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我们即将迎来愉快的寒假,在这里我向全校的领导、师生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学业进步,心想事成!
回首这一个学期来,我们共同经历坎坷,共同分享甜蜜。凝望这一个学期来,我们风雨同行,同舟共济。在这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让我们共同展望未来。
今天,作为班主任代表在这里发言,我深感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班主任老师向为我们提供发展平台的学校领导,表示诚挚谢意!正是因为背后有你们的鼓励和期待,我们的脚步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你们的指导下,我们得以不断完善和提高。其次,要感谢在座的各位同事,在生活中,你们扮演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工作中,你们是班主任的智囊团,而你们却总是默默地站在班主任的背后!对于班主任工作,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我而言,从未立志当教师,也从未梦想当班主任。如今既然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职业,就应承担起这份职责。面对不解,我感觉有一句话最能概括自己的心境,那便是“知我者,谓我心忧。”这份心忧,也许就是班主任一词所赋予的职业担当。回顾这一学期我们经历过风雨,但是在风雨中我们依然前行,在全市的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名列前茅,并且学校开展了队会评比,奥数比赛,作文比赛,元旦联欢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回顾自己的成长,最得益于身边那些优秀教师,特别是优秀班主任的影响。如果说教育是爱的教育,那么班主任一定是那个将爱演绎到极致的人。哪位学生有了困难,我们的班主任会比谁都急,想方设法加以解决;面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迷茫,我们的班主任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谁有了点进步,班主任心里最欣喜,总会送上及时的鼓励。记不清多少次的早来晚走,记不清多少次苦口婆心的交谈,更记不清打了多少个电话,偶尔也和学生怄气,同时气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漠视,我想这些一定都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每个班主任的身上,这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抱怨,但我们更有一千零一个理由坚守我们的职业操守。因为我们的付出,换来的是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疲惫了身心,却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与关爱。与学生的相处让我们感受到学生成长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它陶冶了我们不求名满天下、利收万金的淡泊情怀,让我们懂得了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的育人智慧。教书育人,我们责无旁贷。最后我想对所有考优秀的同学说:你们真棒,请继续加油!我想对所有考良好的同学说:你们长大了可以当总统!我想对所有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说:你们将来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千万别泄气!
同学们,紧张而有意义的一学期生活转眼结束了,在接下来的寒假里,我希望同学们在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人物专访等,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增长你们的见识,开阔你们的眼界。当然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假期当中我们也不能放松学习,要合理安排、周密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除此之外,你们还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读书计划,因为读书能积淀文化底蕴,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下学期的学习积蓄足够的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一个学期以来,你们在课堂上勤勉上进,在运动场上释放活力,在舞台上展示魅力,洒下一路辛勤的汗水,留下串串成长的足迹。我们相信,明天的你们会更加努力,更加刻苦,更加懂得把握自己,塑造自己,为自己交上一份精彩的答卷!
祝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2024.1.15
张莹同学个人事迹介绍
张莹同学,女,担任高一(1)班副班长一职。自入学以来,她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能够妥善处理好班级工作于个人学习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她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个人素质,面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她积极的勇往直前。她的座右铭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思想上,她积极进取,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同时,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作为班干部的一员,她认真参与并组织班集体活动,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她注重道德修养,乐于助人,在同学间互帮互助,具有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原则,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她从身边小事做起,公交车上会主动把座位让老弱病残孕,别人问路时会主动回答,同学有困难会伸出援助之手,她相信:只有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为一名学生,她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第一任务,从来不肯放松一丝一毫,她认真地学习知识,并取得了进步,她将继续努力,争取在学业上获得更大的突破,希望通过三年的拼搏努力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她认真踏实,勤学苦练,刻苦专研各科知识。她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规划好时间,善于总结哪方面有进步,哪方面还需要努力。对自己的计划付诸实际行动,因为她知道每天进步一小步,就是向梦想迈进一大步。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她的学习基础与其他同学相比较差,学习比较困难。在学习生活中,有的时候很困惑,但是成功的人寻找方法,失败的人寻找借口,她告诉自己“你一定能做到”,她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坚定信念,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弥补自己的缺陷。
作为一名副班长,在工作方面,她尽职尽责,勤勤恳恳,得到诸多同学的认可。她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学校的各种团体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理论,在活动中实践理论,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思想觉悟水平,并获得一些荣誉。能够在团体活动中贡献她的微薄之力,既锻炼她的组织交际能力,还让她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这是她感到最快乐的地方。她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她总能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她还非常关心班级,当她发现班级卫生不好,就会主动打扫,从来不怕脏不怕累。她还经常告诉同学们保持班级卫生,遵守班级纪律。
在生活上她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她的家庭并不富裕,虽勤俭节约,却不会抠门,只要哪个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她都能够尽所有的帮助解决。她与同学相处十分融洽,互相关心,共同努力,同学们都喜欢她,信任她。平时也善于和同学沟通,在生活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时遇上个别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起来,她总是上前劝阻,并像个小老师似的跟他们讲些“同学之间要团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道理。
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以礼相让,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亲情其乐融融,很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走出校园,她同样把自己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
张莹同学身上体现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为国学习的思想态度,一种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一名当代高中生的基本素养。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在取得各方面成绩的同时,张莹同学始终紧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进入高中,是她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期间,她励志在各个方面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今后,不管遇到风浪还是荆棘,她都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以求有更好的表现。“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生活中,她将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谱写美好的明天!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绪论
中国绘画在历史上存在着宫廷绘画、文人画和民间绘画三大体系。宫廷绘画是在皇室或王公贵族直接掌控下,由宫廷绘画机构(画院)或画家奉命进行有主题的创作绘画,以宣扬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满足统治阶级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文人画则是北宋中后期才逐渐形成的,多由一些不得志的文人抒发情感所作,贯穿元、明、清各代。文人画是士大夫阶层文化生活的产物,虽经千年不断地发展,但基本上代表了文人士族这一封建社会知识阶层在出仕或归隐的不同情境下的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1]
民间绘画是指活动于民间的画师或低层画家创作的绘画,这类绘画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平民的生活状态、人生理想和审美趣味风格。我国的民间美术,有着极其丰富多样的、为大众所喜爱的题材,世世代代被无数民间艺人创造着、重复着、丰富着,其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已达到了非常精炼完整的程度,是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这些出自民间美术家之手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和追求。但在历史上,民间艺术的理论研究向来不被重视,只有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录》和邓椿的《画继》中谈到年画及年画艺人[2],而这些民间艺术仅是家族式的传承,或是口口相传,在经历了诸多历史变故、战乱、改朝换代后,很容易消逝在茫茫历史尘埃中,而文字的记载在这时就显得极为重要。20世纪前期,涌现了很多对年画热爱的专家、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很多重要成果。但都局限于古代版画史及年画发展史,对于当代民间年画产地、艺人的保护及发展前途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少,如何开发、如何保护更是学者专家应重视的课题。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但对于政府决策、引导老百姓认识自己民族珍贵的民间艺术,以影响大众的审美情趣,还是能做出一点贡献的。
一、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杨家埠年画现状实地考察,走访部分民间艺人,从杨家埠年画年画的保护、开发的成功经验中,对当代中国木版年画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并深化到对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研究,了解年画传承艺人的尴尬生存状态,旨在为他们找到一条合理的发展道路,更好的开发与保护我们的年画。政府的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既保护了传统文化,也促使民间艺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年画艺术得以延续、发展。
希望我们能从杨家埠年画的成功经验之中找到一条适合民间木版年画的发展道路。
(二)研究意义
针对中国木版年画严峻的生存危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提出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得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工程于2024年被国家正式立项,其中木版年画的抢救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龙头已先行启动,木版年画的抢救工作已经开始进行。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我们民间艺术的真谛和精髓得以流传和发展,使我们中华民族真正成为文化意义上的强势民族。近三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实用功能大大减弱,而纯粹的观赏功能反倒有所提高。市场的变化影响到杨家埠木版年画中传统技艺的留存,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木版年画的手工制版和印刷技巧造成巨大冲击。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画铺越来越少,传统雕版技艺和染色印刷技术的传承也越来越困难。时至今日,我们学习和研究杨家埠木版年画,对于发展新的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有重要意义的。
作为一门工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历来是有明确分工的,画稿、刻板、印刷流水作业。如今,掌握这门技艺的艺人已不多,学员要求学习全套制作程序。由于传统艺术生存市场严重萎缩,木刻年画在民间的市场几乎接近于零,目前仅有几人坚持年画创作,后继乏人现状一时难以改观。我们学习和研究杨家埠木版年画,既保护了传统文化,也促使民间艺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年画艺术得以延续、发展。
如果从10世纪的宋代开始算作木版年画的开端的话,到21世纪新时代的今天,木版年画及其后代的石印和胶印年画最终从民间的墙上走下来为止,应当说它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史了。这一千年,它伴随着日日月月、年年岁岁,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地养育了百代成长的亿万民众,并成为中国民众人生仪礼和岁时节日最为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观赏佳品和吉祥挂图。可以自豪地说:这一千年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最红火的一千年,这一千年中国民间生活和民俗百态几乎都反映在年画上,是很值得现代人认真研究的木版年画的千年辉煌史。
忆往昔,中国木版年画的诞生是历史的产物,是唐宋经济发展与市井民俗艺术繁荣创新,以及民众适应当时艺术新潮的结果;看今朝,木版年画从现代民俗生活中隐退淡出,也是现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与现代文化艺术繁荣创新、以及民众广泛适应现代艺术新潮的结果,也应当被看做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中国木版年画的千年辉煌史,已经完美地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它已经成为一宗名副其实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了。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综合运用以下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参观诱导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搜集比较法和经验总结等。
1.本课题运用参观诱导法,例如了解更多杨家埠年画资料,参观杨家埠年画画展和文化馆的作品收藏;.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媒体书籍从有关文件、材料获取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
3.行动研究法:注重应用性、实践性的探索研究,注意收集反馈研究信息,及时调整研究方案,深入民间生活,注意观察杨家埠人生活中的新人新气象,积累创作题材,将课题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4.个案研究法:选取年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了解不同类型的年画; 5.搜集比较法:深入民间搜集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图案,同时在网络书籍上搜集现代图案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在继承中开发、保护求创新;
6.经验总结法: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对积累的有关杨家埠年画创作的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努力提升出相关的理性认识。
二、民间年画简介
民间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欢乐喜庆和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并历经千年的洗练,几经沉浮,在繁荣中发展,在寂寥中求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表达了民众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的思想情感、审美观念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成熟的画种,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极高的收藏价值。
(一)年画的由来和起源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民间艺术,和春 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汉代 的历史文献,《山海经》曰:“东海度溯山有 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3]神荼与郁垒是一对 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果有恶鬼出来 骚扰百姓,神荼与郁垒就将其擒伏,并捆绑 起来喂老虎。后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在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上分别画上 图1.1杨福源 年画 “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或者直接写上 《门神—神荼、郁垒》 二神的名字并贴与门上,以驱凶辟邪,这种习
俗流传至今,就是民间年画最初的门神形式----桃符。
(二)漫长渐进的发展历程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年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门面题材得以拓宽,增加了仕女等世俗形象和药叉等佛教形象,这些佛经版画,成为日后木板年画的基础;另一方面,伴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脱胎于巫文化的民间诸神、道教与佛教诸神的图像不再依附于门画形式,而找到了新的载体,成为“纸马”艺术之滥觞。
北宋是年画艺术的形成期。繁荣的商业经济、兴起的市民文化以及开始广泛应用的雕版印刷,既为年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又为年画的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年画的内容日益丰富,功能更加齐备,并且出现了着色和套色的年画。这种当时被称为“纸画”的年画艺术形式渐渐从传统的绘画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画种。
元代,蒙古统治者忙于攻城略地,漠视中土文化,年画文化的发展进入低潮,进步缓慢。但从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年画交易的市场,年画题材内容主要是寿星、八仙、松鹤延年等。
明代,随着木版画艺术的发展和明太祖朱元璋提倡过年贴春联,年画恢复生机并逐渐走向繁荣。今天被保存下来的有彩色套印的木版,有实用的历画,有历史故事等。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图画的内容也愈见丰富。
清代是民间封建年画的集大成时期,题材内容空前广泛,仿古问今,从人物到动物花鸟,应有尽
图2.1
清代古画版年画 《门神--秦琼》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有。正式提出“年画”一词,也是在清代。然而,这时的“年画”一词并未被普通大众接受,光绪年间,年画广泛被称作“画片”或“纸画”。晚清时,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企图瓜分我国领土,这时期出现了一批爱国主义题材的年画。有反映群众反帝斗争的,有反击英国军队入侵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木版年画,逐渐形成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广州佛山这“中国四大木板年画”并立九州的局面。
辛亥革命前后,年画发展遭受冷遇,一是受战乱影响,二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这种古老的文化形式并不被当时的进步青年所推崇。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成为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后来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抗战时期,解放区出了不少年画佳作,主要以抗日和劳苦大众为题材,如参军团、新年劳军、兄弟开荒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年画艺术发展迅速,无论是造型布局,还是寄情寓意,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创作了不少宣传新道德、新思想、新生活的优秀作品。[4]
三、潍坊杨家埠年画
潍坊杨家埠年画因其产地为山东潍坊杨家埠而得名,它发端于农村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古朴稚拙,风格简明,形象朴实,造型夸张,深受大众喜爱。它的名气早已远播四海,其独特的风格和民族特色向世界展示着一朵艺术奇葩的魅力。
(一)杨家埠年画的历程
民间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年画制作地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以独特的艺术特色享誉全国。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关于杨家埠年画的起源,有很多传说:相传朱元璋还是和尚的时候,曾去山东沂县化缘,结果无人施舍,差点饿死。当上皇帝之后,一气之下:“山东沂县不留!”并命大将常遇春率兵杀戮山东。常遇春误把“沂县不留”理解成“一县不留”。临行前,刘伯温指点常遇春:“潍河边上不饮马,常岭埠上不扎营。”常遇春率兵到了潍县,不小心偏扎营常岭,饮马潍河,结果染上了瘟疫死了。瘟疫四处传播,加上兵荒,山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事后朱元璋下令从外地移民,重整山东。
于是杨家埠杨氏一族于明朝洪武初年从四川梓潼县迁入山东潍县浞水西岸。据《杨氏宗谱》记载,当时居四川的杨氏拥有雕版印刷技术,他们到了潍县,安顿下来,为谋生的需求,重拾年画手艺,按照山东的风俗人情,在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木版年画。从此,潍县杨家以年画为业,潍县年画从此诞生了。
清乾隆时期,杨家埠年画发展迅速,经营木版年画的画店相继面世,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了咸丰和光绪年间,杨家埠木版年画达到鼎盛时期,有“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之说,其中最大的东大顺画店拥有画版三百多套,年制画百万余张。
据杨家埠的民间艺术家杨明智老人讲:“老祖宗明朝洪武年间在这里开始印年画为生,最鼎盛的时期是清朝初年到1800年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那时候,‘画店百家,画种上千,高手辈出’,大半个中国都有杨家埠的年画。”“杨家埠当时到外地开设画庄的画店就有三十多家,江苏安徽、东北地区以及山东全省,都是杨家埠年画画庄开设的。此时的杨家埠已不满足于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生产,有的作坊常年雇工印画,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年画印完,再用工钱买上年画,回原地当上画商,搞起多种经营。印制年画期间,杨家埠百家画店,家家灯火通明,通宵达旦,来往的客人每天达到数千人之众,光是每晚为画商留宿的超过40人的店就有20多家。”
清末民初,木版年画开始“以变图存”的革新。民国初年,杨家埠画店多达160余家。但是1922年后,由于石印年画和月份牌年画的兴起,杨家埠木版年画销量剧减。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杨家埠年画一度走向萧条,但始终保持着民间艺术顽强的生命力。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杨家埠年画带来了新的生机。当地政府积极扶持发展年画,成立了“杨家埠年画改进委员会”。在原先基础上加工、改革、创新。1963年,“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成立,杨家埠年画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年画制作停止年画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到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潍县年画得到了又一次的复苏。将这一濒临失传的艺术品类进行抢救性整理,恢复了个体生产年画的传统方式,画品的艺术性和产量达到了近百年来的最好水平。
如今土生土长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一步步走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1983年春节,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杨家埠年画。同年,杨家埠年画赴美洲、欧洲、非洲的9个国家巡回展览。1987年,民间艺人杨福元应邀到新加坡作木版年画的画、刻、印表演。到20世纪90年代,一批杨家埠年画艺人前后前往巴西、日本等国家作现场表演,深受好评。
(二)风格类别和制作工艺
杨家埠年画土生土长,反映农村的真实生活,地方特色浓重。虽然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飘摇,却一直以其古朴稚拙的形象特征、喜庆吉祥的象征意义、浓艳强烈的色彩效果在中国年画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杨家埠年画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生产劳动、丰收景象的居多。但多有农民所喜爱的人物、山水、花鸟、鱼虫、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杨家埠年画的题材具体可以分为六类。神像类,如门神、财神、灶王、八仙等;农村生活类,如春耕图、秋收图、过新年图等;吉祥画像类,如富贵满堂、瓶升三级、福禄寿喜、连生贵子等;陶冶情操类,如渔樵耕读、四季花鸟;故事传说类,如二十四孝、梁祝等;戏剧类,如二进宫、李逵夺鱼等。这些题材所包含的祛邪避害、纳福迎祥以及多子多寿等观念,实际上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朴素认识,表达了他们对富足康乐生活的向往之情。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别具特色。民间艺人通常用柳枝炭条、香灰作画,称为“巧稿”,然后在巧稿基础上进行其他操作。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量使用红、绿、黄、紫之色,这些对比色构成的一幅画面,色彩强烈、跳跃而又和谐。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流程,大体可分为:勾,刻,印,画,裱五大工序。即勾描、刻板、印刷、彩绘、装裱。[5]
(三)杨家埠年画发展现状
通过和民间艺术大师杨明智老人的交谈,得知如今普通百姓的居室里不再张贴年画,年画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它成为一部分人猎奇的对象,而学者们眼中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意义更在于它是一种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是需要研究和保护的对象。年画市场不再红火了。
以上所讲到的那些“画决”在以前一定是秘不示人的。是一个画店的高度机密,所谓“宁增一锭金,不撒一句春”,“春”就是画决。是杨明智等几代民间艺术家一生经验的总结。如今,杨明智老人之所以毫不掩饰的透露这些“画决”,是因为当今社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会,民族文化在渐渐流逝,年画濒临失传的险境。杨明智老人也是想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制作作为重要遗产流传下去。为拯救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些年来西方文化一拥而入,快餐式、消费式的商业文化像沙尘暴一样弥漫了中国人的精神空间。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变化,使得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发生了变化。占我国人口总数90%的农民——这个庞大的年画市场日趋瓦解了。随着现代印刷、音像等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运用传统的制版、印刷的木版年画是缺少竞争力的。人们艺术观念上的更新,而年画艺人的观念陈旧,在年画的印刷技术、表现内容上缺少创新,使年画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从根本上失去了再度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在部分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还有一部分残余市场,但可以预见,要是我们还是对这些民族文化不加以保护和继承的话,这些残余市场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最终消失。
年画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块瑰宝,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木版年画在民间文化遗产中处于龙头的地位,是影响力最广,文化含量最大,地域风格最浓,流派最多的民间文化代表。长期以来,它扮演着传播文化信息、表达民众朴实情感的重要角色。而现状不免让人担忧。
如何来继承、发扬这份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行动起来。
四、杨家埠年画的开发与保护
民间年画在中国民间年画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价值。它伴随着百姓岁末辞旧迎新、欢度春节的风俗走到今天,题材丰富、画风质朴、色彩鲜明、雅俗共赏。
(一)年画收藏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的年画很早就流传到国外。早在17世纪,国外的民俗学家对中国的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大量的年画作品曾流传到法国、苏联和日本等国。1693年,英人卡姆培夫尔在日本江户得到一批中国流传过去的木版年画携回本国,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其珍藏贵品。据专家考察,日本的“浮世绘”中能隐约看到中国年画的痕迹,越南年画中杨家埠年画的影子也依稀可见。
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年画成了他们猎奇收藏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外很多图书馆、美术馆,如荷兰图书馆、德国莱比锡图书馆,就专门收藏中国年画。其中有一件辽金时代的《四美图》,是目前发现有记载的最早的木板年画。
现代中国最早注意收藏木版年画的是鲁迅先生。鲁迅所藏的开封年画,现藏于鲁迅纪念馆,经我国年画收藏研究专家考证,这些年画都已是孤品。
在当代,老年画收藏最多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树村。王树村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收藏我国主要年画产地的年画,现有藏品近一万件。
年画收藏目前被很多行家看好,不仅仅因为留存至今的古版年画或被焚毁殆尽,或辗转遗失,所剩无几,或者出于民间手艺多濒临绝迹,有着乐观的价值前景,还是因为它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一直埋藏着中国人民的一个共同心愿-----将中华千载文明之灯火传承下去,永世不灭!
(二)杨家埠年画的申遗及意义
1.杨家埠木版年画申遗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24年5月20日,潍坊市杨家埠年画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6月6月,在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杨家埠木版年画为304Ⅶ-5 项。2024年6月9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观看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面对张殿英制作的32米长的《农家乐》木版年画,温家宝赞扬道:“构思得好。”
自2024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当地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年画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力度,使一些濒临失传的民间题材和工艺焕发生机,新人佳作更是层出不穷。在杨家埠,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上百套年画佳品,目睹自明代以来的各种工具、原版,还可系统观摩完整的年画制作流程。
2.意义
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是祖辈为我们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通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推动对杨家埠民间艺术的挖掘与保护,可以更好的传承并将其发扬广大;杨家埠木版年画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其保护与发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扩大了杨家埠年画的知名度,让世界更好的了解潍坊,了解我们的年画,使民间艺术发扬光大的同时,还能取得经济、政治、社会效益,对杨家埠人来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谓一举多得;杨家埠年画申遗后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山东省潍坊市的杨洛书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这将激励年轻一代加入到年画的刻制的行列中来。
(三)杨家埠年画的保护
1.抢救
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刻印年画的地方。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开封朱仙镇、广州佛山等名满天下的木版年画。这些地区的年画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就已具有相当规模,曾盛极一时。而如今,在现代化大潮冲击下,年画面临危机,甚至有些地方的年画已经绝迹。更令人沮丧的是,一些清朝、民间时期年画生产鼎盛一时的地区,已经找不到一个年画艺人了!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在进行,对保护和留住年画起到了一定作用。2024年12月24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国木版年画中期推荐会”在杨家埠举行。来自全国12个年画产地的有关代表,共同探讨了进一步推进木版年画抢救问题。
既然是抢救,也就是说年画已经濒危。年画作为中国人最喜爱的一种民俗版画,最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亡或绝迹,我们将成为千古罪人,抢救年画,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有人做过调查,称杨家埠目前会刻板的不超过5个人(这可能是指刻板高手)。当年家家刻板印画的辉煌已随时代潮流远去,正如人感叹:历经四百多年的杨家埠年画,正从一门大众手艺逐渐成为“绝技”。尽管杨家埠年画繁荣的盛况不再,但当地政府、当地民间艺人和各界有识之士仍在不懈努力。据介绍,2024年“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启动以来,寒亭区全面系统地开展了年画的调查、记录、挖掘、整理和出版工作,已出版了《明清杨家埠年画孤本》、《明清杨家埠年画续集》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等。甚至一些被国外博物馆、图书馆收藏的古老年画,也被寒亭区搜罗到了。除杨家埠年画艺人外,全区从事年画研究、古本年画收藏、年画雕版收藏的人数达二百多人,而当地的专职年画经销商,已发展到一千余人。
在几大年画产地中,寒亭区政府抢救年画的工作是比较成功的,因此杨家埠才得以保存有十多户家庭年画作坊,他们充分发挥了杨家埠木版年画资源的优势,促进了年画的发展繁荣。[6] 2.寻找和保护老雕版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在研究年画的过程中,张殿英(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美术委员会会员,中国木版年画出版研究会副理事长)做了大量调研,一有时间就深入到民间艺人家里,和他们探讨沟通。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古代雕版,不啻于国宝!然而,经过历次政治运动老雕版不仅分文不值,而且成为家里的灾星。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文艺春天的来临,老雕版终于从灾难的阴影中解放出来。然而,此时民间木版年画无人问津。
张殿英心里清楚老雕版的价值,把抢救年画雕版当作自己的责任。他走遍了潍县历史上生产年画的19个村,挨家挨户寻找老年画和老雕版,心中的忧虑越来越多。并在21世纪初写的《保护木版年画知行录》中说:“谁也不会想到,转眼之间,新一代的中国人对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之类,深感兴趣。对自己民族最大的节日-----新年,从‘意识淡薄’,发展到‘习俗变更’。”从张殿英坦然的表述中,足以感受到一个有责任心的民间艺人对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存亡的忧心如焚。
张殿英认为,学术研究要以藏品实物为基础,抢救和保护年画,也要以抢救雕版实物为首要。为了获得更多的实物佐证,也为了保护和抢救潍县民间木版年画,他开始大量收藏年画,收购各个时期的年画雕版。
现在潍县年代最早的年画雕版是清朝的,张殿英的年画里有70多套清朝老版。对于这些老版,张殿英有自己的想法,他要用它们来传承中国传统年画,用它们建一座中国博物馆。即使它不能继续印年画了,也要把他们保存在国内,而决不能让它外流。他可以捐献国家,但决不被外国人的高利利诱!
3.对传承人的保护
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风筝这对“并蒂姊妹花”,由于民间艺人600余年的坚守而生生不息,从85岁高龄年画艺人杨洛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荣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到风筝王杨同科孙女杨红卫频频出国献艺,走出小村落冲出大国门。
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辈为我们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而如何保护、传承并将其发扬广大是当代人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寒亭区在深入挖掘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同时,坚持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也为身怀技艺的杨家埠人敞开了发家致富之门。据寒亭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范连军介绍,在杨家埠村木版年画的制作为当地人带来了颇为丰厚的回报。村里年收入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有人在。而杨家埠村现在学习年画手艺的人每年也正在以300~400人的速度急速增加。为了满足大家对这项技艺的学习意愿,区委区政府同时还开办了培训班,每一期都能招收到上百名学员。而且传统技艺已逐步走进课堂,纳入教育体系,该区所有的小学都开设了风筝制作等课程,积极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扬和普及。“民间艺人对民俗坚守和创新的特有传承方式成为民俗传续的不竭动力。杨家埠民俗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艺人的推动,政府的保护开发也很重要。”该区宣传部副部长闫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维兵介绍说,从1979年成立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院培养人才起,到2024年对明清古版挖掘整理,再到杨家埠木版年画和潍坊风筝在国家成功申遗,以及每年举办的民俗文化艺术节,30余年的官方推动,杨家埠民俗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思考
“年画是历史的缩影,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绘画语言,它以雕版工艺表达出一种年味和美感,是彼时彼地民俗民风的完美体现。”[4]年画联想着红色的装点,喜庆的笑脸,好吃的点心和压岁钱。年画,就是我们心中的年。
实际上,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有可忧之处。一是年画题材缺乏新意,二是人才匮乏,现在除几位在世的老艺人,能系统并真正掌握木版年画技艺和精髓的接班人,几乎没有,而这将直接影响今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和生存。因此,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应尽快启动,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发展创造有利环境。第一,结合当代实际对年画进行创新。深入研究、挖掘当代消费者的心理,从题材和形式上大胆突破,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将年画的发展与旅游市场相结合,打破传统观念,把移植到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中,使年画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年画所特有的浓郁的乡土气息中。第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应该得到更好的研究、保护。要发挥好当前年画社和年画研究所的职能作用,培养接班人,做好对年画历史的保护,保护旧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劳作生息中的产物,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而如今,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从专业走向民间、走向大众,重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或许才称得上对其真正的保护。同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杨家埠年画是通过在文化产业建设中产生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其带来的巨大吸引力和关注度而焕发了生命活力,将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的途径相结合或许不失为切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一条良策。
同时作为政府必须建立健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要确立一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弘扬、传承和发展大有裨益。不能让整理好的文化遗产留在档案中,要赋予其长久不息的生命。冯骥才在论坛上提到,建立保护体系,进行档案保护,传承保护,教育保护和博物馆保护。全面大规模普查,弄清家底,进行多学科的调查,多角度的考察。要站在当代立场,全方位、地毯式地将历史、风俗、自然、艺术分类,工艺材料、艺术谱系、故事民俗等整理。有特色的地方,必须建立博物馆,法律,政府要支持,专家要研究,全民要宣传,老百姓喜欢,才能大发展。冯骥才并提出两个东西不能变,地方年画经典,必须保持代表作不能变,地域性不能变。
要把民间艺术变成一种文化,要研究如何将艺术的功能转化为文化功能。比如以前我们张贴年画,是为了驱鬼辟邪,而如今,我们要将其看作一种历史的文化符号和传统精神。如何从传统的市场进入现代的市场也是政府、学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地方旅游副产品发展滞后,就是因为纪念品市场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意味不够独特。很多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大同小异,就是因为没有开发好自己独有的民间艺术品牌,毕竟只有民间艺术才最具有地域特色。民间艺术不光作为旅游产品开发,也可以作为工艺礼品开发,“万同老店’’的传承人张继中就打算把他们的年画店开到北京去,他们店里现在主要靠的就是年画礼品的销售。
最后就是把政府行为转化为大众行为。民间艺术只有回归大众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我们经常临近春节讨论春节该怎么过,春节怎么过,要交给老百姓去“折腾”,而不是政府去“折腾”,否则就不是民间文化,而是计划艺术。民俗专家、理论家、艺术家及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艺术院校师生应多到田野去考察民间艺术,去帮助民间艺术家 发展民间文化。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木版年画在历史上是有永恒价值的,如今木版年画已流播十几个国家。木版年画中透射出的人类纯朴自然的、稚拙的艺术情趣,是在现代高度文明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追寻。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劳动人民这些朴素的欣赏习惯,才保持了木版年画经久不衰的魅力,使这朵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生命永存。年画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祥和,“天人合一”是终极追求。如果我们能够将古今艺术及审美相结合,进行继承性的创新开发,那么木版年画这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将会更加光彩照人。
注释:
[1] 民间木板年画的传承、开发与保护调研总结[R].http://wenku.com [2]《中国年画发展史》.王树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24.p80 [3]《民间年画》. 王月琴. 山西经济出版社,2024.P1 [4]《杨家埠年画之旅》.沈宏.中国画报出版社,2024.p147 [5]《民间年画》.王月琴.山西经济出版社,2024 [6] 沈宏.《杨家埠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24.1 参考文献:
[1] 王月琴.《民间年画》[M].太原: 山西经济出版社,2024.5 [2] 沈宏.《杨家埠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24.1 [3] 刘勇,秦瑞鸿. 《北海(潍坊)韵景》[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4.5 [4] 李长山.《潍坊市民旅游和生活手册》[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 [5] 潍坊市旅游局.《潍坊人文与自然景观》[M] .潍坊:齐鲁书社出版社,1996.3 [6] 李长江.《潍坊民间艺术精辟》[M] .潍坊:山东文艺出版社,2024.2 [7] http大众网潍坊10月讯://weifang.dzwww.feisuxs/Thesis_Y1348625.aspx [9]王索洁.杨家埠民间工艺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民俗研究,2024.4 [10]于洪文.《杨家埠木板年画》[Z].http://www.feisuxs/Thesis_Y1348625.aspx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致谢
求学生涯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由衷感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领导、老师们给予我的培养和关怀,并特别感谢王峻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对我的论文撰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为我顺利完成论文奠定了基础。在此,我要向我的辅导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您的教诲!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
最后感谢陪伴我一起渡过这段时间的同学和朋友,因为有了你们,这段时光 才显得那么珍贵和难忘!还要感谢一起完成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和疑惑,直至论文的顺利完成。同时,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这里向这些作者一并致以我真挚的感谢!在这里我用一句话来表明我无法言语的心情:感谢你们!
由于本人学识能力有限,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答辩场各位老师多多指正,同时,感谢你们为我付出的心血。
张莹
2024年5月18日
喜迎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
—奋斗正当时
单位:朝阳七中姓名:张莹
喜迎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
—奋斗正当时
朝阳七中 张莹 *** 中国梦,一个带有及其浓厚的爱国色彩与伟大梦想的词语,涵盖了中华民族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美好期盼与憧憬,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中国,一个具有最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各族人民不懈的努力给这个伟大的国家填充了极其深厚的文化涵养,几千年的积淀,让我们的祖国拥有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历史上,伟大祖国曾多次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多次成为文化交流的中心。
生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我深深感到荣幸,每次面对历史都会产生很强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也深知自己有建设祖国的使命。而我的梦想也是建设自己伟大的祖**亲,通过自己的努力,贡献微薄之力来让祖国更加美好!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有着不同的内容,或大或小,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出了“我的梦,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层面设定了价值目标,为社会层面设定了价值取向,为公民设定了价值准则。然而当我们谈到国家和民族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事情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中国的崛起和振兴不能完全去依赖一个好皇帝,一个好宰相,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奉献。中国的希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中国梦不是一时的政治口号或政治标榜。中国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开篇的主题。大家知道,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经一直以领先的态势傲视于世界民族之林。直到明朝的中后期,特别是在清朝的晚期,也就是在十九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古代曾经强盛的封建帝国进入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国家贫弱了,民族衰落了。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压和民族屈辱,“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就成为中国近现代史开篇的主题,并贯穿以后至今170余年的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进而成为衡量一切阶级、政党、组织先进与否,所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的恒定标准。
一直以来,在寻找中国出路的各个阶级、集团以及群体中有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特别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它们的探索和奋斗都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经过数十年的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真正站了起来,通过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改造和社会建设实践,使“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和历史任务真正进入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新中国成立不久,1954年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1975年,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十年“文革”的严重破坏以后,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为保证和加速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伟大探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实现中国梦的新的长征。
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迈入崭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青年要想成为新形势下的历史引领者,就要不怕失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力和使命感是当代青年的重要素质,青年在发挥创新能力成就事业的过程中,不仅能成就国家的进步,更能铸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作为火药、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发明者的后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创新传统,积淀了丰富的创新文化。然而,由于清朝中叶以后暮气沉沉、固步自封,到了近代,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却落后了。新时期的中国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时代,年轻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要勇敢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并付诸行动,所以我们更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与思维,并将所学的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推动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新的活力。
要实现中国梦,青年还要把追求远大理想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正确理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起来,在筑造中国梦的实践中提升人生的崇高境界。
如何正确把握师生关系
苏州市实验小学 张莹
这次培训,《师生关系中的师德》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不禁对师生关系展开了新的思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特别强调:“改革课程实施过程中依赖课本和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定位自己,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
传统教学一方面强调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占有者,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力量,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沦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另一方面强调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而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简单复制教师的讲授内容,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其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独立性、主体性的最终丧失,教成为遏制学的力量。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视力师生关系,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确立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阐述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确立现代学生观是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现代学生观包括: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必须认识到:(1)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的,尤其在数学学习中的特殊认知规律;(2)小学生具有学习的巨大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主体。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知识能力、个性人格发展的基础,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
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于学生。
(二)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第一,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促进者。
现代科学知识的无限增长,学校教育想要在短短几年内完成所有知识的传授已不可能。所谓“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也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做了很好的表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改变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既要注重“双基”,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从学生的教师到学生式教师。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教师教学生知识,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将从学生身上得到收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育老师,他们结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成长发展。此外,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教师应该像学生那样持续不断地学习。教师应该接受终身教育的观念,并且应意识到它首先应该适用于自己。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彼此所处的地位构成的角色关系,它规定了师生相互的地位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另一个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交往构成的心理关系,表现为双向互动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将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体在教学中对话,接纳、尊重和信任对方,没有控制和强迫,不以任何或明或暗的方式,将任何态度强加于学生,有的只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交流、沟通,相互的启发、补充。一方面,通过建立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角色关系,从而实现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师生情感心理交往,达到爱生尊师、心理相容。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