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对生本教育的认识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意识到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最重要的是使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通过对“生本教育”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现将本阶段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为人师者,首先要尊重、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还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天作之才,是天地间多少万年发展的精灵!生命如此伟大,我们每天在实践中都看得到。”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也一定能“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我们和学生在情感上有了共鸣,就有利于我们创造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和亲密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在忘我的时刻,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让我们给学生这样的机会,使他们的认识可以通过多次或长期地反复提高来完成。让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逐步地去感悟。
让我们摒弃掉“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让我们大家都来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在自主的、积极探索的基础上热爱学习,奋发向上,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
通过两位主任一段时间来的讲座和观看生本课堂教育的实录,我感受了生本课堂的精彩,对教育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思考,在此,将一些点滴感受留下,与同仁交流:
生本课堂有其常式的要求及特点,如前置性学习,课堂汇报交流等,其标志性的特点,即是课堂汇报交流。在生本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弱化了,已经从传统课堂中的前台走到了幕后,但生本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完全淡出,我理想中的生本课堂应该是对新课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要求的真正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在表面上看不到教师,但有处处有教师身影”,这样说,可能不好理解,通俗一点就是说,学生的汇报交流,决不能成为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教师应在学生的汇报散漫时、观点不清乃至错误时进行必要的引导,特别是化学学科,教师应在无意之中将学生的观点引导到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否则表面热烈的背后极有可能成为空谈。
生本课堂中,教师要甘做绿叶,要把舞台让给学生,我认为,一个太过于强势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生本教育的。通过网络学习,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深圳沙河小学胡梅主任在一次观摩课后,她听到了听课老师的一种评价:“这班的学生还可以,但老师不行”。作为一个曾取得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老师来说,这种评价确实不是滋味,但她说,在生本的课堂中,教师就是要这样。这就是“用教师的无为 成就学生的精彩”,须知这在学生精彩的背后,教师付出多少啊!真正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生本教育的开展,成败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理念,而不是其有多深的专业素养,我认为,生本教育的开展,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教师专业上的欠缺是可以弥补的,而一个观念上有问题的教师,无论其专业素养有多高深,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我在上面提到过,一个太过强势的教师是不能从事生本教育的,这样的老师太容易把课堂变成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获得一种表面的虚荣和快感,从而让学生的智慧、才华在教师的光环下湮灭。选择教师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有没有一种崇高的教育使命,生本教育是需要教师有这种境界的,在现行的生本评价模式中,是不提倡平时考试的,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没有一种和传统评价模式一样较为显性的指标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就有可能成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逃避教育责任的空间,“也许三五年后,我已经不再这个学校了,至于那时的情况如何,我可不管了!”但如果真的这样,学生的时间、生命谁来买单!
我常常想,生本教育实验的开展,教师要有两个念:先进的理念和坚定的信念:没有先进理念的支撑,工作会偏离方向,南辕北辙,没有坚定的信念,工作就难以长久,这应该是我们这些刚起步的实验校要强化的一种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有几个心:一是细心——关注细节;二是耐心——克服烦燥情绪;三是关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工作中处处体现生本。
以前看肖川教授关于理想课堂的表述:“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为这种课堂境界叫好、追寻,但一直未有所获,而通过对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对生本课堂实地的感受,我认为,生本的课堂,就是肖教授所倡导的理想课堂,是一种真正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课堂,是一种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生态课堂、绿色课堂。
我对生本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这半学期来,我听到最多的是生本教育这个名词,也确实是听了很多堂生本教育课,这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对生本教育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几点我对生本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1)生本课堂有其常式的要求和特点。如前置学习,课堂汇报交流等,其标志性的特点,即是课堂汇报交流。在生本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弱化了,已经从传统课堂中的前台走到了幕后,但生本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完全淡出,我理想中的生本课堂应该是对新课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要求的真正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在表面上看不到教师,但应处处有教师身影”,通俗一点就是说,学生的汇报交流,决不能成为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教师应在学生的汇报散漫时、观点不清乃至错误时进行必要的引导,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应在无意之中将学生的观点引导到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否则表面热烈的背后极有可能成为空谈。
(2)生本课堂,教师要甘做绿叶,要把舞台让给学生。即“用教师的无为成就学生的精彩”曾有人对生本课堂做过这样的形象描述“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先进的理念和坚定的信念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充满智慧的教学机智和较强的教学技能。因为生本教育不光是让学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平台。
(3)课前教师前置作业的布置至关重要。生本课的前置作业是引导学生怎样预习,怎样做好先学,怎样对组内的知识融合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前置作业必须对学生的预习有导向作用。尤其是语文学科,课堂模式更多具有开放性,设计什么样的前置作业?设计什么样的开放问题?课堂如何应对学生交流并引领更具深入,都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思考、去设计、去应对。
(4)生本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模式。在把握生本理念的前提上,还应上出自己的特色。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同一学科也有不同的课型。生本是理念,开放是本质,获得发展是结果。生本课课堂模式应该异彩纷呈。
(5)生本课堂中学生的展示不是目的,引发生成才是最终目的。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是不够全面、深刻和系统的,因此在展示中就会暴露出种种问题,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些问题,引发班级讨论,通过启发和点拨,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认识的高度。让学生在展示中讨论,在讨论中生成。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有些生本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几乎是完美无瑕,这样的展示根本引不出问题,也自然不会引发讨论,就不会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发展。这样的课堂,虽掌声阵阵,但缺乏生成。
总之,生本教育的宗旨就是努力构建以生为本、充满生命律动的课堂模式。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要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把教学交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我们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一定会努力转变教学观念,让我的语文课堂真正正正的活起来。
我对生本教育的几点感受和思考
——生本课堂有其常式的要求及特点,如前置性学习,课堂汇报交流等,其标志性的特点,即是课堂汇报交流。在生本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弱化了,已经从传统课堂中的前台走到了幕后,但生本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完全淡出,我理想中的生本课堂应该是对新课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要求的真正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在表面上看不到教师,但有处处有教师身影”,这样说,可能不好理解,通俗一点就是说,学生的汇报交流,决不能成为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教师应在学生的汇报散漫时、观点不清乃至错误时进行必要的引导,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应在无意之中将学生的观点引导到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否则表面热烈的背后极有可能成为空谈。
——生本课堂中,教师要甘做绿叶,要把舞台让给学生,我认为,一个太过于强势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生本教育的,这次广州之行中,深圳沙河小学胡梅主任的一次经历给了我很大震撼:在一次观摩课后,她听到了听课老师的一种评价:“这班的学生还可以,但老师不行”。作为一个曾取得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老师来说,这种评价确实不是滋味,但她说,在生本的课堂中,教师就是要这样。这就是“用教师的无为成就学生的精彩”,须知这在学生精彩的背后,教师付出多少啊!真正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生本教育的开展,成败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理念,如果让我选择实验教师,我会更加关注其教育观念,而不是其有多深的专业素养,我认为,生本教育的开展,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教师专业上的欠缺是可以弥补的,而一个观念上有问题的教师,无论其专业素养有多高深,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我在上面提到过,一个太过强势的教师是不能从事生本教育的,这样的老师太容易把课堂变成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获得一种表面的虚荣和快感,从而让学生的智慧、才华在教师的光环下湮灭。选择教师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有没有一种崇高的教育使命,生本教育是需要教师有这种境界的,在现行的生本评价模式中,我们是不提倡平时考试的,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没有一种和传统评价模式一样较为显性的指标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就有可能成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逃避教育责任的空间,也许三五年后,我已经不再这个学校了,至于那时的情况如何,我可不管了!但如果真的这样,学生的时间、生命谁来买单!
——我常常想,生本教育实验的开展,教师要有两个念:先进的理念和坚定的信念:没有先进理念的支撑,工作会偏离方向,南辕北辙,没有坚定的信念,工作就难以长久,这应该是我们这些刚起步的实验校要强化的一种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有几个心:一是细心——关注细节;二是耐心——克服烦燥情绪;三是关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工作中处处体现生本。
——以有看肖川教授关于理想课堂的表述:“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为这种课堂境界叫好、追寻,但一直未有所获,而通过对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对生本课堂实地的感受,我认为,生本的课堂,就是肖教授所倡导的理想课堂,是一种真正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课堂,是一种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生态课堂、绿色课堂。
——仔细梳理关于教育的认识,我突然发现,关于生本,我们可以从先贤名家、中外巨儒中找到生本与传统的历史渊源: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
“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叶圣陶 “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灌输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希腊民谚
——生本既是过程,更是目的:说是过程,是因为在生本教育实验开展过程中,有其特定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模式,在管理、教学过程中,要处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相信学生的潜能,凸显生本;说是目的,是因为我们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压制、湮灭了学生的智慧、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不到尊重和彰显,我们在教育中只见分数不见人,分数成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生本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学生潜能的唤醒、是个性的解放、是生命价值的彰显,一句话:是人的解放
我对生本教育的一点感受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过的真快,从效仿学习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理论学习到运用理论,一路走来,有喜有忧,有得有失,在生本教育的道路上让我不断地收获着幸福和感动。
(一)、学生的变化:
1、布置前置性作业。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突发式教学,怕让学生知道讲课的内容,觉得内容越新鲜学生越感兴趣,其实不然,在学生茫然不知的状态下授课,有的学生会很吃力,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可以精心的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提前预习的作业,这样学生对各类三角形有了基本上的认识,对于稍差的学生在各小组长汇报时又学习了一遍,这样不但让中差等生又加深了一次认识和记忆,而且培养了学生课前了解知识的兴趣,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2、学生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念: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在生本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
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面积来计算,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各种方法,学生汇报时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经过了自己努力探究出的新内容新方法学生记忆非常深刻,兴趣浓厚。课堂中,我们班的郭鹏程、李佳琪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他们两个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让每个学生经历主动学习的过程,让为教而教变成真正的为学而教,把学作为课堂上的主要活动形式,学习的效率会得到提高
(二)、老师角色的变化
“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学生发展”。“生本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以前的时候一直认为自己付出努力就是对得起学生了,自己做得多一些,就是在提高教学质量,是积极、认真地服务于学生的充分体现。但没想到自己其实是犯了“汗水主义”思想,带着“插秧越密越好”的“教师苦做”思想,却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生长空间,更破坏了他们自由生长的规律,使得学生被传统束缚,无法自由施展。学生变的越来越不喜欢这个老师,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学科,上课无精打采。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可取。生本教育中“抛秧式”教育不仅能减少劳动量,还能给学生带来自由生长的快乐,且效益高。我在上半年的一次单元测试后,我把卷子发到学生的手中,给了学生15分钟的时间思考怎样讲解每一道题,然后我开始随意的抽取学生到黑板前学老师的样子讲解每一题,可以借助粉笔、尺子或其它同学的帮助完成,每一位到前面讲解的同学都激情飞扬,跃跃欲试,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评判哪位“小老师”讲解的透彻,这样学生
在欢快的氛围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讲解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一举多得。
我采取了下列的教学策略:
1、认真备课,设计好问题。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予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认为这些事情自己还是能做到的,他们更愿意去做。
2、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我在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的发言。
3、及时鼓励,增加学生的信心。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度,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无论对与错,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
4、教师的教要灵活。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教定学”,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不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那么我们无形中又走回旧途,又在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又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学生部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把教学进度慢点,安排多些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
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我对生本教育的学习与思考
今年五月初,我有缘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学习。短短的四天里,我们分别听取了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陈武校长、广东省增城市实验中学胡首双校长、江苏省丹阳市第六中学荆志强主任及生本教育理念创始人郭思乐教授的四堂报告,参观了三所生本教育实验学校,零距离接触了生本教育课堂,同时还与教授、专家及生本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此次活动我获益匪浅,也算是清洗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头脑。
一、生本教育的部分理念
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所言:我们现在的课堂在天天号召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有活跃的教学,但学生基本上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师本教育体系中,师生都是靠过度分析教材来支配课堂的,学生仍然是在教师已预设好的圈套里,他们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和空间可以尽情施展。把这种教育体系下的学生叫做学习的主体,充其量也只是个没有资本的老板或者高级打工者,而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育的本体是什么?笔者认为,要解答教育的本体是什么,首先要明确教育是为了谁。生本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这件事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终端,因而教育的本体应该是学生发展,或者说,是提升生命。这是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生命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动力、最重要的资源来自生命,教育的核心过程发生在生命活动之中,教育最终和基本上依靠生命”。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是:“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要把“主要依靠教”的教学转变为“在教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生本教学的十六字方针: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多生成。
通过学习与交流并结合自身的看法,我觉得生本教学的一般流程为:课前两分钟---出示前臵性作业指导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汇报---师生评价----拓展拨高。
第一个环节:课前两分钟
课前两分钟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应是师生的最爱。学生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古诗、故事、要闻等各种趣味性的东西,只要能与当堂课的知识相关即可。
第二个环节:前臵性作业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臵的前臵性作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前臵性作业”。前臵性作业实际上是老师把明天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问题。通过“前臵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臵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前臵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前臵性作业,教师在前臵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好的前臵性作业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臵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前臵性作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
其教学流程基本是: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2)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以4~6人小组为宜,组成一般按优良中差或优良中中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分工就是要给每个组员定任务。比如确定一、二、三、四发言人的任务,小组交流后选择一个问题再进行讨论准备上台汇报时每个同学的发言任务等。小组的第一发言人一般为不善于发言或程度较差的学生,优秀者一般最后发言。协调是指在分工的过程中,有的任务不能充分发挥某个同学的特长,他有要求承担其它任务的愿望时,这时组长要协调,当组内同学长期承担一种类似的任务,还须要培养他其它方面的特长时,组长要协调。并且隔一段时间老师要要求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调换组员所承担的任务,让每位同学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第四个环节:小组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的要求是:1)组内每个小学都要发言。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然后,组长要走下讲台,代表整个小组和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交流。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4)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其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最后的安全系数保障。万一学生还是没有学会,老师在这个时候才出现,进行适当点拨。至此,一节课的知识经过个人先学阶段,估计有20%-30%的学生掌握;经过小组交流,可以使40%-50%的学生掌握;经过全班交流,可以使70%-80%的学生掌握;经过教师点拨,可以使90%-95%的学生掌握。并且,经过以上四轮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不断深化。但点拨时要注意:一是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尽量少点用时间;二是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放”“引”的作用。
第五个环节:师生评价
生本的魅力还在于它的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是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教学中,通常的评价方式主要有:1)口述式:在学生有进步或表现优秀时,及时口头鼓励。2)文字式:在表现优秀的学生的书上或本子里写下
一、两句由衷的赞美,如:你真棒!等等;还可以用发放表扬信、奖励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努力的关注和肯定,从而激励他们更主动的去学习、去表现自己。3)评“星”式:一般一个月评奖一次,选出诸如“自信之星”、“倾听之星”、“善辩之星”、“进步之星”等等,发给他们奖状并张榜公布。
4)称号式:采用称号的方式来表扬,可以针对学生个人,也可针对小组。例如:可以给表演生动的孩子一个“优秀小演员”的称号,也可以给评别人的表演最中肯的孩子“小小评论家”的称号,给学习认真、讨论热烈、合作效果好的小组一个“最具人气小组”、“最具潜力小组”等称号。另外,对初中生还可结合每年一度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些文章。
第六个环节:拓展拨高
课堂结束时,教师应设计些后臵性作业,其作用一则为巩固,二则为拓展延伸,以便优生能吃得饱。
二、对我校实施生本教育的思考
至于我校初涉生本教育,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领悟生本教育的理论。老师们要认真学习郭思乐教授有关生本教育的理论知识和生本教育先行者的经验总结与反思,要先用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领悟其精髓,学懂理论,学活理论。要能够既从圈内跳出圈外,也能从圈外走进圈内。
二)、坚定生本可行的信念。生本教育近几年由郭思乐教授提出并在多个省市的许多学校实施,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从其理论与实践来说,生本教育都是可行的。我们老师只要有了这种信念,不求急功近利,那经过我们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
三)、抓实生本教育的关键。关键一:精心设计好前臵性作业。前臵性作业设计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我们设计作业之前一定要把当节课教学的目的、重点和难点吃透,要能够把这些要点转化为由易到难、既有简单的客观题又有灵活的主观题的问题;而且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以免学生疲于应付而没有更多时间去自我充实知识。关键二:科学合理的构建合作小组。小组成员以4~6人小组为宜,组成一般按优良中差或优良中中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并设立一个中心组,中心组长由科代表担任,老师必须要对中心组长和各合作小组的组长进行培训,给他们明确职责和任务,同时要尽可能的激发与调动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责任感、荣誉感。关键三:配备足够的教学资源。足够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保障。我们一方面要不断的充实学校图书室的资料,让学生需借能借;另一方面要开放学校的机房,合理安排学生上机学习及查阅资料的时间。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各种书籍及资料,建设班级图书角。这方面,老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借阅哪方面的资料、登录哪些网站等等,然后再放手给学生。关键四:评价要尽显公正且具有激励性。评价不公正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评分标准要尽量统一,可按优秀、良好、中等、一般、较差分别给予5分、4分、3分、2分、1分的加分(老师给分还要注意灵活性),然后按两周或月份积分,根据积分对学生个人和合作小组进行评优。怎么评、评哪些项目,应该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他们的见解,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且也能达到激励的作用。
四)、落实生本实践的探讨。任何成功事业的过程都是一个“探讨—实践—再探讨—再实践”的反复过程的。我校实施生本教育,本身就是个摸索过程,先学习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集中讨论,总结经验、查摆不足、寻找立足点和突破口,再实践再探讨。这项工作必须经常性的定期进行,我想,哪怕是块石头,也定能被我们磨成金子而闪闪发亮的。
以上拙见,不知当否?可请老师们赐教评论。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沿着生本的理念和思路走下去,生本教育定能在我校绽开娇艳之花的!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