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南洋模范中学 范文豪
许多高中数学教师以为,中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主要是班主任和政治、历史、语文等文科教师的事,与理科各学科特别是数学教师无关。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长期以来,在中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德育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育工作的空白区。其实,中小学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德育任务,数学教师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课堂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1、通过数学史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新课标中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中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从上古的结绳记数到中古的《九章算术》都是最早问世的数学
学,客观存在的实体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数学充满了美:有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有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有整个数学体系的和谐美,还有具体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似现象所构成的相似美,如杨辉三角形就给人一种和谐、匀称、对称的美。
3、利用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在数学体系中到处可以找到印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产生及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严格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例如:从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延伸、推广,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可对学生进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的转化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等。
平面几何则是更好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教育素材,例如:四边形教学中,通过对四边形的四条边位置的运动及长短的变化,四边形可在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棱形、正方形之间互相转化等,对学生进行事物是在运动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教育不仅让学生深刻地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我们不仅能用静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更能用矛盾分析的观点全面地看待周围事物,从而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有较高层次的理解,培养他们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优化心理品质,在我们充分展示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过程中,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悄悄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蒋初平
德育,简单说来就是教会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它的影响大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因此,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不容忽视。培根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都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教学内容之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在教学中竭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充分利用数学的观点理解和阐述教材;适时地,有机地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进取意识,而且可使学生重视自我修养,逐渐形成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观,树立远大理想,真正充实、完善整个内心世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德育教育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使学生有艰苦创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此就数学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谈点浅显的认识,以求抛砖引玉。
一、挖掘教材内容蕴涵的数学史是渗透德育的重要形式。数学教材中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和贡献,只要我们认真挖掘和提炼,便可达到“寓道于教”的目的。如:在《立体几何》的祖恒原理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原理的内容以其含意和作用,而且还要告诉学生这一重要原理的发现是我们的古代数学家祖恒早在公元五世纪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并使用这一原理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在欧洲直到七世纪才被意大利的卡发雷利发现,落后了我国一千二百多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又如:在讲“极限”概念时,可用刘微的“割圆术”、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论述,介绍中国古代极限的思想,这样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抽象的极限,更重要的是突显了我国劳动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再如:在《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可介绍具有特殊结构规律的“杨辉三角”,这是我国数学史上又一光辉的成就。在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就有记载,要比法国帕斯卡早四百多年,它和勾股定理、圆周率的计算等数学成就一样,反映了我国光辉灿烂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总之,我们只要深入教材内容,就能随时随地发现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激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挖掘教材中的辩证因素是渗透德育的关键。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我们要深入挖掘课本知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注意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他们形成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如:在讲授《三垂线定理》时,引导学生注意“平面内的这条直线”可以在平面内任意平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的诸多关系都可以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教学,使同学们逐步认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又如:讲“反证法”证明题目时,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反证法证题的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要用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那些直接难以奏效的问题,为什么可用反证法解?是因为反证法是在假设结论不成立的条件下进行推理的,这实际上是把结论的否命题当作一个新的条件使用,从而解决了问题中“条件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矛盾双方的转化。解题的过程实质是揭示矛盾、转化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进而逐步使同学们树立普遍联系和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可见,数学教学中处处体现和闪现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光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予以揭示、引导,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不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立场。
三、突破教材重、难点的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要形式。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对概念的叙述、理解和习题的解法过程,要求学生养成严谨、周密、扎实和一丝不苟的良好思维习惯,要培养学生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的品质,遇到难懂难理解的概念,启发学生对概念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去理解,遇到难题,引导学生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各个击破,教给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知难而进,勇闯难关的学习思想。数学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同样也要求有较强的严密的逻辑性,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题,如果学生不具备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是不容易顺利解出来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那样,既要有严谨慎密的作风,要有独立思考、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造就学生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和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优秀品质。
四、良好的德育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基础。
教师端正的教态、豁达的性格、宽广的心胸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镜子,做人的示范。教师精炼、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课堂活跃,并能让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有水平和有能力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准确的专业术语使学生更加尊重老师,并能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一丝不苟,端正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教师规范的书写和精心的课堂设计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使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感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同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融为一体,要从数学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出发,做到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内容所蕴涵的德育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以及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目的。
初探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汪 卫 国
(孝昌二中,湖北
432900)
【摘要】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根据数学学科及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关键词】数学,数学教学,德育,德育教育.有人认为学校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是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事,而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概括的自然科学,加之现行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没必要也不可行。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德育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修订后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很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高中数学作为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有它独特的风格,我们要结合学科本身及教学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里,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在我们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要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世人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ab),(nN)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要早四百多年。因此,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有时,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些具有时代性,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素材,创设一些新颖的教学情境、选取或自编一些应用题,教育学生关心地方和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激励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比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2024年9月25号晚上9点10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再比如,在给学生讲指数、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自编了这样一道题:2024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政府正着手制定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预计到2024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24年翻一番。如果按当年我国经济增长率8%的年均速度增长,请问:(1)到2024年我国经济能否实现这一宏伟目标?(2)如果能够实现,可以提前大约几年实现?(3)如果按今年2024年经济增长率10%的年均速度增长,请问只需要再过几年就能实现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的目标?结果,同学们算出正确答案后,都惊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绝无仅有的,都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
当然,我们还可利用一些数学文娱活动给学生讲述我国古今一些著名数学家精忠报国的感人故事等。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养成深挖掘、勤思考、多联系的好习惯,数学教学中其实有很多题材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n*第1页
共3页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本身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辨证思想。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渗透一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联系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学问,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相互联系、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普遍属性。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揭示普遍联系的规律,突显出数学知识的发展变化。例如,函数关系本身直接而具体地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三角形的三个边长与三个内角大小的关系,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复数与复平面内点的对应关系,等等。这些无不说明客观世界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同时,在数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不断发展变化的例子。如从平面几何上升到立体几何,从指数引入对数,从实数扩展到复数,从角度制到弧度制的发展,等等。由此可知,任何事物都是在永恒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经过实践得到的理论认识,还须回到实践中,只有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正确认识,才能反过来指导作用于实践。这是客观事物认识的普遍规律。数学中的许多公理、定理、推论、公式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把握住这一认识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归纳、检验、应用”这样一个认识事物规律的好习惯。例如,通过照相机的三脚架、三轮车的三个车轮等,使学生认识到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通过电线杆与地面、电灯线与天花板等来概括线面垂直的概念。学完解斜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原理应用于测量、勘察等技术中,学完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实践活动。事实证明,这种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而且可以指导作用于实践,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对立统一的观点
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中最核心的规律之一。一切矛盾着的事物相互联系着,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经过不断的矛盾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数学的内容及其发展也遵循对立统一规律。例如,原命题与逆命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没有原命题就没有逆命题,没有逆命题就没有原命题,当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与结论调换时,它们两者之间又可以互相转化。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向量的加法与减法等也类似。又如极限思想使有限和无限互相转化。比如球的体积可以通过取无限多个厚度相等的近似于圆柱形状的“薄圆片”的体积之和的极限而求得,球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取无限多个高等于半径的近似于“小锥体”的底面积之和的极限而求得。同时,数学中的很多解题思想和方法也是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寻求它们的转化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4、量质互变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后的必然结果。数学中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很多。例如:我们把一条定长的细绳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F1和F2两点,当F1F2小于绳长时,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画出的是一个椭圆。当F1F2逐渐增大时,画出的椭圆越来越扁,而当F1F2增大到
第2页
共3页 等于绳长时,画出的却是一条线段;反过来,当F1F2逐渐减小时,画出的椭圆越来越圆,而当F1F2减小至零(即F1和F2重合)时,画出的却是一个半径等于绳长一半的圆。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个典型例子。再如,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球,截面是一个圆面,当这个平面与球心距离增大时,截面圆减小,而当这个距离增大到与球的半径相等时,截面圆变成了一个点,即平面与球相切,再增大时,平面与球相离。又如复数abi的模a2b2,当b变为零时,复数变为实数,模变为实数a的绝对值a2a.这些例子,不仅生动地刻划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而且也揭示了数学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科学态度教育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的一些定理、性质、推论、猜想等都要进行严格准确的推理论证,一些文字、符号、图形的使用和表述都要求规范、精炼、准确。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踏实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课堂问答、作业考试中,都要做到言必有据、据理力争、精确无误,决不马虎大意、敷衍塞责,哪怕是一个字词、一个标点都不放弃,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完善过程,养成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另外,数学也是一门最能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科。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等毕竟有限,高中数学教学的任务不能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而要通过书本知识的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数学中很多题目的解法灵活多样,这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对学生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遇到难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怕失败,迎难而上,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探寻解法,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顽强毅力。
总之,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组成方面,提高学生德育品质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作为承担高中课程教学主要任务之一的数学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既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赐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义务。我们要有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和周密、合理的计划安排,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结构,有针对性、有趣味性、有实效性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 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4.[2]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4] 湖北省教育厅司法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第3页
共3页
文/戴 荣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提出了要从发展学生个性品质,挖掘数学德育素材,教学过程从德育渗透教育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对于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数学教育中,离不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数学教育者要充分挖掘学科德育教育资源,有效地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数学知识技能的教育的全过程中去,通过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数学特有的美学价值。比如,数学思想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很强,通过引导学生接触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数学内容的逻辑性很强,在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切实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意识;数学中也有很多概念、命题、定理的表述简洁明了,准确而深刻,在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缜密思维,条理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切实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挖掘中国数学史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渗透
爱国教育是每个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数学教育中,要充分我国灿烂的文化,向学生展示我国灿烂的数学古文化,使学生认识我国数学的悠久历史,体味到中华民族的渊博智慧,不断发展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发展学生的爱国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向学生展示一些伟大的数学家,使学生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的力量。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介绍华罗庚在做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的时候,如何刻苦学习,熄灯之后还继续看书的刻苦的精神,介绍华罗庚是如何边看书边思考的,在碰到难点问题如何苦思冥想,解决问题的。介绍华罗庚是如何成为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的,通过华罗庚的故事,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要做出一番成就是需要具有献身精神的,通过这种素材培养学生的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精神,勇于攀登数学高峰,挑战数学难题的精神,这对于增加高中学生的学习斗志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三、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学过程进行德育渗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第一,在创设的情境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教师可以先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2024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的事件,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引起世人瞩目。通过这种情景设置,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神七发射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教师可以引入相关评论,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家发展在重要性,增加学生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
第二,通过创新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中心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多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合作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阐释二次函数的性质,并作出它的图象。
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解析式——性质——推断函数图象的过程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攻克学习难关,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认识到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针对(1)定义域(2)开口方向(3)值域(顶点)及最值(4)对称轴(5)单调性(6)奇偶性(7)零点(8)图象这些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共同探究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认识的发展,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第三,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要抓住课堂评价环节,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巧妙地对学生的优点进行突出,对学生的缺点进行更正,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如果在做题过程中,学生思维敏捷,做题严谨认真,教师就要对学生这种品质进行突出表扬,如果学生懂得合作,能够积极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这种助人品质进行表扬,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探究,掌握方法,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这种态度给予高度评价,以正面的评价教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被关注的快乐,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如果学生学习不努力,盲目或者是思想狭隘自私,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问题,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认真做人。
总之,高中数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刻关注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引导熏陶教育,要能够使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新时期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现谈谈笔者的一些作法与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相机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数学家的事迹,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例如:公元五世纪,我国博学多才的数学家祖日恒(祖冲之之 子),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著名的体积公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一千一百多年后的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利(1595—1647)在他的名著《连续不可分几何》中才提出这个公理。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元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形”,比法国数学家巴期卡(1623—1662)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这个“三角形”早四百多年„„在芝加哥一家博物馆中,有一张引人注目的名单,名单上开列的都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在这当中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华罗庚,他是自学成才的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是从放牛娃到著名数学家,他在微分几何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在国际上有威望,他写的《一般空间微分几何》一书,获得国家科学奖。在数学皇冠上,有一颗耀眼的明珠,那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几百年来,在伸向这颗明珠的无数双手中,有一双手距离明珠最近,那就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一双勤奋的手„„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我国中学生自从组队参赛以来,都夺得辉煌成就,特别是1997年的38届国际数学奥赛,我国中学生夺得六枚金牌,总分第一,压倒群芳。但是,1998年7月的第39届国际数学奥赛中国大陆却未组队参赛,这是为什么?因为竞赛地点在台北,有台湾的同胞参赛,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些素材,我们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介绍,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敢于争先,为国争光。
二、数学是一门知识体系严谨,逻辑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数学公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如两点间的连线,线段最短,蚂蚁缘槐走捷径,犬击目标径直奔。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公理自在人间,做人要守公德,教学生学知识也要同时教学生学会做人。数学要发展,有些早期的概念要拓广,就需要一些限制、规定,如a≠0时,我们规定a0=1,若无此规定,指数的运算就无法推广;人类要生存发展,也需要一些规定与限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学生就应该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信守社会公德,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数学美在于他的对称性、和谐性。正四面体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它的任何一个面都是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四心合一(外心、内心、垂心、重心),它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作为底面,此时它们仍然是一个三棱锥。圆锥曲线的分类以其离心率e的取值为标准,圆的离心率为0,反证法的难点在于无中生有,制造矛盾,否定假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旁敲侧击,教育学生在人民内部,要安定团结,不要制造矛盾,闹分裂,不要扩大离心率,大家要一条心,学习正四面体的随意性与适应性,将来无论党把我们安 排在哪里,都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寓德育于谈笑间。
数学的推理是严密的,数的计算是准确的。新学期伊始,大家都想排个新座位,一班50人,同学们无妨计算一下有多少种不同座次排法,50!这是一个天文数字,50!>1050,一天排几百次,一辈子也排不清,只能宏观调控,约定几条总的是有利于大家的原则排座次,从而培养学生大局观念,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三、精心编拟数学题组,适机进行德育教育。
例:设1980年底我国人口以10亿计算
①如果我国人口每年比上年平均递增2%,那么2024年底将达到多少?
②要使2024年底我国人口不超过12亿,那么,每年比上年平均递增率最高是多少?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每一位公民都应当知晓,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唤起控制人口的忧患意识。
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思想教育及市场经济内容,在遵循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时地将社会变革中敏感的市场经济变化中最显著的内容补充进去,融汇进教学中,诸如增长率、物价、造价、利润、储蓄、规划、生态平衡、我国发射的神州三号运载火箭的运行轨迹方程等等。在教与学中,经常渗透一些新鲜血液,数学教学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才会促使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激励他们为四化建设、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
四、提示数学底蕴,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为我们的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例如我们讲数的概念、数的发展,由于无理数的发现,使伟大数学家希伯期残遭谋杀;复数集的建立,更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又例如,要使不等式x2-3≤(1-a)x对0 由题设0
Copyright © wan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640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00383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