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小结
一个学期紧张繁忙的教学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回首来路,可谓一路探索、一路艰辛、一路欣喜、一路收获。
一、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并进
1.研读课标:
新学期伊始英语教研组共同认真研读了2024版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标的解析和指导一书。通过研读,我们知道了2024版新课标在原来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具体到英语学科,义教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后,在总体框架、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等方面,基本延续原实验稿课标的思路,变化不大。也了解了新课标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即一凸显德育修养、二强调能力本位、三体现内容创新、四落实调控减负。
老师们研读了《新课标》与《新课标的解析与指导》,纷纷写下了学习的感悟。并且,结合校本研修的课例进行了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推敲确定每一个教学目标,以期每一个教学目标的设计都能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理念。
此外通过学习研讨新的课程标准,教研组内以接力提升课,和校本研究课为载体,践行对新课标的理解,实境研究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开展“指向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学习与研究实践。
2.结合上课:
教师的本职是上课,而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能上课,更要会上课,会结合研究的课题进行实践研究。
本学期,英语教研组共进行公开教学9次,校本教研课6节,接力提升课2节,区级随堂课一节。
在这些课中,骨干教师魏芸展示了成熟的教学,执教一年级准备期的最后一堂可以说是汇报课,让我们看到刚入学仅仅三周的孩子,在课堂上的活跃与可爱;张莘和戴艳老师,参与了区的训练体系的试用实践,她们以单元整体设计的理念,向我们揭示了时下的研究方向,和英语学科文本挖掘的潜力。
学期临近尾声,但是教研气氛依旧浓郁,教研组的两位骨干教师,魏芸和张莘老师,勇挑重担,结合虚拟教室的实践,进行了课前预学的实验,和接力提升课的教学。针对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真正体现了组内的引领作用。两位新老师更是在这个学期中以两节更精彩的课呈现了她们的进一步成长。黄蕾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课,输出文本信息量整合了所学,充分体现了语用,设计的情境贴近生活,课堂活动开展自如。胡治卉老师在执教一年级Unit10 Fruit Farm一课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个参与的劲头,从而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是教研组老师们智慧的结晶,更是执教老师风采的展示。每一次教研课都遵循校本教研的操作流程,线下积极讨论,线上及时上传改进教案意见,进行评课互动。
3.开展活动:
每一年我们都会进行学科周活动,今年也不例外。英语周活动结合学科,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让孩子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次英语周我们以“Thanksgiving Day”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趣味盎然的内容:有感恩节影片欣赏;有“感恩卡”、“感恩小报” 制作;有关感恩节介绍的幻灯演示;三至五年级的抢答赛及全校的拍卖活动。这些活动既富有教育意义,又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通过英语周活动,同学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了解了其他国家的人文风俗,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人文品德的熏陶。“把爱说出来,告诉身边的那一个人。”是本次感恩节活动所要传达的,在孩子们稚嫩的作品中,从他们活动的参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数字学校:
学校的数字化平台已从陌生到现在成了教研组每位成员教研活动主动参与的载体。每次教研活动无论是执教老师还是参与的老师,都自觉地遵循流程,进行了网上的活动。网上的研修平台及时即时,让老师们在修改教案,互评课例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5.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的监控既是学校的常规更是重点。
本学期,三次间隔补给站大作业,我们运用数字化平台,及时了解了学生在综合练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为题,有的放矢地进行重点的讲解以及训练,使得平台真正起到了提效的作用,结合课堂教学,定时补差,挑选练习,梳理错题,充分利用错题集,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作业,让学生学得更有效率。
6.项目组研修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是我们英语教研组的课题,也是项目组研修的课题。本学期我们继续根据这一课题,学习了《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小学英语前置性作业的思考》,经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实践结合,老师们写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进行了《在新课改下低年级作业设计》的结题工作。
二、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辅
以研促教,通过开展“前置性作业”的实践研究,我们尝到了科研的甜头,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基于先学后教的课堂设计,尝试先学后教的“虚拟教室”教学研究;开展预学的教学实验,这些都帮助我们提升了课堂的实效。
参与学校虚拟教室实践的魏芸,戴艳和张莘老师,在这次的虚拟教室进程中,三位老师认真参加了校长主讲的碰头会,魏芸老师和戴艳老师,还利用了自己休息时间,精心制作了预学的课件,配上声音,让学生能在家轻松预学,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也在课堂上得到了验证,孩子们由于有了预学,能很快地根据教师的要求,到达效果,训练面更广了,孩子们说的时间也更多了。特别是魏芸和戴艳两位老师,为虚拟教室的操作进行付出了很多,从设计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预学的课件,到实践课堂教学,感悟工作中的收获,每个参与的老师都付出了很多,也从艰辛的劳动中看到了自己所期待的学生所获益的。
还有一方面让我们觉得研与教也愈来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就是 “四个一”活动(一次主讲、一节教研课、一次反思、一本错题本),这不仅已成为常规,更是老师们在平时努力践行的。我们教研组将平时教研活动做到了“三个结合”:个体钻研与集体备课结合,个体实践与集体评课结合,个体反思与集体研讨结合。在每一次的校本研修课前,大家积极讨论,集思广益,踊跃提出个人的看法,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精益求精,始终围绕着“指向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设计”和“突出课堂关键因素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方向,努力践行校本教研专题化的教研活动。
一学期下来,老师们通过整理自己教学上的得失,结合自己的课题撰写了案例,反思等,这些既是留下的足迹,更是宝贵的经验,是今后工作的点滴财富。
总结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作为英语教师,除了不断接受新观念,掌握新知识,更要结合科研探索教学创新之路,提升教学能力,新的一年意味着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让我们打起精神,以新姿态去实现一个更好更高的目标。
张莘 2024-12-23
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以学校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制定了务实的学期工作计划。继
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认真学习课改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教研组的活
动制度化,落实好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活动内容紧密围绕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展开,包括理论学习、经验交流、课题研究、听课评课、质量分析等。具体实施工作如下:
教学工作:
我校的英语教师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可是每位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抱着勤勤恳恳,兢兢
业业的工作态度,平时能积极参加市,校开展的教研活动,虚心学习别的学校的老师学习先
进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并在实际教学中贯穿和渗透。在教学上力求精益求精,我们英语组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注重落实平时的每一堂英语教学课,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全组教师能认
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大
纲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英语教
学的特点,实施每周几次的早读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会话能力。
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教研室的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并紧紧围绕教研室提倡的“一环四节”的备课流程,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心中有本”、“心
中有生”。坚持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际出发,首先非常重视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如:
在每堂英语课前,坚持让学生朗读课文,做课前十分钟的英语演讲,演唱英语歌曲等,来激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单词或句型时,尽量以直观的教具,肢体语言或多媒体进行演示,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负担轻重等诸多方面。为此,我组教师积极学好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并注意吸收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以切实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上课
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课后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得
失,以利于以后的教学。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组能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
中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试卷、习题练习,及时地补差补缺,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努力做到课课过、单元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好英语,兴趣是关键。我们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的师生
关系,注意让学生体现最多的成功,将失败的机会降至最低,尽量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身
心愉快。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英语教研活动,不断充实自己。只要有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大家都会积极参加。
教研组教师还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并互相学习选进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学期我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全组八位教师每人都
精心准备了一节公开课,并且取得了好成绩我们,获得了学校领导及各位同仁的肯定。教研组的教师始终把学科质量摆在首要位置,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尤其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使差生缩小了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同时,还能因势利导注重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此外还从学生的上课、作业、英语能力等方面加以评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积极遵守市教研室和学校的规定,做好对学生口语的检测工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英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本学期我组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些简要回顾,在工作中我们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就需要领导和其他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给予我们帮助、指导,也需要向兄弟学校不断的学习、请教。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英语组必将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不断开拓创新,使我校英语教学工作更为出色!
英语教 研组
2024.1.25
2024第一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小结
英语教研组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研讨实践、分析反思,在本学期中,较好地完成了期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1、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各班英语教师对自己在英语操作中出现的困惑进行谈论并且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
2、每月月底与外教谈论下月进度,教师上课内容与教学计划保持一致,英语教研组长检查备课,辅助英语组长进班听课,特别对新来教师进行实时知道,使其快速成长。
3、请外教参与到英语培训中来,帮助英语教师纠正发音及日常用语在一日活动中的规范使用。
4、制定英语各年龄段环境创设标准,规范各班英语环境,给幼儿创设英语互动环境。
5、制定英语教学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的做法细则,促进英语教学质量。
6、每月对英语教师进行考核工作,期末园领导、中心领导对教师及幼儿进行评价工作测试。
7、各班教师积极参与英语大活动《万圣节》、《圣诞迎新歌咏会》,取得不错的反响。
下学期主要工作目标初步制定如下:
1、英语环境标准化的实施和研究。
2、一日活动中如何更有效地融合英语教学。
3、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
4、对新教师的提高及专业化的发展。
5、英语教学如何更好地师生互动、家园互动。
6、对英语教材的研究和使用。
沈峭倩
2024-1-2
2024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未来之星幼儿园 2024-01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的大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切实根据大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开展每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前,有准备;活动中,有讨论;活动后,有提升,从而保证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有所收获。
开学前我们就教研活动的重点进行研讨,发现我园科学区个别化学习创设薄弱。教师们创设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实践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园个别化学习在科常区材料提供上的薄弱,教师们幼儿科常活动不够熟悉,缺乏科常知识的积累,对幼儿适宜的科常游戏了解不多,尤其是主题背景下的科常区活动更是不够丰富有趣,因此,在上学期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提供研究的基础上,科常区材料提供仍需进一步研讨实践。
基于以上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大教研组重点以“个别化学习活动科常区材料提供的实践研讨”为研究重点,提高教师创设科常区的能力,除此之外,科研带动教研,配合科研组的梳理结题工作,还将“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情境阅读区语言游戏材料提供的实践研讨”作为二级重点。
一学期即将结束,现将一个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科常区材料提供”的实践研讨, 努力提高教师投放材料及科常区环境创设的能力。
我们首先学习并梳理各年龄段幼儿可以理解或掌握的科学小常识,通过梳理,我们达成共识: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加。
随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个别化学习活动科常区材料的有效投放”,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了科常区材料投放的四个“注重”及四个“原则”:即注重与开展的主题内容结合的紧密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可操作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多样性;注重材料投放的开放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丰富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性原则、探索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有了理论的支撑,学期中我们进行了一次各班科常区观摩活动,活动中体现了教师们良好的科学素养,也看到了青年教师们的智慧与心灵手巧,大家在各班科常区都找到了亮点,观摩后我们还进行了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将研讨活动做扎实。
二、梳理各年龄段个别化学习活动情境阅读区语言游戏材料提供,紧密围绕科研课题。
同样通过理论与观摩实践活动相结合,我们组织2部教师进行观摩活动,分部的老师走进总部,总部的老师走进分部,取长补短,通过理论学习、观摩研讨,我们总结了各年龄段阅读材料投放的特点:小班幼儿喜欢色彩明亮,主要形象突出,可爱的情节简单的图书;中班侧重于认知类、社会类的阅读材料。另外情节有变化,不过于曲折、鲜明生动的图书;大班侧重于社会类、生成类阅读材料,如标志、重大新闻等有图加较多文字的材料。
三、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层面教师的需求: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互动交流、理论学习、观摩研讨、个体反思、集体反思、网上教研、信息传递主讲等形式将教研活动的氛围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老师们收获得更多,青年教师谈困惑、成熟教师解答,研讨氛围较好,网上教研的形式更受青年教师以及平时较为胆怯的新教师欢迎,通过网络老师们更加勇于表达自己的困惑、想法和经验,有效性更强。而互相观摩的形式,让教师们结合理论更直观地吸收他人的长处,扬长避短。
四、注重实践与反思,通过每月撰写教研感想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反思----实践”是教师研究的关键,教师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不同,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工作,我们的研究是为了教育的研究,具体来说,教师进行“反思----实践”是为了促进教师对其行为的理解,使教育活动更趋于专业化,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获得提高和成长,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新课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本学期,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题,教师们记录下自己的教研感想,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反思---实践----实践的改进----进步的反思就是这个不断循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从中教师获得了成长,教育实践得以改进。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例如:本学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讨缺乏具体案例的支撑,青年教师们更多得想从实践中获得提升,或者能从成熟教师的展示以及优秀案例中学习更多的方式与方法。在下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将朝以上几方面进行努力,从而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学期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新世纪,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再创佳绩!
2024学年第一学期大教研组工作小结
赵翊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与推进,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不断的拓新,我们教研组以“二期课改”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抓手,继续保持和发扬良好的教研氛围,以一级园的目标来要求自身,加强学习与研究,注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保教质量,最终促进每个幼儿发展。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教师实现教育行为的转变
1.深入开展二期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园本研究,以《课程指南》为指导,进行运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调整。
我园由于场所条件的限制,运动活动场地小,运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提供比较单一,户外空间环境挑战性不足,无法满足幼儿创造性、自我挑战性地获取更多的运动经验。本学期我们以《课程指南》为指导,共同寻找本园运动环境与材料的问题及对策,对运动环境进行重新设计与调整,使幼儿得到更好的身体锻炼。
1、现场勘查,合理规划,巧用资源
我们先对本园的活动场地进行时间上、空间上的全面规划。我园幼儿活动场地非常狭小,以前可被利用的社区草坪也已成为建筑工地。因此我们调整幼儿作息,让小、中、大班分三批外出活动,这样降低了活动空间的单位密度,从而保证幼儿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接着,我们还组织教师们共同讨论,在小小的活动场地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出活动区域。在积极的讨论中教师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根据各活动区域的特点和活动量大小,兼顾场地的有限条件,我们划分出钻爬区、投掷区,平衡区、摸高区、运行区、弹跳区等。还利用小花园添加了竹梯桥、梅花桩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利用围墙和教学楼的狭长过道设置摸高的器械;幼儿爱玩车,但玩车需要较大空间,我们就充分利用紧邻园舍的小区通道设置车道,既满足幼儿的需求又相对将车辆与其他活动区域分隔开便于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2、收集、投放材料和自制器械
丰富生动的运动材料,能满足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运动能力自制了不少运动材料,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纸板箱做成了无底洞、小汽车,废报纸成了手榴弹,包装带和小铃铛做成了会响的小球,装满各色颜料的饮料瓶摆成崎岖的小路,我们还在场地四周安放了自制的飞标、飞盘、降落伞供幼儿活动时自由取用。丰富的运动材料为孩子们提供和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满足了幼儿对运动的需要。
3、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挑战性和情景性
我们利用年级组活动这个交流的平台,共同分析、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小班的孩子喜欢有趣的,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材料,他们对活动的投入程度更依赖游戏材料的支持,教师更注重了使活动富有情趣性和情节性。把报纸团紧扔给张着大嘴的狮子吃;帮着兔妈妈钻过山洞、爬过篱笆网采到大蘑菇;快快躲开大怪兽的追赶„„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幼儿的投、钻、爬、跳、跑等多种运动能力得以提高。中班的孩子在兴趣爱好、运动速度、耐力、运动量等方面都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们有意识地注重多种运动能力的发展。大家在了解孩子的不同特点后,根据他们能力发展差异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制定不同难度的规则,以尽可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如跳跃区中孩子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接受跳圈、跳格子、跳布袋、跳箱、高跳下等不同的难度挑战。大班幼儿活动能力更强了,教师们更注重增加活动的挑战性,并组织孩子们进行竞赛性的活动。富有挑战的运动材料能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运动机会,为他们创建一个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
此外教师们还尝试为孩子提供具有野趣的材料与空间,用来激发幼儿活动的乐趣。轮胎、布袋、报纸、黄沙、纸板箱、可乐瓶、蛇皮袋等平时较少接触的比较原始的东西汇聚到了这里,使都市生活留下的一些废旧物也成了幼儿运动材料中的一员。
2.继续深入进行新教材使用的研究,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数活动的开展”的研究。
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中,数学向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在二期课改的整合课程中,值得思索的是如何将数教育这样自身有很强的序的活动放到主题背景下来考量。在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数活动时,由于我们面对的孩子是不同的,生成的主题就可能不一样,而主题不同,主题中所涉及得数学知识也会不同。在主题活动进行时教师们往往会忽略或者根本不知到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主题活动中,学会寻找和挖掘主题中所隐含的数学知识成为大家的一个难题。
本学期我们进行“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数活动”系列教研,我们先对新课程背景下数活动与以往有何不同进行了一些讨论,大家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活动要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中幼儿从知识到知识,从概念到概念的被动学习状态,使数学跨出学科的束缚回归生活,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理念有了清楚的认识。接着我们共同学习《幼儿数学优化教程》一书。在了解了整套活动方案的操作原则、活动样式、操作要点后,教师们参照书中的活动方案开展数活动。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操作方法,帮助大家理清了思路,降低了操作难度。教师们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本班主题开展的实际情况中,如何根据
本班孩子的发展水平与生活经验,对主题与相关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有效的选择和重新创造活动内容的问题。
为解答教师们心中的各种疑惑,我们还有幸请到了教研员王正可老师为我们作了《处理好以学科逻辑和主题线索设计的数学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讲座。在讲座中围绕“主题线索式”数学活动的设计、“主题线索式”和“学科逻辑式”活动设计两者的关系等话题展开探讨,解答了教师们心中的不少疑虑。
慢慢的,教师们发现数学在幼儿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数学资源,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活动不会减少,而会更多。如,教师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时,通过“我的家人”、“我家的门牌号”、“我家的电话号码”等一系列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我生活的城市”这个主题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住宅楼号、门牌号、车牌号、日历、商品价格等,在幼儿生活中寻找合适的主题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可能发展与学习的平台。此外,教师们还注意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与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如,在娃娃家、电影院、医院、超市、公共汽车、菜场等幼儿喜欢的情景游戏中设置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找到自己的家,如何给娃娃买袜子,如何设计公共汽车的座位与电影院的座位?如何设计公交线路和站牌?银行需要多少储备钱款?手中的十元人民币,在超市买了饮料,剩下的钱去菜场买菜,还能买些什么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幼儿运用以往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前期活动中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实现了从数学到生活的迁移。
二、开展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使教师教育教学课堂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我们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将教师个体的教学改进与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的团队教研结合起来,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学校的教育品质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我们注重营造一种氛围。特别重视唤起教师的群体互助意识,在教师群体中营造一种携手共进的氛围。让全体教师共同实践、相互学习、经常交流、同获发展。
其次,强化集体学习和个体实践两项抓手。新教材的低结构性和选择性对于长期习惯于依赖高结构教材进行教学的老师来说,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一次变革。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集体教研可以帮助大家实现一个统一的梳理、汇集与提升,这样既可以减少大家盲目操作的现象,还可以及时地将一些好的策略与做法进行宣传与推广。同时我们也强调老师的个性化操作,要求大家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作为自我的探索与实践的一个窗口,及时汇总整理自己实际工作中的做法与经验。其实日常工作中我们的老师身边都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提炼,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缺少这样一种习惯或者有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
日常操作的价值与内涵,只是就事论事地操作。现在有了这样一个要求,我们的老师变得更关注孩子,更注重分析班级实际,更重视自身经验的积累了。
再次,我们以现场案例,行为研究的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虽然大家具备丰富的带教经验,但在接收新理念、新信息时观念转变与实践、行动的脱节,因此教研集体反思和实践反思是比较有效的途径。这种案例本位的培训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数活动”、“运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调整”的系列教研,我们多次组织教师进行活动观摩。首届浦东教学展示周活动中教研员、特级教师的现场公开活动成为整个活动的焦点。我们派老师现场录像并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到教学活动现场资料,在教研活动中大家观看教学现场录像,在观摩中捕捉教研员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先进教学理念及睿智,大家都觉得深受启发。
由于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颇具实力的教师队伍已初见雏型。我园已经有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幼儿园赢得了一定的声誉。赵翊老师连续两年在区骨干教师考评中被评为优秀,王琦老师也在积极参评区骨干教师,黄勇老师在全国幼儿棋文化试验总课题组组织的教师比赛中荣获国际象棋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张慧萍老师在教育署ppt制作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三、科研先导、促进提高
我们教研组坚持运用科研手段,对已编教材及其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从而提高教材质量及实施方案质量。同时,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使我们的园本课程得到可持续发展。
本学期,我们的市级课题结题活动也顺利进行。我们邀请了市教委何幼华处长、市教发院何天所长等专家领导来我园进行课题结题论证。专家领导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做了充分肯定,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研究时间长、教师参与度大、研究程度深、研究内容广、研究成效显著等特点,专家们还对我们的课题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在深入开展幼儿国际象棋活动的同时,幼儿对于其他棋类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题组成员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自己动手设计各种棋类游戏,并精选出一部分组合成幼儿玩具棋参加幼儿教玩具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上海赛区第一名的佳绩。
在学前教育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从未停止过质疑和思考,如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活动设计中专门性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应注意些什么?如何提高数活动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在幼儿游戏中如何对材料进行功能定位?教师应如何解读幼儿的游戏经验去投放玩具和材料?等等。下学期,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积极探索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新思路、新策略,在与幼儿同生共长的过程中,在与新课程的亲密接触中,使我们的教学实践焕发新的生命力。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