药材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三)重大战略布局

1、以产业集聚区中医药产业园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国内外医药加工企业入驻产业园,以中医药企业发展带动中药材市场经营,以中药材市场繁荣拉动中药材种植,以标准、规范的规模种植反哺企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打响药都品牌。到十二五末,中药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中药加工能力翻四番,达到20万吨,药王制药、中加药业、金地药业、久源堂药业、千方药业、青山药业,年加工能力达到万吨以上,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万家中药材物流中心实现中药材年交易总额突破100亿 元。

2、增强现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使药王制药集团、中加生物科技、森源本草科技、青山药业集团、金地药业、凯旋药业等本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使国家批号产品进入盛产期,达到满负荷,并充分运用现代化推销手段,抢滩市场,把禹字号产品推向全国、叫响全国。

3、以在建的河南省华中医药物流和河南省万家中药材物流项目为依托,引领禹州中医药产业上档升级,逐步取代禹州中药材传统的经营方式。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基础建设,分别建成面积为44000平方的中成药交易中心和20000平方的中药材现货交易中心,以及10万平方米的中药材温控气调库和50亩以上的中药材标准晒场,并通过努力使河南省博士后协会中药材高科研发基地入驻禹州。

4、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管理,强化监管力度,取缔无证经营,进行企业化改造,使商户入驻数翻一番,达1500家,市场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在建的万家中药材物流中心增加中药材现货交易中心项目,运用现代化经营手段,为药农、药商和外地客商提供科学便捷的服务。项目于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年交易达到50亿以上。

5、中药材种植。继续保持40万亩种植面积,产能达到50万吨,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种植,研究制定道地药材种植奖励机制,对药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药农种植药材特 别是道地药材的积极性。对乡镇办种植中药材研究制定奖励办法,纳入市政府目标考评,促进中药材种植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推进规范化,基地化种植和公司+农户,订单药业等多种形式,规避和减少药农种植风险,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其种植积极性,为中药材专业市场提供有力的地药支撑。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精品推荐】XX县总工会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规划

XX县总工会 “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工作要点

2024年以来,我县各级工会在县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建设特色经济强县,构建和谐XX”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抓住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情,运用党和政府赋予的资源和手段,团结动员全县广大职工积极投身XX建设,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注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注重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有效激发了全县广大职工的创业热情,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推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会工作得到了县委和市总工会的充分肯定,连续五年在全市工会工作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和创新奖,并获得市总首次最有价值创新奖,两度被市委评为优秀工会组织。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负重爬坡,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 “建设特色经济强县”中的主力军作用。

过去的五年,全县各级工会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的方向,把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工会工作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县委、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战略,结合工会工作,以开展“建功立业”活动和“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作为工会参与和投身经济建设的着力点,大力开展职工技能比赛、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议、技术帮扶活动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组织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每年都赋予活动新的内涵,创新内容和形式。编印了《XX县职工安全警语100句》,并在企业中特别是高危岗位职工中发放。五年来,全县各级工会共开展劳动竞赛324项,参赛职工14727人(次),实现可计算价值4464.1万元;提合理化建议2277条,采纳1612条,实施1078条,节(创)可计算价值7259.8万元;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职工13966人(次);开展业务培训37期,受训职工1962人(次);参加“安康杯”竞赛职工13792人(次),班组738个(次);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669次,查出隐患421起,整改377起,制止“三违”182起;围绕安全提合理化建议435条,采纳285条,实施249条;开展劳动保护培训99期,受训职工4916人(次);参与“百万职工安全知识竞赛”单位271个(次),职工12156人(次)。县总工会还积极参与了重特大事故的调查与善后处理工作,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保障职工切身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各级工会把提高职工素质、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与发挥主力军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

创低能耗、创新技术,组织动员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67条,节创经济价值480.6万元;围绕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开展了以“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强化一线教育管理”为主题的“安康杯”竞赛活动,共组织全县54家企业227个班组(车间)6123名职工开展竞赛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专场宣传3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

二、突出主线,切实维权,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XX中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各级工会坚持把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作为促进和谐XX建设的切入点,大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大维权工作,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等机制。建立完善了县总工会与县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制度,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和法律监督制度,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及时向党委、政府(行政)及有关部门反映和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畅通广大职工诉求表达和维权渠道。2024年,落实了职工代表在县政府与县总工会第八次联席会议上提出的议题实行办结制。近两来,通过办结制联席解决了一些职工关心的重大难点问题。如推动出台了《XX县工程建设领域民工工资保障暂行办法》等。

在全省率先聘请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大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暨“百日攻坚”行动。工会主动向行政发出要约,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的通知》,搞好摸底、推进、督查等,使我县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提高,在5月份的抽查中,所检查企业中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以上。

为全面完成全省“2024年末,国有及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的达到80%以上,建立了工会组织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达到60%以上”的总体目标,在全县企事业中全力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并选树了XX县第一初级中学、XX青杠枰矿业有限公司和四川石材产业集中区三个试点单位,县总工会按照《四川省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对试点单位进行了初检。同时,按照《关于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意见》的要求,各乡镇工会都在积极行动,组织本辖区内的企业参与“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和共同约定行动中,截止目前,共指导全县45家企业开展了共同约定行动。

三、服务职工,深化帮扶,切实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为实现好、维护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县总工会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时,尽全力为广大困难职工做好事、办实事。几年来,开展了“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扶贫助困、寒窗助学活动和“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共救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劳模等2723人(次),发放慰问金150.15万元;救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及农民子女544人,发放助学金 160.8 万元。开展培训23期,共培训职工1049人(次),提供职业介绍651人(次),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就业再就业682人(次);

企业放电影、组织安全检查、发放安全宣传资料等活动。开展了2024年困难职工、农民工、农村贫困学生调查工作,为下步的救助和寒窗助学奠定了基础。全年各级工会看望慰问了特困职工286户,发放慰问金83100元。三是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贫困学子争取各类助学资金。今年共为213名贫困学生建立档案,专项帮扶资金的发放按高中贫困生1000元/人,大专及以上贫困生3000元/人的标准进行发放,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51人(大专生5人,高中生46人)。其中,县总工会自行配套资金1.17万元,累计发放“爱心助学”专项资金6.1万元。

四、突出重点,强力推行,实现XX工会组织工作新突破。近几年来,XX县总工会加大了工会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等各种制度,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工会班子分工负责和工会干部考核激励制度,不断加强工会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同时注重教育培训,不断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三是建立工作倒逼机制和目标承诺制。用承诺和工作目标倒逼工作思路,倒逼发展环境,倒逼干部执行力。四是对乡镇和行业工会实行规范化建设考核。制定了《乡镇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细则》,并按细则对乡镇和行业工会实行考核,推进乡镇、行业工会作用的发挥。目前,全县基层工会组织345个,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173个,有会员28111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7720人。

今年以来,县总工会按照“两个普遍”的要求,继续加大建

二是积极开展“除陋习,树新风进企业”专项行动。进企业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除陋习、树新风进企业”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广大职工中大力倡导“十不”、“四建”,围绕实现“一个目标”,通过职业病防治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宣传等活动,不断提升职工文明素质,推动治理工作向深度广度拓展。

三是组织全县职工开展“持续治五乱 整洁迎五一”系列活动。组织动员全县职工围绕“我参与、我动手,职工携手治理五乱、整洁迎五一”主题,积极开展礼仪知识宣传、低碳经济宣传活动。同时引导企业职工围绕节能减排、低碳排放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截止目前共提合理化建议70余条。

四是加强对全县境内的企业进行督察暗访。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定期进行回访。特别是在“持续治五乱 整洁迎五一”活动期间,做到了周督察、日过问。上半年共走访督察企业70家(次),回访62家(次),指出不规范现象100余处。

五是在全县职工中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优秀职工和“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城乡”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职工2名,优秀志愿者1名。此项工作受到了市总的好评,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回顾五年的工作,县总工会其他各项工作也在不断协调发展。财务工作建立健全了工会经费收缴管理台账,实行电算化管

0命。

今后的五年全县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总第十五届四次执委会精神,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主题,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新型劳动关系为主线,深入推进“两个普遍”,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努力推进XX工运事业发展,为加快建设特色经济强县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后五年,县总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着眼“十二五”新目标,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2024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在建设特色经济强县,构建和谐XX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工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任务,始终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在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载体,面向企业、贴近职工,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企业改革发展,构筑多渠道、多层次的学习体系,引导广大职工树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加

2三要着力提高建会工作质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工会委员会组织机制体制,严格民主选举程序,确保选举工作能够真正体现广大会员的真实意愿。

2、全面推进企业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是“两个普遍”的核心。一是加强工资集体协商能力建设。要加强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定期不定期举办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组织职工协商代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和现场观摩。要充分发挥指导员作用,切实服务、帮助、指导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签订工资集体合同。二是加大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力度。要积极开展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要约行动”,搭建协商对话平台,大胆行使要约权利,必要时上级工会接受企业职工方邀请代行其要约权。在小企业集中的区域,行业(区域)性工会联合会要主动代职工向企业发出要约,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要对不响应要约的任何一方,及时向上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反映,主动协调解决。三是建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要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共决机制,企业与职工双方协商代表定期与不定期地就工资制度、工资形式、工资水平、工资支付及调整办法等进行经常性协商。要建立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通过双方工资集体协商使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而调整。要建立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通过协商薪酬努力稳定工作岗位、保障工资支付,杜绝拖欠、克扣职工工资行为。四是探索创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要探索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认

4进劳动纠纷庭前调解、司法监督、劳模终身无障碍法律援助服务和城际间维权等重点工作。要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厂务公开,保障和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扩大厂务公开覆盖面,推动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三是要积极做好工会维稳工作。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配合党委政府做好职工群众工作,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帮助困难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引导职工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要及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突出矛盾,深入排查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畅通信息渠道,积极协助党政部门妥善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努力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四、着眼自身建设新要求,扎实开展“创先争优” 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借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要加强思想建设。要继续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增强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开展创建“五好

第四篇: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新平定

——平定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中共平定镇委员会平定镇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26日

近五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市委提出 “四个第一”发展理念,致力实现“四个打造”战略目标,立足平定实际,按照“抓招商引资促进工业发展、抓项目落实促进经济增长、抓民生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这个“三抓三促进”工作思路,全镇上下精诚团结,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团结一致,狠抓“六六工程”及十三个重点项目落实。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目标和2024年工作任务,实现了我镇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五年来,全镇各项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2.7 %;农业总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财政总收入1780.8万元,同比增长12.6%。国税完成638.1万元,同比增长96.8%,荣获全市第一名;地税完成582.7万元,同比增长26%;农业两税完成112万元,同比增长148.9%,非税收入完成467万元,同比增长 8%,各项税费分别超额完成任务。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1、招商引资成果显著。5年来,共引进项目39个,其中化州市绿色生命公司投资1亿多元,已成功开发出多个绿色中药产品;化州市立华矿业公司投资2500多万元,年上税额逐年上升,2024年上税达300万元;粤能化工有限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年上税达80多万元;岭下阳坑石场投资500多万元,年上税达50 多万元;化州市新强建筑材料公司投资600多万元现已成功投产,预计投产后年上税将达100万元。

2、工业发展呈现可喜局面。全镇现有工业企业51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5亿元,同比增长101.7%。蓬利工业园区计划开发面积3000亩,现已开发面积1000亩。并成功引进15间企业进入园区落户,其中投资200多万元的蓬利灯饰厂、投资300万元的蓬利加油站、投资180万元的鸿利矿业公司、投资150万元的刨花厂、投资100万元的蓬利磨粉厂、投资70万元的蓬利制衣厂以及投资50万元的蓬利沙砖厂等一批上规模企业已相继投入生产运营。蓬利工业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魅力,加快转型升级,为推动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龙头作用。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中心镇建设全面推进。我镇扎实推进广东省中心镇建设,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城镇规划进一步扩大。实施“东扩西拓、南移北展”四区联动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区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的模式,成功开发东门垅、宝塘坡、竹根围、福善车、清草滩、白甲坡、樟木湾等小区。相继引入平定、京华、福临、方圆、丽霆、鹏兴、南海、建勇等一批房地产公司,对土地实施储备管理,集约开发。五年来新征土地700余亩,拆迁安置农户350户近1500人,城镇面积由5年前的2.3平方公里提高到5.8平方公里,街道由5年前的12条增加到现在的38条,新建居民住宅小区7个,其中电梯公寓5座,城镇人口由5年前的1.7万增加到现在的3.8万。二是旧城改造取得新突破。积极营造招商引资氛围,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先引进京华商贸房地产公司投资3900万元兴建高19层,集商贸、住宅一体化的化北地标性建筑——京华商贸城;福临房地产公司投资8600万元,兴建四幢高18层的花园公寓;方圆房地产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四幢高八层的高尚住宅楼。2024年8月份,又引进南海房产开发公司成功落实征地60多亩,抓住“三旧”改造契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即将启动建设环城北路。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旧城人居环境,实现平定人民盼望多年的愿望。三是城镇品位显著提升。举全镇之力投入400多万元建成粤西镇级规模最大的影剧院;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从东门桥到镇政府1200米的沿江防洪大堤;投入120多万元实施街道硬底化建设;投入200万元对平定客运站实行升级改造;投入90多万元建成垃圾处理场;投入70多万元普及街道路灯安装。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圩镇事务管理所。加强了城监、园林、环卫、路灯、消防等城镇管理,深入开展“城 乡清洁”工程整治,对街道市容市貌和市场摆卖秩序进行了重点治理,有效杜绝了圩镇赃、乱、差现象,大大提升了城镇品位。截止2024年底止,全镇城区街道实现了亮化和美化。四是镇级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我镇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商贸、餐饮、旅业等服务业发展迅猛,在支持壮大原来的服务业基础上,又相继引进800万元新建东城、中泰、富美三家商贸宾馆,各种商贸活动繁忙,车流、人流、物流繁荣兴旺,第三产业总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18%.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农业产业化初步形成。五年来,我镇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以土地有效流转为突破,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建设。建成了1.6万亩化橘红种植、1.2万亩蚕桑种植、7万亩速生林种植、5千亩南药种植、3千亩香蕉种植以及3千亩水产养殖等“五种一养”基地。农业购销渠道不断畅通,尤其是化橘红产品畅销国内外,自2024年我市举办首届“中国(化州)化橘红洽谈会”以来,化橘红更是名扬四海,外地客商纷纷进来洽谈收购及合作事宜,产品供不应求。实现农业总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3585元,人均收入稳步增长。

——生产组织化日趋提高。五年来全镇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个,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农村经济合作社市场交易额达1亿多元,带动农户1000余户,户均增收800元以上。以化橘红种植合作社为龙 4 头的农民合作社已进入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橘红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引领我镇农业向纵深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2024年仅有红榄大坝一个新农村示范点的基础上,现已发展了大坡、大岭、塘岸、山口坡、岭下、马力和蓬利粤桂新村等10个新农村。其中,岭下、马力和蓬利等村已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蓬利粤桂新村新征地80亩,按照“宜居宜商、居住商贸一体化”的标准规划,致力构建两广开展边贸活动新平台,增强两广商贸活动和交流合作,推动两广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全镇推进新农村工作提供了很好示范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镇共投入资金5900多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镇硬底化乡村公路138公里,乡道硬底化通达率100%;修建陂坝5座,维修水利13公里,改造电网150千米,程控电话普及率100%。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农村更加文明稳定。

——农村民主管理落到实处。“村两委主职双述职双汇报制度”、“村务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等制度逐步完善和落实,农村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规范。春节前基本完成了2024年“两委”换届工作任务,两委换届平稳过渡,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率达95%以上,农村 各项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建立学习型党组织。镇委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健全学习制度,促进学习型党委、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干部队伍的迅速形成。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镇委因人善任,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大胆任用 “双带”能力强的同志为党支部书记。对镇直部门的用人也打破论资排辈以及条条框框陋习,建立 “善于发展者上、不善于发展者让、阻碍发展者下”的用人机制,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有为必有位”的政绩观,使全镇上下紧密团结、充满生机活力。

——制定层级动态管理机制。五年来,镇委、镇政府落实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制定层级动态管理机制。促使各项工作有布置、有管理、有落实,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

——落实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镇实行工资待遇与岗位职责捆绑,按岗定责,绩效挂钩,充分调动了干部创业干事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确保了干部工资福利足额定时发放。

——建立村情档案制度。全体镇村干部按照驻村工作责任制,对所包片的村(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使干部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也为镇委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六、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投入900多万元完成全镇23间面上小学教学楼改造,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圣古中学学生 饭堂,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平定中学科学楼;2024年全镇上大专本科分数线学生108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高考任务。中考升化一中64人,升茂名一中4人,名列全市第三名。小考升化一中22人,连续五年名列全市第一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区文化全面开花,影剧院大型文艺节目不断上演,社区网健康发展,农家书屋全面普及,农村文化广场扎实推进,2024年购买了一批体育健身器材,成功举办了茂名市体育三下乡活动,在化州市第五届体育运动会中,我镇拔河项目勇夺全市冠军,全镇金牌总数、综合成绩荣获全市第四名。

——农民健康更加保障。全镇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率达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卫生站建设有效推进,“一村一站”全面普及。投资600多万元新建的平定卫生院综合大楼现已全面投入使用,农民看病难问题进一步解决。

——惠农工程深入民心。五年来,我镇认真落实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村转移支付金、退耕还林资金、种粮直补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农村低保资金拨付到位。

——社会各项事业同步推进。“十一五”以来,镇直机关部门基本实现了电子化服务;计生办实施信息数据网络化录 7 入管理,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全面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双到”帮扶工作卓有成效,“五五”普法教育进一步普及,殡改工作扎实推进,征兵工作再续辉煌,连续16年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征兵任务。战胜了“克格比、派比安和灿都”等自然灾害,全面夺取了救灾复产工作胜利。我镇在2024年召开了万人现场执法大会基础上,2024年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80多万元,率先在全市建立了治安监控系统,在全镇人口集中路段共安装了32个电子监控视频,加大了治安监控打击力度,有效打击和遏制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促使全年治安发案率明显下降。同时,全镇切实开展大下访、大排查活动,确保平定社会大局稳定,全镇人民幸福感显著增强。

“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各项工作卓有成效。这是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工作目标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下一步“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里,请让我再次代表中共平定镇委员会、平定镇人民政府,向一贯关心支持我镇各项事业发展的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回顾过去,我们的成绩是肯定的。但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一是农副产品购销渠道不畅,深加工产业链未形成,现代农业发展 8 速度和建设规模还不够理想。二是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还不够,矿产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三是镇级执政资源短缺,镇级政府难以运转。四是是农村集体经济依薄弱。五是信访维稳工作还待加强。

----“十二五”规划及2024年设想

镇委、镇政府 “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茂名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化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围绕“四个第一”、“四个打造”的宏伟目标,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按照“抓招商引资促进工业发展、抓项目落实促进经济增长、抓民生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这个“三抓三促进”的工作思路,“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我镇财政收入、城镇面积、城镇人口分别增加三分之一的“三个跨越”,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奋斗目标是: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16.5亿元,年增长12%;农业总产值达到7.3亿元,年增长5%;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年增长8%。

2024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全镇上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五中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各项工作全局,凝心聚力谋好局,奋勇争先开好头,鼓足实劲迈好步,把工业做大,农业做强,第三产业做优,为实现我镇“十二 五”计划目标打好基础。围绕以上目标任务,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五个坚持、五个着力”:

一、坚持“两园一带”为载体,着力壮大工业企业经济。全镇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全力以赴抓招商,一心一意为招商。以“两园一带”(蓬利工业园、山口坡工业园和S285线工业带)为载体,充分发挥园区作用,着力把工业经济做大。一是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制度。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牢固树立不发展是落后,发展太慢也是落后的理念,集中精神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同时抓好城镇治安环境和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保洁工程,营造宜居宜商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二是继续抓好蓬利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及“三通一平”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园区魅力,增强园区集聚能力,发挥园区经济辐射力;千方百计重新盘活山口坡工业园区,使该园区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三是建设S285线翰堂至新华工业带,在巩固现有的工业企业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一批无污染、效益好的企业落户该工业带,推动我镇经济长足发展。四是发展壮大钛矿产业。加大依法采矿、治矿力度,理顺矿农关系,促使钛矿资源得到依法有序开采。五是支持发展竹木器加工产业。扶持壮大一批手工编织企业,树立自主品牌,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二、坚持“五种一养”为统领,着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民生为本,着力抓好惠民工程。要把民生事业作为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建设“五区一线”产业带。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标准化建设为要求,以市场效益为基础,扎实推动农业“五区一线”进程。以绿色生命公司为中心,以积田、马力、旺垌、低坡、陆赠、翰堂、那宾、蓬利等村委会为辐射,建设2万亩化橘红生产区;以下双为中心,以香山、东岸、上双、岭下、大车、旺竹为辐射建设万亩南药生产区;以水田、坡地为主,全镇建设3万亩蚕桑生产区;以山岭丘地为主,全镇建设7万亩速生丰产林生产区;以低洼鱼塘为主,建设万亩水产养殖区。以化橘红长廊为依托,建设千亩化橘红产业线。以此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夯实品牌战略基础。积极鼓励农业集中连片开发,倡导农户以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形式来组建产业发展实体,探索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三统一”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化橘红产业为龙头,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努力创建名牌产品,全面提升我镇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进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抓住保洁工程实施契机,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提升农村生活品位,重点建好蓬利粤桂新村、马力新村和那宾少数民族新村示范点,带动全镇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三、坚持城镇建设为中心,着力谋划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一是实施 “东扩西拓南移北展建设战略”。四区联动,全方位扩充,大手笔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城乡一体新格局。要举全镇人民之力,集全镇人民之智,成全镇人民之业。紧紧抓住X620绕镇改线工程建设契机,高标准规划樟木湾小区建设,致力打造平定城南新景。全面开发白甲坡小区、青草滩小区和那文生态小区。发挥城镇辐射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动城镇化建设,努力实现城区面积扩大三分之

一、城区人口增加三分之一的目标。

二是加快公路建设。全面完成S285线平定至合江、县道那岭线和县道新西线公路扩改进程,启动X620绕镇改线工程,五年内再新建乡村水泥硬底化道路40公里以上。规划建设平文线和平播线经平定圩路段的改线工作,全面改造环城北路建设,努力建设平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三是加快推进公寓式住宅楼建设。全面建成京华商贸城、福临花园和方圆商住楼群,改善人居环境,更新经营城市理念,发挥圩镇事务所职能,不断提高平定城镇品位。

四是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加强客运站管理和加快货运站场建设。探索开发特色旅游业和建设平定特色商业步行街,增强中心镇商贸集聚能力,推动平定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四、坚持以稳定为重,着力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各项中心工作要围绕“七抓七确保” 扎实开展,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确保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在茂名市一类镇水平;二是抓好殡改工作,确保稳步推进,决不挂黄牌;三是抓好农业农村工作,深化农业布局和林业改革,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四是抓好“双到”帮 12 扶工作,确保贫困村早日本康致富。五是抓好抓好人大、政协以及工、青、妇、民兵等群团组织建设,确保各种作用发挥明显;六是抓好科教文体卫工作,推动“五六”普法教育,确保全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七是抓好群众矛盾的化解工作,逐渐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信访机制,坚定不移地落实信访包案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五、坚持创新党建模式,着力提高党的执政力。抓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契机,坚持创新党建模式,着力提高党的执政力,努力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今年,在继续全力推进十三个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抓好以下“十件民生实事”。

1、全面启动X620线绕镇改线项目建设;

2、实施县道新(新华)西(西山)线扩改项目建设;

3、实施县道那(那务)岭(岭下)线扩改项目建设;

4、加快推进蓬利粤桂新村建设项目建设;

5、动工建设环城北路改造项目;

6、高位推进樟木湾小区开发项目建设;

7、新植化橘红3000亩项目;

8、新植南药2024亩项目;

9、实施农业宗合开发5000亩项目建设;

10、筹建望宝玲饮水项目。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单位;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快经济发展,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贴身”服务,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转变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

——改进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严禁超标配备公务用车,严禁公款旅游。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健全和完善首问负责制,加大机关作风测评力度,促进机关作风好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加强与政协的沟通和协商,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重大事项要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征求群众意见。

——健全惩防体系。深入贯彻《廉政准则》,切实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机制和腐败预警机制。加强 14 行政监督、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强化干部管理。以村级换届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村级两委干部配置,重点配强村支部书记。全镇进一步健全绩效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决不让默默奉献的老实人吃亏,决不让碌碌无为的钻营者得到好处。加强镇干部管理,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强化镇中层干部职能,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促进全镇各部门工作平衡发展。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目标实现,重在落实。加快平定镇经济社会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全镇人民的殷切希望。让我们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的新平定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计划

“十一五”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 “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三产活镇、科教兴镇”的工作目标,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全镇经济年增长率达

% 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长

%以上。

一、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五年来,通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2024年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

万元,比2024年增长

%,年均递增

万元;完成工业经济增加值

万元,比2024年增长

%,年均递增

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

元,比2024年增长138.4%,年均递增

万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

万元、比2024增长

%,年均递增 万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吨,人均占有粮食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比2024年增长

%、年均递增

元。圆满地完成了镇党委、政府提出的预定目标,确保了机构的正常运转和重点项目的投入,有力地支持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升级实现突破,工业经济运行良好

五年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镇党委政府以“创业富民、就业惠民”为主线,以大招商活动为契机,强力实施“龙头带动,项目撬动,招商促动产业拉动”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建设步伐,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1、抓好招商引资。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以环境创优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认真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在全体机关干部中间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招商引资氛围。带领企业先后参加了杭州中西部项目对接会、西安项目对接会,分别将陈泽红九龙木业有限公司、纪文豪林威木业有限公司、福马纺织有限公司三个独资公司引到我镇落户,并已投产。共为我镇蓝健、诚德、福瑞特等十五个企业引进资金4.5亿元,有力地推进了我镇经济和社会各业再上新台阶。

2、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我镇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 的意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运作的思路,对全镇大十字型工业集聚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着力建设了“板业大道”、“麻纺专区”、“档发基地”、“机械工业带”、“陶瓷精品园”等专业性区域。目前,以乔庄村和朝阳村为中心的两大工业集聚区,已容纳各类工业企业210家,固定资产总值达到8.5亿元,吸纳带动近万名劳动力就业。

三、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五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工作目标,确立了“稳定农业调结构,突破发展增收入”这个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扎实开展农业、农村工作。

1、做好支农惠农。五年来共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综合直补、农资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资金 万元,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共培训7000多人。

2、搞好水利建设。五年来共投入大型工程机械2024多台次,人工8000多人次,整修田间生产路60条总长50公里,其中水泥路面约20公里;开挖排水沟80公里,栽植桐树1.5万株,杨树3万株,埋设地埋线和管道40公里,新建以及配套机井300眼,整修桥涵80座,已初步形成沟相通、路相连、田成方、林成网的农业格局。

3、大力发展林业。实施了生态廊道工程,共栽植绿化树8000棵。完成农田林网林任务3000亩,成活率达85%以上,并与农户签订了管理协议书。完成栽植片林1500亩,4、搞好农田保护。坚决落实国家土地政策,把基本农田视为生命线,全镇可耕地面积保持在 亩以上。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镇容镇貌得到明显改善

五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交通、市场、教育建设,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

万元。一是建好道路。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了环绕镇区四周的东、南、西、北四条环城路,形成了镇区基本框架010年又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对镇区1号路(彭花路口至乔庄路段)全长4.2公里按照省道标准进行了彻底整修,两侧各建设宽2米的绿化带,栽植了大叶女贞等绿化树,全线架设140盏风光电互补节能LED路灯,初步形成了“两纵两横”的大交通格局。二是建好市场。先后规划建设了商业一条街和商贸大世界,形成了农贸批发市场、家具市场、钢材市场、建筑机械交易市场、闲置设备调剂市场等专业市场5个,年成交额超亿元,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贸大镇。三是搞好配套,净水厂已经正常运行五年,全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以上,有线电视

入率达75%以上,中小学优化布局工作已基本完成,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一级甲等标准,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作也已基本接近尾声

五、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五年来,我们始终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重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以上,快速处置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手足口病等传染疫情,五保老人应保尽保,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奖励政策,使全镇人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党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抓住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机遇,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根本出发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高效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快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头道镇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二、总体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将我镇建设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较强、环境优美、富裕文明城镇。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主要目标:

1、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2、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所有行政村的环村路建设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解决全镇人畜安全饮用水问题;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采取的措施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同时,提高现有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到2024年,建设2024个沼气池,无害化厕所达到85%,建设垃圾台200个,铺设污水管道8000米。

3、加强农民教育,培育现代农民。加强农民教育,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在十二五期间内,开办50期农民培训班,培训农民5000人次,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到2024年,在全镇2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新农村建设。

4、“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发展的核心地位,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促进镇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前提。积极寻求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做好陶瓷专业园、板材专业园的建设。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推进措施,搞好协调服务,围绕项目抓招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参与工业发展。

5、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积极推进“迁村并点”。通过迁村并点实现土地资源有机整合,为城镇化提供空间。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整合资源”的原则,将全镇27个行政村整合为两个社区、四个中心点,分别是南寨社区、北寨社区、花园村、乔庄村、栗庄村、大马村四个中心点,按照规划腾出耕地4900亩,实施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已经启动了以“白乐宫”为中心,带动李自成功德碑、班固坟、“ 遗址”等相关旅游产品开发的大旅游圈建设。三是要突出 特色,大力发展商贸业。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商贸业较为发达,素有“小上海”之美称,石梁河两岸市场门店为周边许昌、禹州两个县市、7个乡镇提供商业服务。特别是多年的经商传统,培养造就了 南北寨群众的尊商、重商意识,为我们打造商贸特色小城镇提供了扎实的

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商贸大世界的区域优势,带动市场街、西环路等传统商业门店的发展。四是搞好万亩示范方建设。东部示范方要做好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建成为我市的菜篮子、果园子;西部万亩示范方要作为我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经济效益,成为我镇的粮袋子。五是打造“两纵两横”的 大交通格局。2024年4月前完成岗李村至乔庄村全长5公里的张辽路 段路面两侧各加宽1米工程,两侧栽植绿化林带,安装风电互补节能LED路灯。六是建设遍布镇村的群众性文化休闲场所,镇文化站要在2024年全面投入运行。配齐健身设施,使其成为全镇“传播知识的讲台、倡导文明的平台、丰富生活的舞台”。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