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最新文章

第一篇:“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我们是怎样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要性更为突出。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兰山区教研室向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申报了《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这一市级课题(现已通过结题鉴定)。临沂三中化学组从2024年秋季加入该课题进行研究,连续几届高一参与课题实验,从知识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到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衔接,都进行了大胆实践尝试。现将该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开学初对高一师生的问卷调查中,以下问题与过去相比更为突出,值得思考与研究:(1)有过半数学生感到课堂上知识容量和难度突然增加太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有些知识初中没学过。(2)高一教师认为有70%的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较差,有60%的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低下,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

2.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材方面: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知识面宽,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普九”要求,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化学知识的深度不够,系统性亦较差,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高一人教版教材,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相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言,教学内容偏难,在体现重难点均匀分布和循序渐进原则上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过于集中于必修1,如物质的量概念及其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应用、离子反应和物质结构理论等。

教师方面:对高一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我校有90%的教师从未有过初中教学的经历;有60%的教师对初三新课标及教材不了解;有80%的教师刚从高三循环下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上级部门只注重了对初三教师的培训,而高一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未能全部跟进。

中考的导向作用:中考是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命题的,没有考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低。

二、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对策

1.培训和教研是解决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对学校教学管理者而言,针对高一教师对初中新教材不了解这一现状,适时地组织培训和加强教学管理对问题的解决会更有效。教学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必须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高一化学教学必须分清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起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解决教学衔接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学的问题,能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应是高一教师,鉴于临沂三中生源状况,学校领导管理层高度关注高一教师的教学和研究,专门从初中部调剂初中化学教材,组织学习研讨。使整个备课组对初中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及高一教学方向都能有一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结合学校实际,规划出专门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时间,时间约为2周(含军训时间)。

2.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学校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初三和高一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编写初高中教材教学衔接讲义,对需要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在高一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门性的衔接教学和渗透性衔接教学。

(1)专门性的衔接教学

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我们安排2课时对高一教材欠缺的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例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补充了以下内容:①电离的概念;②酸碱盐的定义,让学生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通性;③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对复分解反应成盐进行拓展。帮助学生熟记并归纳总结以下内容:①酸碱盐氧化物的通性;②常用酸碱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另外,要求学生重读初中化学课本,唤起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对初中知识进行再认识,有效避免了假期(中考后两个多月)后学生对初中知识的遗忘,减少了因陌生感而增加的不适应。同时,通过对物质的推断、物质的的鉴别和提纯等题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衔接之后,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测验的方式对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渗透性衔接教学

我们是按高一的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地让学生逐步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征、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训练学生熟记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同时适时补充以下内容: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②化合价的定义;③化合价的确定方法;④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上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教学工作,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时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中考试题《沂蒙晚报》有刊载)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结合生活中钢铁,合金等的常见运用,讲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自高一开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各种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级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5.指导高一新生建立高中化学错题集,准备红色笔,学会纠错究错。

四、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刚跨入高中阶段时,学生们都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期望值很高, 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学习能力、还是知识难易程度都存在着质的跨跃。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同时高一新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及初中化学教学“慢、细、少,且多次重复练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大,往往记忆、模仿的能力较强,习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理解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大多把课后学习等同于完成作业。而高中化学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内化使知识在自己脑海中生成并能使其活学活用。

每年高一我们都组织教师编写《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并收录在年级印刷的《高中生活从这里开始》一书中。总结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本经验是:1.先预习

带着问题去听课。2.勤提问

课内课外有许多问题要思考,不明白的多向老师同学请教。3.多看书

通过复习课本内容和参阅高质量相关教辅书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4.精做题

做题之前先看书,在看懂书中内容的前提下,再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来熟练细致掌握所学知识和技巧,不宜多“做”题,而应多“看”题。5.常总结

运用演绎、归纳、类比等方法总结所学内容,训练发散、收敛、整合思维的能力,学会把书看薄、把书看透,学会做学习总结笔记。

五、新课程下关注初高中学生心理衔接

由于高一新生在生理上的特殊时期,他们在学习时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多数满足于过去的学习方式,在潜意识里乐观估计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挫折承受力差,情感脆弱,一旦遭遇困难,便动摇了学习的信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特别是理科,更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在做习题或实验时,他们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较之初中时期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

因此,教师此时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衔接。帮助他们调节好心态,稳定好情绪,端正好学习态度。经常地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以及能力培养的衔接,他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附:部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材料 物质分类及其化学式书写

没有分类就没有学科,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类别意识(分类思想)、正确地给物质分类是学好化学的第一步。不会分类,不知道物质的类别,就很难理性地认识物质和把握物质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制法乃至用途等。

混合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即有几种不同微粒(分子),有几种不同的纯净物,所以混合物的熔、沸点并不固定。如空气、海水、合金等。

而纯净物的成分单一,可写出唯一的化学式(或分子式),具有固定的熔、沸点。如蒸馏水、氧气等。

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

(一)单质是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

1.常见的金属单质(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写): 2.常见的非金属单质:

①气态非金属单质: ②固态非金属单质: ③液态非金属单质: 3.稀有气体单质(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写):

(二)化合物

化合物种类繁多。化合物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又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氢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氮化物等等。

1.氧化物:组成元素含氧和另一种元素,大多数氧化物中氧元素为-2价,这类普通氧化物又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还有一些复杂的氧化物(如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1)酸性氧化物—— 例如:(2)碱性氧化物—— 例如:(3)两性氧化物—— 例如: 规律:

2.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有无氧酸(如HCl、HF、H2S)和含氧酸(如H2SO4、HNO3、H2CO3)两类。又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举例写出酸的分子式: 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些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含氧酸,如:

训练:常见的酸根名称与符号(请分类写):

+(1)含卤素的有:(2)含N、P的有:(3)含S的有:(4)含C、Si的有:(5)含金属元素的有:

3.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金属阳离子与OH组成。形如M(OH)n,NH3•H2O是一种独特的弱碱。又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三元碱。

举例写出下列碱的分子式:(1)活泼金属形成的强碱

易溶于水的强碱有: 微溶于水的强碱是: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属于中强碱,分子式为:(2)难溶于水的弱碱:(3)易溶于水的弱碱是一水合氨:(4)两性氢氧化物,如:

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又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等。

(1)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易溶于水;

盐酸盐中 难溶于水,硫酸盐中 难溶于水,常见的碳酸盐中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有 ;易溶于水的银盐分子式。

再举例写出各6种正盐的化学式:

①钠盐: ②钾盐: ③铵盐: ④硝酸盐: ⑤硫酸盐: ⑥铝盐: ⑦盐酸盐: ⑧铜盐:(2)酸式盐——多元酸(二元或三元)与碱中和时,因碱量不足而使酸没有完全中和而得酸式盐,如(写化学式):

①碳酸的酸式盐(碳酸氢盐): ②硫酸的酸式盐(硫酸氢盐):

--(3)碱式盐——多元碱与酸中和时,因酸的量不足而使碱部分中和而得碱式盐,如(写化学式):

①碱式碳酸铜: ②碱式氯化镁: 5.氢化物——氢元素与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分为氢与非金属元素(H为+1价)和氢与活泼金属(H为-1价)两种情况。①卤素氢化物: ②O、S的氢化物: ③N、P的氢化物: ④C、Si的氢化物: ⑤Na、Ca的氢化物: 6.金属的碳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等:

①二硫化亚铁: ②电石(碳化钙): 化学反应的基本思想

从物质类别入手,视化合物的组成,着眼于化合物的生成与分解,可了解其化合反应思想和分解反应思想;化合物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除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外,可以从大中和思想以及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等弱电解质看化合物之间的离子互换型反应。

1.化合反应——几种物质仅生成一种化合物。

化合物越稳定化合反应越容易。(1)生成氧化物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O2→ 金属+O2→ S→SO2→SO3 C→CO→CO2→CO(2)生成氢化物的化合反应(3)生成酸的化合反应(4)生成碱的化合反应(5)生成盐的化合反应 ①无氧酸盐: ②含氧酸盐:

2.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生成几种物质。

化合物越不稳定越容易分解;越稳定越难分解;必须电解。①氧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1)活泼金属+酸(2)活泼金属+水

(3)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4)H2、C等还原剂加热下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5)铝热反应:Al+Fe3O4

(6)较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上述(5)和(6)高一即将学习。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产物有更难溶或更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气体生成。(AB+CD=AD+CB)(1)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练习:(2)酸性氧化物+碱溶液→盐+水 练习:(3)碱性氧化物+酸溶液→盐+水 练习: 酸溶液→盐+水 碱溶液→盐+水(4)酸式盐+碱溶液→(5)碱式盐+酸溶液→(6)盐+酸→新盐+新酸(7)盐+碱→新盐+新碱(8)盐+盐→新盐+新盐 科学训练园地

一、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根、化合价、化学式的训练程序: 1.依次写出核电荷数1~18的各元素名称和符号: 2.写出+1价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3.①写出+1价阳离子的符号②写出+2价阳离子的符号③写出+3价阳离子的符号④写出-1价阴离子的符号⑤写出-2价阴离子的符号⑥写出-3价阴离子的符号

4.常见的包含有+

4、+

5、+

6、+7价的元素的阴离子(原子团)有哪些?标出正化合价的元素,观察比较这些正价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5.列出变价金属,常见的有哪些? 6.列出常见的多价非金属元素。

二、化学反应方程式训练

1.写出3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6个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6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10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8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有CO2生成的4个化学方程式:

+-+-+-+-

第二篇:“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我们是怎样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要性更为突出。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兰山区教研室向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申报了《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这一市级课题(现已通过结题鉴定)。临沂三中化学组从2024年秋季加入该课题进行研究,连续几届高一参与课题实验,从知识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到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衔接,都进行了大胆实践尝试。现将该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开学初对高一师生的问卷调查中,以下问题与过去相比更为突出,值得思考与研究:(1)有过半数学生感到课堂上知识容量和难度突然增加太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有些知识初中没学过。(2)高一教师认为有70%的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较差,有60%的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低下,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

2.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材方面: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知识面宽,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普九”要求,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化学知识的深度不够,系统性亦较差,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高一人教版教材,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相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言,教学内容偏难,在体现重难点均匀分布和循序渐进原则上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过于集中于必修1,如物质的量概念及其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应用、离子反应和物质结构理论等。

教师方面:对高一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我校有90%的教师从未有过初中教学的经历;有60%的教师对初三新课标及教材不了解;有80%的教师刚从高三循环下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上级部门只注重了对初三教师的培训,而高一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未能全部跟进。

中考的导向作用:中考是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命题的,没有考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低。

二、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对策

1.培训和教研是解决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对学校教学管理者而言,针对高一教师对初中新教材不了解这一现状,适时地组织培训和加强教学管理对问题的解决会更有效。教学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必须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高一化学教学必须分清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起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解决教学衔接问题的最终目 的是解决学生学的问题,能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应是高一教师,鉴于临沂三中生源状况,学校领导管理层高度关注高一教师的教学和研究,专门从初中部调剂初中化学教材,组织学习研讨。使整个备课组对初中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及高一教学方向都能有一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结合学校实际,规划出专门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时间,时间约为2周(含军训时间)。

2(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学校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初三和高一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编写初高中教材教学衔接讲义,对需要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在高一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门性的衔接教学和渗透性衔接教学。(1)专门性的衔接教学 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我们安排2课时对高一教材欠缺的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例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补充了以下内容:?电离的概念;?酸碱盐的定义,让学生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通性;?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对复分解反应成盐进行拓展。帮助学生熟记并归纳总结以下内容:?酸碱盐氧化物的通性;?常用酸碱盐的溶解性;?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另外,要求学生重读初中化学课本,唤起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对初中知识进行再认识,有效避免了假期(中考后两个多月)后学生对初中知识的遗忘,减少了因陌生感而增加的不适应。同时,通过对物质的推断、物质的的鉴别和提纯等题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衔接之后,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测验的方式对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渗透性衔接教学 我们是按高一的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地让学生逐步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征、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训练学生熟记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同时适时补充以下内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化合价的定义;?化合价的确定方法;?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上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教学工作,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时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中考试题《沂蒙晚报》有刊载)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结合生活中钢铁,合金等的常见运用,讲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自高一开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各种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级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5.指导高一新生建立高中化学错题集,准备红色笔,学会纠错究错。

四、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刚跨入高中阶段时,学生们都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期望值很高, 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学习能力、还是知识难易程度都存在着质的跨跃。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同时高一新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及初中化学教学“慢、细、少,且多次重复练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大,往往记忆、模仿的能力较强,习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理解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大多把课后学习等同于完成作业。而高中化学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内化使知识在自己脑海中生成并能使其活学活用。

每年高一我们都组织教师编写《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并收录在年级印刷的《高中生活从这里开始》一书中。总结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本经验是:1.先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2.勤提问 课内课外有许多问题要思考,不明白的多向老师同学请教。3.多看书 通过复习课本内容和参阅高质量相关教辅书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4.精做题 做题之前先看书,在看懂书中内容的前提下,再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来熟练细致掌握所学知识和技巧,不

宜多“做”题,而应多“看”题。5.常总结 运用演绎、归纳、类比等方法总结所学内容,训练发散、收敛、整合思维的能力,学会把书看薄、把书看透,学会做学习总结笔记。

五、新课程下关注初高中学生心理衔接

由于高一新生在生理上的特殊时期,他们在学习时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多数满足于过去的学习方式,在潜意识里乐观估计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挫折承受力差,情感脆弱,一旦遭遇困难,便动摇了学习的信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特别是理科,更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在做习题或实验时,他们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较之初中时期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

因此,教师此时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衔接。帮助他们调节好心态,稳定好情绪,端正好学习态度。经常地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以及能力培养的衔接,他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附:部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材料 物质分类及其化学式书写

没有分类就没有学科,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类别意识(分类思想)、正确地给物质分类是学好化学的第一步。不会分类,不知道物质的类别,就很难理性地认识物质和把握物质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制法乃至用途等。混合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即有几种不同微粒(分子),有几种不同的纯净物,所以混合物的熔、沸点并不固定。如空气、海水、合金等。

而纯净物的成分单一,可写出唯一的化学式(或分子式),具有固定的熔、沸点。如蒸馏水、氧气等。

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

(一)单质是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

1.常见的金属单质(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写): 2.常见的非金属单质: ?气态非金属单质: ?固态非金属单质: ?液态非金属单质: 3.稀有气体单质(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写):(二)化合物

化合物种类繁多。化合物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又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氢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氮化物等等。

1.氧化物:组成元素含氧和另一种元素,大多数氧化物中氧元素为-2价,这类普通氧化物又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还有一些复杂的氧化物(如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

(1)酸性氧化物—— 例如:(2)碱性氧化物—— 例如:(3)两性氧化物—— 例如: 规律: +2.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有无氧酸(如HCl、HF、HS)和含氧酸(如HSO、HNO、2243HCO)两类。又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23 举例写出酸的分子式: 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些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含氧酸,如: 训练:常见的酸根名称与符号(请分类写):(1)含卤素的有:(2)含N、P的有:(3)含S的有:(4)含C、Si的有:(5)含金属元素的有:-3.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金属阳离子与OH组成。形如M(OH)n,NH•HO是一种独特的弱碱。又可分为一32 元碱、二元碱、三元碱。举例写出下列碱的分子式:(1)活泼金属形成的强碱

易溶于水的强碱有: 微溶于水的强碱是: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属于中强碱,分子式为:(2)难溶于水的弱碱:(3)易溶于水的弱碱是一水合氨:(4)两性氢氧化物,如: 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又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等。

(1)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易溶于水;盐酸盐中 难溶于水,硫酸盐中 难溶于水,常见的碳酸盐中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有;易溶于水的银盐分子式。再举例写出各6种正盐的化学式: ?钠盐: ?钾盐: ?铵盐: ?硝酸盐: ?硫酸盐: ?铝盐: ?盐酸盐: ?铜盐:(2)酸式盐——多元酸(二元或三元)与碱中和时,因碱量不足而使酸没有完全中和而得酸式盐,如(写化学式): ?碳酸的酸式盐(碳酸氢盐): ?硫酸的酸式盐(硫酸氢盐):(3)碱式盐——多元碱与酸中和时,因酸的量不足而使碱部分中和而得碱式盐,如(写

化学式): ?碱式碳酸铜: ?碱式氯化镁: 5.氢化物——氢元素与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分为氢与非金属元素(H为+1价)和氢与活泼金属(H为-1价)两种情况。?卤素氢化物: ?O、S的氢化物: ?N、P的氢化物: ?C、Si的氢化物: ?Na、Ca的氢化物: 6.金属的碳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等: ?二硫化亚铁: ?电石(碳化钙): 化学反应的基本思想

从物质类别入手,视化合物的组成,着眼于化合物的生成与分解,可了解其化合反应思

想和分解反应思想;化合物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除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外,可以从大中

和思想以及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等弱电解质看化合物之间的离子互换型反应。1.化合反应——几种物质仅生成一种化合物。化合物越稳定化合反应越容易。(1)生成氧化物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O? 2 金属+O? 2 S?SO?SO 23 C?CO?CO?CO 2(2)生成氢化物的化合反应(3)生成酸的化合反应(4)生成碱的化合反应(5)生成盐的化合反应 ?无氧酸盐: ?含氧酸盐: 2.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生成几种物质。

化合物越不稳定越容易分解;越稳定越难分解;必须电解。?氧化物 ?酸 ?碱 ?盐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1)活泼金属+酸(2)活泼金属+水

(3)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

(4)H、C等还原剂加热下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2(5)铝热反应:Al+FeO 34(6)较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上述(5)和(6)高一即将学习。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产物有更难

+-+-+-+-溶或更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气体生成。(AB+CD=AD+CB)(1)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练习:(2)酸性氧化物+碱溶液?盐+水 练习:(3)碱性氧化物+酸溶液?盐+水 练习: 酸溶液?盐+水 碱溶液?盐+水(4)酸式盐+碱溶液?(5)碱式盐+酸溶液?(6)盐+酸?新盐+新酸(7)盐+碱?新盐+新碱(8)盐+盐?新盐+新盐 科学训练园地

一、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根、化合价、化学式的训练程序: 1.依次写出核电荷数1,18的各元素名称和符号: 2.写出+1价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3.?写出+1价阳离子的符号?写出+2价阳离子的符号?写出+3价阳离子的符号?写出

-1价阴离子的符号?写出-2价阴离子的符号?写出-3价阴离子的符号 4.常见的包含有+

4、+

5、+

6、+7价的元素的阴离子(原子团)有哪些,标出正化合价 的元素,观察比较这些正价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5.列出变价金属,常见的有哪些, 6.列出常见的多价非金属元素。

二、化学反应方程式训练

1.写出3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6个化合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3.写出6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10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5.写出8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有CO生成的4个化学2方程式:

第三篇:谈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谈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摘 要】本文从初高中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学生个体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每位老师都应该深入教学研究,认真做好初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衔接,提高初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要性更加突出。结合初高中的教学经验和一线化学教师的反馈,高中化学难教,感觉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学习,化学用语书写很不规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初中基础没打好……学生也觉得高中化学难学,学习化学的信心受到打击。那么,高中老师如何处理好初高中知识的断层和衔接,如何做好化学有效教学的衔接呢?

一、教师要通览初高中教材和标准,做好内容上的衔接

初中化学教材知识面比较宽广,贴近生活实际,强调定性分析,知识层面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记住现象或结论,知识的深度不够,系统性比较差,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高中新教材的化学知识趋向于系统性,理论性的教学,强调定性和定量分析,知识体系既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知识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高中化学重点内容过于集中在必修1,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既多又重要难学,等于给刚进入新高一学生一个大大的门槛。

因此,高一年级时老师需要研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高中教学大纲,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阶段加深完善的知识点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简单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从本质上来介绍氧-还反应。(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二、教师要读懂学生个体,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而且刚上高一的学生总认为在初中时学习较轻松感觉不到什么困难更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仅在初三后阶段稍作努力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顺利地考入了高中。因此他们把这种学习方法也带入到了高中的学习中,结果导致成绩下滑长期下去最终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这就要求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课前预习,做好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通过做题总结梳理加深理解知识点,必须让新高一的学生知道,初中和高中的差异很大,应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在听和练的有效结合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方法。

三、教师要注重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关键。初中化学教学以实验的直观教学为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多,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少。为了能顺利开展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高中教师应在通览教材,把握课标的同时深入研究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变机械记忆为主为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其二,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和初中化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循序渐进,合理衔接。穿插复习旧知识时,应视新知识的灵活性处理。总之,不要让学生感到知识的跳跃和割裂,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以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用新知识来补充旧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其三,初中化学对计算要求比较简单,只要求质量,质量分数,微粒个数比值等最基本的计算方法,而高中化学练习中则出现有关差量法、过量法、多步反应一次计算法、混和物计算等计算技巧,此时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专题讲授,在掌握化学知识基础上,运用教学手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计算能力。

四、初高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切勿各自为战

(1)初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受限于中考A率

由于初中课程标准要求低和学习时间短,又处在初三毕业的关键时刻,教师往往对中考不作要求的一些化学思维、分析方法以及选学内容就很少讲解,甚至不讲,导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再加之初中化学课时多,内容少,因此教师可以对所教内容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可以在课堂上基本完成,考试效果也比较好,而对学生理解、思考、运用的程度自然就缺少了相应的研究。

(2)高中教师的教学往往过度延伸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只从高一到高三循环教学,不教初三,对初三教材内容的改变并不太了解,也未必去认真研究初三教材,往往没有处理好初、高中知识衔接,就把教材过度延伸、深化,将化学知识点讲得面面俱到,使得课堂上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高中教学内容多,时间紧,没有过多时间在课堂上对重难点知识反复训练,因此学生的学习除了要注重预习和课堂40分钟的效率外,还必须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整理和做练习,使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由此可见,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更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衔接,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文继兰.《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都市家教(上半月).2024.10

[2]王延芳.《浅谈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延边教育学院高中教育.2024

[3]朱含冰《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考试周刊》.2024年第35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

第四篇:初高中教学衔接化学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建议

-----贾汪教研室梁青2024/9/26

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听不懂化学课程必修一的内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障碍和困难,有的甚至产生厌学心里,进而丧失了学习化学兴趣、热情和动力。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在初中阶段使用的是沪版教材,高中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有些知识点初中教材不呈现或没有表述到位,而实行初高中分离的学校教学使得初高中老师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因而给高中教学衔接带来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建议老师们展开研究和讨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衔接

我们要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

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原教育部教学大纲上有,但新课标删去的知识点有: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仅要求能识别);

(2)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指源于溶解度概念的复杂计算);

(4)氢气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和实验室制法(放在知识拓展部分);

(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

(7)物质的溶解过程;

(8)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9)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10)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11)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

(1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13)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

(14)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5)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

2、新课程标准中有但比原教学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有:

(1)新课标要求“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氧气(与碳、硫、磷、铁在氧气里燃烧)和二氧化碳(跟水、石灰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

(2)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而原大纲要求“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只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两处教材有点文字体现,而原大纲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4)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而原大纲中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硫酸,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5)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酸三条、碱两条)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而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五条),“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四条);

2(6)新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大纲对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要求均为“理解”,并要求“掌握”它们的应用,对离子的要求是“了解”;

(7)关于元素,新课标要求“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而原大纲要求“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8)关于化合价,新课标要求“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原大纲要求“了解”化合价的含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9)关于化学式,新课标要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而原大纲要求“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掌握”其应用;

3、在高—年级教学时,需要对初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完善和深化

老师们在教授以下内容时,应注意适时、适度地加以补充,用以填补学生知识上的空白点。

(1)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的角度(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角度(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形成。

(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4、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了解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可在高中阶段的适当时候补充。

(2)“差量”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时可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特别是被新课标淡化的“双基”,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理解把握初中化学知识,对今后继续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虽然老师们都在尝试探究式的教学,但受应试的影响,较多的还是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尝试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高一化学教学工作,教师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熟悉教材、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教师要熟悉各版本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时高一新生的初中化学复习内容并制定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和中考试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对初中与高中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教学和新课教学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应始自高一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内容承载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里的学习机会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5、坚持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定内容,定主讲人。在备课时,根据新课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恰当的衔接补充。

6、根据各高中生源基础的差异来确定衔接方案。如建平中学:生源基础较差,很多学生没有达到高中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初中化学很多内容都不知道的现状,可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部分进行复习,重点是化学用语、物质分类、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抓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中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在课堂里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和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外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予学生具体指导。

五、抓好情感态度的衔接

新学期前几节课,教师尤其要加大感情投入,设法拉近师生间距离,使学生主动跟你接近,不要望师生畏;让学生从心理上作好想学好化学的准备是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第五篇: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范文)

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钟润良

(江海区礼乐中学广东江门529000)【摘要】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进一步落实新课标,切实提高教学质1,关健之一就是街接好初、高中的化学教学,使学生迅速适应高中的学习、进入高中的学习状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该文从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实验教学等方面论述如何进行初、高中的化学教学的街接。

【关键词】初中;高中;化学教学;街接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进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第三章第一节化合反一步落实新课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应中出现了氧化反应、氧化剂的概念,第二次个高中化学教师要直接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是第六章第二节炼铁的基本原理中出现了还原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衔接好初、反应、还原剂的概念,都只是从得、失氧的角高中的化学教学,使学生迅速适应高中的学度去认识,并且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割裂开习、进入高中的学习状态。笔者就如何衔接好来,分成两个不完整的概念,这是由学生的认初、高中的化学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知能力和学习程度所限定的。而高中化学教学谈体会。则要使其概念完整,要求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

一、初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衔接实质,如何进行衔接呢?教师可安排预先复习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较,整体来说学初中己经学习过的这方面知识,并以co还原习目的是一致的,研究的对象都是物质的组CuO的反应为例,在堂上提出问题:氧化反应和成、结构与性质及化学反应与化学反应的现象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学生思考交流和规律,高中化学实际上就是初中化学的继后得出结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存在于同一续,是初中化学的深化,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个反应中,是同时进行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较大的差异。高中化学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增化还原反应。教师再提出问题:是否只有得氧大了知识的密度,增加了讨论类问题,在研究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回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要求较高,帮助学生初中化学中化合价的含义(在离子化合物中正比较全面地了解化学科学,更好地认识物质世价表示该原子失去了电子,负价表示该原子得界。因此,教师要重视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课到了电子),并以Na与C12及H2与C12反应为程上的异同,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教学,例,让学生分析三个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解决衔接的问题。如高一必修1的第二章第三节的情况,得出结论: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是氧化还原反应,而这一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收稿日期:2024一04一16作者简介:钟润良(1%6一),男,广东恩平人,从事化学教学工作。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

第4卷钟润良:浅谈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实质分析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发生了电子转移,并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角度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使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面。学生由于从已有的化学知识中得到启发,就能比较正确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并认识到知识的学习不能只看形式,应抓住本质。又如初中教材和高中必修模块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教材中有多处出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因此在高中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的教学时,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复习初中有关空气污染的内容,并分类制成卡片或PowerPoint课件,并在课堂上宣读或播放,作为新课的引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初高中知识顺利过渡,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消化。

二、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衔接化学新教材的编写综合考虑了三个课程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从编写的形式上看,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有关于化学史、化学成就方面的照片,有示意图、表格、模型图等,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高中化学课时安排比初中少,难度、深度却加大,信息量增多,这就面临着在短期内要容纳更多的高难化学知识,但可用于课上复习消化的时间又比较少的难题。因此教师要重视这种学习节奏上的变化,引导学生由慢到快地适应。在教学方法上要多运用与初中直观的教学相近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探究性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或简单的PowerPoint课件等),例如在苯的结构的探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苯的分子式C6H6与己烷的分子式C6H14和己烯的分子式C6H12作比较,作出猜想:苯比己烯更不饱和,分子中应该存在不饱和键(双键或叁键),苯分子可能的结构有:CHZ=C二cH一CH=C=CHZ、CH三C一CH=CH一CH=CHZ„„;再引导学生根据含有不饱和键的乙烯能使澳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质,设计两个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少量澳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2)向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液,振荡;并进行实验。最后根据苯不能使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验现象,得出苯不能跟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分子中不存在不饱键的结论。整个过程很直观,而且教师参与中,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构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变得大胆、主动、活跃又富有激情,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一次充满乐趣的成功的科学体验。此外还要顾学生初中常用的一些传统学习方法,尽可多留点时间给学生复习和练习,消化新的化知识,也可以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问,教师耐心解答,保护和调动学生学习化 的积极性,逐渐由慢节奏迈向快节奏,把握整体学习课程的计划进度。对于学生能自己 会的就让他们自学或通过互相学习,教师再中做适当的引导、启发。初中化学的思维方式是直观思维为主,辑思维性不明显,但高中化学以抽象思维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如何做好学生思维式的衔接和转变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己有经验和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思方式,这一点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如高一必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结构、组成上进行分析引出碱性氧化物的念,由实验证明(Mgo、Fe203、Cuo、这三种化物都能溶于盐酸),再以C02与Ca(0H)2应为例,对比、分析找出规律,引出酸性氧物的概念,从而为后面学习两性氧化物的概做好铺垫,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是新教思路中的精华。利用新教材中图表资料多的点,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和律,是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有效途径48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卷

三、实验教学的衔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理解化学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思维,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衔接尤为重要。

1、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现代化学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必要的化学知识,因此高中必修模块中增加了一些联系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的实验,如浓硫酸与蔗糖的脱水性实验,让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浓硫酸的稀释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危险性及紧急处理方法,增强了学生对实验意外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另外,出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考虑,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安排了“化学实验安全”专题,比初中化学内容有所增加和提高,包括一些使用常识,化学药品的安全用量,废弃化学药品的处理方法,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用电开关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高中化学教材的这种安排,体现了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2、温故知新,加强能力培养

诸如量筒和滴定管的读数问题,即因俯视或仰视造成与实际体积的误差比较,由于量筒的起始刻度在底部,而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在上部,因此读数时俯视和仰视的结果是不同的,启发学生应从不同角度采用比较的方法看待问题,逐步形成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新旧知识、初高中知识联系的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实验设疑法,可以诱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Fe(0H)2的制备实验时,先提出两个问题: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2)你看到的现象与课本图示有哪些不一致?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实验、观察,发现课本示意图显示开始生成的是灰白色沉淀,而实验中开始却见到灰绿色沉淀,对于这一变异,要抓住不放,紧紧设疑: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实验,使其与课本现象一致?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活跃起来,提出许多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总结学生刚上高一,教师就应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下大力气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课堂教学的精讲精练和实施其他教学行为打基础,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总结是分析研究一个阶段内学习、工作的情况和教训,作出指导性结论的过程。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有助于知识的梳理和记忆,而且可以把被动的描述式学习变为主动推理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才能使自己的教法常教常新,才能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能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收获,为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24.【幻刘知新.化学实验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 社.1996.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