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仁爱之师”的述职稿
---只有源自心灵的情感,方能打动心灵
去年学校评选“十大仁爱之师”时,我听说报名十一人,就主动提出了放弃。今年,学校给了二十个人的机会,我就希望能够借此汇报自己的工作。
做班主任期间里,我作过多次的家访。去到家庭困难的学生家里时,我会买上水果,于是家长们很感动。我们必须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才能够真心的去爱他们。其实我们每一个细微的举动,学生们都会看在眼里。所以,爱,是伪装不出来的,它必须发自我们的内心。
曾经我听到我的学生对他的初中同学说,“我们班主任特别喜欢我们”,他的同学问“你根据什么这么说?”,我的学生说:“我们班在每天早晨校园里升旗的时候,会全班一起起立朝向国旗的方向大声唱国歌,而我们老师这个时候会跟我们一起大声唱”——我很吃惊于这样微小的细节就能打动我的学生们。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会给班级里每个孩子买一支雪糕——我会看到,学生们吃下去的是凉爽,眼神中流露出的,却是温热。
我会抓住我与学生们之间的每一点感动。三年前,八中创立“诚信超市”,我带领着我那三十五个孩子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个时候,超市里是无人售货,采用的是货品自取,自觉投币和找零的方式。在第三天的时候,班级在清点时发现了货款短缺,由于是第一个承办班级,我和我的学生们已经在摸索中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那一刻,我选择了让学生们退出,因为我无法承受让我的孩子们既耽误大量时间、又受到情感伤害——虽然我是班主任,可我仍然没有这个权利。但孩子们说:“老师,我们已经不在乎是会赚钱还是会赔钱,我们更在乎的是,高一·六班能不能够坚持下来”。后来我对学生们说,虽然我是老师,可我也必须向我的学生们学习,我为能够生活在你们当中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后来由于学校整体工作的需要,这个班级必须被拆开,我在家长会上说:“这一年,这个班级已经成了我生活中那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孩子们成了我每天进到这所学校里最先想要看到的人,他们让我有归属感,所以当我不得不放手时,我很伤感……”,那一天的家长会,我的教室里充满抽泣声,每个家长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都与我紧紧握手。我对其中的一些家长说:“你的孩子在下学期被分到了成绩最好的班级里了,祝贺你”。但家长说:“老师,我一点都不为此而开心,因为对于我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在于是不是会与您共度三年”。曾经的高一·六班被分开的日子里,我接到家长的电话,电话里说:“王老师,孩子说您不再作她的班主任,她都不想上学了,您帮我劝劝她吧”,然后电话里就是放声大哭。
刚刚毕业的这一届学生,我与他们共同学习和生活了三年。这届孩子我大多能够叫得上名字,几乎每一个名字,我都能够立刻反应出所在的班级。我对孩子们说,一定要抓紧时间,因为一年后,那每天晚上在四楼的灯光,就将不再为你们而点亮。我还对学生们说:“我愿意在每天晚上走进那灯光里,与你们一同感受高三年级的快乐与充实”——直至离开教育处前,我每天晚上都会在学校陪伴这些孩子们直到八点三十分。
我爱所有八中的学生们,我在教育讲话中说:“每次在大厅里走过,美妙的钢琴声总是让我的脚步轻快甚至于连心灵都在跟着歌唱,我告诉自己:这声音来自己我的学生们曼妙的双手,虽然我不会弹钢琴,但我的学生们会。这种感觉让我的意洋洋。”2024年的8月29日,我和洪岩在金州殡仪馆送别了李治达,我在纪念这个孩子的文章里曾经写到“在金州殡仪馆内,殡葬师说,你们再看一眼吧。他打开了那个小小的纸质棺椁,治达就躺在里面,殡葬师取出了防止鼻孔塌陷的棉花,治达就与我在ICU里所见的一样,双眼还是那样微微的睁着。那一刻我无比悲伤,我因泪如泉涌而看不清治达的脸庞。不过,我还是能够看得见,他的班主任老师与我一样,满脸泪水”——其实我相信,每一名八中教师的内心里,都满载着对学生的爱。我的这篇文章,被八中的校友们通过网络传遍世界各地,在许多学校的教室里,都贴着这篇文章,我知道,它能被那么多人珍惜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里面有爱!
常常会有孩子敲我的门要与我交谈,也有孩子偷偷的递给我一封信,诉说学习和生活的烦恼。有贫困的单亲妈妈找我,问我作为一个她孩子常常提及的老师,能不能多关心这个孩子,弥补一点她失去的父爱。我能说什么呢,那是一种信任,那是我的职业给予我的一种责任,一种神圣的职责中国物流信息网 http://www.feisuxs/ 550V矿用电焊机 Q235BH型钢 阻燃岩棉板。
我们必须用源自心灵的爱去爱我们的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得到学生们心灵中情感的共鸣。我曾经在全校的教育讲话中对学生们说过:“我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中都有一根柔软的琴弦,而我想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去拨动它。”
我真的这样去做了,虽然做得不够好,但我仍然要继续的做下去!
文章
来源莲山
课件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风雨,从教多年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因为: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要做到这点,师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他们能在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热情也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有高效的学习。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产生矛盾在所难免。教师若能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怀着一颗“博爱之心”与学生沟通,把其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保护,若有矛盾也能迎刃而解了。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学生对教师的”好心”可能会产生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用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那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等等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几年来,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1.理智公正。
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2.坚持“三不”。
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要求去做的,我会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
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这样的语言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我会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常常进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以此鞭策我不断进步。
3.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我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也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新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师德修养。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汇聚爱的力量
播种爱的希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汇聚爱的力量
播种爱的希望。
有人说班主任不是人干的,只有神才最适合。幸运的很,学校给了我一个做神的机会。94年,我带着对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中童老师的钦佩走上了属于我的三尺讲台,我和学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努力成为像童老师一样率真、仁爱的老师。转眼间,17年过去了,和身边那些优秀的班主任相比,我的这17年似乎平淡了许多,但我始终记得陶行之先生的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也始终记得我的梦想:做一个让学生信服,引导学生一生的仁爱的老师!
爱像一股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
一个班级就好比一个大家庭,班主任自然就是这个家庭里举足轻重的家长。身为这个大家的一家之长,我深信只有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才能提供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空间。为了创建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我对自己这个家长的要求就是要真诚的爱每一个学生,欣赏着去爱,宽容着去爱,更要严中有爱!实践中摸索了一些方法:比如关注集体活动对学生合作能力及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关注集体中个别家境不好,成绩不理想等容易孤立的个体,多鼓励多交流;适时的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等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班级建立成长档案是我从这一届才开始尝试的一种方法。每个人都是这个成长档案的编辑,这里记载了每一个值得回忆的片段和故事:艺术节上挥洒才艺的她们;运动会中流淌汗水的她们;篮球场上拼搏的他们,场外呐喊加油的他们;班会中慷慨激昂的她们;自习课埋头苦干的他们;课间为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的他们;成功后喜悦的他们,失败后痛苦的他们;这里收藏了他们留下的每一份承诺,每一份决心,每一份歉意,甚至每一次的恶作剧……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两本属于这个班集体的成长档案,尽管还不太完善,但每一次翻开它我都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凝结着每个孩子的爱的味道,这爱就那么自然的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温暖的力量----爱的力量!
爱像一缕阳光,带给学生温暖和希望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在形成班集体的过程中,我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感染那些纯净的心灵,特别是对那些不自信,甚至有些自卑的群体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95年我带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女生,个子不高,看上去很普通,坐在第 一排,几乎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从不和同学主动交流,常挂在她嘴边的一句话
就是“烦死了”:老师讲课快了她听不懂时,她会 “烦死了”;自习课题不会做她也会 “烦死了”;每一次学校广播,她都会嘟囔一句“烦死了”,同学们都觉得她很怪,不喜欢她,背地里叫她“烦死了”,说实话这是一个不算阳光,不招人喜欢的女孩,我主动找她聊,我说了一火车皮的话,她就那么木讷(ne)的听,不反馈,不交流!我试图和她家长沟通,他爸爸愁眉不展,欲言又止的告诉我,老师你就多迁就多帮帮她吧!我知道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他们不想让我触及,出于尊重我没有追问,可我不甘心一个花季的女孩子,就这样在哀怨中生活,我想尽力去帮助她!三年里,我会经常主动找些轻松的话题和她说,不奢求她说什么,只希望看到她的眼睛,感受她的笑容;三年里每一次考试卷里的问题我都会提前单独讲给她听,不奢求她考出高分,只希望她少一句“烦死了”;三年里我努力找她的闪光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表扬欣赏她的机会,不奢求她感谢,只希望她快乐;三年里为她我专门安排几个懂事的女生和她接近,不让她独来独往,做她周围人的工作尽可能的包容她,不奢求她能变得多开朗,只希望她能不感觉孤单;三年里我给她的卷上留言最多,鼓励最多……就这样平稳的她走过了高中三年,尽管外在的她仍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在离校前,她怯怯的给了我一张纸条“谢谢老师三年来对我的关爱,我会永远记得你!”
毕业半年后的一天上午,她爸爸一脸疲惫的来找我,也不说话,递给我 一封信就走了,信不长,字迹歪歪扭扭,看完后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下子明白了她的那句“烦死了”的真实含义……在她上小学的时侯曾被一中年男子非礼,当时她被吓坏了,回到家后就病了,从此她就活在那个阴影里,失去了本该属于她的阳光。她爸爸之所以来找我是因为她两周前割腕自杀,被抢救了过来,无助的爸爸想到了我,我含着泪水看完信,真想立刻就去她家,看看她,可按照她爸爸的嘱托,我忍住心酸给她写了一封充满阳光的信,后来她爸爸又来过三次,取走了我那段时间写给她的数十封信并告诉我说她好多了,再休养一段就可以上学了,我想如果可以挽救一个生命,我愿意给她写一辈子的信……
正因为有了和她接触的这段经历,积累了和这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交往的经验,那就是对这样的特殊群体,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要给予更持久的爱!对学生的管理可能仅仅是三年,可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延续一生的。目前,人人网成了我延续对学生爱的一个平台,无论怎么忙,总要抽空去看看,询问他们在大学,在工作岗位的学习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未来,鼓励他们不断地拼搏进取……
爱像一杯美酒,越久越醇香
我不是一个激情四射的人,我更愿意在我心里流淌着的对学生的爱像杯美酒。和学生交流我很少讲什么大道理,我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看得见摸得到的小事来传递我的思想,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学会传递爱,学会爱他人。记得那是2024年大连冬天里最大的一场雪,课间我在教室里正在和学生说笑,突然手机响了,说了两句话,刚挂断,又响起,再次挂断再次响起……五分钟内我接了四个电话,那晚的总结时间里我讲了这四个刚刚打进的电话的内容,第一个电话是爸爸打来的,告诉我”小区斜坡结冰了,别开车了,打车吧”;第二个电话还是爸爸打来的,”车不好打你就开,到小区门口给我打电话,我帮你开”;第三个电话是妈妈打来的,”你爸下去告诉小区物业撒炉灰了,你等会别急着回家”;第四个电话是女儿打来的,”妈妈,姥爷说炉灰已经撒好了,你可以回来了”;正说着,第五个电话又想起,学生哄的一声笑了,让我当他们的面接听这个电话,我接通了这个电话,又是爸爸,气喘吁吁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你上坡时一定要挂一档,别快了……”第二天我收到了一个精美的小本,是一名和家长长期打冷战的学生送给我的,上面写道:人的一生,获得最多的就是言语,每一点知识,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承诺都需要用言语来传播,它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是这漫长人生路的指南针。有一些言语虽不长,有一些语言虽不深刻,但它却是最有力量的,它会随时温暖你寒冷的心,帮助你在迷茫的时候不失去自我,它需要你终生铭记:爱的五个电话!不久,学生的妈妈高兴的打来电话说孩子变了,懂事了,不再冷战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与青春同行的日子,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但因为心中有爱,我和我的学生们总能够用爱将其化解。这份爱也让我收获了许多温暖与感动,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后,我走进教室,他们微笑着七嘴八舌的让我看窗外,我好奇的走到窗前看去,前楼坡屋顶上厚厚的雪地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心和两个大大的字“玲姐”,我笑了,幸福的笑了,我知道这就是支撑我无论面对多少困难都将义无反顾走下去的最坚强的力量!
弘扬高尚师德,铸就“仁爱之师” ——观《仁爱之师动人事迹报告》有感
营城子镇金寺沟小学教师李卫宏、大连市第十六中学教师李秀敏、庄河市第六高中教师王兴龙是大连市第二批仁爱之师的典型代表,是被评为大连市十名“仁爱之师”的其中三位名师,是全市650所中小学中“仁爱之师”的佼佼者,是全市五万名教师中值得骄傲之花。他们的报告感人肺腑,他们哪敬岗爱业、恪尽职守高尚品德令我们仰慕,他们哪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远大胸怀令我们敬佩,他们哪爱生如子,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令我们赞叹;他们的报告无不叩击着我们的心扉,他们的实际无不让我们自我反思,他们的经历无不让我们真正理解仁爱之师的核心内涵。他们是我们学的表率,行的高标。激励着我们务必大力弘扬高尚的师德,铸造“仁爱之师”。
“严师出高徒,仁师出贤徒”。这三位老师既是“严师”又是“仁师”,是具有“严”与“仁”相统一没的的教师。“严”也是“仁爱”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仁爱”乃是师德之魂。他们以“仁爱”为出发点,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上用仁爱去呵护学生,用仁爱去包容学生,用仁爱去温暖学生,用仁爱去唤醒学生,用仁爱去规范学生。他们的仁爱如甘露,滋润了学生幼稚的心灵,他们的仁爱如春风,驱走了学生心里的阴霾。在他们的仁爱的感召之下,已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数
不胜数。
“仁爱”是需要有高尚师德做支撑的。这三位名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甘为人梯、笃学善思,热心教书育人几乎达到了“无私”的程度。相比之下,我们却望尘莫及。
“仁爱”是一种责任,是需要付出艰苦代价的,这三位教师均做到了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王兴龙老师从教六年们连续任了四年高三的班主任,他能坚持每天六点到校,焦点以后方才离校。争取用更多的时间陪在学生们左右,一起上自习,一起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题,一起充满信心的迎对高考。这种几乎置家庭与不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忧以学生,乐以学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能做到的教师有几?相比之下,我们的付出远不及王老师,实是问心无愧。
“仁爱”是需要教师有“看家”本领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三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王兴龙老师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能归纳出一套诗歌阅读,高考作文使用的教学方法,并形成《诗歌六种答题模式》、《高考作文结构技法》、《议论文事例的选用》等十万多字的书面材料。勇于善于为学生写“下水平”,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几年来经他指导的学生有十几名在我市各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能为弟子传道、授业、解惑,弟子怎能不由衷的钦佩其师呢?“三千二郎谁问鼎,三千二郎我夺冠”,除了学生锲而不舍努力外,若无仁爱的名师指点,岂有得意门生的“问鼎”、“夺冠”,哪里还敢想有“蟾宫折桂”之高传呢?相比之下,我们的弟子对我们敬而远之也就不足为奇了。
“仁爱”是要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独立人格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并不是刀砍斧剁的过程。教师的过程是一个雕刻的过程,是一个心灵启迪的过程。“教师不是警察,学生不是犯人”。这三位老师在教学中各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颇具人格魅力。王兴龙老师对不爱背课文的尚大伟同学没有批评,没有惩罚,而是耐心细致给他讲解背课文的技巧,并对他充满了信任,相信他一定能成功。原来这位学生学习兴趣渐渐变浓,语文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2024年高考中成功地考入沈阳理工大学。王老师独特的教学艺术成就了尚大伟同学。这样的仁爱之师学生能不爱戴吗?能不感激吗?相比之下,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简单粗暴对待学生是屡见不鲜的,难道我们不应自我反思吗?难道不应该“见贤思齐”吗?
“仁爱”是要对学生生活关怀备至的。这三位老师均对学生给予了亲情般的关怀。李卫红老师能为学生洗尿裤子。孩子感激不尽。王兴龙老师慷慨解囊往有困难的学生饭卡里充钱,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联系社会人士,权利赞助学生上
学,已上了大学的这位学生感激不尽,念念不忘师恩。这样的仁爱之师岂能不引以为荣呢?相比之下,我们在学生身上感情投资太少了。
“仁爱”是不能抛掉后进生不管的,后进生是仁爱之师的宝贵财富。这三位名师都坚持了教育平等、公开的原则,因材施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循循善诱,是后进生也不再落后。相比之下我有悖于教育原则之处是大有其事的。
这三位名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虽然没有惊动天地的大事,但是他们能将伟大富于平凡之中。把仁爱浇注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做一把大三,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呵护;做一缕阳光,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温暖;做一条大河,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包容;做一把戒尺,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严厉;做一个警钟,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唤醒。他们是我们大连市全体教师的楷模,看齐的榜样,前进的航标灯。在他们的带动下,我市将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真情涌动,实践真爱的仁爱之师。我们十二中学也会涌现出大连市级仁爱之师。喜看明日大批大批仁爱之师就在庄河,就在大连,就在全国。做“仁爱之师”将是每一位教师终生奋斗的伟大目标。
“仁爱之师”演讲稿
每当披着一身星光走向校园,我总在叩问自己:你热爱教育么?不管寒来还是暑往。每当带着烦恼走进教室,我总在叩问自己:你热爱这群孩子么?不管聪慧还是无知。每当带着一身疲惫走进空荡荡的家,我总在叩问自己:这就是教师的生活么?不管上班还是假日。这时,一位老教师的话总会回响在耳畔:教师是个良心活。
一路走来,我又认识了孔子的“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认识了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认识了陶行知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认识了林崇德教授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认识了当代作家贾平凹的“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从叶圣陶到吕叔相,从魏书生到余映朝,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从杜威到马卡连柯,无一不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自我牺牲。
还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显得那么的局促和紧张。但讲台下那几十双眼睛所传递的好奇、信任与敬佩,让我暗暗地松了口气。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友善,对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戏。对此,我怒不可遏,将他们狠狠地训斥一顿。从此以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但我也发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在渐渐泯灭。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时一位老教师及时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熟知孩子心理的他告诉我,其实孩子们并不是真的想捣乱,而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他还给了我一剂“灵丹妙药”——“爱心”,多年以来,我时时刻刻都在用心诠释这两个字的真谛,用我的爱心感化、教育每一位学生。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能超越一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首要目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知识技能。要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爱他人,爱社会的人,是不是让学生背背日常行为规范?或者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岁月匆匆,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二十几年,经过了这么多个日日夜夜,我也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放眼物欲横流的世界,三尺讲台承载了多少薪火相传的道德与责任。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时至文明昌达的今天,师德为什么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十字架?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都已尝遍,也已经明白: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我捧着一颗心来,绝不带半根草去。”,“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这个时代的召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不朽的追求。虽然我们还很清贫,但三尺讲台需要我们去守望精神的家园。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爱心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让我们携爱心同行,不犹豫,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愿师爱无边,愿师德永存!
做仁爱乊师
各位领导及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地湖小学的吴宜斯,今天我演讲的是《做仁爱乊师》
在座的都是老师,对于“仁爱”大家并不陌生,真正要做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现在的留守儿童多,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老人又把孩子交给我们,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老师就成了孩子的父母,既要教孩子文化知识又要管孩子的起居,老师就必须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用一颗仁爱乊心去关心、爱护学生。
现在我把我的做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实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是这样做了,甚至比我做的更好、更周到。
2024年我在学校当六年级班主任,班上有个女生叫吴修萍,有一天晚饭不吃睡在寝室里,了解才知道,她用冷水洗头感冒发烧了,我便立即背上她去医院看医生,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医药费都是我垫付的,其实我习以为常了,家长给就给,不给我也从来不提。吴修萍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家庭困难,离学校有十多里路,尽管和家里70多岁的爷爷取得了联系,但当晚来不了,我便叫她到学生宿舍里睡,但想来想去还是不妥,寝室里都是孩子,万一晚上又发烧怎么办?我又到寝室里把她叫起来到我家和我爱人一起睡,还特意交代爱人晚上要注意学生的病情,要是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叫醒我。第二天吴修萍的爷爷到校找不到孩子时,宿管员才告诉被我接到家里睡去了。其实,家长们把孩子交到我手中,我就是孩子的父母,我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学生。
记得以前我班有个男生叫吴才斌,不管家长给多少生活费,总是没到校就花得精光。特别是有次下午我去上课,没有见到这个学生,问同学,学生说:“他睡在寝室里,昨天、今天都没有吃饭”。我赶紧跑到寝室里找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上课?他说:头疼,头晕,不能走路”。问他吃饭了没有,他说没有吃。我赶紧跑到粉店打来两碗粉,看着她狼吞虎咽,我不知道怎样说他才好。后来我叫他爷爷按月把生活费交到我这里,我每天早上发三张餐票给她,叫他去食堂吃饭,没想到又出了问题,把票便宜卖给别人,拿去买零食吃。这不饿肚子才怪? 我只好拉上他到食堂工人那里交代吴才斌的饭你们直接打就是,这个吃饭问题总算解决了。后来有次吴才斌在班车上见到我,还记得说:“老师,以前我不懂事,我还欠你两碗粉钱,谢谢您啦”。听到他的话,我心里暖暖的。我想,我们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在生活上也应该多多关心啊。
老师要用仁爱去对待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四有三者”好老师,不是一句口号,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就应该是仁爱乊师,用爱去引领学生成长,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