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职业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 销售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 社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报告
优秀作文
英文作文 满分作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300字作文 400字作文 500字作文 600字作文 800字作文 读后感 观后感 日记 书信
合同协议
服务合同 IT行业合同 医疗医药合同 涉外合同 教育合同 婚姻家庭合同 银行信托合同 担保合同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 运输合同 经营合同 劳动合同 委托合同 房地产商投资合同 招标合同 赠与合同 合同样本 技术合同 保险合同 用工合同 合作协议 租房合同 购销合同 装修合同 销售合同 购房合同 采购合同 供货合同 劳务合同 承包合同 聘用合同 转让合同 代理合同 广告合同 加工合同 集体合同 加盟合同 合同书 知识产权合同 商标专利合同 建筑工程合同 施工合同 其它合同 证券合同
求职文档
个人简历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辞职报告 工作计划 入职转正 简历模板
党团工作
行政公文范文 机关行政公文 党团工作计划 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入党思想汇报 转正申请书 自我鉴定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理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论文
实用范文
演讲稿 礼仪范文 致辞 闭幕词 祝福短信 开幕词 祝酒词 婚礼大全 赠言大全 日常祝福语 问候语 生日祝福 结婚祝福语 其它礼仪 检讨书 心得体会 策划书 主持词 邀请函 口号 诗句大全 成语故事 名人名言 笑话 谚语 其它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应用文书 自查报告 整改措施
范文大全
一号文库 二号文库 三号文库 四号文库 五号文库 六号文库 七号文库 八号文库 九号文库 十号文库
文库大全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二号文库

湘西州中小学教学常规

最新文章

第一篇:湘西州中小学教学常规

州教发〔2024〕15 号

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常规》(2024年修订稿)的通知

各县市教育局、州直中小学:

为深入推进我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常规(2024年修订稿)》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提高认识,强化管理,认真实施,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将学校教学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常规

(2024年修订稿)

第一篇 学校教学管理常规

一、教学管理职责

1.教学管理体制。学校要建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教学工作全面负责。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应安排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对学校教学工作具体负责。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应设立教务处和教科室,规模较大的学校可设立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机构,片完小、村小及教学点的教学管理工作由所在学区、中心完小或九年制学校统一安排。

2.教务管理职责。学校教务处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机构,设主任一人,具体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教务处可设副主任或教务员若干人,具体负责落实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管理职责。学校教科室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指导机构,设主任一人,负责学校教学研究指导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教科室可设副主任或教研员若干人,具体负责教学研究指导的实施工作。

(学校应自觉接受各级教育行政及教育科研部门的督查和指导。州、县市教育科研部门对学校教学常规工作进行评估,县市辖区内学校将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呈报县市教科所,州直中小学将每年的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呈报州教科院。)

二、教务工作管理

4.课程设置管理。严格执行部颁和省颁课程方案(计划),开齐开足课 程,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在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开好学科课程的同时,要注意开好活动课程;在开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要开好选修课程。

5.教学计划管理。学校于每学年初制定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及全体教师,按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并指导学生制定学期学习计划。学校在开学两周内要检查审核教务处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

6.教学过程管理。教务处要对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和记录,及时反馈意见,每学期不少于2次。要求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和停课,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安排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禁突击教学或提前结束课程。

7.教学结果管理。每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每学期结束时,教务处和全体教师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在搞好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教学经验、教学案例等典型材料。

8.教学档案管理。学校教学机构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好各类教学档案,包括工作手册、各类表格、教学计划、工作总结、分析报告、检查记录、成绩统计、业务记载、学籍资料、学生成长档案等。学校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考核、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要逐步创造条件建设学校网站,实现教学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并通过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工作质量。)

三、教学研究管理

9.听课评课。每学期校长、分管副校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听课不少于30节,一般教师听课不少于12 节(村小教师不少于8节)。听课应有听课记录本并如实记录,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评课活动。

10.集体备课。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要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活动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定参与人。主备人必须备出完整的教案或导学案,要针对教案或导学案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深入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或导学案。

11.教研活动。教科室每学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2次以上,举行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2次以上,安排相关教师参加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教科室每学年还应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公开课、优质课评比活动,举办专题讲座、撰写教学论文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12.课题研究。学校要有综合性课题,教师要有微型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写出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成果的形式、课题成员分工等。学校课题研究应具有针对性,讲究实效性,注重研究过程,结题时应写出结题报告。

13.综合实践。学校要把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对资源建设、活动内容、实施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有效性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

(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的校本课程。)

四、教学评价管理

14.教学质量检测。凡是按照课程方案(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质 量检测(考试或考查)。考试科目每学期可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质量检测,高中阶段每学完一个模块要进行一次质量检测,考查科目的考查在每学期末进行。学校要对各年级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15.教师教学评价。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伴、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听课、谈话、家访等方式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综合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业绩、教研成果等,对其进行一次发展性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16.学生学业评价。坚持发展性评价标准,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各门课程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业成绩、兴趣特长等因素,采取学业检测、教师评定、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等级分设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或A、B、C、D四个等级,也可以采用百分制。高中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分认定办法。

17.教学奖励制度。学校应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奖励制度,对教学工作负责、教学成绩显著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对学习成绩优秀、进步显著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给予表彰。

第二篇 教师教学常规

五、教学准备

18.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国家教育目标、本学科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教学目标,制定每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思路及其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期学科教学 5 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时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定位合理。

19.充分开发课程资源。要根据课程管理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合理计划并发挥图书馆(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及实践基地的作用,提高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率,要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20.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了解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想特点和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1.教法合理有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

22.过程设计缜密。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注意课堂操作的方式和步骤,对情景、例题、基本训练题、演示实验、教具使用、提问内容、板书设计、布置作业都要周密思考,注意层次、密度、难度,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形成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手段与方法,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23.教案(导学案)规范完整。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反馈,作业布置,教学后记(反思)等。每节课、每种课型均应有完整的教案。青年教师应备详细教案,重在规范;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也必须有教案,重在创新。可实行电子备课,但要避免简单的重复,要切实保证备课的质量。

24.科学安排实验。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在每学年或学期开学前编制实验计划,安排实验课题,准备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工具等,保证实验教学安排合理,科学有效。教师课前要关注实验和教学的关系,精心研究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并在上课前对实验进行试做,熟悉实验过程,以保证实验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导学案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模块、三个栏目。三个模块是:目标与方法,学习与交流,检测与反馈。三个栏目是导语、知识链接和个性导学(学习笔记)。导学案是教学合一的方案,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学习过程为线索,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共同设计,确定共案。实施教学前,每个教师要在此基础上,结合班级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二次备课。)

六、课堂教学

25.教学目的明确。教师要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疑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杜绝课堂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6.教学方法科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通过教案或导学案的使用,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处理好导与练的关系,做到导有中心,练有目的,分析透彻,注重实效。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7.教学行为规范。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表率作用,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语言规范,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实验操作正确熟练。要严格按学校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停课,不得擅自推销教辅资料,准时上下课,并举行必要的仪式;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28.课堂落实实验。实验前教师要讲清实验目的、要求,以及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实验和分组实验。实验以2人一组为宜,有条件的学校安排单人实验操作。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并在实验室管理员的配合下,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品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的场所和时间,提供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提倡教师开展探究实验活动,提倡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等科学活动。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对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小结,进一步巩固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目的。教师要布置实验必需的作业,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并认真批阅和评价。

29.教学艺术精当。教师教学中要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设问,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教师根据教学情境,机智巧妙地运用教学 策略,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态,注重有效信息的收集,适时调控教学过程,弥补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缺陷。

(倡导自主合作教学方式。教师要打破自我封闭的教学状态,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七、作业布置与批改

30.作业设计精心。作业设计应当重视实效性,在内容上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在难易程度上应当符合学生实际。作业形式应当灵活多样,除书面作业外,应当适当安排口头性、活动性、实践性及探究性作业。应当针对学生个体的认知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选择性作业。应当从巩固和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等目标出发,对每次作业设计的目的、内容、形式和预定效果等进行论证。凡布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均必须提前做。课外书面作业总时量:

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七至九年级每天各学科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每天不超过2小时。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31.批改反馈及时

作业批改必须及时,重在找出作业中的问题和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要求。作业要统一批改,正确使用各种批阅符号,注明批改日期,以及作业订正的要求。可采用标明正误、加注批语和评语、集中讲评等形式反馈给学生,作业本应在下次作业前处理好发给学生,不得几次作业作一次性处理。批改作业后,应区分情况及时讲评作业,并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提供平行性矫正的作业或指导学生总结经验,重 9 视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提倡教师“面批精批”,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建立学生“错题册”。(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有机地结合教学需求,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

八、课外辅导

32.规范辅导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课;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增强辅导的针对性。

33.强化分类推进。教师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借助课外阅读指导、开设学科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促使他们脱颖而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知识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改善学习效果。

34.重视个别辅导。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应及时地给予针对性帮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问题,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要多给他们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教会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5.规范辅导行为。严禁教师占用自习课和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不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得以辅导为名成建制补课,不滥编滥发教学辅导资料,不得以“培优辅差”的名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严禁教师以家养家教的形式谋取私利。

(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关心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 辅导,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九、质量检测

36.组织考试考查。要严格控制考试考查次数,考试科目可举行期中、期末考试,考查科目一般在期末进行考查。要严肃考风考纪,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37.改进考评方法。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进行考试评价研究和实践,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提倡口试、听力测试、开(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评价、综合考查、调查报告评价等多种考评方式相结合,提倡学生、家长、同行、学校、社会共同参与“评教评学”活动。努力构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与考试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手段和过程。

38.提高命题质量。命题是教师的任务之一,命题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体现教育性、教学性、发展性。要注重学生的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考试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的功能。试卷编制从易到难,题型应多样。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不出偏题、怪题,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要科学地把握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提倡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题库。39.强化质量分析。要科学地制定评分标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肯定学生的创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和谐发展。考后教师要及时对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填好质量分析表,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要重视对学生自我分析的指导,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11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快。要帮助学生剖析问题,改进方法,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能够正确运用诸如智能组卷系统之类软件进行教学质量检测,运用网络评卷系统等软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十、教学研究

40.强化自我反思。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思考、审视与分析,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在“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职业状态。

41.坚持同伴互助。教师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改变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广泛开展“结对子”活动,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要定向辅导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42.寻求专业引领。教师要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制定个人理论学习、专业提高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自觉进行理论学习。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订阅一本教学专业刊物,要经常浏览知名教育教学网站,积极参加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听取教育教学专家的专题讲座,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倡导开展“六个一”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设计一份示范性教案或导学案,上一堂公开课或示范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发表或交流一篇教学论文,给学生或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编制一套有较高水平的试卷。)

第三篇

学生学习常规

十一、课前预习

43.养成预习习惯。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各类工具书、参考资料、各类仪器等)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先行预习,养成先预习后上课的学习习惯。预习内容可以是一天后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是一周乃至更长时间后的学习内容。

44.掌握预习方法。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特点确定预习方法。预习的一般方法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通览所要学习的内容,尝试完成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把经过自己努力还弄不懂的内容标出,确定课堂学习重点。

十二、课堂学习

45.做好学习准备。按时进入教室,不随便缺课。准备好当堂课需要的课本(导学案)、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和学习用具等,调整好精神状态,做好上课准备。

46.明确学习要求。要专心致志听课。高度集中注意力,始终围绕学习内容积极思考。要主动参与学习。围绕预习时发现的疑难问题,将教师的讲解、同学的理解与自己的思考进行对比,深刻理解知识内涵,掌握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路径,踊跃展示学习成果。要认真做好笔记。抓住本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学习要点、重要方法,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做简要的课堂笔记。要及时反思总结。及时小结学习内容,及时反思学习效果。

47.讲究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根据学习内容进度自我设定学习目标,自我管理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发挥自己的智能特长,勇于承担分配给自己的合作任务,与学习小组成员平等互助,圆满达成学习目标。学会探究学习。选择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积极开展观察、13 调查、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表达、检验、修正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48.提升学习品质。要充分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学习意志,优化学习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要充分感受和分享课堂学习乐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十三、完成作业

49.规范作业要求。认真、独立完成常规作业,书写工整,步骤完整,格式规范,及时上交。作业遇到困难,难以独立完成时,要主动请教教师或同学,不抄袭他人作业。及时自主或合作完成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作业,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工,保证作业质量。

50.提高作业效果。完成作业需要注意学习方法,不要简单的进行模仿,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探究和归纳,开拓解题思路。提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选择最优解法,形成迁移能力和良好的解题能力。及时订正作业中的差错,分析错误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弥补措施,同步进行训练矫正。对一些典型错误要注意收集,并建立“错题册”,经常复习,防止同样的错误发生。

十四、课业复习

51.坚持课后复习。一是消化知识。围绕学习重点和教师讲课要点,明确复习要求,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二是有效记忆。课后及时回忆课堂学习内容,记住重要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记忆能力。三是比较思路。课后及时归纳总结并掌握课堂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四是归纳整理。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尤其是本堂课的核心知识、重要方法等。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总结新内容中的学习方法,掌握重要的知识技能,达到 14 课时目标中的学习要求。要把“明白了”、“记住了”、“会用了”作为检查复习效果的基本标准。

52.重视系统复习。复习时要将一个阶段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单元(章节)学习结束后,通过文字概括、列提纲、画图表等方法构建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节的核心内容。要重视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回顾与总结,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结束后,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达到全面掌握,融会贯通。

十五、考试考查

53.掌握考试方法。要根据不同类型考试考查(闭卷、开卷、操作等)的要求,审清题意,理清思路,细心思考,认真答题。根据个人实际水平确定好解题顺序,先易后难,分配好各个试题的答题时间。养成检查的习惯,对答案查漏补缺,考出应有的水平。做到书写工整,表述准确,操作规范,解答完整,卷面整洁。

54.端正考试态度。以诚信的态度对待考试,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舞弊行为。考试中,不准离开座位,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夹带(除开卷考试科目外)、偷看、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考试结束时间一到,学生立即停止答题,按规定离开教室。提前交卷的学生,不准在考场处逗留,不准在考场附近谈论考试内容。

55.重视考后总结。考试结束后,应认真听好试卷讲评。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分析考卷致错原因,找出知识、技能方面的缺陷,改进学习方法,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学习效益。

第二篇:湘西自治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常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常规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过程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包括计划、备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作业、评价与考试、信息技术研究、信息技术设备维护与维修等方面的内容。

一、计划

1、制定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熟悉所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读教材并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全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计划中应该简要分析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任教科目的信息技术内容,明确提出全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地要求,能力培训目标,主要措施,教学进度等。教学进度需要明确到第几周的第几课上什么内容。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要按时上交教导处备查。

2、制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发展辅导计划。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制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发展辅导计划。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发展辅导计划是学生提高性学习计划,在计划中药冲锋发挥学校信息技术设备优势,提出不同年级的能力要求,通过血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培养什么能力将培养目标分解到不同年级,落实到各个辅导课中。

3、制定信息技术设备(耗材)采购计划。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熟悉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功能及设备(耗材)有无情况、损坏情况。根据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即使制定好学科信息技术设备(耗材)的采购计划。信息技术设备(耗材)采购计划在每年的10月份上报教导处,由教导处汇总报学校负责人审批后上报县市主管部门集中采购。

4、制定信息技术设备维护维修计划。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学校信息技术设备使用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信息技术设备维护维修计划。设备维护维修计划由学校主管领导审批。

二、备课

1、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掌握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通读并且理解小学至高中全套信息技术教材。

2、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教师备课实行学期备课、按章备课、按知识点备课。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采用电子备课手段,必须事先制作好本节课教学所使用的演示文稿,所有备课资料按章节归档进行网上 管理。

---整体把握教材,了解教材中只是与能力的训练体系和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同时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整个章节中的地位及作用,从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只是目标、技能目标)。

---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性格、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情况,了解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教学内容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注意教学的针对性。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从学校设备、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每节课最佳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要恰当合理,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符合逻辑规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案要体现“任务驱动、研究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

---课前要收集和制作本节课教学所需要的素材以及教学演示文稿。

3、教案应该严格按照格式撰写,对于采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课程,要在教案中反映教师和学生完成的任务。;教案中应该要有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采用流程图表述),教案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内容小结、作业练习等。

三、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课时少、内容多、操作训练多、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课这一环节,尽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

1、按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恰当地组织教材,在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尽量采取“任务驱动、研究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要使学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妥善处理好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2、课堂教学要注意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精讲多练,反对满堂灌。

3、教学应该突出重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

4、教师教学语言要简洁、生动、清晰、精炼、准确,信息技术用语要规范、讲课条理要清楚,要注意对学生常用信息技术用语的学习与训练。

5、尽可能的体现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

6、课堂教学的引入尽量要创设活动情境或问题情境,操作教学结束后要有操作过程小结。课堂结束前应该有本节课教学内容小结。

7、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注意教学的组织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机习惯、保持机房安静整洁。

8、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学生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培养。

四、作业

1、选择恰当地作业内容,起到既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又能够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的视野和能力;作业布置要少而精,一般不要布置书面作业。

2、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提交作业(如电子邮件、演示文稿、操作过程的记录、电子作品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为任教班级建立学生电子作品集,布置给学生制作电子作品的任务要面向学生不同的层次,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3、所布置的作业应该体现学科整合思想,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注意分析讲评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五、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要采取学生自愿的原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活动,课外活动应该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外活动要有较强的目的性,通过课外活动,学生确实在信息技术的某个方面得到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承担课外活动小组的辅导工作,可以采取个别教学的方式,一位老师带几名学生。要求做到期初有计划,期终有总结,有活动记录,经常有检查,竞赛出成绩。

2、采用课外小组以及俱乐部方式开展活动,每个学期结束要有课外活动成果的汇报表演(形式可以多样)。

3、课外活动的内容应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设备、软件特点,由信息技术教师自行确定。在确定内容时,不仅要有相关工具软件的学习及小课题的研究活动,同时也要选择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及健康人格等方面的内容,促进学生技能与身心健康发展。

六、评价与考试

1、信息技术课程评价重点在于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提高。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评价促发展“的主体多元化评价体 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信息能力放在重要地位。逐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反馈与评价体系。

2、信息技术课程学期评价应采取学生自评(15%)、学习小组互评(15%)、教师评价(7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以百分制结果告知学生。禁止将评价结果做任何方式的排队或排名。

3、信息技术能力考试是检测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方式,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能力考试在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信息技术能力考试实行全州统一考试,考试成绩计入学生毕业升学总分。

七、信息技术研究

1、信息技术教师要从研究入手,积极探索新课标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新方法、新模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科技含量。同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信息技术研究提供了空间,信息技术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开展各类型的整合研究,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新的发展。

2、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课题研究活动,而且要积极开展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师生竞赛活动(如论文、信息技术技能、赛课等).中心完小以上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每年应辅导不少于5人的学生参加州级以上的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3、独立初中和完全中学每校至少承担一项省级以上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课题。

八、信息技术设备维护与维修

1、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认真做好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维护维修工作。学校应把信息技术教师所完成的设备维护与维修工作计入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发放设备维护与维修工作津贴。

2、信息技术设备维护工作分室内设备维护与室外设备维护两类。设备维护一般按分季进行。

第三篇: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常规(2024年修订稿)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常规(2024年修订稿)

第一篇 学校教学管理常规

一、教学管理职责

1、教学管理体制。学校要建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教学工作全面负责。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应安排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对学校教学工作具体负责。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应设立教务处和教科室,规模较大的学校可设立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机构,片完小、村小及教学点的教学管理工作由所在学区、中心完小或九年制学校统一安排。

2、教务管理职责。学校教务处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机构,应设主任一人,具体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教务处可设副主任或教务员若干人,具体负责落实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管理职责。学校教科室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机构,应设主任一人,负责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教科室可设副主任或教研员若干人,具体负责教学研究的实施工作。

(学校应自觉接受各级教育行政及教育科研部门的督查和指导。州、县市教育科研部门对学校教学常规工作进行评估,县市辖区内学校将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呈报县市教科所,州直中小学将每年的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呈报州教科院。)

二、教务工作管理

4、课程设置管理。严格执行部颁和省颁课程方案(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在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开好学科课程的同时,要注意开好活动课程;在开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要开好选修课程。学生集体体育锻炼时间每天不 1 少于一小时。

5、教学计划管理。学校于每学年初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机构及全体教师,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并指导学生制定学期学习计划。学校在开学两周内要检查审核教务处、教科室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

6、教学过程管理。教务处、教科室要对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和记录,及时反馈意见,每学期不少于2次。要求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和停课,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安排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禁突击教学或提前结束课程。

7、教学结果管理。每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每学期结束时,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机构和全体教师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在搞好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教学经验、教学案例等典型材料。

8、教学档案管理。学校教学机构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好各类教学档案,包括工作手册、各类表格、教学计划、工作总结、分析报告、检查记录、成绩统计、业务记载、学籍资料、学生成长档案等,都要有案备查。学校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考核、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要逐步创造条件建设学校网站,实现教学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并通过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研究管理

9、听课评课。每学期校长、分管副校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听课不少于30节,一般教师听课不少 2 于12节(村小教师不少于8节)。听课应有听课记录本并如实记录,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评课活动。

10、集体备课。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要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活动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定参与人。主备人必须备出完整的教案,要针对教案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深入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11、教研活动。教科室每学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2次以上,举行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2次以上,安排相关教师参加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教科室每学年还应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公开课、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举办专题讲座、撰写教学论文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各种教研活动应做如实记录。

12、课题研究。学校要有综合性课题,教师要有微型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写出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成果的形式、课题成员分工等。学校课题研究应具有针对性,讲究实效性,注重研究过程,结题时应写出结题报告。

13、综合实践。学校要把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对资源建设、活动内容、实施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有效性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

(乡镇中心完小及以上学校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的校本课程。)

四、教学评价管理

14、教学质量检测。凡是按照课程方案(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 3 质量检测(考试或考查)。考试科目每学期可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质量检测,高中阶段每学完一个模块要进行一次质量检测,考查科目的考查在每学期末进行。学校要对各年级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15、教师教学评价。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伴、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听课、谈话、家访等方式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综合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业绩、教研成果等,对其进行一次发展性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16、学生学业评价。坚持发展性评价标准,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各门课程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业成绩、兴趣特长等因素,采取学业检测、教师评定、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等级分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或A、B、C、D四个等级,也可以采用百分制。高中学校应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分认定办法。

17、教学奖励制度。学校应建立“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奖励制度,对教学工作负责、教学成绩显著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对学习成绩优秀、进步显著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给予表彰。

第二篇 教师教学常规

五、教学准备

18、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国家教育目标、本学科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教学目标,制定每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思路及其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时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定位合理。

19、充分开发课程资源。要根据课程管理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合理计划并发挥图书馆(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及实践基地的作用,提高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率,要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20、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了解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想特点和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1、教法合理有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

22、过程设计缜密。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注意课堂操作的方式和步骤,对情景、例题、基本训练题、演示实验、教具使用、提问内容、板书设计、布置作业都要周密思考,注意层次、密度、难度,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形成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手段与方法,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23、教案规范完整。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反馈,作业布置,教学后记(反思)等。每节课、每种课型均应有完整的教案。青年教师应备详细教案,重在规范;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也必须有教案,5 重在创新。可实行电子备课,但要避免简单的重复,要切实保证备课的质量。

(提倡撰写包含学案在内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学生用的学案,它侧重于学生直接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二是教师用的导案,它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有条件的教师可写电子教案。)

六、课堂教学

24、教学目的明确。教师要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疑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杜绝课堂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5、教学方法科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通过教案或学案的使用,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做到讲有中心,练有目的,分析透彻,注重实效。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6、教学行为规范。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表率作用,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语言规范,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实验操作正确熟练。要严格按学校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停课,不得擅自推销教辅资料,准时上下课,并举行必要的仪式;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27、教学艺术精当。教师教学中要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设问,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教师根据教学情境,机智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态,注重有效信息的收集,适时调控教学过程,弥补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缺陷。

(倡导自主合作教学方式。教师要打破自我封闭的教学状态,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七、作业布置与批改

28、作业设计精心。作业设计应当重视实效性,在内容上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在难易程度上应当符合学生实际。作业形式应当灵活多样,除书面作业外,应当适当安排口头性、活动性、实践性及探究性作业。应当针对学生个体的认知差异,设计分层次作业、选择性作业。应当从巩固和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等目标出发,对每次作业设计的目的、内容、形式和预定效果等进行论证,未经充分论证的不得留作学生作业。凡布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均必须提前做。课外书面作业总时量:

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七至九年级每天各学科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每天不超过2小时。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29、批改反馈及时

作业批改必须及时,重在找出作业中的问题和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要求。作业要统一批改,正确使用各种批阅符号,注明批改日期,以及作业订正的要求。可采用标明正误、加注批语和评语、集中讲评等形式反馈给学生,作业本应在下次作业前处理好发给学生,不得几次作 7 业作一次处理,批改作业后,应区分情况及时讲评作业,并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提供平行性矫正的作业或指导学生总结经验,重视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提倡教师“面批精批”,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建立学生“错题册”。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有机地结合教学需求,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

八、课外辅导

30、规范辅导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课;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增强辅导的针对性。

31、强化分类推进。教师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借助课外阅读指导、开设学科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促使他们脱颖而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知识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改善学习效果。

32、重视个别辅导。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应及时地给予针对性帮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问题,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要多给他们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教会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3、规范辅导行为。严禁教师占用自习课和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不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得以辅导为名成建制补课,不滥编滥发教学辅导 8 资料,不得以“培优辅差”的名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严禁教师以家养家教的形式谋取私利。

34、科学安排实验。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在每学年或学期开学前编制实验计划,安排实验课题,准备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工具等,保证实验教学安排合理,科学有效。教师课前要关注实验和教学的关系,精心研究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并在上课前对实验进行试做,熟悉实验过程,以保证实验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35、课堂落实实验。实验前教师要讲清实验目的、要求,以及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实验和分组实验。实验以2人一组为宜,有条件的学校安排单人实验操作。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并在实验室管理员的配合下,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品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的场所和时间,提供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提倡教师开展探究实验活动,提倡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等科学活动。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对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小结,进一步巩固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目的。教师要布置实验必需的作业,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并认真批阅和评价。

(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关心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九、质量检测

36、组织质量检测。凡按课程方案(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质量检测。质量检测可通过考查、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考试科目可举行期中、9 期末考试,考查科目一般在期末进行考查。质量检测除笔试外,还应注意采用口试、听力测试、实际操作等形式。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严肃考风考纪,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37、改进考评方法。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进行考试评价研究和实践,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提倡口试、开(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评价、综合性学习的考察、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评方式,提倡学生、家长、同行、学校、社会共同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努力构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与考试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38、认真进行命题。命题是教师的任务之一,命题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体现教育性、教学性、发展性。要注重学生的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考试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的功能。试卷编制从易到难,题型应多样。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不出偏题、怪题、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考查。要科学地把握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提倡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题库,努力实行教考分离。

39、强化质量分析。要科学地制定评分标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肯定学生的创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和谐发展。考后教师要及时对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填好质量分析表,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要重视对学生自我分析的指导,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快。要帮助学生剖析问题,改进方法,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能够正确运用诸如智能组卷系统之类软件进行教学质量检测,运用网络评卷系统 10 等软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十、教学研究

40、强化自我反思。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思考、审视与分析,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在“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职业状态。

41、坚持同伴互助。教师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改变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广泛开展“结对子”活动,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要定向辅导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42、寻求专业引领。教师要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制定个人理论学习、专业提高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自觉进行理论学习。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订阅一本教学专业刊物,要经常浏览知名教育教学网站,积极参加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听取教育教学专家的专题讲座,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倡导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上一堂公开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发表或交流一篇教学论文,给学生或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编制一套有较高水平的试卷。)

第三篇 学生学习常规

十一、课前预习

43、养成预习习惯。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借助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各种工具书、参考资料、各类仪器等)进行预习,预习内容可以是一天后的新授课,也可以是一周后的新授课,还可以按教材的编排体例(如章节或单元)进行预习,养成先预习后上课的学习习惯。

44、掌握预习方法。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通览所要学习的内容,找出自己学习的重点难点。初步预习书后的习题,尝试完成书上的部分例题和练习题。把经过自己努力还弄不懂的问题标出,确定听课重点。

十二、课堂学习

45、课堂学习准备。上课前,应从知识上(通过预习完成)、物质上(准备好所需学习用品)、心理上(使大脑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做好准备。按时进入教室上课,保持安静,不随便缺课。

46、课堂学习要求。专心致志听课,要特别注意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白问题的实质,重视知识的领会和巩固。认真做好笔记。中学生要抓住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板书要点、重要方法,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做简要的课堂笔记,努力记下本节课的基本要点、核心内容和重要方法。切勿因笔记而影响思维和听课。

47、课堂学习方法。敢于质疑提问。课堂学习要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和交流,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带着问题思考。根据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围绕教师讲课重点认真思考,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善于辨析对比。关注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比较与自己思考时的异同,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会”到“会学”。学会归纳迁移。尝试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进行模仿、类比、辨别等,举一反三,学会迁移。乐于交流合作。要学会与同学一起确立学习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与同学进行合作。

48、课堂学习品质。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学习,感受课堂学习乐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十三、完成作业

49、规范作业要求。认真、独立完成常规作业,书写工整,步骤完整,格式规范,及时上交。作业遇到困难,难以独立完成时,要主动请教教师或同学,不抄袭他人作业。及时自主或合作完成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作业,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工,保证作业质量。

50、提高作业效果。完成作业需要注意学习方法,不要简单的进行模仿,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探究和归纳,开拓解题思路。提倡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选择最优解法,形成迁移能力和良好的解题能力。及时订正作业中的差错,分析错误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弥补措施,同步进行训练矫正。对一些典型错误要注意收集,并建立“错题册”,经常复习,防止同样的错误发生。

十四、课业复习

51、坚持课后复习。消化知识。围绕教材重点和教师讲课要点,明确复习要求,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有效记忆。课后及时把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回忆,记住重要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记忆能力。比较思路。课后及时比较教材思路、教师讲课的思路、自己的思路等,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归纳整理。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尤其是教师板书中的核心知识、重要方法,理清思路。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总结新内容中的学习方法,掌握重要的知识技能,达到课时目标中的学习要求。要把“明白了”、“记住了”、“会用了”作为检查复习效果的基本标准。

52、重视系统复习。复习时要将一个阶段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单元(章节)学习结束后,通过文字概括、列提纲、画图表等方法构建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节的核心内容。要重视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回顾与总结,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结束后,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知识 13 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达到全面掌握,融会贯通。

十五、考试考查

53、掌握考试方法。要根据不同类型考试考查(闭卷、开卷、操作等)的要求,审清题意,理清思路,细心思考,认真答题。根据个人实际水平确定好解题顺序,先易后难,分配好各个试题的答题时间。养成检查的习惯,对答案查漏补缺,考出应有的水平。做到书写工整,表述准确,操作规范,解答完整,卷面整洁。

54、端正考试态度。以诚信的态度对待考试,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舞弊行为。考试中,不准离开座位,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夹带(除开卷考试科目外)、偷看、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考试结束时间一到,学生立即停止答题,按规定离开教室。提前交卷的学生,不准在考场处逗留,不准在考场附近谈论考试内容。

55、重视考后总结。考试结束后,应认真听好试卷讲评。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分析考卷致错原因,找出知识、技能方面的缺陷,改进学习方法,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学习效益。

第四篇:湘西州凤凰县调查报告

湘西州凤凰县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

民族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发展旅游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佳途径。近年来,凤凰县委、县政府充分依托古朴的历史风貌、厚重的文化底蕴、辈出的名人英才、浓郁的民族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等资源优势,大胆转变观念思路,积极创新发展机制,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通过规划、建设、经营、推介、服务等综合措施,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用民族文化唱响旅游、谱写凤凰.用旅游展示民族文化的富民强县之路。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大滑坡,如何加快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必须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寻找差距,及时破解难题,进一步加大品牌打造、投入经营、管理整治、产业发展、园林绿化、文化创新力度,实现“六个转变”,即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培育市场向规范管理转变、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文化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文化大县向旅游强县转变。凤凰县地处湖南西部边缘,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344个行政村、5个社区。全县总人口约42万人,由苗、汉、土家等18个民族组成,其中苗族人口2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新世纪以来,该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充分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民族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中国最美的小城”凤凰古城,因其西南有座形似凤凰展翅的凤凰山而得名。2024年12月17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10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虽弹丸之地,偏居一隅,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扬中外。胡耀邦、朱瑢基、曾庆红、吴邦国、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大批中外专家学者来到凤凰视察。凤凰古城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十大最好去处”、“中国五十个必去景点”之一和“湖南十大优秀文化遗产”,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齐名为“中国三大古城”,被世界著名媒体NHK电视台推介为“世界名镇”,跃居“9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古镇”榜首,成功入选“新潇湘八景”和“中国旅游品牌百强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无限的活力,短短的几年,凤凰迅速成为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成为湖南省继张家界之后又一旅游亮点,成为全国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具有古朴的历史风貌。夏、商、殷、周之前,凤凰属“武山苗蛮”,秦属黔中郡。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91年)改凤凰营为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厅为县,称凤凰县,相沿至今。凤凰文物古迹众多,保存完好,成为西南地区现存文物古迹建筑最多的县份。凤凰古城风貌完整,历史街区、城防设置和街道布局,不仅具有鲜明的军事特征,更具有层次丰富的民间特色。古建筑架构灵巧,精雕细刻,穿斗式木房设计简朴,古风犹存,吊脚楼群因河造型,凌空飞掠,形成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凤凰地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区域与东部楚汉文化区域交汇之地,其文化特性主要是由文脉久远的楚文化民间的一支经沅水上溯与当地土著文化、苗文化融汇,后又加入流官与行商引入的汉文化演变融合而形成的,虽经历史沧桑,但两大文化脉络清楚。

(三)具有秀美的山水风光。风景名胜主要分布在凤凰古城、苗疆边墙、山江苗寨、腊尔山台地、长潭岗水库等六大景区,凤凰古城、黄丝桥古城、南方长城、“华夏奇洞”奇梁洞、天下第一大石桥乌巢河大桥、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山国家地质公园及古战场遗址等景点镶嵌在县内城乡,清新亮丽的沱江、精巧灵动的跳岩,凝紫泻绿的南华山、旖旎隽秀的龙塘河、泻玉流珠的象鼻山、物我相通的天星山、飞雪飘雾的尖多朵瀑布、奇秀幽险的奇梁洞、天地合一的腊尔山台地是自然风光中难得的精品,更是物华天宝,见之忘俗。

二、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综观凤凰民族文化旅游,几年来虽然发展速度较快,品牌日益响亮,产业带动力明显增强,在民族地区如何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发展特色经济上进行了成功地探索,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但是,比照国家4A级景区和先进旅游地区,按照世界知名旅游胜地标准衡量,尚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凤凰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中外游客的纷至沓来,凤凰县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不到位”:

(一)开发不到位。核心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档次低,与其资源、品牌间差距大。作为凤凰两大优势产品系列的古城和民族风情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大众观光的较低层次,历史文化内涵、民族风土人情急需得到深入挖掘和整合。凤凰的旅游主要集中在凤凰古城和南方长城两个景点,黄丝桥古城由于距县城较远,加上管理不力和居民搬迁工程久拖不决,没有在凤凰历史文化旅游线上得到延伸,甚至被关停。

(二)设施不到位。交通条件亟待改善,旅游可进入性差。凤凰具有较好的旅游区位,本应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交通可达性较差的痼疾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贵州铜仁大兴机场由于是地方支线机场,开通的国内航线比较少,而且机场至凤凰县城的公路等级较低,还没有形成远距离游客来凤凰的主要交通通道。八大景点分散,没有配备专线旅游车辆,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景区(点)的标志标识牌、游线引导牌、国际通用符号也十分缺少。

(三)管理不到位。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凤凰县城里的家庭式旅舍、饭馆、商铺、杂货摊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难看出,群众的旅游经济意识已经开始萌芽。但是由于整体上缺乏有效的统一措施,造成环境脏、乱、差和经营服务不规范等现象。古城内广告随意张贴,城市“牛皮癣”难以根治,游散摊点随处可见,“野导”、“野店”四处拉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随意进出,哄蒙拐骗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风景名胜区、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乱挖、乱占、乱建的行为时有出现。古城内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改善,沱江河污染尚需彻底整治。

(四)保护不到位。首先,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不配套,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发展初期的凤凰古城和景区的旅游开发基本处于无序的粗放型阶段,开发商的开发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统一调控,这无疑是古城保护和发展的一大隐患。

四、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凤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在经历探索起步、成长壮大阶段后,已经步入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进一步加大品牌打造、投入经营、管理整治、产业发展、园林绿化、文化创新力度,实现“六个转变”,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品牌打造力度,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凤凰县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民风独特,山水风光旖旎,但由于整体开发不深,内涵挖掘不够,形成的产

业集群效应相对弱小。因此,要加快实现旅游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开发水平低的问题。一是突出资源整合,打造精品景点景区。二是突出市场主体,积极创新运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经营、企业运作、群众参与”运作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优越环境,使政府职能真正转移到服务上来,让企业真正成为开发主体。三是突出宣传促销,强力打造凤凰品牌。要强化全县旅游一盘棋的观念,把“凤凰”作为最大的品牌来打造。

(二)加大投入经营力度,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初期主要是侧重于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张,但同时也带来了游客消费少、财政贡献小、环境负荷重等问题。要加快实现旅游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经营水平低的问题。一是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让游客“来得快”。二是丰富文化旅游项目,让来到凤凰的游客“留得下”。三是积极开发旅游产品,让留下的游客“能消费”。还要重视永久的文化目标,弘扬历史文化精髓;更要重视环境目标,通过发展旅游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通过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

(三)加大管理整治力度,由培育市场向规范管理转变。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因管理水平难以跟上发展速度,必然产生了一些问题,成为遏止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加快实现旅游由培育市场向规范市场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旅游管理法规。二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景区景点设置要把好考察评估关、开放准入关、从业培训关,宾馆住宿行业要把好证照办理关、价格规范关、安全文明关。三是强力整治古城环境。充分发挥古城风景名胜管理处作用,依法加强古城保护和管理。

(四)加大产业发展力度,由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在整个县域经济体系中,其决定性、关联性、辐射性功能仍不够明显。加快实现旅游由支柱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带动水平低的问题。一是围绕旅游发展农村支柱产业。要以旅游为“推进器”,推进农村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发展以旅游公路沿线为主的常绿水果种植带、观光农业带,满足旅游市场和城市生活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以乡村游项目为“催化剂”,激活农村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发展旅游扩大农村开放、加快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围绕旅游发展新型工业。抓住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整合民族民间工艺资源,扶持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发展,大力开发服饰、食品、工艺品、文化艺术品等。三是围绕旅游做大做强服务业。要发挥旅游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星级宾馆酒店、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产业,积极开发旅游商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促使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五)加大园林绿化力度,由文化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绿化已成为许多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其功能作用已从游览休憩提升到了维护生态平衡,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高度。构建园林凤凰,不仅可以提升凤凰古城形象,增强凤凰旅游竞争力,同时还可以解决凤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发展低密度、高消费的生态自然游和生态文化游是未来凤凰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1世纪是民族文化带动民族经济发展的世纪。我们必须在立足民族地区独特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紧紧把握世界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加大投入,着力提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使凤凰真正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第五篇:湘西州体校争创

湘西州体校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2024年,我校申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成功后,这一举措,促进了我州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调动了我校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了我校业余训练水平,使我校在培养后备人才工作步入了科学、有序的轨道。在这个周期里,我校认真贯彻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体育后备人才精品战略工程,群策群力,开拓进取,为再次迎评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中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湘西自治州民族体育运动学校创办于1976年,是湘西自治州唯一一所面向全州八县市招生的湖南省地级重点业余体校,运动员实行训练、文化学习、食宿三集中,体育训练设田径、举重、摔跤、皮划艇、赛艇等五个项目,肩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振兴湘西民族体育事业的光荣使命。在四年的周期里,我校2024年被湖南省体育局评为“湖南省业余训练先进集体”,2024年被湘西州人民政府授予“省十运会突出贡献单位”,2024年被湖南省民委授予“少数民族体育先进集体”,2024年被湖南省体育局确定为“湖南省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并多次被州政府授予“优秀基层党支部”称号。我校自创办以来,逐步做大做强,人才辈出,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悉尼2024奥运冠军杨霞、北京2024奥运冠军龙清泉以及龙玉玲、田勤、陈初富、刘华勇大批优秀运动员。2024年省十运会上,我校拿了

四十余枚金牌,为我州金牌数排名全省第四立下汗马功劳,其中我校中长跑运动员王庆琳分别打破了女子1500米和3000米两项省纪录,并达运动健将标准;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我校体育健儿勇夺四金,为自治州、为全省人民争得荣誉;我校运动员龙清泉同学,在北京20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顽强拼搏,力挫群雄,夺得56公斤级举重冠军,为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第六枚金牌,中国为之骄傲,湖南为之骄傲,湘西州为之骄傲!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41人,文化教师16人,专职教练18人,其中高级教练6人,聘请教练6人;文化教学设小

五、小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共有教学班级11个,在校学生已达490人;高中部是2024年同州民中联合办学后设立的州民中体育特长班,这种“强强联合”、资源共享的办学,经过近8年的探索与完善,每年高考升学率均达到了90%以上。小学、初中部学生均在吉首市教育局基教股注册,有自己独立的学籍。我校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实现以“德育为首,学训并重”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严谨、勤奋、坚毅、自强”的校风,传承了湘西民族体育精神,增强了全校师生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凝聚力;我校坚持整体规划,发展内涵,凸现品牌,不断创新特色建设;我校在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中,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形成了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部门紧密配合,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互补充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育人环境。一直以来,我校得到了上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关

心和支持,在上级各部门的关怀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修建了一栋五层楼的教学大楼和一栋标准的学生公寓;新建了两层楼的学生食堂;2024年,一栋投资600万元、总面积2200m的综合训练馆又拔地而起;2024年10月,学校又开始对学校田径场整体装修,第一期投资300多万元为足球场铺草皮,为田径场和室内田径棚铺设高质量的塑胶跑道,第二期又多方筹资400万元,改造装修了田径场外围,使该校田径项目的硬件设施规模宏大,焕然一新。

(一)基本条件方面

1、教练员职称学历

(一)教练员职称学历:18位专职教练,14人为本科生,占教练总数的83.3%;6人为高级职称,占教练员总数的33.3%。

2、训练计划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争光计划,加强我校建设,加速各项训练向高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我校认真研究,制定了多年工作计划与奋斗目标。围绕我校总体目标,结合项目特点和发展趋势,教练员常规管理全部统一按照湖南省业余训练教练员工作手册进行,完整规划的制定了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训练总结、月小结;运动员文化学习成绩登记;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测试登记;运动员技、战术指标测试情况;训练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教学训练大纲测试成绩登记等完整切实可行的多项计划。训练工作落在实处,是实现整体工作目标的关键,为此我校制定了2

严格的检查评比奖惩制度与措施:

1、本计划通过项目负责人、专家和领导批准后落实。

2、阶段计划领导、专家和项目负责人月检查和阶段汇总。

3、周计划由校训练处专人负责,每周检查一次。

4、课时计划由校训练处专人负责每周检查一次。

5、用每年一次的训练大纲测试检查训练效果及达标率。

6、用全省和全国比赛及输送评定工作成绩。

7、建立有完整的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奖惩制度。教练员、阶段、周和课时计划齐全规范率达100%,检查措施得力到位。

2、教练员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教练员的理论水平和训练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我校教练员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活力,多年来,我校努力争取经费,尽量为教练员提供培训机会。2024年至2024年,我校有18名在职教练参加了全省教练员培训班学习,有力的提高了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科学地掌握了最新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了解了国际、国内各项目发展趋势,取得了良好效果。

3、教练员论文 为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学校鼓励教练员钻研业务,加强业务学习,并多次请吉首大学体育学院的专家教授来校指导工作,要求教练员用新 的理论知识指导训练,每年至少写出一篇专业论文上交或发表;在湖南省第二届业余体校教练员论文评比中,我校教练员2人获得二等奖,7人获优秀论文奖,并发表在湖南省第二届业余教练员优秀论文集中,我校在这次论文评比中被湖南省体育局授予优秀组织奖;另有三名教练的论文发表在《社会科学》杂志

3、专项训练设施设备 国家训练基地建设要求高、条件硬,为了达标,我校以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快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24年州体育局投资200万元,另多方筹资200万元,将我校400米煤渣跑道改建为塑胶跑道,将80米室内训练跑道改建为塑胶跑道,将8000平方米的足球场全部铺上了进口草皮,新修、维修了摔跤房、综合训练房,并添置了大批体育专项训练器材。2024年是我州建州50周年大庆,借州庆主会场设在我校体育中心的东风,州体育局向上争取了800万元的改造装修经费,加上州庆主会场的装修费,总投资达2024余万元,全面改造、维修、美化、绿化了州体育中心。在全面改建主席台和南北看台的同时,新安装了80平方米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和2万张彩色塑钢椅。万余平方米的体育中心广场、体育中心大门和主楼全部采用大理石花岗岩镶嵌,使原本就宽敞气派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4、科研设施设备 州体科所专设了科研室,面积125㎡,各项设施设备齐全,使用情况良好。体科所定期为州体校的重点运动员进行跟踪测试指导,通过机

能测试,摄像技术分析,以及补充营养和选定恢复药物进行监督等,促进重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州科研所现有正副所长各1人,专职科研人员6人,有医学院毕业的医务人员一名,每年对州体校的运动员进行骨龄和机能测试,及时建立运动员技术档案,并通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写出了较科学的论证报告,为选材和训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5、训练常规管理 多年来,我校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早出人才、出好人才,结合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在办学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常规管理制度。很早我们就提出了“立足湘西、领先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奋斗目标,制定了相应的中远期、近期训练目标任务,为我校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我校按上级总体要求和部署,制定了完善的训练制度和计划,包括学校的工作计划、总结、各项管理制度、教练员的评聘和考核制度、选材测试和训练监控制度等。各项训练计划的执行检查有据可查。教练员管理制度中,既体现严格要求,又提出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倾斜,充分运用考评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的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每年的招生选材测试,运动员机能评定等都有详细记录,并对在训运动员的出勤、训练进行考核。各项管理制度进入微机管理。

6、人才库 我校建立了运动员人才库,制定了招生和选材管理制度。我们逐步提高了对科学管理、科学训练的认识,与州体育局体科所积极配合,对运动员进行了全面有效的微机管理。运动员一进队,便建立起技术档案,都分项目做了详细的检测和评价,内容齐全规范,对老运动员的参赛、输送、综合达标、文化课成绩等资料详实记录,逐年输机,每年入库率达100%。除此之外,教练员的业务档案,包括基本情况,奖惩,训练成果也进入微机管理。人才库的建立,不仅保存了大量有历史价值的资料,也为我们招生,选材、参赛、输送及运动员的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学校落实和制定科学发展计划不断实现新的目标提供参考。

7、大纲考核 我校在各项目训练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学训练大纲》,根据我州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和各项目的规律,以国家《训练大纲》为依据,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运动员进行大纲学习培训、考核和监督。首先,我们依据各训练项目国家所制定的大纲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评定工作制度”。其中包括《举重队考核评定工作制度和办法》、《田径队考核评定工作制度和办法》、《皮划艇队考核评定工作制度和办法》、《赛艇队考核评定工作制度和办法》、《摔跤队考核评定工作制度和办法》等,对各项目每个年龄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按训练大纲标准,一般为3—4个等级。我们以达第一等级为优秀,2—3等级为良好,4等级为合格,其他为不合格,达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视为优秀。举重队大纲没有女子标准,我们规定除达一级运动员的视为优秀外,在男子评分基础上降一个档次计算优秀率,即:达2等为优秀,3—4等为合格,其他为不合格。每年4—6月由体育局和我校各队教练员、科研所工作人员一起组

织对运动员的大纲项目测试和综合考评,将测试资料存入运动员档案并输入州体育科研所微机,为招生、训练、参赛、输送提供可靠依据。

(二)人才质量 我校实行科学选材。我校运动员苗子选得准、身体素质好(体形、运动素质和意志品质等)、输送率高。我校在本周期内(2024年——2024年)已向湖南省、外省市、各专业队、省体校、高等院校输送了91名优秀运动员、输送率高达40%。奥运冠军龙清泉于2024年下半年进入湖南省举重队。

(三)人才效益 我校培养输送到湖南省举重中心的优秀运动员龙清泉,于2024年8月在北京2024奥运会中,荣获56公斤级冠军。湘西自治州民族体育学校建队二十多年来人才辈出,90年代初培养输送的女子举重健将龙玉玲、罗红卫、杨霞,多次在全国运动会和亚洲锦标赛夺冠、破世界记录。杨霞继1998年在泰国曼谷第十三届亚运会夺冠以后,又于2024年在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夺得女子举重53公斤级金牌,并三次打破两项世界记录。2024年希腊雅典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我校培养输送的皮划艇运动员田勤获激流回旋项目第11名。

(四)文化课教学方面 我校的的文化教学能够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课程标准》开设课程和教学;2024年,我校和州民族中学联合开办了高中体育

特长班,州民族中学每学期派16名专职教师来学校上文化课,我校负责体育专业训练。我校师资阵容齐整,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设施齐全。

1、文化课教师职称:专职文化课教师16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占文化课教师总数的25%。

2、文化课教师学历:专职文化课教师16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文化课教师13人,占文化课教师总数的81%。

3、教学常规管理:(1)、学校教学部门有部门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以及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各项教学管理制度。(2)、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制度有教师聘任考核评定办法、业务考核制度及集体听课、问卷调查、教案阅评等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师有完整的教案。(3)、学生文化成绩考核制度有学生花名册、学籍表、成绩表、考核考试安排表、教学课程表、监考记录表、试卷分析、成绩统计分析等学习效果记载等资料。

4、教学设施设备:教学设施有完全能保证正常教学需要的教室15间、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和多媒体教室;教学场所设备先进、通风、采光、照明条件良好;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完整、先进,能完全保证教学需要。根据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省、州领导的要求,我校将积极迎评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进一步加强改革和规范管理,壮大

我校教练员队伍和提高教练员训练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湖南省湘西州体校 2024年9月5日

本类热门