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质量工程总结

最新文章

第一篇:质量工程总结

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建设总结

(团委部分)

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4年6月开始实施的一项本科生创新教育资助计划,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本科及高职学生。

我校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的审批部门,由教务处和校团委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团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批立项,校团委代理基金资助项目的具体管理,教务处负责监督检查和评估验收。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科技工作的组织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制订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今年是我校实施计划第三年,2024年申报审批30个项目,2024年申报审批66个项目。全校师生对此项计划关注度高,积极参与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促进我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实施计划,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

长期以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始终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在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学校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按照夯实基础、复合交叉、特色创新、面向国际的思路,积极探索基地班、试验班、国际班、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各类拔尖创新人才。该计划旨在发扬我校本科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的传统,继续探索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总结各类基地班、试验班、联合培养班创新经验,巩固教学改革成果,扩大教改受益面。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精神,经过较长时间探索,我校建立了校团委牵头把关,学生处、教务处、科技处大力支持,各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具体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指导的组织运行体系。同时,把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建立评优奖励机制。针对学生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拓宽工作平台。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科技工作的组织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制订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本科)课外科技活动基金管理办法》,并以“本科生基金资助项目”为活动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学生科研活动进行关心、支持、帮助和指导。近几年我校本科生科技活动基金申请项目达318项,经专家评审确 定198个资助项目,809名本科生参加研究活动,135名教师参加指导工作。我们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我校学生科技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努力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一步营造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外部环境。该计划将打破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自主项目研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学习和探索,学校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提供各类优质资源(包括开放各类实验室、名师指导等),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加强思维和方法训练,鼓励学科交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探索科学前沿,力争培养一批具有潜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产生一批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成果。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建设

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建设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启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本学科、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学习、创新和实践,在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开发自主性学习、研究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校构建了以团委为组织者的科技节和学生科研立项活动,以各学院为主的特色活动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每年举办学生科技节活动,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科技竞赛、文化艺术大赛及科研立项研究等活动,广大学生踊跃参与。同时,借助实验室开放,形成了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多个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舞台。学校根据学科布局,设立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工业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程序设计、大学生英 3 语演讲、广告创意设计、智能汽车等10类校级竞赛项目。学校将适当扩大竞赛范围,以竞赛推动教学内容改革,以教学促进竞赛,建设一批示范竞赛训练基地,24小时开放,满足全校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参与竞赛训练活动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了国家、市级和校内的学科竞赛,建设了相关的学科竞赛训练基地,取得了系列好成绩,为大学生竞赛训练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该计划将精心设计学科竞赛项目,成立竞赛训练指导团队,开设专题学术讲座,将专题训练和阶段训练有机结合,严格竞赛训练过程,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近六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和北京市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1374人次,其中特等奖12人次、一等奖133人次。毕业生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我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市属高等学校校外名师讲学计划

2024年,北京市首次设立了“校外教学名师讲学计划”。该计划的设立旨在充分利用北京地区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从国内重点大学及科研院所聘请 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突出的知名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作为讲座教授,使市属高校学生有机会领略高水平学生的教学风采,经受高水平的学术熏陶,为市属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增添新动力,促进市属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设立“大师讲堂”,引进学科首席专家、聘请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校外教学名师讲学,同时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4 院士、国外著名高校教授、国内211、985学校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内外知名学者、优秀留学归国人员以及优秀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邀请提供各方面优越的条件。讲学计划的不断开展和深入,使学生领略高水平教授或学者的学术风采和教学风采,接触学科前沿、开拓他们的视野,同时进一步积淀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为学校教学注入新动力和新活力,从而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二篇:院级质量工程总结

校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2024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24]1号)及《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4]2号)等文件,“质量工程”建设基本覆盖了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自2024年以来,我系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加强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并对教学过程管理主要环节的目标进行量化和考核,切实落实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学和教学管理质量量化考核评价标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1、专项名称:(1)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包括《护理基本技术》、《人体解剖学》、《妇产科护理》、《内科护理》

(2)自治区级护理特色专业建设(3)自治区级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4)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6)学生竞赛活动

2、总体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护士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医疗卫生行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按照学院总体建设目标对护理专业建设的要求,依托学院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相关行业,以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素质、服务型的高技能的专门护理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顶岗实习+零适应期就业”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改革与建设,推进实训基地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建设,使之成为能够引领自治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品牌专业。

(1)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力争每年申报成功1门精品课程,申报课程主要为护理、助产等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诚信服务的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大纲的全面落实。拟进行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进入校园网络,以供广大学生和教师学习参考。

(2)特色专业建设:护理专业作为我院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和实践教学体系等,以此带动其它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3)教学团队建设:突出以“学生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提升”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团队建立以学生“职业能力塑造为核心,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按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需要,将课程分解为四大模块,即公共课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与职业技术模块,并围绕模块组织和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在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下,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提升的培养目标,专兼职教师始终做到相互联动、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做到共同进行教学探讨与研究,共同完成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

(4)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使学生的敬业精神、思想素质、人际沟通、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即除专业能力外,护生可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就是具备职业行为能力,能够适应现代护理发展和变革的需要,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更强的现代高职护理人才。

(5)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立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设备完善的具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示范性护理实训中心,并成为向本地、全疆乃至内地输送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基地和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包括硬件项目建设、功能一体化实验室软件管理系统、进行护理专业技能认证工作等。

(6)学生竞赛活动: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活动,开拓知识面,并不断在活动中总结学习、工作经验。

3、配套文件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修订)》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管理规定》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关于公布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

《关于公布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

《中共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评选标准的暂行办法》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选拔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的暂行办法》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暂行规定》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管理办法(试行)》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在职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期间待遇及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后待遇的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4、学院投入经费 学院正在加大投资力度,在2024年、2024年分别投入近50万元、70万元为护理专业购置设备,加强实验室的建设。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2024年学院申请丹麦政府贷款300万美元,其中600万元人民币用于扩充护理专业实验、实训室。同时学院为进一步加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对已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如精品课程给予1万元的建设启动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CAI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网站建设及组织课程检查评估等有关开支。根据学院文件每门立项的精品课程前期拨付5000元,期中检查合格后再拨付5000元用于后期建设。对于申报成功的自治区项目同样给予相应的配套建设资金。

5、实施程序

(1)精品课程建设:第一年:整理收集完成申报表、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实验指导、教学课件、试题库、授课录像(部分)、操作评分标准、参考文献。

第二至三年:授课录像

第三年:CAI课件上网运行,试行网上答疑。继续完善课程上网资源。

(2)特色专业建设:创新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和实践教学体系等,以课程建设和实训条件为基础、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教学团队建设为目的专业建设思路,形成学生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为目的的专业特色。

(3)教学团队建设:采取校企结合、老中青结合,对团队师资队伍进行了结构优化,形成了素质优良、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组建的团队里充分体现了有中老年教师带动的前提基础、青年教师为中间力量的后发基础,使团队的传、帮、带的作用和教师队伍中的阶梯性、发展性及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的团队建设目标。

(4)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信息采集;

确定“E”型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监测机构;

“E”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采用试点班与传统班进行对照,设计的“E”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班为试点班,传统班为现行教学模式;

“E”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对试点班与传统班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果进行对照,得出结论;

“E”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评价:从“E”型人才培养目标、“E”型课程教学体系、“E”型课程内容、“E”型教学方式、“E”型人才培养途径、“E”型学生素质拓展等实施效果以及社会反响进行评价。

(5)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开门办学、搭快车、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出职业教育特色,建立“开门办学、搭快车、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型护理人才;

创建了疆内一流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形成具有特色的护理专业多媒体-模拟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支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氛围与岗位环境的疆内示范性的的实训基地;

追求标准化实践内涵建设。建立专业核心能力训练、综合实践、实习实训项目标准、考核标准,根据护理专业不同专业方向岗位群的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校外实训计划,加强专业方向的校外实训。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标准化考核,建立技能测试题库,行业专家、兼职教师参与学生在校期间专业课操作技能考核等。

(6)学生竞赛活动:个别参与带动全员参与,建立有效奖励、竞争机制,层层筛选,好中选优,重点以班级为单位作为参赛个体,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团队精神和临场适应能力等。

6、建设内容

(1)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突出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标准,制定严格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标准,考核密切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逐步进行课程负责人简介,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教案、教学课件、习题、讲课录像等资源的上网。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组织由老、中、青组成优秀的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以老带新、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组成,并选派课堂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针对课程特点实践性较突出的特点,通过教研室、系组织学习、自我学习、进修培养、实践锻炼等手段培养一支综合职业素质高、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强的教学团队。注意引进新人,以增进活力,培养和储备后备力量。

(3)完善并创新实践教学条件

根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实训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综合能力训练四个大的模块。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一门实训课程的实训教学大纲及评价指标。再根据课程或专业的要求,将每一模块的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对应为一个或数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均制定详细、规范的考核标准,并汇编成册,内容包括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及实验实训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手册,内容涵盖阶段考核、出科考核、实习前考核和毕业前考核的所有项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比大于1:1,形成实践教学特色:“一主线”——以护士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二需要”—— 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护士执业资格的需要;“四轮训”——护理基本技能轮训,校内综合技能轮训,临床实习前集中轮训,临床顶岗实习轮训。

(4)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核心技能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专兼职教师共同研讨实施案例教学,采用课堂理论案例教学、校内计算机模拟临床案例情景教学、临床真实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5)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系组织的学生竞赛活动以通过这些竞赛活动主要有5.12护士节知识竞赛和护士礼仪比赛和各种文艺比赛等,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加强学生团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

(6)教材建设: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的要求,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在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应用性,避免过多繁杂的理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7、建设基本情况 项目一:精品课程建设:

(1)教学内容:课程和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和执行是人才培养水平质量的重点。因此,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形式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在课程内容上主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形式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实行讲练结合,对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实行项目教学和病例讨论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形式有技能训练、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和设计,并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设置了技能考核标准和方法。

在具体职业能力培养上,实践内容以结合临床实际、完成一定临床护理任务为主,以仿真现场教学为辅。尤其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学中,积极主动地结合临床实际,鼓励学生到医院去,既磨练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2)教学方法及手段:《人体解剖学》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论与现场标本、图片等观察相结合;临床护理课程采用了现场教学、病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

(3)教学资料:已完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进度计划、实验大纲、实训指导书、教案和部分教学录像网站建设。

(4)教师队伍建设: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如各课程带头人郭克莉、古丽扎、陈再蓉老师去上海、河南等地进修或参加各类课程建设培训,努力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同时安排课程专业教师到二甲以上医院进行临床进修,每年平均3个月。

项目二:特色专业建设

(1)构建实用、适用的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对基础课进行重组。将《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两门课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门课整合为《正常人体功能》;将《人体寄生虫学》、《免疫学》及《微生物学》三门课整合为《病原生物学》。

专业课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专业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生命周期模式”构建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生命周期模式”是将“人”的概念放到课程设置的纵线上,将“健康”的概念放到课程设置的横线上。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如孕期、新生儿期、儿童期、成年期、老年期安排护理专业课程。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整合为《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增设《护理学导论》、《精神科护理学》二门课程。学生首先学习人的生命最初期的护理,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完成对于生命各个阶段的个体和家庭护理的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会涉及本阶段从良好的健康状态到严重的疾病状态的护理,充分体现护理的对象是“人”这一现代观念,现代护理理念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

(2)确立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环节:以强化实践技能培训为主线,改革实践教学,我们按照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士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实际、实用、实践、实效、有利于提高学生护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一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示教—模仿—练习—小结的实验课教学模式改为按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步骤进行教学;二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在做好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有关的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变过去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把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重组整合,将“专业基础实验课”重组为“基本能力实践课”,将“护理学基础技能培养实验课”重组为“专业基础技能实践课”,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实验课整合为《临床护理技能学》。培养形成“综合应用技能”,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相应的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增加“综合型实验课”和“自主设计型实验课”的开出比例。三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安排,将原来的基础—专业—医院见习“三段式”模式改为“四阶段”即基础—专业—临床见习—实训基地实践锻炼,实训逐步融入的渐进式模式;比如:根据学院的统一安排,每学期最后三周为集中实践教学时间,在这三周的时间里,我们结合本专业的实际,通过采取课内实训、临床见习、岗前培训、职业技能考核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重视基本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努力练习临床操作的技能,老师在实习生进点之前就以开始临床“三基”指导,坚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平时的操作中逐步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操作比赛,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相接轨,缩小学校培养与行业使用之间的差距,力求做到护理教育与社会需求“零距离”,为将来尽快适应卫生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和就业率。同时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四是实施以医院、社区为基地的临床教学改革,即将部分临床课放到条件较好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教学,生动而又记忆深刻;五是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实现理论与实验实训教学一体化。

(3)实践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努力改进,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为有益于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新课型”进行教学。例如:采用现场临床教学及情景模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推进多功能制护理(即集整体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于一体),运用以问题为中心,情景模拟、导学、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教学,“情境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尽早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和进入护士角色,将交流技巧运用至护理工作中,通过“护患”交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病人的心理需要和护士的职责,并且在完成这些复杂多变的心理护理的同时,学生智慧和才能也充分得到了发挥和发展。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动手能力,而且减轻了学生临床实习前的不安情绪。通过把课堂设计成真实的病房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不同角色,尤其是病人的心理,从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更好地护理好我们的服务对象。教学模式与临床护理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环境和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形象记忆,提高思维能力,以淡化黑板、粉笔意识为导向;以增加信息的传入途径为依据,扩大信息容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这种教学方法试行后,受到前来观摩的自治区卫生厅、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以知识能力态度融为一体的模拟情境对比演示教学法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专业中的作用:紧紧围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开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科技卫生三下乡、预防保健、健康宣教等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5)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环境建设:学院将继续加大对护理专业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实验设备和场地,提高其质量,以保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三:教学团队建设

(1)突出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教研、科研三结合”师资队伍

团队建立了以“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为主导、职业技能为主流、专业教学为主体”的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学、教研、科研三结合”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队伍建设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团队的带头人全面负责并起引领团队和发挥传、帮、带作用,担负着引领团队教师教学与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工作。教学团队不仅承担着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也肩负着阿克苏地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社会工作,以及区域人民卫生健康保障工作。学院依护理专业教学团队雄厚的技术力量,形成了集社会服务、学生实训为一体的产学结合的卫生服务体系。专业教师也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真正使教学、教研、科研三者结合起来。团队的组成结构中45岁以上4人,30~45岁10人,30岁以下2人,充分体现了老中青相结合、中年教师为主体的结构,老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中年教师起到了承上启下中坚力量的作用,青年教师为团队中的新生血液、后备力量,体现了鲜明的老中青结合的特征。团队教师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科研能力强,为阿克苏地区乃至全疆护理人才培养、卫生事业发展真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突出以“学生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提升”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

团队建立以学生“职业能力塑造为核心,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按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需要,将课程分解为四大模块,即公共课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与职业技术模块,并围绕模块组织和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在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下,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提升的培养目标,专兼职教师始终做到相互联动、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做到共同进行教学探讨与研究,共同完成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

(3)突出“以老带新、校企结合”为手段的师资队伍措施建设 在建设的具体措施上我们采取校企结合、老中青结合,对团队师资队伍进行了结构优化,形成了素质优良、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组建的团队里充分体现了有中老年教师带动的前提基础、青年教师为中间力量的后发基础,使团队的传、帮、带的作用和教师队伍中的阶梯性、发展性及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的团队建设目标。

项目四:“E”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完成了“E”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主要包括: “E”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卫生行业人才质量需求调查发现,学生不仅应具备知识、能力素质,还应具备敬业精神、思想素质、人际沟通、正确的价值观等,因次,我们从三个维度即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三个方面构建“E”型人才培养目标。

“E”型课程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意识训练“E”型三大教学体系。

“E”型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坚持三个原则,突出三个结合,注意三个得当”。

“E”型教学方式和手段:首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其次是充分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第三是“工学结合”的实施过程。

“E”型人才培养途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将形成学校与行业的结合,学校与学校的结合、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的“E”型人才培养途径。

“E”型学生素质拓展:要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拓展就必须为学生发展与成才构架素质拓展的“三维”空间。形成学习(创设学习环境、拓展学习途径、开展学习活动)、实践(产学、社会活动实践、专业素质训练)、展示(技能大赛、5.12护士节、星级活动)的“E”型学生素质拓展模式。

(2)从2024年入学的班级中选出一民一汉两个高职护理专业班级作为试点班级,与其他专业班级作对照,在试点班级实施“E”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同时该项课题2024年列为自治区社科类课题。

项目五: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护理实训中心建设:通过自建、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建设的方式,在现有护理实验实训室,继续建设专科护理实训中心;不断完善实习医院为临床护理实践实训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习实训教学的质量。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实训中心。

(2)校外护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依据护理岗位群技能要求,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确保稳定的护理实践实训基地,建成(医)院(学)校结合、开放式护理实践实训教学环境,现有南疆三地州各级实习医院25所。在现有的25家实习医院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再与本地和周边地区各大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及护理院等老人院合作,为学生进行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为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培训家庭护理员、老年护理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开展初级家庭护理员、老年护理员、初级保育员培训认证考试,为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验实训制度建设:成立护理专业教学评价小组,对教学过程制定一系列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是建立教师教学与考评标准。二是建立与临床护理专业技术紧密结合、与护士执业资格认证考试紧密结合的专业理论课程标准。三是重点建立“医教结合、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

项目六:学生竞赛活动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竞赛活动规则和奖惩机制,同时确定在每年护士节等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如自治区护士技能大赛等。

二、成效与基本经验(包括教师参与情况和学生受益等)

1、成效

(1)2024年3月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护理专业带头人郭克莉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

(2)2024年10月护理专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学院2024年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护理专业培养培训示范基地”;

(4)护理专业主干课程《护理基本技术》于2024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5)建成《妇产科护理》、《正常人体结构》、《内科护理》3门院级精品课程;

(6)2024年8月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奖励的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得了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奖励的300万元人民币;

(7)成功申报自治区社科类重点课题《护理专业E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8)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护理》1部;出版发行《医学实验指导汇编》实验指导书1部;主编《农村卫生员、计划生育服务员培训教材》1部;参编论著2部,分别为《护理专业诊断学基础》和《实用护理技术操作图解》;编写出版护理专业系列校本教材4部;

(9)参编建设全国47所高职院校协作项目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病理学网络版题库系统;

(10)2024年以来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6篇。

2、教师参与情况: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竞赛活动中等各项目负责人合理组织安排院级“质量工程”的完成和建设,每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同时每个项目都邀请了长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外聘教师参与,保证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更加贴近临床实际工作。

3、学生受益情况:

通过院级质量工程建设,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践教学条件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以此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系从2024年入学的护理、助产等专业的学生由此受益。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主要及原因问题(1)教改被动式,轻视教改

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般处于“教改被动”状态,即“上面推推,他们动动”,什么时候学校的工作重心转移了,他们也就随之松懈、随之淡薄甚至于无动于衷了。另一种情形是教师中有一种比较严重的轻视教改的现象。

(2)“教学质量”意识淡薄

对于教改的轻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观,导致“质量工程”意识落实不到位。有些教师不重视、不珍惜、不热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其教学一般为“完成任务”而进行;更多的则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研究兴趣,很少有人自觉的对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内容表述的启发性与生动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进行不同层面或者全方位的筹划,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整改措施:(1)真正落实教学改革

高校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刻认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学改革,真正理解高校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根本任务,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确定的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认真落实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彻底改变经验主义的旧观念和墨守成规的旧思维,围绕教学改革这个中心工作,群策群力,稳步推进,为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教学改革的各方面工作。2.密切关注教学质量

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广大教师真正明确教学目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采取恰当方式、方法生动表述教学内容,讲究教学过程的有效互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把好教师的备课关、讲课关、作业批改关、考试关,切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搞好高校的“质量工程”建设。

3.切实加强教风建设

积极探索体现大学管理特点、解决管理制度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在制度建设中,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在明确大学师德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的同时,着力解决师德建设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经常性的师德教育活动,营造建设优良师德的舆论氛围,并通过特定的制度设置,“建立恰当合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高尚的师德行为成为教师的一种理性选择;建立师德教育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并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同时把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政策落在实处。

第三篇:教学改革质量工程总结

会计系“教学改革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

自我院开展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以来,我系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

对高职院校来说,其主要内容包括开展说课比赛、精品课程建设、教材改革试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等,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质量工程” 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开展说课比赛

为了有效地调动青年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我系在6月份开展了一次说课比赛。我系青年教师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加,认真准备,最后有四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吕继英老师说课的内容是成本会计、熊媛老师说课的内容是,褚琴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会计电算化,李亚玲老师说课的内容财务会计,她们都围绕着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说课,基本上都做到了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语言规范清晰,教学结构设计比较完整,时间分配合理。

(二)精品课程建设

我系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以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全力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目标,组织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体现的是一种示范性,对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材等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本我系参加申报的课程3门,分别是《出纳岗位实训》、《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其中确定了《出纳岗位实训》为省级精品课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为校级精品课程。

(三)专业说课

说专业是说课内容的一部分,为了迎接湖北省高校教师说课比赛,我系及早动手,认真准备,经过系领导研究讨论,决定派我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余莉老师参加此次专业说课比赛,课程为。

(四)教材改革试点专业建设

我系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了教材改革活动,即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组织我系教师选编会计专业的重点课程教材。最后,系领导确定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教材为试点对象。参编教师利用寒假时间,克服教学任务繁重的不利条件,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试点教材和相关习题的编辑工作。同时,教材改革为我系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我不确定教材改革是不是写这些内容啊)

(五)暑期建立手工实训室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大幅提升我系实验教学水平,我系充分利用暑假的空余时间,改造、添置新设备。我系领导何爱赟主任、教学科科长杜敏不畏酷暑高温,亲临现场指导手工实训室的建设。最终,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实训室顺利完工。

二、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通过开展质量工程建设,我系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在非示范性高职院校中我系重点建设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同时新的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全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硬件设施明显提高。暑期建立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缩小了我校与同专业其他高职院校办学的差距,提升我校的竞争力。从取得的成绩来看,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系部积极参与是保证,把握指标体系是核心,教学团队是根本,与时俱进的改革是重点,常规建设是关键。

三、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我系已经获得的教学“质量工程”的项目和成果层次较低,数量较少。精品课程建设省级1门,校级2门,国家级还未申报过;

2、获得的教学“质量工程”的项目和成果经费较少,对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支持与帮助有限;

3、学校在“质量工程”实施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4、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管理政策、考核体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第四篇:工程技术室安全质量总结

3月份工程技术室安全质量总结

3月份工程技术室主要围绕新上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新开工点对每个工人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施工前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性、施工工艺、特点、难点、注意事项等,向每一个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让每个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程序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避免出现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仍有个别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和冒险心理,如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攀爬脚手架;二是还没有完全养成随时干随时清的良好作业习惯,特别是在高处作业区域遗留施工边角料而成为物体打击事故的潜在隐患。下一步为了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排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纠正违章作业,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实行,根据队部制定的安全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以继续保持当前良好而稳定的施工局面。

第五篇:现代质量工程考点总结

一、大师观点

(1)戴明的质量哲学:

1、戴明的质量管理十四要点:1.创造产品与服务改善的恒久目的 2.采纳新的哲学3.停止依靠大批量的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4.废除“价低者得”的做法5.不断地及永不间断地改进生产及服务系统6.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方法 7.建立现代的督导方法8.驱走恐惧心理9.打破部门之间的围墙10.取消对员工发也计量化的目标11.取消工作标准及数量化的定额12.消除妨碍基层员工工作畅顺的因素13.建立严谨的教育及培训计划14.创造一个每天都推动以上13项的高层管理结构

2、PDCA循环 戴明环(2)朱兰的质量哲学

1、朱兰的“突破历程”七环节1.突破的需要2.突出关键的少数项目3.寻求知识上的突破4.进行分析5.决定如何克服变革的抗拒6.进行变革7.建立监督系统

2、质量环 质量螺旋

3、朱兰的80/20原则 质量问题20%来自基层的操作人员,80%由于领导责任

4、质量生活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5、朱兰三部曲

质量计划--为建立有能力满足质量标准化的工作程序,质量计划是必要的。

质量控制--为了掌握何时采取必要措施纠正质量问题就必须实施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有助于发现更好的管理工作方式。(3)克劳斯比的质量哲学

1、质量搞好,成本降低

2、零缺陷管理 五种错误的质量观

1、质量好意味着档次高。

2、质量是无形的,因此无法衡量。

3、存在着经济性质量。

4、所有质量问题都是工人造成的,尤其在生产领域。

5、质量是质量控制部门的事。(4)田口玄一

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三次设计:系统设计 参数设局 公差设计(5)石川馨 鱼骨图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

通常将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查检表、直方图、控制图和散布图称为“老七种工具”,而将关联图、KJ法、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以及箭条图统称为“新七种工具”。(6)新卿重夫

一分钟更换模具,即时生产

源头检验体系,质量管理延伸到供应商

二、全面质量管理TQM 核心观点:

1、用户至上

2、一切凭数据说话

3、以预防为主

4、质量求效益

5、以零缺陷为目标

特点:

1、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管理对象的全面性

4、管理方法的全面性

5、经济效益的全面性

三、ISO9000

1、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2、实施iso9000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为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消除技术壁垒

有利于组织的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1.质量手册(QM):

主要功能是将管理层的质量方针及目标以文件形式告诉全体员工或顾客。是为了确保质量而说明“作了哪些工作以保证质量 ”。

2.程序文件(QP):

是指导员工如何进行及完成质量手册内容所表达的方针及目标的文件。

3.作业指导书(WI):

详细说明特定作业是如何运作的文件。

4. 记录表格(F):

是用于证实产品或服务是如何依照所定要求运作的文件。

四、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一:以顾客为中心二:领导作用三:全员参与四:过程方法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六:持续改进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八:互利的供方关系

五、SPC

1、确保过程持续稳定、可预测。

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3、为过程分析提供依据。

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

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变差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普通原因:是指过程在受控的状态下,出现的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过程的变差的原因。普通原因表现为一个稳系统的偶然原因。只有过程变差的普通原因存在且不改变时,过程的输出才可以预测。特殊原因:(通常也叫可查明原因)是指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的原因,即当它们出现时将造成(整个)过程的分布改变。只用特殊原因被查出且采取措施,否则它们将继续不可预测的影响过程的输出。

局部措施

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通常由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实施;通常可纠正大约15%的过程问题 系统措施

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几乎总是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正;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

六、6西格玛

1、六西格玛的管理原则:真心关注顾客; 根据资料和事实管理; 以流程为重; 主动管理; 协力合作无界限; 追求完美,但同时容忍失败

2、六西格玛与TQM的区别

六西格玛管理法比TQM更加关注顾客

六西格玛管理法把“以数据和事实为管理依据”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更有力的水平六西格玛管理法使管理者确信过程是构建向顾客传递价值的途径

六西格玛强调的是波动。而TQM所关注的是均值,但均值往往掩盖了波动,掩盖了质量方面的真正问题

3、六西格玛和ISO9000的区别

六西格玛比ISO9000更具有目标性和具体性 六西格玛遵循DMAIC模式,ISO遵循PDCA模式

六西格玛是基于数据的决策方法, ISO9000的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4、六西格玛和SPC的区别

六西格玛是一种管理方法,SPC是一种通过控制图来监测和控制过程的统计工具 SPC是六西格玛管理DMAIC改进方法和DFSS设计方法其中一种方法

5、改进模式-DMAIC模式 界定(define):确定需要改进的目标及其进度,企业高层领导就是确定企业的策略目标,中层营运目标可能是提高制造部门的生产量,项目层的目标可能是减少次品和提高效率。界定前,需要辨析并绘制出流程。测量(measure):以灵活有效的衡量标准测量和权衡现存的系统与数据,了解现有质量水平。

分析(analyze):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质量的少数几个关键因素。

改进(improve):运用项目管理和其他管理工具,针对关键因素确立最佳改进方案。控制(control):监控新的系统流程,采取措施以维持改进的结果,以期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功效。

6、设计流程DFSS DMADV流程(界定、测量、分析、设计、验证)

DMADOV流程(界定、测量、分析、设计、优化、验证)IDDOV流程(识别、界定、开发、优化、验证)

DCCDI流程(界定、识别、概念设计、产品和过程设计、实现)DMEDI流程(界定、测量、调查、开发、实现)顾客需求获取和分析工具方法:主要有质量功能展开(QFD)、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卡诺(Kano)分析、普式矩阵、头脑风暴方法等;

系统概念设计相关工具方法:主要有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公理设计、可靠性设计、设计计分卡、风险矩阵等; 稳健性和优化设计以及仿真预测工具:主要有实验设计(DOE)、田口稳健设计、响应曲面法、调优运算(EVOP)、统计过程控制(SPC)、蒙特卡罗仿真法等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